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0,98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腹膜播散性平滑肌瘤病、乳腺腺病1例
1
作者 张志强 姚纯 +3 位作者 万翠霞 陈湘光 陈小凤 杨志企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5年第1期205-206,共2页
患者,女性,37岁,8个月前发现左下腹部包块并渐进性增大,无伴月经周期及量改变。体格检查示左侧附件区一实性肿物,边界清,表面不平,质硬,活动度欠佳,无压痛。患者于2008年在外院诊断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现予丙硫氧嘧啶100mg每天两次治疗。2... 患者,女性,37岁,8个月前发现左下腹部包块并渐进性增大,无伴月经周期及量改变。体格检查示左侧附件区一实性肿物,边界清,表面不平,质硬,活动度欠佳,无压痛。患者于2008年在外院诊断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现予丙硫氧嘧啶100mg每天两次治疗。2013年因子宫平滑肌瘤在外院行腹腔镜下肌瘤剔除术。实验室检查示促甲状腺激素减低,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甲状腺过氧化酶抗体、雌二醇、促黄体生成素、催乳素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播散性平滑肌瘤 乳腺腺 甲状腺功能亢进
下载PDF
中国风湿免疫病患者活动性结核病患病情况多中心横断面研究:亚组分析
2
作者 张丽帆 陈艳 +20 位作者 张月秋 张奉春 曾小峰 赵岩 刘升云 左晓霞 张志毅 吴华香 陈盛 李鸿斌 朱平 武丽君 齐文成 刘毅 张缪佳 刘花香 周宝桐 侍效春 阮桂仁 刘晓清 中国风湿免疫病人群活动性结核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和治疗效果及预后研究课题组 《中国防痨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28,共7页
目的:了解中国风湿免疫病(rheumatic diseases,RD)患者活动性结核病(active tuberculosis,ATB)的患病情况。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纳入2014年9月至2016年3月期间,来自全国东、中、西部13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进行ATB筛查的R... 目的:了解中国风湿免疫病(rheumatic diseases,RD)患者活动性结核病(active tuberculosis,ATB)的患病情况。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纳入2014年9月至2016年3月期间,来自全国东、中、西部13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进行ATB筛查的RD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共计13550例。估算RD患者的ATB患病率,并按照RD病种、患者年龄和性别进行亚组分析。结果:13550例调查对象中,105例合并ATB,其中,48例(45.7%)无咳嗽、咳痰、发热、盗汗、体质量减轻表现;在病原学和(或)组织病理学确诊的ATB患者中,无症状者占35.3%(12/34);在菌阳肺结核患者中,无症状者占30.8%(8/26)。累及肺外部位的结核病有41例(39.0%),其中单纯肺外结核28例(68.3%),肺结核合并肺外结核13例(31.7%)。亚组分析结果显示,系统性血管炎综合征患者ATB患病率最高,为1915/10万(13/679,95%CI:881/10万~2948/10万),其次为弥漫性结缔组织病患者(1002/10万,58/5789,95%CI:745/10万~1259/10万)。RD患者中16~34岁组ATB患病率最高,为1162/10万(43/3700,95%CI:817/10万~1508/10万),男性ATB患病率为919/10万(30/3264,95%CI:592/10万~1247/10万),明显高于女性(729/10万,75/10286,95%CI:565/10万~894/10万)。结论:中国RD患者中亚临床结核病、肺外结核及结核病播散负担较高,ATB患病率在不同RD患者病种、年龄、性别间存在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风湿性疾 现象 横断面研究
下载PDF
基于词性结构的中医妇科学杂病术语英译对比研究
3
作者 王小芳 蒋宇洁 刘成 《亚太传统医药》 2025年第1期252-256,共5页
