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抵制”实践与主体性复归——米歇尔·德·塞托日常生活实践理论探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吴妍林 《科学.经济.社会》 2023年第5期21-31,共11页
“微抵制”实践是米歇尔·德·塞托日常生活实践理论的重要内容,展现了权力机制下大众对强权的反抗,表征了大众的主体性觉醒以及对诗意生存情景的憧憬和追寻。“微抵制”实践借助“策略”与“战术”的矛盾关系而运行,大众采取... “微抵制”实践是米歇尔·德·塞托日常生活实践理论的重要内容,展现了权力机制下大众对强权的反抗,表征了大众的主体性觉醒以及对诗意生存情景的憧憬和追寻。“微抵制”实践借助“策略”与“战术”的矛盾关系而运行,大众采取“微抵制”战术,抗拒权力规制下的“策略”的束缚和限制,追寻瞬时自由和闲适生活,以此确证自我的生命意义和主体性存在,在某种意义上显露了人的解放意蕴。当然,“微抵制”实践不同于马克思的“革命实践”,“微抵制”实践着眼于微观层面的民众的小规模、小范围的反抗,马克思的“革命实践”着眼于宏观层面的社会变革,尤其是强调阶级斗争运动,因此“微抵制”实践有其积极意义但也存在着局限性和乌托邦情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歇尔·德·塞托 福柯 马克思 日常生活 “微抵制”实践 “假发” 主体性复归
下载PDF
文明进程:“轴心”“连续”“突破”问题何以成立
2
作者 吾淳 庞旭 《齐鲁学刊》 2023年第6期5-14,共10页
“轴心”问题是雅斯贝斯提出的,“连续”“突破”问题是由马克斯·韦伯和张光直充分意识并提出的。考察“轴心”“连续”“突破”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与提出的理据,大体可在以下十个方面进行展开:雅斯贝斯“轴心说”的提出及其动机,... “轴心”问题是雅斯贝斯提出的,“连续”“突破”问题是由马克斯·韦伯和张光直充分意识并提出的。考察“轴心”“连续”“突破”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与提出的理据,大体可在以下十个方面进行展开:雅斯贝斯“轴心说”的提出及其动机,雅斯贝斯有关“轴心说”的论证,雅斯贝斯“轴心说”所存在的问题,跨越精神或哲学樊篱的必然性,“轴心说”问题得以深入的可能向度,引入马克斯·韦伯与张光直“连续”“突破”视角的意义,马克斯·韦伯对于“连续”“突破”问题的研究,张光直对于“连续”“突破”问题的思考,“轴心”“连续”“突破”问题相互交集的再概括,“轴心”“连续”“突破”问题交集视野下的研究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心 连续 突破 雅斯贝斯 韦伯 张光直
下载PDF
“资本主义生产与某些精神生产部门相敌对”——关于马克思一个命题的思考 被引量:3
3
作者 陆晓光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8-34,共7页
马克思所言“资本主义与某些精神生产部门相敌对”,并非仅仅指谓古希腊史诗消亡的单个事件,而是一个触及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的深刻命题。该命题指涉包括:资本主义生产与诗歌艺术相敌对,与“按照美的规律建造”的劳动艺术相敌对,与非赢利... 马克思所言“资本主义与某些精神生产部门相敌对”,并非仅仅指谓古希腊史诗消亡的单个事件,而是一个触及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的深刻命题。该命题指涉包括:资本主义生产与诗歌艺术相敌对,与“按照美的规律建造”的劳动艺术相敌对,与非赢利的社会伦理精神相敌对;该命题所指涉问题的现代性和当代性,在马克斯·韦伯、丹尼尔·贝尔这两位非马克思主义学者的相关论说中可得印证。马克思把资本主义视为历史进步的一个必然阶段,而同时针砭这一进步的负面性,表现出对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相平衡进步的期盼与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主义 精神生产 物质生产 社会伦理精神 马克思
下载PDF
反贫困与增进社会福利的思考——马克思、森和迪顿经济思想的共同点及其启示 被引量:3
4
作者 曲新英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16年第4期88-93,共6页
卡尔·马克思、阿玛蒂亚·森和安格斯·迪顿是三位不同时代的经济学家,但他们的经济思想有着许多共同点,如反贫困,关注弱势群体,提出了一系列解决贫困、增进社会福利和促进社会进步的思想和措施。这些经济思想对于我们有着... 卡尔·马克思、阿玛蒂亚·森和安格斯·迪顿是三位不同时代的经济学家,但他们的经济思想有着许多共同点,如反贫困,关注弱势群体,提出了一系列解决贫困、增进社会福利和促进社会进步的思想和措施。这些经济思想对于我们有着深刻的启示:经济研究者应有高度的同情心、应有经邦济世的胸怀、应有严谨的科学精神、应有"以问题为出发点"的研究思路和创新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尔·马克思 阿玛蒂亚·森 安格斯·迪顿 贫困 消费 经邦济世 同情心
