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K-Rod动态固定系统在多节段腰椎退变中的近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谢雁春 项良碧 +2 位作者 刘军 于海龙 陈语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5年第6期654-656,共3页
目的探讨K—Rod椎弓根动态固定系统在多节段腰椎退变中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于我院接受多节段腰椎退变的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K—Rod椎弓根动态固定系统内固定术,通过分析手术前后Oswes... 目的探讨K—Rod椎弓根动态固定系统在多节段腰椎退变中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于我院接受多节段腰椎退变的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K—Rod椎弓根动态固定系统内固定术,通过分析手术前后Oswestry功能评分、目测类比评分、腰背痛改善率、术后腰椎动力位X线片腰椎ROM值(腰椎屈伸活动度)、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平均住院日评估该技术近期临床疗效。结果28例患者获得12-24个月随访,术后12个月Oswestry功能评分、目测类比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腰背痛改善率为(87.0±2.0)%、平均手术时问为(99.6±16.2)min,平均失血量为(70.5±31.5)mL,术后平均住院日为(11.2±2.6)d。结论K-Rod椎弓根动态固定系统治疗多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可取得满意的近期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rod椎弓根动态固定系统 多节段 融合 非融合 腰椎退行性疾病
下载PDF
K-Rod动态稳定系统与腰椎融合在腰椎极外侧间盘突出合并多节段退变中的近期疗效比较 被引量:4
2
作者 谢雁春 项良碧 +1 位作者 刘军 于海龙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949-952,共4页
目的 目前对K-Rod椎弓根动态固定系统治疗腰椎极外侧间盘突出合并多节段腰椎退变的文献报道甚少。文中比较分析K-Rod椎弓根动态稳定系统与传统腰椎融合方法在治疗腰椎极外侧间盘突出多节段腰椎退变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0... 目的 目前对K-Rod椎弓根动态固定系统治疗腰椎极外侧间盘突出合并多节段腰椎退变的文献报道甚少。文中比较分析K-Rod椎弓根动态稳定系统与传统腰椎融合方法在治疗腰椎极外侧间盘突出多节段腰椎退变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期间沈阳军区总医院56例接受腰椎极外侧间盘突出合并多节段腰椎退变手术的患者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K-Rod组(融合辅助以相邻退变节段非融合)和传统融合组。其中K-Rod组28例患者行K-Rod椎弓根动态稳定系统内固定术,传统融合组28例患者行传统腰椎融合内固定术。通过分析比较2组手术前后Oswestry功能评分、目测类比评分、术后腰椎X线片、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平均住院日等指标,评估2种技术对于治疗腰椎极外侧间盘突出多节段腰椎退变的近期疗效。结果 2组共56例患者获得12-24个月随访。患者治疗后12个月Oswestry功能与目测类比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K-Rod组与传统融合组在平均手术时间[(119.6±14.2)min vs(155.5±17.5)min]、平均失血量[(235.5±32.5)m L vs(367.5±29.5)m L]以及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0.5±2.2)d vs(14.2±2.6)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结论 K-Rod椎弓根动态稳定系统较传统腰椎融合在治疗多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具有术中失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对腰椎活动度影响小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rod椎弓根动态固定系统 极外侧间盘突出 多节段 融合 非融合
下载PDF
K-Rod动态稳定系统与腰椎融合在多节段腰椎退变中的近期疗效比较 被引量:3
3
作者 谢雁春 刘军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6年第6期401-405,共5页
目的:比较分析 K-Rod 椎弓根动态稳定系统与腰椎融合治疗多节段腰椎退变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我院的56例多节段腰椎退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分为 K-Rod 组(融合辅助以相邻退变节段非融合)28... 目的:比较分析 K-Rod 椎弓根动态稳定系统与腰椎融合治疗多节段腰椎退变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我院的56例多节段腰椎退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分为 K-Rod 组(融合辅助以相邻退变节段非融合)28例和融合组28例,分析比较 K-Rod 组和融合组手术前后 Oswestry 功能评分、目测类比评分、术后腰椎 X 射线片、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和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比较2种手术方式近期临床疗效。结果56例患者均获得12~24个月随访,K-Rod 组和融合组术后12个月 Oswestry 功能评分、目测类比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 K-Rod 组和融合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失血量、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K-Rod 组优于融合组。结论K-Rod 椎弓根动态稳定系统与腰椎融合治疗多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均可取得满意的近期临床效果,但前者具有术中失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对腰椎活动度影响小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融合 腰椎退行性疾病 k-rod 椎弓根动态固定稳定系统 多节段
