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电极导管标测对Koch三角的X线影像测定在慢径消融中的价值 被引量:6
1
作者 周聊生 李莹 +3 位作者 王连祥 闫素华 娄兹谟 杨光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1年第6期393-395,共3页
目的 :测定Koch三角的X线影像学上的大小及在慢径消融中的价值。方法 :2 7例房室结双径路并折返性室上速的患者 ,用冠状静脉窦口及希氏束标记Koch三角的部位 ,分别用左前斜 (LAO) 4 5°及加头位和足位 2 0°,右前斜 (RAO)30... 目的 :测定Koch三角的X线影像学上的大小及在慢径消融中的价值。方法 :2 7例房室结双径路并折返性室上速的患者 ,用冠状静脉窦口及希氏束标记Koch三角的部位 ,分别用左前斜 (LAO) 4 5°及加头位和足位 2 0°,右前斜 (RAO)30°及加用头位和足位 2 0°测量Koch三角的高度 ,以 2 0mm为界将Koch三角分为大小两组。结果 :Koch三角有较差异 ,以LAO45°显示最小 ,RAO +足位显示最大。结论 :小Koch三角组慢径多分布位置低 ,消融时可参考RAO +足位 ;大Koch三角组消融位置多在中下 1/ 3以下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och三角 射频消融 影像学检查 电极导管 心律失常
下载PDF
运动大鼠Koch三角区AVN组织结构变化及其对Cx43和Cx45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田振军 王友华 凌风东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64-69,共6页
目的:探讨有氧训练和大强度疲劳训练对大鼠Koch三角区房室结(Atrioventricularnode,AVN)组织结构的变化及其对Cx43和Cx45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跑台训练方式,建立大鼠有氧训练和疲劳训练模型,分别采用普通HE染色、Masson染色及免疫组化S... 目的:探讨有氧训练和大强度疲劳训练对大鼠Koch三角区房室结(Atrioventricularnode,AVN)组织结构的变化及其对Cx43和Cx45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跑台训练方式,建立大鼠有氧训练和疲劳训练模型,分别采用普通HE染色、Masson染色及免疫组化SABC法,观察Koch三角区AVN组织结构变化及其Cx43和Cx45的表达;采用电镜观察Koch三角区AVN实质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有氧训练组Koch三角区AVN中PC和TC胞膜清晰,胞核内染色质均匀,胞内线粒体较安静对照组和疲劳训练组丰富,线粒体嵴清晰,电子致密颗粒丰富。胶原纤维分布均匀,且Cx43和Cx45表达均显著高于安静对照组和疲劳训练组。疲劳训练组Koch三角区AVN实质细胞分布稀疏,PC和TC肿胀,细胞内线粒体减少,肿胀,嵴紊乱且模糊很难辨认,细胞核内异染色质边聚,细胞内部分区域出现空泡化,胶原纤维增生异常,Cx43和Cx45表达均较安静对照组和有氧训练组变化显著。结论:不同强度运动训练可使Koch三角区AVN实质细胞和间质成分与Cxs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有氧训练可维护大鼠AVN的正常结构与功能。大强度疲劳训练可造成AVN组织结构发生微损伤性改变,Cx43和Cx45表达均显著降低。推测可能与运动性心律失常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训练 koch三角 房室结 超微结构 连接蛋白 免疫组织化学 动物实验
下载PDF
螺旋电极导线Koch三角起搏治疗慢-快综合征的可行性及疗效观察 被引量:19
3
作者 彭景添 王梦洪 +3 位作者 吴印生 吴友平 郑泽琪 罗雄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5年第4期325-325,共1页
观察螺旋电极导线Koch三角起搏治疗慢-快综合征的价值。15例Koch三角起搏的患者,术中测定心功能、右房压力,并与右心耳起搏比较,术前及术后6月、2年各查24h动态心电图,术中、术后3个月、6个月、1年以及2年观察起搏参数。结果:Koch三角... 观察螺旋电极导线Koch三角起搏治疗慢-快综合征的价值。15例Koch三角起搏的患者,术中测定心功能、右房压力,并与右心耳起搏比较,术前及术后6月、2年各查24h动态心电图,术中、术后3个月、6个月、1年以及2年观察起搏参数。结果:Koch三角起搏与右心耳起搏相比,心脏功能和右房压力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术中及随访期间各起搏参数无明显变化(P>0.05),术后大部分患者房性心律失常得到控制。结论:螺旋电极导线Koch三角起搏治疗慢-快综合征方法可行、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螺旋电极导线 koch三角 慢-快综合征 起搏
下载PDF
