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机柱中心强化的二次生长法制备KAUST-7气体分离膜 被引量:1
1
作者 崔燕雯 吕金印 +2 位作者 杨建华 鲁金明 张艳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4-32,共9页
超微孔KAUST-7氟化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具有0.30~0.48 nm的孔道,对于CO_(2)、丙烯等气体具有特异性吸附,是一种潜在的小分子气体分离膜材料。本研究提出采用无机柱中心强化的二次生长法制备KAUST-7膜。首先采用无机柱中心法合成晶种,通... 超微孔KAUST-7氟化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具有0.30~0.48 nm的孔道,对于CO_(2)、丙烯等气体具有特异性吸附,是一种潜在的小分子气体分离膜材料。本研究提出采用无机柱中心强化的二次生长法制备KAUST-7膜。首先采用无机柱中心法合成晶种,通过调节合成液中乙醇含量控制晶体的尺度及形貌,得到70 nm的KAUST-7小晶种。由预先合成的无机柱中心(NbOF_(5))^(2-)代替氢氟酸和Nb_(2)O_(5)为氟源及铌源,考察了热浸渍和层层组装法制备的晶种层对于大孔α-Al_(2)O_(3)载体管上二次生长法制备KAUST-7膜的影响。层层组装晶种二次生长法制备出的高性能KAUST-7气体分离膜对于H_(2)的渗透速率为2.23×10^(-7)mol/(m^(-2)·s·Pa),H_(2)/CO_(2)、H_(2)/N_(2)和H_(2)/CH_(4)的理想选择性分别为24.9、17.3和13.0。本方法不但突破了原合成液中含有的氢氟酸对于氧化铝载体的腐蚀导致难以成膜的挑战,而且实现了温和条件下KAUST-7分离膜的制备,也为含腐蚀性反应体系制备分离膜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aust-7分离膜 无机柱中心 二次生长法 H_(2)分离
下载PDF
利用水热二次生长法制备用于H_(2)/CO_(2)分离的KAUST-8膜
2
作者 Asad Sharif 王泓博 +2 位作者 鲁金明 杨建华 刘毅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0-99,共10页
KAUST-8纳米片比表面积和孔隙率较高、铝金属位点丰富,因此具有出色的二氧化碳吸附能力.在本研究中,采用水热二次生长技术,在粗糙的大孔α-Al_(2)O_(3)载体管上,引入氧化铝和硝酸镍作为前驱体,其中,Al_(2)O_(3)用于控制无机支柱[AlF_(5)... KAUST-8纳米片比表面积和孔隙率较高、铝金属位点丰富,因此具有出色的二氧化碳吸附能力.在本研究中,采用水热二次生长技术,在粗糙的大孔α-Al_(2)O_(3)载体管上,引入氧化铝和硝酸镍作为前驱体,其中,Al_(2)O_(3)用于控制无机支柱[AlF_(5)(H_(2)O)]^(2-)的生长,Ni(NO_(3))_(2)·6H_(2)O用于提高金属前驱体镍源在溶剂中的溶解度,促进Ni(Ⅱ)-吡嗪方格的形成,并与无机柱中心[AlF_(5)(H_(2)O)]^(2-)反应,合成了多晶KAUST-8膜.并进一步探讨了反应物浓度、时间、温度等合成条件以及溶剂对KAUST-8膜性能的影响.优化后的KAUST-8膜的H_(2)渗透率为1.27×10^(-7)mol/(m^(2)·s·Pa)(25℃、0.1 MPa条件下),H_(2)/CO_(2)的理想选择性为1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分离 kaust-8 氟化金属有机框架 水热合成 H_(2)纯化
下载PDF
7S和11S大豆球蛋白的分离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王孝英 张雪旺 刘汉灵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06年第3期74-77,43,共5页
本研究选择低温脱脂大豆粕为原料,提出并采用碱提酸沉膜分离法来分离7S和11S大豆球蛋白,通过SDS-PAGE电泳鉴定分离纯度,并与传统的几种方法比较分离效果。结果表明,碱提酸沉膜分离法的分离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方法,所得的7S和11S大豆球... 本研究选择低温脱脂大豆粕为原料,提出并采用碱提酸沉膜分离法来分离7S和11S大豆球蛋白,通过SDS-PAGE电泳鉴定分离纯度,并与传统的几种方法比较分离效果。结果表明,碱提酸沉膜分离法的分离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方法,所得的7S和11S大豆球蛋白的纯度可以分别达到75.5%和8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S 11S 大豆球蛋白 分离
下载PDF
牛源大肠杆菌O157∶H7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程慧芳 寇亚楠 +5 位作者 陈雅君 刘中原 张龙现 王亚宾 陈丽颖 胡慧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002-1008,共7页
目的为了解郑州地区牛携带大肠杆菌O157∶H7的情况。方法应用本实验室已建立的大肠杆菌O157∶H7多重PCR方法对其进行了检测,并对临床分离的动物源大肠杆菌O157∶H7的生物学特性及携带的毒力基因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所采集的样品中共分... 目的为了解郑州地区牛携带大肠杆菌O157∶H7的情况。方法应用本实验室已建立的大肠杆菌O157∶H7多重PCR方法对其进行了检测,并对临床分离的动物源大肠杆菌O157∶H7的生物学特性及携带的毒力基因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所采集的样品中共分离鉴定出2株大肠杆菌O157∶H7,分别命名为L1和L2,其检出率为1.4%;临床分离菌株的生化试验结果均符合大肠杆菌的常规生化特性;L1和L2菌株的生长曲线一致,均比标准株的迟缓期短,较早进入对数生长期;L1菌株在48h可形成成熟完整的生物被膜,L2菌株在36h形成成熟完整的生物被膜;L1和L2菌株均携带有hlyA和eaeA毒力基因,同时L1还携带Stx2毒力基因。结论该结果为大肠杆菌O157∶H7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相关数据,对郑州地区大肠杆菌O157∶H7有效的监测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O157 H7 分离鉴定 多重PCR 生长曲线 生物被
