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Kawase's入路手术切除岩斜区脑膜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宋国智 李书瑞 +5 位作者 王霞 常成 陈建军 晁艳艳 李海红 张钧 《医学研究杂志》 2018年第10期84-86,91,共4页
目的探究颞下经岩骨前入路(Kawase's入路)手术切除岩斜区脑膜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笔者医院收治的岩斜区脑膜瘤患者56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根据手术入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研究组(Kawase&... 目的探究颞下经岩骨前入路(Kawase's入路)手术切除岩斜区脑膜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笔者医院收治的岩斜区脑膜瘤患者56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根据手术入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研究组(Kawase's入路组,27例)、对照组(颞下经小脑幕入路组,29例)。观察两组肿瘤切除情况、术前与术后6个月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及生活质量评分(KPS)、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肿瘤全切除率(62. 96%)高于对照组(58. 62%),次全切除率(33. 33%)、部分切除率(3. 70%)低于对照组(34. 48%、6. 9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 111、0. 008、0. 281,P> 0. 05)。术前两组NIHSS、KP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 439、0. 470,P> 0. 05);术后6个月两组NIHSS、KPS评分均显著改善,研究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t=8. 694,P <0. 05),而KPS评分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 456,P>0. 05)。研究组皮下积液发生率(0)、并发症总发生率(11. 11%)低于对照组(13. 79%、34. 48%)(χ2=4. 011、4. 285,P均<0. 05)。结论Kawase's入路手术切除岩斜区脑膜瘤可提高肿瘤切除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更有利于术后神经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awase′s入路 显微外科手术 岩斜区脑膜瘤 临床效果
下载PDF
Kawase’s入路对岩斜区暴露范围的量化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李达 杨阳 +7 位作者 肖新如 汤劼 郝淑煜 李储忠 刘庆良 张力伟 吴震 张俊廷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127-130,共4页
目的量化研究Kawase’s入路对岩斜区的暴露面积,明确Kawase’s入路适用范围,为临床手术入路的选择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成人头颅湿标本8例,采用Kawase’s入路进行手术模拟操作,观察神经、血管走行关系,并测量重要结构,采用CT三维重建测... 目的量化研究Kawase’s入路对岩斜区的暴露面积,明确Kawase’s入路适用范围,为临床手术入路的选择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成人头颅湿标本8例,采用Kawase’s入路进行手术模拟操作,观察神经、血管走行关系,并测量重要结构,采用CT三维重建测量岩斜区暴露范围。结果 Kawase’s三角磨除深度为(1.16±0.14)cm,岩斜区暴露面积为(5.48±0.71)cm2,暴露范围下限距鞍背(2.26±0.22)cm。该入路可暴露中上斜坡、蝶岩裂部和海绵窦后部。结论 Kawase’s入路适用于位于内听道内侧中上斜坡、蝶岩裂部及颅中窝底肿瘤,伴或不伴海绵窦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斜区 kawase’s入路 神经解剖学
下载PDF
Kawase入路中岩斜区暴露范围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伍洪昊 李美华 +2 位作者 罗穆云 万丽丹 鲁纯纠 《江西医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4期55-57,59,共4页
目的为改进Kawase入路中增加岩尖磨除范围及扩大岩斜区暴露程度的方法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采用10%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头颅湿标本16具(32侧),观察并测量岩尖周围结构之间的位置关系;模拟Kawase入路操作,对手术全程及术野的暴露范围进行... 目的为改进Kawase入路中增加岩尖磨除范围及扩大岩斜区暴露程度的方法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采用10%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头颅湿标本16具(32侧),观察并测量岩尖周围结构之间的位置关系;模拟Kawase入路操作,对手术全程及术野的暴露范围进行观测。结果三叉神经孔至岩浅大神经与下颌神经交点的距离为(12.49±1.09)mm,三叉神经孔至弓状隆起与岩嵴交点距离为(29.45±3.81)mm,Kawase入路中岩斜区的暴露深度约为(14.43±1.05)mm。结论熟悉颞骨岩部的显微解剖及其周围结构之间的位置关系,能在经岩骨前部入路的手术操作中充分暴露岩斜区,并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awase入路 岩斜区 应用解剖
