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2H2、C2H4与K在Ru(1010)表面上共吸附的UPS研究
1
作者 张建华 刘凤琴 《北京同步辐射装置年报》 2000年第1期229-232,共4页
利用角分辨紫外光电子谱对乙烯和乙炔气体在Ru(1010)表面的吸附及与K的共吸附的研究结果表明:当衬底温度超过200K,乙烯即发生脱氢反应,σCH和σCC能级均向高结合能方向移动。在室温下,σCH和σCC能级位置与乙炔在Ru(1010)表面的吸... 利用角分辨紫外光电子谱对乙烯和乙炔气体在Ru(1010)表面的吸附及与K的共吸附的研究结果表明:当衬底温度超过200K,乙烯即发生脱氢反应,σCH和σCC能级均向高结合能方向移动。在室温下,σCH和σCC能级位置与乙炔在Ru(1010)表面的吸附时的分子能级完全一致。乙烯发生脱氢反应后的主要产物为乙炔。衬底温度从120K到室温,Ru(1010)表面上乙炔的σCH和σCC能级均未发现变化。室温下乙炔仍然可以在Ru(1010)表面以分子状态稳定吸附。在有K的Ru(1010)表面上,室温时σCC谱峰几乎。碱金属K的存在促进了乙炔的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2H2 C2H4 k ru(1010) 共吸附 UPS 乙烯 乙炔
下载PDF
乙烯在Ru(1010)表面价带电子特性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张建华 吴悦 +8 位作者 庄友谊 张寒洁 汪健 李海洋 何丕模 鲍世宁 刘凤琴 奎热西·易卜拉欣 钱海杰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07-112,共6页
在 2 0 0K以下乙烯 (C2 H4 )可以在Ru( 10 10 )表面上以分子状态稳定吸附 ,2 0 0K以上乙烯发生了脱氢分解反应生成乙炔 (C2 H2 )。乙烯分解生成乙炔后 ,σCC和σCH分子轨道能级向高结合能方向分别移动了 0 .5和 1.1eV。偏振角分辨紫外... 在 2 0 0K以下乙烯 (C2 H4 )可以在Ru( 10 10 )表面上以分子状态稳定吸附 ,2 0 0K以上乙烯发生了脱氢分解反应生成乙炔 (C2 H2 )。乙烯分解生成乙炔后 ,σCC和σCH分子轨道能级向高结合能方向分别移动了 0 .5和 1.1eV。偏振角分辨紫外光电子谱 (ARUPS)结果表明 :在Ru( 10 10 )表面上 ,乙烯和脱氢反应后生成的乙炔分子的C -C键轴都不平行于表面 ,而是沿表面〈0 0 0 1〉晶向倾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 脱氢分解 价电子结构
下载PDF
掺有K_4Fe(CN)_6/K_3IrCl_6/K_4Ru(CN)_6的AgClBr微晶的光电子时间分辨谱 被引量:1
3
作者 董国义 傅广生 +3 位作者 杨少鹏 李晓苇 韩理 江晓利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651-653,共3页
微波吸收介电谱检测技术具有很高的时间分辨率 ,可用于固体中电子输运特性的无接触测量 ,是研究晶体中光生载流子寿命及其迁移行为的有效方法。本文利用高时间分辨的微波吸收薄膜介电谱检测装置 ,测量了掺杂K4Fe(CN) 6,K3 IrCl6和K4Ru(C... 微波吸收介电谱检测技术具有很高的时间分辨率 ,可用于固体中电子输运特性的无接触测量 ,是研究晶体中光生载流子寿命及其迁移行为的有效方法。本文利用高时间分辨的微波吸收薄膜介电谱检测装置 ,测量了掺杂K4Fe(CN) 6,K3 IrCl6和K4Ru(CN) 6的AgClBr晶体在 35ps超短脉冲激光曝光后的光电子衰减的时间分辨谱。得到了不同的掺杂剂对AgClBr乳剂的自由光电子和浅俘获光电子的时间特性的影响关系。试验结果表明 ,对于所用的 3种乳剂 ,在掺杂量为 1× 10 -6、掺杂位置为 30 %时 ,掺杂K4Fe(CN) 6的AgClBr乳剂的自由光电子衰减时间相对较短 ,感光度相对较高。利用此方法可进一步研究乳剂光电子时间特性与掺杂剂、颗粒形状、颗粒结构、光谱增感和化学增感剂等参数的依赖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4Fe(CN)6 k3IrCl6 k4ru(CN)6 AgClBr乳剂 微晶 光电子 时间分辨谱 衰减时间 掺杂剂
下载PDF
K/Ru(100)表面上的CO-4a_1轨道对称性确定
4
作者 李海洋 鲍世宁 +5 位作者 杨东 何丕模 徐亚伯 刘凤琴 易布拉欣.奎热西 钱海杰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437-440,共4页