器质性心脏病患者Koch三角的测量及其临床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孟令东 周聊生 周凤云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288-289,共2页
目的 观察和测量器质性心脏病患者 Koch三角的大小 ,以避免心外科手术中对房室结的损伤 ,以及指导对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慢径的射频消融。 方法 选择先天性或后天性心脏病患者 4 1例 ,术中直视测量 Koch三角的各条径线。 结果  K... 目的 观察和测量器质性心脏病患者 Koch三角的大小 ,以避免心外科手术中对房室结的损伤 ,以及指导对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慢径的射频消融。 方法 选择先天性或后天性心脏病患者 4 1例 ,术中直视测量 Koch三角的各条径线。 结果  Koch三角的高为 17~ 39mm(2 6 .6± 4 .6 mm) ,冠状窦口下缘到三尖瓣隔瓣的距离 6~15 m m(10 .9± 2 .5 mm) ;Todaro腱长 11~ 35 m m(2 0 .9± 5 .2 mm) ,三尖瓣隔瓣长 18~ 38mm (2 6 .9± 2 .7mm) ,冠状窦口上缘到 Todaro腱的距离 3~ 13mm(8.0± 1.7mm) ;冠状窦口直径 4~ 13mm(8.9± 1.7mm)。 结论 Koch三角变异较大 ,Koch三角的高可反映 Koch三角的大小 ,依据 Koch三角的高对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消融慢径靶点位置的判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也可减少心外科手术时对房室结的损伤 ,防止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提高手术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och三角 患者 临床应用 冠状窦 慢径 三尖瓣 心外科手术 距离 大小 结论
下载PDF
在心脏直视手术下行Koch三角测量的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孟令东 周聊生 +2 位作者 李晓佳 周凤云 张秋月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4年第5期352-354,共3页
观测心脏疾病状态下Koch三角大小 ,并探讨与心脏大小的关系 ,指导临床射频消融术慢径靶点在Koch三角的定位。选择心外科住院手术治疗的先天或后天性心脏病患者 4 1例。术中直视测量Koch三角的各条径线 ,并统计分析其与超声所测心脏大小... 观测心脏疾病状态下Koch三角大小 ,并探讨与心脏大小的关系 ,指导临床射频消融术慢径靶点在Koch三角的定位。选择心外科住院手术治疗的先天或后天性心脏病患者 4 1例。术中直视测量Koch三角的各条径线 ,并统计分析其与超声所测心脏大小及患者体重、身高、体表面积的关系。结果 :Koch三角大小与Koch三角的高呈正相关 ,Koch三角的高与右房横径呈正相关 ,冠状窦口到三尖瓣隔侧瓣的距离 (CSO TV)与右房横径呈正相关 ,Koch三角的高与CSO TV呈正相关。结论 :可根据右房大小预测Koch三角大小 ,结合导管影象学上测量Koch三角的高 ,则能判定CSO TV ,以确定慢径消融靶点的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och三角 靶点 心脏直视手术 患者 冠状窦 后天性心脏病 心外科 大小 正相关 结论
下载PDF
Koch三角的电生理指标及X线解剖与慢径消融靶点的关系 被引量:2
6
作者 周聊生 李莹 +4 位作者 杨光 娄兹谟 闫素华 王连祥 孙洁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03年第3期165-165,共1页
关键词 koch三角 电生理指标 X线 解剖 靶点 关系 房室结双径路 慢径射频消融治疗 室上性心动过速
下载PDF
儿童Koch三角测量及其临床价值 被引量:1
7
作者 孟令东 周聊生 郑司亮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38-39,共2页
关键词 koch三角 临床价值 儿童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测量 器质性心脏病 病理状态 靶点定位 射频消融 直视下
下载PDF
在心脏直视手术下儿童Koch三角的测量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孟令东 郑司亮 周聊生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5年第3期207-209,共3页
