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Two Early Translators Keconsidered
被引量:
14
1
作者
王佐良
《外语教学与研究》
1981年第1期1-12,共12页
本文是对我国近代翻译界的两个先驱严复和林纾的重新评价。 上世纪八十年代,西方作品的译本大量出现于上海书肆,但国内的文人学士大多不屑一顾。要等到象严复、林纾这样的同道出现在译坛上,方始引起他们的瞩目。 在翻译实践上,严复不斤...
本文是对我国近代翻译界的两个先驱严复和林纾的重新评价。 上世纪八十年代,西方作品的译本大量出现于上海书肆,但国内的文人学士大多不屑一顾。要等到象严复、林纾这样的同道出现在译坛上,方始引起他们的瞩目。 在翻译实践上,严复不斤斤于求得与原文的形似,而着意使译文合乎中国古文传统的体式。例如他翻译赫胥黎的《无演论》,往往以单句译复句,以平列代主从,改第一人称为第三人称,化平实的叙述为生动的敷演,用意在于以传统的史家笔法迻译这部论人类进化的名著,以增强读者的历史感。另一方面,严复对于科学术语的翻译则勇于创新,而又丝毫不苟。他所立的某些译名一直沿用至今。还有一点向来不为人所注意,即以译散文见称的严复,偶尔也涉笔诗歌,如《天演论》中所引蒲伯《原人》一诗,以格律诗译格律诗,颇能传达原作的雍容警策。 严复在翻译理论上的贡献首推他在《天演论》译序中提出的“信、达、雅”标准,历来论翻译者无不引用。其中“雅”的要求,不仅为“行远”所必需,在严复看来也是“求达”所不可或少。“雅”绝非象一般人所理解的那样“追求优美”。严复用汉以前的雅语译《原富》、《法意》、《穆勒名学》、《群学肄言》、《天演论》等著作,其目的在于在这些代表西方现代思想的苦药外面裹上一层古雅文体的糖衣,以便使向来对外来事物抱深闭固拒态度的中国土大夫比较容易下咽。“雅”也者,实为严复的一种招徕之术。果然,不出数年,他在知识界赢得了广大的读者。 和严复一样,林纾也娴于古文,但他不谙外文,必须借助别人的口译,笔述成书。他的文笔敏捷流畅;挥洒自如,能以每四小时六千字的惊人速度振笔直书,往往口译者的话音未落,而林纾的译文已就。他的译本乖谬自是难免,他对某些作品也恣意增删,但是对于真正使他感动的作品,他从不轻加窜改。《黑奴吁天录》就是一例。林纾深为书中描写的黑奴悲惨遭遇所感动,同时痛感中国面临的亡国灭种惨祸正与之相似,甚至过之。他在译序中告诫读者不可存依附西方侥幸生存的幻想。忧国、爱国之情,跃然纸上。 林纾对原作文学上的美质,也很有鉴赏力。他赞叹《黑奴吁天录》结构的谨严,倾心于《茶花女遗事》的作者小仲马,称赏他高超的文学技巧。 林纾及其合作者的高明处在于选择原著比较精当。在不到三十年的时间里(1896—1924),他译了一百七十余部作品,其中包括许多文学名著。林译的另一过人处是他所用的优雅流畅的古文。提倡和崇尚白话文学的人总以为一切古文都是生硬不自然的,但林纾的译文不然。他用古文译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的传奇文学,颇能曲尽其妙。有时译文的干净妥帖甚至胜过原作。至今读之仍觉隽永异常,不能不令人惊叹。 从林纾的译序中可以窥见他的心胸和文艺观点。译序表明,林纾时时以国家前途为念,并深信自己的译述有裨于同胞,可以启发其心智,振奋其精神。林纾对于所译作品也多所议论。例如他盛赞司各德的文学技巧,历举优点,说他可与司马迁、班固媲美。他对于狄更斯推崇备至,对《块肉余生述》一书的分析尤为精采,评价也最高。他赞叹这部作品长达二十余万言而能前后照应,无一破绽;此书摹写英国下层社会,穷形极相,尤为难能可贵。他认为此书的文学成就超过中国的两部最优秀的小说:一部是《水浒传》,其人物描绘后半远不及前半富于个性;另一部是《红楼梦》,此书写男女爱情,本来较易讨好。象林纾这样一个高傲的旧文人,居然如此倾倒于一个专事描写“下层社会”的英国小说家,的确耐人寻味。 林纾特别叹赏狄更斯能公正不阿地暴露英国豪门富户的罪恶。林纾从爱国心出发,呼吁中国也要有这样 的小说家出来,写小说揭发社会积弊,促使当道警醒。与严复一样,林纾没有把翻译当作无谓的消遣,而看作实现社会政治改革的手段。 林纾的呼声没有落空。就在他说这些话的时候,已经有象《官场现形记》、《二十年来目睹之怪现状》一类小说陆续问世。这类书也和林译小说一样,促成了新风气:人们群起揭露官场的腐败,谴责官吏的贪污无能。 但是一个更大的变化正在到来。一个表现新的观念,运用新的语言工具的全新的文学正在兴起。正如严复介绍西方资产阶级学术思想迎来了革命、内战和一场更大的革命,林纾的翻译也为后来激进的社会小说扫清了道路。但继之而来的变化,其程度之深远,却为二人始料所不及。他们终于转而反对他们曾经致力发动的变革事业:主张维新的严复出而拥护恢复帝制,而林纾则激烈抨击发轫于北京大学的新文化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复
译文
翻译
译序
迭更司
林纾
《天演论》
Two
Early
Translators
