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KCZ6.2型移相触发器及应用
1
作者 江琳 李宏 岳清涛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09年第6期80-83,共4页
本文系统介绍了KCZ6.2型晶闸管触发器的内部结构、工作原理、电路参数及使用特点,并介绍了KCZ6.2型触发器在电力电子技术中的应用。
关键词 TC787 kcz6.2 晶闸管电路 移相控制
下载PDF
HPLC法同时测定离体透皮实验接收液中萘替芬和酮康唑浓度 被引量:2
2
作者 何海霞 柳青 +1 位作者 杨宇宏 周远大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64-267,共4页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离体透皮实验接收液中萘替芬和酮康唑浓度。方法:氯雷他定作内标,透皮液经乙醚提取后,采用Hypersil C18柱(5μm,5.0 mm×200 mm),以乙腈-甲醇-水-三乙胺(35:40:25:0.8,用冰醋酸调至pH 7.0)为流动相,流速1.2 ...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离体透皮实验接收液中萘替芬和酮康唑浓度。方法:氯雷他定作内标,透皮液经乙醚提取后,采用Hypersil C18柱(5μm,5.0 mm×200 mm),以乙腈-甲醇-水-三乙胺(35:40:25:0.8,用冰醋酸调至pH 7.0)为流动相,流速1.2 mL·min-1;在紫外265 nm处检测。结果:萘替芬和酮康唑线性范围分别为0.08040-2.010μg·mL-1(r=0.9936)和0.2016-5.040μg·mL-1(r=0.9999),最低检出浓度分别为0.0201μg·mL-1和0.0403μg·mL-1,不同浓度的平均回收率(n=15)分别为102.6%和100.1%。结论:本法灵敏度、准确度及回收率均能达到离体透皮实验接收液中药物浓度的测定要求,也可用于药代动力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LC法 离体透皮实验 萘替芬 酮康唑 药物浓度 NTF kcz
下载PDF
酮康唑微囊的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尚北城 迟翠华 +2 位作者 唐冰 陈燕 简晓娜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04年第5期494-496,共3页
目的 :研究酮康唑微囊的稳定性 ,探讨提高酮康唑稳定性的方法。方法 :采用加速稳定性和长期稳定性实验 ,研究酮康唑微囊化前后含量及外观性状的变化。结果 :在高温、高湿、强光照及长期室温放置条件下 ,微囊中酮康唑表现出稳定的化学物... 目的 :研究酮康唑微囊的稳定性 ,探讨提高酮康唑稳定性的方法。方法 :采用加速稳定性和长期稳定性实验 ,研究酮康唑微囊化前后含量及外观性状的变化。结果 :在高温、高湿、强光照及长期室温放置条件下 ,微囊中酮康唑表现出稳定的化学物理性质 ;而在同样条件下 ,酮康唑原料易变色 ,含量变化也很大。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酮康唑微囊 稳定性 kcz 外观性状
下载PDF
增效复方酮康唑霜的制备及临床应用
4
作者 刘晓明 《中国现代医药科技》 2003年第4期29-29,共1页
关键词 复方酮康唑霜 真菌感染 皮肤 kcz 药物
下载PDF
霉菌性阴道炎给予克霉唑阴道片联合酮康唑乳膏治疗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5
作者 张彬玉 党亚茹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6年第23期38-39,共2页
目的探讨霉菌性阴道炎采用克霉唑阴道片联合酮康唑乳膏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选择80例霉菌性阴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使用酮康唑乳膏+维生素C片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 目的探讨霉菌性阴道炎采用克霉唑阴道片联合酮康唑乳膏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选择80例霉菌性阴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使用酮康唑乳膏+维生素C片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克霉唑阴道片联合酮康唑乳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0%与对照组77.5%相比明显较高(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霉菌清除率95.0%与对照组75.0%相比明显较高(P<0.05);观察组患者疗后复发率0.0%与对照组15.0%相比明显较低(P<0.05)。结论霉菌性阴道炎采用克霉唑阴道片联合酮康唑乳膏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提升患者治疗效果,提高霉菌清除率,减少患者复发状况,且患者不良反应较少,治疗安全性高,可在临床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霉菌性阴道炎 克霉唑阴道片 酮康唑乳膏
下载PDF
喀斯特洞穴系统碳循环的烟囱效应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20
6
作者 罗维均 王世杰 刘秀明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333-1340,共8页
对全球碳循环的系统研究已有几十年的历史,至今已取得很多重要成果,但对占整个地球陆地面积约10%的喀斯特地区碳循环的研究却在近10~20年来才逐渐受到重视。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岩溶作用对全球碳循环具有重要影响。目前,科学家们对... 对全球碳循环的系统研究已有几十年的历史,至今已取得很多重要成果,但对占整个地球陆地面积约10%的喀斯特地区碳循环的研究却在近10~20年来才逐渐受到重视。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岩溶作用对全球碳循环具有重要影响。目前,科学家们对影响喀斯特地区碳循环的各种因素有了较为全面系统的认识,并对碳源或碳汇量进行了估算。然而,与非喀斯特地区不同,喀斯特地区普遍发育着大小和形态各异的溶洞/裂隙,为喀斯特地区地一气交换增加了一个通道(窗口),其在喀斯特地区碳循环过程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至今还少有报道。已有研究显示,喀斯特洞穴具有明显的烟囱效应,是不可忽略的。综述前人的研究发现,洞穴系统碳循环研究还存在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如烟囱效应对区域和全球大气CO2的贡献;烟囱效应的区域差异、季节变化及其原因(驱动力);烟囱效应对当地生态系统的影响等。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如涡度相关、大孔径闪烁和同位素)的发展,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可能。因此,有必要运用现有的先进手段对洞穴系统碳循环进行自动连续监测和研究,这对喀斯特地区碳循环,甚至全球碳循环研究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喀斯特关键带 涡度相关 大孔径闪烁仪 稳定同位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