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龙朔廷议”与《永徽律疏》的修改辨析
1
作者 董长春 《学海》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66-175,共10页
今本《唐律疏议》是体现中华法治文明连续性的最重要文本,其底本《永徽律疏》制定后的修改及其与今本《唐律疏议》的关系是历史和学术的重大问题。史载唐高宗龙朔二年廷议了同文正卿萧嗣业因嫡继母改嫁身亡而请申心丧之事,廷议后修改了... 今本《唐律疏议》是体现中华法治文明连续性的最重要文本,其底本《永徽律疏》制定后的修改及其与今本《唐律疏议》的关系是历史和学术的重大问题。史载唐高宗龙朔二年廷议了同文正卿萧嗣业因嫡继母改嫁身亡而请申心丧之事,廷议后修改了令、礼及律疏。但今本《唐律疏议》的相关内容与龙朔廷议的修改意旨并不完全相符。结合心丧、解官服丧制度的发展,以及唐高宗以后礼、令的内容,可以审慎地判定龙朔廷议后只是部分地修改了《永徽律疏》,并且有些律疏是应改而未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朔廷议 心丧 《永徽律疏》
下载PDF
北宋前期太常寺与太常礼院的政务关系及运作方式研究
2
作者 冯盛 《西夏研究》 2023年第2期83-90,共8页
北宋前期的太常寺与太常礼院并非严格意义上“事不相兼”,寺与礼院官共议礼制,二司常由同一官员兼掌,朝廷在计算太常寺员额时亦会将礼院官纳入其中。在官员兼职与官署分隔两地的背景下,为保证礼仪公务中“常行熟事”的运行效率,太常礼... 北宋前期的太常寺与太常礼院并非严格意义上“事不相兼”,寺与礼院官共议礼制,二司常由同一官员兼掌,朝廷在计算太常寺员额时亦会将礼院官纳入其中。在官员兼职与官署分隔两地的背景下,为保证礼仪公务中“常行熟事”的运行效率,太常礼院官提前在状纸上列署众衔并加盖官印,由太常寺官在空白印状上书填具体处理意见。这一“礼院故事”在减化公务运行程序、提高行政效率的同时,也将礼院官手中的权力转移到判寺官手中,为后者的擅权创造了条件。在制定温成皇后丧礼仪制的过程中,得到仁宗授意的判太常寺王洙借此实现“钩摭非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前期 太常寺 太常礼院 温成皇后
下载PDF
宋代宫廷音乐机构与乐官制度考述——以元丰改制到绍兴时期为例 被引量:6
3
作者 康瑞军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CSSCI 2009年第1期57-60,61-65,共9页
北宋前期,宫廷设置了功能齐备、体系庞杂的音乐机构与乐官制度。自宋神宗元丰年间(1078—1086)施行大规模的官制改革以来,宫廷音乐制度开始精简,冗余的音乐机构与乐官纷纷被撤销,太常寺与太常寺卿等传统的音乐机构与乐官又恢复了本来的... 北宋前期,宫廷设置了功能齐备、体系庞杂的音乐机构与乐官制度。自宋神宗元丰年间(1078—1086)施行大规模的官制改革以来,宫廷音乐制度开始精简,冗余的音乐机构与乐官纷纷被撤销,太常寺与太常寺卿等传统的音乐机构与乐官又恢复了本来的职掌。与此同时,教坊的隶属关系发生变化,由长期隶属宣徽院转而隶属太常寺及大晟府,职能集中的态势显露无遗。自教乐所成立后,这一机构逐渐在宫廷音乐活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为其在南宋宫廷音乐活动中总领全局,埋下了伏笔。与北宋前期及南宋时的音乐机构与乐官制度相比,元丰改制至南宋初绍兴时期的相关音乐制度建设,体现出了由繁至简、由仪式性而审美性的枢纽性历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常礼院 差遣官 教乐所 元丰改制 制度学派
下载PDF
