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generation kinetics of natural gases in the Kela-2 gas field from the Kuqa Depression, Tarim Basin, northwestern China
1
作者 LI Xianqing FENG Songbao +6 位作者 XIAO Xianming TANG Yongchun XIAO Zhongyao MI Jingkui TIAN Hui LIU Dehan SHEN Jiagui 《Chinese Journal Of Geochemistry》 EI CAS CSCD 2013年第2期157-169,共13页
The Kela-2 gas field, found in the Kuqa Depression of the Tarim Basin, northwestern China, is a large-sized dry gas field (C1 /C1-5 =0.992 0.999) and characterized by ultra-high pressure (pressure factor up to 2.0 2.2... The Kela-2 gas field, found in the Kuqa Depression of the Tarim Basin, northwestern China, is a large-sized dry gas field (C1 /C1-5 =0.992 0.999) and characterized by ultra-high pressure (pressure factor up to 2.0 2.2). The pyrolysis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 under isothermal gold-tube closed system, with samples collected from the Jurassic coal, Jurassic mudstone and Triassic mudstone in the Kuqa Depression. The result of gas yield showed that the Middle and Lower Jurassic source rocks have higher gas generation potential than the Triassic source rocks. The kinetic modeling of gas generation and methane carbon isotope fractionation suggested that the Kela-2 gases belong to the products of high-over mature stages and were mainly derived from the Middle and Lower Jurassic coal-bearing strata. The Triassic source rocks made a minor contribution to the Kela-2 gases. The Kela-2 gases chiefly generated from coal-bearing source rocks with R o values from 1.3% to 2.5%, and thus primarily accumulated after 5 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拉2气田 塔里木盆地 中国西北部 天然气产量 动力学建模 库车坳陷 煤系烃源岩 含煤地层
下载PDF
Migration and accumulation of natural gas in Kela-2 gas field 被引量:16
2
作者 WANG Zhaoming WANG Tingdong +3 位作者 XIAO Zhongyao XU Zhiming LI Mei LIN Feng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2年第S1期107-112,共6页
With the guidance of petroleum system theory,the dynamic filling history of natural gas in the Kela-2 gasfield is analyzed by using a large suite of oil and gas geo-chemistry evidence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tectonic ... With the guidance of petroleum system theory,the dynamic filling history of natural gas in the Kela-2 gasfield is analyzed by using a large suite of oil and gas geo-chemistry evidence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tectonic evolu-tion history and reservoir evolution history. It concludes thatthe Kela-2 gas field was formed by capturing the gas gener-ated during the main gas generation period, while the latekerogen cracking gas contributed a little to the gas field. Itsuggests that the gas generated during the main gas genera-tion accumulated in the early-formed wide-gentle anticline,which is the necessary condition for natural gas to re-migrateand enrich late to form the large-scale gas reservoir. Thenewest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filling history of gas in theDabei-1, Yinan-2, Tuziluoke and Dina-2 gas fields was re-lated with the natural gas accumulation in the early wide-gentle anticline as well as late re-migration and enrichmentof natural g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ela-2 GAS field migration and ACCUMULATION of natural GAS carbon ISOTOPE GAS RESERVOIR geochemistry.
原文传递
Control factors and porosity evolution of high-quality sandstone reservoirs of Kela-2 gas field in Kuqa Depression 被引量:4
3
作者 Jinhua Jia Jiayu Gu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2年第S1期100-106,共7页
By using the integrated methods includingsandbodies modelling of the outcrops, sedimentary facies ofthe cores and well logs of the drilled wells, and the reservoircorrelation of interwells, it is thought that the sand... By using the integrated methods includingsandbodies modelling of the outcrops, sedimentary facies ofthe cores and well logs of the drilled wells, and the reservoircorrelation of interwells, it is thought that the sandstone res-ervoirs of Kela-2 gas field are a suit of high-quality naturalgas reservoirs with great thickness, extensive and continuousdistribution, high porosity and permeability, and a few bar-rier beds. Sedimentary facies and microfacies are the mainfactors controlling the reservoir distribution and interiorheterogeneity. Based on a great deal of data of rock’s thinsections, porosity, permeability, and the parameters of capil-lary pressure, the reservoir diagenesis, controls, mechanismand evolution of pores have been studied. It is consideredthat compaction in the early stage and diagenetic dolomiteand calcite cements have effect on the decline of reservoirsproperty. Now compaction is chiefly middle to weak. Thebetter reservoirs have no or a few calcite cements. In theearly of deep buried stage, there are still mainly remainderprimary intergranular pores. The authigenic kaolinite ofreservoirs is the production of the dissolution of feldsparsand lithic fragments. The dissolution results in the partlymodified and broadened secondary intergranular pores. Inthe late of deep buried stage, structure fissures and over-pressure were in favor of improving and preservation ofthese po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UQA DEPRESSION kela-2 gas field HIGH-QUALITY SANDSTONE RESERVOIRS control factors POROSITY permeability.