下载PDF
柔性和动态椎弓根螺钉固定系统抗压缩性能的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林周胜 黄志平 +3 位作者 陈建庭 童杰 周若舟 朱青安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00-204,共5页
目的比较3种柔性和动态固定在8个不同方位上承受轴向压缩载荷时的椎间盘高度,并与完整节段和传统的椎弓根螺钉固定比较,以评价柔性和动态的椎弓根螺钉固定的抗压缩性能。方法采用新鲜成年家猪k腰椎标本8例。切除后部结构后,L3-4分别... 目的比较3种柔性和动态固定在8个不同方位上承受轴向压缩载荷时的椎间盘高度,并与完整节段和传统的椎弓根螺钉固定比较,以评价柔性和动态的椎弓根螺钉固定的抗压缩性能。方法采用新鲜成年家猪k腰椎标本8例。切除后部结构后,L3-4分别行3种柔性和动态固定,以及常规的椎弓根螺钉固定。在8个压缩点分别对标本施加400N的前屈压缩、后伸压缩、左/右侧弯压缩、左/右侧前压缩、左/右侧后压缩载荷。通过Optotrak测量脊柱三维运动,计算L3-4椎间盘前缘高度变化。测试状态包括:完整状态,损伤状态下5.5mm钛棒固定、3.0mm钛棒固定、滑动棒固定、球窝连接固定。结果在前屈、侧弯、侧前压缩方向上,完整状态与各固定组间的抗压缩能力未显示出统计学差异(P〉O.05);在后伸压缩方向上,3.0mm棒固定组的压缩高度与完整状态、5.5mm固定组间显示出统计学差异(P〈0.05),而其余组问的压缩高度无显著性差异;在侧后压缩上,损伤状态下各器械固定组均与完整状态有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3.0mm固定组与球窝连接组之间的压缩高度值也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柔性及动态固定后脊柱的抗压缩性能都得到提高。滑动棒固定整体上取得了与传统坚强固定相当的抗压缩性能。球窝连接固定在侧前或前屈压缩时抗压缩性能较差,但在后伸和侧后压缩上较好。细棒固定在后伸及侧后压缩方向上抗压缩性能相对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弓根螺钉固定 柔性 动态 压缩 生物力学
下载PDF
后路椎弓根螺钉动态固定系统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临床疗效分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魏显招 吴大江 +1 位作者 祁敏 李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790-793,共4页
后路椎弓根螺钉动态固定是当前脊柱外科非融合手术研究领域的热点,其具有保留脊柱节段运动功能的特点,可避免脊柱融合术后节段的应力改变,防止邻近节段退变。近年来,各种后路椎弓根螺钉动态固定系统被初步应用于临床治疗腰椎退行疾病。... 后路椎弓根螺钉动态固定是当前脊柱外科非融合手术研究领域的热点,其具有保留脊柱节段运动功能的特点,可避免脊柱融合术后节段的应力改变,防止邻近节段退变。近年来,各种后路椎弓根螺钉动态固定系统被初步应用于临床治疗腰椎退行疾病。作为传统融合手术的革新,其临床疗效评价成为目前关注的焦点。因此,本文主要就后路椎弓根螺钉动态固定系统临床应用疗效研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椎弓根螺钉动态固定 腰椎疾病 治疗结果 评价
下载PDF
动态固定椎弓根螺钉在腰椎退行性疾病Topping-off手术中应用的早期临床疗效 被引量:1
6
作者 谢清华 彭文 +4 位作者 陈忠羡 刘一涛 冯志强 雷洪後 付兆宗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811-817,共7页
目的:评价动态固定椎弓根螺钉在腰椎退行性疾病Topping-off手术中应用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2018年1月~2019年12月间在我院脊柱外科对43例因腰椎退行性疾病需要进行腰椎融合手术且相邻节段已出现影像学改变的患者通过动态固定椎弓根螺... 目的:评价动态固定椎弓根螺钉在腰椎退行性疾病Topping-off手术中应用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2018年1月~2019年12月间在我院脊柱外科对43例因腰椎退行性疾病需要进行腰椎融合手术且相邻节段已出现影像学改变的患者通过动态固定椎弓根螺钉进行Topping-off手术,其中男性25例,女18例,平均年龄61±6岁(52~76岁);双节段手术32例,三节段手术11例;L2/3动态固定8例,L3/4动态固定19例,L4/5动态固定16例;头端动态固定39例,尾端动态固定4例。回顾性分析患者术前、术后的腰/腿痛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改良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以及动态固定节段与其相邻节段椎间盘改良Pfirrmann分级、椎间盘高度(DSH)和关节活动范围(ROM)等。结果:全组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随访时间均为12个月,均未出现神经损伤及内置物相关并发症;平均手术时间107±16min(90~150min),平均术中出血量平均280±72ml(200~450ml),平均住院时间9±2d(7~12d);腰/腿痛VAS和ODI术后、术后3个月及术后1年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动态固定节段及其相邻节段椎间盘Pfirrmann分级在术前以及术后1年时均无明显差异(P>0.05),但在术前动态固定节段椎间盘Pfirrmann分级低于或等于Ⅴ级时术前与术后1年椎间盘退变情况有差异(P<0.05);动态固定节段及其相邻节段ROM、DSH在术前、术后3个月以及术后1年时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动态固定椎弓根螺钉在腰椎退行性疾病Topping-off手术中具有良好的早期临床疗效,能够保留腰椎融合术相邻节段一定的活动度,有效维持术后椎间隙高度以及椎间盘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邻节段退变 动态固定椎弓根螺钉 腰椎退行性疾病 Topping-off手术
