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New Record of Kaloula(Amphibia: Anura: Microhylidae) in Shanghai, China 被引量:3
1
作者 Wei ZHANG Ben LI +6 位作者 Xiaoxiao SHU Hanbin XIE Enle PEI Xiao YUAN Yujie SUN Tianhou WANG Zhenghuan WANG 《Asian Herpetological Research》 SCIE CSCD 2015年第3期240-244,共5页
We discovered a medium-sized species of narrow-mouthed frog of the genus Kaloula in June and September 2014 during municipal surveys of amphibians in Shanghai. Three narrow-mouthed frogs were collected in city drains ... We discovered a medium-sized species of narrow-mouthed frog of the genus Kaloula in June and September 2014 during municipal surveys of amphibians in Shanghai. Three narrow-mouthed frogs were collected in city drains of the Binjiang Forest Park, Shanghai. Based on subsequent examination and morphological characters, these specimens were identified as Kaloula borealis(Barbour, 1908). The species was mainly distributed in Northern China and Korea. It is a new amphibian record for Shanghai. We found the visible differences in male secondary sexual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our specimens and Beijing specimens. K. borealis was first described inhabiting urban greenlands which could benefit amphibian conservation in urban and urbanizing are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aloula borealis Urban greenland Amphibian new record
下载PDF
花狭口蛙(Kaloula pulchra pulchra)染色体组型的研究
2
作者 李锡强 《湛江水产学院学报》 1992年第1期25-29,共5页
报道花狭口蛙(Kaloula pulchra pulchra)的染色体组型,并讨论 No.6染色体次缢痕在中期前后的复杂变化。实验结果表明,花狭口蛙体细胞染色体数目2N=28,用常规 Giemsa染色法尚未能鉴别出与性别有关的异型性染色体存在。
关键词 染色体 次缢痕 花狭口蛙 组型
下载PDF
云南昆明地区三种蛙皮肤显微结构的比较 被引量:16
3
作者 林文达 朱静 +2 位作者 郭爱伟 林钟婷 杨亚维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20-421,423,F0003,共4页
对昆明地区的多疣狭口蛙、昭觉林蛙及黑斑蛙的背腹皮肤切片的显微结构进行了观察和比较,尤其对它们皮肤腺体的类型和功能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多疣狭口蛙皮肤比昭觉林蛙及黑斑蛙皮肤含有更多的腺体,尤其是颗粒腺比后两者含量更为丰... 对昆明地区的多疣狭口蛙、昭觉林蛙及黑斑蛙的背腹皮肤切片的显微结构进行了观察和比较,尤其对它们皮肤腺体的类型和功能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多疣狭口蛙皮肤比昭觉林蛙及黑斑蛙皮肤含有更多的腺体,尤其是颗粒腺比后两者含量更为丰富,并且在皮下存在许多腺体团,背腹皮肤较后者厚。昭觉林蛙皮肤较黑斑蛙的含有更多的颗粒腺和粘液腺。3种蛙的背部皮肤都含有色素细胞,而除了在多疣狭口蛙雌性腹部观察到少量色素细胞外,另两种蛙在腹部皮肤中均未见色素层。相比之下,昭觉林蛙和黑斑蛙皮肤结构较相似,两者同多疣狭口蛙在皮肤腺体分布及数量上差别较大,这也体现了三者不同的生态适应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疣狭口蛙 昭觉林蛙 黑斑蛙 皮肤 显微结构 腺体
下载PDF
多疣狭口蛙的两性异形 被引量:14
4
