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口炎清颗粒联合抗病毒口服液治疗儿童疱疹性口腔炎临床研究
1
作者 张楠 李永彦 史东梅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2期105-108,共4页
目的:观察口炎清颗粒联合抗病毒口服液治疗儿童疱疹性口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疱疹性口腔炎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在西药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抗病毒口服液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口炎清颗粒治疗。治疗... 目的:观察口炎清颗粒联合抗病毒口服液治疗儿童疱疹性口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疱疹性口腔炎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在西药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抗病毒口服液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口炎清颗粒治疗。治疗1周后,评估2组临床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率,并比较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血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白细胞介素-2 (IL-2)、白细胞介素-6 (IL-6)]及免疫指标[CD4^(+)/CD8^(+)、血清免疫球蛋白A (IgA)]水平。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为8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主、次症等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研究组主、次症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TNF-α、IL-2、IL-6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研究组上述3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CD4^(+)/CD8^(+)、血清IgA值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研究组上述2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研究组ADR发生率为10.00%,对照组为5.0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炎清颗粒联合抗病毒口服液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效果确切,可明显改善中医证候,有效抑制机体炎症反应,改善患者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疱疹性口腔炎 口炎清颗粒 抗病毒口服液 炎症因子 免疫功能
下载PDF
抗病毒口服液药效学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谭家风 黄薇薇 +3 位作者 李三红 徐进 黄小青 朱宝力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88-391,共4页
目的 :通过动物实验研究抗病毒口服液药效学。方法 :细菌内毒素致家兔产生发热模型后不同时间体温波动情况、对流感病毒所致小鼠肺部病变和病毒增殖的影响、测定小鼠最大耐受量。结果 :以 0 .1 93g/kg抗病毒口服液 ig后 ,家兔体温变化与... 目的 :通过动物实验研究抗病毒口服液药效学。方法 :细菌内毒素致家兔产生发热模型后不同时间体温波动情况、对流感病毒所致小鼠肺部病变和病毒增殖的影响、测定小鼠最大耐受量。结果 :以 0 .1 93g/kg抗病毒口服液 ig后 ,家兔体温变化与 0 .6 1 0 5 g/kg双黄连口服液组比较在 0 .5 h即有差异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 ,高、中、低剂量组均有明显差异 ,且能维持 4 h降低体温。小鼠感染病毒后口服本品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能显著降低动物死亡率 ( P<0 .0 5 ) ,平均生活日数延长。但死亡保护率低于病毒唑。本品及病毒唑组 ,肺病变程度和肺指数均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 ( P<0 .0 5 ) ,但其治疗效果不及病毒唑。小鼠最大耐受量倍数为人用量的 1 2 5倍。结论 :抗病毒口服液能明显降低由细菌内毒素所致的发热 ,具有清热解毒作用 ;能有效抑制病毒性肺部感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病毒口服液 清热解毒 流感病毒 急性毒性 药效学 中药
下载PDF
抗病毒口服液治疗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药效及机制探讨 被引量:14
3
作者 毛鑫 姚荣妹 +6 位作者 高英杰 孙静 包蕾 曲天歌 时宇静 郭姗姗 崔晓兰 《中国药物警戒》 2018年第9期518-522,共5页