宋代宫廷音乐机构与乐官制度考述——以宋初至元丰改制时期为例 被引量:2
4
作者 康瑞军 《文化艺术研究》 2008年第2期125-132,共8页
北宋前期的宫廷音乐机构及乐官设置,虽有相当部分继承自唐五代,但已呈现出严整完备的新面貌。太常礼院、详定大乐所等机构的设立,各种音乐机构繁复的乐官设置,充分说明宫廷对礼乐活动政教意义(或仪式性)的重视。这是当时文官政治的儒家... 北宋前期的宫廷音乐机构及乐官设置,虽有相当部分继承自唐五代,但已呈现出严整完备的新面貌。太常礼院、详定大乐所等机构的设立,各种音乐机构繁复的乐官设置,充分说明宫廷对礼乐活动政教意义(或仪式性)的重视。这是当时文官政治的儒家复古倾向在音乐制度上的表现,也是统治集团透过礼乐活动确立新王朝威仪的意图彰显。同时,宫廷燕乐机构和军乐机构的职能设置,则反映了宋初统治者对勃兴的民间俗乐进入宫廷所采取的积极措施。这些措施在北宋宫廷音乐活动中的施用长达一个多世纪,为宫廷音乐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平台。概言之,北宋前期的宫廷音乐机构及乐官设置,为今人从制度层面理解并剖析宋代宫廷音乐的复杂面貌,提供了新的历史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常礼院 音乐机构 职事官 钧容直
下载PDF
宋朝礼仪职官制度探略 被引量:1
5
作者 郑文豪 《唐都学刊》 2020年第2期87-92,共6页
宋代前期,礼仪事务虽主要由太常礼院负责,但“判太常寺兼礼院事”则可同时担任太常寺和太常礼院的长官。康定元年(1040)以后,判太常寺或同判太常寺多兼礼仪事,其权责高于知太常礼院或同知太常礼院,判太常寺官开始较多地参与礼仪决策事务... 宋代前期,礼仪事务虽主要由太常礼院负责,但“判太常寺兼礼院事”则可同时担任太常寺和太常礼院的长官。康定元年(1040)以后,判太常寺或同判太常寺多兼礼仪事,其权责高于知太常礼院或同知太常礼院,判太常寺官开始较多地参与礼仪决策事务,但礼仪事务主要办公场所仍在太常礼院。熙宁年间,“判太常寺兼礼仪事”办公地点由太常礼院调整到太常寺。元丰改制后,太常寺虽不隶属于礼部,但在行政程序上处于礼部的下一层级,一般程序下太常寺要通过礼部完成与朝廷的沟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礼仪官制 太常寺 太常礼院 礼仪院
下载PDF
朝野互动:海口府城中元节俗历史以来的面貌演变 被引量:2
6
作者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4期66-75,共10页
自明代洪武朝以来,海南岛的海口府城中元节对应着当地亚热带天气最热的月份,面临飓风转强的季候,实践国朝"祭厉"的祀典,由郡县而乡村里社,动员各层级官民祭祀本处无祀先民。而府城民间传承着中原祖先文化,本有家家户户中元祭... 自明代洪武朝以来,海南岛的海口府城中元节对应着当地亚热带天气最热的月份,面临飓风转强的季候,实践国朝"祭厉"的祀典,由郡县而乡村里社,动员各层级官民祭祀本处无祀先民。而府城民间传承着中原祖先文化,本有家家户户中元祭祀本家祖先与无祀孤魂的习俗;因此,自明朝洪武至清代道光年间,府城先民便通过中元正日共同实践国朝祀典,大众也在各自地区的城落寺庙参与盂兰会超度彼此祖先,凝聚其集体社会的地方认同。如此惯俗,却也导致明清两朝府城乃至琼山县一带的家族中元祭祀,推前到七月七日乞巧节举行;无形中反而更加扩大与延长中元信俗及其背景观念传播。虽然郡县厉坛与国朝祭厉的祀典自道光十四年以后在当地渐成历史,但府城数百年形成的节俗习惯并未消退于民众生活,反而扩大为民间各地至今常见的自行组织活动,从初一至十五正日都是过节景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人合一 乞巧 七月十五 国朝祀典 海口府城中元节 祭厉 府县志
