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2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挝川圹省Phu Kham铜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被引量:12
1
作者 王宏 王疆丽 +3 位作者 陈慕天 王吉勇 施美凤 朱华平 《地质找矿论丛》 CAS CSCD 2014年第1期66-71,共6页
老挝Phu Kham铜金矿为大型斑岩-夕卡岩型铜金矿床,地处老挝川圹省西南部。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工作,研究了Phu Kham铜金矿床形成的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时代、找矿模式及成因类型。结果表明:铜金矿容矿岩系为石炭-二叠系碳... 老挝Phu Kham铜金矿为大型斑岩-夕卡岩型铜金矿床,地处老挝川圹省西南部。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工作,研究了Phu Kham铜金矿床形成的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时代、找矿模式及成因类型。结果表明:铜金矿容矿岩系为石炭-二叠系碳酸盐岩、火山碎屑岩、夕卡岩及斑岩脉;矿石矿物主要为黄铁矿、黄铜矿、蓝铜矿、斑铜矿及孔雀石等;矿床成因为斑岩-夕卡岩型,成矿时代为晚石炭世—早二叠世。预测在Phu Kham矿区及长山成矿带内具有寻找大型-超大型铜金铁锡矿床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u kham铜金矿 斑岩-夕卡岩型 地质特征 找矿方向 川圹省 老挝
下载PDF
Resolving place names in Amdo and Kham:A gazetteer for the Hengduan Mountains region of Southwest China
2
作者 Susan L. KELLEY 《植物分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21-732,共12页
Perhaps no region on earth presents such a confusing array of place names as does the area made up of the former provinces of Kham and Amdo in historic Tibet (Xizang). Within these areas, cities, towns, villages, moun... Perhaps no region on earth presents such a confusing array of place names as does the area made up of the former provinces of Kham and Amdo in historic Tibet (Xizang). Within these areas, cities, towns, villages, mountains, lakes and other geographic features have at least two names applied to them, one Tibetan, the other Chinese. Overlying this indigenous nomenclature are the names applied by outsiders, mostly Europeans, each of whom used their native language to transliterate the names they heard or read from Tibetan or Chinese script, and names in the languages of other ethnic minorities who live within the area. Adding to the confusion are the conflicting “standards” for transliterating Tibetan and Chinese names. To resolve the inconsistencies and uncertainties of place names in this region, a multilingual gazetteer and thesaurus was prepared. The gazetteer-thesaurus was compiled to be used as a tool for correlating the often radically different names assigned to a single place or feature and to provide the geographic coordinates for each. The impetus for this project was the need to assign geographic coordinates to plant specimens collected in the area since the latter part of the 19th century up until the advent and widespread use of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receivers in the 1990s. Georeferencing specimens is necessary for plotting the historical distribution of species and for more completely understanding the information contained on specimen labels. Knowing the distribution of plants is important for answering phylogenetic questions, determining local and widespread biogeographical patterns, identifying areas of unusually high diversity or endemism, and determining areas in need of special protection. The value of such a gazetteer, however, extends well beyond the field of botany. It is intended to be of use to anyone with a desire to know the nomenclatural history of places in the area and for pinpointing with a fair degree of accuracy the location of each of those pla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bet (Xizang) Amdo kham Hengduan Mountains gazetteer BIODIVERSITY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GIS) HERBARIUM CONSERVATION georeferencing.