用同步辐射角分辨偏振紫外光电子谱对K/Ru( 10 10 )面上吸附的CO分子轨道的对称性测量发现 :结合能在 11.2eV的CO - 4a1( 4σ)分子轨道对s偏振光 (在沿〈12 10〉的入射面 )是禁戒的 .结果表明由于K的强烈影响 ,CO的分子轨道重新排列 (s... 用同步辐射角分辨偏振紫外光电子谱对K/Ru( 10 10 )面上吸附的CO分子轨道的对称性测量发现 :结合能在 11.2eV的CO - 4a1( 4σ)分子轨道对s偏振光 (在沿〈12 10〉的入射面 )是禁戒的 .结果表明由于K的强烈影响 ,CO的分子轨道重新排列 (sp2 杂化 ) .依据选择定则和分子轨道的对称性说明 ,sp2 再杂化的CO分子吸附的桥位取向是 <12 1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轨道 一氧化碳 表面吸附 k/ru(1010)
下载PDF
NO在Cs/Ru(1010)表面上吸附的ARUPS研究
5
作者 李海洋 鲍世宁 +5 位作者 张训生 范朝阳 鲍德松 魏赛珍 毛祖遂 徐亚伯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SCIE CAS CSCD 1997年第3期217-220,共4页
在150K的低温下,NO在清洁的Ru(1010)表面上的吸附,HeI-ARUPS显示在Ef以下9.3eV(5σ+1π)和14.6eV(4σ)处有两个峰,表明NO在Ru(1010)表面上是分子吸附。NO在Cs/Ru(1... 在150K的低温下,NO在清洁的Ru(1010)表面上的吸附,HeI-ARUPS显示在Ef以下9.3eV(5σ+1π)和14.6eV(4σ)处有两个峰,表明NO在Ru(1010)表面上是分子吸附。NO在Cs/Ru(1010)表面上的吸附,ARUPS测得在Ef以下6.2、9.2、11.1、12.4和14.9eV处有5个峰,和N2O气相的UPS谱比较认定它们是N2O和NO共存的结果,表明NO在Cs/Ru(1010)表面上分解后可形成N2O分子的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吸附 AruPS 吸附 表面
下载PDF
用ARUPS研究在Cs/Ru(1010)面上的CO分子轨道对称性
6
作者 李海洋 刘凤琴 《北京同步辐射装置年报》 1997年第1期111-118,共8页
用同步辐射角分辨紫外光电子谱对CO与Cs在Ru(1010)面上共吸附的研究结果表明:由于Cs的强烈影响,CO的分子轨道重新排列。对应清洁表面上CO分子的(5σ+1π)轨道的7.5eV谱峰分裂成两个,分别处于6.3和7.8eV,6.3eV谱峰关于一个... 用同步辐射角分辨紫外光电子谱对CO与Cs在Ru(1010)面上共吸附的研究结果表明:由于Cs的强烈影响,CO的分子轨道重新排列。对应清洁表面上CO分子的(5σ+1π)轨道的7.5eV谱峰分裂成两个,分别处于6.3和7.8eV,6.3eV谱峰关于一个垂直于Ru(1010)面面平行于<0001>晶向的镜像面反对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uPS Cs/ru(1010) CO 分子轨道 对称性 一氧化碳 表面共吸附
下载PDF
K/Ru(101^—0)表面上的CO—4α1轨道对称性确定
7
作者 李海洋 刘凤琴 《同步辐射装置用户科技论文集》 2000年第1期207-210,共4页
用同步辐射角分辨偏上光电子谱对K/Ru(101^-0)表面上吸附的CO分子轨道的对称性测量发现:结合能在11.2eV的CO-4α1(4σ)分子轨道对s偏振光(在沿<12^-10>的入射面)是禁戒的。结果表明由于K的强烈影响,CO的分子轨道重新排列(s... 用同步辐射角分辨偏上光电子谱对K/Ru(101^-0)表面上吸附的CO分子轨道的对称性测量发现:结合能在11.2eV的CO-4α1(4σ)分子轨道对s偏振光(在沿<12^-10>的入射面)是禁戒的。结果表明由于K的强烈影响,CO的分子轨道重新排列(sp^2杂化)。根据选择定则和分子轨道的对称性说明,sp^2再杂化的CO分子吸附的桥位取向是<12^-10>晶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ru(101^-0)表面 4α1轨道 对称性 CO 分子轨道 偏振光电子谱 再杂化模型 同步辐射 助催化作用 一氧化碳 分子轨道 吸附
下载PDF
K_4[Ru(CN)_6]对T-颗粒溴碘化银乳剂感光性能及光电子寿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王英茹 柳青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CAS CSCD 2008年第3期244-253,共10页
本文研究了K4[Ru(CN)6]掺杂剂对T-颗粒溴碘化银乳剂感光性能以及光电子寿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掺杂剂的掺杂量、掺杂位置以及在乳剂颗粒内部的分布区域对乳剂的感光性能都有影响.掺杂位置接近表面或接近颗粒几何核心时效果明显,掺杂... 本文研究了K4[Ru(CN)6]掺杂剂对T-颗粒溴碘化银乳剂感光性能以及光电子寿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掺杂剂的掺杂量、掺杂位置以及在乳剂颗粒内部的分布区域对乳剂的感光性能都有影响.掺杂位置接近表面或接近颗粒几何核心时效果明显,掺杂位置接近富碘区域时,乳剂的感光度变化不明显或是下降.掺杂位置决定了掺杂剂的最佳用量,在66%—92%位置掺杂时,感光度提高最为显著.与未掺杂乳剂相比,最佳掺杂位置和最佳掺杂量乳剂的自由光电子与浅束缚光电子的寿命都有所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杂 浅电子陷阱 k4[ru(CN)6] 溴碘化银 T-颗粒乳剂 光电子寿命
