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MaxEnt模型预测未来气候变化情境下红树秋茄(Kandelia obovata)在中国潜在适生区的变化 被引量:4
1
作者 应邦肯 田阔 +5 位作者 郭浩宇 杨晓龙 李伟业 李启 骆宇晨 张秀梅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4-234,共11页
红树秋茄为自然分布于我国南方热带与亚热带潮间带的木本植物群落,是淤泥质滩涂上特有的植被类型,由其构成的红树林生境在维持海岸生态系统平衡、湿地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全球气候变化影响了红树秋茄的地理分布范围,尤其是... 红树秋茄为自然分布于我国南方热带与亚热带潮间带的木本植物群落,是淤泥质滩涂上特有的植被类型,由其构成的红树林生境在维持海岸生态系统平衡、湿地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全球气候变化影响了红树秋茄的地理分布范围,尤其是其分布北界的变化一直是当前红树研究领域的争论焦点之一。基于MaxEnt模型,筛选了141个秋茄现有分布点,并结合筛选后的14个陆地气候变量和2个海洋表层海洋环境因子,模拟了秋茄种群在不同碳排放情景下的潜在适生分布区域。分析了影响秋茄自然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揭示了其在中国内地分布北界的演化趋势。根据模型结果,当前模拟的潜在分布区与现有分布范围吻合度较高,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990,预测结果优良。通过广义加性模型回归验证表明,主要环境因子与秋茄的生境适生性指数呈显著相关,整体方差解释率为94.7%(R^(2)=0.915),说明MaxEnt模型预测结果可靠稳定。基于环境变量贡献率和刀切法的结果表明海洋表层平均水温、等温性、最暖季度降水量、年平均气温、最热月份最高温度等可能是影响秋茄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等温性(bio_03)为23.43—33.99,最热月份最高温度(bio_05)>31.7℃,最暖季度降水量(bio_18)>740.61mm,海洋表层平均水温(temperature)>24.9℃,将有利于秋茄种群的发育与扩散。根据模型预测,在21世纪中叶和21世纪末,秋茄的潜在分布区发生集中变化的区域在浙江与江苏一带,以秋茄自然分布区域北界变化最为显著。不同代表性浓度路径(Representative Concentration Pathways, RCPs2.6、4.5、8.5)下,秋茄高适生区域均发生北移,低适生区域可至长江口附近,甚至到达江苏沿岸。这为上述区域未来利用红树秋茄进行生态系统修复和增加碳汇储备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茄 最大熵模型 未来分布 气候变化 适生分布区
下载PDF
秋茄(Kandelia obovata)和无瓣海桑(Sonneratia apetala)红树人工林消波效应量化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陈玉军 廖宝文 +5 位作者 黄勃 张乔民 徐大平 陈元海 林卫海 李玫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64-770,共7页
采用野外监测的方法对海南东寨港三江湾秋茄和无瓣海桑红树人工林的消波效应进行了量化研究。结果表明,裸露海滩的消波作用较弱,波浪在经过裸滩50m后,1/10波高、1/3波高和平均波高分别减低2.9%、4.4%和5.8%。红树林的消波作用显著,总体... 采用野外监测的方法对海南东寨港三江湾秋茄和无瓣海桑红树人工林的消波效应进行了量化研究。结果表明,裸露海滩的消波作用较弱,波浪在经过裸滩50m后,1/10波高、1/3波高和平均波高分别减低2.9%、4.4%和5.8%。红树林的消波作用显著,总体来说,波浪在经过秋茄林50m后,1/10波高、1/3波高和平均波高分别减低46.3%、46.4%和46.1%,在经过无瓣海桑林50m后分别减低30.1%、29.6%和28.8%。红树林的消波率随林分基部断面积的增大而增加;在浅水区域,红树林的消波率随水深增加而降低;在水深相同的条件下,红树林的消波效应随着波高的增加而增强;红树林的消波率与波浪的传播距离呈非线性正相关性,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加,波高持续降低,但降幅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红树林 秋茄 无瓣海桑 消波效应
下载PDF
Cold acclimation improves photosynthesis by regulating the ascorbate–glutathione cycle in chloroplasts of Kandelia obovata 被引量:13
3
作者 Weicheng Liu Chunfang Zheng +4 位作者 Jinong Chen Jianbiao Qiu Zhixing Huang Qi Wang Yong Ye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3期755-765,共11页
