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川崎病疑似病例早期治疗探讨 被引量:2
1
作者 张国标 廖惠珍 +2 位作者 谢美云 张煜华 陈依红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5年第6期655-657,共3页
目的:探讨引用“川崎病疑似病例”这一概念,对实现川崎病早期用阿司匹林(ASP)及大剂量静注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的实用性和可行性。方法:对入选的36例川崎病疑似病例早期应用ASP和IVIG治疗,并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36例中最后... 目的:探讨引用“川崎病疑似病例”这一概念,对实现川崎病早期用阿司匹林(ASP)及大剂量静注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的实用性和可行性。方法:对入选的36例川崎病疑似病例早期应用ASP和IVIG治疗,并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36例中最后有32例确诊为川崎病,初诊时确诊5例,约占13.9%,其余为疑似病例,在平均病程6.93d开始上述治疗,比平均确诊日期(10.32d)明显提前,冠状动脉损害发生率为6.25%,明显低于传统治疗。最后诊断非川崎病的4例未因上述治疗加重或延误病情。结论:引用川崎病疑似病例这一概念,能有效实现早期应用ASP、IVIG治疗川崎病,降低冠状动脉损害发生率,安全实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疑似病例 川崎病 早期治疗 冠状动脉损害 静注丙种球蛋白 早期应用 阿司匹林 IVIG 临床资料 传统治疗 ASP 发生率 实用性 大剂量 引用 确诊 平均
下载PDF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的优化及其在恙虫病东方体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
作者 何凤屏 徐新 +9 位作者 王江桥 柯昌文 罗君 唐建红 周海燕 王箭 周建英 管振祺 刘玉兰 郑礼杰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12期1422-1424,共3页
目的建立一种优化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并用于诊断粤北山区恙虫病东方体(Ot)基因型。方法采用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感染Ot的患者和鼠类的血液和组织标本检测Ot DNA载量并分析其基因型,并与未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巢式PCR的检测... 目的建立一种优化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并用于诊断粤北山区恙虫病东方体(Ot)基因型。方法采用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感染Ot的患者和鼠类的血液和组织标本检测Ot DNA载量并分析其基因型,并与未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巢式PCR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采用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660例发热患者,有224例检测到Ot,其中108例是发热5d内的早期患恙虫病患者,以及在55份鼠类的标本中有12份能检测到感染Ot,均为Gilliam型;未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在患病7d以上才能检测到Ot。同时,在鼠类基因扩增片段还显示出与Gilliam、Karp、Kato3株国际参考株不同,经巢式PCR分型证实为Kawasaki型,与巢式PCR基因分型的结果相符。结论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可作为早期诊断恙虫病的实验方法,用于快速分析Ot基因型,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恙虫病东方体 聚合酶链反应 基因分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