下载PDF
索普的SSP-1010KAV放大器
9
作者 冬其 《实用电子文摘》 1998年第7期29-29,共1页
在第三届国产影音器材大展上,索普的 SSP-966AX/SB-966前后级式 AV 功放获得了广泛的好评,从一些专家组成员的事后介绍及笔者的试听来看,的确值得推荐,而且是唯一提供了适应未来数码杜比系统接口的 AV功放。今年年初,该厂推出了一款外... 在第三届国产影音器材大展上,索普的 SSP-966AX/SB-966前后级式 AV 功放获得了广泛的好评,从一些专家组成员的事后介绍及笔者的试听来看,的确值得推荐,而且是唯一提供了适应未来数码杜比系统接口的 AV功放。今年年初,该厂推出了一款外型更加精致美观、带有多功能大屏幕荧光屏的 AV 功放 SSP-1010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V放大器 功率放大器 SSP-1010k
下载PDF
孔雀石绿-KIO_4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钌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洪福 张素兰 +2 位作者 苏智先 何黎明 杨琴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90-93,共4页
在H2SO4介质中及80℃的条件下,钌对KIO4氧化孔雀石绿的褪色反应有明显催化作用,探讨了反应的最佳条件,据此建立了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钌的新方法。非催化反应吸光度A0与催化反应吸光度A之间的差值△A与Ru(Ⅲ)质量浓度在0.1~1.5... 在H2SO4介质中及80℃的条件下,钌对KIO4氧化孔雀石绿的褪色反应有明显催化作用,探讨了反应的最佳条件,据此建立了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钌的新方法。非催化反应吸光度A0与催化反应吸光度A之间的差值△A与Ru(Ⅲ)质量浓度在0.1~1.5μg/25m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4.31×10^-10 g/mL。测定了动力学参数,反应为准一级反应,表观速率常数为3.52×10^-4,表观活化能为46.97kJ/mol。该方法用于分子筛样品及活性炭样品中痕量钌的测定,其回率在98.6%~104.8%之间,符合痕量分析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Ⅲ) k104 孔雀石绿 催化动力学光度法
下载PDF
用同步辐射光研究CO在Cs/ Ru(100)表面的吸附 被引量:1
11
作者 汪健 张寒洁 +6 位作者 颜朝军 李海洋 鲍世宁 徐亚伯 刘凤琴 奎热西 钱海杰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SCIE CAS CSCD 2000年第2期243-248,共6页
(CO+Cs)/Ru(1010)共吸附的体系中,CO分子由于受Cs原子强烈影响,分子轨道发生 重新杂化组合.CO分子原来在清洁 Ru(1010)表面上结合能位于 7.5eV处相重叠的5σ和 1π轨道 对应谱峰分裂为两峰,... (CO+Cs)/Ru(1010)共吸附的体系中,CO分子由于受Cs原子强烈影响,分子轨道发生 重新杂化组合.CO分子原来在清洁 Ru(1010)表面上结合能位于 7.5eV处相重叠的5σ和 1π轨道 对应谱峰分裂为两峰,结合能分别位于 6.3和 7.8 eV处.其中 6.3 eV处的谱峰来自CO分子 1π 轨道 的一支,它显示出该分子轨道沿衬底<0001>晶向的镜面反对称性.CO分子1π轨道的另一支和5σ 轨道在结合能 7.8 eV处相重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辐射 Cs/ru(1010)表面 一氧化碳 吸附
下载PDF
6%Re/5%Ru单晶镍基合金的超高温蠕变行为和影响因素 被引量:4
12
作者 赵国旗 田素贵 +1 位作者 刘丽荣 田宁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68-878,共11页
