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3篇文章
< 1 2 3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肯氏Ⅰ、Ⅱ类牙列缺损数字化印模及模型在可摘局部义齿中的应用
1
作者 黄建波 梅子彧 +2 位作者 黄罡 郭亚林 孟翔峰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81-485,共5页
目的评估肯氏Ⅰ、Ⅱ类牙列缺损数字化印模及树脂模型技术在可摘局部义齿(RPD)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肯氏Ⅰ、Ⅱ类牙列缺损患者,按照义齿制作流程分组:数字化印模/树脂模型/钴铬合金铸造支架组(A组)、数字化印模/树脂模型/激光打印钛支... 目的评估肯氏Ⅰ、Ⅱ类牙列缺损数字化印模及树脂模型技术在可摘局部义齿(RPD)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肯氏Ⅰ、Ⅱ类牙列缺损患者,按照义齿制作流程分组:数字化印模/树脂模型/钴铬合金铸造支架组(A组)、数字化印模/树脂模型/激光打印钛支架组(B组)、藻酸盐印模/石膏模型/钴铬合金铸造支架组(C组)、藻酸盐印模/石膏模型/激光打印钛支架组(D组),每组40例。对最终完成的RPD在口内就位情况进行检查,评估指标包括卡环固位力、连接体和基托在口内的密合度、咬合准确度,各项指标评估分值使用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进行分析。结果4组RPD各项指标的评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利用数字化印模及树脂模型完成的铸造钴铬合金和激光打印钛支架式RPD能够满足肯氏Ⅰ、Ⅱ类牙列缺损患者的临床修复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列缺损 肯氏Ⅰ、Ⅱ类 可摘局部义齿 数字化印模 树脂模型
下载PDF
护理健康处方在老年牙列缺损病人种植牙修复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2
作者 季琦 袁苗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24年第7期753-756,共4页
目的 探讨护理健康处方在行种植牙修复的老年牙列缺损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80例2023年1—12月在本院接受种植牙修复的老年牙列缺损病人,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护理健康处... 目的 探讨护理健康处方在行种植牙修复的老年牙列缺损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80例2023年1—12月在本院接受种植牙修复的老年牙列缺损病人,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护理健康处方护理。干预3个月后,比较2组的口腔健康素养、心理状态、牙周状况及种植修复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口腔健康素养量表(HELD-14)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评分、修正版牙科焦虑量表(MDAS)评分、菌斑指数(PLI)、龈沟出血指数(SBI)、探诊深度(PD)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种植修复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95.00%比77.50%,P<0.05)。结论 实施护理健康处方干预可有效提升行种植牙修复的老年牙列缺损病人的口腔健康素养,并改善其心理状态、牙周状况,进而提高种植修复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健康处方 牙列缺损 种植牙 口腔修复
下载PDF
微创环切术对牙列缺损种植患者炎症反应及牙槽嵴顶骨吸收的影响
3
作者 姚旭飞 蓝博 +1 位作者 季育 周雪君 《上海口腔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398-402,共5页
目的:探讨微创环切术对牙列缺损种植患者炎症反应及牙槽嵴顶骨吸收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6月—2023年6月在丽水市中医院接受牙列缺损种植术的患者198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微创组(n=100)和传统组(n=98)。微创组采用微创环切术,传统组采... 目的:探讨微创环切术对牙列缺损种植患者炎症反应及牙槽嵴顶骨吸收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6月—2023年6月在丽水市中医院接受牙列缺损种植术的患者198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微创组(n=100)和传统组(n=98)。微创组采用微创环切术,传统组采用传统翻瓣术。比较2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炎症因子水平、疼痛介质、牙槽嵴顶骨吸收量、种植体松动情况、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率。采用SPSS 2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微创组手术时间、术后VAS评分、术后疼痛反应时间均显著低于传统组(P<0.05)。微创组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NF-γ)、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P物质(S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5羟色胺(5-HT)水平均显著低于传统组(P<0.05)。微创组患者牙槽嵴顶骨吸收量显著低于传统组(P<0.05),2组种植体松动度和种植体留存率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微创组患者OHIP-14量表各维度评分显著低于传统组(P<0.05)。微创组与传统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微创环切术相比传统翻瓣术,在减少手术时间、降低术后炎症因子和疼痛介质水平、减少牙槽嵴顶骨吸收量及提高口腔健康方面表现更优,可广泛用于牙列缺损种植术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列缺损 种植 微创环切术 炎症反应 牙槽嵴顶骨吸收
