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27篇文章
< 1 2 6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K-Rod动态稳定系统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中期疗效 被引量:1
1
作者 普有登 杨俊宇 +6 位作者 周兆文 段洪 尹劲 孙启增 金雄 张涵 蓝天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21年第3期42-48,53,共8页
目的探讨K-Rod动态稳定系统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中期疗效及其对邻近上位节段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2011年2月至2013年6月65例采用K-Rod动态稳定系统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1例,女34例,年龄... 目的探讨K-Rod动态稳定系统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中期疗效及其对邻近上位节段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2011年2月至2013年6月65例采用K-Rod动态稳定系统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1例,女34例,年龄21~73岁,平均(53.4±10.8)岁;融合组(n=21),非融合组(n=20),“融合+非融合”组(n=24)。记录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根据术前及各随访时间腰痛、下肢痛VAS评分,ODI评分评价临床疗效。比较3组病例术前及随访时间腰椎侧位X线片、腰椎MRI手术及邻近上位节段椎间隙高度、椎间盘退变Pfirrmann's分级情况。结果经72~84个月,平均(72.0±8.6)个月随访。3组组内术后3、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腰痛、下肢痛VAS评分及ODI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腰痛、下肢痛VAS评分改善率,融合组为66.4%、76.7%,非融合组为84.4%、72.4%,“融合+非融合”组为70.8%、77.8%;邻近上位节段椎间盘退变Pfirrmann's分级:非融合组、“融合+非融合”组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融合组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节段椎间高度指数:3组组内术后1周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6个月、末次随访时与术后1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邻近节段椎间高度指数:非融合组、“融合+非融合”组术后1周、3个月、6个月、末次随访时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融合组末次随访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K-Rod动态稳定系统对腰椎退行性疾病行非融合及“非融合+融合”术治疗,中期随访疗效良好,一定程度上可延缓邻近节段椎间盘退变,对退变的椎间盘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rod动态稳定系统 腰椎退行性疾病 动态稳定 邻近节段退变 中期随访
下载PDF
K-Rod动态稳定系统修复腰椎退行性病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前瞻性、自身对照、临床试验
2
作者 王景续 宫树一 邬波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2980-2985,共6页
背景:后路内固定融合系统是治疗椎间盘退变导致的慢性背部疼痛的主要方法之一,但固定后不良反应较多。作为一种"动态融合"的替代方法,动态稳定系统可减轻椎间盘/关节面的负荷,保持机械负荷下的运动,并限制脊柱节段的异常运动... 背景:后路内固定融合系统是治疗椎间盘退变导致的慢性背部疼痛的主要方法之一,但固定后不良反应较多。作为一种"动态融合"的替代方法,动态稳定系统可减轻椎间盘/关节面的负荷,保持机械负荷下的运动,并限制脊柱节段的异常运动,理论上可用于修复椎间盘退变损伤。目的:观察K-Rod动态稳定系统修复腰椎退行性病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设计:研究为前瞻性、单中心、自身对照、临床试验。在中国辽宁省,沈阳市骨科医院完成。纳入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67例,采用K-Rod动态稳定系统进行修复,随访2年。试验的主要观察指标为固定前、固定后3,6,12,24个月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变化。试验的次要观察指标为固定前、固定后3,12,24个月的椎间盘间隙与椎体高度的比值、腰椎前凸角;固定前、固定后3,6,12,24个月的背部疼痛目测类比评分及腰椎X射线形态;固定后3,6,12,24个月不良反应发生率。