原文传递
Petroleum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Kela-2 gas field 被引量:4
4
作者 JIA Chengzao ZHOU Xinyuan +4 位作者 WANG Zhaoming LI Qiming PI Xuejun CAI Zhenzhong HU Xiaoyong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2年第S1期94-99,共6页
The Kela-2 gas field is located in the center ofKelasu structural belt in Kuqa Depression. This trap is oneof a series of traps in the folded belts which are distributed ina string of pearls in the dual structure. The... The Kela-2 gas field is located in the center ofKelasu structural belt in Kuqa Depression. This trap is oneof a series of traps in the folded belts which are distributed ina string of pearls in the dual structure. The primary gas-bearing layers are sandstone of Lower Cretaceous K<sub>1</sub>bswhile the secondary layers are dolomite member and gluten-ite member of Lower Tertiary E<sub>1-2</sub>km and sandstone ofLower Cretaceous K<sub>1</sub>b. The main component of natural gasis methane whose content is higher than 97%. It is charac-terized by dry gas whose source rock is Jurassic coal meas-ure. The Kela-2 structural trap was formed during the Xiyuperiod and then became a reservoir in the late time. The res-ervoir formed late and the thick seal rock of Lower Tertiarygipsmantle are the avail reason why the giant Kela-2 gasfield has been well kept. The abnormal high pressure of theKela-2 gas field results from the strong structural compres-sion in the northern part during the Xiyu peri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RIM BASIN FORELAND BASIN THRUST FOLD belt kela-2 gas field abnormal high pressure.
原文传递
塔里木盆地克拉2气田异常高压的成因分析及其定量评价 被引量:66
5
作者 王震亮 张立宽 +1 位作者 施立志 孙明亮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5-63,共9页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克拉 2气田自始新统以下地层内砂岩储层的实测压力梯度为 1.8~ 2 .1MPa/10 0 m,过剩压力达 30~ 35 MPa,表现为明显的异常高压。前人认为超压的形成主要受控于构造挤压作用 ,此外还有高压天然气的注入、构造抬升等因...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克拉 2气田自始新统以下地层内砂岩储层的实测压力梯度为 1.8~ 2 .1MPa/10 0 m,过剩压力达 30~ 35 MPa,表现为明显的异常高压。前人认为超压的形成主要受控于构造挤压作用 ,此外还有高压天然气的注入、构造抬升等因素 ,基本不存在欠压实作用。