作者 贺佳飞 周伟 +1 位作者 李明会 李伟 《中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7-81,共5页
测量和比较采自昆明东北郊的131只成年多疣狭口蛙K a lou la verrucosa标本(72♂59♀),同时野外观察雌雄蛙的伏卧姿势、运动方式和繁殖行为.成年雌雄蛙的体长、吻长、鼓膜直径、内突长、前臂宽、后肢全长和足长7个形态特征差异显著.对... 测量和比较采自昆明东北郊的131只成年多疣狭口蛙K a lou la verrucosa标本(72♂59♀),同时野外观察雌雄蛙的伏卧姿势、运动方式和繁殖行为.成年雌雄蛙的体长、吻长、鼓膜直径、内突长、前臂宽、后肢全长和足长7个形态特征差异显著.对与体长相关的前臂宽、后肢全长和足长进一步回归分析表明,雄蛙前臂宽随体长的增长速率显著大于雌蛙,雌蛙后肢全长和足长随体长的增长速率显著大于雄蛙.雄蛙的前臂宽、后肢全长和足长均大于相同体长雌蛙的前臂宽、后肢全长和足长.繁殖期雄蛙前肢内侧及胸腹部布满分泌物,雌蛙无.雄蛙为2/3蹼,雌蛙约为1/3蹼.雄蛙具单咽外声囊,雌蛙无.雄蛙肛部疣粒大而光滑,雌蛙肛部疣粒细长而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栖动物 动物 生态学 多疣狭口蛙 两性异形 繁殖意义
下载PDF
多疣狭口蛙昆明种群雌雄配对行为及形态适应选择 被引量:6
5
作者 周伟 贺佳飞 +1 位作者 李明会 李伟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69-174,共6页
测量和比较采自昆明东北郊的24对抱对多疣狭口蛙(Kaloulaverrucosa)标本,同时野外观察其繁殖行为。配对雌雄蛙的体长、体重和头宽3个形态特征的Pearson相关系数大于0·5;择体长和体重作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雌雄蛙体长选择和雌雄蛙体... 测量和比较采自昆明东北郊的24对抱对多疣狭口蛙(Kaloulaverrucosa)标本,同时野外观察其繁殖行为。配对雌雄蛙的体长、体重和头宽3个形态特征的Pearson相关系数大于0·5;择体长和体重作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雌雄蛙体长选择和雌雄蛙体重配对都呈良好的线性关系。雌蛙选择雄蛙体长为自身体长的(81·8±5·7)%、体重为自身体重的(53·1±10·7)%的个体为最适配偶。雌蛙选择体长较长而体重较轻的雄蛙作为配偶,这样有利于形成较好的空间(雄性胸腹部皮肤腺长度,雌雄抱对时泄殖孔位置等)配对关系。多疣狭口蛙属于雌性选择模式,即雄蛙鸣叫,雌蛙受吸引,主动接近雄蛙,如果雄蛙条件适合则形成配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疣狭口蛙 配对 选择策略 生物学意义
下载PDF
北方狭口蛙消化道嗜银细胞的分布与形态 被引量:8
6
作者 牛鑫鑫 金晨晨 +3 位作者 咸振飞 黄淑丽 曹双凤 张志强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46-249,共4页
应用Grimelius银染法观察北方狭口蛙消化道嗜银细胞的形态学特点,并统计分析嗜银细胞的分布密度。结果表明,消化道嗜银细胞可分为开放型细胞和闭合型细胞,两者的比值变化范围为0.20~0.49,从食管至直肠都以闭合型细胞为主。分布密度食... 应用Grimelius银染法观察北方狭口蛙消化道嗜银细胞的形态学特点,并统计分析嗜银细胞的分布密度。结果表明,消化道嗜银细胞可分为开放型细胞和闭合型细胞,两者的比值变化范围为0.20~0.49,从食管至直肠都以闭合型细胞为主。分布密度食管和胃体最高,空肠最低。北方狭口蛙消化道嗜银细胞的形态学特点和分布密度有自身的独特性,这可能与其善于穴居掘土的生活习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方狭口蛙 消化道 嗜银细胞
下载PDF
北方狭口蛙繁殖生态的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孙建梅 胡斌 +1 位作者 李宗芸 邹寿昌 《四川动物》 CSCD 2000年第2期77-78,F004,共3页
采用野外定点观察、室内剖检相结合的方法 ,对北方狭口蛙 (Kaloulaborealis)繁殖生态进行了研究。北方狭口蛙繁殖期直接与每年的雨季迟早有关 ,多在大雨过后的傍晚、夜间及清晨进行繁殖活动 ,产卵场所为大雨过后形成的临时水坑或流速较... 采用野外定点观察、室内剖检相结合的方法 ,对北方狭口蛙 (Kaloulaborealis)繁殖生态进行了研究。北方狭口蛙繁殖期直接与每年的雨季迟早有关 ,多在大雨过后的傍晚、夜间及清晨进行繁殖活动 ,产卵场所为大雨过后形成的临时水坑或流速较缓的沟渠中 ,产卵场所不受水域大小及水中有无杂草所限 ,卵分批连续产出 ,每批产卵约 2 0 - 30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方狭口蛙 繁殖生态 雨季 产卵场所
下载PDF
多疣狭口蛙繁殖生态初步观察 被引量:5
8
作者 贺佳飞 周伟 李明会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11-315,共5页