下载PDF
Kawase’s入路切除脑干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宋国智 刘吉祥 +4 位作者 常成 陈建军 李海红 张钧 晁艳艳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6年第6期512-514,523,共4页
目的:探讨Kawase’s入路切除脑干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肿瘤位于中脑下部腹外侧、桥脑腹外侧和侧方海绵状血管瘤患者30例,采用Kawase’s入路切除手术,观察患者术后全切除率,分别于入院、出院时采用汉化版简明健康调查表(SF-36)... 目的:探讨Kawase’s入路切除脑干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肿瘤位于中脑下部腹外侧、桥脑腹外侧和侧方海绵状血管瘤患者30例,采用Kawase’s入路切除手术,观察患者术后全切除率,分别于入院、出院时采用汉化版简明健康调查表(SF-36)评估患者生活质量,于术前、术后12月分别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 R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评价患者的神经功能。结果:术后全切除率为96.7%。出院时患者的SF-36量表评分优于入院(P<0.05或P<0.01);术后12月,术后m RS评分、ADL评分均优于术前(P<0.05或P<0.01);Cox模型分析结果显示,Kawase’s入路、术前为再次出血、病变部位、肿瘤大小以及术中肿瘤切除程度为BCM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Kawase’s入路切除肿瘤位于中脑下部腹外侧、桥脑腹外侧和侧方海绵状血管瘤临床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awase’s入路 脑干海绵状血管瘤 临床效果 神经功能 预后
下载PDF
改良硬膜下Kawase入路切除岩斜区三叉神经鞘瘤11例效果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吴波 刘卫东 +1 位作者 陈隆益 黄光富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5年第5期188-190,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硬膜下Kawase入路切除岩斜区三叉神经鞘瘤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对我科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1例岩斜区三叉神经鞘瘤患者采用改良硬膜下Kawase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分析其临床效果。结果11例肿瘤均全切除,其中Mp型(... 目的探讨改良硬膜下Kawase入路切除岩斜区三叉神经鞘瘤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对我科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1例岩斜区三叉神经鞘瘤患者采用改良硬膜下Kawase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分析其临床效果。结果11例肿瘤均全切除,其中Mp型(中颅窝为主)4例和M=P型(中-后颅窝相当)7例,无脑脊液漏及死亡率。术后三叉神经麻痹较术前改善1例,无明显变化6例,加重2例,2例面部疼痛均消失。新发短暂感觉性失语1例,一过性滑车神经麻痹2例。术后随访6~56月,无肿瘤复发。结论改良硬膜下Kawase入路可显露中颅窝-鞍旁与后颅窝-中上斜坡广泛区域,对于Mp型和M=P型岩斜区三叉神经鞘瘤是一有效方法,一期肿瘤全切率高,手术并发症低。术中保护Labbé静脉和防止颞叶牵拉挫伤是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鞘瘤 岩斜区 kawase入路 硬膜下 显微手术
下载PDF
改良Kawase入路手术切除岩斜区脑膜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陈建军 宋国智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10期1140-1143,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Kawase入路手术切除治疗岩斜区脑膜瘤(petroclival meningiomas,PCMs)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PCM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分为颞下经小脑幕入路组(A组)50例和改良Kawase入路组(B组)52例,患者均给予PCMs常规... 