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雪峰隆起北部加里东事件的K-Ar年代学研究 被引量:40
1
作者 胡召齐 朱光 +1 位作者 张必龙 张力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90-500,共11页
详细的野外构造变形分析表明雪峰隆起经历了加里东期、印支期、晚侏罗世末—早白垩世初和早白垩世末—晚白垩世初共4次变形事件,后3期褶皱变形的方位可能分别为北西西、北东—北北东和近南北向,而加里东期褶皱方位因受后期叠加改造影响... 详细的野外构造变形分析表明雪峰隆起经历了加里东期、印支期、晚侏罗世末—早白垩世初和早白垩世末—晚白垩世初共4次变形事件,后3期褶皱变形的方位可能分别为北西西、北东—北北东和近南北向,而加里东期褶皱方位因受后期叠加改造影响而无法准确识别。雪峰隆起北部板溪群板岩伊利石X射线衍射分析显示其经历了低绿片岩相区域变质作用。板溪群板岩伊利石K-Ar年代学研究表明雪峰隆起经历了加里东期构造热事件,该事件发生的时间大致略早于419Ma(晚志留世初)。所获得的419~389Ma(晚志留世—中泥盆世)的冷却年龄,指示了雪峰隆起发生过加里东期隆升。华南加里东变形事件直接影响到雪峰隆起本身,向西的波及界线可能为该隆起西界上的张家界—花垣—凯里断裂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峰隆起 加里东变形 隆起时间 k-ar年代学
下载PDF
20世纪末激光显微探针定年把K-Ar年代学推向了新的里程碑 被引量:6
2
作者 穆治国 高永军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36-142,共7页
已有 50年历史的K Ar定年法 ,由于过剩Ar和Ar丢失的普遍发现 ,使其最广泛的应用面临着严重挑战。在 2 0世纪的最后几年 ,以激光显微探针4 0 Ar/ 39Ar定年方法的完善和精度的提高为标志 ,把K Ar年代学研究推向了一个新高度。微区微量高... 已有 50年历史的K Ar定年法 ,由于过剩Ar和Ar丢失的普遍发现 ,使其最广泛的应用面临着严重挑战。在 2 0世纪的最后几年 ,以激光显微探针4 0 Ar/ 39Ar定年方法的完善和精度的提高为标志 ,把K Ar年代学研究推向了一个新高度。微区微量高精度高分辨定年 ,把定年时限扩展到人类历史范畴 ,精细的分析技术拓宽了年代学的应用范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显微探针定年 k-ar年代学 20世纪末 地质年代学 放射衰变体系 定年时限
下载PDF
安徽黄梅尖地区基性岩脉K-Ar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6
3
作者 杨彪 王正其 +1 位作者 肖金根 曹达旺 《华东地质》 2020年第1期27-35,共9页
在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综合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黄梅尖地区辉绿玢岩K-Ar年代学、地球化学和Sr-Nd同位素特征进行研究,探讨辉绿玢岩的形成时代、岩石成因及构造背景。K-Ar年代学研究表明,辉绿玢岩形成于~107 Ma,是早白垩世岩浆活动的产物... 在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综合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黄梅尖地区辉绿玢岩K-Ar年代学、地球化学和Sr-Nd同位素特征进行研究,探讨辉绿玢岩的形成时代、岩石成因及构造背景。K-Ar年代学研究表明,辉绿玢岩形成于~107 Ma,是早白垩世岩浆活动的产物,形成时代晚于该地区火山岩和侵入岩,与该地区铀成矿年龄基本一致;辉绿玢岩的侵入可能是该地区岩浆作用的最后一幕,铀成矿可能与辉绿玢岩具有成因联系。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辉绿玢岩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K、Rb、U、Pb和轻稀土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P、Ti,具有较高的Isr值和负εNd(t)值,具有富集地幔源区特征;辉绿玢岩是在地壳伸展和岩石圈减薄的构造背景下,由俯冲交代作用形成的富集地幔部分熔融形成的,表明~107 Ma时该地区仍处于伸展构造环境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辉绿玢岩 地球化学特征 k-ar年代学 SR-ND同位素 黄梅尖地区 安徽