下载PDF
Private Schooling in Kham: Athri Village School in Derge──A Kham Aid Foundation Report
3
作者 PAMELA LOGAN 《China's Tibet》 2000年第1期26-27,共2页
关键词 SCHOOL A kham Aid Foundation Report Athri Village School in Derge
下载PDF
Tibetan Houses of AMDO AND KHAM
4
作者 ANDREW SEWELL 《China's Tibet》 2001年第1期30-33,共4页
关键词 In Tibetan Houses of AMDO AND kham
下载PDF
藏文mdo gams和mdo khams考 被引量:10
5
作者 黄维忠 王维强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7-91,共5页
本文从敦煌文献中的mdogams这一地理名词着手 ,认为该词后因语音的演变等因素 ,演变成元代的mdokhams(朵甘思 )。明代初期 ,藏族又出现多康三岗 (mdokhamssganggsum)等地理概念 ,朵甘思仅为其三岗之一 ,因此朵甘思和多康是两个地理概念... 本文从敦煌文献中的mdogams这一地理名词着手 ,认为该词后因语音的演变等因素 ,演变成元代的mdokhams(朵甘思 )。明代初期 ,藏族又出现多康三岗 (mdokhamssganggsum)等地理概念 ,朵甘思仅为其三岗之一 ,因此朵甘思和多康是两个地理概念。但因后期藏文文献中多康与朵甘思选用同一个词mdokhams来表达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近现代的研究者 ,在mdokhams一词单独出现时 ,稍有不察 ,便容易产生歧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文献 藏文文献 “mdo gains” “mdo khams” 考证 朵甘思 多康三岗 地理概念
原文传递
康定金汤藏语基数词的形态学分析
6
作者 李春梅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56-61,共6页
本文探讨金汤藏语三个土话中的基数词形态学特征,通过和藏文的对比,对其数词形式进行分析。首先描述基数词“一”至“一百”的整数形式。从数词形态特征来看,各个土话有各自特征。具有特色的是三种:(一)两河口话的“一”至“五”具有先... 本文探讨金汤藏语三个土话中的基数词形态学特征,通过和藏文的对比,对其数词形式进行分析。首先描述基数词“一”至“一百”的整数形式。从数词形态特征来看,各个土话有各自特征。具有特色的是三种:(一)两河口话的“一”至“五”具有先行于数词词根的音节;(二)昌须话单独数词“一”和作为语素的“一”之间有词根交替;(三)昌须话“二十一”至“二十九”为缺连接语素的三音节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汤藏语 康方言 基数词 词根 语音对应
下载PDF
论康巴生态小说的物象选择
7
作者 马迎春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62-68,共7页
康巴文学以高度的审美价值和责任担当汇入了当代中国文学主潮,在批评界掀起了一股研究热潮,不少研究者就其中蕴含的生态思想展开论述,但没有涉及到生态小说的艺术表达策略研究。本文从物象选择角度论述康巴生态小说的叙事策略,试图弥补... 康巴文学以高度的审美价值和责任担当汇入了当代中国文学主潮,在批评界掀起了一股研究热潮,不少研究者就其中蕴含的生态思想展开论述,但没有涉及到生态小说的艺术表达策略研究。本文从物象选择角度论述康巴生态小说的叙事策略,试图弥补生态批评只重内容不重形式的缺憾。从物象选择角度看,康巴作家生态小说中有功能性、主题性和道具性三类物象,不同类型物象承担着不同的叙事功能,体现着作家的艺术策略,它们协同作用表达生态文学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小说 康巴作家 功能性物象 主题性物象 道具性物象
下载PDF
康巴地区藏族圈舞形态成因探源
8
作者 熊云绯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96-100,共5页
本文从历史遗存出发,指出康巴地区藏族民间舞蹈多以圈舞形态呈现的原因具有多元性。圈舞是藏族先民古老且常见的舞蹈构图形式的遗存,这种舞蹈形态因情感交流与社会秩序构建需要而形成,因地理环境和农牧业生产方式而造就。围圈舞蹈是多... 本文从历史遗存出发,指出康巴地区藏族民间舞蹈多以圈舞形态呈现的原因具有多元性。圈舞是藏族先民古老且常见的舞蹈构图形式的遗存,这种舞蹈形态因情感交流与社会秩序构建需要而形成,因地理环境和农牧业生产方式而造就。围圈舞蹈是多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结果;是传统文化尚“圆”审美取向的反映;也是藏族人民宗教信仰和民族性格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巴地区 舞蹈构图 舞蹈纹彩陶盆 圈舞形态 锅庄