下载PDF
新疆阿克陶县中老年人群牙列缺损及修复情况调查研究
4
作者 王艳 冯添 黄旭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9期147-151,共5页
目的:本研究就阿克陶县中老年人群牙列缺损及修复情况展开调查,为该地区人群口腔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原则,于2023年3月-10月对阿克陶县545名45岁以上中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和口腔状况检查,记录牙... 目的:本研究就阿克陶县中老年人群牙列缺损及修复情况展开调查,为该地区人群口腔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原则,于2023年3月-10月对阿克陶县545名45岁以上中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和口腔状况检查,记录牙列缺损及修复情况。结果:在调查的545名中老年人群中,牙列缺损率为63.85%,牙列缺失率为28.07%,义齿修复率为30.74%,牙列缺损在性别、族别、年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缺牙率高于男性,柯尔克孜族牙列缺损率高于维吾尔族,45~54岁牙列缺损率最高,义齿修复率在族别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方式以固定义齿修复为主,缺失牙以磨牙为主,上、下颌各个区域缺牙数在男性和女性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牙齿缺失原因在不同年龄段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龋齿占比最高。牙列缺损在刷牙频率、刷牙时间及口腔科就诊的频率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刷牙频率越低、刷牙时间越短、口腔科就诊频率越低,牙列缺损及牙列缺失发生率越高。获取口腔保健知识最多的途径是短视频、电视及广告。结论:阿克陶县中老年人的口腔健康状况令人堪忧,牙列缺损率较高,与修复率严重不符。建议政府、医疗机构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提高中老年人的口腔卫生意识和保健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列缺损 修复情况 中老年人 口腔健康 调查研究
下载PDF
全程护理在复杂牙列缺损患者种植联合正畸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5
作者 谭敏红 廖莹 +3 位作者 马飞 吕文倩 莫薇 莫芸赢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12期130-132,共3页
目的:分析全程护理在复杂牙列缺损患者种植联合正畸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1年6月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收治的复杂牙列缺损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 目的:分析全程护理在复杂牙列缺损患者种植联合正畸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1年6月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收治的复杂牙列缺损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全程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结论:全程护理模式联合系统化健康教育应用于复杂牙列缺损患者种植联合正畸治疗中的效果较好,能够提高治疗依从性,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患者满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牙列缺损 种植牙 正畸 全程护理模式 系统化健康教育
下载PDF
Vitallium双重大连接体支架式义齿在KennedyⅠ、Ⅱ类牙列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6
作者 孙斌 王一清 +2 位作者 许悦 石平 周秦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18-521,共4页