观测儿童心脏疾病状态下Koch三角的大小及其变化,指导儿童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慢径的射频消融法的定位。选择心外科住院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儿童患者19例。术中直视测量Koch三角的各条径线。计算Koch三角各径线与身高、体重、体表面... 观测儿童心脏疾病状态下Koch三角的大小及其变化,指导儿童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慢径的射频消融法的定位。选择心外科住院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儿童患者19例。术中直视测量Koch三角的各条径线。计算Koch三角各径线与身高、体重、体表面积及超声所测心脏各心腔大小之间两变量间的关系。结果:Koch三角的高12.7±4.6mm、冠状窦口(CSO)下缘到三尖瓣(TV)隔瓣的最近距离6.3±2.5mm;Todaro腱长13.7±2.4mm、TV隔瓣长13.9±2.7mm、CSO上缘到Todaro腱的最近距离4.3±1.7mm、CSO直径6.8±1.7mm。Koch三角的大小、Koch三角的高、CSOTV的距离与年龄、体重、身高等呈相关关系;CSO直径、Todaro腱长、CSO到Todaro腱长度与上述因素无相关关系。结论:儿童Koch三角受多种因素影响,与成人的Koch三角存在明显大小差异,对儿童患者行慢径射频消融一定要在充分考虑射频消融术的风险效益后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 解剖学 koch三角 消融 射频电流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慢径 儿童
下载PDF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消融后残存慢径经Koch三角基底部补充线性消融对电生理及疗效影响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刘醒存 陆永光 黄军章 《吉林医学》 CAS 2020年第4期809-810,共2页
目的:研究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经常规方法消融后残存慢径采取Koch三角基底部补充线性消融后电生理特性变化以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AVNRT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 目的:研究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经常规方法消融后残存慢径采取Koch三角基底部补充线性消融后电生理特性变化以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AVNRT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消融方法,观察组采用Koch三角基底部线性消融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残存慢径有效不应期(ERP)、最大AH间期(A-Hmax),以及1年期复发率。结果:治疗前,两组ERP、A-Hmax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ERP(321.75±68.16)ms高于对照组的(285.85±47.46)ms,观察组A-Hmax(278.84±32.46)ms低于对照组(307.12±58.24)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年期复发率0.00%(0/42),低于对照组的19.05%(8/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AVNRT经常规方法消融后残存慢径的患者,采用Koch三角基底部补充线性消融的方法治疗,能够体现出明显的电生理特性变化,有效改善患者相关指标,降低复发率,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残存慢径 koch三角基底部 补充线性消融 电生理特性 临床疗效
下载PDF
Koch三角的电生理指数及X线解剖在慢径消融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聊生 李莹 +4 位作者 杨光 娄兹谟 闫素华 王连祥 孙洁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2年第5期346-348,共3页
对 2 7例房室结双径路并折返性心动过速病人行慢径消融术时 ,用His束和冠状窦导管分别标记Koch三角底部和顶端 ,X线投照用左前斜 45°和右前斜 30°分别测量Koch三角的高度并以 2 0mm为界分为大小Koch三角两组 ,观察成功和不成... 对 2 7例房室结双径路并折返性心动过速病人行慢径消融术时 ,用His束和冠状窦导管分别标记Koch三角底部和顶端 ,X线投照用左前斜 45°和右前斜 30°分别测量Koch三角的高度并以 2 0mm为界分为大小Koch三角两组 ,观察成功和不成功靶点的位置 ,采用测量冠状窦口A波至His束H波 (Acso H)传导时间和冠状窦口A波至靶点A波的传导时间 (Acso AT) ,以及Acso H/Acso AT为电生理指标 ,观察成功和不成功靶点的差异。结果 :成功靶点在小Koch三角组多在冠状窦口上缘 5mm水平以下 ,大Koch三角组位置较高可达Koch三角中下 1 / 3处。其电生理指标以Acso AT为 5 .78± 1 .2ms说明靶点激动时间略晚于冠状窦口 ,Acso H/Acso AT比值大于 1 2 .2± 4 .5亦可反映靶点远离His束而接近冠状窦口。对大小不同的Koch三角 ,X线影像和电生理学的量化指标结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koch三角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标测 导管消融 射频电流