目的探讨改良Kawase入路手术切除治疗岩斜区脑膜瘤(petroclival meningiomas,PCMs)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PCM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分为颞下经小脑幕入路组(A组)50例和改良Kawase入路组(B组)52例,患者均给予PCMs常规基础治疗,A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取颞下经小脑幕入路手术切除治疗,B组在常规基础治疗上采用改良Kawase入路手术切除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2组肿瘤切除程度、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组肿瘤切除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神经功能障碍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P<0.05);2组术后生活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B组(P<0.05)。结论改良Kawase入路手术切除治疗PCMs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和预后效果,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可作为临床治疗PCMs患者的首选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瘤 kawase入路手术 治疗结果
下载PDF
Kawase’s入路手术对脑干海绵状血管瘤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宋国智 宋利宏 +5 位作者 王霞 晁艳艳 常成 陈建军 李海红 张钧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第20期102-103,共2页
目的观察研究Kawase’s入路手术治疗脑干海绵状血管瘤患者术后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收诊疗的诊断为脑干海绵状血管瘤的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均选择Kawase’s入路手术,同期对照组采用乙状窦... 目的观察研究Kawase’s入路手术治疗脑干海绵状血管瘤患者术后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收诊疗的诊断为脑干海绵状血管瘤的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均选择Kawase’s入路手术,同期对照组采用乙状窦后入路手术,记录并分析治疗后2组肢体功能差异。结果 (1)治疗后1周、2周、3周观察组的综合痉挛评分(15±3.8、22±3.6、33±3.2)均低于对照组(25±3.4、50±3.33、68±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1周、2周、3周观察组的踝背伸时最大等长收缩力矩评分(4.6±2.9、7.8±5.1、8.9±5.0)均高于对照组(3.0±4.0、3.1±4.0、4.6±5.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1周、2周、3周观察组的上肢表面肌电图协同收缩率(20±2.2、15±2.3、19±1.9)均低于对照组(38±2.1、32±2.0、29±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Kawase’s入路手术对脑干海绵状血管瘤患者肢体功能有一定影响,但较其他手术入路有更小的损伤,对肢体功能的影响更小,且患者均能通过功能锻炼而将影响减至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awase’s入路 海绵状血管瘤 肢体功能 乙状窦后入路 脑干
下载PDF
虚拟现实技术量化比较Kawase和乙状窦前入路显露上斜坡的显微解剖 被引量:1
8
作者 周青 汤可 谢金娟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7年第12期564-566,共3页
目的在虚拟现实影像模型中评估Kawase入路和乙状窦前入路显露上斜坡的解剖差别。方法对15例尸头进行CT和MRI扫描,影像数据输入虚拟现实系统构建颅后窝三维解剖模型。在颅盖和颅底骨性结构中选取标志点勾勒Kawase入路和乙状窦前入路显露... 目的在虚拟现实影像模型中评估Kawase入路和乙状窦前入路显露上斜坡的解剖差别。方法对15例尸头进行CT和MRI扫描,影像数据输入虚拟现实系统构建颅后窝三维解剖模型。在颅盖和颅底骨性结构中选取标志点勾勒Kawase入路和乙状窦前入路显露上斜坡的手术路径。测量解剖结构体积,比较两种手术路径的显露特征。结果两种入路通过磨除岩骨到达上斜坡,乙状窦前入路手术路径、路径中包含骨性结构和静脉结构的体积均多于Kawase入路,Kawase入路中包含脑神经体积多于乙状窦前入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比较Kawase入路和乙状窦前入路显露上斜坡的解剖特征有助于指导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入路 kawase 手术入路 乙状窦前 上斜坡 虚拟现实 神经解剖学
下载PDF
动机性访谈对Kawase入路颅底脑干肿瘤切除患者术前心理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王磊 《西部医学》 2015年第6期932-934,共3页