本文首先总结了各种成因机制的可能性 ,以此为依据 ,定量评价了气柱浮力、欠压实作用和构造挤压作用等因素对砂岩内异常高压的贡献 ,并提出了克拉 2气田超压形成的概念模式。研究发现 ,该气田不同深度间的过剩压力差异完全是气柱浮力引起的 ,但气柱浮力对超压的贡献不超过 10 % ;明确指出欠压实作用肯定存在 ,且对砂岩中超压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其贡献一般为 2 0 %~ 30 % ,部分层段高达 4 0 %~ 5 0 % ;从构造压实作用机理出发 ,分三种情况讨论了构造挤压对流体增压的影响 ,认为构造应力能够传递给流体的最大压力为侧向上的最大主应力与沉积压实阶段的上覆负荷之差 ,其对本地区超压的贡献最大可达 4 0 %~ 5 0 % ,部分层段仅 2 0 %~ 30 %。克拉苏地区超压形成的时间先后顺序 (概念模式 )为 :首先因欠压实作用而出现超压 ,形成了封闭体系 ;其次为天然气的快速注入 ;而康村期 (N1 - 2 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拉2气田 塔里木盆地 异常高压 定量评价 成因分析 欠压实作用 挤压作用 概念模式 超压形成 构造挤压 最大主应力 压力梯度 砂岩储层 库车坳陷 过剩压力 构造抬升 成因机制 压力差异 作用机理 最大压力 构造应力 封闭体系
下载PDF
库车克拉2气田多期油气充注的古流体证据 被引量:44
6
作者 鲁雪松 刘可禹 +3 位作者 卓勤功 赵孟军 柳少波 方世虎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37-544,共8页
对库车前陆盆地克拉2气田储集层进行流体包裹体分析、荧光光谱分析、场发射扫描电镜观察、岩心显微CT扫描及油气地球化学分析,从古流体证据的角度综合研究克拉2气田多阶段油气充注过程。克拉2气田经历了中新世早中期(N1)原油充注、上新... 对库车前陆盆地克拉2气田储集层进行流体包裹体分析、荧光光谱分析、场发射扫描电镜观察、岩心显微CT扫描及油气地球化学分析,从古流体证据的角度综合研究克拉2气田多阶段油气充注过程。克拉2气田经历了中新世早中期(N1)原油充注、上新世库车组沉积期(N2)高成熟油气充注与破坏、第四系(Q1以来)高—过成熟煤成气充注的3期成藏过程。储集层中广泛分布的残余干沥青、较发育的气液两相烃包裹体、纳米孔中的残余油、现今气层和水层中较高的颗粒(抽提物)荧光指数、储集层岩石较大的热解值等均是早期原油充注的证据;残余干沥青、含沥青的3相烃包裹体、凝析油轻质正构烷烃大量损失、石蜡质和芳烃等重组分含量相对较高、金刚烷含量异常高等均是早期原油遭受气洗发生脱沥青作用的有力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流体 流体包裹体 充注历史 气洗作用 克拉2气田
下载PDF
异常高压气藏岩石变形特征及其对开发的影响——以克拉2气田为例 被引量:63
7
作者 朱中谦 王振彪 +2 位作者 李汝勇 张强 王开国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2003年第1期60-64,共5页
克拉 2气田是至今为止在中国陆上找到的最大整装干气气藏 ,也是“西气东输”的主力产气场 ,因此 ,开发好克拉 2气田意义重大而深远。由于该气田地层压力高 (74.3 6 MPa) ,压力系数高达2以上 ,属于异常高压气藏 ,故在衰竭式开采过程中 ,... 克拉 2气田是至今为止在中国陆上找到的最大整装干气气藏 ,也是“西气东输”的主力产气场 ,因此 ,开发好克拉 2气田意义重大而深远。由于该气田地层压力高 (74.3 6 MPa) ,压力系数高达2以上 ,属于异常高压气藏 ,故在衰竭式开采过程中 ,随着气藏的压力下降 ,该气藏的岩石骨架要承受比常规气藏大得多的净上覆压力 ,结果会使岩石发生显著的弹塑性形变和岩石渗透率、孔隙度和岩石压缩系数等物性参数减小 ,从而影响气藏的开发效果 1。据此 ,研究气藏开发过程中岩石形变对产能的影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依据岩石覆压实验研究了克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高压 储层参数 岩石变形 气田开发 克拉2气田
下载PDF
利用分形几何定量评价克拉2气田裂缝 被引量:25
8
作者 冯阵东 戴俊生 +4 位作者 邓航 肖香娇 赵力彬 郑广全 王珂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28-933,939,共7页
