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arboniferous Highly Fractionated I-type Granites from the Kalamaili Fault Zone, Eastern Xinjiang, NW China: Petrogenesis and Tectonic Implications 被引量:2
1
作者 SONG Peng WANG Tao +5 位作者 TONG Ying ZHANG Jianjun HUANG He ZHANG Lei QIN Qie SHEN Huan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5期1169-1187,共19页
Carboniferous magmatism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tectonothermal events in the Central Asian Orogenic Belt(CAOB). However, the final closure time of the Kalamaili Ocean between East Junggar and Harlik Mountain is s... Carboniferous magmatism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tectonothermal events in the Central Asian Orogenic Belt(CAOB). However, the final closure time of the Kalamaili Ocean between East Junggar and Harlik Mountain is still debated. Early Carboniferous(332 Ma) and late Carboniferous(307-298 Ma) granitic magmatism from Kalamaili fault zone have been recognized by LA-ICP-MS zircon U-Pb dating. They are both metaluminous highly fractionated I-type and belong to the high-K calc-alkaline. The granitoids for early Carboniferous have zircon εHf(t) values of-5.1 to +8.5 with Hf model ages(TDM2) of 1.78-0.83 Ga, suggesting a mixed magma source of juvenile material with old continental crust. Furthermore, those for late Carboniferous have much younger heterogeneous zircon εHf(t) values(+5.1 to +13.6) with Hf model ages(TDM2=1.03-0.45 Ga) that are also indicative of juvenile components with a small involvement of old continental crust. Based on whole-rock geochemical and zircon isotopic features, these high-K granitoids were derived from melting of heterogeneous crustal sources or through mixing of old continental crust with juvenile components and minor AFC(assimilation and fractional crystallization). The juvenile components probably originated from underplated basaltic magmas in response to asthenospheric upwelling. These Carboniferous highly fractionated granites in the Kalamaili fault zone were probably emplaced in a post-collisional extensional setting and suggested vertical continental crustal growth in the southern CAOB, which is the same or like most granitoids in CAOB. This study provides new evidence for determining the post-accretionary evolution of the southern CAOB. In combination with data from other granitoids in these two terranes, the Early Carboniferous Heiguniangshan pluton represents the initial record of post-collisional environment, suggesting that the final collision between the East Junggar and Harlik Mountain might have occurred before 332 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LY fractionated granite PETROGENESIS CARBONIFEROUS kalamaili fault zone POST-COLLISIONAL magmatism