下载PDF
从“甲羌”在“羌姆”中的展演看汉藏往来的记忆共叙--以康区白玉寺“莲师羌姆”为例
9
作者 卢茜 《西藏艺术研究》 2024年第2期11-22,共12页
白玉寺莲师“羌姆”凭借对“甲羌”的周期性展演,完善了自身宣扬佛理,整合僧俗,聚揽信众的宗教仪式功能,而围绕着“甲羌”的来源,在不同身份的人群中形成了不同的历史记忆。文章主要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视角,... 白玉寺莲师“羌姆”凭借对“甲羌”的周期性展演,完善了自身宣扬佛理,整合僧俗,聚揽信众的宗教仪式功能,而围绕着“甲羌”的来源,在不同身份的人群中形成了不同的历史记忆。文章主要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视角,通过对文成公主引入说、汉藏通商说以及皇帝开许说等多重记忆生境的考证,挖掘其背后所隐喻的文化信息。特别是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角度,借助当下时空与历史情境的对话,复现了藏边社会民族之间频繁的经济往来、族际互通及政治秩序互构的发展样态。凸显了在共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前提下,展演“甲羌”所发挥的培育民众共融情感,强化族群文化认同,构筑多元一体文化格局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羌 羌姆 康区 汉藏交流 文化记忆
下载PDF
清初的康区贸易管控及其原因探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志英 田茂旺 《民族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26-133,155,共9页
明末清初,打箭炉及金沙江地区作为贸易重镇,逐渐成为蒙藏贸易集散地和交往通道。吴三桂叛清后,清政府在无力用兵青藏地区的态势下,对这一日益兴盛的蒙藏贸易重镇区忧虑有二:一是忧心蒙古人以贸易为由头,通过这些区域与吴三桂勾结,使得... 明末清初,打箭炉及金沙江地区作为贸易重镇,逐渐成为蒙藏贸易集散地和交往通道。吴三桂叛清后,清政府在无力用兵青藏地区的态势下,对这一日益兴盛的蒙藏贸易重镇区忧虑有二:一是忧心蒙古人以贸易为由头,通过这些区域与吴三桂勾结,使得大势已去的吴三桂流窜到青海、西藏一带;二是担心大量的战马通过茶马互市流动到吴三桂等反清势力手中,对清朝有所不利。是故,为防御蒙藏联合势力南扩过程中,与吴三桂及其后继者形成联合态势,阻止吴三桂等反清势力向青藏地区逃窜,清朝于1681-1683年对打箭炉、金沙江等地区的蒙藏贸易活动实行了强有力的管控措施。其措施主要是在丽江、鹤庆、金沙江、中甸、打箭炉等地相继颁布贸易禁令,以此控制蒙藏在云南周边区域贸易活动。这一贸易管控措施使得蒙古在康区的贸易范围大为缩小,并以大量康区蒙古驻军撤出为条件,再次换得有限的贸易市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三桂叛清 清朝 康区 贸易管控
下载PDF
明中后期朝廷对藏交通政策的转变及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罗宏 《民族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6-142,165,共8页
明代是汉、藏交通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明中后期,朝廷在内地与西藏的交通问题上发生了一次重大的政策转向,改变了朝廷使臣和藏族朝贡者以往主要由甘青故道进出青藏高原的传统,开始以途经康区的川藏道作为正驿。明中后期的川藏官道,... 明代是汉、藏交通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明中后期,朝廷在内地与西藏的交通问题上发生了一次重大的政策转向,改变了朝廷使臣和藏族朝贡者以往主要由甘青故道进出青藏高原的传统,开始以途经康区的川藏道作为正驿。明中后期的川藏官道,大致路线应为:出碉门,过打箭炉,然后往北行经今天的道孚、炉霍、甘孜、德格,至昌都,最后抵达拉萨。明代汉藏交通重心南移,是明王朝根据当时政治、经济、民族关系等各方面形势的变化而作出的选择。相较西北甘青地区的动乱以及所面临的蒙古部族的威胁,川藏道途经茶叶产地,方便食茶的赏给,同时也有利于保护朝廷在西北的茶马贸易。十五世纪中叶以来,明王朝在汉藏交通问题上的政策转向,不仅改变了内地与西藏之间交通的格局,导致了汉、藏交通重心的南移,而且对青藏高原政治格局的变化,以及后世治藏政策的演变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交通政策 川藏官道 康区
