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火山岩层序剖面K-Ar测年确定辽西四合屯古生物化石地层的年代 被引量:9
1
作者 李大明 陈丛林 +1 位作者 李齐 郑德文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627-1632,共6页
从系统剖面连续测年的角度,利用K-Ar年代学方法并结合前人工作,确定了辽西四合屯剖面的六个火山活动期和含古生物化石的湖相沉积地层的顶底时间界限。六期火山活动分别为133.6~133.1Ma、129.3~129.2Ma、~126.1Ma、125.1~124.... 从系统剖面连续测年的角度,利用K-Ar年代学方法并结合前人工作,确定了辽西四合屯剖面的六个火山活动期和含古生物化石的湖相沉积地层的顶底时间界限。六期火山活动分别为133.6~133.1Ma、129.3~129.2Ma、~126.1Ma、125.1~124.2Ma、~122Ma和~113Ma。其中第四期活动最为强烈。侵入含古生物化石的湖相沉积层的火山岩的年龄为124.4Ma,其上覆火山岩年龄为124.2Ma,下伏火山岩的年龄为124.6~125.1Ma,因此,该湖相沉积地层的持续时间应为大约1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合屯 火山岩 热河生物群 k-ar测年
下载PDF
英买力沥青砂岩自生伊利石K-Ar测年与成藏年代 被引量:18
2
作者 张有瑜 罗修泉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03-210,共8页
利用沉降、离心和微孔滤膜真空抽滤相结合的综合分离提纯技术,分别提取不同粒级的自生伊利石进行K-Ar年龄测定,据此对塔里木盆地英买力地区志留系沥青砂岩油气藏的成藏年代进行分析与研究,并在盆地内进行对比。除局部地区外,英买力志留... 利用沉降、离心和微孔滤膜真空抽滤相结合的综合分离提纯技术,分别提取不同粒级的自生伊利石进行K-Ar年龄测定,据此对塔里木盆地英买力地区志留系沥青砂岩油气藏的成藏年代进行分析与研究,并在盆地内进行对比。除局部地区外,英买力志留系沥青砂岩中的黏土矿物均主要为伊利石/蒙皂石(I/S)有序间层,具明显的自生成因特征,属自生伊利石。英买力志留系沥青砂岩自生伊利石年龄为255~293Ma,主要集中在277~293Ma,相当于晚石炭世—早二叠世,表明志留系古油藏成藏时间主要为早海西晚期—晚海西期。英买力地区志留系沥青砂岩的自生伊利石年龄符合盆地内的整体分布规律。古构造格局和生烃中心可能是导致不同地区成藏时间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英买力地区成藏时间相对较晚,可能与其距生烃中心相对较远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买力地区 志留系沥青砂岩 自生伊利石 k-ar测年 成藏
下载PDF
伊利石K-Ar测年在确定油气成藏期中的应用 被引量:25
3
作者 白国平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00年第4期100-103,共4页
利用伊利石K Ar测年确定油气成藏期 ,能够得出其绝对年龄 ,因而备受人们重视。可是在解释K Ar测年资料时 ,存在一些问题和假设。如果解释者对这些问题和假设没有足够的认识 ,其解释结果就会有误。文中以几个具体实例讨论了利用伊利石K
关键词 伊利石 k-ar测年 油气运移 油气成藏期
下载PDF
油气储层自生伊利石的分离提纯及其K-Ar同位素测年技术研究 被引量:28
4
作者 张有瑜 董爱正 罗修泉 《现代地质》 CAS CSCD 2001年第3期315-320,共6页
油气注入史研究对于指导油气勘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油气储层自生伊利石K Ar同位素测年可以为油气注入时间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文中对油气储层自生伊利石分离提纯及其K Ar同位素测年技术进行了系统介绍。对碎屑含钾矿物杂质对自生伊... 油气注入史研究对于指导油气勘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油气储层自生伊利石K Ar同位素测年可以为油气注入时间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文中对油气储层自生伊利石分离提纯及其K Ar同位素测年技术进行了系统介绍。对碎屑含钾矿物杂质对自生伊利石K Ar同位素年龄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 ,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数据处理技术并提出了“校正年龄”的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生伊利石 k-ar测年 分离 提纯 真空抽滤 “校正龄” 油气储层 钾同位素 氩同位素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典型砂岩油气储层自生伊利石K-Ar同位素测年研究与成藏年代探讨 被引量:55