妇科杂病作为中医妇科学疾病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术语内容较丰富、术语名称较特殊,是中医妇科学术语的重要研究对象。但由于中西医思维及诊疗方式各异,国内外学者在英译妇科杂病相关术语时面临较多困难。从谓词性、体词性、加词三种... 妇科杂病作为中医妇科学疾病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术语内容较丰富、术语名称较特殊,是中医妇科学术语的重要研究对象。但由于中西医思维及诊疗方式各异,国内外学者在英译妇科杂病相关术语时面临较多困难。从谓词性、体词性、加词三种词性结构的英语语言应用入手,分析中医妇科杂病术语英译,对翻译策略及方法进行辨析并总结相应的翻译建议,以期为国内外学者研究中医妇科学术语英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妇科术语 词性结构 妇科杂 英译
下载PDF
我国结核病合并HIV/AIDS双重感染防治策略的实施进展
4
作者 张国钦 曲婷 +2 位作者 孟庆琳 周林 刘二勇 《中国防痨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17,共6页
结核病(tuberculosis,TB)与AIDS同为全球流行的重大传染病。结核病是HIV/AIDS患者常见的机会性感染和主要的死亡原因,HIV/AIDS则极大增加了结核病的发病风险。两者双重感染(TB-HIV/AIDS)可相互促进病变进展,成为全球公共卫生的重大挑战... 结核病(tuberculosis,TB)与AIDS同为全球流行的重大传染病。结核病是HIV/AIDS患者常见的机会性感染和主要的死亡原因,HIV/AIDS则极大增加了结核病的发病风险。两者双重感染(TB-HIV/AIDS)可相互促进病变进展,成为全球公共卫生的重大挑战。本文对TB-HIV/AIDS的流行现状、防控策略展开综述,并提出TB-HIV/AIDS防治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HIV感染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现象 预防和防护用药
下载PDF
基于心主血脉藏神理论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病因病机
5
作者 张慧 张玉福 +2 位作者 代婷 任秋月 冯志海 《陕西中医》 CAS 2025年第1期76-79,共4页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DM)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与生活质量。中医学认为心主血脉藏神,血液运行受阻,久之形成瘀血,目络失于濡养进而发生DR,心主神明机能受损亦影响目之视物功能。众多医家多从肝、肾与瘀...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DM)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与生活质量。中医学认为心主血脉藏神,血液运行受阻,久之形成瘀血,目络失于濡养进而发生DR,心主神明机能受损亦影响目之视物功能。众多医家多从肝、肾与瘀血等方面探讨分析DR,本文另辟蹊径从“心主血脉藏神”功能分析DR的病因病机,旨为临床辨证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以期防治或延缓DR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视网膜 心主血脉藏神 心脏 中医 治疗
下载PDF
脾胃病经典名方小建中汤的历史沿革及关键信息考证
6
作者 郎燕 陈涵斐 +3 位作者 李嫚 马丽杰 李卫强 罗彦慧 《河南中医》 2025年第1期51-58,共8页
目的:考证脾胃病经典名方小建中汤的历史沿革及关键信息。方法:系统整理历代中医古籍文献,对小建中汤的相关条文进行分析,梳理小建中汤的历史源流,考证其方剂组成、主治病证、方义、剂量、药物炮制等。结果:小建中汤源于《伤寒论》,由... 目的:考证脾胃病经典名方小建中汤的历史沿革及关键信息。方法:系统整理历代中医古籍文献,对小建中汤的相关条文进行分析,梳理小建中汤的历史源流,考证其方剂组成、主治病证、方义、剂量、药物炮制等。结果:小建中汤源于《伤寒论》,由桂枝、白芍、甘草、生姜、大枣、胶饴6味药物组成,药物基原与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致。炮制方面,桂枝、白芍、生姜、大枣均为生品,甘草为炙甘草,饴糖未被《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录,临床采用麦芽糖、红糖、麻糖、高粱饴替代。剂量方面,桂枝41.4 g,甘草27.6 g,芍药82.8 g,生姜41.4 g,大枣48 g,胶饴200 mL。煎煮方法为加水1400 mL,煮取600 mL,除去药渣,纳入饴糖,再入微火消解,分成3次服用。结论:小建中汤关键信息明确,可为其开发与现代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建中汤 经典名方 脾胃 《伤寒论》 张仲景