As the most northerly mangrove species in China, Kandelia obovata may undergo extreme cold event stress. Enhancing the cold tolerance of this species is crucial to its successful afforestation. This study aimed to det... As the most northerly mangrove species in China, Kandelia obovata may undergo extreme cold event stress. Enhancing the cold tolerance of this species is crucial to its successful afforestation. This study aimed to determine the resistance of K. obovata seedlings to low temperature stress by cold acclimation and to explain the mechanisms for alleviating cold injury. To understand these mechanisms, seedlings that were acclimatized and not acclimatized were exposed to 5℃/- 2℃(day/night)for 48 h.Results showed that low temperature stress reduced leaf photosynthesis of non-acclimatized seedlings by inducing oxidative stress and structural damage to chloroplasts. These phenomena were shown by increasing levels of malondialdehyde (MDA), O2-and H2O2, as well as decreasing enzyme activities in the ascorbate–glutathione (AsA-GSH) cycle. However, cold-acclimatized seedlings had improved photosynthetic rates and efficiency of photosystem II (PSII) under low temperature stress. Compared with non-acclimatized seedlings, leaves of coldacclimatized seedlings under low temperature stress for 48 h exhibited higher anti-oxidative enzyme activities, lower levels of O2^- and H2O2, less damage to chloroplast structure, and removed 33.7% of MDA at low temperature stress for 48 h. The data indicate that cold acclimation enhances photosynthetic capacity by effectively regulating activation in the PSII electron transport and the AsA–GSH cycle to scavenge excess ROS in chloroplasts, while the latter is more importa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corbate–glutathione CYCLE Cold ACCLIMATION kandelia obovata PHOTOSYNTHESIS
下载PDF
Biomass accumulation and organic carbon stocks of Kandelia obovata mangrove vegetation under different simulated sea levels 被引量:1
4
作者 Jiahui Chen Min Gao +2 位作者 Guangcheng Chen Heng Zhu Yong Ye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22年第8期78-86,共9页
Mangrove forests are vulnerably threatened by sea level rise(SLR).Vegetation organic carbon(OC)stocks are important for mangrove ecosystem carbon cycle.It is critical to understand how SLR affects vegetation OC stocks... Mangrove forests are vulnerably threatened by sea level rise(SLR).Vegetation organic carbon(OC)stocks are important for mangrove ecosystem carbon cycle.It is critical to understand how SLR affects vegetation OC stocks for evaluating mangrove blue carbon budget and global climate change.In this study,biomass accumulation and OC stocks of mangrove vegetation were compared among three 10 year-old Kandelia obovata(a common species in China)mangrove forests under three intertidal elevations through species-specific allometric equations.This study simulated mangrove forests with SLR values of 0 cm,40 cm and 80 cm,respectively,representing for the current,future~100 