5
作者 张有瑜 Horst ZWINGMANN +2 位作者 Andrew TODD 刘可禹 罗修泉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4年第4期637-648,共12页
塔里木盆地共发现 8套砂岩油气储层 ,对其中的 5套典型砂岩油气储层进行了自生伊利石K Ar同位素测年分析与研究。利用该项技术对其成藏史进行初步探讨是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中央隆起下志留统沥青砂岩的自生伊利石年龄为 383.4 5~ 2 35... 塔里木盆地共发现 8套砂岩油气储层 ,对其中的 5套典型砂岩油气储层进行了自生伊利石K Ar同位素测年分析与研究。利用该项技术对其成藏史进行初步探讨是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中央隆起下志留统沥青砂岩的自生伊利石年龄为 383.4 5~ 2 35 .17Ma ,表明志留系古油藏形成于加里东晚期—海西晚期 ;上泥盆统东河砂岩的自生伊利石年龄为 2 6 3.82~ 2 31.34Ma ,表明东河砂岩油气藏主要形成于海西晚期 ;库车坳陷依南 2气田 (依南 2井 )下侏罗统阳霞组砂岩的自生伊利石年龄为 2 8.0 8~ 2 3.85Ma ,表明油气充注发生在中新世以来 ;喀什凹陷阿克莫木气田 (阿克 1井 )下白垩统砂岩的自生伊利石年龄为 2 2 .6 0~ 18.79Ma ,表明中新世可能有古油气运移或古油藏形成 ;库车坳陷迪那 2气藏 (迪那 2 0 1井 )古近系砂岩中的伊利石主要为碎屑成因 ,不能用于进行油气成藏史研究 ,但该气藏白垩系砂岩的自生伊利石年龄为 2 5 .4 9~ 15 .4 7Ma ,表明可能为中新世成藏。本次研究表明 ,该项技术在塔里木盆地初步显示出较好的应用效果 ,具有较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ar测年 自生伊利石 油气充注 砂岩油气储层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自生伊利石K-Ar、Ar-Ar测年技术对比与应用前景展望——以苏里格气田为例 被引量:13
6
作者 张有瑜 Horst Zwingmann +1 位作者 刘可禹 罗修泉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07-416,共10页
以苏里格气田为例,对自生伊利石K-Ar法、Ar-Ar法年龄测定的技术特点、应用效果和应用前景进行了系统对比和深入研究。苏里格气田自生伊利石(I/S有序间层)发育较好,主要呈丝状,具有典型的自生成因特征,其K-Ar年龄、未真空封装Ar-Ar总气... 以苏里格气田为例,对自生伊利石K-Ar法、Ar-Ar法年龄测定的技术特点、应用效果和应用前景进行了系统对比和深入研究。苏里格气田自生伊利石(I/S有序间层)发育较好,主要呈丝状,具有典型的自生成因特征,其K-Ar年龄、未真空封装Ar-Ar总气体年龄和真空封装Ar-Ar总气体年龄分别为141~145 Ma、171~237Ma和130~152 Ma。K-Ar年龄表明主要为晚侏罗世晚期—早白垩世早期成藏,其分布规律很好地反映了成藏特征和成藏过程;未真空封装Ar-Ar总气体年龄明显偏老,不能代表自生伊利石的形成年龄,更不能反映成藏时代,"^(39)Ar核反冲丢失"现象是导致其偏老的主要原因;真空封装Ar-Ar总气体年龄与K-Ar年龄基本接近,可能反映自生伊利石的形成年龄并代表成藏时代。本次对比研究表明,对于利用自生伊利石同位素测年技术探讨砂岩油气藏成藏时代,K-Ar法测年技术简便快捷、经济成熟、稳定可靠,是第一选择并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未真空封装Ar-Ar法测年技术很难获得理想的年龄数据和较好的应用效果,如果没有其他特殊目的,可以不予考虑;真空封装Ar-Ar法测年技术,如果运用得当,有可能获得相对较好的年龄数据和相对较好的应用效果,但技术复杂、环节多、周期长和费用高等将会严重制约其发展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里格气田 下石盒子组八段砂岩储层 自生伊利石 k-ar测年 未真空封装Ar-Ar 真空封装Ar-Ar 39Ar核反冲丢失 成藏
