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拜耳法低铁赤泥制备硅钾肥工艺及硅钾活化机理研究
1
作者 罗扬 田江南 +2 位作者 丁健 郑诗礼 吴应红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7-33,共7页
本研究采用KOH水热处理工艺实现了拜耳法低铁赤泥中有毒钠元素的深度脱除,且同时活化了其中硅、钾等有益元素,将赤泥固废清洁转化为无机硅钾肥产品。分析表明,在KOH水热过程中,主要是含钠物相方钠石分解转化为钾沸石,同时钠元素进入液相... 本研究采用KOH水热处理工艺实现了拜耳法低铁赤泥中有毒钠元素的深度脱除,且同时活化了其中硅、钾等有益元素,将赤泥固废清洁转化为无机硅钾肥产品。分析表明,在KOH水热过程中,主要是含钠物相方钠石分解转化为钾沸石,同时钠元素进入液相,而钙铝榴石不参与反应。钾沸石相的生成是有效钾含量提升的主要原因,同时水热处理过程中有部分石英相被活化,该相由稳定的不可溶解形态转化为可吸收形态是有效硅含量提升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拜耳法赤泥 KOH 水热法 脱钠 硅钾肥 kalsio4 活化机理
下载PDF
Eu^(3+)掺杂铝硅酸钾发光材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石文杰 陈松岭 +4 位作者 常加忠 刘春霞 杨向超 徐崇辉 王振领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64-169,共6页
采用固相法在较温和的反应温度下合成了Eu3+掺杂铝硅酸钾发光材料,利用粉末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热分析仪(TG-DTA)、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仪(PL)等手段对合成的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450,550,650,750℃下合成... 采用固相法在较温和的反应温度下合成了Eu3+掺杂铝硅酸钾发光材料,利用粉末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热分析仪(TG-DTA)、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仪(PL)等手段对合成的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450,550,650,750℃下合成的KAlSiO4:Eu3+为无定形态,但其形貌受温度的影响较大,450℃下合成的样品分散性较好,其他温度下得到样品的形貌为块状团聚体;在394 nm的紫外光激发下,样品主要表现出掺杂Eu3+的特征发射(5D0→7F1和5D0→7F2跃迁),在650℃合成的样品的发射光谱强度最强,其荧光衰减曲线符合双指数衰减行为,经拟合平均荧光寿命为0.40 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光材料 Eu3+ kalsio4 掺杂
原文传递
钾霞石固体碱催化豆油酯化反应制备生物柴油 被引量:1
3
作者 温广 张占全 阎子峰 《分子催化》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5-58,共4页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钾霞石,用于催化豆油和甲醇酯化反应,在煅烧温度1200℃,得到单一的钾霞石物相.钾霞石表面多孔,孔径分布为0.2到1.0μm,有利于反应物分子的内扩散和接触活性位;同时对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以及催化剂Li含量...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钾霞石,用于催化豆油和甲醇酯化反应,在煅烧温度1200℃,得到单一的钾霞石物相.钾霞石表面多孔,孔径分布为0.2到1.0μm,有利于反应物分子的内扩散和接触活性位;同时对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以及催化剂Li含量进行了系统研究.反应温度120℃,醇油摩尔比12∶1,反应时间2 min,催化剂用量5%,生物柴油产率达19.8%.通过浸渍负载LiNO3的催化剂,其催化活性明显提高,相同条件下生物柴油产率达100%.固定床反应器数据显示该催化剂有较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柴油 酯化反应 固体碱催化剂 钾霞石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