通过对6%Re/5%Ru单晶镍基合金(质量分数)进行蠕变性能测试和组织观察,研究了合金的超高温蠕变行为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测定出合金在(1160℃,120 MPa)的蠕变寿命为206 h。中期稳态阶段,位错在基体中滑移和攀移越过γ′相是合金的变形特... 通过对6%Re/5%Ru单晶镍基合金(质量分数)进行蠕变性能测试和组织观察,研究了合金的超高温蠕变行为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测定出合金在(1160℃,120 MPa)的蠕变寿命为206 h。中期稳态阶段,位错在基体中滑移和攀移越过γ′相是合金的变形特征,γ基体中溶解的难熔元素可增加位错在基体中运动的阻力。超高温蠕变期间,随温度提高γ′相发生溶解,可减小筏状γ′相的尺寸,提高位错攀移越过γ′相的速率,特别是当温度大于1170℃时,合金的施加温度敏感性使筏状γ′相的尺寸减小,应变速率提高,这是合金蠕变寿命大幅度降低的主要原因。蠕变后期,基体位错可在位错网破损处切入γ′相,其中,切入γ′相的位错可由{111}面交滑移至{100}面形成K−W锁,抑制位错的滑移和交滑移,可改善合金的蠕变抗力。而在颈缩区域较大的有效应力可开动位错的双取向滑移,致使筏状γ′相扭折,并在扭折区域发生裂纹的萌生和扩展,直至断裂,这是合金在超高温蠕变期间的变形和损伤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晶镍基合金 6.0%Re/5.0%ru 超高温蠕变 位错网 变形 损伤 k−W锁
下载PDF
C_2H_2,C_2H_4与K在Ru(100)表面上共吸附的UPS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建华 吴悦 +8 位作者 庄友谊 张寒洁 汪健 李海洋 何丕模 鲍世宁 刘凤琴 奎热西.易卜拉欣 钱海杰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189-1192,共4页
利用紫外光电子谱 (UPS)对乙烯 (C2 H4)和乙炔 (C2 H2 )气体在Ru(10 10 )表面的吸附及与K的共吸附进行了研究 ,实验结果表明 :当衬底温度超过 2 0 0K ,乙烯即发生脱氢反应后 ,σCH 和σCC 能级均向高结合能方向移动 .在室温下 ,σCH和σ... 利用紫外光电子谱 (UPS)对乙烯 (C2 H4)和乙炔 (C2 H2 )气体在Ru(10 10 )表面的吸附及与K的共吸附进行了研究 ,实验结果表明 :当衬底温度超过 2 0 0K ,乙烯即发生脱氢反应后 ,σCH 和σCC 能级均向高结合能方向移动 .在室温下 ,σCH和σCC 能级位置与乙炔在Ru(10 10 )表面的吸附时的分子能级完全一致 .乙烯发生脱氢反应后的主要产物为乙炔 .衬底温度从 12 0K升到室温 ,Ru(10 10 )表面上乙炔的σCH 和σCC 能级均未发现变化 .室温下乙炔仍然可以在Ru(10 10 )表面以分子状态稳定吸附 .在有K的Ru(10 10 )表面上 ,室温时σCC谱峰几乎消失 .碱金属K的存在促进了乙炔的分解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 乙炔 ru(1010)表面 紫外光电子谱(UPS)表面吸附 共吸附
原文传递
Low Temperature Mossbauer Spectroscopic Study on Sky-Green Glaze of Imitative Ancient Ru Porcelain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松华 高正耀 孙仲田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1994年第3期203-207,共5页
Fe element is the important colorant in the glaze of Chinese green porcelain, es-pecially in sky-green glaze of Ru porcelain. But the information on the chemicalstates of Fe element in the glaze cannot be obtained eff... Fe element is the important colorant in the glaze of Chinese green porcelain, es-pecially in sky-green glaze of Ru porcelain. But the information on the chemicalstates of Fe element in the glaze cannot be obtained effectively through chemical analysisand X-ray diffraction. Detailed analysis on chemical states of the Fe element can be donewith Mossbauer spectroscopy. The phase transformation during the firing process ofsky-green glaze of imitative ancient Ru porcelain has been done wi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mitative ANCIENT ru PORCELAIN sky-green GLAZE 4.2k MOSSBAUER spectrum.