下载PDF
马克思的时间观——《资本论》的存在意蕴解读 被引量:1
5
作者 黄秋生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45-48,共4页
在《资本论》及相关文本中,马克思揭示了时间的本质及构成。在马克思看来,时间是人的积极存在,它不仅是人的生命的尺度,而且是人的发展的空间;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就是节约劳动时间、追求自由时间的过程,是自由时间不断增长的过程。
关键词 马克思 时间观 资本论
下载PDF
试论马克思与施蒂纳对费尔巴哈批判的不同思路——兼论马克思对施蒂纳的超越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宵前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4期80-84,共5页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与施蒂纳《唯一者及其所有物》是两个几乎同时的批判费尔巴哈的文本。同样面对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这两个文本体现了马克思与施蒂纳的不同批判思路。马克思通过强调人的社会存在反对费尔巴哈将人作为&qu...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与施蒂纳《唯一者及其所有物》是两个几乎同时的批判费尔巴哈的文本。同样面对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这两个文本体现了马克思与施蒂纳的不同批判思路。马克思通过强调人的社会存在反对费尔巴哈将人作为"类"的"自然存在"观点,施蒂纳则试图以个人的独特性来颠覆费尔巴哈的抽象人本主义。在稍后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继而批判了施蒂纳,完成了对施蒂纳的超越,为唯物史观的形成开辟了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施蒂纳 费尔巴哈 唯物史观 超越
下载PDF
“自我”的理论发展综述——以马克思、韦伯、齐美尔、涂尔干的社会思想为例
7
作者 李洪君 李娜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4期139-142,共4页
以"自我"概念的发展为线索,综述马克思、韦伯、齐美尔、涂尔干的社会思想,发现他们均是在对现代性危机的诊断中,在对人与人、人与物关系的思考中阐释"自我"概念。它对当代社会"自我"研究的启示在于:研究... 以"自我"概念的发展为线索,综述马克思、韦伯、齐美尔、涂尔干的社会思想,发现他们均是在对现代性危机的诊断中,在对人与人、人与物关系的思考中阐释"自我"概念。它对当代社会"自我"研究的启示在于:研究者宜聚焦社会发展的现实变化,在人与人、人与物品关系演变中理解个体的"自我"呈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 马克思 韦伯 齐美尔 涂尔干
下载PDF
异化与理性化:工业社会的两重维度——马克思异化理论在韦伯语境的阐释与充实 被引量:2
8
作者 周树华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204-208,共5页
对马克思的异化理论、韦伯的理性化理论及其深受二人影响的社会理论进行了简要梳理,倾向于认为以韦伯理性化为代表的西方现代性理论与马克思异化理论并非截然对立的两极,它们从不同的出发点、不同的理论维度对同一目标即工业社会的现实... 对马克思的异化理论、韦伯的理性化理论及其深受二人影响的社会理论进行了简要梳理,倾向于认为以韦伯理性化为代表的西方现代性理论与马克思异化理论并非截然对立的两极,它们从不同的出发点、不同的理论维度对同一目标即工业社会的现实困境进行了深刻的剖析与激烈的批判。在此基础之上,理性化理论是对异化理论的一种回应,两者可以在更深的层面上、更广的领域中相互交融。因此,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在韦伯语境中可以得到很好的阐释与充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化 理性化 工业社会 马克思 韦伯
下载PDF
虚无与现实:马克思对施蒂纳历史虚无主义的批判及其意义
9
作者 韩雨宸 《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1期13-17,共5页
历史虚无主义是我国目前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它本质上是一种主观历史主义,是个体为达到自身的目的而对历史的一种曲解。施蒂纳把历史发展的基础归结为一个抽象的“唯一者”发展史,是一种唯心史观。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花费了... 历史虚无主义是我国目前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它本质上是一种主观历史主义,是个体为达到自身的目的而对历史的一种曲解。施蒂纳把历史发展的基础归结为一个抽象的“唯一者”发展史,是一种唯心史观。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花费了十分之七的篇幅对施蒂纳历史虚无主义展开了激烈的批判。马克思正是通过对施蒂纳这一历史虚无主义的批判,间接达到对黑格尔整个精神哲学体系的批判,创立了唯物史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虚无主义 马克思 施蒂纳