目的研究动机性访谈对经Kawase入路颅底脑干肿瘤切除患者术前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经Kawase入路颅底脑干肿瘤切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分别于入院后进行4次动... 目的研究动机性访谈对经Kawase入路颅底脑干肿瘤切除患者术前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经Kawase入路颅底脑干肿瘤切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分别于入院后进行4次动机性访谈。比较两组患者心理健康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情况、睡眠情况及手术配合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SCL-90评分总分(123.67±22.09)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7.38±36.84)分,提示观察组睡眠状况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手术配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7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动机性访谈可以显著改善经Kawase入路颅底脑干肿瘤切除患者术前心理状况,提高患者睡眠状况及手术配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机性访谈 kawase入路 颅底脑干肿瘤 心理状况
下载PDF
Kawase入路——上斜坡区基底动脉瘤的一种手术入路
10
作者 修波 刘宗惠 《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 2001年第2期114-116,共3页
正确应用损伤小而暴露良好的手术入路是基底动脉瘤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Kawase入路用于上斜坡区基底动脉瘤手术具有如下优点 :(1)可直接进入桥前池 ,无需牵拉小脑、脑干和脑神经 ;(2 )操作空间较大 ,有利于近端控制及保护穿动脉 ;(3)可... 正确应用损伤小而暴露良好的手术入路是基底动脉瘤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Kawase入路用于上斜坡区基底动脉瘤手术具有如下优点 :(1)可直接进入桥前池 ,无需牵拉小脑、脑干和脑神经 ;(2 )操作空间较大 ,有利于近端控制及保护穿动脉 ;(3)可同时处理前、后循环动脉瘤 ;(4 )有利于保护神经组织 ,颞叶牵拉较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awase入路 前路岩骨切除术 斜坡 基底动脉瘤 治疗
下载PDF
Kawase入路操作方向对脑干显露影响的虚拟现实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冯旭 钱增辉 +3 位作者 汤可 李一鸣 梁径山 刘爱华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84-387,共4页
目的在虚拟现实建模基础上探讨Kawase入路显微解剖特征。方法 15例尸体头颅CT和MRI影像数据用于构建颅底虚拟现实三维解剖模型。以开颅和磨除岩骨的标志点连线为轴线作出圆柱模拟Kawase入路手术路径。观察和测量两种方向手术路径中解剖... 目的在虚拟现实建模基础上探讨Kawase入路显微解剖特征。方法 15例尸体头颅CT和MRI影像数据用于构建颅底虚拟现实三维解剖模型。以开颅和磨除岩骨的标志点连线为轴线作出圆柱模拟Kawase入路手术路径。观察和测量两种方向手术路径中解剖结构显露情况。结果 Kawase入路路径1包含岩上窦,路径终点为三叉神经出脑干处的脑桥,包含部分三叉神经和小脑上动脉。路径2包含岩上窦、岩下窦和基底窦,之后于脑桥腹侧依次经过同侧三叉神经、同侧展神经、基底动脉、对侧展神经和对侧三叉神经,路径2终点为路径圆柱轴线与对侧三叉神经根的交点。路径2中所测手术路径、路径中骨性结构、脑干、动脉结构、静脉结构、岩浅大神经和同侧三叉神经体积均大于路径1中所测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操作方向1和2路径中包含颞叶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Kawase三角形成一个手术窗口,改变经过窗口的路径方向时,路径操作范围随之改变。经过颞骨颧突根部上缘的路径更有助于显露脑干腹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awase入路 虚拟现实 三维解剖 颅底 岩骨
下载PDF
改良Kawase入路切除中上岩斜区肿瘤 被引量:4
12
作者 岑波 邱勇 +1 位作者 胡飞 孟国路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6年第4期259-262,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改良Kawase入路显微外科切除岩斜坡区肿瘤的疗效和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采用改良Kawase入路显微外科切除的中上岩斜坡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结果本组病例包括脑膜瘤8例,三叉神经鞘瘤2例,表皮样囊肿4例,... 目的探讨应用改良Kawase入路显微外科切除岩斜坡区肿瘤的疗效和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采用改良Kawase入路显微外科切除的中上岩斜坡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结果本组病例包括脑膜瘤8例,三叉神经鞘瘤2例,表皮样囊肿4例,海绵状血管瘤2例,脑干胶质瘤2例。肿瘤全切15例,次全切除3例,均未发生术后死亡,未出现迟发性颅内出血、脑脊液漏、感染等并发症。结论改良Kawase入路适合应用于切除中上岩斜坡区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斜区肿瘤 显微手术 kawase入路