多疣狭口蛙Kaloula verrucosa于雨季前出蛰,雨季结束后即入眠,生活习性较其他无尾类特殊。为探寻该蛙的繁殖习性,以野外定点观察和实验室剖检相结合,研究其繁殖生态。结果表明,多疣狭口蛙繁殖时间与雨季来临迟早、雨季持续时间及降水时... 多疣狭口蛙Kaloula verrucosa于雨季前出蛰,雨季结束后即入眠,生活习性较其他无尾类特殊。为探寻该蛙的繁殖习性,以野外定点观察和实验室剖检相结合,研究其繁殖生态。结果表明,多疣狭口蛙繁殖时间与雨季来临迟早、雨季持续时间及降水时间间隔等因子相关。其抱对产卵行为多发生于夜间至翌日上午。繁殖前、繁殖期和繁殖后的雌雄性比分别为1∶4,1∶7和3∶2。繁殖期的产卵量与雌性个体体长呈极显著关系。体长大于47 mm的雌性个体每年产卵2次,而小于47 mm的个体产卵1次。卵分批产出,每批约30粒左右,产卵持续时间长短受人类活动影响。作者认为,繁殖过程中雌雄性比的变化与雄蛙多次进入繁殖场和入眠时间较早有关。少量多次产卵是为避免水塘干涸造成卵与蝌蚪大批量死亡的一种适应。卵呈漂浮状,有利于孵化和加速发育,避免临时水塘干涸对其种群生存的威胁。多疣狭口蛙与北方狭口蛙Kaloula borealis,四川狭口蛙Kaloula rugifera的繁殖习性相似,但由于各物种的生态行为的分离和抗干扰能力的差异,也表现出北方狭口蛙产卵不受人为干扰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学 生态学 多疣狭口蛙 繁殖生态 出蛰 入眠
下载PDF
多疣狭口蛙不同繁殖时期皮肤显微结构观察 被引量:4
9
作者 林文达 朱静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9-91,F0004,共4页
采用常规石蜡切片及HE染色,对多疣狭口蛙不同繁殖时期背腹皮肤结构进行显微观察。结果发现:多疣狭口蛙3个不同繁殖时期皮肤结构无明显变化,其背部腺体要比腹部发达。尤其是颗粒腺,比腹部丰富。背部皮肤的色素层也比腹部发达。繁殖前期... 采用常规石蜡切片及HE染色,对多疣狭口蛙不同繁殖时期背腹皮肤结构进行显微观察。结果发现:多疣狭口蛙3个不同繁殖时期皮肤结构无明显变化,其背部腺体要比腹部发达。尤其是颗粒腺,比腹部丰富。背部皮肤的色素层也比腹部发达。繁殖前期、繁殖中期粘液腺含量比繁殖后期略微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疣狭口蛙 皮肤 显微结构 腺体
下载PDF
北方狭口蛙消化道5-羟色胺细胞的免疫组织化学定位 被引量:1
10
作者 黄淑丽 金晨晨 +3 位作者 牛鑫鑫 咸振飞 曹双凤 张志强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1期8-12,共5页
目的探讨北方狭口蛙(Kaloula borealis)消化道5-羟色胺细胞的分布密度规律和形态学特点。方法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鉴别和定位雌雄各6只北方狭口蛙食管、贲门、胃体、幽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直肠的5-羟色胺细胞。结果 5-羟色胺细胞... 目的探讨北方狭口蛙(Kaloula borealis)消化道5-羟色胺细胞的分布密度规律和形态学特点。方法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鉴别和定位雌雄各6只北方狭口蛙食管、贲门、胃体、幽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直肠的5-羟色胺细胞。结果 5-羟色胺细胞的分布密度高峰位于胃幽门部,胃体和十二指肠其次,贲门最低。开放型和闭合型细胞的比值从食管至直肠呈"V"形分布,胃幽门部为比值的最低点。食管、贲门和肠道各段的5-羟色胺细胞以开放型细胞为主,胃体开放型和闭合型细胞的数量几近相等,胃幽门部以闭合型细胞为主。结论北方狭口蛙消化道5-羟色胺细胞的分布型和形态学特点与其他两栖动物既有相同点,也有自身的独特性,这可能与其食性和善于穴居掘土的生活方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方狭口蛙 消化道 5-羟色胺细胞 分布密度
下载PDF
花狭口蛙两性异形及其繁殖习性 被引量:6
11
作者 莫灿坤 徐大德 江波 《肇庆学院学报》 2010年第5期33-38,共6页
本研究的81只(其中33雄,48雌)花狭口蛙(Kaloula pulchra pulhra Gray)成体标本采自肇庆北岭山地区,对其成体雌雄异形、繁殖行为和生境等进行研究.成年雌雄蛙的体长(t=38.882,df=79,P<0.01)、体重(t=11.299,df=79,P<0.01)、头长(F1... 本研究的81只(其中33雄,48雌)花狭口蛙(Kaloula pulchra pulhra Gray)成体标本采自肇庆北岭山地区,对其成体雌雄异形、繁殖行为和生境等进行研究.成年雌雄蛙的体长(t=38.882,df=79,P<0.01)、体重(t=11.299,df=79,P<0.01)、头长(F1,79=3.27,P<0.05)等形态特征差异显著.成年雌雄蛙的头长(F1,79=3.27,P<0.05)、平均耳径(F1,79=1.91,P=0.172)、吻长(F1,79=0.02,P=0.878)、眼间距(F1,79=0.003,P=0.957)等其他局部特征与体长皆呈正相关.花狭口蛙的繁殖策略为r-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栖动物 花狭口蛙 两性异形 繁殖