目的:探讨Vitallium双重大连接体支架式义齿在KennedyⅠ、Ⅱ类牙列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纳入标准选取30例KennedyⅠ、Ⅱ类牙列缺损病例,游离端近中基牙松动在Ⅱ度以内且牙槽骨吸收不超过根长的1/2,进行Vitallium双重大连接体... 目的:探讨Vitallium双重大连接体支架式义齿在KennedyⅠ、Ⅱ类牙列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纳入标准选取30例KennedyⅠ、Ⅱ类牙列缺损病例,游离端近中基牙松动在Ⅱ度以内且牙槽骨吸收不超过根长的1/2,进行Vitallium双重大连接体支架式义齿的设计制作,戴牙后6个月和12个月分别进行游离端近中基牙评估(牙龈指数、松动度、X线、牙周探诊深度),并在戴牙1年后进行患者满意度调查,比较各指标的差异,采用SPSS18.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30例双重大连接体支架式设计的患者游离端近中基牙的牙龈指数、松动度、X线表现在戴牙后6个月和12个月均未出现明显变化,牙周探诊深度在戴牙初期与戴牙后无显著差异(F=0.0046,P=0.9954)。患者义齿戴用1年后的满意度较高,尤其是美观程度(93.33%)与舒适性(86.67%)。结论:双重大连接体支架式义齿对游离端近中基牙有一定保护作用,尤其是基牙牙周状况不佳者,且患者戴用后满意度较高,可作为游离端牙列缺损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的一种常用设计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大连接体 牙列缺损 基牙 可摘局部义齿
下载PDF
ERA种植覆盖义齿修复Kennedy Ⅱ类牙列缺损的临床评估 被引量:1
7
作者 耿建平 马泉生 严伟琪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402-404,共3页
目的研究ERA种植覆盖义齿修复Kennedy Ⅱ类牙列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1例Kennedy Ⅱ类牙列缺损患者采用ERA种植覆盖义齿修复,并在义齿修复后对所有患者进行了1~2年的随访。结果除1例患者在种植术后5个月时出现种植体松动,进行了即刻... 目的研究ERA种植覆盖义齿修复Kennedy Ⅱ类牙列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1例Kennedy Ⅱ类牙列缺损患者采用ERA种植覆盖义齿修复,并在义齿修复后对所有患者进行了1~2年的随访。结果除1例患者在种植术后5个月时出现种植体松动,进行了即刻补种外,其余无失败病例。21例患者对ERA种植覆盖义齿的固位性能、咀嚼效能、舒适程度以及装卸的方便程度均感到满意。结论ERA种植覆盖义齿修复Kennedy Ⅱ类牙列缺损是一种方便、经济、可靠的修复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ennedy Ⅱ类牙列缺损 可摘局部义齿 附着体 种植体
下载PDF
两种不同材料种植体修复牙列缺损的力学性能及美学效果观察
8
作者 蒋亿清 陈思宇 赵韵韵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121-124,共4页
目的:观察钛合金种植体与纯钛种植体修复牙列缺损的力学性能及美学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9月笔者医院收治的160例牙列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种植体不同修复方式分为观察组79例(108颗牙,采用钛合金种植体)和对照组81例(... 目的:观察钛合金种植体与纯钛种植体修复牙列缺损的力学性能及美学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9月笔者医院收治的160例牙列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种植体不同修复方式分为观察组79例(108颗牙,采用钛合金种植体)和对照组81例(112颗牙,采用纯钛种植体)。比较两组的种植有效率、咀嚼效率、牙齿总咬合力、牙周健康指数、并发症发生率及美学评分差异。结果:两组种植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咀嚼效率治疗后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咀嚼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牙齿总咬合力随时间延长逐渐升高,且观察组各时间段内总咬合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菌斑指数、牙龈指数及龈沟出血指数均较术前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种植体周围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红白美学指数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比于纯钛种植体,钛合金种植体用于修复牙列缺损患者具有更强力学性能,可改善患者咀嚼和咬合能力,降低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率,提高美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种植体 纯钛种植体 牙列缺损 力学性能 美学效果
下载PDF
正畸联合骨水平种植体修复在牙列缺损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被引量:1
9
作者 宫汝娟 何磊 《上海口腔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76-79,共4页