下载PDF
塔中隆起志留系沥青砂岩油气储层自生伊利石K-Ar同位素测年研究与成藏年代探讨 被引量:22
7
作者 张有瑜 Hors Ztwingmann +1 位作者 刘可禹 罗修泉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66-174,共9页
据自生伊利石K—Ar同位素测年技术对塔中隆起志留系沥青砂岩油藏成藏年代的测定,并与孔雀河地区进行对比。塔中隆起及孔雀河地区志留系沥青砂岩的自生伊利石年龄为383.45—203.96Ma,表明主要为晚加里东-早海西期和晚海西期成藏,位... 据自生伊利石K—Ar同位素测年技术对塔中隆起志留系沥青砂岩油藏成藏年代的测定,并与孔雀河地区进行对比。塔中隆起及孔雀河地区志留系沥青砂岩的自生伊利石年龄为383.45—203.96Ma,表明主要为晚加里东-早海西期和晚海西期成藏,位于盆地边部的乔1井、孔雀1井及龙口1井、英南2井相对较早(383.45—271.20Ma),主要为晚加里东-早海西期成藏,位于盆地中心的塔中37井、塔中67井、塔中12井及塔中32井相对较晚(203.96—235.17Ma),主要为晚海西期成藏,部分井如塔中23井、塔中30井相对较早(293.54和296.31Ma),为早海西期成藏。自生伊利石年龄与沥青砂岩厚度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说明古构造格局可能是主要的成藏控制因素之一,位于沉降中心及其周围的古油藏如乔1井、孔雀1井成藏较早。测年结果不仅与油气系统等常规油气成藏史研究成果基本一致,而且还进一步反映了油藏形成时间上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ar测年 自生伊利石 成藏 志留系沥青砂岩 孔雀河地区 塔中隆起
下载PDF
油气储层自生伊利石分离提纯及其K-Ar同位素测年技术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张有瑜 董爱正 罗修泉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1年第4期461-464,共4页
油气注入史研究对于指导油气勘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油气储层自生伊利石K Ar同位素测年可以为油气注入时间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文中对油气储层自生伊利石分离提纯及其K Ar同位素测年技术进行了系统介绍。碎屑含钾矿物杂质对自生伊利石K... 油气注入史研究对于指导油气勘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油气储层自生伊利石K Ar同位素测年可以为油气注入时间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文中对油气储层自生伊利石分离提纯及其K Ar同位素测年技术进行了系统介绍。碎屑含钾矿物杂质对自生伊利石K Ar同位素年龄具有非常大的影响 ,文中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 ,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数据处理技术并提出了“校正年龄”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生伊利石 k-ar测年 分离提纯 真空抽滤 "校正龄"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哈6井石炭系、志留系砂岩自生伊利石K-Ar、Ar-Ar测年与成藏年代 被引量:10
9
作者 张有瑜 罗修泉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48-757,共10页