试验已在北美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注册(NCT03214042)。试验经中国辽宁省,沈阳市骨科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研究符合世界医学会制定的《赫尔辛基宣言》的要求。参与者本人对治疗方案和过程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讨论:试验旨在验证K-Rod动态稳定系统修复腰椎退行性损伤安全有效,为临床腰椎退行性病变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目前部分试验结果显示,患者固定后24个月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及背部疼痛目测类比评分均较固定前相比明显改善(P<0.01),但患者术前与固定后各时间点椎间盘间隙与椎体高度的比值及腰椎前凸角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果说明,对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而言,K-Rod动态稳定系统固定修复后可减轻疼痛并改善腰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 腰椎 椎间盘 骨科植入物 脊椎植入物 临床试验 k-rod动态稳定系统 腰椎退行性病变 椎间盘间隙 椎体高度 背部疼痛目测类比评分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 X射线 不良反应
下载PDF
K-Rod动态稳定系统与腰椎融合在腰椎极外侧间盘突出合并多节段退变中的近期疗效比较 被引量:4
3
作者 谢雁春 项良碧 +1 位作者 刘军 于海龙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949-952,共4页
目的 目前对K-Rod椎弓根动态固定系统治疗腰椎极外侧间盘突出合并多节段腰椎退变的文献报道甚少。文中比较分析K-Rod椎弓根动态稳定系统与传统腰椎融合方法在治疗腰椎极外侧间盘突出多节段腰椎退变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0... 目的 目前对K-Rod椎弓根动态固定系统治疗腰椎极外侧间盘突出合并多节段腰椎退变的文献报道甚少。文中比较分析K-Rod椎弓根动态稳定系统与传统腰椎融合方法在治疗腰椎极外侧间盘突出多节段腰椎退变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期间沈阳军区总医院56例接受腰椎极外侧间盘突出合并多节段腰椎退变手术的患者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K-Rod组(融合辅助以相邻退变节段非融合)和传统融合组。其中K-Rod组28例患者行K-Rod椎弓根动态稳定系统内固定术,传统融合组28例患者行传统腰椎融合内固定术。通过分析比较2组手术前后Oswestry功能评分、目测类比评分、术后腰椎X线片、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平均住院日等指标,评估2种技术对于治疗腰椎极外侧间盘突出多节段腰椎退变的近期疗效。结果 2组共56例患者获得12-24个月随访。患者治疗后12个月Oswestry功能与目测类比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K-Rod组与传统融合组在平均手术时间[(119.6±14.2)min vs(155.5±17.5)min]、平均失血量[(235.5±32.5)m L vs(367.5±29.5)m L]以及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0.5±2.2)d vs(14.2±2.6)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结论 K-Rod椎弓根动态稳定系统较传统腰椎融合在治疗多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具有术中失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对腰椎活动度影响小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rod椎弓根动态固定系统 极外侧间盘突出 多节段 融合 非融合
下载PDF
K-Rod动态稳定系统与腰椎融合在多节段腰椎退变中的近期疗效比较 被引量:3
4
作者 谢雁春 刘军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6年第6期401-405,共5页
