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渤海南部新生代构造发育与演化特征 被引量:29
1
作者 张晓庆 吴智平 +4 位作者 周心怀 牛成民 李伟 任健 张婧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0-60,共11页
利用三维地震资料及钻井资料,在对断裂体系精细刻画的基础上,结合区域地球动力学背景,就渤海湾盆地渤海海域南部地区(包括渤南低凸起、黄河口凹陷、莱北低凸起、莱州湾凹陷)新生代的构造发育演化特征及沉积–沉降中心迁移规律进行了详... 利用三维地震资料及钻井资料,在对断裂体系精细刻画的基础上,结合区域地球动力学背景,就渤海湾盆地渤海海域南部地区(包括渤南低凸起、黄河口凹陷、莱北低凸起、莱州湾凹陷)新生代的构造发育演化特征及沉积–沉降中心迁移规律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断裂体系存在三组优势发育方向,NNE向断裂属郯庐断裂带渤南段,可分为西、中、东三个分支带,走滑特征明显;近EW向及NE向为伸展性质的控凹、控带断裂;三组断裂相互切割,形成了渤海南部地区"东西分带、南北分块"的构造格局;古近纪具有两个沉积–沉降中心,黄河口凹陷中心受控于近EW向断裂,莱州湾凹陷的沉积中心受近EW向和NNE向断裂共同控制,至新近纪,沉积中心呈由南向北迁移的规律;渤海南部地区构造演化体现了断–拗与走滑的叠加效应,可以划分为孔店组–沙四段沉积期的初始裂陷、沙三段沉积期的伸展裂陷、沙二段–东营组沉积期的走滑–伸展和馆陶组沉积期以来的走滑–裂后拗陷四个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特征 渤海南部 郯庐断裂带 新生代 渤海湾盆地
下载PDF
渤海海域深层潜山油气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气来源 被引量:22
2
作者 李慧勇 徐云龙 +2 位作者 王飞龙 罗小平 于海波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5-56,共12页
渤海湾盆地渤海海域渤中19-6深层潜山构造带周缘发育多个富烃深次洼,油气聚集条件复杂,对其油气的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及主要来源认识尚不明确。为此,利用饱和烃及轻烃色谱、色谱—质谱、天然气组分及碳同位素组分检测等地球化学测试技术... 渤海湾盆地渤海海域渤中19-6深层潜山构造带周缘发育多个富烃深次洼,油气聚集条件复杂,对其油气的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及主要来源认识尚不明确。为此,利用饱和烃及轻烃色谱、色谱—质谱、天然气组分及碳同位素组分检测等地球化学测试技术对该潜山构造带的原油、天然气与其周缘富烃深次洼烃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对比分析,运用油—源生物标志化合物分析技术,系统研究了渤中19-6潜山构造带油气的来源与特征。结果表明:(1)渤中19-6深层潜山构造带周缘凹陷主要发育古近系东营组二段下亚段、东营组三段、沙河街组一段及沙河街组三段上亚段等4套烃源岩,其中东三段和沙三上亚段烃源岩为其主力烃源灶,有机质丰度较高,为偏腐泥混合型有机质类型,已进入生烃高峰期;(2)深层太古界潜山及上覆古近系孔店组天然气为典型的油型气,具有不同成熟度天然气混合特征,成藏过程具有多阶段性;(3)浅层与深层油气来源都具有3套烃源岩混源输入的特征,但仍存在着差异性,其中浅层油气来源以东三段烃源岩的输入为主,并且可能存在着东二下亚段烃源岩的输入,而深层油气来源则以沙三上亚段烃源岩的输入为主。结论认为,该区油气源条件复杂,油气源主要以周缘富烃深次洼内沙三上亚段烃源岩为主,其深层凝析气藏表现出多期次油型气输入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湾盆地 渤海海域 渤中凹陷南部 深层潜山 有机地球化学 烃源灶 生物标志化合物 油源对比
下载PDF
层间干扰定量表征新方法在渤南垦利区域的应用 被引量:16
3
作者 蔡晖 阳晓燕 +2 位作者 张占华 黄琴 程大勇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1-94,共4页
针对渤海南部垦利区域多层合采油藏层间干扰大,油田层间干扰定量表征困难,油田单井实际产能与ODP产能差异较大的问题,利用油田测井数据,建立比采油指数与电阻率相关数学模型,求取理想比采油指数。考虑不同含水引入无因次采油指数,从而... 针对渤海南部垦利区域多层合采油藏层间干扰大,油田层间干扰定量表征困难,油田单井实际产能与ODP产能差异较大的问题,利用油田测井数据,建立比采油指数与电阻率相关数学模型,求取理想比采油指数。考虑不同含水引入无因次采油指数,从而求得全生命周期理论比采油指数,进一步建立层间干扰校正系数的数学模型。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渤南垦利区域调整井,产能预测与实际数据误差仅为2%。指导油田细分层系开发,重新部署井网,日增油240 m^3/d。研究成果对渤南垦利区域产能评价、调整井研究、产液结构调整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间干扰校正系数 电阻率 比采油指数 产液结构调整 渤南垦利区域