目的观察抗病毒口服液对体内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模型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使用ICR小鼠,采用甲型H1N1流感病毒FM1株及PR8株经滴鼻感染小鼠造成肺炎模型,经治疗给药后,计算各组小鼠肺指数;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 目的观察抗病毒口服液对体内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模型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使用ICR小鼠,采用甲型H1N1流感病毒FM1株及PR8株经滴鼻感染小鼠造成肺炎模型,经治疗给药后,计算各组小鼠肺指数;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检测小鼠肺组织流感病毒载量;采用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丙二醛(MD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γ干扰素(IFN-γ)的含量;体外采用甲型H1N1流感病毒FM1株及PR8株感染MDCK细胞,经治疗给药后,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神经氨酸酶(NA)活性。结果与模型组相比,抗病毒口服液在体内能明显降低流感病毒感染小鼠的肺指数,降低肺组织中的流感病毒载量,降低TNF-α的含量并升高IFN-γ的含量;在体外可明显抑制NA活性,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 <0.01)。结论抗病毒口服液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体内感染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在于抑制炎性反应并抑制病毒繁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病毒口服液 甲型流感 病毒载量 TNF-α IFN-Γ 神经氨酸酶
下载PDF
抗病毒口服液在鸡胚内的抗病毒作用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刘晓帆 张艳 王宇翎 《安徽医药》 CAS 2004年第4期249-250,共2页
目的 观察抗病毒口服液在鸡胚内的抗病毒作用。方法 采用鸡胚法 (体内及体外 )研究了抗病毒口服液对三种病毒(甲3 型流行性感冒病毒IFV株、亚甲型流行性感冒病毒鼠适应的FM1 株及新城疫鸡瘟病毒NDVⅡ系病毒株 )的作用。结果 抗病毒... 目的 观察抗病毒口服液在鸡胚内的抗病毒作用。方法 采用鸡胚法 (体内及体外 )研究了抗病毒口服液对三种病毒(甲3 型流行性感冒病毒IFV株、亚甲型流行性感冒病毒鼠适应的FM1 株及新城疫鸡瘟病毒NDVⅡ系病毒株 )的作用。结果 抗病毒口服液对三种病毒株在鸡胚体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或杀灭作用 ,在鸡胚内对鸡胚尿囊液HA效价有明显抑制趋势 ,但统计学处理无明显差异。结论 抗病毒口服液在体外对甲3 型流感病毒株、亚甲型FM1 株和NDVⅡ系病毒株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抗甲3 型流感病毒和亚甲型FM1 株的作用比抗NDVⅡ系病毒株的作用略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病毒口服液 抗病毒作用 体外 鸡胚 甲型 病毒株 流感病毒 NDV 鸡瘟病 新城疫
下载PDF
薄层扫描法测定抗病毒口服液中菝葜皂苷元的含量 被引量:5
5
作者 曾道元 黎利华 《中国药房》 CAS CSCD 2003年第8期496-497,共2页
目的 :建立测定抗病毒口服液中菝葜皂苷元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扫描法 ,展开剂为苯 -丙酮 (9∶1) ;锯齿扫描 ,λS =443nm ,λR =600nm。结果 :菝葜皂苷元在1 028μg~3 624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r=0 9995) ,平均回收率为100 89 ... 目的 :建立测定抗病毒口服液中菝葜皂苷元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扫描法 ,展开剂为苯 -丙酮 (9∶1) ;锯齿扫描 ,λS =443nm ,λR =600nm。结果 :菝葜皂苷元在1 028μg~3 624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r=0 9995) ,平均回收率为100 89 % ,RSD=3 36% (n=5)。稳定性与精密度良好。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层扫描法 含量测定 抗病毒口服液 菝葜皂苷元 苯-丙酮
下载PDF
抗病毒口服液防治甲型流感病毒感染的药效学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毛鑫 姚荣妹 +6 位作者 包蕾 高英杰 鲍岩岩 孙静 郭姗姗 时宇静 崔晓兰 《西部中医药》 2021年第12期12-15,共4页
目的:观察抗病毒口服液对体内外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模型的防治作用。方法:体内实验采用甲型H1N1流感病毒FM1及PR8株经滴鼻感染的70只ICR小鼠来制备肺炎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利巴韦林组,双黄连组,抗病毒口服液2倍量、1倍量、1/... 目的:观察抗病毒口服液对体内外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模型的防治作用。方法:体内实验采用甲型H1N1流感病毒FM1及PR8株经滴鼻感染的70只ICR小鼠来制备肺炎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利巴韦林组,双黄连组,抗病毒口服液2倍量、1倍量、1/2倍量组,每组10只。经预防给药后,计算各组小鼠肺指数;经治疗给药后计算各组小鼠死亡率和平均存活时间。体外采用甲型H1N1流感病毒及H3N2病毒感染MDCK细胞致细胞病变CPE模型,经治疗给药后,计算半数抑制浓度(median inhibition concentration,IC50)及治疗指数(therapeutic index,TI)。结果:体内实验中,抗病毒口服液各剂量组与模型组、正常组比较,能明显降低流感病毒感染后小鼠肺指数,降低死亡率,延长平均存活时间(P<0.05)。体外感染实验中,抗病毒口服液给药后可明显降低病毒感染后细胞的病变情况。结论:抗病毒口服液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体内外感染有较好的治疗和预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流感 抗病毒口服液 H1N1 H3N2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抗病毒口服液中3种核苷的含量 被引量:1