目的:比较分析 K-Rod 椎弓根动态稳定系统与腰椎融合治疗多节段腰椎退变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我院的56例多节段腰椎退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分为 K-Rod 组(融合辅助以相邻退变节段非融合)28... 目的:比较分析 K-Rod 椎弓根动态稳定系统与腰椎融合治疗多节段腰椎退变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我院的56例多节段腰椎退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分为 K-Rod 组(融合辅助以相邻退变节段非融合)28例和融合组28例,分析比较 K-Rod 组和融合组手术前后 Oswestry 功能评分、目测类比评分、术后腰椎 X 射线片、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和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比较2种手术方式近期临床疗效。结果56例患者均获得12~24个月随访,K-Rod 组和融合组术后12个月 Oswestry 功能评分、目测类比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 K-Rod 组和融合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失血量、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K-Rod 组优于融合组。结论K-Rod 椎弓根动态稳定系统与腰椎融合治疗多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均可取得满意的近期临床效果,但前者具有术中失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对腰椎活动度影响小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融合 腰椎退行性疾病 k-rod 椎弓根动态固定稳定系统 多节段
下载PDF
旋转导向系统稳定平台自适应动态面控制
5
作者 万敏 宋佳儒 +1 位作者 黄山山 陈苗苗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0-199,共10页
井下的多种干扰因素为旋转导向系统稳定平台的控制器设计增加了复杂性。为了应对未知摩擦力矩和建模误差对稳定平台的不良影响,提出一种自适应神经网络动态面控制方法,该方法使用RBF神经网络逼近摩擦及干扰力矩,设置状态观测器获取由于... 井下的多种干扰因素为旋转导向系统稳定平台的控制器设计增加了复杂性。为了应对未知摩擦力矩和建模误差对稳定平台的不良影响,提出一种自适应神经网络动态面控制方法,该方法使用RBF神经网络逼近摩擦及干扰力矩,设置状态观测器获取由于相关参数不确定导致的建模误差,并引入动态面方法避免传统反步控制带来的“微分爆炸”,最后使用李雅普诺夫法证明系统的稳定性。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在稳定平台模型存在摩擦力矩、未知干扰和建模误差的情况下,仍能使工具面角准确、快速地跟踪输入指令信号,具有较好的自适应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导向系统 稳定平台 动态面控制 RBF神经网络 状态观测器
下载PDF
汽车底盘传感器在动态稳定控制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6
作者 张勇 李苏赣 汪洋青 《汽车维修技师》 2024年第14期48-48,共1页
本文聚焦汽车底盘传感器在动态稳定控制系统中的应用,首先阐述了汽车底盘传感器在动态稳定控制中的作用,然后深度解析了底盘传感器在动态稳定控制器中的技术应用,涉及传感器筛选和布局优化、传感器故障检测和容错以及传感器与控制系统... 本文聚焦汽车底盘传感器在动态稳定控制系统中的应用,首先阐述了汽车底盘传感器在动态稳定控制中的作用,然后深度解析了底盘传感器在动态稳定控制器中的技术应用,涉及传感器筛选和布局优化、传感器故障检测和容错以及传感器与控制系统的集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动态稳定控制系统 底盘传感器 传感器选型与布局
下载PDF
基于PMU梯度动态偏差的新型电力系统快速稳定性
7
作者 于淼 胡敬轩 +3 位作者 张寿志 魏静静 孙建群 吴屹潇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0-49,共10页
在能源转型和科技进步双重推动下,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和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正成为电力系统发展重要趋势和关键特征.新型电力系统动态行为随之发生重大变化,传统小干扰稳定性分析方法满足使用需要,在应对运行工况快速变化场合时尚存在亟需... 在能源转型和科技进步双重推动下,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和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正成为电力系统发展重要趋势和关键特征.新型电力系统动态行为随之发生重大变化,传统小干扰稳定性分析方法满足使用需要,在应对运行工况快速变化场合时尚存在亟需解决问题.提出基于同步相量测量装置(PMU)数据梯度动态偏差李雅普诺夫直接分析法对新型电力系统小干扰稳定性进行分析,利用PMU数据矩阵降维得到低维矩阵,代入含双馈异步风力发电机组的电力系统矩阵模型,求解李雅普诺夫方程式得到对角矩阵,通过判定矩阵正定性对系统稳定性作出判断.利用求解后得到的对角矩阵计算相应状态变量动态偏差值,对相应状态变量曲线使用梯度下降法迭代计算该曲线极值点数值,时间加权计算整个振荡过程时间加权动态偏差量,为阻尼稳定控制器配置位置提供指导.利用含风力发电新英格兰10机39节点系统仿真验证方法可以达到改善系统小干扰稳定性以及对新型电力系统快速稳定性分析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相量测量装置数据 新型电力系统 稳定性分析 李雅普诺夫直接法 梯度动态偏差