下载PDF
油气储层中自生伊利石K-Ar同位素年代学研究若干问题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33
4
作者 张有瑜 罗修泉 宋健 《现代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4期403-407,共5页
对油气储层中自生伊利石K Ar体系产生影响的有关问题如砂岩岩性、伊利石 /蒙皂石间层矿物的间层比和绿泥石进行了初步试验和讨论。结果表明 :中、细砂岩的应用效果相对较好 ,粉砂岩、泥质粉砂岩则难度较大 ;I/S有序间层的应用效果相对较... 对油气储层中自生伊利石K Ar体系产生影响的有关问题如砂岩岩性、伊利石 /蒙皂石间层矿物的间层比和绿泥石进行了初步试验和讨论。结果表明 :中、细砂岩的应用效果相对较好 ,粉砂岩、泥质粉砂岩则难度较大 ;I/S有序间层的应用效果相对较好 ,I/S无序间层则难度较大 ;绿泥石对自生伊利石K Ar体系测年结果的影响不明显。油气注入可能是引起伊利石成岩作用终止的原因之一。最后对各种典型年龄剖面可能的成因解释进行了简要介绍和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储层 k-ar同位素年代学 自生伊利石 砂岩岩性 I/S间层比 绿泥石
下载PDF
K-Ar法与Ar-Ar法在油气成藏期定年的适用性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军杰 刘汉彬 +3 位作者 张佳 金贵善 张建峰 韩娟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B10期87-87,共1页
迄今,K-Ar年代学已从最初的常规K-Ar定年,发展到分步加热释氩Ar-Ar、激光显微探针At-At等多种定年方法。目前应用于油气成藏年代学的方法主要是白生伊利石K-Ar法定年和Ar-Ar法定年,前者在我国已经开展了将近十年,而后者在油气成藏... 迄今,K-Ar年代学已从最初的常规K-Ar定年,发展到分步加热释氩Ar-Ar、激光显微探针At-At等多种定年方法。目前应用于油气成藏年代学的方法主要是白生伊利石K-Ar法定年和Ar-Ar法定年,前者在我国已经开展了将近十年,而后者在油气成藏年代学中的应用目前还处于摸索之中,它们都面临着很多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ar定年 AR-AR法 油气成藏期 k-ar 适用性 k-ar年代学 成藏年代学 激光显微探针
下载PDF
阿尔金断裂东端白垩纪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0
6
作者 汤文豪 张志诚 +2 位作者 李建锋 晨辰 李可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1-62,共12页
在阿尔金断裂与祁连山北缘逆冲断裂交汇处的昌马盆地和酒西盆地内,产出一套中基性火山岩,多为玄武岩和粗面玄武岩,属于碱性玄武岩系列。火山岩富集轻稀土元素,(La/Yb)N比值为7.28~18.01,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K、Rb和Ba等),亏损高场强元... 在阿尔金断裂与祁连山北缘逆冲断裂交汇处的昌马盆地和酒西盆地内,产出一套中基性火山岩,多为玄武岩和粗面玄武岩,属于碱性玄武岩系列。火山岩富集轻稀土元素,(La/Yb)N比值为7.28~18.01,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K、Rb和Ba等),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等),显示出与OIB类似的地球化学特征。阿尔金断裂带东端火山岩的Sr同位素较高,87Sr/86Sr值在0.706~0.708,Nd同位素较低,εNd(t)值多为负值(0.53~-6.13),显示出EMⅡ型富集地幔来源的特征。K-Ar同位素年代学测试结果表明,阿尔金断裂带东端火山岩形成于(120.1±2.5)~(102.2±2.9)Ma,属于早白垩世晚期。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反映其形成于一个广泛的陆内伸展环境中,区域上可能受到阿尔金断裂带的影响,是阿尔金断裂白垩纪再活化的重要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岩 早白垩世 k-ar年代学 阿尔金断裂带 祁连山西端