利用自生伊利石K-Ar、Ar-Ar测年技术对塔里木盆地哈6井石炭系、志留系砂岩油气藏的成藏年代进行测定与研究。哈6井石炭系角砾岩段自生伊利石K-Ar年龄为86Ma,相当于晚白垩世,表明为燕山晚期成藏;志留系沥青砂岩自生伊利石K-Ar年龄为125Ma... 利用自生伊利石K-Ar、Ar-Ar测年技术对塔里木盆地哈6井石炭系、志留系砂岩油气藏的成藏年代进行测定与研究。哈6井石炭系角砾岩段自生伊利石K-Ar年龄为86Ma,相当于晚白垩世,表明为燕山晚期成藏;志留系沥青砂岩自生伊利石K-Ar年龄为125Ma,相当于早白垩世晚期,表明为燕山中晚期成藏。石炭系、志留系砂岩是塔里木盆地的重要储层,广泛分布于塔中隆起、北部坳陷和塔北隆起,已知的自生伊利石年龄范围分别是:石炭系东河砂岩为231~285Ma,志留系沥青砂岩为204~383Ma。与塔里木盆地其他地区相比,本次研究的哈6井石炭系、志留系砂岩的自生伊利石年龄明显偏小,表明哈6井石炭系、志留系油气藏的成藏期明显偏晚,对其勘探意义应该开展深入研究。哈6井石炭系、志留系砂岩自生伊利石的Ar-Ar年龄分别为148~159Ma和189~195Ma,与其K-Ar年龄相比明显偏老,可能不具有明确的地质意义,更不能反映油气注入事件和代表成藏期,快中子照射过程中的39 Ar反冲丢失是其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哈6井 石炭系、志留系砂岩 自生伊利石 k-ar、Ar-Ar 成藏
下载PDF
油气储层自生伊利石K-Ar同位素年代学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38
10
作者 张有瑜 罗修泉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31-236,共6页
作为油气成藏史研究中的一项新内容 ,油气储层自生伊利石K -Ar同位素年代学研究受到了广泛重视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充分发育的伊利石成岩作用及伊利石成岩作用与油气注入事件具有成因联系是应用该项技术的前提条件。对于具有埋藏... 作为油气成藏史研究中的一项新内容 ,油气储层自生伊利石K -Ar同位素年代学研究受到了广泛重视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充分发育的伊利石成岩作用及伊利石成岩作用与油气注入事件具有成因联系是应用该项技术的前提条件。对于具有埋藏较浅或尚未固结成岩 ,虽埋藏较深但含有蒙皂石和 /或伊利石 /蒙皂石无序间层矿物 ,高岭石、绿泥石含量较高以及虽然自生伊利石发育但与油气注入事件没有成因联系等特征的砂岩储层 ,可能并不适用。其次对年龄数据必须结合样品特征和各种地质资料进行综合分析 ,合理运用并允许所测得的年龄数据具有一定的偏差。开展模拟自然风化过程的冷冻 -加热样品解离试验和X射线衍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生伊利石 k-ar测年 样品选择 分离提纯 分析与应用
下载PDF
西昆仑新藏公路118~323km段基性、酸性岩脉K-Ar年龄 被引量:11
11
作者 计文化 周辉 李亚民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43-245,共3页
在西昆仑西段新藏公路沿线广泛发育数量众多的岩脉,野外出露有煌斑岩脉、辉绿岩脉、闪长岩脉、花岗岩脉。对以上岩脉进行了全岩K-Ar同位素测年,其侵位年龄与该区的地质构造事件有很好的对应关系:辉绿岩脉273~280Ma的侵位年龄对应着弧... 在西昆仑西段新藏公路沿线广泛发育数量众多的岩脉,野外出露有煌斑岩脉、辉绿岩脉、闪长岩脉、花岗岩脉。对以上岩脉进行了全岩K-Ar同位素测年,其侵位年龄与该区的地质构造事件有很好的对应关系:辉绿岩脉273~280Ma的侵位年龄对应着弧后扩张的时间,闪长岩脉和花岗岩脉230~244Ma的侵位年龄对应着碰撞造山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昆仑 岩脉 k-ar同位素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志留-泥盆纪和侏罗纪热事件——伊利石K-Ar年龄证据 被引量:22
12
作者 赵孟为 Hans Ahrendt +1 位作者 Klaus Wemmer Hans-Jürgen Behr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86-194,共9页
利用伊利石K-Ar测年法,结合伊利石结晶度分析,首次在鄂尔多斯盆地确定出两期不同时代热事件。晚三叠世和晚二叠世<0.2μm粒级的岩石样品的K-Ar年龄(159-173Ma)反映了与燕山运动有关的伊利石化年龄,指示有一期中侏罗世的热事件;其<... 利用伊利石K-Ar测年法,结合伊利石结晶度分析,首次在鄂尔多斯盆地确定出两期不同时代热事件。晚三叠世和晚二叠世<0.2μm粒级的岩石样品的K-Ar年龄(159-173Ma)反映了与燕山运动有关的伊利石化年龄,指示有一期中侏罗世的热事件;其<2μm粒级的K-Ar年龄(210-308Ma)则被解释为碎屑物和自生伊利石的混合年龄。中寒武世<0.2μm和<2μm粒级的岩石样品K-Ar年龄(368Ma与419Ma)对应于北秦岭加里东褶皱带变质作用与最早期花岗岩侵入的时代(380-420Ma),表明在志留-泥盆纪发生了一期热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利石 k-ar测年 志留纪 热事件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四川盆地须家河组致密砂岩气自生伊利石年龄分布与成藏时代 被引量:9