下载PDF
基于MCMC的电网安全稳定控制系统动态可靠性评估方法
8
作者 阚骏 董希建 +1 位作者 王敏 夏海峰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3-31,共9页
现有安全稳定控制系统(简称稳控系统)的可靠性评估方法本质上属于静态建模,由于未能体现系统内各装置老化和检修等动态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评估结果的准确性。为此,文中提出一种基于马尔可夫链蒙特卡洛(Markov chain Monte Carlo,MC... 现有安全稳定控制系统(简称稳控系统)的可靠性评估方法本质上属于静态建模,由于未能体现系统内各装置老化和检修等动态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评估结果的准确性。为此,文中提出一种基于马尔可夫链蒙特卡洛(Markov chain Monte Carlo,MCMC)的稳控系统动态可靠性评估方法。首先针对失效过程,构建四状态非齐次马尔可夫模型来模拟装置老化过程,并给出各状态评判方法;其次针对修复过程,分析不同检修策略对装置状态转移的影响以体现状态检修的差异性;最后考虑稳控装置状态转移过程的时序或条件相关性,对稳控系统可靠性进行动态建模。以实际稳控系统为例,仿真对比不同检修策略下的可靠性,并对模型参数进行灵敏度分析。评估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求解稳控系统的时变可用度,用于指导稳控装置现场合理检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稳定控制系统 时变失效率 动态可靠性 状态检修 马尔可夫链蒙特卡洛(MCMC) 灵敏度
下载PDF
动态神经肌肉稳定技术对神经系统疾病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9
作者 张芷棋 周汶龙 +1 位作者 孔翎宇 张秋霞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4年第4期257-260,共4页
神经系统疾病是危害人类生命的常见疾病,可导致不同程度的残疾。该类疾病患者的运动功能障碍主要是神经肌肉控制能力下降引起的,可表现为平衡能力下降、步态异常和肌肉功能下降,这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因此,及时开展康复训练... 神经系统疾病是危害人类生命的常见疾病,可导致不同程度的残疾。该类疾病患者的运动功能障碍主要是神经肌肉控制能力下降引起的,可表现为平衡能力下降、步态异常和肌肉功能下降,这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因此,及时开展康复训练是必不可少的措施。动态神经肌肉稳定技术(DNS)是一种专注于核心稳定性的康复技术,不少研究探究了这种技术对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疗效。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归纳总结法,系统总结了DNS对神经系统疾病患者运动功能康复的影响。研究表明,DNS对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运动功能,如腹肌活动、步态和平衡有着积极影响;DNS是一种潜在的替代康复策略,可以改善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神经肌肉稳定技术 神经系统疾病 运动功能 康复
下载PDF
电力系统动态潮流分析与暂态稳定性控制策略
10
作者 袁娜 《光源与照明》 2024年第8期207-209,共3页
电力系统的稳定性是保障电网安全运行的关键,动态潮流分析旨在深入理解电力系统在各种突发事件下的动态响应,暂态稳定性控制策略旨在提高电力系统在面对大幅度扰动时的稳定性。文章对电力系统动态潮流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分别从主... 电力系统的稳定性是保障电网安全运行的关键,动态潮流分析旨在深入理解电力系统在各种突发事件下的动态响应,暂态稳定性控制策略旨在提高电力系统在面对大幅度扰动时的稳定性。文章对电力系统动态潮流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分别从主动和被动两个方面探讨了暂态稳定性控制策略,进而为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动态潮流 暂态稳定
下载PDF
风力光伏发电系统的动态稳定性分析与控制策略
11
作者 李思雨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4年第8期0197-0201,共5页