下载PDF
四川狭口蛙的求偶期鸣声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伟 杨攀 +5 位作者 符自娟 文琳 官天培 贾小东 刘昊 游章强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8期23-26,共4页
动物的鸣声在动物之间的信息交流具有重要作用,其中重要的一项作用就是求偶.为了研究雄性四川狭口蛙(Kaloula rugifera)在求偶期鸣声的特征,在四川省绵阳市绵阳师范学院北校区以及其旁边的森林公园里,采用Sony录音笔,录制了该物种的声... 动物的鸣声在动物之间的信息交流具有重要作用,其中重要的一项作用就是求偶.为了研究雄性四川狭口蛙(Kaloula rugifera)在求偶期鸣声的特征,在四川省绵阳市绵阳师范学院北校区以及其旁边的森林公园里,采用Sony录音笔,录制了该物种的声音样本.然后通过使用Praat声音分析软件对四川狭口蛙求偶期声音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狭口蛙雄性个体发出的求偶鸣声呈单一谐波鸣声结构,鸣声内含有多个脉冲,单个声波振幅特征为纺锤形.其鸣声时程在0.200~0.220 s之间,脉冲时程在0.004~0.005s之间,脉冲间隔在0.004~0.005 s之间,鸣声主频率在3 000~4 000 Hz之间,鸣声声强在65~70 db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求偶鸣声 四川狭口蛙 声音特征
下载PDF
多疣狭口蛙核型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庆 周伟 杨翩 《西南林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44-46,51,共4页
对采自云南省昆明市西南林学院校园的多疣狭口蛙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为:2n=28,NF=56,可配成14对同源染色体,由4对大型染色体和10对小型染色体组成;两性间未发现异型性染色体.将本次研究结果与已有的狭口蛙属及姬蛙科其他属的染色体... 对采自云南省昆明市西南林学院校园的多疣狭口蛙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为:2n=28,NF=56,可配成14对同源染色体,由4对大型染色体和10对小型染色体组成;两性间未发现异型性染色体.将本次研究结果与已有的狭口蛙属及姬蛙科其他属的染色体资料比较分析,狭口蛙属4个种第3对染色体均为亚中着丝粒染色体,且长臂次缢痕在第5对染色体上都出现,可以认为是分类学上狭口蛙属核型区别于姬蛙科其他属的有意义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疣狭口蛙 染色体 核型 云南
下载PDF
丹东地区北方狭口蛙生活习性的观察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高晓云 《辽东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1期12-15,共4页
北方狭口蛙生活习性较其它蛙类特殊,为探明其生命活动规律,采用野外定点观察,实验室饲养、剖检相结合等方法,对其生态习性和繁殖习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北方狭口蛙的活动规律与气温变化有关;繁殖期与雨季早迟、雨量大小、气温、水温... 北方狭口蛙生活习性较其它蛙类特殊,为探明其生命活动规律,采用野外定点观察,实验室饲养、剖检相结合等方法,对其生态习性和繁殖习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北方狭口蛙的活动规律与气温变化有关;繁殖期与雨季早迟、雨量大小、气温、水温等因素有关;抱对交配产卵多发生在傍晚、夜间及清晨,雌雄蛙交配产卵后,雄蛙又可与第二只雌蛙再次抱对,交配产卵,产卵量因个体差异而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方狭口蛙 生活习性 丹东地区 两栖纲
下载PDF
多疣狭口蛙皮肤分泌物中FSH和LH的分离及在不同繁殖期的表达
15
作者 朱静 李高赵 林文达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4-17,共4页