下载PDF
基于多模态数据的宫颈癌专病库建设
7
作者 王琳琳 郝文杰 +2 位作者 郝鹏鹏 崔芳芳 何贤英 《中国数字医学》 2025年第1期77-81,共5页
目的:更好地利用真实世界的宫颈癌诊疗数据,提高宫颈癌的防控和诊疗水平。方法:采用大数据技术框架,基于对业务、数据等流程的分析,汇聚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宫颈癌患者数据,通过数据治理、专病库系统设计等,构建多模态宫颈癌专病库。结... 目的:更好地利用真实世界的宫颈癌诊疗数据,提高宫颈癌的防控和诊疗水平。方法:采用大数据技术框架,基于对业务、数据等流程的分析,汇聚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宫颈癌患者数据,通过数据治理、专病库系统设计等,构建多模态宫颈癌专病库。结果:基于12个临床信息系统,构建了涵盖64个数据模型、2393个字段的多模态宫颈癌专病库,纳入2.2万余例患者、30.9万余人次的就诊信息,并开发了涵盖数据画像、患者全景、研究项目、数据分析、随访中心、辅助诊疗、知识库、专病库管理等8大功能模块的专病库管理系统。结论:该专病库实现了同一患者跨系统信息的关联整合,并为宫颈癌临床研究提供了多模态、标准化、可便捷获取的高质量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多模态数据 数据治理
下载PDF
“菌宝A+B”防治李果实褐腐病试验初探
8
作者 杨华 李广旭 +3 位作者 戴启东 赵雨萌 韩丽红 刘莹 《北方果树》 2025年第1期15-17,20,共4页
为明确“菌宝A+B”防治李果实褐腐病的药效及对果实品质的影响,2024年我们开展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菌宝A+B”对李果实褐腐病田间防效为78.10%,较对照药剂40%氯氟醚菌唑、12%苯甲·氟酰胺、24%腈苯唑、70%甲基硫菌灵依次高5.99%、1... 为明确“菌宝A+B”防治李果实褐腐病的药效及对果实品质的影响,2024年我们开展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菌宝A+B”对李果实褐腐病田间防效为78.10%,较对照药剂40%氯氟醚菌唑、12%苯甲·氟酰胺、24%腈苯唑、70%甲基硫菌灵依次高5.99%、14.92%、6.34%、13.39%,但差异均不显著。果实品质测定表明,“菌宝A+B”处理的单果重最高,为197.70 g,较对照药剂40%氯氟醚菌唑、12%苯甲·氟酰胺、24%腈苯唑、70%甲基硫菌灵依次高12.98%、4.34%、10.38%、17.97%。但可溶性糖、可滴定酸、维生素C含量较其他处理相对较低。室温贮藏7 d后,“菌宝A+B”对李果实褐腐病的防效达到100%,较对照药剂40%氯氟醚菌唑、12%苯甲·氟酰胺、24%腈苯唑、70%甲基硫菌灵依次高50%、25%、50%、75%;“菌宝A+B”处理的果实硬度为5.25 N,分别是对照药剂40%氯氟醚菌唑、12%苯甲·氟酰胺、24%腈苯唑、70%甲基硫菌灵的3.22、4.86、4.27、1.45倍。说明“菌宝A+B”对李果实褐腐病田间及贮藏期均有较好的防效,能提高果实单果重和硬度,增加产量,延长商品货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宝A+B 李果实褐腐 防效 果品质量
下载PDF
恪守“养生治未病”理念倡导积极老龄化
9
作者 张帅 张为 +7 位作者 朱官印 肖锐 李琦 谢颖桢 赵宜军 王蕾 朱海燕 王永炎 《浙江中医杂志》 2025年第1期1-4,共4页
中医养生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中医养生理论、技术及方法等。先贤们将儒家自然的人化、道家人的自然化、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精气学说等古代哲学思想引入中医养生学中,形成了以古代哲学为基础的养生之道。随着人口老龄... 中医养生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中医养生理论、技术及方法等。先贤们将儒家自然的人化、道家人的自然化、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精气学说等古代哲学思想引入中医养生学中,形成了以古代哲学为基础的养生之道。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人的平均寿命延长,老年人的健康问题亟待关注,尤其是老年脑健康,而“养生治未病”理念应贯穿整个生命周期,并顺应自然规律。提倡将中医学“养生治未病”理念应用于老年人群,重视老年脑健康,倡导“积极老龄化”,促进老年脑健康发展,挖掘老年人群的智慧与经验,使老年人群能够延年益寿、优雅老去,最大化地服务于国家与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养生学 养生治未 积极老龄化 老年脑健康 轻度认知障碍
下载PDF