目的:评价正畸联合骨水平种植体修复在牙列缺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20年1月—2022年1月因牙列缺损就诊的88例下颌后牙区单牙种植患者的资料,其中,骨水平种植体修复44例(对照组),正畸联合骨水平种植体修复44例(试验组)。比较... 目的:评价正畸联合骨水平种植体修复在牙列缺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20年1月—2022年1月因牙列缺损就诊的88例下颌后牙区单牙种植患者的资料,其中,骨水平种植体修复44例(对照组),正畸联合骨水平种植体修复44例(试验组)。比较2组种植体植入成功率、种植体牙周健康情况、咀嚼功能、种植体稳定情况、术后并发症及患者满意度。采用SPSS 18.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组植入3个月、6个月的成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植入12个月的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植入12个月的龈沟出血指数(gingival sulci bleeding index,SBI)、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植入12个月的骨吸收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最大力咬合时咬肌、颞肌肌电活动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试验组治疗后最大力咬合时咬肌、颞肌肌电活动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6个月、12个月时的种植体稳定系数显著高于3个月(P<0.05),2组12个月时的种植体稳定系数显著高于6个月(P<0.05),试验组6个月、12个月时的种植体稳定系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总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正畸联合骨水平种植体修复牙列缺损可提高种植成功率及咀嚼效能,改善种植体牙周健康情况,提升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列缺损 正畸治疗 骨水平种植体 修复效果
下载PDF
以咬合关系为导向的数字化种植导板在牙列缺损患者中的修复效果及对牙齿功能的影响
10
作者 李振强 闭艳妲 刘一鸣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17期2474-2479,共6页
目的探讨以咬合关系为导向的数字化种植导板在牙列缺损患者中的修复效果及对牙齿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7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大学路口腔综合科收治的80例牙列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目的探讨以咬合关系为导向的数字化种植导板在牙列缺损患者中的修复效果及对牙齿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7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大学路口腔综合科收治的80例牙列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行传统种植修复治疗,观察组患者行以咬合关系为导向的数字化种植导板修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的修复效果、种植体位置偏差情况,以及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的牙齿功能、口腔健康状况(OHIP-14)评分、口腔种植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修复总有效率为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种植体根部偏差、顶部偏差、深度偏差、角度偏差分别为(0.55±0.16)mm、(0.50±0.13)mm、(0.45±0.11)mm、(0.14±0.05)mm,明显小于对照组的(0.73±0.20)mm、(0.68±0.17)mm、(0.60±0.14)mm、(0.20±0.07)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牙齿咬合、咀嚼、吞咽、语言表达评分分别为(90.13±4.30)分、(85.21±3.81)分、(90.35±3.12)分、(86.30±4.4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29±5.21)分、(76.34±4.70)分、(84.11±4.18)分、(80.17±5.0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口腔疼痛、身体机能、心理状况、独立能力评分分别为(4.70±0.33)分、(3.65±0.31)分、(2.74±0.33)分、(6.46±0.3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35±0.41)分、(4.12±0.49)分、(3.02±0.47)分、(6.97±0.4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自我评估修复效果、安全性满意度、生活质量满意度评分和总满意度评分分别为(4.51±0.21)分、(4.22±0.30)分、(4.34±0.27)分、(13.07±0.81)分,高于对照组的(3.96±0.43)分、(3.83±0.48)分、(3.79±0.50)分、(11.58±1.2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种植修复比较,以咬合关系为导向的数字化种植导板修复治疗牙列缺损患者修复效果更好,可改善牙齿功能,维护口腔健康,减少并发症,提高修复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咬合 牙列缺损 数字化种植导板 修复
下载PDF
太极扣精密附着体修复KennedyⅡ类牙列缺损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7
11
作者 杭晓东 张广道 艾红军 《实用医技杂志》 2007年第14期1904-1906,共3页
目的:观察太极扣精密附着体对KennedyⅡ类牙列缺损病例的临床修复效果。方法:采用太极扣精密附着体为KennedyⅡ类牙列缺损患者制作精密附着体义齿17件,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经过4个月~12个月的观察,94.1%以上的患者对义齿的美观性、... 目的:观察太极扣精密附着体对KennedyