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沙雅隆起白垩系卡普沙良群层序地层与沉积模式
被引量:
9
1
作者
王改云
王英民
+1 位作者
张雷
陆金波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5期59-65,共7页
综合运用钻井、测井和地震资料,对塔里木盆地沙雅隆起白垩系卡普沙良群进行了层序地层及沉积相研究。沙雅隆起处于库车前陆盆地的前隆带和隆后坳陷,卡普沙良群对应于一幕逆冲构造活动,其内细分的3个层序(SQ1-SQ3)对应前陆盆地的不同演...
综合运用钻井、测井和地震资料,对塔里木盆地沙雅隆起白垩系卡普沙良群进行了层序地层及沉积相研究。沙雅隆起处于库车前陆盆地的前隆带和隆后坳陷,卡普沙良群对应于一幕逆冲构造活动,其内细分的3个层序(SQ1-SQ3)对应前陆盆地的不同演化阶段。SQ1处于逆冲构造活动的初始期,低位体系域占主导,前隆带中部剥蚀,其两侧斜坡发育来自该剥蚀区的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沉积,隆后坳陷则发育来自前隆带及盆地腹部的三角洲沉积;SQ2处于逆冲构造活动增强期,湖侵体系域相对发育,前隆带整体沉降至水下,以滨浅湖沉积为主,隆后坳陷则主要发育曲流河三角洲沉积;SQ3处于逆冲构造活动减弱期和停滞期,以高位体系域的相对发育为特征,前隆带和隆后坳陷成为一体,发育曲流河三角洲和辫状河三角洲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雅隆起
卡普沙良群
层序地层
沉积相
沉积模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塔里木盆地北部白垩系卡普沙良群储层特征
被引量:
5
2
作者
余谦
朱忠发
+1 位作者
黄慧琼
付清平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74-80,共7页
白垩系卡普沙良群是塔里木盆地北部重要的油气储集层位之一 ,包括亚格列木组层、舒善河组和巴西盖组储集层 (有称为卡普沙良群中上部储集层 )。从储层岩石学、储层物性、储层孔隙结构及储集性控制因素等方面对储层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 ,...
白垩系卡普沙良群是塔里木盆地北部重要的油气储集层位之一 ,包括亚格列木组层、舒善河组和巴西盖组储集层 (有称为卡普沙良群中上部储集层 )。从储层岩石学、储层物性、储层孔隙结构及储集性控制因素等方面对储层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 ,总结储层的储集特征。研究结果表明 ,该储层为砂岩储集岩 ,储层物性及孔隙结构较好 ,储集性纵横向上分别受沉积韵律与沉积相带展布的控制 ,同时还受压实作用、溶蚀作用和胶结作用等成岩作用的控制 ;并认为亚格列木组储集性较好 ,横向上以跨越阿克库勒沙雅西的储集砂体为最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垩系
卡普沙良群
塔里木盆地
油气储集层
成岩作用
孔隙结构
胶结作用
压实作用
溶蚀作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辫状河三角洲与曲流河三角洲沉积特征分析——以塔北隆起西部卡普沙良群为例
被引量:
20
3
作者
夏辉
林畅松
+4 位作者
刘永福
李浩
吴高奎
蒋军
张知源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5-74,共10页
根据岩心、测井、粒度分析及岩石薄片等资料,研究早白垩世塔北隆起西部卡普沙良群发育的辫状河三角洲与曲流河三角洲沉积特征及其差异性,建立研究区卡普沙良群沉积模式。结果表明:研究区可识别出辫状河三角洲和曲流河三角洲相,以及分流...