深入分析风力光伏发电系统动态化稳定性,所提出的控制策略系统特性的增强作用。选用模拟仿真实验,检测不同风速波动和光照发生变化时风力光伏发电系统的转化效率和容积因子,充分考虑稳定性指标值(SSI)与响应时间的关键参数进行数据分析... 深入分析风力光伏发电系统动态化稳定性,所提出的控制策略系统特性的增强作用。选用模拟仿真实验,检测不同风速波动和光照发生变化时风力光伏发电系统的转化效率和容积因子,充分考虑稳定性指标值(SSI)与响应时间的关键参数进行数据分析统计,定量描述控制策略的实际应用实际效果。执行控制策略后,转化效率和容积因子获得明显提高。在风力和光照变化较大的情况下,所提出的控制策略不但提高了全面的稳定性,并且确保了SSI在各类接口测试里的提高。最大的增长率达到23.64%,系统软件响应时间明显减少,至少减少34.40%,提高了系统实时响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光伏发电系统 动态稳定 控制策略
下载PDF
具有输入时滞和预设性能的非线性系统有限时间动态面控制
12
作者 夏晓南 尹治林 +2 位作者 李春 张鑫磊 吴嵩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6-322,共7页
针对一类具有输入时滞和动态不确定性的非严格反馈非线性系统的跟踪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基于预设性能的有限时间自适应跟踪控制方案.利用Pade逼近和辅助中间变量将有时滞系统转化为无时滞系统,采用由一阶辅助系统生成的动态信号处理未建... 针对一类具有输入时滞和动态不确定性的非严格反馈非线性系统的跟踪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基于预设性能的有限时间自适应跟踪控制方案.利用Pade逼近和辅助中间变量将有时滞系统转化为无时滞系统,采用由一阶辅助系统生成的动态信号处理未建模动态,引入双曲正切函数实现预设性能跟踪控制,并给出基于动态面控制方法的稳定性分析.在MATLAB环境中,以具有未建模动态和输入时滞的二阶非线性系统为例,对所提出的控制策略进行数值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方案能够避免现有有限时间控制所出现的虚拟控制求导奇异性问题,所有信号有限时间有界,跟踪误差收敛到预设的时变区间,可见控制算法切实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系统 非严格反馈系统 未建模动态 输入时滞 预设性能 自适应控制 动态面控制 有限时间稳定
下载PDF
K-Rod脊柱动态稳定系统在多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1
13
作者 岳兵 蒋国强 +4 位作者 卢斌 欧阳甲 罗科锋 陆继业 史超路 《中国骨伤》 CAS 2015年第11期988-993,共6页
目的 :评估K-Rod脊柱动态稳定系统治疗多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应用K-Rod脊柱动态稳定系统治疗多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20例,男8例,女12例;年龄31-65岁,平均45.4岁;病程9个月-6.25年,平均3.8年。... 目的 :评估K-Rod脊柱动态稳定系统治疗多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应用K-Rod脊柱动态稳定系统治疗多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20例,男8例,女12例;年龄31-65岁,平均45.4岁;病程9个月-6.25年,平均3.8年。所有患者术前有腰腿痛病史,其中极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症10例,腰椎管狭窄症7例,腰椎滑脱3例(Ⅰ度滑脱2例,Ⅱ度滑脱1例),所有病例的责任节段为单节段,并且责任间隙的相邻椎间盘至少有1节已经出现明显退变。进行手术解除神经压迫及植入K-Rod脊柱后路动态稳定系统(其中责任间隙行椎间融合,退变邻椎行动态稳定)。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矫形外科协会关于下腰痛的评分标准(JOA)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临床疗效;通过影像学资料对退变邻椎节段活动度(ROM)、椎间盘高度及椎间盘信号(根据改良Pfirrmann分级系统)进行评估。结果:全部患者获得1年以上随访,术前症状均明显缓解,腰腿痛VAS、JOA及ODI术前与术后1周、术后1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影像学检查见责任节段均已融合,未见内植物松动、移位及断裂。术后相邻椎间盘的ROM有所减少(P〈0.05)。相邻退变椎间盘的高度术后1年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25个相邻椎间盘应用改良Pfirrmann分级系统进行分级并对比,术后1年共有8个(32%)椎间盘在评级中有所好转,15个(60%)椎间盘在评级中无变化,2个(8%)椎间盘在评级中退变加重。结论:应用腰椎融合辅以邻近节段动态固定的K-Rod脊柱动态稳定系统治疗多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可以取得良好的近期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退行性疾病 k-rod脊柱动态稳定系统 脊柱融合术
下载PDF
基于动态虚拟电抗的虚拟同步机系统有功环电压动态补偿策略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亚东 宋新立 +1 位作者 戴汉扬 李东升 《电力科学与工程》 2024年第4期55-64,共10页