下载PDF
小影像Koch三角及其房室结射频消融应注意的问题 被引量:1
11
作者 侯应龙 陈漠水 +8 位作者 苏雨江 陆士娟 周聊生 闫素华 陈明友 孙洁 徐希云 杜日映 娄兹谟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3年第6期428-430,共3页
为探讨小影像Koch三角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AVNRT)病人射频消融时应注意的问题 ,右前斜位 30°透视下 ,将最大希氏束 (HBE)电位记录处与冠状静脉窦口 (CSo)处的影像距离容纳不下 3个 8F加硬大头电极者定义为小影像Koch三角 ,对 1... 为探讨小影像Koch三角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AVNRT)病人射频消融时应注意的问题 ,右前斜位 30°透视下 ,将最大希氏束 (HBE)电位记录处与冠状静脉窦口 (CSo)处的影像距离容纳不下 3个 8F加硬大头电极者定义为小影像Koch三角 ,对 16例小影像Koch三角的AVNRT病人 ,参照慢径消融法行射频消融。结果 :16例病人中 ,成功消融靶点位于CSo水平以下者 12例 ,与CSo位于同一水平者 3例 ,位于CSo水平以上者 1例。 16例病人经消融后房室传导跳跃现象消失者 14例 ;跳跃现象存在 ,但无心房回波 ,异丙肾上腺素亦不能诱发AVNRT者 2例。上述 12例中有 1例于术中出现一过性房室阻滞 (AVB) ,术后 2 4h发生Ⅱ度Ⅱ型AVB ,出院后随访 3个月未能恢复正常 ,因心率为 38~ 5 0次 /分 ,并伴有脑供血不足症状 ,遂置入永久心脏起搏器。其余病人经过 3.5± 1.2 (0 .5~ 5 )年的随访 ,无AVNRT复发 ,亦无AVB发生。结论 :对于小影像Koch三角AVNRT病人的射频消融 ,应突破常规消融时的区位划分概念 ,主要在CSo前下方寻找并消融慢径 ,并根据放电后反应及时调整消融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影像koch三角 射频消融 注意事项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电生理学
下载PDF
房室结双径路慢径传导时间与Koch三角大小关系的研究
12
作者 周聊生 李莹 +3 位作者 杨光 娄兹谟 闫素华 陈明友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7期14-15,共2页
对 30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AVNRT)患者行慢径消融术时 ,采用多角度 X线投照 ,并分别测定冠状窦口至希氏束的距离、心房程序刺激时最长的慢径传导时间 (AHmax)和诱发心动过速时的 AH间期 (AHtach) ,分别计算 Koch三角大小与两者之间... 对 30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AVNRT)患者行慢径消融术时 ,采用多角度 X线投照 ,并分别测定冠状窦口至希氏束的距离、心房程序刺激时最长的慢径传导时间 (AHmax)和诱发心动过速时的 AH间期 (AHtach) ,分别计算 Koch三角大小与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 ,右前斜 30°+足位 2 0°时 Koch三角最大 ,有明显差异 ;AHmax和 AHtach组间亦有显著差异 ,二者与 Koch三角大小均有较高的相关性 (P<0 .0 0 1)。提示 Koch三角大小有明显差异 ,AHmax和 AHtach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射频消融 koch三角 房室传导
下载PDF
Koch三角基底部线性消融治疗常规消融困难的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13
作者 刘醒存 陆永光 黄军章 《吉林医学》 CAS 2020年第3期568-569,共2页
目的:研究Koch三角基底部线性消融治疗常规消融方法困难的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收治的AVNRT常规方法消融成功后残存慢径的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观察组采用Koch三角基底部线性消... 目的:研究Koch三角基底部线性消融治疗常规消融方法困难的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收治的AVNRT常规方法消融成功后残存慢径的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观察组采用Koch三角基底部线性消融方法治疗,对照组不做进一步处理。比较两组治疗后1年的复发情况,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残存慢径有效不应期(ERP)、最大AH间期(A-Hmax)。