根据岩心、测井、粒度分析及岩石薄片等资料,研究早白垩世塔北隆起西部卡普沙良群发育的辫状河三角洲与曲流河三角洲沉积特征及其差异性,建立研究区卡普沙良群沉积模式。结果表明:研究区可识别出辫状河三角洲和曲流河三角洲相,以及分流河道、决口扇、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和分流间湾等微相。辫状河三角洲是古隆起斜坡带辫状河直接入湖形成的,发育范围与隆起规模有关;曲流河三角洲是研究区东南部远源曲流河入湖形成的,向湖盆方向推进较远。两类三角洲沉积特征差异明显,其中辫状河三角洲含杂色砾岩,发育各种交错层理,成分成熟度较低;曲流河三角洲发育层理类型多样,成分成熟度较高,形成具"二元结构"和缺"二元结构"两种沉积序列。曲流河三角洲砂体的储集物性优于辫状河三角洲砂体的,是研究区后续勘探的重点储集砂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辫状河三角洲
曲流河三角洲
沉积特征
差异性
卡普沙良群
塔北隆起西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塔北隆起西部卡普沙良群滩坝沉积特征
被引量:
8
4
作者
夏辉
林畅松
+2 位作者
刘永福
赵海涛
孙琦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5,共5页
塔北隆起西部早期勘探的重点为深层碳酸盐岩,为了推动碎屑岩油气勘探,须对该区卡普沙良群发育的滩坝砂体进行重点研究。依据岩心、测井、录井及地震等资料,分析了研究区卡普沙良群滩坝的沉积特征及影响因素,并建立了其沉积模式。研究结...
塔北隆起西部早期勘探的重点为深层碳酸盐岩,为了推动碎屑岩油气勘探,须对该区卡普沙良群发育的滩坝砂体进行重点研究。依据岩心、测井、录井及地震等资料,分析了研究区卡普沙良群滩坝的沉积特征及影响因素,并建立了其沉积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塔北隆起西部英买力地区卡普沙良群发育滩坝沉积,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砂坝和砂滩亚相;砂质滩坝的发育主要受古地貌、物源和水动力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其沉积模式可分为三角洲改造型和水下低隆起型;滩坝砂体是有利的储集体,为后续勘探的重点目标。该研究明确了研究区滩坝的沉积特征及分布规律,建立了2种相应的沉积模式,可为后续碎屑岩勘探提供理论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模式
滩坝
卡普沙良群
塔北隆起西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塔北西部早白垩世卡普沙良群沉积期古隆起演化及其对沉积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
18
5
作者
徐桂芬
林畅松
+1 位作者
刘永福
孙琦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19-632,共14页
古隆起是含油气盆地重要的构造单元,研究古隆起的分布及演化,并阐明其对沉积的控制作用,对于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通过岩心、测井资料、地震资料和野外露头的综合研究,建立了塔北西部层序地层格架,卡普沙良群内部划分为4个三级层...
古隆起是含油气盆地重要的构造单元,研究古隆起的分布及演化,并阐明其对沉积的控制作用,对于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通过岩心、测井资料、地震资料和野外露头的综合研究,建立了塔北西部层序地层格架,卡普沙良群内部划分为4个三级层序,在此基础上再造了卡普沙良群各层序发育时期古隆起的分布及其演化,SQ1沉积时期古隆起呈近东西向展布,横跨整个工区,由中部向东、西两侧加宽,隆起剥蚀面积为1 946km^2,SQ2时期隆起范围缩小,中部隆起被淹没,东部残余2个小的剥蚀区,西部剥蚀区范围较大,总面积约为1 365km^2,SQ3时期隆起范围进一步缩小,东部整体被淹没,西北部残余古隆起面积为899km^2,至SQ4时期古隆起消失.立足于岩心观察,结合岩矿组合、测井等资料,识别出辫状河三角洲、氧化型浅水三角洲、滨浅湖滩坝和滨浅湖4种主要的沉积体系类型.最终充分运用地震、测井、岩心及分析化验等资料,采用盆地分析的思想,综合研究了构造、古隆起、沉积古地理等要素,揭示了古隆起及源-汇体系的配置关系,研究区发育自古隆起向南北两侧供源及南部远源供源两套物源体系,北部临近隆起剥蚀区的两侧发育短物源形成的辫状河三角洲沉积,随着隆起面积的减小,辫状河三角洲分布范围逐渐减小,而南部长轴物源形成氧化型浅水三角洲沉积体系,呈现由SE向NW向逐步进积的趋势,范围逐步扩大.古隆起的发育除为区域提供物源外,还有利于岩性圈闭和地层圈闭的发育,南部的滨浅湖滩坝砂体也具有作为岩性圈闭的良好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隆起
沉积体系
源汇系统
层序地层
卡普沙良群
塔里木盆地
沉积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沙雅隆起白垩系卡普沙良群层序地层与沉积模式
被引量:
9
1
作者
王改云
王英民
张雷
陆金波
机构
国土资源部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
出处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5期59-65,共7页