下载PDF
神经内镜颞下锁孔Kawase入路切除岩斜区脑膜瘤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绍林 顾晔 +3 位作者 谢涛 李宸 刘腾飞 张晓彪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21年第1期68-72,共5页
目的探讨内镜颞下锁孔Kawase入路切除岩斜区脑膜瘤的方式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用内镜经颞下锁孔Kawase入路切除5例岩斜区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术后效果及并发症。结果本组患者中4例患者的肿瘤完全切除,1例患者肿瘤次全切除;无... 目的探讨内镜颞下锁孔Kawase入路切除岩斜区脑膜瘤的方式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用内镜经颞下锁孔Kawase入路切除5例岩斜区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术后效果及并发症。结果本组患者中4例患者的肿瘤完全切除,1例患者肿瘤次全切除;无死亡病例。术后复查CT示手术区域和手术路径均无脑组织挫伤。1例复发脑膜瘤患者术后出现嗜睡、右侧肢体偏瘫,经治疗后意识恢复正常、右侧肢体肌力改善;3例患者术后出现新发颅神经轻度损害表现,经治疗后2例好转、1例无明显改善;1例患者术后无任何并发症,且术前症状术后明显改善。术后随访13~20个月,患者均正常生活,未见肿瘤复发或快速生长。结论内镜颞下锁孔Kawase入路手术具有微创、暴露范围广、视野清晰等优点,治疗岩斜区脑膜瘤的效果良好、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镜 颞下入路 kawase入路 锁孔 岩斜区脑膜瘤
下载PDF
Kawase入路下显微镜与神经内镜观测性及可操作性的对比研究
14
作者 吕明月 更·党木仁加甫 吴昊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11期1321-1324,共4页
目的研究显微镜与神经内镜在Kawase入路中的观测性及可操作性比较。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2年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中心的5例(10侧)尸头标本作为研究对象,模拟Kawase入路手术过程,通过显微镜和神经内镜观察相关解剖结... 目的研究显微镜与神经内镜在Kawase入路中的观测性及可操作性比较。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2年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中心的5例(10侧)尸头标本作为研究对象,模拟Kawase入路手术过程,通过显微镜和神经内镜观察相关解剖结构并对脑干腹侧区域观测距离和手术可操作距离进行测量,进而对比两种手术方式的差异性并作分析。结果与显微镜辅助Kawase入路比较,神经内镜辅助Kawase入路在脑干腹侧上方、前上方、前方、下方的观测距离和手术可操作距离均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前下方的观测距离和手术可操作距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内镜在Kawase入路中观察范围还是操作范围均优于显微镜,值得在临床工作中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镜 kawase入路 解剖学 外科学
下载PDF
Kawase入路手术切除岩斜区脑膜瘤的疗效分析
15
作者 林亚洲 郭付有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2年第9期730-732,共3页
目的 探讨Kawase入路手术切除岩斜区脑膜瘤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至2019年12月经Kawase入路手术治疗的57例岩斜区脑膜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根据Kawase分型标准:上斜坡型15例,海绵窦型10例,小脑幕型23例,岩尖型9例。Simpson分... 目的 探讨Kawase入路手术切除岩斜区脑膜瘤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至2019年12月经Kawase入路手术治疗的57例岩斜区脑膜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根据Kawase分型标准:上斜坡型15例,海绵窦型10例,小脑幕型23例,岩尖型9例。Simpson分级Ⅰ~Ⅱ级切除42例,Ⅲ~Ⅳ级15例。术后新发颅神经损伤6例,颅内感染2例,迟发性颅内血肿1例,脑脊液漏2例。57例中位随访时间为28个月;末次随访,症状明显改善19例(33.3%),改善32例(56.1%),无改善或恶化2例(3.5%)。Simpson分级Ⅰ~Ⅱ级42例中位随访时间为26个月,肿瘤复发2例(3.5%);Ⅲ~Ⅳ级15例中位随访时间为31个月,8例(53.3%)复发,1例术后17个月死亡。结论 岩斜区脑膜瘤解剖结构复杂,手术难度大,采用Kawase入路,根据Kawase分型标准,应用不同的手术策略,可取得良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斜区脑膜瘤 显微手术 kawase入路 疗效