a and future~200 a SLR of mangrove forests along the Jiulong River Estuary,China.SLR directly decreased mangrove individual density and inhibited the growth of mangrove vegetation.The total vegetation biomasses were(12.86±0.95)kg/m^2,(7.97±0.90)kg/m^2 and(3.89±0.63)kg/m^2 at Sites SLR 0 cm,SLR40 cm and SLR 80 cm,respectively.The total vegetation OC stock decreased by approximately 3.85 kg/m^2(in terms of C)from Site SLR 0 cm to Site SLR 80 cm.Significantly lower vegetation biomass and OC stock of various components(stem,branch,leaf and root)were found at Site SLR 80 cm.Annual increments of vegetation biomass and OC stock also decreased with SLR increase.Moreover,significant lower sedimentation rate was found at Site SLR 80 cm.These indicated that SLR will decrease mangrove vegetation biomass and OC stock,which may reduce global blue carbon sink by mangroves,exacerbate global warming and give positive feedback to SL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a level rise vegetation biomass organic carbon stock COMPONENT mangrove forest kandelia obovata
下载PDF
秋茄KoWRKY43基因克隆、表达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5
作者 蒋文骏 舒红锁 +4 位作者 陈正满 任典挺 杨党 田荣江 杜照奎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832-1843,共12页
转录因子WRKY在开花植物中广泛存在,参与并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与防御反应等。为探究红树植物秋茄WRKY基因在非生物胁迫过程中的作用,以秋茄幼苗为试验材料,提取叶片总RNA,通过反转录PCR(RT-PCR)技术克隆获得KoWRKY43基因(GenBank登录号O... 转录因子WRKY在开花植物中广泛存在,参与并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与防御反应等。为探究红树植物秋茄WRKY基因在非生物胁迫过程中的作用,以秋茄幼苗为试验材料,提取叶片总RNA,通过反转录PCR(RT-PCR)技术克隆获得KoWRKY43基因(GenBank登录号OR789874),采用生物信息学手段分析其基因序列和蛋白质结构特点,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研究其表达模式。结果表明,KoWRKY43基因开放阅读框(ORF)为942 bp,编码313个氨基酸,蛋白质分子式为C_(1484)H_(2415)N_(439)O_(459)S_(14),分子量为34.2 ku,理论等电点为9.74,无信号肽,无跨膜结构,定位于细胞核,与木薯、银白杨和簸箕柳亲缘关系相对较近。qPCR检测显示,KoWRKY43基因在秋茄根中表达量最大,显著高于茎、叶、花和果实;幼叶KoWRKY43的表达量受NaCl诱导持续上升,在24 h表达量最大;激素水杨酸和脱落酸的诱导使其表达量先升高后降低,在6 h达到峰值;茉莉酸甲酯在24 h内均未显著改变其表达水平。研究结果为后续开展KoWRKY43基因的功能研究和培育抗逆秋茄品种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茄 KoWRKY43基因 生物信息学分析 基因克隆 激素
下载PDF
容器类型和基质配比对秋茄树幼苗生长的影响
6
作者 舒红锁 任典挺 +2 位作者 杨党 蒋文骏 杜照奎 《浙江林业科技》 2024年第5期95-104,共10页
为探讨容器类型和生长基质对秋茄树Kandelia obovata幼苗质量的影响,筛选出适宜的容器苗培育方法,为秋茄树容器育苗提供指导,本研究采用双因子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包括2种容器类型(C1-塑料袋和C2-无纺布袋)和4种生长基质(M1-海泥;M2-V_(... 为探讨容器类型和生长基质对秋茄树Kandelia obovata幼苗质量的影响,筛选出适宜的容器苗培育方法,为秋茄树容器育苗提供指导,本研究采用双因子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包括2种容器类型(C1-塑料袋和C2-无纺布袋)和4种生长基质(M1-海泥;M2-V_(泥炭土)∶V_(蛭石)∶V_(珍珠岩)=4∶4∶2;M3-V_(泥炭土)∶V_(蛭石)∶V_(珍珠岩)=5∶3∶2,以及M4-V_(泥炭土)∶V_(蛭石)∶V_(珍珠岩)=6∶2∶2),通过对不同组合下容器苗的形态、根系、光合和生物量等指标的测定分析,揭示容器类型、基质配比以及两因素交互作用对秋茄树容器苗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容器类型显著影响秋茄树幼苗的株高、根生物量、茎生物量、总生物量、根体积和根尖数(P<0.05),与C1容器培育的幼苗相比,C2容器苗的株高、根生物量、茎生物量、总生物量、根体积和根尖数分别提高了8.33%、9.47%、15.21%、9.72%、33.97%和23.55%;基质配比显著影响秋茄树幼苗的株高、地径、生物量、Dickson质量指数(DQI)、平均根直径、净光合速率和叶氮含量(P<0.05),与采用M1基质培育的幼苗相比,用轻基质(M2、M3或M4)培育幼苗的株高、地径、地上部生物量、地下部生物量、总生物量、DQI、平均根直径、净光合速率和叶氮含量至少提高了9.78%、13.60%、29.25%、20.39%、30.06%、30.88%、8.75%、24.22%和74.44%;两者的交互作用对株高、叶生物量和根表面积均有显著影响(P<0.05)。综合考虑苗木质量和育苗成本,秋茄树容器育苗宜采用C2M2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容器育苗 Dickson质量指数 秋茄树 根系形态 幼苗质量
下载PDF
秋茄红树林替代互花米草对土壤呼吸速率的影响
7
作者 郭萍萍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24年第10期54-58,74,共6页
土壤呼吸是大气CO_(2)的重要来源,对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影响。以闽江河口互花米草和治理后恢复的秋茄红树林湿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开展秋茄红树林替代互花米草对土壤呼吸速率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互花米草和秋茄红树林土壤呼吸速率... 土壤呼吸是大气CO_(2)的重要来源,对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影响。以闽江河口互花米草和治理后恢复的秋茄红树林湿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开展秋茄红树林替代互花米草对土壤呼吸速率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互花米草和秋茄红树林土壤呼吸速率均呈单峰型,夏季最高,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趋势。秋茄红树林替代互花米草没有改变土壤呼吸速率季节性变化趋势,但是显著降低了土壤呼吸速率(p<0.05)。土壤呼吸速率与气温、土壤温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含水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互花米草土壤呼吸速率与空气湿度、秋茄红树林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pH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呼吸速率 秋茄红树林 互花米草 闽江河口
下载PDF
重金属Cu^(2+)胁迫对红树植物秋茄幼苗生长及某些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2
8
作者 赵胡 唐俊 郑文教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5-72,共8页
为揭示铜污染对红树植物的毒性效应和植物的抗性机制,作者研究了红树植物秋茄(Kandelia obovata)幼苗在不同质量浓度的Cu2+(0,0.5,5,50,100,200 mg/L)离子胁迫90 d后,幼苗生长、部分生理指标的变化以及Cu2+在幼苗体内的累积情况。测定... 为揭示铜污染对红树植物的毒性效应和植物的抗性机制,作者研究了红树植物秋茄(Kandelia obovata)幼苗在不同质量浓度的Cu2+(0,0.5,5,50,100,200 mg/L)离子胁迫90 d后,幼苗生长、部分生理指标的变化以及Cu2+在幼苗体内的累积情况。测定的主要参数有:幼苗的主根长度、侧根数目、生物量、叶片的光合速率、色素含量、可溶性糖和蛋白含量及抗氧化酶系活性。研究结果表明:当Cu2+浓度范围在(0.5~200 mg/L)时,主根长度、侧根数目、生物量、叶片的光合速率、色素含量、可溶性糖和蛋白含量均呈降低趋势;根系POD活性持续升高,叶片和根系的SOD和CAT活性呈先升后降趋势;根系MDA含量在整个Cu2+胁迫浓度范围保持相对稳定,叶片MDA含量在高浓度Cu2+胁迫下增加;Cu2+主要累积在根部而向地上部分转运的较少。根据不同浓度的Cu2+离子对秋茄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影响,秋茄幼苗对Cu2+胁迫的耐受质量浓度范围为5~50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植物 秋茄(kandelia obovata) CU2+ 抗氧化酶 累积
下载PDF
秋茄次生木质部的生态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辛桂亮 郑俊鸣 +2 位作者 叶志勇 张万超 邓传远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92-800,共9页