基金
国家"十一五"科技重大专项(2008ZX05002003)
文摘
综合运用钻井、测井和地震资料,对塔里木盆地沙雅隆起白垩系卡普沙良群进行了层序地层及沉积相研究。沙雅隆起处于库车前陆盆地的前隆带和隆后坳陷,卡普沙良群对应于一幕逆冲构造活动,其内细分的3个层序(SQ1-SQ3)对应前陆盆地的不同演化阶段。SQ1处于逆冲构造活动的初始期,低位体系域占主导,前隆带中部剥蚀,其两侧斜坡发育来自该剥蚀区的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沉积,隆后坳陷则发育来自前隆带及盆地腹部的三角洲沉积;SQ2处于逆冲构造活动增强期,湖侵体系域相对发育,前隆带整体沉降至水下,以滨浅湖沉积为主,隆后坳陷则主要发育曲流河三角洲沉积;SQ3处于逆冲构造活动减弱期和停滞期,以高位体系域的相对发育为特征,前隆带和隆后坳陷成为一体,发育曲流河三角洲和辫状河三角洲沉积。
关键词
沙雅隆起
卡普沙良群
层序地层
沉积相
沉积模式
Keywords
Shaya uplift
kapushaliang group
sequence stratigraphy
sedimentary facies
sedimentary model
分类号
TE122.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塔里木盆地北部白垩系卡普沙良群储层特征
被引量:
5
2
作者
余谦
朱忠发
黄慧琼
付清平
机构
国土资源部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
出处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74-80,共7页
基金
"八.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 85 -10 1下属二级专题<塔里木盆地北部白垩-第三系储盖条件与油气富集条件研究>
文摘
白垩系卡普沙良群是塔里木盆地北部重要的油气储集层位之一 ,包括亚格列木组层、舒善河组和巴西盖组储集层 (有称为卡普沙良群中上部储集层 )。从储层岩石学、储层物性、储层孔隙结构及储集性控制因素等方面对储层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 ,总结储层的储集特征。研究结果表明 ,该储层为砂岩储集岩 ,储层物性及孔隙结构较好 ,储集性纵横向上分别受沉积韵律与沉积相带展布的控制 ,同时还受压实作用、溶蚀作用和胶结作用等成岩作用的控制 ;并认为亚格列木组储集性较好 ,横向上以跨越阿克库勒沙雅西的储集砂体为最好 。
关键词
白垩系
卡普沙良群
塔里木盆地
油气储集层
成岩作用
孔隙结构
胶结作用
压实作用
溶蚀作用
Keywords
kapushaliang group
Northern Tarim basin
oil gas reservoir bed
reservoir characteristics
diagenesis
分类号
P618.130.2 [天文地球—矿床学]
TE1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辫状河三角洲与曲流河三角洲沉积特征分析——以塔北隆起西部卡普沙良群为例
被引量:
20
3
作者
夏辉
林畅松
刘永福
李浩
吴高奎
蒋军
张知源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海洋学院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5-74,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1130422)
文摘
根据岩心、测井、粒度分析及岩石薄片等资料,研究早白垩世塔北隆起西部卡普沙良群发育的辫状河三角洲与曲流河三角洲沉积特征及其差异性,建立研究区卡普沙良群沉积模式。结果表明:研究区可识别出辫状河三角洲和曲流河三角洲相,以及分流河道、决口扇、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和分流间湾等微相。辫状河三角洲是古隆起斜坡带辫状河直接入湖形成的,发育范围与隆起规模有关;曲流河三角洲是研究区东南部远源曲流河入湖形成的,向湖盆方向推进较远。两类三角洲沉积特征差异明显,其中辫状河三角洲含杂色砾岩,发育各种交错层理,成分成熟度较低;曲流河三角洲发育层理类型多样,成分成熟度较高,形成具"二元结构"和缺"二元结构"两种沉积序列。曲流河三角洲砂体的储集物性优于辫状河三角洲砂体的,是研究区后续勘探的重点储集砂体。
关键词
辫状河三角洲
曲流河三角洲
沉积特征
差异性
卡普沙良群
塔北隆起西部
Keywords
braided river delta
meandering river delta
sedimentary characteristics
difference
kapushaliang group
western Tabei uplift
分类号
TE121.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塔北隆起西部卡普沙良群滩坝沉积特征
被引量:
8
4
作者
夏辉
林畅松
刘永福
赵海涛
孙琦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
西安石油大学
出处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5,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塔里木盆地古生代关键变革期的古构造、古地理演变及油气聚集效应”(41130422).