下载PDF
东准噶尔塔合尔巴斯陶蛇绿岩带特征及地质意义
2
作者 吴羿辰 韩琼 《新疆地质》 CAS CSCD 2024年第1期69-74,共6页
塔合尔巴斯陶蛇绿岩位于卡拉麦里俯冲增生杂岩带的西北段,共有5个大小不同的岩片组成。地球化学显示,塔合尔巴斯陶蛇绿岩中的玄武岩具LREE轻度亏损或整体平坦特征,与MORB特征相似;辉长岩稀土元素分布模式整体显示平坦型特征,接近MORB。... 塔合尔巴斯陶蛇绿岩位于卡拉麦里俯冲增生杂岩带的西北段,共有5个大小不同的岩片组成。地球化学显示,塔合尔巴斯陶蛇绿岩中的玄武岩具LREE轻度亏损或整体平坦特征,与MORB特征相似;辉长岩稀土元素分布模式整体显示平坦型特征,接近MORB。微量元素N-MORB标准化蛛网图显示,玄武岩、辉长岩中大离子亲石元素Sr,K,Rb,Ba明显富集,高场强元素Nb明显亏损,Ta适度富集。认为塔合尔巴斯陶蛇绿岩为卡拉麦里混杂岩带的组成部分,兼有岛弧火山岩特征,是早石炭世弧后盆地扩张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合尔巴斯陶蛇绿岩 地球化学特征 卡拉麦里蛇绿岩 地质意义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陆东-五彩湾地区石炭系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背景 被引量:77
3
作者 吴小奇 刘德良 +2 位作者 魏国齐 李剑 李振生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5-66,共12页
准噶尔盆地陆东—五彩湾地区石炭系火山岩位于上石炭统巴塔玛依内山组地层中,主要为玄武岩、玄武质安山岩和安山岩,基本属于钙碱性系列。火山岩的Mg~#介于38~57之间,全碱含量较高(K_2O+Na_2O为4.75%~6.16%),TiO_2的含量(0.96%~2.04%)... 准噶尔盆地陆东—五彩湾地区石炭系火山岩位于上石炭统巴塔玛依内山组地层中,主要为玄武岩、玄武质安山岩和安山岩,基本属于钙碱性系列。火山岩的Mg~#介于38~57之间,全碱含量较高(K_2O+Na_2O为4.75%~6.16%),TiO_2的含量(0.96%~2.04%)和Na_2O/K_2O比值(均大于2)较高,轻稀土元素(LREE)相对重稀土元素(HREE)富集((La/Yb)_N=2.4~4.7),同时显示有轻微的重稀土分馏((Gd/Yb)_N=1.5~1.8),无明显的Ce异常,大部分样品具有轻微的Eu负异常(δEu= 0.89~1.05),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相对高场强元素(HFSE)富集,Nb、Ta相对于LREE和LILE明显亏损,La/Nb比值为2.0~2.8,Th/La比值(≈0.1)较低,Zr/Y比值(3.95~7.03)较高。火山岩(^(87)Sr/^(86)Sr);=0.70278~0.70365,ε_(Nd)(t)=+5.69~+8.24,t_(DM)为0.47~0.67Ga。这些特征连同相关判别图解一起表明,这套火山岩不是形成于典型的板内或岛弧环境,而是形成于后碰撞期伸展背景下,是软流圈物质上涌发生部分熔融、产生的岩浆在上升和侵位的过程中受到了晚石炭世之前弧组分混染的产物。其所携带的弧岩浆特征继承自混染的碰撞前的弧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东-五彩湾 晚石炭世 火山岩 地球化学 卡拉麦里 后碰撞
下载PDF
新疆北部卡拉麦里斜长花岗岩的锆石U-Pb年龄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121
4
作者 唐红峰 苏玉平 +2 位作者 刘丛强 侯广顺 王彦斌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0-117,共8页
新疆北部卡拉麦里构造带发育与蛇绿岩伴生的斜长花岗岩,其时代、成因及与蛇绿岩的关系是目前还存在争议的问题。本文报道了该斜长花岗岩的锆石SHRIMP U-Pb年龄和地球化学组成。研究表明,斜长花岗岩的成岩年龄为373Ma,εNd(t)与亏损地幔... 新疆北部卡拉麦里构造带发育与蛇绿岩伴生的斜长花岗岩,其时代、成因及与蛇绿岩的关系是目前还存在争议的问题。本文报道了该斜长花岗岩的锆石SHRIMP U-Pb年龄和地球化学组成。研究表明,斜长花岗岩的成岩年龄为373Ma,εNd(t)与亏损地幔一致,与典型蛇绿岩中的斜长花岗岩有相似的微量元素特征,与卡拉麦里蛇绿岩中辉长岩有相似的平坦型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两者在La/Sm-La图上符合结晶分异趋势。因此,卡拉麦里斜长花岗岩属于大洋斜长花岗岩,是来源于亏损地幔的基性岩浆通过结晶分异作用的产物,其成岩年龄373Ma代表了卡拉麦里蛇绿岩的形成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长花岗岩 锆石SHRIMP U—Pb年龄 Nd同位素组成 卡拉麦里 新疆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基底的探讨:来自原泥盆纪卡拉麦里组砂岩碎屑锆石的证据 被引量:67