为了探讨秋茄(Kandelia obovata Sheue et al.)次生木质部的形态解剖和数量解剖特征变化对不同红树林生境的生态适应意义,采用光学显微镜(LM)、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LSCM)对深圳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内7个... 为了探讨秋茄(Kandelia obovata Sheue et al.)次生木质部的形态解剖和数量解剖特征变化对不同红树林生境的生态适应意义,采用光学显微镜(LM)、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LSCM)对深圳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内7个秋茄种群的次生木质部解剖特征进行观测,并对种群样地的土壤盐分含量、pH值和土壤养分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1)7个秋茄种群的次生木质部具有一些共同形态解剖特征:具纤维状导管和环管管胞;许多导管壁的微观结构(如管壁附物、穿孔板附物和螺旋雕纹等)有利于提高水分输导的高效性和安全性,以适应潮间带生境;(2)应用逐步回归分析法对秋茄次生木质部数量解剖特征和土壤理化因子的关系进行分析发现,随着土壤Na+、土壤全盐量增高,秋茄次生木质部导管分子趋向于"大型化"。"大型化"导管有利于水分输导,但降低了安全性。在土壤盐离子含量越高、秋茄导管分子越大其水分输导安全性越低的情况下,推测可能有其它机制保证秋茄导管水分输导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茄 次生木质部 土壤理化因子 生态解剖
下载PDF
异速生长法计算秋茄红树林生物量 被引量:24
10
作者 金川 王金旺 +3 位作者 郑坚 陈秋夏 李俊清 卢翔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3414-3422,共9页
采用异速生长方法,建立树干基部多分枝型秋茄生物量与分枝直径的函数模型,根据该模型计算了浙江鳌江河口人工秋茄林生物量,并比较了我国不同地区秋茄林生物量差异。结果表明,秋茄生物量(W)与分枝直径(D)之间存在极显著的回归关系,叶片(... 采用异速生长方法,建立树干基部多分枝型秋茄生物量与分枝直径的函数模型,根据该模型计算了浙江鳌江河口人工秋茄林生物量,并比较了我国不同地区秋茄林生物量差异。结果表明,秋茄生物量(W)与分枝直径(D)之间存在极显著的回归关系,叶片(WL)、树干(WS)、根系和分枝基部(WB)及植株总生物量(WT)与分枝直径(D)的异速生长方程分别为:WL=0.187D1.855(R2=0.612,P<0.0001);WS=0.267D1.906(R2=0.821,P<0.0001);WB=4.6D1.136(R2=0.644,P<0.0001);WT=3.614D1.446(R2=0.801,P<0.0001)。我国不同地区秋茄林地上生物量与林龄和纬度之间存在显著的回归关系:lg(地上生物量)=3.123+0.84×lg(林龄)-2.019×lg(纬度),(R2=0.431,F2,11=4.161,P=0.045)。秋茄种群生物量随着林龄的增加而增加,随着纬度的升高呈现降低趋势。浙江鳌江河口3年、5年和10年龄人工秋茄林生物量分别为7.13、11.32和24.35 t/hm2,其中5年龄秋茄林生物量仅为广东湛江同龄秋茄林(自然湿地生境)生物量的18%。然而,广东深圳的3年龄秋茄林(人工湿地生境)生物量仅为该研究中同龄秋茄林生物量的9.3%。此外,以≤11年龄的人工秋茄纯林为对象,建立了种群密度与种群植株平均生物量的关系:lg(平均单株地上生物量)=8.468-2.1×lg(种群密度),(R2=0.961,F=99.764,P=0.001),秋茄种群密度越小,平均植株生物量越大,平均单株生物量较符合Yoda提出的-3/2自疏定律为快,自疏指数为-2.1。因此,纬度和林龄是秋茄种群生物量的主要影响因子,生境类型、种群密度等因素对红树林种群或群落生物量的积累也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 秋茄 异速生长 生物量
下载PDF
短期夜间低温胁迫对秋茄幼苗碳氮代谢及其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8
11
作者 郑春芳 刘伟成 +5 位作者 陈少波 仇建标 黄丽 彭欣 黄晓林 王宁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6853-6862,共10页
-2℃夜间低温处理秋茄幼苗12 h后,白天温度升高到5℃再低温处理4 h,研究了低温16 h处理对秋茄幼苗叶片光合特性、色素含量、抗氧化系统、细胞膜透性以及碳氮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低温16 h内,秋茄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 -2℃夜间低温处理秋茄幼苗12 h后,白天温度升高到5℃再低温处理4 h,研究了低温16 h处理对秋茄幼苗叶片光合特性、色素含量、抗氧化系统、细胞膜透性以及碳氮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低温16 h内,秋茄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气孔限制值均显著降低,而胞间CO2浓度显著增加。(2)低温低于8 h,叶片叶绿素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以及Chl a/Chl b比值均未产生显著变化,而Car/Chl比值显著增加。低温12、16 h,其叶片光合色素均下降,尤其白天下降幅度更大。(3)低温16 h内叶片可溶性总糖一直增加,而蔗糖含量、蔗糖合成酶(SS)和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均在低温12 h后下降。(4)低温16 h内叶片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含量以及羧肽酶活性均增加,而低温8 h时叶片内肽酶活性就开始下降。(5)低温16 h内叶片相对电导率、MDA均增加,而叶片POD活性均下降,尤其夜间下降更明显。另外,低温4、16 h能显著降低叶片SOD活性。以上说明,低温16 h时秋茄叶片光合作用的下降主要是因为非气孔导度限制引起,这主要与光合色素下降、抗氧化酶活性降低有关。此外,短期夜间低温通过影响SS、SPS、内肽酶以及羧肽酶活性,从而抑制了秋茄自身的碳氮代谢调控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茄 短期夜间低温 光合作用 蔗糖代谢相关酶 蛋白水解酶