keconsidered
原文传递
题名
Two Early Translators Keconsidered
被引量:
14
1
作者
王佐良
出处
《外语教学与研究》
1981年第1期1-12,共12页
文摘
本文是对我国近代翻译界的两个先驱严复和林纾的重新评价。 上世纪八十年代,西方作品的译本大量出现于上海书肆,但国内的文人学士大多不屑一顾。要等到象严复、林纾这样的同道出现在译坛上,方始引起他们的瞩目。 在翻译实践上,严复不斤斤于求得与原文的形似,而着意使译文合乎中国古文传统的体式。例如他翻译赫胥黎的《无演论》,往往以单句译复句,以平列代主从,改第一人称为第三人称,化平实的叙述为生动的敷演,用意在于以传统的史家笔法迻译这部论人类进化的名著,以增强读者的历史感。另一方面,严复对于科学术语的翻译则勇于创新,而又丝毫不苟。他所立的某些译名一直沿用至今。还有一点向来不为人所注意,即以译散文见称的严复,偶尔也涉笔诗歌,如《天演论》中所引蒲伯《原人》一诗,以格律诗译格律诗,颇能传达原作的雍容警策。 严复在翻译理论上的贡献首推他在《天演论》译序中提出的“信、达、雅”标准,历来论翻译者无不引用。其中“雅”的要求,不仅为“行远”所必需,在严复看来也是“求达”所不可或少。“雅”绝非象一般人所理解的那样“追求优美”。严复用汉以前的雅语译《原富》、《法意》、《穆勒名学》、《群学肄言》、《天演论》等著作,其目的在于在这些代表西方现代思想的苦药外面裹上一层古雅文体的糖衣,以便使向来对外来事物抱深闭固拒态度的中国土大夫比较容易下咽。“雅”也者,实为严复的一种招徕之术。果然,不出数年,他在知识界赢得了广大的读者。 和严复一样,林纾也娴于古文,但他不谙外文,必须借助别人的口译,笔述成书。他的文笔敏捷流畅;挥洒自如,能以每四小时六千字的惊人速度振笔直书,往往口译者的话音未落,而林纾的译文已就。他的译本乖谬自是难免,他对某些作品也恣意增删,但是对于真正使他感动的作品,他从不轻加窜改。《黑奴吁天录》就是一例。林纾深为书中描写的黑奴悲惨遭遇所感动,同时痛感中国面临的亡国灭种惨祸正与之相似,甚至过之。他在译序中告诫读者不可存依附西方侥幸生存的幻想。忧国、爱国之情,跃然纸上。 林纾对原作文学上的美质,也很有鉴赏力。他赞叹《黑奴吁天录》结构的谨严,倾心于《茶花女遗事》的作者小仲马,称赏他高超的文学技巧。 林纾及其合作者的高明处在于选择原著比较精当。在不到三十年的时间里(1896—1924),他译了一百七十余部作品,其中包括许多文学名著。林译的另一过人处是他所用的优雅流畅的古文。提倡和崇尚白话文学的人总以为一切古文都是生硬不自然的,但林纾的译文不然。他用古文译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的传奇文学,颇能曲尽其妙。有时译文的干净妥帖甚至胜过原作。至今读之仍觉隽永异常,不能不令人惊叹。 从林纾的译序中可以窥见他的心胸和文艺观点。译序表明,林纾时时以国家前途为念,并深信自己的译述有裨于同胞,可以启发其心智,振奋其精神。林纾对于所译作品也多所议论。例如他盛赞司各德的文学技巧,历举优点,说他可与司马迁、班固媲美。他对于狄更斯推崇备至,对《块肉余生述》一书的分析尤为精采,评价也最高。他赞叹这部作品长达二十余万言而能前后照应,无一破绽;此书摹写英国下层社会,穷形极相,尤为难能可贵。他认为此书的文学成就超过中国的两部最优秀的小说:一部是《水浒传》,其人物描绘后半远不及前半富于个性;另一部是《红楼梦》,此书写男女爱情,本来较易讨好。象林纾这样一个高傲的旧文人,居然如此倾倒于一个专事描写“下层社会”的英国小说家,的确耐人寻味。 林纾特别叹赏狄更斯能公正不阿地暴露英国豪门富户的罪恶。林纾从爱国心出发,呼吁中国也要有这样 的小说家出来,写小说揭发社会积弊,促使当道警醒。与严复一样,林纾没有把翻译当作无谓的消遣,而看作实现社会政治改革的手段。 林纾的呼声没有落空。就在他说这些话的时候,已经有象《官场现形记》、《二十年来目睹之怪现状》一类小说陆续问世。这类书也和林译小说一样,促成了新风气:人们群起揭露官场的腐败,谴责官吏的贪污无能。 但是一个更大的变化正在到来。一个表现新的观念,运用新的语言工具的全新的文学正在兴起。正如严复介绍西方资产阶级学术思想迎来了革命、内战和一场更大的革命,林纾的翻译也为后来激进的社会小说扫清了道路。但继之而来的变化,其程度之深远,却为二人始料所不及。他们终于转而反对他们曾经致力发动的变革事业:主张维新的严复出而拥护恢复帝制,而林纾则激烈抨击发轫于北京大学的新文化运动。
关键词
严复
译文
翻译
译序
迭更司
林纾
《天演论》
Two
Early
Translators
keconsidered
分类号
H3 [语言文字]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Two Early Translators Keconsidered
王佐良
《外语教学与研究》
1981
14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