下载PDF
渤海南部明化镇组下段源-汇体系及其对大面积岩性油气藏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16
4
作者 徐长贵 杜晓峰 +2 位作者 庞小军 王启明 潘文静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28-742,共15页
近年来,在渤海南部新近系钻遇了大量大面积砂体,并发现了多个亿吨级油田,表明明化镇组下段勘探潜力巨大。该类砂体发育形成源-汇要素不清,严重制约了明下段的岩性油气藏勘探。文章利用古生物、重矿物、地震、钻井等资料,探讨了渤海南部... 近年来,在渤海南部新近系钻遇了大量大面积砂体,并发现了多个亿吨级油田,表明明化镇组下段勘探潜力巨大。该类砂体发育形成源-汇要素不清,严重制约了明下段的岩性油气藏勘探。文章利用古生物、重矿物、地震、钻井等资料,探讨了渤海南部浅层明下段源-汇体系及其对大面积岩性油气藏的控制。结果表明:渤海南部明下段沉积期发育多个方向的源-汇体系,其中,燕山-辽西隆起方向距离研究区最远,辽东隆起次之,鲁西隆起和胶东隆起较近,鲁西隆起和辽东隆起对研究区源-汇系统影响较大,燕山-辽西隆起对源-汇系统影响较弱;研究区明下段沉积期主要发育河流、河湖交互和湖泊这三种沉积体系,其中,河湖交互和湖泊浅水三角洲形成的砂体面积较大;研究区明下段沉积期具备形成大面积砂体的有利源-汇条件,其中,温带-亚热带气候、充足的降雨量、发达的古水系、长英质变质岩和岩浆岩母岩、湖泊范围频繁的扩大和缩小有利于大面积砂体的发育;河道砂-席状砂-河道砂的连通导致研究区明下段发育大面积的岩性圈闭,与单独的河道砂相比,河湖交互和浅水三角洲具有形成大面积岩性油气藏的潜力。该认识可为渤海海域新近系大型油气藏的勘探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源-汇体系 大面积砂体 岩性圈闭 岩性油气藏 明化镇组下段 渤海南部
下载PDF
海上气云影响区复杂断块油田河道刻画思路与挖潜——以渤中Y油田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朱建敏 宋俊亭 +2 位作者 张占华 李扬 张俊廷 《复杂油气藏》 2018年第2期13-17,共5页
渤海南部海域渤中Y油田为复杂断块油田,主力含油层位为明化镇组下段,储层为分支状水下分流河道沉积,储层横向变化快。由于受浅层气云影响,部分断块地震反射杂乱,成像模糊,储层预测困难。气云区外,在区域沉积背景约束下,利用测井相、地... 渤海南部海域渤中Y油田为复杂断块油田,主力含油层位为明化镇组下段,储层为分支状水下分流河道沉积,储层横向变化快。由于受浅层气云影响,部分断块地震反射杂乱,成像模糊,储层预测困难。气云区外,在区域沉积背景约束下,利用测井相、地震相及小层地震属性,井震一体化完成河道刻画;气云区内,充分利用井眼资料识别河道边界,结合动态储量认识及油田整体沉积模式,参考气云区外河道走向趋势及河道间湾展布特征,由外向内完成了气云区内的河道刻画。利用研究成果在气云区内部署调整方案,开发井实钻油层厚度8 m,有效增加了储量动用程度,提高了油气采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断块气云区 河道刻画 渤中Y油田 渤海南部
下载PDF
渤海南部地区潜山构造差异与成因机制 被引量:10
6
作者 吴庆勋 韦阿娟 +5 位作者 王粤川 彭靖淞 肖述光 高坤顺 郭永华 邓辉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3698-3708,共11页
目前,针对渤海南部潜山地层结构、构造演化的研究较少.应用三维地震资料、钻井资料,系统分析了该区潜山断裂类型、地层构造类型、成因演化和动力学背景.研究表明,近南北向郯庐走滑断裂和近东西向反转断裂共同控制了研究区潜山地层分布,... 目前,针对渤海南部潜山地层结构、构造演化的研究较少.应用三维地震资料、钻井资料,系统分析了该区潜山断裂类型、地层构造类型、成因演化和动力学背景.研究表明,近南北向郯庐走滑断裂和近东西向反转断裂共同控制了研究区潜山地层分布,进而造成了研究区潜山地层的结构、构造差异.近南北向郯庐走滑断裂为调节东西两侧挤压强度差异的同印支造山期断层.郯庐走滑断裂西支以西挤压变形强度相对较弱,普遍发育古生界薄底或秃底构造,以"中生界+古生界+前寒武系"三层结构为主;以东挤压变形作用则相对较强,表现为强烈隆升,古生界剥蚀殆尽,为"中生界+前寒武系"双层结构,花状走滑构造发育.近东西向反转断层为印支期逆冲断层,燕山期伸展反转,现今断裂上升盘残存古生界,下降盘古生界剥蚀殆尽.横向挤压收缩差异是导致研究区潜山地层结构、构造差异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南部地区 构造演化 走滑断层 反转断层 郯庐断裂 成因机制 古生界 石油地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