针刀干预后颈椎病大鼠头夹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家族及其受体的表达
10
作者 刘福水 钱嘉铭 +4 位作者 方婷 哈留娜 赵小兰 朱金超 王小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3775-3783,共9页
背景:针刀是治疗颈椎病的有效方法,临床疗效确切,但其关键分子机制尚不明晰。目的:观察针刀干预对颈椎病大鼠头夹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家族及其受体激酶插入域蛋白受体表达的影响,分析针刀治疗颈椎病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检索GEO数据库... 背景:针刀是治疗颈椎病的有效方法,临床疗效确切,但其关键分子机制尚不明晰。目的:观察针刀干预对颈椎病大鼠头夹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家族及其受体激酶插入域蛋白受体表达的影响,分析针刀治疗颈椎病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检索GEO数据库,获取符合该研究的芯片数据集GSE153761,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靶标初筛,然后进行动物实验。选取6月龄SPF级SD大鼠24只,随机均分为4组。模型组和针刀组大鼠采用动静力失衡性颈椎病造模方法制备颈椎病大鼠模型;假手术组不切断肌肉及韧带;针刀组造模成功后采用针刀干预,每周1次,共3次;并以正常大鼠作为对照。拍摄颈椎正侧位X射线片进行模型验证;旷场实验观察大鼠行为学变化;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头夹肌病理结构;荧光定量PCR法和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头夹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家族及其受体激酶插入域蛋白受体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结论:①生物信息学结果表明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家族/激酶插入域蛋白受体是激活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上游的重要信号轴。②造模后大鼠椎间隙变窄,椎体前后缘、关节突骨质增生。③旷场实验中,造模后大鼠总距离、平均速度降低(P<0.05),总休息时间延长(P<0.05);治疗后针刀组大鼠总距离、平均速度大于模型组(P<0.05),总休息时间短于模型组(P<0.05)。④头夹肌病理提示颈肌受损,而针刀可改善颈肌劳损。⑤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头夹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7、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9、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0、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8和激酶插入域蛋白受体mRNA及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针刀组以上指标均降低(P<0.05)。⑥结果说明,针刀可能通过调节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7、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9、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0、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8及其受体激酶插入域蛋白受体的表达,修复劳损颈肌,从而改善椎间盘退变,这可能是针刀治疗颈椎病的关键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刀 颈椎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激酶插入域蛋白受体 工程化细胞因子 工程化组织构建
下载PDF
拉曼光谱技术在慢性肾脏病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11
作者 陈思宇 朱国强 陆晨 《医学综述》 2025年第3期302-306,共5页
