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SO_(2)对K2CO_(3)吸附CO_(2)性能影响的实验及DFT机理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郭百合
李艳红
+3 位作者
张靖超
王彦霖
乔晓磊
金燕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59-669,I0019,共12页
电站锅炉的尾气在脱硫后含有微量的SO_(2),导致CO_(2)吸附剂性能变差。根据电厂烟气的组分,采用模拟烟气在实验室条件下对K2CO_(3)吸附剂的CO_(2)吸附性能及SO_(2)对CO_(2)吸附的影响进行实验研究。结合XRD分析,利用密度泛函理论(densit...
电站锅炉的尾气在脱硫后含有微量的SO_(2),导致CO_(2)吸附剂性能变差。根据电厂烟气的组分,采用模拟烟气在实验室条件下对K2CO_(3)吸附剂的CO_(2)吸附性能及SO_(2)对CO_(2)吸附的影响进行实验研究。结合XRD分析,利用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对SO_(2)在K2CO_(3)吸附剂上的影响及CO_(2)吸附机理进行理论研究。结果表明,受SO_(2)分子S原子活跃的s轨道影响,S的p轨道及O原子活性均增强,与K2CO_(3)表面O原子价带顶能带简并,SO_(2)被优先吸附在K2CO_(3)表面的O顶位,并将CO_(2)推离吸附剂表面,导致吸附剂活性位点虽有空余却无法吸附CO_(2)。在实验中表现为:模拟烟气中CO_(2)体积浓度为10%时,气氛中体积浓度为0.007%的SO_(2)会使吸附剂的吸附量由1.65 mmol/g降低至1.01 mmol/g。提出CO_(2)与H2O在K2CO_(3)(001)表面的吸附机理,理论计算的反应活化能为40.7 kJ/mol,反应热为-54.9 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2co
_(
3
)吸附剂
CO_(2)捕集
SO_(2)影响
密度泛函理论
机理研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煤制油尾气脱碳装置运行问题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
3
2
作者
马军
蔡卫
+2 位作者
张武
张治国
杨如意
《石化技术与应用》
CAS
2022年第2期132-134,共3页
针对宁夏煤业有限责任公司400万t/a煤制油尾气脱碳装置,分析了脱碳塔压差高、系统接气受阻、系统中Fe^(3+)质量浓度超标、V_(2)O_(5)消耗高等问题,并提出工艺优化对策。结果表明:更换或清洗堵塞严重的规整填料,可防止塔压差升高;增加溶...
针对宁夏煤业有限责任公司400万t/a煤制油尾气脱碳装置,分析了脱碳塔压差高、系统接气受阻、系统中Fe^(3+)质量浓度超标、V_(2)O_(5)消耗高等问题,并提出工艺优化对策。结果表明:更换或清洗堵塞严重的规整填料,可防止塔压差升高;增加溶液过滤量可除去系统中的机械杂质、烃类物质、Fe^(3+)等,可防止塔压差升高,但会增加V_(2)O_(5)消耗量;降低水洗塔液位、稳定洗剂水量、提高合成尾气和贫液温度,可防止系统接气受阻;保证系统中V^(5+)质量浓度在5.5 g/L以上,可缓解设备腐蚀,同时保证反应的高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制油
尾气脱碳
费托合成
吸收剂
V_(2)O_(5)
k2co
_(
3
)
钝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SO_(2)对K2CO_(3)吸附CO_(2)性能影响的实验及DFT机理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郭百合
李艳红
张靖超
王彦霖
乔晓磊
金燕
机构
太原理工大学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
出处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59-669,I0019,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910214)
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103021223076)。
文摘
电站锅炉的尾气在脱硫后含有微量的SO_(2),导致CO_(2)吸附剂性能变差。根据电厂烟气的组分,采用模拟烟气在实验室条件下对K2CO_(3)吸附剂的CO_(2)吸附性能及SO_(2)对CO_(2)吸附的影响进行实验研究。结合XRD分析,利用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对SO_(2)在K2CO_(3)吸附剂上的影响及CO_(2)吸附机理进行理论研究。结果表明,受SO_(2)分子S原子活跃的s轨道影响,S的p轨道及O原子活性均增强,与K2CO_(3)表面O原子价带顶能带简并,SO_(2)被优先吸附在K2CO_(3)表面的O顶位,并将CO_(2)推离吸附剂表面,导致吸附剂活性位点虽有空余却无法吸附CO_(2)。在实验中表现为:模拟烟气中CO_(2)体积浓度为10%时,气氛中体积浓度为0.007%的SO_(2)会使吸附剂的吸附量由1.65 mmol/g降低至1.01 mmol/g。提出CO_(2)与H2O在K2CO_(3)(001)表面的吸附机理,理论计算的反应活化能为40.7 kJ/mol,反应热为-54.9 kJ/mol。
关键词
k2co
_(
3
)吸附剂
CO_(2)捕集
SO_(2)影响
密度泛函理论
机理研究
Keywords
k2co
_(
3
)adsorbent
CO_(2)capture
SO_(2)influence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
mechanism research
分类号
X77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煤制油尾气脱碳装置运行问题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
3
2
作者
马军
蔡卫
张武
张治国
杨如意
机构
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煤制油分公司
出处
《石化技术与应用》
CAS
2022年第2期132-134,共3页
文摘
针对宁夏煤业有限责任公司400万t/a煤制油尾气脱碳装置,分析了脱碳塔压差高、系统接气受阻、系统中Fe^(3+)质量浓度超标、V_(2)O_(5)消耗高等问题,并提出工艺优化对策。结果表明:更换或清洗堵塞严重的规整填料,可防止塔压差升高;增加溶液过滤量可除去系统中的机械杂质、烃类物质、Fe^(3+)等,可防止塔压差升高,但会增加V_(2)O_(5)消耗量;降低水洗塔液位、稳定洗剂水量、提高合成尾气和贫液温度,可防止系统接气受阻;保证系统中V^(5+)质量浓度在5.5 g/L以上,可缓解设备腐蚀,同时保证反应的高效性。
关键词
煤制油
尾气脱碳
费托合成
吸收剂
V_(2)O_(5)
k2co
_(
3
)
钝化
Keywords
coal to oil
tail gas decarbonization
Fischer-Tropsch synthesis
absorbent
V_(2)O_(5)
k2co
_(
3
)
passivation
分类号
TE992.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石油机械设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SO_(2)对K2CO_(3)吸附CO_(2)性能影响的实验及DFT机理研究
郭百合
李艳红
张靖超
王彦霖
乔晓磊
金燕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煤制油尾气脱碳装置运行问题分析及对策
马军
蔡卫
张武
张治国
杨如意
《石化技术与应用》
CAS
2022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