13
作者 张有瑜 陶士振 +1 位作者 刘可禹 罗修泉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367-1379,共13页
利用自生伊利石K-Ar、Ar-Ar测年技术对四川盆地须家河组致密砂岩气藏的成藏年代进行测定与研究,并对其演化规律进行深入探讨。须家河组砂岩储层自生伊利石普遍发育,主要为片丝状、短丝状、丝状,具有明显的自生成因特征并且纵、横向分布... 利用自生伊利石K-Ar、Ar-Ar测年技术对四川盆地须家河组致密砂岩气藏的成藏年代进行测定与研究,并对其演化规律进行深入探讨。须家河组砂岩储层自生伊利石普遍发育,主要为片丝状、短丝状、丝状,具有明显的自生成因特征并且纵、横向分布稳定。须家河组砂岩储层自生伊利石年龄数据明显分为2组,具有2期成藏特征。早期成藏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97~145 Ma),广泛分布于川西、川中广大地区,是主要成藏期;晚期成藏为晚白垩世(78~83 Ma),仅见于川西南端平落坝、白马庙气田须家河组二段。主要成藏期也即早期成藏,主力储层须家河组二段、须家河组四段、须家河组六段基本一致,并明显具有连续成藏特征:纵向上,自下而上依次变晚,须家河组二段略早(平均133 Ma)、须家河组四段略晚(平均127 Ma),须家河组六段主要分布在广安气田,与须家河组四段相比也基本具有下早上晚的成藏特征(须家河组四段平均139 Ma,须家河组六段平均134 Ma);平面上,川西须家河组二段由北向南依次变晚,中坝、新场、大邑气田的自生伊利石平均年龄分别为136 Ma、134 Ma和133 Ma(川西南端的平落坝、白马庙气田属于晚期成藏),川中须家河组二段、须家河组四段由东向西依次变晚,东部的广安、合川、荷包场气田略早,中西部的磨溪、充西—莲池、金华、八角场气田略晚。自生伊利石年龄分布特征表明,烃源岩埋深,即生、排烃时间,是须家河组砂岩气藏成藏早晚的最主要控制因素,埋深大、生、排烃早,则年龄大、成藏早,反之则年龄小、成藏晚。岩性对成藏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但分布局限。构造抬升作用主要表现在成藏后期的调整阶段,年龄由东向西变小,即成藏由东向西变晚,与现今埋深即东高西低的构造特征不一致现象,是由成藏后期的构造差异抬升作用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须家河组砂岩储层 自生伊利石 k-ar测年 未真空封装Ar-Ar 成藏
下载PDF
成藏年代学研究现状 被引量:41
14
作者 赵靖舟 李秀荣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57-261,共5页
成藏年代学是当代石油地质学的一个前沿领域,现已形成油藏地球化学、包裹体测温法、同位素测年法、有机岩石学方法、饱和压力-露点压力法、油气水界面追溯法等多种研究方法或技术。以塔里木盆地为例,分析了这些方法在油气成藏年代学研... 成藏年代学是当代石油地质学的一个前沿领域,现已形成油藏地球化学、包裹体测温法、同位素测年法、有机岩石学方法、饱和压力-露点压力法、油气水界面追溯法等多种研究方法或技术。以塔里木盆地为例,分析了这些方法在油气成藏年代学研究中的应用问题,认为现有的成藏年代学研究方法特别是流体包裹体和自生伊利石K-Ar同位素测年等新方法和新技术尽管在成藏年代学研究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但对于油气藏形成较复杂的叠合盆地的成藏年代和成藏史研究而言,尚需采用多种方法综合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藏代学 成藏史 流体包裹体 伊利石k-ar测年 油藏地球化学 油气水界面追溯法
下载PDF
济阳坳陷桩海地区中生界同位素年代地层学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华 《中国煤炭地质》 2014年第11期12-16,共5页