7
作者 何丹 杨林 +1 位作者 况刚 张景勍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42-544,共3页
目的:建立以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UPLC)测定抗病毒口服液中尿苷、鸟苷和腺苷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ACQUITY UPLC BEH C18(1.7μm,2.1mm×50mm),流动相为水-甲醇不同比例梯度... 目的:建立以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UPLC)测定抗病毒口服液中尿苷、鸟苷和腺苷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ACQUITY UPLC BEH C18(1.7μm,2.1mm×50mm),流动相为水-甲醇不同比例梯度洗脱,柱温30℃。流速0.5ml/min,检测波长为254nm。结果:尿苷在2.033~20.33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80664X-1046(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56%,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1.21%,鸟苷在1.248-12.48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55261X-742(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77%,RSD=1.09%,腺苷在1.254~12.54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52155X-480(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88%,RSD=1.22%。结论:该方法准确、快速、可靠,能有效地测定抗病毒口服液中3种核苷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 抗病毒口服液 核苷
下载PDF
正交试验优选双花抗病毒口服液提取工艺 被引量:3
8
作者 胡玉良 杨素红 邓健安 《中国执业药师》 CAS 2014年第10期15-18,共4页
目的:优选双花抗病毒口服液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筛选提取工艺;以加水量(A)、提取时间(B)、浸泡时间(C)作为考察因素,以挥发油提取量为指标,优选广藿香、鱼腥草、连翘3味药材的挥发油提取工艺;以加水量(A)、浸泡时间(B)... 目的:优选双花抗病毒口服液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筛选提取工艺;以加水量(A)、提取时间(B)、浸泡时间(C)作为考察因素,以挥发油提取量为指标,优选广藿香、鱼腥草、连翘3味药材的挥发油提取工艺;以加水量(A)、浸泡时间(B)、提取时间(C)、提取次数(D)为考察因素,以绿原酸和连翘苷含量为指标,优选药材的水提工艺。结果:挥发油最佳提取工艺为:加10倍量水,直接提取4小时;水提取最佳工艺为:加8倍量水,浸泡0.5小时,煎煮2次,每次1.5小时。结论:优选得到的提取工艺质量稳定、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花抗病毒口服液 挥发油 绿原酸 连翘苷 提取工艺 正交试验
下载PDF
抗病毒口服液质量标准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罗会盛 袁红宇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CAS 2009年第4期56-58,共3页
目的制定抗病毒口服液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鉴别抗病毒口服液中金银花、板蓝根、大黄等药材;采用HPLC法测定制剂中黄芩苷的含量。结果薄层斑点清晰,重现性好;含量测定黄芩苷平均回收率为99.3%,RSD=1.3%。结论本法简便、准确,可对... 目的制定抗病毒口服液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鉴别抗病毒口服液中金银花、板蓝根、大黄等药材;采用HPLC法测定制剂中黄芩苷的含量。结果薄层斑点清晰,重现性好;含量测定黄芩苷平均回收率为99.3%,RSD=1.3%。结论本法简便、准确,可对抗病毒口服液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病毒口服液 薄层色谱 高效液相色谱法 黄芩苷
下载PDF
从抗病毒口服液的标准修订看中药的技术标准战略及监管启示
10
作者 肖树雄 谢志洁 蒋忠军 《中国药事》 CAS 2009年第6期541-544,共4页
目的探索技术标准战略对中药监管的启示。方法对抗病毒口服液标准修订实例进行分析。结果根据分析提炼出一些标准战略的基本思想,即知识产权融入技术标准,技术创新推动标准发展,技术壁垒促进市场竞争。结论得出一些监管方面的启示,即鼓... 目的探索技术标准战略对中药监管的启示。方法对抗病毒口服液标准修订实例进行分析。结果根据分析提炼出一些标准战略的基本思想,即知识产权融入技术标准,技术创新推动标准发展,技术壁垒促进市场竞争。结论得出一些监管方面的启示,即鼓励技术创新,提高标准水平及加强科学监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病毒口服液 技术标准战略 监管 标准提高