为解决新型电力系统中的虚拟同步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VSG)在电网电压跌落时出现的功角暂态失稳和过电流问题,对采用VSG控制的并网换流器暂态控制策略进行了改进。为降低故障期间有功功率的参考值进而实现VSG的功角暂态稳... 为解决新型电力系统中的虚拟同步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VSG)在电网电压跌落时出现的功角暂态失稳和过电流问题,对采用VSG控制的并网换流器暂态控制策略进行了改进。为降低故障期间有功功率的参考值进而实现VSG的功角暂态稳定控制,根据VSG的功角特性、有功功率参考值与功角稳定性之间的关系,引入电压动态补偿,并利用相图曲线理论分析了控制策略参数选取对暂态稳定的影响。为限制故障发生瞬间和故障切除瞬间的冲击电流、保证故障期间VSG系统的暂态功角稳定、实现故障限流,提出了一种以指数形式变化的虚拟电抗模型,确定了虚拟电抗的投切参数。仿真实验结果验证了改进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虚拟同步机 暂态稳定 暂态功角控制 动态电压补偿 故障限流 动态虚拟电抗
下载PDF
基于系统拓扑动态调整的短路电流抑制措施对系统暂态功角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韩奕 陈维江 +7 位作者 韩彬 金玉琪 常乃超 张健 张彦涛 孟祥飞 郄鑫 倪秋龙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069-2077,共9页
随着电网的发展,网架结构不断加强,交流系统短路容量逐步提高,短路电流超标问题日渐突出,需要合理控制系统的短路电流水平。基于系统拓扑动态调整的短路电流抑制措施,通过在故障期间快速动态改变系统拓扑结构达到限制短路电流的目的。... 随着电网的发展,网架结构不断加强,交流系统短路容量逐步提高,短路电流超标问题日渐突出,需要合理控制系统的短路电流水平。基于系统拓扑动态调整的短路电流抑制措施,通过在故障期间快速动态改变系统拓扑结构达到限制短路电流的目的。该文以500kV和220kV典型接线为例,研究3/2接线与双母线接线的母线分段开关采用抑制措施后,对系统暂态功角稳定性的影响。根据理论及仿真分析得出,基于系统拓扑动态调整的短路电流抑制措施在有效减少短路电流的同时,对系统的暂态功角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实施中需要针对实际系统进行具体仿真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系统拓扑动态调整的短路电流抑制措施 暂态功角稳定 等面积定则
下载PDF
Wallis动态稳定系统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李继胜 王秉翔 +1 位作者 冯盛华 牛光峰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3年第5期495-498,共4页
Wallis动态稳定系统作为腰椎非融合技术中的一种手术方式,是由棘间阻滞剂和涤纶人造韧带构成,在保持脊柱稳定的同时保留病变节段一定的活动度。近年来,研究发现Wallis动态稳定系统对腰椎退行性疾病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既能改善临床症状,... Wallis动态稳定系统作为腰椎非融合技术中的一种手术方式,是由棘间阻滞剂和涤纶人造韧带构成,在保持脊柱稳定的同时保留病变节段一定的活动度。近年来,研究发现Wallis动态稳定系统对腰椎退行性疾病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既能改善临床症状,也能有效延缓邻近节段退变等并发症。本文通过综述Wallis动态稳定系统与腰椎退行性疾病相关的文献,阐述了Wallis动态稳定系统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远期预后效果,为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术式选择提供理论依据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llis动态稳定系统 腰椎 非融合 腰椎退行性疾病 综述
下载PDF
Intraspine椎板间动态稳定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番 杜云峰 《颈腰痛杂志》 2023年第2期269-271,共3页
目的探讨Intraspine椎板间动态稳定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疗效。方法本研究对象为2016年4月~2018年4月本院收治的80例LDH患者,男48例,女32例;年龄(51.67±4.89)岁,L_(3~4)10例,L_(4~5)48例,L_(5)~S_... 目的探讨Intraspine椎板间动态稳定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疗效。方法本研究对象为2016年4月~2018年4月本院收治的80例LDH患者,男48例,女32例;年龄(51.67±4.89)岁,L_(3~4)10例,L_(4~5)48例,L_(5)~S_(1)22例,均采用髓核摘除联合Intraspine治疗,随访(34.12±6.35)个月。结果80例患者均完成手术,手术出血量(41.82±8.71)mL,手术时间(58.71±9.29)min,住院时间(4.88±0.68)d;术中无硬脊膜、神经损伤,随访期无残留腰腿痛;2例患者复发。