下载PDF
ZIF-78膜的制备及其在油气回收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李静 徐荣 +4 位作者 姜伟华 陈若愚 钟璟 黄维秋 顾学红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43-850,共8页
采用反应晶种合成方法,在ZnO撑体(锌源)上制备ZIF-78膜,用XRD,TGA,SEM对合成的粉末和膜进行表征。将制备完整的ZIF-78/ZnO膜用于油气分离实验,考察了操作压力,进料浓度,操作温度及切割比对ZIF-78膜分离n-C6H1gN2体系性能的影... 采用反应晶种合成方法,在ZnO撑体(锌源)上制备ZIF-78膜,用XRD,TGA,SEM对合成的粉末和膜进行表征。将制备完整的ZIF-78/ZnO膜用于油气分离实验,考察了操作压力,进料浓度,操作温度及切割比对ZIF-78膜分离n-C6H1gN2体系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膜的分离因子随进料浓度的增加而增大,且分别在0.06MPa、20℃和切割比θ=0.2时达到最大值;膜的渗透系数均随操作压力、进料浓度、操作温度和切割比的增加而增大。实验研究了烷烃(C5~C7)/N2模拟油气体系在不同压力下对膜分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操作温度20℃,操作压力0.06MPa,进料浓度30%(V)的条件下,n-C5H1JN2、n-C6H1VN2和n-C7H16/N2的分离因子分别为2.45、2.27和2.13,渗透性分别为9.20×10^-8、6.22×10^-8。3.96×10^-8mol.(m^2.S.Pa)^-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IF-78/ZnO 烷烃(C5~C7)/N2分离 油气回收 操作条件
下载PDF
功能化无机粒子修饰大孔载体反扩散法制备ZIF-7膜
6
作者 殷慧敏 杨建华 +3 位作者 谢忠 王金渠 鲁金明 张艳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77-381,共5页
采用功能化无机粒子“二合一”修饰的方法,通过将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功能化的α-Al2O3粒子负载在大孔的管状载体上制备了类沸石咪唑框架(ZIF-7)膜,考察了APTES的用量对ZIF.7膜制各的影响。结果表明,嫁接有APTES的α-Al... 采用功能化无机粒子“二合一”修饰的方法,通过将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功能化的α-Al2O3粒子负载在大孔的管状载体上制备了类沸石咪唑框架(ZIF-7)膜,考察了APTES的用量对ZIF.7膜制各的影响。结果表明,嫁接有APTES的α-Al2O3粒子负载在载体上,有效降低了载体表面孔尺寸并增加了载体表面异相成核的位点,促进了膜的生长,在APTES与α-Al2O3粒子的摩尔比为1:3时,能够制得致密连续较薄的ZIF-7膜,膜厚度大约为2~3um,H2的渗透通量为4.70×10-7mol/(m2·s·Pa),H2/C02、H2/N2的理想分离因数分别为5.87、4.59,均大于努森扩散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化无机粒子 ZIF-7 气体分离
下载PDF
国家标准《膜分离技术术语》通过专家审查
7
作者 李小燕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10-210,共1页
关键词 分离技术术语》 国家标准 水处理技术 2004年7月28日
下载PDF
膜荚黄芪中黄酮类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王雪 唐生安 段宏泉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16年第5期409-411,共3页
目的:研究膜荚黄芪中黄酮类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和HPLC制备色谱方法分离纯化得到单体化合物,采用有机波谱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膜荚黄芪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8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2′,7-二羟基-3′,4′-二甲氧基异黄... 目的:研究膜荚黄芪中黄酮类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和HPLC制备色谱方法分离纯化得到单体化合物,采用有机波谱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膜荚黄芪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8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2′,7-二羟基-3′,4′-二甲氧基异黄烷-2′-O-β-D-吡喃葡萄糖苷(1),3′,4′-二甲基异黄烷(2),芒柄花素(3),芒柄花素-7-O-β-D-葡萄糖苷(4),毛蕊异黄酮(5),(6a R,11a R)3-羟基-9,10-二甲氧基紫檀烷(6),(6a R,11a R)9,10-二甲氧基紫檀烷-3-O-β-D-葡萄糖苷(7),7,2′-二羟基-3′,4′-二甲氧基异黄烷-7-O-β-D-葡萄糖苷(8)。结论:化合物1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荚黄芪 化学成分 色谱分离 黄酮类 2′ 7-二羟基-3′ 4′-二甲氧基异黄烷-2′-O-β-D-吡喃葡萄糖苷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