下载PDF
改良Kawase入路与经小脑幕入路手术治疗岩斜区脑膜瘤的临床研究
16
作者 岳学智 刘恒兴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8期0007-0007,9,共2页
研究改良Kawase入路与经小脑幕入路手术治疗PCM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9年7月我院确诊为PCMs患者31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16例)与对照组(1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经小脑幕入路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改良Kawase入路... 研究改良Kawase入路与经小脑幕入路手术治疗PCM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9年7月我院确诊为PCMs患者31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16例)与对照组(1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经小脑幕入路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改良Kawase入路进行干预。评定两组患者瘤体的切除程度;评估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全部切除率87.5%明显高于对照组60%;观察组患者的神经状态(10.19±1.11)分明显优于对照组(14.53±2.09)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Kawase入路手术对于PCMs根治性切除率较高,能降低手术带来的神经功能创伤,促进术后功能康复,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斜区脑膜瘤 改良kawase入路 经小脑幕入路
下载PDF
神经内镜辅助经Kawase入路切除跨天幕表皮样囊肿(附5例报告)
17
作者 熊寂丞 邱勇 +2 位作者 胡飞 岑波 蒋泳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4年第6期368-369,共2页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辅助下经Kawase入路切除跨天幕表皮样囊肿的效果。方法2009~2013年收治5例跨天幕表皮样囊肿,采用神经内镜辅助经KaWase入路进行手术,显微镜下切除大部分肿瘤后,再用神经内镜进行探查切除残余肿瘤。结果术后患者临...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辅助下经Kawase入路切除跨天幕表皮样囊肿的效果。方法2009~2013年收治5例跨天幕表皮样囊肿,采用神经内镜辅助经KaWase入路进行手术,显微镜下切除大部分肿瘤后,再用神经内镜进行探查切除残余肿瘤。结果术后患者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均未发生迟发性颅内出血等并发症。术后3个月复查头部MRI增未见肿瘤残留。结论神经内镜辅助Kawase入路切除跨天幕表皮样囊肿可提高肿瘤全切率,降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天幕表皮样囊肿 神经内镜 kawase入路 效果
下载PDF
研究改良Kawase入路手术切除岩斜区脑膜瘤的疗效
18
作者 王智慧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27期43-44,共2页
目的探析岩斜区脑膜瘤患者应用改良Kawase入路手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110例岩斜区脑膜瘤患者,通过硬币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颞下经小脑幕入路手术,观察组给予改良Kawase入路手术。比较两组神经功能障碍... 目的探析岩斜区脑膜瘤患者应用改良Kawase入路手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110例岩斜区脑膜瘤患者,通过硬币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颞下经小脑幕入路手术,观察组给予改良Kawase入路手术。比较两组神经功能障碍发生情况、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发生2例神经功能障碍、占3.64%,对照组发生17例神经功能障碍、占30.91%,观察组神经功能障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4.315, P<0.05)。对照组生活质量优良率为85.45%,观察组生活质量优良率为98.18%,观察组生活质量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930, 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09%,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0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4.186, P<0.05)。结论岩斜区脑膜瘤患者应用改良Kawase入路手术有助于降低手术带来的神经功能障碍,提升患者术后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情况,值得在此类患者群体中应用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斜区脑膜瘤 改良kawase入路手术 安全性 治疗疗效