文摘
塔北隆起西部早期勘探的重点为深层碳酸盐岩,为了推动碎屑岩油气勘探,须对该区卡普沙良群发育的滩坝砂体进行重点研究。依据岩心、测井、录井及地震等资料,分析了研究区卡普沙良群滩坝的沉积特征及影响因素,并建立了其沉积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塔北隆起西部英买力地区卡普沙良群发育滩坝沉积,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砂坝和砂滩亚相;砂质滩坝的发育主要受古地貌、物源和水动力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其沉积模式可分为三角洲改造型和水下低隆起型;滩坝砂体是有利的储集体,为后续勘探的重点目标。该研究明确了研究区滩坝的沉积特征及分布规律,建立了2种相应的沉积模式,可为后续碎屑岩勘探提供理论借鉴。
关键词
沉积模式
滩坝
卡普沙良群
塔北隆起西部
Keywords
sedimentary feature
sedimentary pattern
beach-dam
kapushaliang group
western North-Tarim uplift
分类号
TE122.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塔北西部早白垩世卡普沙良群沉积期古隆起演化及其对沉积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
18
5
作者
徐桂芬
林畅松
刘永福
孙琦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海洋学院
中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19-632,共1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40372056
41130422)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No.2011ZX05001-002)
文摘
古隆起是含油气盆地重要的构造单元,研究古隆起的分布及演化,并阐明其对沉积的控制作用,对于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通过岩心、测井资料、地震资料和野外露头的综合研究,建立了塔北西部层序地层格架,卡普沙良群内部划分为4个三级层序,在此基础上再造了卡普沙良群各层序发育时期古隆起的分布及其演化,SQ1沉积时期古隆起呈近东西向展布,横跨整个工区,由中部向东、西两侧加宽,隆起剥蚀面积为1 946km^2,SQ2时期隆起范围缩小,中部隆起被淹没,东部残余2个小的剥蚀区,西部剥蚀区范围较大,总面积约为1 365km^2,SQ3时期隆起范围进一步缩小,东部整体被淹没,西北部残余古隆起面积为899km^2,至SQ4时期古隆起消失.立足于岩心观察,结合岩矿组合、测井等资料,识别出辫状河三角洲、氧化型浅水三角洲、滨浅湖滩坝和滨浅湖4种主要的沉积体系类型.最终充分运用地震、测井、岩心及分析化验等资料,采用盆地分析的思想,综合研究了构造、古隆起、沉积古地理等要素,揭示了古隆起及源-汇体系的配置关系,研究区发育自古隆起向南北两侧供源及南部远源供源两套物源体系,北部临近隆起剥蚀区的两侧发育短物源形成的辫状河三角洲沉积,随着隆起面积的减小,辫状河三角洲分布范围逐渐减小,而南部长轴物源形成氧化型浅水三角洲沉积体系,呈现由SE向NW向逐步进积的趋势,范围逐步扩大.古隆起的发育除为区域提供物源外,还有利于岩性圈闭和地层圈闭的发育,南部的滨浅湖滩坝砂体也具有作为岩性圈闭的良好潜力.
关键词
古隆起
沉积体系
源汇系统
层序地层
卡普沙良群
塔里木盆地
沉积学
Keywords
palaeo-uplift
sedimentary system
source-to-sink system
sequence stratigraphy
kapushaliang group
Tarim basin
sedimentology
分类号
P622.6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P631.4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沙雅隆起白垩系卡普沙良群层序地层与沉积模式
王改云
王英民
张雷
陆金波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塔里木盆地北部白垩系卡普沙良群储层特征
余谦
朱忠发
黄慧琼
付清平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辫状河三角洲与曲流河三角洲沉积特征分析——以塔北隆起西部卡普沙良群为例
夏辉
林畅松
刘永福
李浩
吴高奎
蒋军
张知源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
2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塔北隆起西部卡普沙良群滩坝沉积特征
夏辉
林畅松
刘永福
赵海涛
孙琦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塔北西部早白垩世卡普沙良群沉积期古隆起演化及其对沉积的控制作用
徐桂芬
林畅松
刘永福
孙琦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
18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