下载PDF
康巴藏族成人的体成分
12
作者 洪海潇 宇克莉 +4 位作者 张兴华 郑连斌 李翀 向小雪 赵一帆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9-73,共5页
为探讨康巴藏族成人的体成分特点,采用生物电阻抗法,在云南迪庆对康巴藏族587例(男性248例,女性339例)成人的体成分进行测量.结果如下:①康巴藏族男性和女性的身高与年龄呈负相关,体质量和BMI与年龄呈正相关.男性的体脂率、内脏脂肪等... 为探讨康巴藏族成人的体成分特点,采用生物电阻抗法,在云南迪庆对康巴藏族587例(男性248例,女性339例)成人的体成分进行测量.结果如下:①康巴藏族男性和女性的身高与年龄呈负相关,体质量和BMI与年龄呈正相关.男性的体脂率、内脏脂肪等级和躯干脂肪率与年龄呈正相关,女性的体脂率、内脏脂肪等级、躯干和四肢脂肪率与年龄呈正相关.男性和女性的总肌肉量和躯干肌肉量与年龄呈负相关;男性的四肢肌肉量的年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女性的右上肢肌肉量与年龄呈正相关,左上肢和下肢肌肉量的年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男性和女性的推定骨量与年龄呈负相关,水分率与年龄不相关.②男性除内脏脂肪等级高于女性外,其他脂肪成分均低于女性.男性的肌肉成分、推定骨量和水分率高于女性.③与云南其他少数民族比较,康巴藏族的脂肪成分和肌肉量处在较高水平,男性和女性的体成分特征均与纳西族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成分 体脂率 肌肉量 康巴藏族 生物电阻抗法
下载PDF
民间的力量——民间社团与第三次康藏之争考论
13
作者 吴丽丽 刘永文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4-45,共12页
不同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促生各种不同的民间社团,第三次康藏之争未发生之前就有传统意义上的民间组织“西康总商会”“教育会”“西康国民协进会”。但因第三次康藏之争的发生而成立的民间组织则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时代性,包括以八... 不同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促生各种不同的民间社团,第三次康藏之争未发生之前就有传统意义上的民间组织“西康总商会”“教育会”“西康国民协进会”。但因第三次康藏之争的发生而成立的民间组织则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时代性,包括以八百名民众代表为基础的“西康特区汉夷全体民众保固国防后援会”;临时性质的请愿团和难民团;同乡组织“西康旅京同乡国防救亡会”;民意机关“西康民众代表驻京办事处”。各类民间组织或直接参与“纠纷”的调解,或以电文和呈文的方式为各级政府提供康藏之争的信息和解决纠纷的方案,或以请愿的方式催促政府尽早解决康藏纠纷。而“民意机关”则长期驻京,互通京康消息,提交各种提案。这些民间组织维护边疆稳定、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其与各级国家机关、其他民间组织紧密互动,形成强大的反分裂力量,使分裂势力图谋分裂国家的阴谋落空,促进了现代多民族国家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次康藏之争 民间社团 国家构建
下载PDF
20世纪上半叶康区政治秩序建构与社会制度的历史选择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海兵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80-87,共8页
20世纪上半叶,中央政府对康区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并逐渐将之纳入省县制度的框架。作为边地多民族省份,省制在康区的施行存在特殊性、复杂性和局限性。国民政府将民族问题定位为地方问题,以地方自治解决康区土司问题,并对农奴制度进行初... 20世纪上半叶,中央政府对康区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并逐渐将之纳入省县制度的框架。作为边地多民族省份,省制在康区的施行存在特殊性、复杂性和局限性。国民政府将民族问题定位为地方问题,以地方自治解决康区土司问题,并对农奴制度进行初步改革。由于受康藏局势的影响以及阶级局限性,国民政府没有对农奴制度、土司制度所依存的封建土地所有制进行改革。康巴精英格桑泽仁则从族裔自治的角度提出了废除省制建立自治地方的主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民族区域自治成为康区的制度架构。民主改革后,康区社会制度实现了全面转型,这是近代康藏历史发展和人民选择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上半叶 康区 地方自治 民族自治 民族区域自治