下载PDF
秋茄幼苗光合特性对寒害的响应 被引量:10
12
作者 郭菊兰 朱耀军 +4 位作者 文菀玉 武高洁 宁宇 马骅 王义飞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3-68,共6页
[目的]研究低温胁迫对秋茄幼苗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及秋茄幼苗对低温胁迫的防御机制,以期为抗寒性红树植物种的选育、引种提供参考。[方法]以秋茄幼苗为材料,分别在5℃与12℃低温下进行胁迫试验。应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作... [目的]研究低温胁迫对秋茄幼苗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及秋茄幼苗对低温胁迫的防御机制,以期为抗寒性红树植物种的选育、引种提供参考。[方法]以秋茄幼苗为材料,分别在5℃与12℃低温下进行胁迫试验。应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仪和便携式脉冲调制叶绿素荧光仪(PAM-2500)分别测定光合参数与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应用EXCEL和SPSS13. 0软件进行数据整理、作图及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低温胁迫对秋茄幼苗的光合速率(Pn)、胞间CO2浓度(Ci)、气孔导度(Gs)及水分利用率(WUE)影响显著(P <0. 05);(2)低温胁迫下,Pn、Gs、Ci均显著降低,持续5 d低温,Pn、Gs随低温时间的延长持续下降,Ci则呈现上升趋势。5℃低温胁迫第1天,WUE明显高于对照(CK),第2天之后开始下降且低于对照(CK); 12℃低温胁迫下,WUE略高于CK且低温期内持续高于CK。(3) 5℃低温胁迫下,可变荧光(Fv)与最大光能转换速率(Fv/Fm)低于CK,随低温时间的延长呈现下降趋势,在低温第5天,显著低于CK(P <0. 05); 12℃低温胁迫下,Fv和Fv/Fm变化不明显。[结论]秋茄幼苗可在12℃低温胁迫下存活,但秋茄幼苗的形态生长和生物产量减少,而5℃低温胁迫持续2 d是秋茄幼苗的生存阈值;秋茄幼苗叶片在未使光系统Ⅱ(PSⅡ)潜在活性中心受损的低温胁迫下,Pn下降主要受气孔因子限制,在光合作用过程中,通过提高叶片水分利用率,以减少光合速率下降,提高抗寒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茄幼苗 低温胁迫 光合特征 荧光特征
下载PDF
引进红树拉关木和两种乡土红树离子平衡及光合作用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向敏 刘强 +2 位作者 李妮亚 李伟 张云云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87-396,共10页
为了比较引进红树与乡土红树的耐盐性差异,该研究以引进红树植物拉关木(Laguncularia racemosa)和乡土红树植物木榄(Bruguiera gymnorrhiza)与秋茄(Kandelia obovata)幼苗作为实验材料,分析其在不同Na Cl浓度(100、200、300、400 mmol&#... 为了比较引进红树与乡土红树的耐盐性差异,该研究以引进红树植物拉关木(Laguncularia racemosa)和乡土红树植物木榄(Bruguiera gymnorrhiza)与秋茄(Kandelia obovata)幼苗作为实验材料,分析其在不同Na Cl浓度(100、200、300、400 mmol·L^(-1))处理下各器官离子浓度(Na^+、Cl~–、K^+、Ca^(2+)和Mg^(2+))和叶光合作用的变化。结果表明:(1)高盐胁迫(400 mmol·L^(-1)Na Cl,28 d)处理下,拉关木根系Na^+增幅较小,秋茄根、叶Cl~–含量增幅均高于木榄和拉关木,说明拉关木在较高的盐浓度时能限制根系对Na^+、Cl~–的吸收,减少向地上部分运输。(2)高盐胁迫均增加3种红树根、叶的K^+浓度(木榄叶K^+略有降低,差异不显著),表明3种红树均可吸收K^+,来限制Na^+对植物的伤害;同时,降低3种红树根Ca^(2+)浓度,但拉关木根Ca^(2+)下降幅度小于秋茄和木榄,说明拉关木具有更强的防止Ca^(2+)流失的能力。(3)拉关木根维持Na^+/K^+、Na^+/Ca^(2+)平衡的能力强于秋茄和木榄。(4)高盐胁迫引起秋茄与木榄光合速率均降低,而拉关木光合速率却增加了54.1%。综上所述,拉关木能限制根系对Na Cl的吸收,有效维持Na^+/K^+、Na^+/Ca^(2+)的平衡,并保持较高的光合速率,这表明拉关木与木榄和秋茄相比具有更高的耐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茄 木榄 拉关木 离子平衡 光合作用
下载PDF
镉和芘交互胁迫下红树植物秋茄体内酚类化合物的应答 被引量:7
14
作者 汪文云 张琼 +3 位作者 杜静娜 卢豪良 刘景春 严重玲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67-874,共8页