慢性肾脏病(CKD)是全球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早期诊断CKD对控制病情进展至关重要。在生物医学领域,拉曼光谱技术结合机器学习可以分析光谱数据所代表的各种体液成分和组织,在辅助医疗诊断中具有显著优势。拉曼光谱在诊断CKD中具有应用... 慢性肾脏病(CKD)是全球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早期诊断CKD对控制病情进展至关重要。在生物医学领域,拉曼光谱技术结合机器学习可以分析光谱数据所代表的各种体液成分和组织,在辅助医疗诊断中具有显著优势。拉曼光谱在诊断CKD中具有应用潜力,但其诊断的准确性和临床适用性有待提高,同时需要不断优化算法,制订规范化的诊断策略。未来应开展针对CKD的大规模拉曼光谱筛查研究,以寻找更简单、更高效的CKD筛查方式,推动拉曼光谱在临床的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 拉曼光谱 IGA肾 膜性肾 糖尿肾脏疾 机器学习
下载PDF
Morse跌倒评分结合预见性护理对恶性血液病住院化疗患者跌倒知识掌握情况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
12
作者 周丽萍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5年第3期128-130,共3页
目的 探究Morse跌倒评分结合预见性护理对恶性血液病住院化疗患者跌倒风险、跌倒知识掌握情况、生活质量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24年2月至6月收治的94例恶性血液病住院化疗的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目的 探究Morse跌倒评分结合预见性护理对恶性血液病住院化疗患者跌倒风险、跌倒知识掌握情况、生活质量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24年2月至6月收治的94例恶性血液病住院化疗的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7例,采用常规护理)和观察组(47例,采用常规护理+Morse跌倒评分结合预见性护理)。两组患者均护理14 d。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Morse跌倒评分,护理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以及护理前后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各项Morse跌倒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跌倒事件意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坠床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护理前比,护理后两组患者生理功能、社会功能、生理职能、精神健康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Morse跌倒评分结合预见性护理可帮助恶性血液病化疗患者掌握跌倒知识,降低跌倒风险,避免意外事故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血液 化疗 Morse跌倒评分 预见性护理 意外事件
下载PDF
认识川崎病:症状、治疗与护理
13
作者 杨玲 王君 《家庭医生(月末版)》 2025年第1期48-49,共2页
近日,一位家长带着孩子来院就诊。据家长描述,孩子4岁,反复发热5天,口服退热药效果不明显。医生仔细诊查后,发现患儿反复高热不退,右侧颈部淋巴结肿大、疼痛,嘴唇干裂发红有出血,舌头也非常红,出现躯干皮肤红疹、手掌足底红斑等症状。... 近日,一位家长带着孩子来院就诊。据家长描述,孩子4岁,反复发热5天,口服退热药效果不明显。医生仔细诊查后,发现患儿反复高热不退,右侧颈部淋巴结肿大、疼痛,嘴唇干裂发红有出血,舌头也非常红,出现躯干皮肤红疹、手掌足底红斑等症状。入院后经进一步检查,诊断为“川崎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部淋巴结肿大 川崎 躯干皮肤 治疗与护理 退热药 反复发热 高热不退 入院后
下载PDF
从辨病走向辨证——从黄疸分类的演变谈中医学诊疗模式的变迁
14
作者 付广威 桑希生 程伟 《中医药学报》 CAS 2025年第1期1-6,共6页
中医对黄疸的分类经历了辨病分类、辨病与辨症分类并行、辨证分类兴起并成为主体三个历史阶段。金元以前,中医辨治黄疸主要有以病为纲下的辨证论治以及单纯辨症两种方式;金元以后,黄疸的辨治逐渐脱离了疾病的主体,走向单纯的辨证论治。... 中医对黄疸的分类经历了辨病分类、辨病与辨症分类并行、辨证分类兴起并成为主体三个历史阶段。金元以前,中医辨治黄疸主要有以病为纲下的辨证论治以及单纯辨症两种方式;金元以后,黄疸的辨治逐渐脱离了疾病的主体,走向单纯的辨证论治。通过对黄疸辨治由辨病转向辨证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医学诊疗模式的变迁,更好地把握中医学的病证关系、明晰中医病名与病症概念混淆等问题的内在原因。回溯、挖掘中医辨病的理论与经验,结合现代研究进行深入解析,有助于中医学在当代的创新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疸分类 论治 辨证论治 证结合