下载PDF
基于EGG信号的藏语康方言塞音分析研究
15
作者 更尕永 石海强 +1 位作者 更太加 魏建国 《信息化研究》 2023年第2期28-34,共7页
塞音是汉藏语系语言的辅音中最重要的音素类型。本文利用EGG-D800设备采集藏语康方言塞音的生理语音数据,分析了藏语康方言塞音的声学和生理参数特征。经过分析康方言塞音的语图和EGG信号,首先发现EGG信号的波形图存在识别清音与浊音的... 塞音是汉藏语系语言的辅音中最重要的音素类型。本文利用EGG-D800设备采集藏语康方言塞音的生理语音数据,分析了藏语康方言塞音的声学和生理参数特征。经过分析康方言塞音的语图和EGG信号,首先发现EGG信号的波形图存在识别清音与浊音的作用,得出康方言塞音分为有声浊音和无声清音;其次开商与塞音的“送气”量存在密切关系,根据塞音开闭比提出藏语康方言塞音有4种发声类型,并且得出塞音的开闭比是区别康方言塞音发声类型的重要参数。这些对语音的辅音研究、藏语塞音的发声研究均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方言 发声类型 塞音 EGG信号波形图 开商
下载PDF
投身藏汉民族关系史研究二十余载的学者——访四川师范大学巴蜀文化研究中心王川教授
16
作者 姜凌志 袁昌旭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0,共10页
王川,四川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教育部历史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兼任中国民族史学会副会长、中国古都学会副会长。先后应邀到中国香港浸会大学、岭南大学、中国... 王川,四川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教育部历史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兼任中国民族史学会副会长、中国古都学会副会长。先后应邀到中国香港浸会大学、岭南大学、中国澳门理工学院、美国斯坦福大学、西来大学等参加学术研讨会、讲学或访问。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近现代西南地区经济社会史,尤其是西藏历史。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5项(在研国家社科重大项目1项),完成了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4项(含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2项);先后在《民族研究》《哲学研究》发表论文80篇,为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13篇;出版《西康地区近代社会研究》(人民出版社)等专著9部,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科)一等奖(合著)、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合著)、四川省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二等奖(独著)等8项。文章围绕王川教授的学术经历,结合他在藏汉民族关系史领域二十余载的研究,对其进行了专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川 西藏历史 康藏研究 社会史
下载PDF
卫藏藏族与康巴藏族的Heath-Carter法体型 被引量:8
17
作者 包金萍 宇克莉 +3 位作者 李咏兰 李翀 张兴华 郑连斌 《人类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34-846,共13页
运用Heath-Carter人体测量法,对云南省迪庆400例康巴藏族成人和西藏林芝507例卫藏藏族成人进行了体型研究。卫藏藏族男性(5.0-6.2-1.1)和康巴藏族男性(4.4-5.1-1.6)均为偏内胚层的中胚层体型。卫藏藏族女性(5.7-6.1-0.8)和康巴藏族女性(... 运用Heath-Carter人体测量法,对云南省迪庆400例康巴藏族成人和西藏林芝507例卫藏藏族成人进行了体型研究。卫藏藏族男性(5.0-6.2-1.1)和康巴藏族男性(4.4-5.1-1.6)均为偏内胚层的中胚层体型。卫藏藏族女性(5.7-6.1-0.8)和康巴藏族女性(5.6-5.7-1.1)均为内胚层-中胚层均衡型体型。总体上看,卫藏藏族和康巴藏族体型具有一致性,也存在差异。卫藏藏族男、女性和康巴藏族男、女性都属于身体线性度低,骨骼、肌肉发达,体脂丰满的体型。卫藏藏族男性、女性比康巴藏族男性、女性的脂肪更多一些,肌肉、骨骼更发达一些,体态更丰满一些。本文从藏族族源的形成以及生活环境的视角,探讨了同为藏族的卫藏与康巴藏族之间体型的异同,和同为生活在高海拔族群间体型差异产生的原因。研究结果提示藏族具有中国北方民族的体型特征。藏族的多脂肪,骨骼肌肉发达,身体粗壮的体型特征也是对高原环境的适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ath-Carter 人体测量 藏族 卫藏 康巴