运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葡聚糖凝胶层析、酶联免疫等实验方法,对多疣狭口蛙Kaloula verrucosa繁殖前期、繁殖期、繁殖后期的皮肤分泌物进行初步的成分分离,并对其不同时期皮肤分泌物成分中卵泡刺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 运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葡聚糖凝胶层析、酶联免疫等实验方法,对多疣狭口蛙Kaloula verrucosa繁殖前期、繁殖期、繁殖后期的皮肤分泌物进行初步的成分分离,并对其不同时期皮肤分泌物成分中卵泡刺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及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进行了免疫检测和定量比较。结果表明:多疣狭口蛙皮肤分泌物中FSH的含量在其繁殖前期处于三个时期中的最高,繁殖期次之,繁殖后期最低;而LH则是在繁殖期含量最高,繁殖前期含量略偏低,到繁殖后期含量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分泌物 FSH LH 多疣狭口蛙
下载PDF
Herpetological Diversity of Timor-Leste: Updates and a Review of Species Distributions
16
作者 Mark O'SHEA Caitlin SANCHEZ +6 位作者 Andrew KATHRINER Sven MECKE Venancio LOPES CARVALHO Agivedo VARELA RIBEIRO Zito AFRANIO SOARES Luis LEMOS DE ARAUJO Hinrich KAISER 《Asian Herpetological Research》 SCIE CSCD 2015年第2期73-131,共59页
We report the results of five herpetological surveys during 2011-2013 that included visits to all districts of Timor-Leste (Aileu, Ainaro, Baucau, Bobonaro, Dili, Covalima, Ermera, Laut6m, Liquiga, Manatuto, Manufahi... We report the results of five herpetological surveys during 2011-2013 that included visits to all districts of Timor-Leste (Aileu, Ainaro, Baucau, Bobonaro, Dili, Covalima, Ermera, Laut6m, Liquiga, Manatuto, Manufahi, Viqueque) except the Oecusse exclave. Our fieldwork culminated in the discovery of one putative new frog species (genus Kaloula), at least five putative new lizard species (genera Cyrtodactylus, Cryptoblepharus, and Sphenomorphus), and two putative new snake species (genera Stegonotus and Indotyphlops). In addition, we present new distribution records of amphibians and reptiles for 11 of the country's 12 contiguous districts, along with additional natural history data. Results from our surveys increase the number of amphibian and reptiles known to occur in Timor-Leste from 22 species before our surveys began to over 60, including over 20 as yet undescribed spec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MOR-LESTE kaloula Cyrtodactylus Eremiascincus Stegonotus
下载PDF
花狭口蛙海南亚种皮肤cDNA文库的构建及鉴定
17
作者 满初日嘎 张英霞 王思珍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第6期516-520,共5页