以红树植物秋茄[Kandelia obovata(S.L.)Yong)]为研究试材,通过镉(Cd)和芘(Pyr)交互胁迫盆栽实验,研究秋茄体内酚类化合物对Cd-Pyr复合污染的响应,旨在探讨红树植物通过酚类化合物的调节耐受重金属和PAHs复合污染的作用机制.Cd胁迫含量... 以红树植物秋茄[Kandelia obovata(S.L.)Yong)]为研究试材,通过镉(Cd)和芘(Pyr)交互胁迫盆栽实验,研究秋茄体内酚类化合物对Cd-Pyr复合污染的响应,旨在探讨红树植物通过酚类化合物的调节耐受重金属和PAHs复合污染的作用机制.Cd胁迫含量为0,5,10,20,40mg/kg,Pyr胁迫含量为2,10,50mg/kg,二者交互胁迫.结果显示:Cd和Pyr胁迫下秋茄根、茎、叶合成大量的总酚、单宁和缩合单宁,含量均随着胁迫含量增大呈现上升趋势.各组织总酚、单宁和缩合单宁含量均表现出茎>叶>根.高含量Cd-Pyr复合胁迫下根、茎和叶的总酚、单宁和缩合单宁含量显著高于同一水平Cd胁迫组.根和叶中的总酚、单宁及缩合单宁的含量与相同器官中Cd的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可推测复合污染背景下总酚、单宁和缩合单宁参与了秋茄根和叶对Cd的螯合,增强了秋茄对Cd的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污染 酚类化合物 秋茄
下载PDF
Cd胁迫下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对秋茄幼苗生长与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19
15
作者 谢翔宇 翁铂森 +1 位作者 赵素贞 严重玲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44-253,共10页
近年来,由于工农业发展导致的河口重金属污染等的影响,红树林退化与消失的趋势相当严重,红树林的保育恢复已成为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立足于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与红树植物的共生关系,以红树植物秋茄(Kan... 近年来,由于工农业发展导致的河口重金属污染等的影响,红树林退化与消失的趋势相当严重,红树林的保育恢复已成为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立足于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与红树植物的共生关系,以红树植物秋茄(Kandelia obovata(S.,L.)Yong)为试材,在施加重金属Cd(0,5,10,20,40mg/kg)的条件下,通过接种与不接种混合AMF,对比研究从红树林生境中筛选扩繁的优势AMF菌种对秋茄幼苗生长与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研究表明:接种AMF使得秋茄幼苗的生物量增加,但株高未出现明显变化.Cd胁迫引起了秋茄叶片和根系丙二醛(MDA)含量的持续上升,且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表现为低含量下刺激,高含量下抑制的效应.接种AMF使得MDA含量显著减少,SOD、POD、CAT活性显著增加,从而能够更好地清除活性氧,减轻Cd胁迫下秋茄的膜脂过氧化程度,保护植物.研究揭示AMF在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中潜在的抗重金属污染生理生态功能,为红树林污染的生物修复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枝菌根真菌 CD 抗氧化酶系统 秋茄
下载PDF
福建漳江口本土红树植物秋茄替代互花米草生态修复效果定量评价 被引量:15
16
作者 冯建祥 宁存鑫 +1 位作者 朱小山 林光辉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66-275,共10页
本文从生物群落结构、非生物环境质量及生态系统功能三个方面构建了滨海湿地生态修复效果定量评价指标体系,并对福建漳江口本土红树秋茄替代入侵种互花米草生态修复效果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秋茄可有效抑制互花米草的生长,其生长... 本文从生物群落结构、非生物环境质量及生态系统功能三个方面构建了滨海湿地生态修复效果定量评价指标体系,并对福建漳江口本土红树秋茄替代入侵种互花米草生态修复效果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秋茄可有效抑制互花米草的生长,其生长指标在4年修复样地和约15年修复样地的评分等级分别为"差"和"好",即红树植物生长缓慢,至少需要十余年的时间才能恢复到60%以上;修复工程的开展并未对底栖动物多样性产生显著影响,两修复样地评分均为"优";沉积物生源要素生态风险评价显示,漳江口滨海湿地受到较严重的氮污染,碳、磷含量也超过了正常范围;生态系统功能指标方面,4年样地评分低于0.8,属"劣"的级别,而约15年样地评分为2.32,属"中"的级别,其中食物网功能达到"优"的级别。两修复样地综合评分等级则为"差"和"中",表明虽然红树植物替代结合物理手段能够抑制互花米草生长,但其植物群落结构和生态系统功能的修复所需年限较长,需要投入很大的人力和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聚类 秋茄 大型底栖动物 碳库 食物网
下载PDF
红树林考氏白盾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张飞萍 杨志伟 +1 位作者 江宝福 林鹏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20-224,共5页
首次发现陆生考氏白盾蚧严重为害潮间带红树植物秋茄。通过野外定位调查和室内饲养观察,研究其危害特征、种群分布、生殖力和自然死亡率。结果表明,考氏白盾蚧主要分布在秋茄叶片主脉两侧,叶背虫口数显著多于叶面(P<0.01),单叶虫口... 首次发现陆生考氏白盾蚧严重为害潮间带红树植物秋茄。通过野外定位调查和室内饲养观察,研究其危害特征、种群分布、生殖力和自然死亡率。结果表明,考氏白盾蚧主要分布在秋茄叶片主脉两侧,叶背虫口数显著多于叶面(P<0.01),单叶虫口数多为1-50头,平均25.65头,最高418头;秋茄植株不同垂直空间层次的虫口密度无显著差异,但聚集度随垂直空间下降而增大;种群平均产卵量每雌52.22粒,自然死亡率69.35%,寄生蜂寄生是最主要的死亡因子,寄生率达34.23%;与几种陆生寄主植物相比,红树林考氏白盾蚧的种群密度、生殖力、叶最高虫口数均较高,该虫对潮间带生境及寄主秋茄具有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 秋茄 考氏白盾蚧