下载PDF
近代康区陕商在汉藏互动与文化交流中的角色 被引量:14
18
作者 石硕 邹立波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11,共7页
自清代初期以来,陕商始终在康区汉藏贸易中占据重要地位。这不仅在于陕商善于把握商机,构建起层级式的商贸网络,扩大与藏区社会的商贸接触面,还在于陕商重视文化与社会交往在汉藏族际贸易中的作用,通过尊重、效仿藏民生活方式和频繁的... 自清代初期以来,陕商始终在康区汉藏贸易中占据重要地位。这不仅在于陕商善于把握商机,构建起层级式的商贸网络,扩大与藏区社会的商贸接触面,还在于陕商重视文化与社会交往在汉藏族际贸易中的作用,通过尊重、效仿藏民生活方式和频繁的社会接触与互动,推动贸易的顺利进行。在此过程中,陕商扮演着向康区传播汉文化与吸纳藏文化因素的双重角色,客观上推动了康区汉藏文化交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商 康区 汉藏互动
下载PDF
卫藏藏族、康巴藏族和安多藏族女青年唇形特征 被引量:2
19
作者 钟铧 王飞 +8 位作者 李晓箐 李广 余丽霞 次仁 白玛多吉 楚多 罗桑 刘亚丽 丁亚丽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45-248,共4页
目的探讨藏族女青年的唇形特征。方法根据知情同意原则,以自愿参加的藏族女青年为研究对象,有效样本542例,年龄18~23岁,平均年龄(20. 42±1. 34)岁。利用直角规直接测量被测者的口裂宽和唇高,并计算唇指数。结果藏族女青年唇高均值... 目的探讨藏族女青年的唇形特征。方法根据知情同意原则,以自愿参加的藏族女青年为研究对象,有效样本542例,年龄18~23岁,平均年龄(20. 42±1. 34)岁。利用直角规直接测量被测者的口裂宽和唇高,并计算唇指数。结果藏族女青年唇高均值为(18. 01±4. 29) mm,口裂宽均值为(49. 40±5. 55) mm,唇指数均值为(36. 60±8. 21) mm。康巴藏族的唇高和唇指数均值与卫藏藏族和安多藏族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 01),卫藏藏族的口裂宽均值与安多藏族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 01)。唇高与年龄成负性相关(r=-0. 124,P<0. 01),唇指数与年龄成负性相关(r=-0. 155,P<0. 01),口裂宽与年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康巴藏族唇高较高,安多藏族具有更阔的口裂宽。藏族女青年唇高和唇指数随年龄递增而减小,唇形特征以中唇型(69. 2%)和宽口裂(73. 6%)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指数 口裂宽 唇高 卫藏藏族 康巴藏族 安多藏族 直接测量 女性
下载PDF
康藏史研究综述 被引量:8
20
作者 石硕 邹立波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4期67-72,共6页
作为藏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康藏史研究近年来已日益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普遍重视。无论是研究广度还是深度上均有较大拓展和深入。在多学科交叉研究的影响下,研究方法与视角也日趋多元、新颖。文章在此学术背景下,回顾与检讨以往康藏... 作为藏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康藏史研究近年来已日益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普遍重视。无论是研究广度还是深度上均有较大拓展和深入。在多学科交叉研究的影响下,研究方法与视角也日趋多元、新颖。文章在此学术背景下,回顾与检讨以往康藏史研究的收获与不足,梳理康藏史研究的脉络与主体趋向,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藏史 研究 综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