济阳坳陷中生界分布广泛,具有油气成藏的基本地质条件,并取得了一定的勘探发现,但其勘探程度和研究程度相对较低,包括地层划分、沉积体系、储层特征、控藏因素等。特别是地层时代、分层与分界等基本的地质问题尚存在不同的观点和认识。... 济阳坳陷中生界分布广泛,具有油气成藏的基本地质条件,并取得了一定的勘探发现,但其勘探程度和研究程度相对较低,包括地层划分、沉积体系、储层特征、控藏因素等。特别是地层时代、分层与分界等基本的地质问题尚存在不同的观点和认识。根据区内14口井的10个火山岩全岩样品和79个小于2μm的泥岩自生伊利石样品,开展K-Ar法同位素年代地层学测定,分别确定了中生界的坊子组、蒙阴组、三台组和西洼组的绝对年龄值,将坊子组划归下侏罗统,蒙阴组为中侏罗统,缺失上侏罗统,并明确了各组的接触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岩 自生伊利石 k-ar法同位素 中生界 济阳坳陷
下载PDF
油气成藏期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35
16
作者 马安来 张水昌 +1 位作者 张大江 金之钧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71-276,共6页
传统的成藏期分析是从生、储、盖、运、聚、保等参数的配置,根据圈闭形成史、烃源岩生烃史及露点压力法作出的。但基于中国多数含油气盆地隶属叠合盆地的特性,具有多烃源层、多期油气生成、多期成藏,多期破坏的特点,20世纪90年代后期,... 传统的成藏期分析是从生、储、盖、运、聚、保等参数的配置,根据圈闭形成史、烃源岩生烃史及露点压力法作出的。但基于中国多数含油气盆地隶属叠合盆地的特性,具有多烃源层、多期油气生成、多期成藏,多期破坏的特点,20世纪90年代后期,引进并运用了流体历史分析方法。借助油藏地球化学、流体包裹体、伊利石 K-Ar 测年、储层沥青和油气水界面追溯法等确定成藏期的新方法,实现了由传统的定性(定期)研究到定量或半定量研究的转变,可以较准确确定油气藏形成时间。同时,鉴于叠合盆地油气藏形成具有较大的复杂性,在成藏期研究工作中仍需要重视基础地质工作,传统方法(圈闭形成期、生烃史)是进行新技术应用的基础。地球化学技术方法与地质背景相结合,传统方法与新方法相结合,定性与定量方法相结合,是今后油气成藏期研究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藏期 流体包裹体 储层沥青 伊利石k-ar测年 油气水界面追溯法 油藏地球化学
下载PDF
苏鲁超高压变质地块的回返历史——苏鲁超高压带北界的构造变形与时限 被引量:7
17
作者 杨天南 陈文 +3 位作者 李锦轶 许志琴 殷秀兰 徐文华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176-182,302,共8页
苏鲁超高压变质地块回返过程中,在其北缘形成伸展型正滑构造带。详细的野外考察发现两期伸展型变形:早期为高温下的强烈塑性变形,形成宽达2km的糜棱岩带,长石、石英等矿物被压扁、拉长成长条带状。糜棱岩的递进变形形成收缩褶皱,沿这类... 苏鲁超高压变质地块回返过程中,在其北缘形成伸展型正滑构造带。详细的野外考察发现两期伸展型变形:早期为高温下的强烈塑性变形,形成宽达2km的糜棱岩带,长石、石英等矿物被压扁、拉长成长条带状。糜棱岩的递进变形形成收缩褶皱,沿这类褶皱的轴面劈理形成白云母。晚期伸展变形表现为张性破裂,大量的伟晶岩脉沿破裂面灌入,形成位于超高压变质地块北缘的伟晶岩富集带。糜棱岩内、伟晶岩脉富集带内的白云母、钾长石矿物的K-Ar及Ar-Ar测年分析显示,早期伸展变形发生在150Ma之前,而晚期伸展变形发生在100~120Ma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压带回返 早期塑性伸展 晚期脆性伸展 k-ar测年 Ar-Ar 江苏 山东
下载PDF
油气储层砂岩样品制冷—加热循环解离技术实验研究
18
作者 张有瑜 Horst Zwingmann +2 位作者 刘可禹 陶士振 罗修泉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52-761,共10页