下载PDF
微动椎弓根螺钉的生物力学仿真评测 被引量:1
7
作者 刘闯 刘齐 颜云辉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986-990,共5页
利用有限元法评估一种微动椎弓根螺钉的生物力学性能.基于人体脊柱CT图像数据建立腰椎L3-L4节段有限元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坚强固定(M1)、微动固定(M2)、混合固定(M3)3种内固定有限元模型,对有限元模型施加模拟生理载荷,计算内固定节... 利用有限元法评估一种微动椎弓根螺钉的生物力学性能.基于人体脊柱CT图像数据建立腰椎L3-L4节段有限元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坚强固定(M1)、微动固定(M2)、混合固定(M3)3种内固定有限元模型,对有限元模型施加模拟生理载荷,计算内固定节段各项生物力学参数.仿真结果表明,微动椎弓根螺钉在屈伸方向增大了内固定节段的椎间活动度,其中前屈工况增大95%,后伸工况增大83%;改善了载荷在椎间的传递,增大终板正常生理性刺激应力4.25%~5.7%;降低了植入体上的应力集中效应,在前屈、后伸和侧弯工况下降低椎弓根螺钉应力9.2%~1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微动椎弓根螺钉 有限元 内固定 应力
下载PDF
腰椎管成形术在多节段腰椎管病变中的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蓝朝晖 王雷舰 +1 位作者 卢廷胜 林鹏 《中国伤残医学》 2011年第6期1-3,共3页
目的:研究腰椎管成形术联合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治疗双节段腰椎管狭窄症及腰椎管内肿瘤等复杂性腰椎管病变的手术技巧和临床疗效。方法:对2005年3月~2009年12月间,我院应用腰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双节段腰椎管狭窄症及腰椎管肿瘤患者共... 目的:研究腰椎管成形术联合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治疗双节段腰椎管狭窄症及腰椎管内肿瘤等复杂性腰椎管病变的手术技巧和临床疗效。方法:对2005年3月~2009年12月间,我院应用腰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双节段腰椎管狭窄症及腰椎管肿瘤患者共112例,其中双节段腰椎管狭窄症84例,腰椎管内良性肿瘤28例。结果:随访6个月~4年,本组术后优:87例,良:15例,优良率91.1%。结论:腰椎管成形术联合椎弓根钉内固定,同时关节突关节、棘突间动态固定治疗腰椎管病变,既能保持脊柱的即时稳定性,又保持了脊柱的持久稳定性,同时减少了腰椎生物力学改变,减少了术后骨质缺如和出血量,缩短了手术时间,对预防医源性椎管狭窄具有积极作用,对复杂而多节段腰椎管病变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管成形术 椎弓根钉 腰椎管狭窄症 动态固定
下载PDF
Isobar动态固定联合腰椎融合治疗腰椎退行性变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明杰 白煜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7年第11期63-64,共2页
目的分析腰椎退行性变患者应用Isobar动态固定联合腰椎融合与椎弓根内固定联合椎间融合术治疗的不同效果。方法选择腰椎退行性变患者12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Isobar动态固定联合腰椎融合术治疗,对照组患者... 目的分析腰椎退行性变患者应用Isobar动态固定联合腰椎融合与椎弓根内固定联合椎间融合术治疗的不同效果。方法选择腰椎退行性变患者12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Isobar动态固定联合腰椎融合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椎弓根内固定联合椎间融合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CRP、IL-6、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腰椎的总活动度、邻近节段的活动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Isobar动态固定联合腰椎融合治疗腰椎退行性变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退行性变 Isobar动态固定 腰椎融合 椎弓根内固定
下载PDF
K-Rod 动态稳定系统与 Dynesys 非融合系统在多节段腰椎退变中的近期疗效比较 被引量:3
10
作者 谢雁春 刘军 +1 位作者 于海龙 陈语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2015年第2期3-6,共4页
目的:探讨比较 K-Rod 椎弓根动态稳定系统与 Dynesys 非融合系统在多节段腰椎退变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于沈阳军区总医院行腰椎手术的60例患者,将其分为 K-Rod 组和 Dynesys 组,各30例。K-Rod 组患者行 K-R... 目的:探讨比较 K-Rod 椎弓根动态稳定系统与 Dynesys 非融合系统在多节段腰椎退变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于沈阳军区总医院行腰椎手术的60例患者,将其分为 K-Rod 组和 Dynesys 组,各30例。K-Rod 组患者行 K-Rod 椎弓根动态稳定系统内固定术,采用责任节段减压椎间融合内固定术、辅助退变节段非融合内固定术;Dynesys 组患者采用后路减压、椎间探查、Dynesys 非融合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 Oswestry 功能评分、目测类比评分、术后腰椎动力位 X 线片、腰椎 ROM 值(腰椎屈伸活动度)、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平均住院时间,评估两种术式近期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获得12~24个月随访,K-Rod组和 Dynesys 组术后12个月 Oswestry 功能评分、目测类比评分较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组间术后12个月 Oswestry 功能评分、目测类比评分、平均手术时间、平均失血量、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K-Rod 椎弓根动态稳定系统与 Dynesys 非融合系统在治疗多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可取得满意的近期临床效果,两者均具有术中失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对腰椎活动度影响小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rod 椎弓根动态固定稳定系统 DYNESYS 非融合系统 多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