结果:观察组治疗后1年复发率为0.00%,低于对照组的19.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残存慢径ERP、残存慢径A-Hmax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残存慢径ERP(321.75±68.16)ms、残存慢径A-Hmax(278.84±32.46)ms,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常规消融方法困难的AVNRT患者采用Koch三角基底部线性消融方法治疗,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治疗后的复发率,同时改善残存慢径ERP、A-Hmax等指标,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均十分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och三角基底部 线性消融 常规消融困难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Koch三角的解剖电生理标测方法在慢径消融中的应用
14
作者 周聊生 李莹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北京)》 CAS 2001年第11期46-48,共3页
目的:运用X线解剖和电生理导管标测相结合的量化指标以指导慢径消融的靶点定位方法。方法:对27例房室结双径路并折返性心动过速病人行慢径消融术时用希氏束和冠状窦导管分别标记Koch三角底部和顶端,X线投照用左前斜45度和右前斜30度... 目的:运用X线解剖和电生理导管标测相结合的量化指标以指导慢径消融的靶点定位方法。方法:对27例房室结双径路并折返性心动过速病人行慢径消融术时用希氏束和冠状窦导管分别标记Koch三角底部和顶端,X线投照用左前斜45度和右前斜30度分别测量Koch三角的高度并以20mm为界分为大小Koch三角两组,观察成功和不成功靶点的位置,采用测量冠状窦口A波至希氏束H波(Acso-H)传导时间和冠状窦口A波至靶点A波的传导时间(Acso-AT),以及Acso-H/Acso-at为电生理指标,观察成功和不成功靶点的差异。结果:成功靶点在Koch三角组多在冠状窦口上缘5mm以内,大Koch三角级可达中下1/3处,其电生理指标以Acso-T和Acso-H/Acso-AT与不成功靶点有显著性差异。结论:X线影像和电生理学的量化指标结合可反映不同Koch三角大小时,靶点与冠状窦口的关系,可作为靶点定位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och三角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标测 射频消融
下载PDF
Koch三角顶部房性心动过速电生理特性及射频消融
15
作者 刘肆仁 郭继鸿 +2 位作者 许原 李学斌 楚英杰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2年第5期342-345,共4页
探讨Koch三角内的房性心动过速 (AT)的电生理特征和射频消融治疗。 68例AT行心内电生理检查、心内膜激动标测 ,应用能量滴定法和时间滴定法进行射频消融。其中 5例为Koch三角内的AT。其中女 4例、男 1例 ,年龄 47± 7岁。 5例均对AT... 探讨Koch三角内的房性心动过速 (AT)的电生理特征和射频消融治疗。 68例AT行心内电生理检查、心内膜激动标测 ,应用能量滴定法和时间滴定法进行射频消融。其中 5例为Koch三角内的AT。其中女 4例、男 1例 ,年龄 47± 7岁。 5例均对ATP敏感 ,剂量 0 .1~ 0 .2mg/kg。 5例Koch三角内的AT最早的心房激动点位于可以记录到His束电位的部位 ,例 1 ,3 ,4,5病人心动过速时房室出现周期性文氏传导 ;例 1 ,3 ,5室房无逆传 ,例 2房室结逆传功能很好 ,例 4室房逆传极差。 5例心动过速可用程序刺激诱发和终止 ,无温醒现象和冷却现象 ,均可被心房稳定重整和拖带。成功消融靶点的心房波提前于体表心电图P波 32 .7± 9.5(2 2~ 43)ms且可记录到清晰的低振幅的His束电位。放电功率为 2 7.5± 6 .4(2 0~ 35)W ,放电次数为 4 .2± 2 .2 (2~ 7)次。消融后随访 6~ 1 1个月无复发和房室阻滞。结论 :此种AT与AVNRT既有共同特征又有不同特性 ,射频消融治疗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电生理学 房性心动过速 koch三角 导管消融 射频电流
下载PDF
小影像Koch三角病人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射频消融
16
作者 侯应龙 《海南医学》 CAS 2002年第12期109-111,共3页
关键词 koch三角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AVNRT 射频导管消融术
下载PDF
KOCH三角的解剖 被引量:5
17
作者 何标鸣 谭允西 程宓 《解剖学报》 CAS 1988年第2期132-137,共6页