下载PDF
RP-HPLC法测定抗病毒口服液中芒果苷和连翘苷的含量 被引量:8
11
作者 李芳美 林朝展 +1 位作者 甄松峰 祝晨蔯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7-49,共3页
目的建立抗病毒口服液中芒果苷和连翘苷的含量测定方法,为抗病毒口服液质量标准的再提高提供依据。方法采用RP-HPLC法同时测定抗病毒口服液中芒果苷和连翘苷的含量。色谱柱:Kromasil RP-C18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乙腈-0.1%... 目的建立抗病毒口服液中芒果苷和连翘苷的含量测定方法,为抗病毒口服液质量标准的再提高提供依据。方法采用RP-HPLC法同时测定抗病毒口服液中芒果苷和连翘苷的含量。色谱柱:Kromasil RP-C18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乙腈-0.1%醋酸(15∶85);流速0.80mL·min-1;检测波长:时间-波长程序(0→25min:258nm,25→30min:277nm);理论塔板数按芒果苷计算应不低于6000,按连翘苷计算应不低于5000。结果芒果苷线性范围48.8ng~1525ng,r=0.9994;连翘苷线性范围56ng~1750ng,r=0.9995。芒果苷、连翘苷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65%、99.21%。10批次样品中芒果苷的含量范围在14.40~20.41μg·mL-1,连翘苷的含量范围在28.70~36.01μg·mL-1。结论该测定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稳定、专属性强、可重复的特点,可用于抗病毒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病毒口服液 芒果苷 连翘苷 RP—HPLC法 含量测定
下载PDF
广州医院门诊使用香雪抗病毒口服液不良反应调查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晓彦 于涛 +4 位作者 温泽淮 洪晓丹 杨辉 林岱 黎月玲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45-250,共6页
目的通过收集广州市一段时间内服用香雪抗病毒口服液患者的不良反应/事件,了解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和原因,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医院集中监测的方式,通过电子病历系统收集使用香雪抗病毒口服液的门诊病人,以电话随访的方式... 目的通过收集广州市一段时间内服用香雪抗病毒口服液患者的不良反应/事件,了解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和原因,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医院集中监测的方式,通过电子病历系统收集使用香雪抗病毒口服液的门诊病人,以电话随访的方式进行调查。结果共纳入患者10 089例,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0.93%,主要以胃肠系统损害、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对可能影响因素的分析发现,年龄分段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随年龄增大不良反应的发生数逐渐减少。结论该药品的不良反应发生属于偶见范围。在使用时应注意预防胃肠功能紊乱及过敏性症状的发生。其在7岁及以下的婴儿和儿童中使用率较高,尤其是2岁以下婴幼儿,应注意该药的用量、用法,以避免不良反应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良反应 抗病毒口服液 中成药 安全性
下载PDF
HPLC法测定抗病毒口服液中连翘苷含量
13
作者 陈行愉 韩丽萍 《广州医药》 2009年第2期63-64,共2页
目的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抗病毒口服液中连翘苷的含量并对其方法进行改进。方法色谱条件为:C18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乙腈-水(22∶78),检测波长277nm;结果线性范围为:0.5~7.875μm,平均回收率为99.74%,RSD为0.4%。结论该... 目的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抗病毒口服液中连翘苷的含量并对其方法进行改进。方法色谱条件为:C18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乙腈-水(22∶78),检测波长277nm;结果线性范围为:0.5~7.875μm,平均回收率为99.74%,RSD为0.4%。结论该方法简便,能排除样品中其他成分对被测物质的干扰,稳定性与精密度良好,可作为抗病毒口服液中连翘苷含量测定的一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病毒口服液 连翘苷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下载PDF
ICP-MS法测定抗病毒口服液9种元素含量及其质量评价 被引量:5
14
作者 陈桂茜 周玲娜 +1 位作者 梅新路 龚琴丹 《海峡药学》 2016年第11期56-58,共3页