原文传递
髓核摘除单侧Cosmic动态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2
11
作者 吴俊 刘锦波 +1 位作者 张俊 严伟洪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4年第9期894-897,共4页
目的比较单侧Cosmic动态固定或单侧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自2010-01—2012-09诊治的3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L5S1)患者随机分为髓核摘除单侧Cosmic固定组18例(非融合组)和椎间融合单侧椎弓根钉内固定组18... 目的比较单侧Cosmic动态固定或单侧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自2010-01—2012-09诊治的3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L5S1)患者随机分为髓核摘除单侧Cosmic固定组18例(非融合组)和椎间融合单侧椎弓根钉内固定组18例(融合组)。结果 2组获得平均随访21个月(12-26个月)。2组患者症状改善明显,术后VAS及ODI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融合组手术节段及腰椎ROM较术前明显减小,邻近节段ROM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单侧Cosmic动态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以取得满意的疗效,且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并能保留固定节段及腰椎的活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动态固定 单侧 椎弓根钉 内固定
原文传递
脊柱外固定动静结合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宋西正 康禹 +4 位作者 王程 易国良 易新 易明 王文军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18年第12期13-17,共5页
目的:探讨脊柱外固定动静结合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7年5月胸腰椎骨折病例120例(120个椎体):其中男73例,女47例;年龄19~55岁,平均年龄(38.05±9.78)岁;随访时间3~12个月。椎体分布:胸椎55例(T_93个,T_(... 目的:探讨脊柱外固定动静结合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7年5月胸腰椎骨折病例120例(120个椎体):其中男73例,女47例;年龄19~55岁,平均年龄(38.05±9.78)岁;随访时间3~12个月。椎体分布:胸椎55例(T_93个,T_(10)7个,T_(11)19个,T_(12)26个);腰椎65例(L_123个,L_217个,L_419个,L_56个)。分为对照组64例、试验组56例,对照组采用钉棒内固定手术方法,试验组采用脊柱外固定方法,比较两组手术后椎体前缘高度丢失率、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骨痂形成率。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12个月,平均9个月。试验组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的椎体前缘高度丢失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试验组ODI及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3个月后及末次随访时试验组的骨痂形成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外固定动静结合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复位效果及骨折愈合率均优于传统钉棒内固定,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外固定 动静结合 胸腰椎骨折 临床研究
原文传递
腰椎弹性固定进展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翰 闫景龙 +2 位作者 奚春阳 王南翔 梁雄杰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8年第5期985-988,1000,共5页
对于腰椎退变和不稳的治疗,传统方法是采用后路减压、椎弓根螺钉固定同时行植骨术(僵硬固定)。然而,僵硬固定存在加速周围椎体的退变等缺点。因而,人们逐步把目光投向腰椎弹性固定。最近几年,腰椎弹性固定因具有利于应力分散,防止周围... 对于腰椎退变和不稳的治疗,传统方法是采用后路减压、椎弓根螺钉固定同时行植骨术(僵硬固定)。然而,僵硬固定存在加速周围椎体的退变等缺点。因而,人们逐步把目光投向腰椎弹性固定。最近几年,腰椎弹性固定因具有利于应力分散,防止周围节段退行性变,降低应力遮挡等优点,越来越多地被用于临床。大多数临床资料显示相较于传统坚强固定,弹性固定疗效相当,而固定节段骨萎缩、骨质疏松以及邻近节段退变的发生率显著降低,更利于脊柱生理特性。该文就腰椎弹性固定的发展过程、各种类型弹性固定的工作原理以及临床效果等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椎弓根螺钉 弹性固定 动态系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