下载PDF
理解“资本主义”:马克思、松巴特、韦伯相关理论之比较
10
作者 姜宏 《经济思想史学刊》 2024年第2期100-130,共31页
现代资本主义的兴起是社会科学领域最重要的研究主题之一。作为一个思想概念的“资本主义”,主要源于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剖析。马克思的分析图式受到德国历史学派的影响,而这一点长期为学者所忽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观... 现代资本主义的兴起是社会科学领域最重要的研究主题之一。作为一个思想概念的“资本主义”,主要源于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剖析。马克思的分析图式受到德国历史学派的影响,而这一点长期为学者所忽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观点,在《资本论》创作前后经历了一次转向,产生了两个用法。马克思之后,德国青年历史学派的代表人物松巴特和韦伯,依托历史学派的传统立场,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反方向分析资本主义的兴起,构建起了更复杂的“资本主义”学说。源于德国思想界的这些“资本主义”理论,比现代经济学更早地,某种程度也更深刻地触及了欧洲兴起这个主题。研究“资本主义”概念的构建、演化过程,不仅从理论上对于加深经济思想史和经济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我们理解现代化与建设自主的知识体系,也有着实践上的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主义 卡尔·马克思 维尔纳·松巴特 马克斯·韦伯 德国历史学派
原文传递
马克思资本主义理论的多维透视——基于马克思与韦伯思想对话的视野 被引量:1
11
作者 郗戈 赵瑞泽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6-148,237,238,共15页
开启马克思与韦伯思想对话的视野,有助于深化资本主义时空限定性、本质与现象及其发展趋向的理论研究和当代阐释。马克思与韦伯均从时间与空间的双重维度透视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使资本主义得以在区别于其他文明形态的历史特定性中出场;... 开启马克思与韦伯思想对话的视野,有助于深化资本主义时空限定性、本质与现象及其发展趋向的理论研究和当代阐释。马克思与韦伯均从时间与空间的双重维度透视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使资本主义得以在区别于其他文明形态的历史特定性中出场;但是马克思把握住了资本主义的历史特定性,而韦伯则将这种历史特定性消融于泛化的“资本主义”概念中。进而在本质与现象的关系问题上,韦伯基于理想类型与现象的“双向反思”关系,将“理性化”作为资本主义理想类型的核心特征;而马克思则基于本质与现象的“双向生成”关系,深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核,揭示出资本统治下剩余价值生产的内在矛盾及其“反理性”特征。韦伯针对理性化资本主义背后的理性分裂现象提出了忧思与改良,并在此过程中立足科学与政治的领域差异批评了未能遵循“价值无涉”原则的“马克思主义”。但实际上,韦伯的批评并没有抓住马克思思想本身的逻辑,马克思的资本主义批判理论和共产主义理论是从科学研究本身内在派生出价值规范,是基于资本主义的矛盾性本质而对其展开的历史性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主义理论 资本主义本质 马克思 韦伯
原文传递
马克思《论离婚法草案》中的立法思想探析
12
作者 易有禄 《朝阳法律评论》 2010年第1期44-49,共6页
《论离婚法草案》一文蕴含着丰富的立法、婚姻法及法哲学思想。就立法思想而言,马克思不仅在该文中揭示了'立法的本质是反映事物的本质,立法应以事物的本质为基础,而不是以个人的意志为基础'这一重要原理,而且指明了实现这一要... 《论离婚法草案》一文蕴含着丰富的立法、婚姻法及法哲学思想。就立法思想而言,马克思不仅在该文中揭示了'立法的本质是反映事物的本质,立法应以事物的本质为基础,而不是以个人的意志为基础'这一重要原理,而且指明了实现这一要求的根本途径,即法律'应该同人民的意志一起产生并由人民的意志所创立'。这对于我国在立法过程中贯彻立法的民主原则和科学原则,推动立法的民主化和科学化进程富有启发和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论离婚法草案》 立法思想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