根据断层与构造裂缝存在的关系,利用分形几何方法处理断裂系统,并结合测井解释结果建立分维值大小与裂缝密度的对应关系,对古近系库姆格列木群白云岩段、下白垩统巴什基奇克组第二、第三岩性段顶面断层进行分形统计,建立井点断层分维值... 根据断层与构造裂缝存在的关系,利用分形几何方法处理断裂系统,并结合测井解释结果建立分维值大小与裂缝密度的对应关系,对古近系库姆格列木群白云岩段、下白垩统巴什基奇克组第二、第三岩性段顶面断层进行分形统计,建立井点断层分维值与裂缝线密度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对井间裂缝分布进行了预测。研究认为,断层分维值随着断层密度、延伸长度的增加而增大,井点处断层分维统计值与测井解释得到的裂缝线密度呈正相关关系;平面上,裂缝发育受背斜形态影响明显,靠近背斜轴部、断层分维值大于1.25的区域最有利于裂缝发育;A3井附近,3个储层段裂缝发育密度偏大,部分裂缝可能穿透了中间的隔层,造成附近气井出水。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分形几何定量评价裂缝对勘探开发方案部署有指导意义,可以用来对油气田裂缝性储层进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预测 裂缝 断层 分维值 储层 克拉2气田
下载PDF
克拉2气田高压气井风险评估 被引量:27
9
作者 彭建云 周理志 +3 位作者 阮洋 向文刚 马亚琴 赵小军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10-112,118,共4页
克拉2气田在开发生产过程中,部分单井出现生产套压、技术套压异常升高的现象。针对高压气井环空压力异常问题,塔里木油田在国内首次开展了单井风险评估工作。在借鉴APIRP90中相关技术标准的基础上,参考国际大石油公司高压气井的管理经验... 克拉2气田在开发生产过程中,部分单井出现生产套压、技术套压异常升高的现象。针对高压气井环空压力异常问题,塔里木油田在国内首次开展了单井风险评估工作。在借鉴APIRP90中相关技术标准的基础上,参考国际大石油公司高压气井的管理经验,根据克拉2气田单井的实际情况,通过先静态后动态的评估程序完成了克拉2气田单井风险评估。特别是对4口重点井,在动态评估完成后,正常开井生产日增天然气1000×104m3以上,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通过对评估技术和方法的总结,取得了一些高压气井风险评估技术和方法的初步认识,对国内陆上高压、超高压油气田开展类似的风险评估工作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拉2气田 高压 气井 风险分析
下载PDF
克拉2气田异常高压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30
10
作者 朱玉新 邵新军 +3 位作者 杨思玉 蒋裕强 刘成林 李保柱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2000年第4期9-13,共5页
克拉 2气田异常高压的主要特征是 :异常高压储层的顶部存在下第三系巨厚的盐岩、膏泥岩盖层 ,封闭性能良好 ;含气面积大 ,储量高 ;断层对气藏的形成和保存起关键作用。本研究区异常高压形成的主控因素是构造抬升和水平构造挤压应力。喜... 克拉 2气田异常高压的主要特征是 :异常高压储层的顶部存在下第三系巨厚的盐岩、膏泥岩盖层 ,封闭性能良好 ;含气面积大 ,储量高 ;断层对气藏的形成和保存起关键作用。本研究区异常高压形成的主控因素是构造抬升和水平构造挤压应力。喜山晚期构造运动导致地层大幅抬升 ,遭受剥蚀 ,而垂向、侧向上良好的封闭性使得孔隙流体压力得以保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拉2气田 异常压力 盖层 断层 构造运动 特征
下载PDF
库车坳陷克拉2气田异常流体压力演化史 被引量:20
11
作者 张立宽 王震亮 +1 位作者 孙明亮 施立志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30-443,共14页