在两栖动物,尤其是蛙皮肤中已分离得到多种生物学活性物质.而构建皮肤c DNA文库,有助于筛选活性组分,并保存其功能基因.本试验以花狭口蛙皮肤组织为材料,根据Trizol法提取皮肤总RNA后,使用Creator?SMART?c DNA文库构建试剂盒,运用SMART... 在两栖动物,尤其是蛙皮肤中已分离得到多种生物学活性物质.而构建皮肤c DNA文库,有助于筛选活性组分,并保存其功能基因.本试验以花狭口蛙皮肤组织为材料,根据Trizol法提取皮肤总RNA后,使用Creator?SMART?c DNA文库构建试剂盒,运用SMART技术构建文库,经反转录反应合成c DNA第一链,LD PCR法将第一链产物扩增再合成双链c DNA;经蛋白酶K和Sfi I消化后,用CHROMA APIN-400分离双链c DNA;将合适大小的ds c DNA通过T4DNA连接酶16℃过夜孵育连接到经过相同酶切的p DNR-LIB载体中,体外包装后转染DH5α宿主菌,构建形成原始文库,进行滴度测试.研究表明,构建的花狭口蛙皮肤c DNA文库原始文库滴度为1.18×108 PFU/m L,插入片段大小不同,没有特异性,构建的文库不符合要求,不可用于大规模的功能基因分析,但可为花狭口蛙皮肤抗菌肽基因的前期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NA文库 SMART技术 花狭口蛙皮肤
下载PDF
敌敌畏对多疣狭口蛙不同发育期蝌蚪的急性毒性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何海艳 张庆 +1 位作者 周伟 杨红燕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81-885,共5页
为了解农药对不同发育期蝌蚪的毒性,以多疣狭口蛙Kaloula verrucosa蝌蚪为对象,采用水生生物急性毒性试验方法,研究杀虫剂敌敌畏(DDVP)对25期、26期、35期和42期蝌蚪的急性毒性影响。结果表明,在水温19.5~22.0℃条件下,敌敌畏对各期蝌... 为了解农药对不同发育期蝌蚪的毒性,以多疣狭口蛙Kaloula verrucosa蝌蚪为对象,采用水生生物急性毒性试验方法,研究杀虫剂敌敌畏(DDVP)对25期、26期、35期和42期蝌蚪的急性毒性影响。结果表明,在水温19.5~22.0℃条件下,敌敌畏对各期蝌蚪96hLC50分别为1.13、1.43、1.38和0.61mg/L,各期蝌蚪对敌敌畏的敏感顺序为42期>25期>35期>26期。由此得出敌敌畏对25期、26期和35期蝌蚪属中等毒性,对42期蝌蚪则表现为高毒。因此建议农药施用应尽量避开蝌蚪的变态期进行。蛙类胚胎期(出膜后)随着发育对外界环境的耐受性增强,蝌蚪期随着发育对外界环境的敏感性增强。鉴于42期蝌蚪意外死亡率高的特点,认为不宜采用变态期蝌蚪进行急性毒性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疣狭口蛙 蝌蚪 急性毒性 敌敌畏
下载PDF
城市化对多疣狭口蛙生境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朱彦 张庆 李明会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52-257,共6页
城市的扩张是全球发展的一个大趋势,而这一趋势带来的生态影响已成为生态研究的热点。为了探究昆明城市发展对当地多疣狭口蛙(Kaloula verrucosa)生境的影响,于2008年7月与2009年7月使用样方法对昆明市4个主城区内多疣狭口蛙的生境进行... 城市的扩张是全球发展的一个大趋势,而这一趋势带来的生态影响已成为生态研究的热点。为了探究昆明城市发展对当地多疣狭口蛙(Kaloula verrucosa)生境的影响,于2008年7月与2009年7月使用样方法对昆明市4个主城区内多疣狭口蛙的生境进行了调查,收集生境中的因子数据,将生境分类后对因子数据进行显著性分析比较,结果显示,不同类型生境间除了水体底质、周边地面高度差、人为活动频率以及水泥覆盖度4项因子差异不显著外,其他因子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和实地调查分析的结论显示,昆明的城市化发展会对多疣狭口蛙生境产生不利和有利的影响,不利影响包括导致多疣狭口蛙生境丧失、生境恶化和人为影响加剧,而有利影响包括创造新生境、水面覆盖度增加和水体易于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疣狭口蛙 城市化 生境 影响
下载PDF
狭口蛙属分子系统发育研究
20
作者 李飚 王继山 +4 位作者 袁思棋 刘宁 饶定齐 梁华 王晓仁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1-55,共5页
基于线粒体基因序列(12S rRNA和16S rRNA)的联合分析,采用贝叶斯法和最大似然法分别构建了狭口蛙属9个物种的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1)狭口蛙属为单系类群;(2)四川狭口蛙和多疣狭口蛙先聚为一支,后与北方狭口蛙聚为单系;(3)狭口蛙属分为... 基于线粒体基因序列(12S rRNA和16S rRNA)的联合分析,采用贝叶斯法和最大似然法分别构建了狭口蛙属9个物种的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1)狭口蛙属为单系类群;(2)四川狭口蛙和多疣狭口蛙先聚为一支,后与北方狭口蛙聚为单系;(3)狭口蛙属分为印度-斯里兰卡支系,中国西南-东北支系和中国南部-东南亚支系等3个地理居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狭口蛙属 12S RRNA 16S RRNA 系统发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