下载PDF
低龄儿童龋患儿唾液碳酸酐酶Ⅵ及免疫生物标志物与龋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15
作者 李静 王芬英 《临床医药实践》 2025年第2期97-101,共5页
目的:分析唾液碳酸酐酶Ⅵ(CA-Ⅵ)及免疫生物标志物与低龄儿童龋(ECC)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口腔科收治的ECC患儿146例(ECC组),根据龋病严重程度将其分为重度低龄儿童龋(SECC)组(n=79)和非SECC组(n=67),另选择100例口腔健康儿童为... 目的:分析唾液碳酸酐酶Ⅵ(CA-Ⅵ)及免疫生物标志物与低龄儿童龋(ECC)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口腔科收治的ECC患儿146例(ECC组),根据龋病严重程度将其分为重度低龄儿童龋(SECC)组(n=79)和非SECC组(n=67),另选择100例口腔健康儿童为对照组。收集受检者清晨唾液标本,检测唾液中CA-Ⅵ、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分泌性免疫球蛋白A(sIgA)及免疫球蛋白(Ig)A、IgG水平,并分析其与龋失补牙面指数(DMFS)的相关性及对SECC的诊断价值。结果:ECC组唾液CA-Ⅵ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MMP-2,MMP-9,IL-6,TNF-α,sIgA,IgG及IgA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SECC组唾液CA-Ⅵ水平低于非SECC组(P<0.05),MMP-2,MMP-9,IL-6,TNF-α,sIgA,IgG及IgA水平高于非SECC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ECC患儿唾液CA-Ⅵ与DMFS呈负相关(r=-0.516,P<0.05),唾液MMP-2,MMP-9,IL-6,TNF-α,sIgA,IgA及IgG与DMFS呈正相关(r=0.558,0.474,0.420,0.375,0.434,0.336,0.373,P<0.05)。Possion回归分析显示,唾液CA-Ⅵ,MMP-2,MMP-9,IgA及IgG是DMFS的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CA-Ⅵ,MMP-2,MMP-9,IL-6,TNF-α,sIgA,IgA及IgG鉴别SECC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57,0.835,0.788,0.745,0.660,0.740,0.747及0.696。结论:ECC患儿唾液中CA-Ⅵ水平明显降低,免疫生物标志物水平明显升高,且与龋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龄儿童龋 碳酸酐酶Ⅵ 基质金属蛋白酶 免疫生物标志物 严重程度
下载PDF
社区慢性病共病药物治疗决策的困境与应对路径 被引量:1
16
作者 夏瑀 罗原 +4 位作者 李峥嵘 周馨媚 童钰铃 赵洋 徐志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3-110,118,共9页
慢性病共病是指个体同时患有2种及以上的慢性疾病。共病患者常联用多种药物治疗,给社区全科医生的科学用药决策带来了挑战。本文分析了社区共病药物治疗决策困境形成的原因与影响因素,并提出了一种动态的综合性决策框架,即共病药物治疗... 慢性病共病是指个体同时患有2种及以上的慢性疾病。共病患者常联用多种药物治疗,给社区全科医生的科学用药决策带来了挑战。本文分析了社区共病药物治疗决策困境形成的原因与影响因素,并提出了一种动态的综合性决策框架,即共病药物治疗决策框架(MDMF)。该框架由社区全科医生接诊共病患者的5个阶段构成,包括“健康问题回顾”“用药综合评估”“医患共同决策”“药物治疗记录”和“安排随访计划”。MDMF能够促使社区全科医生为共病患者制定个体化的药物治疗方案,但也对其诊疗能力提出了一定要求。因此,建议对社区全科医生开展以MDMF为核心的培训、提供决策辅助支持,并采取合理的激励与监督措施,推动社区医疗机构提供以患者为中心的药物治疗方案,提升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减轻患者的治疗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 药物治疗决策 决策模型 社区卫生服务 全科医生
下载PDF
腹部超声在炎症性肠病患儿诊断及治疗后活动性评估中的应用
17