根据克拉2气田现今实测地层压力分析了异常高压发育的特征,并通过流体包裹体测试求取包裹体形成时期的古压力。计算结果表明:下白垩统和古近系库姆格列木群砂岩储层在距今8~6Ma(康村组沉积期末)时,古压力系数大致为1.09~1.18,发育过... 根据克拉2气田现今实测地层压力分析了异常高压发育的特征,并通过流体包裹体测试求取包裹体形成时期的古压力。计算结果表明:下白垩统和古近系库姆格列木群砂岩储层在距今8~6Ma(康村组沉积期末)时,古压力系数大致为1.09~1.18,发育过剩压力为4.6~9.6MPa的异常高压。在此基础上,以古、今压力数据为约束条件,利用数值模拟技术定量恢复出下白垩统与侏罗系异常流体压力的演化历史。研究发现:下白垩统储层流体压力经历了沉积型异常流体压力形成发展(白垩纪-库车组沉积期末)和沉积型异常流体压力萎缩—构造挤压型异常流体压力孕育(库车组沉积期末至今)两个阶段。康村组沉积早期沉积型超压开始出现,库车组沉积期末达到顶峰,过剩压力达40~50MPa;此后,在沉积型超压萎缩—构造挤压型超压孕育过程的耦合下,过剩压力曾降至25~30MPa,更新世起超压略有升高。侏罗系流体压力演化较为简单,吉迪克组沉积期开始出现超压,至库车组沉积期末达到高峰,此后异常高压逐渐萎缩。在克拉2气田的主要成藏时期(距今3~1Ma),烃源岩较储层具有更高的异常压力,源—储压力差为10~30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压力演化 流体包裹体 古压力 数值模拟 克拉2气田 新疆库车
下载PDF
克拉2气田产能预测方程的建立 被引量:12
12
作者 李保柱 朱玉新 +2 位作者 宋文杰 冀光 夏静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07-108,111,共3页
克拉 2气田是西气东输的主力气田 ,准确预测其产能是设计开发方案的基础。以克拉 2气田现有产能测试资料为基础 ,分别确定了各次测试的拟压力和压力平方法无阻流量 ,根据无阻流量与地层系数的关系 ,建立了普遍适用于该气田主力产气层的... 克拉 2气田是西气东输的主力气田 ,准确预测其产能是设计开发方案的基础。以克拉 2气田现有产能测试资料为基础 ,分别确定了各次测试的拟压力和压力平方法无阻流量 ,根据无阻流量与地层系数的关系 ,建立了普遍适用于该气田主力产气层的典型二项式产能方程。用拟压力产能方程能够比较准确地预测克拉 2气田单井产能和生产压差 ,也能预测不同打开程度下全气藏的平均产能和生产压差 ;压力平方法产能方程可用于粗略估计气井产能。图 1表 1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拉2气田 产能 无阻流量 地层系数 拟压力
下载PDF
克拉2气田的发现及勘探技术 被引量:23
13
作者 贾承造 周新源 +2 位作者 王招明 皮学军 李启明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02年第1期79-88,共10页
克拉2气田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达2840.29×10~8m^3,是库车山前逆冲带富含油气的实践证明。它的发现是多年来石油地质研究和勘探技术攻关的结果,从而促进了对库车坳陷石油地质规律的认识,有效地指导了库车坳陷的油气勘探,形成了山前... 克拉2气田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达2840.29×10~8m^3,是库车山前逆冲带富含油气的实践证明。它的发现是多年来石油地质研究和勘探技术攻关的结果,从而促进了对库车坳陷石油地质规律的认识,有效地指导了库车坳陷的油气勘探,形成了山前超高压气藏的配套勘探技术,基本解决了山前油气勘探的主要难题,库车坳陷勘探程度低,圈闭多,资源量大,油气勘探大有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车坳陷 克拉2气田 油气勘探技术 勘探潜力
下载PDF
克拉2异常高压高产气田完井工艺技术研究 被引量:14
14
作者 彭建云 吴云才 +1 位作者 杨淑珍 张倩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77-79,共3页
克拉2气田是中国目前最大的整装气田,是西气东输的主要气源地,具有异常高压、高产量的特征。在分析克拉2气田首批开发井完井、射孔工艺的基础上,总结了克拉2气田目前完井工艺中取得的成功经验和不完善之处,对下步的完井工艺提出了改进意... 克拉2气田是中国目前最大的整装气田,是西气东输的主要气源地,具有异常高压、高产量的特征。在分析克拉2气田首批开发井完井、射孔工艺的基础上,总结了克拉2气田目前完井工艺中取得的成功经验和不完善之处,对下步的完井工艺提出了改进意见,旨在提高克拉2气田的完井工艺水平。其结论对异常高压、高产量气田的完井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拉2气田 气藏 高压 完井 工艺技术 应用
下载PDF
克拉2气田储层岩石的应力敏感性及其对生产动态的影响 被引量:17
15
作者 谢兴礼 朱玉新 +1 位作者 李保柱 夏静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6-48,共3页
