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喀纳斯自然保护区鼓藻类新疆新记录植物 被引量:5
1
作者 艾克拜尔·依米提 库热西·马木提汗 +2 位作者 毛居代·亚尔买买提 买买提明·苏来曼 吕海英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118-2123,共6页
2013年8月,在新疆喀纳斯自然保护区湿地进行鼓藻类植物调查,并对采集到的50余号藻类标本进行鉴定,结果发现,有8个分类单位为鼓藻类植物新疆新记录,隶属于4属,包括5种2变种1变型:喙状新月藻(Closterium rostratum Ehrenberg)、宽带鼓藻... 2013年8月,在新疆喀纳斯自然保护区湿地进行鼓藻类植物调查,并对采集到的50余号藻类标本进行鉴定,结果发现,有8个分类单位为鼓藻类植物新疆新记录,隶属于4属,包括5种2变种1变型:喙状新月藻(Closterium rostratum Ehrenberg)、宽带鼓藻厚变种(Pleurotaenium trabecula var.crassum Wittrock)、不定凹顶鼓藻(Euastrum dubium Ngeli)、近胡瓜鼓藻(Cosmarium subcucumis Schmidle)、近颗粒鼓藻[Cosmarium subgranatum(Nordstedt)Lütkemüller]、凹缘鼓藻(Cosmarium tatricum Raciborski)、特平鼓藻拔萃变种变型(Cosmarium turpinii var.eximium W.et G.S.West f.Jao)和波缘鼓藻阿拉斯加变种(Cosmarium undulatum var.alaskanum Croasdale)。对其分类学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给出了它们的生境特征。这些新记录的发现,为新疆的藻类植物资源提供了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鼓藻目 新月藻属 宽带鼓藻属 凹顶鼓藻属 鼓藻属 喀纳斯
下载PDF
旅游干扰对喀纳斯景区草地土壤—植被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24
2
作者 郑伟 朱进忠 潘存德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9-115,共7页
研究喀纳斯景区旅游干扰下草甸群落土壤-植被系统的变化,同时分析土壤理化性质与植被特征之间的相互影响程度。结果表明:从背景区到强烈活动区,景区草甸群落的盖度、高度、生物量、凋落物生物量和物种多样性均趋于减小;群落结构趋于简化... 研究喀纳斯景区旅游干扰下草甸群落土壤-植被系统的变化,同时分析土壤理化性质与植被特征之间的相互影响程度。结果表明:从背景区到强烈活动区,景区草甸群落的盖度、高度、生物量、凋落物生物量和物种多样性均趋于减小;群落结构趋于简化,群落由少数物种控制,群落稳定性下降;表层土壤的物理性状明显趋于退化,土壤养分中碱解氮含量相应下降,而磷、钾的有效性则提高。相关分析表明,景区草甸表层土壤主要理化性质与植被特征之间存在较密切的相关性,旅游活动对景区草甸干扰的实质是草甸土壤—植被系统协同响应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植被系统对旅游干扰的响应要快于土壤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干扰 土壤-植被系统 土壤理化性质 群落特征 喀纳斯景区
下载PDF
喀纳斯旅游区森林群落类型及其物种多样性随海拔梯度的变化 被引量:19
3
作者 张荟荟 潘存德 +2 位作者 巴扎尔别克·阿斯勒汗 寇福堂 谭卫平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8年第2期225-230,共6页
采用典型样带调查法,对喀纳斯旅游区森林群落类型及其α多样性和β多样性随海拔梯度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森林群落基本上以西伯利亚落叶松为主体,垂直梯度分布较明显,伴生树种西伯利亚云杉和西伯利亚红松沿海拔梯度出现了... 采用典型样带调查法,对喀纳斯旅游区森林群落类型及其α多样性和β多样性随海拔梯度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森林群落基本上以西伯利亚落叶松为主体,垂直梯度分布较明显,伴生树种西伯利亚云杉和西伯利亚红松沿海拔梯度出现了明显的替代现象。②乔木层Patrick丰富度指数和Shannon Wiener多样性指数均沿海拔梯度呈现下降趋势,Pielou均匀度指数则沿海拔梯度无明显变化趋势。林下草本层α多样性沿海拔梯度均无明显的变化趋势。③乔木层β多样性随海拔升高呈现上升趋势,但在森林群落过渡区出现了明显的低谷。草本层β多样性沿海拔梯度同样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纳斯 海拔梯度 群落类型 Α多样性 Β多样性
下载PDF
基于水环境胁迫下的喀纳斯湖“旅游—环境”耦合模式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王辉 杨兆萍 韩芳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45-349,共5页