下载PDF
中国红树林天然分布北缘区不同起源秋茄热值特征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谭勇 李晓景 +6 位作者 何东进 王韧 蔡金标 郑开基 游巍斌 张中瑞 肖石红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5-60,共6页
在测定红树林天然分布北缘区不同起源秋茄各器官干质量热值(GCV)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同起源秋茄红树林热值器官差异和滩位差异、秋茄天然林热值的径级变化和纬度变化。结果表明:秋茄天然林各器官热值均高于人工林,且各器官能量分配趋于均... 在测定红树林天然分布北缘区不同起源秋茄各器官干质量热值(GCV)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同起源秋茄红树林热值器官差异和滩位差异、秋茄天然林热值的径级变化和纬度变化。结果表明:秋茄天然林各器官热值均高于人工林,且各器官能量分配趋于均等,不同起源各器官热值顺序呈现出高度一致性,高低排序依次为叶、花、枝、树墩、干、粗根、细根、中根。秋茄热值随滩位向外延伸呈现上升趋势,天然林热值对滩位的响应比人工林更为敏感。从径级差异看,大致为径级越大,热值越高,径级Ⅳ热值>径级Ⅲ>径级Ⅰ>径级Ⅱ,另外径级变化对秋茄不同器官的影响程度不一。与其他纬度相比,红树林天然分布北缘区秋茄热值较其他纬度秋茄热值低,并且各器官间热值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茄 不同起源 热值 红树林天然分布北缘区
下载PDF
利用近似贝氏计算推论台湾海峡沿岸秋茄种群的拓殖路线 被引量:5
19
作者 阮宇 吕佳 +1 位作者 李俊清 肖国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4304-4313,共10页
由于地理关系,台湾海峡两岸的红树植物组成具有高度的相似性,都以耐寒性较强的秋茄为优势种。中国台湾(以下简称"台湾")与大陆仅一水之隔,因此台湾的秋茄种群来源最有可能来自东南沿海种群,然而台湾南、北红树植物种群的拓殖... 由于地理关系,台湾海峡两岸的红树植物组成具有高度的相似性,都以耐寒性较强的秋茄为优势种。中国台湾(以下简称"台湾")与大陆仅一水之隔,因此台湾的秋茄种群来源最有可能来自东南沿海种群,然而台湾南、北红树植物种群的拓殖路线以及与大陆东南沿海种群的遗传关系的研究至今仍未见报道。通过SSR分子标记,利用近似贝氏计算(Approximate Bayesian Computation)推测海峡两岸4个分布区域秋茄的起源及其拓殖路线。结果表明4个区域的种群出现明显分化,大陆东南北部种群与其他种群间分化程度最高。通过推测台湾北部种群起源可追溯到29000—48400a前,早于末次冰期时间,且台湾北部种群遗传结构与大陆东南南部种群最相近,推测它们可能共同起源于南方祖先。大陆东南沿海南北种群的溯祖时间约为15.1万年至25.2a年前,约为更新世中期末,则意味东南沿海南、北种群的遗传分化可能受到更新世后期气候变化与海侵海退的影响而出现隔离,或东南沿海南、北种群可能来自不同的起源。而台湾南部种群与台湾北部种群的相似性,表明台湾南部种群是由北部种群拓殖而来,近似贝氏计算亦支持这个假说。因而,可以推测海峡两岸秋茄的拓殖路线是从大陆东南南方种群随黑潮迁移至台湾北部,再从北部拓殖到台湾南部。利用近似贝氏计算推论台湾海峡两岸红树林种群起源及拓殖路线,为未来我国东南沿海红树林植物的生物地理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茄 遗传结构 近似贝氏计算(Approximate BAYESIAN Computation) 起源 拓殖路线 中国台湾
下载PDF
PCBs对红树林沉积物中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孙红斌 刘亚云 陈桂珠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5398-5407,共10页
研究了多氯联苯(PCBs)对沉积物及红树植物秋茄根区沉积物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秋茄可提高沉积物中细菌和放线菌的数量,但不能提高真菌的数量。PCBs处理可显著提高沉积物中细菌和放线菌的数量。土壤呼吸与微生物量具有相... 研究了多氯联苯(PCBs)对沉积物及红树植物秋茄根区沉积物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秋茄可提高沉积物中细菌和放线菌的数量,但不能提高真菌的数量。PCBs处理可显著提高沉积物中细菌和放线菌的数量。土壤呼吸与微生物量具有相似的变化趋势。由于细菌在沉积物微生物中占有绝对的优势,因此细菌的数量是微生物多样性指数的决定性因素。与未种植红树植物的相比,种植沉积物微生物多样性指数相对较低,PCBs处理与对照相比,微生物多样性指数差异不显著。在试验过程中,未种植的PCBs处理组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均高于对照组,表明这两种酶是沉积物PCBs污染的敏感指标,而这两种酶被报道在植物修复中与PCBs的降解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氯联苯 微生物种群 多酚氧化酶 过氧化物酶 秋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