制冷—加热循环解离技术(简称冷冻技术)是自生伊利石分离提纯过程中制备黏土悬浮液的一项新技术。利用批量典型样品对该项技术的解离效果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研究,并与常规湿磨技术进行了系统对比。与湿磨技术相比,冷冻技术既有优越... 制冷—加热循环解离技术(简称冷冻技术)是自生伊利石分离提纯过程中制备黏土悬浮液的一项新技术。利用批量典型样品对该项技术的解离效果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研究,并与常规湿磨技术进行了系统对比。与湿磨技术相比,冷冻技术既有优越性,也有局限性。优越性主要表现在剔除碎屑钾长石效果略微偏好和实测年龄数值相对偏小方面;局限性主要表现在解离效果变化较大,部分砂岩样品相对较好,部分砂岩样品则相对较差,样品埋深是影响解离效果的最主要因素,炭屑(薄煤层)、泥质含量以及是否含油等对解离效果具有明显控制作用。冷冻技术对于坚硬程度中等的中浅层或中深层砂岩效果较好,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而对于坚硬程度较高的深层或超深层砂岩则效果较差,甚至不宜采用。研究还表明,湿磨仍不失为制备黏土悬浮液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实用技术,简便快捷并且效果较好,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冻技术 湿磨技术 黏土悬浮液制备 自生伊利石分离 自生伊利石k-ar测年 油气成藏史
下载PDF
成岩—极低级变质—低级变质作用及有关矿产 被引量:41
19
作者 毕先梅 莫宣学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4年第1期287-294,共8页
介于成岩作用与低级变质作用之间的极低级变质作用是一个重要过程 ,对于全面认识地球浅层动力学与成矿作用有重要意义。文中简要地回顾了国内外极低级变质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在大量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成岩—极低级变质—低级变质带... 介于成岩作用与低级变质作用之间的极低级变质作用是一个重要过程 ,对于全面认识地球浅层动力学与成矿作用有重要意义。文中简要地回顾了国内外极低级变质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在大量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成岩—极低级变质—低级变质带划分的改进方案 ,应用许多研究实例讨论了成岩—极低级变质—低级变质作用研究在化石能源及固体矿产勘查、评价与成矿研究方面的意义 ,指出煤、石油、天然气形成于高级成岩—极低级变质条件 ,很多非金属矿产的成因及质量直接受到变质程度的控制 ,大量低温—低中温铜、铅、锌、金、银、锑、汞等金属矿床分布在高级成岩—极低级变质—低级变质区中。为了获得准确的伊利石K Ar同位素测年数据 ,文中建议应保证所测粘土样品中自生K型伊利石的含量 >90 % ,并且不含钾长石 ,还要根据变质程度的高低来确定分析样品的合适粒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岩作用 极低级变质作用 低级变质作用 固体矿产 化石能源 k-ar同位素 粘土矿物
下载PDF
内蒙古韩家营玄武岩夹层中三趾马动物群化石
20
作者 王倩 刘艳 +2 位作者 王李花 傅明楷 张兆群 《古脊椎动物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25-137,共13页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区韩家营村附近发现了一处夹在两层玄武岩之间的三趾马动物群化石地点。通过K-Ar同位素测年,确定了上、下两层玄武岩的年代分别为6.8和7.2Ma。与中国北方其他三趾马动物群相比,韩家营三趾马动物群与山西保德、内蒙...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区韩家营村附近发现了一处夹在两层玄武岩之间的三趾马动物群化石地点。通过K-Ar同位素测年,确定了上、下两层玄武岩的年代分别为6.8和7.2Ma。与中国北方其他三趾马动物群相比,韩家营三趾马动物群与山西保德、内蒙古四子王旗以及甘肃临夏盆地的三趾马动物群非常相似。保德第43、44、49地点与韩家营的动物群组成类似,表明这几个地点的时代约为7.0 Ma而不是5.5 Ma。内蒙古四子王旗乌兰花地点与韩家营的化石类群也十分相像,证实了该动物群年龄约为7 Ma。对比甘肃临夏盆地的动物群,柳树组上部的杨家山三趾马动物群与韩家营的更接近。韩家营动物群的组成和牙齿结构表明其属于中国晚中新世的西部生物区系Gazella dorcadoides动物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集宁区 晚中新世 三趾马动物群 k-ar测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