下载PDF
五大连池火山带的火山喷发方式及灾害类型 被引量:4
7
作者 邹颖 赵勇伟 樊祺诚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89-207,共19页
沿科洛—五大连池—二克山NNW向分布的五大连池火山带上分布了约40座第四纪单成因火山。通过野外地质特征结合火山岩年代学数据分析表明,研究区火山活动分为2期:上新世—早更新世期火山活动主要分布在北部的科洛火山区,以熔岩溢流式喷... 沿科洛—五大连池—二克山NNW向分布的五大连池火山带上分布了约40座第四纪单成因火山。通过野外地质特征结合火山岩年代学数据分析表明,研究区火山活动分为2期:上新世—早更新世期火山活动主要分布在北部的科洛火山区,以熔岩溢流式喷发为主;中更新世—全新世期火山活动分布在整个火山带,爆破式喷发形成大量火山碎屑锥,溢流式喷发产生结壳熔岩、渣状熔岩与块状熔岩,形成广泛分布的熔岩流。野外调查发现了夏威夷型、斯通博利型与强斯通博利型等岩浆爆破式火山喷发的典型堆积剖面,首次发现并报道研究区射汽岩浆型火山喷发堆积剖面。结合火山活动历史与火山地质特征,分析认为五大连池火山带的火山系统仍有再次活动的潜力。基于火山时空分布与喷发特征,文中对五大连池火山带未来可能喷发的方式和危险区进行评估。如若发生强斯通博利型喷发,将形成高度<10km的喷发柱,产生的火山灰一般不会对航空运输产生影响;斯通博利型喷发产生的火山碎屑最远可抛射约1km;夏威夷型喷发及溢流式喷发产生的熔岩流是主要的灾害源,计算得出结壳熔岩运移的距离为3. 0~13. 5km,渣状熔岩运移的距离为2. 9~14. 9km;射汽岩浆型喷发产生的基浪速度可达200~400m/s,运移距离≤10km,是潜在的重要灾害类型,应该引起更多重视,并积极进行防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大连池火山带 k-ar年代学 火山喷发类型 火山灾害预测
下载PDF
北淮阳晚中生代火山岩定年及火山砾石地球化学:对大别灰色片麻岩隆升和中生代地层格架的约束 被引量:26
8
作者 王岳军 范蔚茗 郭锋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0期1528-1534,共7页
对北淮阳晚中生代火山岩的野外调查和K-Ar定年结果表明,该区发生过两期火山喷发作用:主要分布于金寨、鲜花岭和毛坦厂地区的原毛坦厂组火山岩,形成于149~138 Ma;主要分布于舒城一带的原晓天组火山岩K-Ar年龄为132~116Ma。两者之间为... 对北淮阳晚中生代火山岩的野外调查和K-Ar定年结果表明,该区发生过两期火山喷发作用:主要分布于金寨、鲜花岭和毛坦厂地区的原毛坦厂组火山岩,形成于149~138 Ma;主要分布于舒城一带的原晓天组火山岩K-Ar年龄为132~116Ma。两者之间为含灰色片麻岩、榴辉岩和火山岩砾石的火山沉积砾岩层.砾岩层内火山砾石的地球化学特征与毛坦厂组火山岩一致,而有别于晓天组火山岩.该砾岩层于 138~132 Ma堆积而成,暗示 135 Ma前后北大别灰色片麻岩已从中上地壳折返至地表接受剥蚀,成为北淮阳中生代沉积盆地的重要蚀源区.结合北淮阳地区中生代火山-沉积特征,将该区中生代沉积地层依次划分为防虎山组(>160 Ma)、圆筒山组(三尖铺组中下部,约 160~149 Ma?)、毛坦厂组(周公山组/三尖铺组上部/凤凰台组,约 149~135 Ma,顶部为砾岩层)、晓天组(白大畈组/黑石渡组,底部为砾岩层,135~116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淮阳 晚中生代 火山岩 火山砾石 地球化学 大别灰色片麻岩 地层格架 砾岩层 k-ar年代学 隆升剥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