运用该区1999年、2001年、2005年、2006年监测数据及单项污染指数法分析了新疆喀纳斯湖旅游业对水体的影响过程,认为其存在着不可持续性。该地旅游业应以水环境脆弱性为前提。结合旅游业与水环境的博弈关系,以旅游收益反哺水环境治理为... 运用该区1999年、2001年、2005年、2006年监测数据及单项污染指数法分析了新疆喀纳斯湖旅游业对水体的影响过程,认为其存在着不可持续性。该地旅游业应以水环境脆弱性为前提。结合旅游业与水环境的博弈关系,以旅游收益反哺水环境治理为路径,减少旅游业带来的外部不经济性,从而实现"旅游—水环境"的良性耦合发展。采用系统论思维,从外部保障体系、基础支撑体系、水环境评估体系等几方面,建立耦合性反哺机制,构建了"湖区资源支撑—旅游业发展—环境评估与反哺"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纳斯湖 旅游业 耦合 模式
下载PDF
喀纳斯草地群落和土壤理化特征对放牧干扰的响应 被引量:12
5
作者 郑伟 朱进忠 潘存德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8年第8期103-109,共7页
对不同放牧干扰强度下喀纳斯草地植物群落数量特征、土壤理化特征的变化及土壤养分分布与植物群落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放牧强度的增加,植物群落高度下降,生物量减少,盖度降低,密度则在一定放牧强度内呈增加趋势;土壤容重在0... 对不同放牧干扰强度下喀纳斯草地植物群落数量特征、土壤理化特征的变化及土壤养分分布与植物群落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放牧强度的增加,植物群落高度下降,生物量减少,盖度降低,密度则在一定放牧强度内呈增加趋势;土壤容重在0~10 cm土层随放牧强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加(P〈0.05),土壤含水量在0~10 cm土层随放牧强度的增加而显著下降(P〈0.05),两者在重牧与极牧阶段均无差异(P〉0.05);从轻牧到重牧,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和有效磷在土壤表层(0~10 cm)均呈下降趋势,到极牧阶段又上升,而土壤速效钾随放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土壤有机质和碱解氮的分布与植物群落高度和生物量呈正相关,且土壤有机质与植物群落高度和生物量相关性显著(P〈0.05),土壤有效磷、速效钾与植物群落特征均表现为负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纳斯草地 放牧干扰 植物群落 土壤理化特征
下载PDF
喀纳斯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23
6
作者 赵建成 皮锡铭 李建军 《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89年第4期78-83,共6页
位于新疆北部阿尔泰山的喀纳斯自然景观保护区内的苔藓植物以前尚未详细调查。本文根据1980年至1988年间对该地区的三大考察研究,首次报道了该地区有苔藓植物27科、52属、77种(不含种下等级)。其次,对该地区藓苔植物属的区系成分作了分... 位于新疆北部阿尔泰山的喀纳斯自然景观保护区内的苔藓植物以前尚未详细调查。本文根据1980年至1988年间对该地区的三大考察研究,首次报道了该地区有苔藓植物27科、52属、77种(不含种下等级)。其次,对该地区藓苔植物属的区系成分作了分析,并初步探讨了该地区苔藓植物的群落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纳斯 阿尔泰山 苔藓植物
下载PDF
新疆喀纳斯国家地质公园旅游资源及评价 被引量:5
7
作者 李建兵 李忠东 +1 位作者 朱世华 杨更 《四川地质学报》 2004年第4期241-245,共5页
新疆喀纳斯国家地质公园是以第四纪冰川遗迹为主要特色的综合性国家地质公园。本文对公园内的旅游资源进行了概要介绍 ,并对其作了定性评价 ,认为园区内旅游资源类型多样 ,功能齐全 ,极具科考。
关键词 旅游资源 定性评价 喀纳斯国家地质公园 新疆
下载PDF
逻辑斯谛模型在新疆喀纳斯湖旅游业发展中的启示 被引量:1
8
作者 潘峰 《干旱环境监测》 2007年第2期107-110,共4页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如何处理旅游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寻求旅游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成为旅游研究中的焦点。逻辑斯谛模型是一个属于增长类型的模型,经过逻辑斯谛方程在新疆喀纳斯湖旅游发展中的延伸应用,为进一步拓展生态旅游景区研究...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如何处理旅游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寻求旅游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成为旅游研究中的焦点。逻辑斯谛模型是一个属于增长类型的模型,经过逻辑斯谛方程在新疆喀纳斯湖旅游发展中的延伸应用,为进一步拓展生态旅游景区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逻辑斯谛模型 喀纳斯湖 启示
下载PDF
利用PCR生物技术破解喀纳斯猜想
9
作者 黄群 《辽宁警专学报》 2008年第5期1-2,共2页
PCR技术是依赖于靶DNA序列侧翼上所结合的两个寡核苷酸引物经体外酶促合成特异DNA片段的方法。PCR循环包括DNA热变性、引物退火、链的延伸三个步骤。PCR技术是陈旧、污染、腐败、降解和微量物证检验的重要手段之一,在破解喀纳斯猜想中... PCR技术是依赖于靶DNA序列侧翼上所结合的两个寡核苷酸引物经体外酶促合成特异DNA片段的方法。PCR循环包括DNA热变性、引物退火、链的延伸三个步骤。PCR技术是陈旧、污染、腐败、降解和微量物证检验的重要手段之一,在破解喀纳斯猜想中作出了权威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R生物技术 微量物证 喀纳斯猜想
