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发展中的精神分析学——从荣格、霍妮到拉康 被引量:5
1
作者 杨倩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7-42,共6页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通常被学界称为经典的精神分析学。但是,弗洛伊德和他的著作并未被他的后继者当作不可怀疑的偶像和一成不变的经典。弗氏的得意弟子荣格首先提出“集体无意识”向其发难,将无意识研究从单纯的医学实践转向考古学...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通常被学界称为经典的精神分析学。但是,弗洛伊德和他的著作并未被他的后继者当作不可怀疑的偶像和一成不变的经典。弗氏的得意弟子荣格首先提出“集体无意识”向其发难,将无意识研究从单纯的医学实践转向考古学、神话学和人类学,由此开创了分析心理学派。继荣格后,社会精神分析学的主将霍妮又对弗氏理论对文化的轻视提出质疑,从社会文化角度考察女性心理,同时在亲子关系的界定上广泛吸收文化人类学、社会学的研究成果,对俄狄浦斯情结进行了社会性解读。1960年代随着结构主义的兴起,拉康开始将目光投向结构主义,架起了精神分析学与结构主义语言学的桥梁,在对词语给予特殊重视的同时,通过“镜像阶段”和主体心理三层结构论重新唤起了人们对精神分析的兴趣,从哲学的高度构建起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学,使其在后现代语境中不断生成新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析 荣格 霍妮 拉康 无意识 结构主义精神分析
下载PDF
《达洛维夫人》中克拉丽莎的自性化
2
作者 张丹 唐海东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16年第8期3-5,共3页
《达洛维夫人》是弗吉尼亚·伍尔夫在1925年发表的一部长篇意识流小说。小说女主人公克拉丽莎的自我实现过程,可以用瑞士心理学家、分析心理学创始人卡尔·荣格关于自性化和原型的理论进行关照。自性化意味着个体人格的发展与完... 《达洛维夫人》是弗吉尼亚·伍尔夫在1925年发表的一部长篇意识流小说。小说女主人公克拉丽莎的自我实现过程,可以用瑞士心理学家、分析心理学创始人卡尔·荣格关于自性化和原型的理论进行关照。自性化意味着个体人格的发展与完善,而克拉丽莎的心理历程正是其人格发展过程的写照。本文从荣格原型理论的四个重要方面:人格面具、阴影、阿尼姆斯和自性,来分析克拉丽莎的痛苦根源以及她的自性化整合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吉尼亚·伍尔夫 卡尔·荣格 自性化 原型
下载PDF
以荣格原型理论解读莫言《蛙》中的姑姑形象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凤语 《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4期73-76,共4页
《蛙》描写了姑姑万心这个妇产科医生五十多年的命运沉浮史,姑姑的一生经历丰富,人物内涵复杂多义,解读她是理解文本的关键。用荣格的人格面具、阴影、阿尼玛和阿尼姆斯以及自性原型理论来探讨姑姑的心理结构,可以更深刻地透析姑姑的潜... 《蛙》描写了姑姑万心这个妇产科医生五十多年的命运沉浮史,姑姑的一生经历丰富,人物内涵复杂多义,解读她是理解文本的关键。用荣格的人格面具、阴影、阿尼玛和阿尼姆斯以及自性原型理论来探讨姑姑的心理结构,可以更深刻地透析姑姑的潜意识内部,并由姑姑对自我认知的变化来考察莫言对于人性的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荣格 人格面具 阴影 自性化 人性
下载PDF
电影《青年马克思》中马克思的多模态形象构建
4
作者 陈劲草 《德语人文研究》 2024年第1期69-74,共6页
本文以人物传记电影《青年马克思》为研究语料,运用基于话语分析理论中对模式化表达的研究形成的多模态形象分析方法,对影片中的马克思形象在图像与文字模态上的构建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将两者结合,总结出两个模态协同构建出的马克思... 本文以人物传记电影《青年马克思》为研究语料,运用基于话语分析理论中对模式化表达的研究形成的多模态形象分析方法,对影片中的马克思形象在图像与文字模态上的构建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将两者结合,总结出两个模态协同构建出的马克思形象:“众人陪伴与支持的马克思”“年轻气盛的马克思”“创作的马克思”“成长的马克思”“被资本家排斥的马克思”和“作为希望的马克思”。对这部同时受到中西方欢迎的影片中马克思形象的分析或可为我国未来拍摄相关人物传记片提供启示:善用图文模态的协同作用,将伟人作为有血有肉、逐步成长的人,引导观众与之形成共鸣,建立两者之间的共同认知基础,使得伟人的故事更容易被接受和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话语分析 多模态形象分析 马克思形象 《青年马克思》 人物传记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