目的 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抗病毒口服液中铅、镉、砷、汞、铜、铬、镍、铝、镁9种元素含量的方法并对其进行质量评价。方法 样品经微波消解系统消解完全后,采用ICP-MS进行含量测定,对9种元素的量进行控制。结果 测... 目的 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抗病毒口服液中铅、镉、砷、汞、铜、铬、镍、铝、镁9种元素含量的方法并对其进行质量评价。方法 样品经微波消解系统消解完全后,采用ICP-MS进行含量测定,对9种元素的量进行控制。结果 测定5个不同厂家的7批抗病毒口服液,所测元素线性关系良好(r〉0.9992),加样回收率在90.0~105.9%之间,检出限0.006~0.105ng·m L-1;精密度RSD为1.5%~3.0%。结论 抗病毒口服液中砷镁铝含量较高,需要生产厂家在购进原料及生产过程中予以足够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病毒口服液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重金属 质量评价
下载PDF
抗病毒口服液对小鼠的最大耐受量研究
15
作者 曹威 张文波 +2 位作者 朱亮 韩旭 任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23期7760-7760,7816,共2页
[目的]通过最大给药量试验了解抗病毒口服液对小鼠的急性毒性。[方法]抗病毒口服液急性毒性试验中采用最大给药量,观察小鼠给药7 d内的临床症状,然后通过剖检及病理组织学观察研究抗病毒口服液的急性毒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小... [目的]通过最大给药量试验了解抗病毒口服液对小鼠的急性毒性。[方法]抗病毒口服液急性毒性试验中采用最大给药量,观察小鼠给药7 d内的临床症状,然后通过剖检及病理组织学观察研究抗病毒口服液的急性毒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小鼠以最大给药量(人用剂量500倍)灌胃没有明显的异常反应,体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剖检和病理组织学观察无可见病变。[结论]抗病毒口服液对小鼠无急性毒性,可作为兽医临床用药安全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病毒口服液 急性毒性 最大给药量 病理组织学
下载PDF
HPLC法测定抗病毒口服液中连翘苷含量 被引量:7
16
作者 桑旭峰 《药学实践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168-170,共3页
目的 :建立HPLC法测定抗病毒口服液中连翘苷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LUNAC18( 2 )色谱柱 ,乙腈 水 ( 2 5∶75 )为流动相 ,流速 0 .9mL/min ,检测波长为 2 77nm ,外标法定量。结果 :连翘苷线性范围为 0 .4 6~2 .3μg ,平均回收率为 10 0 ... 目的 :建立HPLC法测定抗病毒口服液中连翘苷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LUNAC18( 2 )色谱柱 ,乙腈 水 ( 2 5∶75 )为流动相 ,流速 0 .9mL/min ,检测波长为 2 77nm ,外标法定量。结果 :连翘苷线性范围为 0 .4 6~2 .3μg ,平均回收率为 10 0 .0 6 % ,RSD为 1.0 %。 结论 :该方法简便、可靠、准确 ,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病毒口服液 连翘苷 HPLC
下载PDF
HPLC法测定复方抗病毒口服液中绿原酸的含量 被引量:8
17
作者 唐德智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1期42-43,共2页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复方抗病毒口服液中绿原酸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Shim-pack VP-ODS C18反相色谱柱(4.6mm×250mm,5μm),以乙腈-0.2%磷酸(12∶88)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327nm;柱温:30℃。结果绿原酸在0.051~0.922μ...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复方抗病毒口服液中绿原酸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Shim-pack VP-ODS C18反相色谱柱(4.6mm×250mm,5μm),以乙腈-0.2%磷酸(12∶88)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327nm;柱温:30℃。结果绿原酸在0.051~0.922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n=6),平均回收率为99.04%,RSD=1.31%(n=6)。结论该方法准确、重复性好、简便易行,可作为复方抗病毒口服液的质量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抗病毒口服液 绿原酸 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下载PDF
香雪抗病毒口服液体外抗甲型流感病毒及炎症因子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杰婷 陈俏连 +2 位作者 赵昕 杨子峰 王玉涛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23年第9期2118-2125,共8页