5
作者 李亚萍 李锦轶 +2 位作者 孙桂华 朱志新 杨之青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577-1590,共14页
准噶尔盆地基底的属性和时代,长期以来一直是地质界激烈争论的问题。根据区域地质背景分析,准噶尔盆地东北缘卡拉麦里蛇绿岩带南侧出露的一套基本连续的、被置于中志留统-下石炭统的浅海相陆源碎屑沉积岩系的物源区,位于准噶尔盆地东部... 准噶尔盆地基底的属性和时代,长期以来一直是地质界激烈争论的问题。根据区域地质背景分析,准噶尔盆地东北缘卡拉麦里蛇绿岩带南侧出露的一套基本连续的、被置于中志留统-下石炭统的浅海相陆源碎屑沉积岩系的物源区,位于准噶尔盆地东部盆地堆积物之下。为此选择其中被1:20万区调置于中泥盆世卡拉麦里组上部层位的砂岩进行碎屑锆石SHRIMP U-Pb 定年研究,以期获得准噶尔盆地东部基底时代和属性的信息。测定的86颗碎屑锆石、89个点的年龄分布范围从(327±8)Ma 至(3073±10)Ma;其中碎屑锆石的表面年龄主要集中分布在320Ma~540Ma,显示出多峰的特征,其主峰为 365Ma,次要的峰分别为460~480Ma、510~520Ma 和530~540Ma。该样品中还含有至少22粒表面年龄大于550Ma 的碎屑锆石,其中550~690Ma 的碎屑锆石有4粒,827Ma~1083Ma 的碎屑锆石有8粒,1513Ma 和1700Ma 锆石各1粒,1942Ma~2051Ma 的锆石有2粒,2464~2490Ma 和2876Ma~3073Ma 的碎屑锆石各3粒。根据样品的岩石学特征和碎屑锆石的矿物学特征及表面年龄,结合区域岩浆活动的分析,我们获得如下初步结论:(1)所研究砂岩的沉积时代不是泥盆纪的,可能是早石炭世晚期,其源区位于准噶尔盆地东部;(2)源区地质体组成主体是奥陶纪至石炭纪活动陆缘岩浆岩,寒武纪至新元古代中期和新元古代早期至中元古代等时期的岩浆杂岩等组成,以及推测的少量早前寒武纪杂岩;表明准噶尔盆地东部的基底为奠基在前奥陶纪陆壳基底之上的古生代岛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拉麦里组 砂岩 物源区 碎屑锆石 SHRIMP U—Pb定年 基底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东准噶尔卡拉麦里地区黄羊山花岗岩和包体LA-ICP-MS锆石U-Pb测年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48
6
作者 杨高学 李永军 +3 位作者 吴宏恩 司国辉 金朝 张永智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3197-3207,共11页
高精度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表明,黄羊山岩浆混合花岗岩加权平均^(206)Pb/^(238)U年龄为311±12Ma,首次获得闪长质微细粒包体加权平均^(206)Pb/^(238)U年龄为300±6Ma,在误差范围内完全一致,均属于晚石炭世,前者代表黄羊... 高精度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表明,黄羊山岩浆混合花岗岩加权平均^(206)Pb/^(238)U年龄为311±12Ma,首次获得闪长质微细粒包体加权平均^(206)Pb/^(238)U年龄为300±6Ma,在误差范围内完全一致,均属于晚石炭世,前者代表黄羊山岩浆混合花岗岩成岩年龄,后者代表暗色闪长质微粒包体的形成年龄,表明两者是同时代形成的,属于300Ma前后准噶尔周边地区后碰撞岩浆活动的产物。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寄主岩石具有高硅、低铝、贫钙镁、富碱和高分异的特征,寄主岩石、包体和辉绿岩脉成分均落在了混合趋势线上,寄主岩富集Rb和Th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及Zr、Hf等高场强元素,亏损Ba、Sr、Ta和Ti等元素,δEu值(为0.01)极低,具有低的^(87)Sr/^(86)Sr初始比值和高正的ε_(Nd)(t)值。黄羊山碱性花岗岩是在后碰撞拉张的构造背景下,幔源岩浆发生底垫作用,由于幔源岩浆底垫作用,下地壳温度升高而熔融形成酸性壳源岩浆,部分幔源岩浆沿着地壳中的深断裂带上涌,发生不同程度壳幔混合形成的,其中闪长质微细粒包体就是基性的幔源岩浆和酸性的壳源岩浆不同程度的混合的记录者,研究区的辉绿岩脉是幔源岩浆直接分异演化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准噶尔 卡拉麦里地区 黄羊 混合花岗岩 包体 锆石 U-PB 测年 地质意义 EASTERN JUNGGAR AREA MAGMA MIXING 幔源岩浆 HOST ROCK HIGH TEMPERATURE 加权平均 辉绿岩脉 底垫作用 PRODUCT MIXING PROCESS