原文传递
同位素地质年代学及在地质学中的应用(英文) 被引量:18
15
作者 Gunter Faure(Department of Geological Sciences,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Columbus, Ohio, USA, 43210)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1998年第1期17-39,共23页
一些元素(K,Rb,Re,Sm,Lu,U和Th)的自然长寿命放射性同位素,衰变为另种元素稳定同位素的作用,广泛应用于岩石和矿物的年龄测定。这种测年提供了关于地球地质历史的信息,并已用于标定地质年代表。同位素测年的物理... 一些元素(K,Rb,Re,Sm,Lu,U和Th)的自然长寿命放射性同位素,衰变为另种元素稳定同位素的作用,广泛应用于岩石和矿物的年龄测定。这种测年提供了关于地球地质历史的信息,并已用于标定地质年代表。同位素测年的物理原理并不难理解,但所需要的测定技术,则要求同位素地球化学家利用地质人员采集的样品进行熟练精细的操作。对测年结果的解释也应由双方合作进行,并且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区域和地区的地质信息。笔者只介绍最广泛应用于测定岩浆岩和变质岩年龄的同位素方法,其余的一些方法只一提而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位素 地质年代学 衰变定律 地质学
下载PDF
一种镍基单晶合金高温蠕变期间的变形特征及元素分布
16
作者 赵国旗 刘丽荣 +4 位作者 田宁 田素贵 方永锋 闫化锦 王光艳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57-163,共7页
通过对一种6%Re/5%Ru镍基单晶合金进行高温蠕变性能测试、组织形貌观察及三维原子探针成分分析,研究了合金高温蠕变前后的元素分布及蠕变过程中的变形特征。结果表明,完全热处理后Al和Ta元素主要分布在合金的γ′相中。合金在1120℃/165... 通过对一种6%Re/5%Ru镍基单晶合金进行高温蠕变性能测试、组织形貌观察及三维原子探针成分分析,研究了合金高温蠕变前后的元素分布及蠕变过程中的变形特征。结果表明,完全热处理后Al和Ta元素主要分布在合金的γ′相中。合金在1120℃/165 MPa条件下蠕变断裂后,元素在γ/γ′两相的分布发生改变,其中,Al、Ta、Cr和Co因为氧化作用导致在γ/γ′两相中的浓度均降低。此外,一部分Re、Ru、W和Mo原子富集于γ/γ′相过渡区域附近的γ基体一侧,可引起晶格畸变,增加位错运动的阻力,延缓位错剪切进入γ′相,是含Re/Ru合金具有较好高温蠕变抗力的原因之一。蠕变后期,切入相的位错可由{111}面交滑移至{100}面形成K-W锁,其保留的高数量K-W位错锁可抑制位错滑移和交滑移,是合金有较好蠕变抗力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基单晶合金 6%Re/5%ru 原子探针 浓度分布 k-W锁
下载PDF
C_2H_4在Ru(100)表面吸附与分解的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庄友谊 吴悦 +5 位作者 张建华 张寒洁 汪健 李海洋 何丕模 鲍世宁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2101-2105,共5页
用X射线电子能谱 (XPS)、热脱附谱 (TDS)和紫外光电子能谱 (UPS)方法研究了乙烯 (C2 H4 )在Ru(10 10 )表面的吸附 ,在低温下 (2 0 0K以下 )乙稀 (C2 H4 )可以在Ru(10 10 )表面上以分子状态稳定吸附 ,在 2 0 0K以上乙烯(C2 H4 )则发生了... 用X射线电子能谱 (XPS)、热脱附谱 (TDS)和紫外光电子能谱 (UPS)方法研究了乙烯 (C2 H4 )在Ru(10 10 )表面的吸附 ,在低温下 (2 0 0K以下 )乙稀 (C2 H4 )可以在Ru(10 10 )表面上以分子状态稳定吸附 ,在 2 0 0K以上乙烯(C2 H4 )则发生了脱氢分解反应 .TDS结果表明乙烯 (C2 H4 )分解后的主要产物为乙炔 (C2 H2 ) .乙烯 (C2 H4 )分解后C的 1s能级向低结合能方向移动了 0 3eV ,而价态σCC和σCH轨道能级向高结合能方向分别移动了 0 5和 1 1eV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炔 表面 吸附 分解
原文传递
用ARUPS研究在Cs/Ru(100)面上的CO分子轨道对称性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海洋 鲍世宁 +7 位作者 徐波 徐纯一 何丕模 徐亚伯 刘凤琴 易布拉欣.奎热西 钱海杰 董宇辉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699-703,共5页