本实验解剖了110例人心标本(成人70、儿童40)的Koch三角区,观察和测量了房室结的形态、大小、毗邻和标志。房间隔及冠状窦口上、下方均有肌束连于房室结。Todaro腱在儿童多全部为腱性;在成人,其后部为肌性。三角区的深面为左、右心房壁... 本实验解剖了110例人心标本(成人70、儿童40)的Koch三角区,观察和测量了房室结的形态、大小、毗邻和标志。房间隔及冠状窦口上、下方均有肌束连于房室结。Todaro腱在儿童多全部为腱性;在成人,其后部为肌性。三角区的深面为左、右心房壁和室间隔顶所构成的锥形间隙,其内为进入房室结区的血管和神经。根据构成不同,可将三角区分为5个区,即前上角的纤维支架区和房室结区,其余部分自上向下分别为房间隔区、右房壁区和室间隔区。本文还讨论了这些形态结构的功能及外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och三角 房室结 Todaro腱 后间隔区
下载PDF
Koch三角区慢径改良对AVNRT、电生理检查诱发房颤发作及心率变异性的改善作用
18
作者 施林生 陈小丽 +4 位作者 赵东生 邰晨辉 陆激扬 林刚 黄建飞 《山东医药》 CAS 2019年第30期74-77,共4页
目的探讨Koch三角区慢径改良对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电生理检查诱发房颤及心率变异性(HRV)的改善作用。方法AVNRT患者5例,电生理检查中自发或刺激诱发房颤(定义为持续10min以上)转复窦性心律(窦律)后单纯行Koch三角区慢径改良... 目的探讨Koch三角区慢径改良对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电生理检查诱发房颤及心率变异性(HRV)的改善作用。方法AVNRT患者5例,电生理检查中自发或刺激诱发房颤(定义为持续10min以上)转复窦性心律(窦律)后单纯行Koch三角区慢径改良(采用射频消融术。。射频消融术后重复诱发并观察有无房颤发作。术后48h、6个月、12个月及24个月接受Holter及HRV检查。结果3例射频消融术后再次电生理检查未再诱发房颤,2例诱发出房颤但持续时间较短且能自行转复窦律;使用异丙肾上腺素验证无患者出现迷走反射;房室结传导文氏点周长缩短;HRV时域和频域指标术后48h降低、6个月恢复;平均随访(28.2±3.2)个月,患者均未再发作心动过速。结论Koch三角区慢径改良治疗AVNRT疗效确切,且可减轻AVNRT电生理检查诱发房颤,降低HR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och三角慢径改良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心房颤动 心率变异性
下载PDF
Koch三角基底部线性消融治疗常规消融方法困难的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被引量:17
19
作者 陈明龙 曹克将 +4 位作者 陈椿 单其俊 邹建刚 杨兵 李闻奇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04年第5期261-265,共5页
目的研究Koch三角基底部线性消融治疗常规消融方法困难的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38例心内电生理证实为慢快型AVNRT病人,均经常规中位或下位法改良慢径消融放电10次以上,但心动过速仍能诱发者;或为消融术后复... 目的研究Koch三角基底部线性消融治疗常规消融方法困难的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38例心内电生理证实为慢快型AVNRT病人,均经常规中位或下位法改良慢径消融放电10次以上,但心动过速仍能诱发者;或为消融术后复发患者。其中男性18例,女性20例,年龄9~76(466±185)岁。先于冠状静脉窦口上方进行线性消融(L1线),消融起点的心内电图为小A大V波,终点为大A大V波。如果仍能诱发心动过速,则按同样方法在Koch三角的中位水平进行线性消融(L2线)。结果所有病人线性消融均获成功,30例病人在L1线消融后心动过速不再诱发,另8例病人经L2线性消融后获成功。线性消融的平均点数(47±11)次。5例病人在整个消融放电过程中无交界性心律出现,6例病人的交界性心律在大A波时出现。线性消融前,共有36例患者具有房室传导的跳跃现象;线性消融成功后,16例病人仍有房室传导的跳跃现象,其中10例伴有单个心房回波,其余22例(58%)病人无跳跃和回波。手术过程中无1例病人发生房室阻滞。平均随访(104±42)个月,所有病人均无心动过速复发。结论对常规消融方法困难的AVNRT,Koch三角底部和/或中位水平的线性消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消融过程中出现交界性心律并非消融成功之必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消融 病人 koch三角 治疗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交界性 AVNRT 基底部 心律 诱发
原文传递
慢径消融成功靶点在Koch三角的分布 被引量:3
20
作者 周聊生 李莹 +3 位作者 杨光 娄兹谟 闫素华 孙洁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02年第5期272-272,共1页
关键词 慢径消融成功靶点 koch三角 分布 心动过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