下载PDF
新疆东准噶尔卡拉麦里钾质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成因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16
7
作者 杨高学 李永军 +4 位作者 佟丽莉 刘晓宇 闫存兴 杨宝凯 吴宏恩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2345-2356,共12页
卡拉麦里钾质火山岩位于准噶尔盆地的东北缘下石炭统巴塔玛依内山组内。这些火山岩以粗面玄武岩和玄武质粗面安山岩为主,SiO2含量稳定(46.29%~51.56%),具有较高的碱含量(K2O+Na2O=5.39%~6.96%)以及高K2O/Na2O比值(K2O/Na2O=0.5~1.4),... 卡拉麦里钾质火山岩位于准噶尔盆地的东北缘下石炭统巴塔玛依内山组内。这些火山岩以粗面玄武岩和玄武质粗面安山岩为主,SiO2含量稳定(46.29%~51.56%),具有较高的碱含量(K2O+Na2O=5.39%~6.96%)以及高K2O/Na2O比值(K2O/Na2O=0.5~1.4),TiO2含量相对稳定(0.94%~1.21%),显示钾玄质岩石特征。岩石地球化学表明,钾玄岩强烈富集LILE(如K、Rb和Sr)和LREE((La/Yb)N=4.39~6.25),Eu正异常明显(δEu=1.3~1.7),相对亏损HFSE(如Zr、Hf),Ta、Nb和Ti呈明显的"TNT"负异常,及较高Ba/Nb和Ba/Ta比值(分别为38~93,574~1470),显示典型岛弧岩浆特征,而Nd-Sr同位素显示亏损地幔源区特征。不相容元素(Nb/La)N和Ba/La比值(分别为0.33~0.41,11.07~18.82)以及高Nb含量(4.45×10-6~7.76×10-6),表明这些岩石来自一个交代作用富集的地幔源区。通过钾质火山岩环境的梯次判别图研究,发现巴塔玛依内山组钾玄岩形成于后碰撞环境,显示岛弧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在后碰撞期,由于陆内调整和均衡作用,东准噶尔东北缘的岩石圈伸展减薄,随着岩石圈地幔的减薄,前期交代富集的下部地幔楔(金云母和/或钾质角闪石-尖晶石相二辉橄榄岩)发生低度部分熔融形成钾玄质母岩浆,诱发了后碰撞型钾玄质岩浆活动(具有弧火山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形成了卡拉麦里巴塔玛依内山组钾质玄武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钾质玄武岩 岩石地球化学 巴塔玛依内山组 后碰撞 卡拉麦里 东准噶尔
下载PDF
新疆北部卡拉麦里蛇绿岩中辉长岩的锆石U-Pb年龄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24
8
作者 方爱民 王世刚 +3 位作者 张俊敏 藏梅 方家虎 胡健民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40-154,共15页
新疆东准噶尔卡拉麦里蛇绿岩是一套由以镁铁-超镁铁岩为主的构造岩块和不同岩性的基质组成的蛇绿混杂带,被认为是哈萨克斯坦板块和西伯利亚板块之间的缝合带。由于其特殊的大地构造位置,该蛇绿岩对恢复区域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然而,... 新疆东准噶尔卡拉麦里蛇绿岩是一套由以镁铁-超镁铁岩为主的构造岩块和不同岩性的基质组成的蛇绿混杂带,被认为是哈萨克斯坦板块和西伯利亚板块之间的缝合带。由于其特殊的大地构造位置,该蛇绿岩对恢复区域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过去20多年里,有关其形成及就位时代的争议一直很大,其原因在于不同学者采用来自化石资料和同位素年龄方面的不同证据。本文选择该蛇绿岩套中保存相对完整的辉长岩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年龄测定,获得了3个峰值年龄:406±1.8 Ma,514±5.1Ma和332±6.4 Ma。结合该区野外地质特征和前人资料分析,本文认为除514±5.1 Ma的年龄可能来自古老围岩中的残余锆石之外,另外两组年龄分别与蛇绿岩的形成和就位有关,前者代表卡拉麦里蛇绿岩的形成时间,后者则代表卡拉麦里蛇绿岩的构造侵位时间,即卡拉麦里洋盆形成于泥盆纪初期,最终闭合于早石炭世早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拉麦里蛇绿岩 辉长岩 LA-ICP-MS 锆石U-PB年龄 构造演化
下载PDF
新疆卡拉麦里地区晚古生代以来不同构造层特征及大地构造意义 被引量:34
9
作者 吴润江 张元元 +1 位作者 谭佳奕 郭召杰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02-109,共8页