用同步辐射角分辨紫外光电子能谱对CO与Cs在Ru(1010)面上共吸附的研究结果表明,由于Cs的强烈影响,CO的分子轨道重新排列.对应清洁表面上CO分子的(5σ+1π)轨道的75eV谱峰分裂成两个,分别处于63和... 用同步辐射角分辨紫外光电子能谱对CO与Cs在Ru(1010)面上共吸附的研究结果表明,由于Cs的强烈影响,CO的分子轨道重新排列.对应清洁表面上CO分子的(5σ+1π)轨道的75eV谱峰分裂成两个,分别处于63和78eV,63eV谱峰关于一个垂直于Ru(1010)面而平行于〈0001〉晶向的镜象面反对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uPS 分子轨道 一氧化碳分子 共吸附 ru(1010)
原文传递
tetracene分子在Ru(100)表面的吸附结构及其电子态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窦卫东 黄寒 +6 位作者 张寒洁 宋飞 李海洋 何丕模 鲍世宁 陈桥 周午纵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4262-4269,共8页
利用紫外光电子能谱(UPS)、角分辨紫外光电子能谱(ARUPS)和扫描隧道显微镜(STM)等方法研究了tetracene分子在Ru(100)表面上吸附的电子态,吸附位置和吸附取向.UPS实验显示,与tetracene分子有关的光电子谱峰在费米能级以下2.1,3.5,4.8,6... 利用紫外光电子能谱(UPS)、角分辨紫外光电子能谱(ARUPS)和扫描隧道显微镜(STM)等方法研究了tetracene分子在Ru(100)表面上吸附的电子态,吸附位置和吸附取向.UPS实验显示,与tetracene分子有关的光电子谱峰在费米能级以下2.1,3.5,4.8,6.0,7.1和9.2eV处;ARUPS结果表明,tetracene分子的分子平面基本平行于衬底表面;从STM图像中可以看到tetracene分子的长轴沿[0001]和[1■10]两个晶向.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从头算计算证实了上述结论.当分子长轴沿[0001]晶向时,分子中心位置在衬底表面的“短桥位”上,当分子长轴沿[1210]晶向时,分子中心位置在衬底表面的“四原子中心空位”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tmcene分子 ru(101^-0)表面 吸附结构 吸附电子态
原文传递
New Evidence of Extraterrestrial Cause for the Cretaceous-Tertiary Extinction——The Abundance of Ruthenium and Its CorrelationWith Iridium
20
作者 辛晓滨 许祥源 +6 位作者 吉望西 罗勇 李良权 薛猛 毛雪瑛 柴之芳 欧阳宏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1994年第10期842-845,共4页
1 Introduction In 1980, L. W. Alvarez suggested a hypothesis that the falling of a largeextraterrestrial body upon the earth caused the extinction event at the end of theCretaceous, according to the extraordinarily hi... 1 Introduction In 1980, L. W. Alvarez suggested a hypothesis that the falling of a largeextraterrestrial body upon the earth caused the extinction event at the end of theCretaceous, according to the extraordinarily high concentration of Ir in K/T boundarydeposits. Since then, studies have indicated that the iridium anomaly distributeswidely in the sections of this age over the world. However, these studies focused onthe abundance of Ir. Little attention was paid to other platinum group metals (PGM).Analyzing the abundance of Ru in boundary samples is very difficult because o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etaceous-Tertiary (k/T) boundary resonance ionization mass spectroscopy (RIMS) correlation of ru and Ir.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