克拉 2气田是一个异常高压气藏, 压力系数在 2 0以上。在衰竭式开采条件下, 其地层压力降幅可为普通气藏地层压力降幅的 3倍以上, 因此研究储层岩石应力敏感性及其对生产动态的影响意义重大。研究得出, 岩石的应力敏感性特征主要有: 岩... 克拉 2气田是一个异常高压气藏, 压力系数在 2 0以上。在衰竭式开采条件下, 其地层压力降幅可为普通气藏地层压力降幅的 3倍以上, 因此研究储层岩石应力敏感性及其对生产动态的影响意义重大。研究得出, 岩石的应力敏感性特征主要有: 岩石物性对应力的敏感性总体上不大, 其中以孔隙度最小, 渗透率次之, 压缩系数最大; 岩石物性随地层压力的下降而下降; 在同一地层压降下, 岩石物性下降幅度不是渗透率的连续函数, 而是与渗透率分布范围有关, 高渗透率范围, 岩石物性下降幅度小, 低渗透率范围, 岩石物性下降幅度大。研究得出, 克拉 2气田岩石的应力敏感性对其生产动态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拉2气田 岩石变形 渗透率 孔隙度 压缩系数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克拉2气田白垩系储层沉积相 被引量:13
16
作者 贾进华 顾家裕 +3 位作者 郭庆银 皮学军 王月华 邹义声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3期67-75,共9页
克拉 2气田是我国陆上勘探发现的最大整装气田之一 ,它的发现奠定了塔里木盆地作为我国“西气东输”的重要天然气基地的资源基础。克拉 2气田产层主要为下白垩统巴什基奇克组砂岩、老第三系库姆格列木群底砂岩和白云岩 ,其中下白垩统巴... 克拉 2气田是我国陆上勘探发现的最大整装气田之一 ,它的发现奠定了塔里木盆地作为我国“西气东输”的重要天然气基地的资源基础。克拉 2气田产层主要为下白垩统巴什基奇克组砂岩、老第三系库姆格列木群底砂岩和白云岩 ,其中下白垩统巴什基奇克组砂岩储层厚度为2 2 0 .3~ 2 85 .2m ,孔隙度为 1.1%~ 2 2 .4 % ,平均 12 .83% ;渗透率为 0 .0 0 4× 10 -3 μm2 ~ 1770 .1× 10 -3μm2 ,平均 5 1.4 6× 10 -3 μm2 。砂岩储层以剩余原生粒间孔为主。通过钻井和露头剖面沉积相对比 ,克拉 2气田巴什基奇克组第三段为扇三角洲前缘沉积 ,主要微相有水下分流河道、水下重力流和浅湖等微相 ,岩性以砂砾岩、含砾砂岩和褐色泥岩为主 ;第二段为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 ,主要有水下辫状河道、河口砂坝和分流间湾等微相 ,以棕褐色中细砂岩夹薄层泥岩为主 ;第一段为辫状河三角洲平原沉积 ,主要有远端辫状河道和分流间湾微相 ,以棕褐色中细砂岩为主。巴什基奇克组沉积时期 ,古气候以干旱炎热为主 ,北部发育多个扇体 ,在平面上相互连接、叠置而形成多个物源出口 ,形成了一系列由辫状河道组成的辫状河三角洲 ,而非单一辫状河流形成的沉积体 ,从而形成大面积分布的稳定砂体。沉积微相对比表明 ,巴什基奇克组储层是由互相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白垩系 储层 沉积相
下载PDF
克拉2气田压力动态监测方法 被引量:11
17
作者 李汝勇 朱忠谦 +2 位作者 伍藏原 邓军 王燕玲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02-104,共3页
克拉2气田是"西气东输"的主力气田,由于该气田属于异常高压气田,为规避风险,不能将压力计下入产层中部进行测试。为了监测克拉2气田的生产动态,通过在克拉2气田引入高精度电子压力计进行井口测试,利用平均温度和平均压力法将... 克拉2气田是"西气东输"的主力气田,由于该气田属于异常高压气田,为规避风险,不能将压力计下入产层中部进行测试。为了监测克拉2气田的生产动态,通过在克拉2气田引入高精度电子压力计进行井口测试,利用平均温度和平均压力法将井口测试参数折算至产层中深参数,进而进行压力恢复试井解释、产能试井解释和井口气体漏失监测。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适应克拉2气田异常高压环境,利用测试结果及其解释可以进行产能计算,为气田稳产提供产能评价;对高压高产气井进行漏气监测,能够检测出漏气的具体位置,提高了克拉2气田的动态监测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拉2气田 异常高压 压力监测 产能
下载PDF
和田河气田水溶气成藏特点对克拉2气田的启示 被引量:15