作者 陈捷 吴蔚 郑巍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5年第1期134-139,共6页
目的:探究腹部超声在炎症性肠病(IBD)患儿诊断及治疗后活动性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3年1月于江西省儿童医院就诊的82例疑似IBD患儿,以结肠镜检查及组织活检结果为金标准,最终77例确诊IBD(纳入IBD组),其中克罗恩病(C... 目的:探究腹部超声在炎症性肠病(IBD)患儿诊断及治疗后活动性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3年1月于江西省儿童医院就诊的82例疑似IBD患儿,以结肠镜检查及组织活检结果为金标准,最终77例确诊IBD(纳入IBD组),其中克罗恩病(CD)37例(纳入CD组)、溃疡性结肠炎40例(纳入UC组);另选择于本院体检的50例健康儿童纳入健康组。计算腹部超声诊断IBD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比较IBD组、健康组的肠壁厚度、动脉阻力指数(RI)及血流状态;比较CD组和UC组的超声检查图像指标、病变定位符合率及活动期和缓解期的肠壁厚度、动脉RI及血流状态。结果:腹部超声诊断IBD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92.21%、60.00%、90.24%;IBD组肠壁厚度高于健康组,动脉RI低于健康组,血流分级差于健康组(P<0.05);CD组正常结构消失、肠间淋巴结肿大、肠间积液、炎性包块发生率均高于UC组(P<0.05);CD组超声诊断病变定位符合率为94.59%,UC组超声诊断病变定位符合率为90.00%;活动期、缓解期,CD组肠壁厚度均高于U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期,两组肠壁厚度高于缓解期,动脉RI低于缓解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缓解期,两组肠壁血流分级情况优于活动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期、缓解期,两组肠壁血流分级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壁厚度、动脉RI诊断CD活动期的AUC分别为0.790、0.741,诊断UC活动期的AUC分别0.668、0.714。结论:腹部超声对IBD具有较高诊断价值,能够相对准确地定位病变位置,减少误诊,且可预判患儿治疗后活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炎症性肠 诊断
下载PDF
颈前路减压融合ROI-C^(TM)自锁系统治疗退行性颈椎病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周琰杰 曹春风 +5 位作者 张中卒 牛雄 王鑫 杨再海 周亮 李波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17-627,共11页
目的:颈前路减压融合术是治疗退行性颈椎病的经典手术方式,钉板的使用增加了融合率及稳定性的同时,间接导致了邻近椎体退变和术后吞咽困难的发生。文章通过Meta分析方法比较ROI-C^(TM)自锁系统和传统融合器联合钉板内固定治疗退行性颈... 目的:颈前路减压融合术是治疗退行性颈椎病的经典手术方式,钉板的使用增加了融合率及稳定性的同时,间接导致了邻近椎体退变和术后吞咽困难的发生。文章通过Meta分析方法比较ROI-C^(TM)自锁系统和传统融合器联合钉板内固定治疗退行性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结果和并发症情况,为颈前路减压融合术中内固定方式的选择提供循证学支持。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和Embase数据库,检索关于颈前路减压融合术中应用ROI-C^(TM)自锁系统与融合器联合钉板内固定治疗退行性颈椎病的中英文文献。检索时间范围为各数据库建库至2023年7月。由2名研究者严格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文献,采用Cochrane偏倚风险工具对随机对照试验进行质量评价,NOS量表对队列研究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局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C_(2)-C_(7)Cobb角、融合率、邻近椎体退变发生率、融合器沉降率和吞咽困难发生率。