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时,患者的患病椎间隙高度(intervertebral space height,ISH)和节段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均较术前显著升高,腰、腿痛VAS评分和ODI指数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患者末次随访时的ISH、ROM与术后3个月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ntraspine治疗LDH操作简便,出血量少,并发症发生率低,近期疗效确切,能够提升并维持椎间隙高度,降低术后LDH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核 Intraspine椎板间动态稳定系统 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隙高度
下载PDF
分布式发电与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
18
作者 宫海学 《电力设备管理》 2024年第9期118-120,共3页
随着可再生能源技术的进步,分布式发电已逐渐成为现代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深入研究了分布式发电对电力系统稳定性的影响。首先,提出了一个考虑多种可再生能源的综合模型,并利用这一模型评估了各种分布式发电系统在不同工况下... 随着可再生能源技术的进步,分布式发电已逐渐成为现代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深入研究了分布式发电对电力系统稳定性的影响。首先,提出了一个考虑多种可再生能源的综合模型,并利用这一模型评估了各种分布式发电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的动态响应。其次,提出了一种先进的电力系统稳定性评估方法,该方法能够更准确地预测分布式发电引入后电力系统稳定性的变化。最后,为了增强电力系统的韧性,提出了几种优化策略,以确保电力系统在大规模集成分布式发电后仍能保持稳定运行。试验结果表明,这些技术对确保电力系统在接入分布式发电后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发电 电力系统稳定 动态响应 稳定性评估 系统韧性优化
下载PDF
煤矿供电系统动态无功补偿技术方案研究
19
作者 刘涛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 2024年第2期0044-0047,共4页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不断推进,国民经济建设日益加速,社会对可靠稳定的电力供给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我国的重要基础产业,煤炭工业支撑着国计民生,大规模的煤炭开采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了能源保障。但在煤矿高产高效的开采过程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不断推进,国民经济建设日益加速,社会对可靠稳定的电力供给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我国的重要基础产业,煤炭工业支撑着国计民生,大规模的煤炭开采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了能源保障。但在煤矿高产高效的开采过程中,也面临着电力负荷剧烈波动和复杂供电环境等难题。本文拟以煤矿供电系统动态无功补偿技术为研究对象,探讨常用补偿方式,深入解析具体无功补偿技术,以期为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和满足社会对高效稳定电力供给的需求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无功补偿 煤矿供电系统 稳定
下载PDF
基于有源配电网通用模型的大型电力系统稳定性研究
20
《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 2024年第11期67-69,共3页
研究介绍了基于灰盒方法的有源配电网(AND)动态等效模型的应用。ADN的等效模型包括变流器连接的发电机和并联的复合负载模型构建。选择灰盒方法进行模型,将有关ADN结构的先验算法融入通用模型中,使通用模型比黑盒或白盒模型更具物理相关... 研究介绍了基于灰盒方法的有源配电网(AND)动态等效模型的应用。ADN的等效模型包括变流器连接的发电机和并联的复合负载模型构建。选择灰盒方法进行模型,将有关ADN结构的先验算法融入通用模型中,使通用模型比黑盒或白盒模型更具物理相关性,并可提高模型的准确性。动态等效模型采用非线性状态空间格式,最初是从描述ADN的假定典型分量的代数和微分方程发展而来的。为了确定ADN的模型参数的通用范围,考虑了各种静态负载模型、动态负载组成、故障位置及各种分布式发电类型场景。该模型适用于大型电力系统稳定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稳定 负载模型 动态等效 有源配电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