卡拉麦里地区石炭纪以来的岩石地层系统由三大套构造岩石地层单位构成,分别是以劈理、紧闭褶皱极为发育的卡拉麦里蛇绿混杂岩带为代表的造山带基底层系,以开阔褶皱为主要构造变形的石炭纪后碰撞构造层,和高角度正断层及平缓褶皱较发育... 卡拉麦里地区石炭纪以来的岩石地层系统由三大套构造岩石地层单位构成,分别是以劈理、紧闭褶皱极为发育的卡拉麦里蛇绿混杂岩带为代表的造山带基底层系,以开阔褶皱为主要构造变形的石炭纪后碰撞构造层,和高角度正断层及平缓褶皱较发育的二叠—侏罗纪陆内湖盆构造层。它们分别记录了卡拉麦里地区前石炭纪碰撞造山阶段、石炭纪后碰撞阶段和二叠纪后板内断陷-坳陷阶段的沉积-变形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拉麦里 构造层 蛇绿混杂岩带 碰撞造山 构造变形样式
下载PDF
冬季鹅喉羚昼间行为时间分配及活动节律 被引量:23
10
作者 夏参军 乔建芳 +3 位作者 杨维康 徐文轩 刘伟 李莹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83-287,共5页
2007年12月,采用目标动物取样法在卡拉麦里山有蹄类自然保护区观察鹅喉羚冬季昼间行为。将鹅喉羚的行为分为采食、警戒、休息、移动和"其他"5种类型,各类行为所占比例雌羊为68.0%、7.0%、19.6%、5.0%、0.4%,采食行为消耗的时... 2007年12月,采用目标动物取样法在卡拉麦里山有蹄类自然保护区观察鹅喉羚冬季昼间行为。将鹅喉羚的行为分为采食、警戒、休息、移动和"其他"5种类型,各类行为所占比例雌羊为68.0%、7.0%、19.6%、5.0%、0.4%,采食行为消耗的时间最多,"其他"行为消耗时间最短,雄羊为29.6%、19.2%、29.3%、20.6%、1.3%,采食行为所消耗时间仍占最多,但较雌羊已大幅减少。无论雌雄,各行为在10min观察期内所占据平均时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除"其他"行为在10min观察期内所占据平均时间性别间差异不显著外,雌雄其余4类行为间差异均极显著(P<0.01)。雌羊采食行为存在3个高峰,分别在11:00—12:00、13:00—14:00和17:00—18:00;移动高峰出现在13:00—15:00和18:00—19:00;警戒最高峰出现在13:00—14:00;休息行为表现为双峰形,分别在12:00—13:00和16:00—17:00。雄羊采食行为也有3个高峰,分别在10:00—11:00、13:00—14:00和17:00—18:00,但不如雌性明显;移动行为在13:00—14:00和18:00—19:00有2个高峰;警戒行为在13:00—14:00和18:00—19:00出现小的高峰;休息在15:00—16:00达到最高峰。雌性鹅喉羚采食、移动、警戒、休息行为在各个时段差异均显著,而雄性则是采食和警戒存在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鹅喉羚 卡拉麦里山自然保护区 行为时间分配 活动节律
下载PDF
红柳峡韧性剪切带形成时代及其对准噶尔洋盆闭合时限的约束 被引量:26
11
作者 吴琪 屈迅 +3 位作者 常国虎 张永 董连慧 徐兴旺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331-2339,共9页
东准噶尔卡拉麦里蛇绿岩带是新疆一条重要的蛇绿岩带,地质学家对其所代表的准噶尔洋的闭合时限一直存在不同看法。我们在开展东准噶尔区域构造研究的过程中,发现红柳峡地区近东西向的片理带为韧性剪切带、且截切卡拉麦里蛇绿岩带。宏微... 东准噶尔卡拉麦里蛇绿岩带是新疆一条重要的蛇绿岩带,地质学家对其所代表的准噶尔洋的闭合时限一直存在不同看法。我们在开展东准噶尔区域构造研究的过程中,发现红柳峡地区近东西向的片理带为韧性剪切带、且截切卡拉麦里蛇绿岩带。宏微观构造特征显示其为右旋韧性剪切带,形成于野马泉弧与准噶尔地块的碰撞过程。对韧性剪切带中的博尔羌吉糜棱岩化花岗岩和花岗质超糜棱岩开展了锆石SIMSU-Pb定年研究,结果显示糜棱岩化花岗岩锆石的谐和年龄为348.1±2.8Ma、206Pb/238U年龄的权平均年龄为348.2±2.7Ma,花岗质超糜棱岩锆石谐和年龄为343.2±2.6Ma、206Pb/238U年龄的加权平均年龄为为343.5±2.6Ma。超糜棱岩中的锆石多为新生锆石,其年龄可代表韧性剪切带的形成时间,即该韧性剪切带形成于343.2Ma。这意味着以卡拉麦里蛇绿岩带为代表的准噶尔洋在343Ma前已关闭、东准噶尔地区在早石炭世末期已进入碰撞造山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拉麦里蛇绿岩带 红柳峡韧性剪切带 准噶尔洋 锆石U-PB年龄
下载PDF
东准库布苏南岩体LA-ICP-MS锆石U-Pb测年 被引量:21
12
作者 杨高学 李永军 +3 位作者 司国辉 吴宏恩 张永智 金朝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8年第5期849-858,共10页