目的探讨香雪抗病毒口服液对甲型流感病毒的活性及其在炎症免疫应答中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噻唑蓝(MTT)染色法检测香雪抗病毒口服液对MDCK细胞和A549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采用细胞病变抑制法(CPE)及空斑减少实验对香雪抗病毒口服液... 目的探讨香雪抗病毒口服液对甲型流感病毒的活性及其在炎症免疫应答中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噻唑蓝(MTT)染色法检测香雪抗病毒口服液对MDCK细胞和A549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采用细胞病变抑制法(CPE)及空斑减少实验对香雪抗病毒口服液进行抗病毒活性检测。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NP蛋白。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炎症细胞因子的表达情况。采用蛋白印迹实验检测香雪抗病毒口服液对炎症相关信号通路的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香雪抗病毒口服液对甲型流感病毒A/PR/8/34(H1N1)和A/Aichi/2/68(H3N2)均有一定的抗病毒抑制作用,半数细胞毒性浓度(TC50)分别为42.12、79.36 mg/mL,半数抑制浓度(IC_(50))分别为8.665、5.260 mg/mL,并可减少H1N1病毒空斑形成。香雪抗病毒口服液能呈剂量相关性地降低H1N1诱导的A549细胞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视黄酸(维甲酸)诱导基因蛋白I(RIGI)、趋化因子(CC基序)配体5(CCL5)、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β(MIP-1β)、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白细胞介素-10(IL-10)、λ干扰素(IFN-λ)、β干扰素(IFN-β)、白细胞介素-8(IL-8)m RNA的表达(P<0.05、0.01、0.001)。在流感病毒单复制周期中,香雪抗病毒口服液在早期阶段0~2 h干预,具有良好的抗流感病毒效果。香雪抗病毒口服液能显著抑制Toll样模式识别受体3(TLR3)、RIG-I、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基因5(MDA-5)受体的表达,下调核转录因子-κB亚基p65(NF-κB p65)、NF-κB抑制蛋白α(IκBα)、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1(STAT1)、STAT2、STAT3的磷酸化水平,且在20 mg/mL浓度下明显下调这些蛋白的表达。结论香雪抗病毒口服液不仅能有效抑制甲流感病毒在人宿主细胞中复制,降低流感病毒诱导的炎症因子表达,而且能显著抑制流感病毒诱导天然免疫信号通路的相关蛋白表达,表明香雪抗病毒口服液具有防治流感病毒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雪抗病毒口服液 甲型流感病毒 抗病毒 抗炎 核因子-ΚB信号通路 Janus激酶/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子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HPLC法测定抗病毒口服液中苦参碱的含量 被引量:7
19
作者 刘永胜 陈华 +1 位作者 金伟华 范敏 《中国药房》 CAS CSCD 2012年第4期371-372,共2页
目的:建立抗病毒口服液中苦参碱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用三氯甲烷和氨水萃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色谱柱n为mE,c柱lip温se为X3D0B℃-C。18柱结,果流:动苦相参为碱乙检腈测-浓磷度酸在盐0缓.0冲09液~(0p.1H86m.8g·,Vm/LV-=1... 目的:建立抗病毒口服液中苦参碱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用三氯甲烷和氨水萃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色谱柱n为mE,c柱lip温se为X3D0B℃-C。18柱结,果流:动苦相参为碱乙检腈测-浓磷度酸在盐0缓.0冲09液~(0p.1H86m.8g·,Vm/LV-=1范25围∶7内5)与,进峰样面量积为积1分0值μL呈,流良速好为的1线.0性m关L·系m(inr=-1,0检.99测9波6)长;平为均21加0样回收率为100.89%,RSD=0.497%。结论:本方法准确、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抗病毒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病毒口服液 苦参碱 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原文传递
GC-MS法对抗病毒口服液中挥发性成分的快速鉴定 被引量:4
20
作者 施法 侯峰 +1 位作者 孙苓苓 刘晓秋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57-159,共3页
目的:分析鉴定抗病毒口服液中挥发性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抗病毒口服液及其处方药材中提取挥发油,GC-MS法鉴定挥发油类成分。结果:抗病毒口服液中共检出28个色谱峰,鉴定22个化合物,并对其进行归属,占挥发油总量的93.51%,其中... 目的:分析鉴定抗病毒口服液中挥发性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抗病毒口服液及其处方药材中提取挥发油,GC-MS法鉴定挥发油类成分。结果:抗病毒口服液中共检出28个色谱峰,鉴定22个化合物,并对其进行归属,占挥发油总量的93.51%,其中含量最高的是4-松油醇,约占总量的42.03%。结论:首次建立GC-MS法鉴定抗病毒口服液中挥发性成分,方法简便、快速、准确,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病毒口服液 挥发性成分 GC-MS鉴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