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回到杜预--论晚清今古视野下的章太炎《春秋》学
1
作者 曾亦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25,共9页
清中叶以来,随着常州今文学的复兴,今古之争再次成为学术与思想领域的焦点问题。章太炎借助其对《左传》的诠释,对康有为及保皇党人所依据的《公羊传》进行了全面的批判。不仅如此,章太炎还上溯到刘逢禄为代表的常州学术,甚至对今文家... 清中叶以来,随着常州今文学的复兴,今古之争再次成为学术与思想领域的焦点问题。章太炎借助其对《左传》的诠释,对康有为及保皇党人所依据的《公羊传》进行了全面的批判。不仅如此,章太炎还上溯到刘逢禄为代表的常州学术,甚至对今文家所尊奉的孔子,亦肆意贬抑。透过这种批评,章太炎的《左传》学最后标榜回到杜预,从而背离了清初以来驳正杜预的主流倾向。不难发现,章太炎的《春秋》学,表面上通过对康有为诠释《公羊传》的批评,发挥了《左传》中的思想,其实充满了基于党派意识的门户之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秋》 章太炎 杜预 康有为 刘逢禄
下载PDF
张之洞策反邱菽园 被引量:8
2
作者 茅海建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3-71,共9页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图书馆所藏"张之洞档案",可以知道光绪二十六年(1900)至二十七年邱菽园与康有为决裂,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很可能是主要原因)是张之洞的策反。张之洞通过清朝驻英公使罗丰禄、驻新加坡领事罗忠尧...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图书馆所藏"张之洞档案",可以知道光绪二十六年(1900)至二十七年邱菽园与康有为决裂,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很可能是主要原因)是张之洞的策反。张之洞通过清朝驻英公使罗丰禄、驻新加坡领事罗忠尧、两广总督陶模对邱菽园进行了劝说的工作。在张之洞通缉与劝说的两手交并使用下,邱菽园选择了纳金免灾的办法,公开登报与康有为决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之洞 邱菽园 康有为 陶模 庚子事变 自立军
下载PDF
丘菽园与康有为交游考论 被引量:2
3
作者 陈琼莲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 2018年第1期20-23,共4页
侨寓新加坡的福建诗人丘菽园与康有为的交游,主要发生于清末至民初的庚子年(1900)以及庚戌年(1910)前后。近人论丘、康关系,多聚焦于其政治上的交集,而欠缺对他们在文学方面交流的探讨。康、丘的交往前期主要表现为政治理念上的桴鼓相应... 侨寓新加坡的福建诗人丘菽园与康有为的交游,主要发生于清末至民初的庚子年(1900)以及庚戌年(1910)前后。近人论丘、康关系,多聚焦于其政治上的交集,而欠缺对他们在文学方面交流的探讨。康、丘的交往前期主要表现为政治理念上的桴鼓相应;后期则多为诗歌观念的交流,在与康有为谈文论艺的过程中,丘菽园也显露出了政治观念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有为 丘菽园 交游
下载PDF
康有为致邱菽园书札八通
4
作者 张人凤 戎默 《嘉兴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102-107,共6页
新加坡国家图书馆藏有邱氏家藏资料一批,在这批资料中,康有为致邱菽园信札和诗作是颇为重要的近代史文献。尝试将其中的八通康有为书信及一篇佚文进行整理,并加入适当解读,以期能对目前学界关于康有为海外流亡生涯的研究有所禆益。
关键词 康有为 邱菽园 书信
下载PDF
论康有为于戊戌变法前的宪法观及其宪法史地位 被引量:2
5
作者 周威 《法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6-110,194,共16页
康有为1897年在《日本变政考》和《日本书目志》中最初使用"宪法"一词,这表明康有为所使用的"宪法"一词直接源于日本,并且是从近代意义上理解宪法概念的。不过,康有为视《春秋》为中国古代的宪法,注意将舶来的"... 康有为1897年在《日本变政考》和《日本书目志》中最初使用"宪法"一词,这表明康有为所使用的"宪法"一词直接源于日本,并且是从近代意义上理解宪法概念的。不过,康有为视《春秋》为中国古代的宪法,注意将舶来的"宪法"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兼顾文化的开放性和主体性。康有为积极倡导宪法概念,将宪法概念传授于弟子,传播于社会,上呈于朝廷。从其对"宪法"一词的使用频率、宪法问题的研究水平、宪法概念的传播范围和宪法学中国化等方面来看,康有为的识见超越同时代的其他学者和报刊,但他不可能在戊戌变法期间提出立宪法的主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有为 戊戌变法 宪法 中国化 《春秋》
原文传递
“康丘之封”与西周封建方式的转进——以清华简《系年》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3
6
作者 刘光胜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16,共12页
清华简《系年》的面世,为考察康叔封卫问题提供了难得的契机。康叔受封不是在周武王时期,而是在周成王时期。康叔先称"康侯(叔)"后称"卫叔",可能与卫国都城迁居有关。以传世文献为据,结合辛村墓地等考古发现,笔者... 清华简《系年》的面世,为考察康叔封卫问题提供了难得的契机。康叔受封不是在周武王时期,而是在周成王时期。康叔先称"康侯(叔)"后称"卫叔",可能与卫国都城迁居有关。以传世文献为据,结合辛村墓地等考古发现,笔者怀疑康丘地望似乎在今河南浚县、淇县一带。朝歌经历纣王、武庚时期两次战乱,残破不堪,康丘或许因此替代朝歌,成为临时性的国都。内服制度外服化,政治分化意识主导下的大规模族群迁徙,许多军事重镇上升为政治中心,国族文化融合,统一的华夏民族与华夏国家初步形成,这些是由武王"续生型"到周公"创生型"封建方式转进所呈现出的变化与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叔 康丘 清华简《系年》 分封建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