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显示,库布苏南花岗闪长岩形成时代为(287±2)Ma,MSWD=0.15,包体年龄为(286±3)Ma,MSWD=0.22,两者在误差范围内完全一致,表明花岗闪长岩和暗色微粒包体是同时代形成的。包体是岩浆混合作用的产物,是过... 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显示,库布苏南花岗闪长岩形成时代为(287±2)Ma,MSWD=0.15,包体年龄为(286±3)Ma,MSWD=0.22,两者在误差范围内完全一致,表明花岗闪长岩和暗色微粒包体是同时代形成的。包体是岩浆混合作用的产物,是过冷的镁铁质岩浆混入到中酸性岩浆中经快速冷凝的结果。在岩浆混合过程中,基性的包体岩浆和中酸性的寄主岩浆通过化学扩散发生成分交换,使包体受到了花岗闪长质岩浆的改造和同化。这可能就是库布苏南花岗闪长岩及其包体LA-ICP-MS锆石U-Pb年龄相同的原因所在。库布苏南花岗闪长岩形成的时代属于东准噶尔后碰撞深成岩浆活动的范围330~265Ma,略晚于东准噶尔乌伦古河碱性花岗岩和卡拉麦里碱性花岗岩的形成时代(300Ma左右),均为准噶尔周边地区后碰撞岩浆活动的产物,其形成和演化标志了准噶尔地区后碰撞幔源岩浆底侵作用导致大陆地壳垂向生长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布苏南岩体 微细粒包体 LA-ICP-MS锆石U-PB测年 卡拉麦里 东准噶尔
下载PDF
东准噶尔卡拉麦里黄羊山花岗岩岩石成因探讨 被引量:15
13
作者 杨高学 李永军 +3 位作者 吴宏恩 司国辉 张永智 金朝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70-182,共13页
黄羊山花岗岩体是卡拉麦里造山带典型的后碰撞花岗岩体,发育大量闪长质微细粒包体。黄羊山花岗岩具有高硅(72.21%~77.36%)、低铝(9.00%~12.93%)、贫钙镁(CaO:0.20%~1.21%;MgO:0.03%~0.44%)、富碱(Na2O+K2O:7.43%~9.02%)以及高分异(... 黄羊山花岗岩体是卡拉麦里造山带典型的后碰撞花岗岩体,发育大量闪长质微细粒包体。黄羊山花岗岩具有高硅(72.21%~77.36%)、低铝(9.00%~12.93%)、贫钙镁(CaO:0.20%~1.21%;MgO:0.03%~0.44%)、富碱(Na2O+K2O:7.43%~9.02%)以及高分异(SI=0.28~3.47,DI=76.45~95.99)的特征。强烈富集LILE和HFSE(Zr+Nb+Ce+Y=260.01μg/g~797.83μg/g),Ga含量高(10000×Ga/Al=3.95~5.69),属于A型花岗岩类。岩石学和岩相学(包体细粒淬冷边,反向脉,复合包体以及寄主岩石和包体中斜长石斑晶在形态、成分、光性上的一致性等)、岩石地球化学(Y/Nb=2.77~6.82,La/Nb=0.91~4.33,Ba/Nb=0.13~37.86等)、Sr和Nd同位素(ISr多数在0.7031~0.7041,εNd(t)在5.2~7.1之间)以及LA-ICP-MS锆石U-Pb测年(寄主岩石为311±12Ma,包体为300±6Ma)综合研究显示,黄羊山花岗岩是壳-幔源岩浆混合成因。从晚石炭世到二叠世,东准噶尔地区进入后碰撞构造演化阶段,在后碰撞构造阶段,早期的俯冲板片断离,软流圈减压熔融,玄武质岩浆底侵至下地壳底部,底侵基性岩浆带来的巨大热量,导致地壳物质熔融,形成大规模的花岗质岩浆,两种岩浆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混合,其中闪长质微细粒包体就是基性的幔源岩浆和酸性的壳源岩浆不同程度混合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幔混合成因 A型花岗岩 闪长质微细粒包体 黄羊山岩体 卡拉麦里 东准噶尔
下载PDF
野放普氏野马(Equus przewalskii)家域面积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0
14
作者 王渊 初红军 +4 位作者 韩丽丽 陶永善 布兰 刘钊 蒋志刚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45-553,共9页
采用MCP方法研究了2011年至2012年新疆卡拉麦里山有蹄类自然保护区野放普氏野马家域的变化。通过方差分析验证了年间、季节间不同群体家域及其两两重叠无差异。以家族群大小为协变量进行了野放野马家域协方差分析。利用野放野马家族大... 采用MCP方法研究了2011年至2012年新疆卡拉麦里山有蹄类自然保护区野放普氏野马家域的变化。通过方差分析验证了年间、季节间不同群体家域及其两两重叠无差异。以家族群大小为协变量进行了野放野马家域协方差分析。利用野放野马家族大小为协变量的协方差分析分析检验了野放野马家族大小与家域关系。结果表明:(1)野马平均家域面积由2011年的(20±2)km^2/匹扩大到2012年的(30±2)km^2/匹。对部分野放群体中头马未发生更替的野马群的研究表明,随着野马群体增大,其家域面积显著增大(P<0.05)。(2)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不同野马群的家域面积在不同年份差异显著,且春季家域>秋季家域>夏季家域。(3)2011年不同群家域两两间相互重叠面积与群大小无显著相关(r=0.256,P=0.580>0.05)。而2012年野马群家域两两之间重叠面积有显著差异(F=4.521,df=8,P<0.001)。家域两两相互重叠面积与群大小显著相关(r=0.706,P=0.033<0.05)。(4)不同季节间野马群家域重叠面积有显著差异(F=5.695,df=8,P<0.001)。5号群、7号群和8号群的自身家域重叠面积(P<0.05),3号群、6号群和9号群的家域重叠面积(P<0.05)。(5)影响野放野马家域面积的生物因子有草本盖度、灌木盖度,非生物因子主要有温度、湿度、风速、最近水源地距离和最近居民点距离等。温度与草本盖度是影响野放野马家域面积大小的主要因素,两者与野放野马家域面积显著相关(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放普氏野马 家域 卡拉麦里山有蹄类自然保护区 重引入