结果:共纳入13项研究,其中回顾性队列研究11项,随机对照试验2项,共1136例患者,ROI-C组569例,融合器联合钉板组567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ROI-C组与融合器联合钉板组在手术时间(MD=-15.52,95%CI:-18.62至-12.42,P<0.00001),术中出血量(MD=-24.53,95%CI:-32.46至-16.61,P<0.00001),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率(RR=0.40,95%CI:0.27-0.60,P<0.00001)和术后总吞咽困难发生率(RR=0.18,95%CI:0.13-0.26,P<0.00001)均具有显著性差异。两者在术后JOA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C_(2)-C_(7)Cobb角、融合率和融合器沉降率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中应用ROI-C^(TM)自锁系统与传统融合器联合钉板内固定治疗退行性颈椎病均可达到满意的临床效果,ROI-C^(TM)自锁系统操作更加简单,相比融合器联合钉板内固定能明显减少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在减少术后吞咽困难及邻近节段退变发生率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对于跳跃型颈椎病及邻椎病翻修患者,更加推荐使用ROI-C^(TM)自锁系统。但鉴于其可能存在较高的沉降率,对于多节段且合并融合器沉降高危因素如骨质疏松、椎体终板破损的退行性颈椎病患者,仍建议使用融合器联合钉板内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前路 减压融合 颈椎前路减压融合 颈椎 ROI-C 自锁系统 Cage+钉板 META分析
下载PDF
代谢综合征与精神类疾病的共病机制探讨
19
作者 刘亚丽 牟源 《临床医药实践》 2025年第2期131-136,共6页
代谢综合征(MetS)是指机体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等物质代谢发生紊乱的病理状态,是一组复杂的代谢紊乱症候群,其特征包括肥胖、血脂异常、心血管损伤、血糖异常及高尿酸血症等[1]。精神健康障碍(MHDs)涵盖了焦虑、抑郁、精神分裂症... 代谢综合征(MetS)是指机体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等物质代谢发生紊乱的病理状态,是一组复杂的代谢紊乱症候群,其特征包括肥胖、血脂异常、心血管损伤、血糖异常及高尿酸血症等[1]。精神健康障碍(MHDs)涵盖了焦虑、抑郁、精神分裂症等多种类型,对个体的感知、情绪、行为、人际交往和认知能力产生显著负面影响,并可能导致生活质量下降。当前,MetS和MHDs的患病率不断上升,二者高度共病的现象引起了广泛关注。深入研究两类疾病的共病特征及其共同机制,对于制定有效的预防和治疗策略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旨在探讨MetS与MHDs之间的共病情况及重叠机制,以更好地理解MetS与MHDs之间的关系,为临床实践提供更有效的理论依据及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血糖异常 心血管损伤 代谢综合征 高尿酸血症 临床实践 血脂异常
下载PDF
2例不同类型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的报告
20
作者 刘芳香 徐辉 蔡宇星 《临床肺科杂志》 2025年第1期154-156,共3页
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pulmonary lymphangio-leiomyo-matosis,PLAM)在临床上属于罕见病,分为散发型淋巴管平滑肌瘤病(sporadic lymphangioleio-myomatosis,S-LAM)和结节性硬化症相关型淋巴管平滑肌瘤病(tuberous sclerosis complex assoc... 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pulmonary lymphangio-leiomyo-matosis,PLAM)在临床上属于罕见病,分为散发型淋巴管平滑肌瘤病(sporadic lymphangioleio-myomatosis,S-LAM)和结节性硬化症相关型淋巴管平滑肌瘤病(tuberous sclerosis complex associated lymphangioleiomyomatosis,TSC-LAM),其起病隐匿,临床表现多样,易误诊及漏诊。本文通过对临床上发现的2例不同类型的PLAM的病例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总结了该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提高临床工作者对该病的了解和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淋巴管平滑肌瘤 罕见 临床特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