下载PDF
蘇文擢先生禮學遺稿二題疏證
7
作者 郭鵬飛 許子濱 《人文中国学报》 2017年第2期379-405,共27页
蘇文擢先生國學深醇,其學融合義理、考據、辭章,於禮學尤爲深邃。現存蘇公經學著作主要收録於《經詁拾存》。發表於《中國語文研究》的《經詁拾存》,包括《爾雅》之部及《禮記》之部,各有十三條及十八條。蘇公治經之微言精義,粲然可觀... 蘇文擢先生國學深醇,其學融合義理、考據、辭章,於禮學尤爲深邃。現存蘇公經學著作主要收録於《經詁拾存》。發表於《中國語文研究》的《經詁拾存》,包括《爾雅》之部及《禮記》之部,各有十三條及十八條。蘇公治經之微言精義,粲然可觀。筆者藏有蘇公經詁寫本複印本十餘條。此部分經詁,除《九州變置》外,有《三禮》經詁十四條。此等經詁,採用傳統條目札記體式,無不針對《三禮》文本的疑難處,廣綜舊帙,參酌群言,推尋研覈,斷以己意。其識見之卓著、論證之謹嚴,並不遜色於乾嘉學人。加上用雅醇的古文寫成,短小精悍,堪與清人説禮佳構相媲美。本文以《追享朝享申先鄭義》、《庫門天子皋門雉門天子應門解》兩條爲例,整理蘇公這部分經詁,既校對寫本的文字、引文,亦爲之疏通證明,將香港本地經學家放在經學傳承的脈絡中來考察,藉此窺探蘇公的治禮路徑及其成就,彰顯他在經學發展上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蘇文擢 禮學 追享 朝享 庫門 皋門 雉門 應門
下载PDF
礼乐视野下的清宫剧本三题 被引量:2
8
作者 曾凡安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4-91,共8页
从礼乐文化视角看,清宫剧本与清代礼乐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首先,以内廷常演剧目与相关节令之间的对应关系推之,清宫剧本的制作目的十分明确,即乐为礼设;其次,就剧本编创的时间与方法来说,清宫剧本不仅在时间上与清代雅乐取相同步调,而... 从礼乐文化视角看,清宫剧本与清代礼乐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首先,以内廷常演剧目与相关节令之间的对应关系推之,清宫剧本的制作目的十分明确,即乐为礼设;其次,就剧本编创的时间与方法来说,清宫剧本不仅在时间上与清代雅乐取相同步调,而且采用了与清代雅乐相同的方法,即引俗入雅;再者,以主要剧目的题材内容、情感倾向与追求效果而论,清宫剧本也具有历代礼乐所强调的乐和人情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官 剧本 礼乐
原文传递
古代天皇与神祇祭祀
9
作者 程茜(译) 《日本学研究》 2021年第1期3-27,共25页
本文主要探讨古代天皇和神祇祭祀的关系及其变化过程。国家祭祀有不同层次,并不是所有的祭祀都必须由天皇来主持,有时反而为了减少神明作祟的危险,对天皇祭祀有所限制。天皇主持神祇祭祀是基于统治者应当驾驭神明并接受其报应的想法。... 本文主要探讨古代天皇和神祇祭祀的关系及其变化过程。国家祭祀有不同层次,并不是所有的祭祀都必须由天皇来主持,有时反而为了减少神明作祟的危险,对天皇祭祀有所限制。天皇主持神祇祭祀是基于统治者应当驾驭神明并接受其报应的想法。当引入律令制时,日本把神祇信仰定为国家宗教体制的支柱,强化了泛灵信仰,最终形成了“神事优先”的神祇祭祀的特点。此外,原本为了与俗世加以区分,佛教方面产生了让佛远离神的思想;由于佛教与皇位继承的关系成为问题,从伊势神宫兴起的排佛举动进一步扩大到宫廷祭祀乃至整个贵族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祇令 延喜式 伊势神宫 宫中祭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