下载PDF
新疆卡拉麦里山保护区鹅喉羚的社群结构 被引量:11
15
作者 乔建芳 杨维康 +1 位作者 徐文轩 刘伟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53-357,共5页
2005年11月至2007年5月,在新疆卡拉麦里山有蹄类保护区对鹅喉羚的社群结构进行了初步研究。将其集群划分为雌性群、雄性群、亚成体群、独羚、雌雄混合群和不明群6种类型。共统计鹅喉羚564群,总计3186只。春季鹅喉羚以雄性群居多(45.7%... 2005年11月至2007年5月,在新疆卡拉麦里山有蹄类保护区对鹅喉羚的社群结构进行了初步研究。将其集群划分为雌性群、雄性群、亚成体群、独羚、雌雄混合群和不明群6种类型。共统计鹅喉羚564群,总计3186只。春季鹅喉羚以雄性群居多(45.7%);夏秋两季则以雌性群为主(52.9%和70.4%);冬季以混合群居多(60%)。卡方独立性检验表明,四个季节间三种社群类型的百分比组成差异显著(x^2=68.45,P〈0.01),受繁殖周期和季节变化影响。鹅喉羚集群大小范围为1-95只,其中3只群出现最多(20.0%);2-5只的群占54.3%;6-10只的群占23.1%;11-20只的群占9.2%;〉20只的群占2.3%。春夏秋冬四季平均群大小分别为(4.45±4.07;4.94±4.20;6.66±10.12;6.0±5.66),其中春季平均集群大小分别与秋季和冬季差异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鹅喉羚 社群 集群大小 社群类型 卡拉麦里山
下载PDF
卡拉麦里缝合带后碰撞期火山活动 被引量:23
16
作者 吴小奇 刘德良 李振生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20-230,共11页
卡拉麦里缝合带是北疆的一条重要界线,沿该带广泛发育晚古生代火山岩。这些火山岩具有LILE相对富集、HFSE相对亏损的特征,且具有较高的Nb、Zr、TiO2含量和Zr/Y、Nb/Y比值,Sr-Nd同位素主要表现出亏损的特征。综合分析表明,这些火山岩形... 卡拉麦里缝合带是北疆的一条重要界线,沿该带广泛发育晚古生代火山岩。这些火山岩具有LILE相对富集、HFSE相对亏损的特征,且具有较高的Nb、Zr、TiO2含量和Zr/Y、Nb/Y比值,Sr-Nd同位素主要表现出亏损的特征。综合分析表明,这些火山岩形成于后碰撞期。对卡拉麦里缝合带而言,从西向东后碰撞火山岩的时代逐渐变新,表明该缝合带从西向东逐渐演化进入后碰撞期,这从侧面反映了卡拉麦里洋盆是从西向东逐渐关闭的。对卡拉麦里缝合带而言,在后碰撞期,岩石圈伸展减薄,软流圈地幔物质上涌并发生部分熔融,加上地幔对流作用强烈,使得缝合带下产生了大规模的幔源岩浆底垫;先前在洋壳消减期被流体交代提取过的岩石圈地幔也在低压高温下发生部分熔融,形成的熔体混染了底垫的软流圈物质并喷发,形成了晚古生代的后碰撞期火山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拉麦里缝合带 陆梁隆起 三塘湖盆地 晚古生代 火山岩 后碰撞期
下载PDF
新疆准噶尔古生代洋盆闭合时限——来自卡拉麦里地区石炭纪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的约束 被引量:18
17
作者 白建科 陈隽璐 +1 位作者 唐卓 张越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6-38,共13页
新疆准噶尔古生代洋盆闭合时限对中亚造山带古生代构造格局及演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东准噶尔卡拉麦里断裂带南缘广泛出露石炭纪陆相粗碎屑岩系,沉积相分析表明其形成于扇三角洲沉积环境。依据区域地层对比、岩石组合特征及地层接触关系... 新疆准噶尔古生代洋盆闭合时限对中亚造山带古生代构造格局及演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东准噶尔卡拉麦里断裂带南缘广泛出露石炭纪陆相粗碎屑岩系,沉积相分析表明其形成于扇三角洲沉积环境。依据区域地层对比、岩石组合特征及地层接触关系,将其重新厘定为山梁砾石组。选择西段滴水泉和东段双井子2个地区的山梁砾石组剖面进行地层对比,并在2个剖面底部采集粗砂岩样品进行LA-ICP-MS锆石U-Pb年龄测定,获得最年轻的碎屑锆石年龄分别为349±4Ma和355±3Ma,代表山梁砾石组沉积时代晚于349Ma,应为早石炭世早期。碎屑锆石年龄分布特征及砾石成分表明,其物源主要来自断裂带北侧的泥盆纪火山岩。在分析前人资料的基础上,认为山梁砾石组碎屑岩系是卡拉麦里造山带强烈隆升造山过程的沉积学响应,形成于前陆盆地,限定了准噶尔古生代洋盆闭合时限在早石炭世早期之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古生代洋盆 闭合时限 卡拉麦里地区 山梁砾石组 粗碎屑岩
下载PDF
卡拉麦里山有蹄类自然保护区鹅喉羚的时空分布与生境选择 被引量:15
18