下载PDF
新疆喀纳斯景区表层土壤磁学特征及环境意义 被引量:6
10
作者 韩文堂 陈学刚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85-194,共10页
为探究环境磁学方法在景区土壤污染监测中的可行性,以新疆5A级景区喀纳斯为研究区域,采集表层土壤样品72个,并对其进行系统的环境磁学分析。结果表明:喀纳斯景区土壤磁性矿物平均含量较高,磁学矿物主要由亚铁磁性矿物构成,并含有少量的... 为探究环境磁学方法在景区土壤污染监测中的可行性,以新疆5A级景区喀纳斯为研究区域,采集表层土壤样品72个,并对其进行系统的环境磁学分析。结果表明:喀纳斯景区土壤磁性矿物平均含量较高,磁学矿物主要由亚铁磁性矿物构成,并含有少量的不完全反铁磁性矿物。磁晶颗粒主要为粗颗粒多畴,同时存在较少的超顺磁颗粒。磁参数空间分布表明,磁性矿物含量参数(χLF、SIRM、SOFT、HIRM)在湖口旅游区表现出高值,新村、老村和旅游接待地呈现相对低值;其他参数(χFD%、S-ratio、SIRM/χLF)空间分布规律与含量磁性参数基本呈相反趋势;研究区的磁性高值点分布与景区人类活动密集区、建筑物及道路的分布具有一致性;湖口旅游区较高的磁性值主要与较强的自然成土作用有关,其他区域的磁性高值点主要受旅游活动的影响。因此,借助土壤磁学方法能够有效区分和圈定景区土壤人为污染范围,为景区土壤污染防治和旅游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层土壤 磁学特征 土壤污染 旅游活动 喀纳斯景区
下载PDF
新疆阿尔泰山西段喀纳斯地区奥陶纪火山岩锆石U-Pb年龄和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3
11
作者 朱彦菲 木合塔尔.扎日 +2 位作者 赵同阳 韩琼 郑加行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69-482,共14页
喀纳斯地区发育一套火山-沉积地层东锡勒克组,因缺少可靠的年龄和地球化学数据,其形成时代及地球动力学背景长期存在争议。为探讨这一问题,文章选择区内东锡勒克组一套层状分布的糜棱岩化英安岩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锆石LA-ICPMS U-Pb... 喀纳斯地区发育一套火山-沉积地层东锡勒克组,因缺少可靠的年龄和地球化学数据,其形成时代及地球动力学背景长期存在争议。为探讨这一问题,文章选择区内东锡勒克组一套层状分布的糜棱岩化英安岩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锆石LA-ICPMS U-Pb同位素定年,得到2件样品的206Pb/238U年龄分别为(445.4±3.1)Ma和(445.7±3.7)Ma,代表火山岩结晶年龄为晚奥陶世。这表明东锡勒克组地层形成于晚奥陶世。糜棱岩化英安岩SiO_2含量为53.99%~71.04%,具有富铝(Al_2O_3=13.83%~16.27%),贫镁(MgO=1.09%~3.53%),K_2O介于1.11%~3.83%,平均为2.84%,属于高钾质火山岩系列的特征;轻稀土富集,Eu负异常(δEu=0.65~0.82);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Th、Ce)和亏损高场强元素(K、Nb、Ta),具有岛弧火山岩特征。结合区域地质特征,笔者认为该套火山岩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洋壳俯冲消减后期同碰撞的环境。晚奥陶世末古亚洲洋由南向北向西伯利亚板块之下俯冲形成具有活动大陆边缘弧性质的喀纳斯地区晚奥陶世火山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泰山 喀纳斯地区 LA-MC-ICP-MS锆石U-Pb年龄 地球化学 活动大陆边缘
下载PDF
喀纳斯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 被引量:9
12
作者 袁国映 张明 +1 位作者 张莉 王琳 《新疆环境保护》 2001年第4期17-20,共4页
喀纳斯湖位于新疆阿尔泰山西部 ,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中心 ,以其美、奇、静原始的秀丽风景及湖中的大“水怪”闻名于世 ,近年来 ,旅游业迅速发展、不合理的开发建设 ,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保护区的生态环境。为保护生态系统 ,持续发展该... 喀纳斯湖位于新疆阿尔泰山西部 ,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中心 ,以其美、奇、静原始的秀丽风景及湖中的大“水怪”闻名于世 ,近年来 ,旅游业迅速发展、不合理的开发建设 ,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保护区的生态环境。为保护生态系统 ,持续发展该地的旅游业 ,需采取多项严格环境管理措施 ,向外迁移近湖边建筑群 ,限制湖面旅游活动范围 ,保护原始景观风貌 ,修建生态道路 ,保护珍稀动植物等 ,使生态旅游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纳斯湖 旅游开发 环境保护 自然保护区 生态旅游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