18
作者 秦胜飞 李梅 +2 位作者 胡剑峰 张秋茶 卢玉红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2007年第1期45-49,共5页
塔里木盆地克拉2气田天然气成藏倍受关注,存在许多疑惑有待于解决。本文根据和田河气田水溶气成藏地质条件和成藏特点,认为克拉2气田具有更优越的水溶气成藏条件,拜城凹陷中生界煤系烃源岩生成的天然气在深部高温、高压状态下大量溶解于... 塔里木盆地克拉2气田天然气成藏倍受关注,存在许多疑惑有待于解决。本文根据和田河气田水溶气成藏地质条件和成藏特点,认为克拉2气田具有更优越的水溶气成藏条件,拜城凹陷中生界煤系烃源岩生成的天然气在深部高温、高压状态下大量溶解于水,以水溶气的形式保留在深部地层中,而新构造运动产生了断层相关褶皱,深部的水溶气便沿断裂往上运移至第三系和白垩系圈闭中并随温度和压力降低脱气成藏,从而使天然气具备水溶气的某些特征。指出克拉2气田气-水界面以下的高压水体中未释放出的天然气储量也相当可观,随着气田开发,压力降低,水体中天然气会不断释放,这对该气田天然气可采储量和开采年限的重新估算都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拉2气田 水溶气 地球化学 成藏条件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克拉2气田储层流体包裹体与油气成藏研究 被引量:14
19
作者 李慧莉 邱楠生 +1 位作者 金之钧 吕修祥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648-653,共6页
储层流体包裹体研究是认识油气运移、油气成藏的有效方法之一。通过对塔里木盆地克拉 2气田克拉 2 0 1井储层流体包裹体的系统取样研究 ,得到储层流体包裹体的四组均一温度 :75~ 10 5℃ ,12 0~ 135℃ ,15 5~ 175℃ ,2 0 0~ 2 5 0℃... 储层流体包裹体研究是认识油气运移、油气成藏的有效方法之一。通过对塔里木盆地克拉 2气田克拉 2 0 1井储层流体包裹体的系统取样研究 ,得到储层流体包裹体的四组均一温度 :75~ 10 5℃ ,12 0~ 135℃ ,15 5~ 175℃ ,2 0 0~ 2 5 0℃。其中前三组与油气成藏有关 ,第四组及更高的温度可能与地下的热液活动有关。结合沉积埋藏史和热史的恢复 ,认为克拉 2气田的成藏时间为 11~ 2 .5Ma之间 ,即康村组至库车组沉积初期开始 ,到库车组遭受抬升剥蚀时停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储层流体包裹体 油气成藏 地质特征
下载PDF
库车坳陷克拉2气田油气充注和超压对储层孔隙的影响 被引量:12
20
作者 郭小文 刘可禹 +4 位作者 宋岩 赵孟军 柳少波 卓勤功 鲁雪松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35-943,共9页
为了研究库车坳陷克拉2气田砂岩储层孔隙物性影响因素,在对克拉2气田砂岩储层特征和超压成因研究基础之上,采用颗粒定量荧光和流体包裹体技术确定古油水界面和油气充注史,并分析油气充注和超压与储层孔隙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库车... 为了研究库车坳陷克拉2气田砂岩储层孔隙物性影响因素,在对克拉2气田砂岩储层特征和超压成因研究基础之上,采用颗粒定量荧光和流体包裹体技术确定古油水界面和油气充注史,并分析油气充注和超压与储层孔隙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库车坳陷克拉2气田泥岩和砂岩中超压形成与水平构造挤压作用具有重要关系。克拉2气田盐下砂岩储层经历最大古埋藏深度达6 000 m以上却显示出异常高的原生孔隙度是因为原油充注到储层中在比较好的盐岩盖层封闭条件下,砂岩储层孔隙中的油没有被排出使砂岩储层胶结作用减弱或者形成欠压实。其主要证据有:1高的定量荧光参数QGF指数和QGF-E强度对应的砂岩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也比较高,而在古油水界面之下,砂岩孔隙度和渗透率都很低;2库车坳陷克拉2气田晚期油充注发生库车组沉积早期,对应砂岩储层的埋藏深度比较小,孔隙度比较高。研究表明深层砂岩储层油充注和超压发育对储层孔隙具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充注 古油-水界面 储层孔隙 克拉2气田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