作者 李莹 徐文轩 +1 位作者 乔建芳 杨维康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61-267,共7页
基于2005年以来对卡拉麦里山有蹄类自然保护区鹅喉羚分布调查和栖息地样方采集,运用GIS技术进行目视解译与图层叠加分析进行鹅喉羚分布研究,并运用选择指数与选择系数模型探讨鹅喉羚的生境选择。研究发现,保护区内鹅喉羚四季分布虽有明... 基于2005年以来对卡拉麦里山有蹄类自然保护区鹅喉羚分布调查和栖息地样方采集,运用GIS技术进行目视解译与图层叠加分析进行鹅喉羚分布研究,并运用选择指数与选择系数模型探讨鹅喉羚的生境选择。研究发现,保护区内鹅喉羚四季分布虽有明显差异,但主要分布区位于在保护区中部的针茅、驼绒藜、沙蒿-驼绒藜、假木贼-针茅群落中。不同季节鹅喉羚对植被类型的选择有差异,春季鹅喉羚倾向选择假木贼-针茅群落和梭梭群落;夏季鹅喉羚喜欢针茅群落、驼绒藜群落、梭梭群落;秋季鹅喉羚则倾向选择针茅群落和假木贼-针茅群落。鹅喉羚喜欢坡度平缓的地区;春季和夏季对各种坡向随机选择的,秋季不喜欢阴坡,其他坡向则几乎随机选择;春季和夏季喜欢中坡位,不喜欢上坡位,对下坡位随机选择,秋季对各种坡位随机选择。鹅喉羚的分布主要受植被类型和水源的影响,人类干扰是影响鹅喉羚冬季分布的主要因素。食物、隐蔽性和地形因素是鹅喉羚生境选择的重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鹅喉羚 GIS 生境选择 卡拉麦里山
下载PDF
卡拉麦里地区黑山头组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环境分析 被引量:10
19
作者 杨高学 李永军 +3 位作者 严镜 吴宏恩 杨宝凯 闫存兴 《新疆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57-262,共6页
黑山头组火山岩位于新疆东准噶尔卡拉麦里蛇绿岩带东北缘,主要为玄武岩、玄武质安山岩和安山岩,属钙碱性-高钾钙碱性系列.火山岩Mg#介于8.62~43.90,全碱含量较高(Na2O+K2O为4.19%~9.33%),且Na2O(2.20%~4.93%)>K2O(0.54%~4.40%),T... 黑山头组火山岩位于新疆东准噶尔卡拉麦里蛇绿岩带东北缘,主要为玄武岩、玄武质安山岩和安山岩,属钙碱性-高钾钙碱性系列.火山岩Mg#介于8.62~43.90,全碱含量较高(Na2O+K2O为4.19%~9.33%),且Na2O(2.20%~4.93%)>K2O(0.54%~4.40%),TiO2和P2O5含量较高(分别为0.68%~1.28%和0.10%~0.28%),轻稀土元素(LREE)相对重稀土元素(HREE)富集((La/Yb)N=1.06~3.56),无明显重稀土分馏((Gd/Yb)N=0.73~1.54),弱铕异常(δEu=0.60~1.17)和铈异常(δCe=0.89~0.95),强烈富集LILE(如Rb,Th),适度富集Ba,K等,强烈亏损HFSE(如Nb,Ta),弱亏损Zr,Hf和Ti,显示较明显TNT负异常,较高Ba/La(13.30~124.43)、Ba/Nb(11.48~161.29)和La/Nb(0.86~2.37)比值,较低的Nb/Y(0.2~0.4)、Nb/Ta(7~16)和Zr/Hf(17~37)比值.同位素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环境判别图解综合研究表明,卡拉麦里地区早石炭世岩浆活动显示板内岩浆演化特征,具弧火山岩地球化学痕迹,形成于后碰撞期伸展背景下,是软流圈物质上涌并发生部分熔融,形成岩浆在上升和侵位过程中受早石炭世弧组分混染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卡拉麦里 黑山头组 地球化学 构造环境
下载PDF
新疆东准噶尔锡矿北花岗斑岩的锆石LA-ICP-MSU-Pb测年 被引量:10
20
作者 杨高学 李永军 +2 位作者 吴宏恩 司国辉 金朝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72-577,共6页
对东准噶尔锡矿北花岗斑岩进行锆石LA-ICP-MSU-Pb测年,获得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281±10)Ma,MSWD=9.3,206Pb/238U-207Pb/235U谐和曲线图中下交点年龄为(278±11)Ma,MSWD=7.5,两者在误差范围内完全一致,时代属于早二叠世。... 对东准噶尔锡矿北花岗斑岩进行锆石LA-ICP-MSU-Pb测年,获得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281±10)Ma,MSWD=9.3,206Pb/238U-207Pb/235U谐和曲线图中下交点年龄为(278±11)Ma,MSWD=7.5,两者在误差范围内完全一致,时代属于早二叠世。结果表明,锡矿北花岗斑岩形成的时代属于东准噶尔后碰撞深成岩浆活动的范围(330~265Ma),晚于东准噶尔乌伦古河碱性花岗岩和卡拉麦里碱性花岗岩的形成时代(300Ma左右),以花岗斑岩为代表的晚古生代岩浆侵入活动延续到早二叠世晚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LA-ICP-MS U-PB测年 花岗斑岩 早二叠世 卡拉麦里 东准噶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