下载PDF
神经内镜硬膜下岩前入路中2种Kawase三角相关骨性解剖标志定位方法的应用解剖学观察
19
作者 姜雷 钱明 +3 位作者 王学建 汪志峰 陈杨 张毅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3年第4期224-229,共6页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硬膜下岩前入路中2种Kawase三角相关骨性解剖标志的定位方法,为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1)选取成人干性颅骨标本16具,在颅骨上标记弓状隆起最高点(A)、岩尖(P)、岩浅大神经沟最外侧缘点(B)、棘孔最外侧缘点(C)、...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硬膜下岩前入路中2种Kawase三角相关骨性解剖标志的定位方法,为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1)选取成人干性颅骨标本16具,在颅骨上标记弓状隆起最高点(A)、岩尖(P)、岩浅大神经沟最外侧缘点(B)、棘孔最外侧缘点(C)、卵圆孔最外侧缘点(D)、三叉神经压迹最外侧缘点(E)、破裂孔的最外侧缘点(F)及岩骨嵴外侧缘-横窦前缘交汇点(J)。硬膜下岩前入路定位方法a:以A点为参照点,P点、J点连线(PJ)为基线,过A点作PJ的平行线AP1,过B、C、D、E、F点做AP1的垂线,交点为B1、C1、D1、E1、F1。测量AB、AC、AD、AE、AF、BB1、CC1、DD1、EE1、FF1的长度,利用三角函数计算∠BAP1、∠CAP1、∠DAP1、∠EAP_(1)、∠FAP1的角度。定位方法b:以A点为参照点,AP为基线,测量AB、AC、AD、AE、AF、AP的长度,利用三角函数计算∠BAP、∠CAP、∠DAP、∠EAP、∠FAP的角度。(2)选取湿性尸头标本2具,女1具、男1具,年龄47岁、61岁。在2具湿性尸头标本分别模拟神经内镜硬膜下岩前入路手术,术中分别根据2种定位方法在干性颅骨标本上测量的相关角度、线段长度定位B、C、D、E、F点的位置。依据解剖标志点的定位,在Kawase三角安全范围内显露Kawase三角,磨出骨窗。观察从悬吊完硬膜至切开Kawase三角硬膜的操作时间,测量骨窗的大小。观察2种定位方法模拟手术操作中有无损伤或离断岩浅大神经、三叉神经下颌支、岩上窦,以评估2种定位方法的临床适用性。结果(1)定位方法a测量的AB、AC、AD、AE、AF、BB1、CC1、DD1、EE1、FF1的长度分别为(11.41±1.22)、(23.99±1.17)、(30.36±1.60)、(22.22±2.95)、(32.08±2.29)、(3.92±0.82)、(10.82±1.53)、(10.88±1.73)、(1.10±1.23)、(2.24±2.10)mm,∠BAP1、∠CAP1、∠DAP1、∠EAP_(1)、∠FAP1的角度分别为:20.1°±4.0°、26.8°±4.9°、21.0°±4.8°、2.8°±5.0°、4.0°±4.0°。定位方法b测量的AB、AC、AD、AE、AF、AP的长度分别为(11.03±2.36)、(22.11±2.92)、(24.66±3.00)、(19.10±2.94)、(29.46±2.57)、(29.83±3.37)mm,∠BAP、∠CAP、∠DAP、∠EAP、∠FAP的角度分别为51.0°±12.7°、47.0°±7.6°、40.1°±4.1°、23.9°±5.9°、16.6°±3.0°。(2)2具湿性尸头标本模拟神经内镜硬膜下岩前入路,均顺利完成解剖标志点的定位,充分显露Kawase三角安全范围,完成骨窗磨除。操作过程中无岩浅大神经、三叉神经下颌支、岩上窦及周围神经血管的离断或损伤。方法a,悬吊完硬膜至切开Kawase三角硬膜的操作时间分别为5 min 48 s、6 min 47 s,磨出骨窗的大小分别为27.90 mm×41.08 mm、34.24 mm×46.26 mm;方法b,悬吊完硬膜至切开Kawase三角硬膜的操作时间分别为4 min 7 s、4 min 57 s,磨出骨窗的大小分别为24.54 mm×33.72 mm、28.14 mm×41.4 mm。结论在神经内镜硬膜下颞下岩前入路手术中,以弓状隆起最高点为参照点,以弓状隆起最高点与岩尖连线为基线,能够精准定位术中Kawase三角的相关骨性结构,该定位方法更适用于临床手术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剖学 局部 解剖标志 硬膜下颞下岩前入路 神经内镜 kawase三角 弓状隆起 岩尖
原文传递
Kawase入路切除上斜坡区肿瘤 被引量:10
20
作者 修波 黄红云 +1 位作者 刘宗惠 李士月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74-76,共3页
目的 评价经Kawase入路切除上斜坡区肿瘤的适用性。方法 应用Kawase入路对 2 1例上斜坡区肿瘤患者进行了显微外科手术。结果  2 1例中有 6例脑膜瘤和 8例三叉神经鞘瘤获得全切 ,4例脑膜瘤和 3例三叉神经鞘瘤获得次全切。术后 2例患... 目的 评价经Kawase入路切除上斜坡区肿瘤的适用性。方法 应用Kawase入路对 2 1例上斜坡区肿瘤患者进行了显微外科手术。结果  2 1例中有 6例脑膜瘤和 8例三叉神经鞘瘤获得全切 ,4例脑膜瘤和 3例三叉神经鞘瘤获得次全切。术后 2例患者出现永久性动眼神经瘫 ,12例出现暂时性颅神经损害。结论 Kawase入路适用于处理上斜坡区肿瘤。该入路具有如下优点 :(1)可直接进入桥前池及其上方 ,无需牵拉小脑 ;(2 )可同时处理中、后颅凹的病变 ,路径较短 ;(3)在切除肿瘤之前即可分离出小脑幕动脉 ,阻断肿瘤部分血运 ;(4)保留听力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awase入路 前路岩骨切除术 斜坡 颅底 脑肿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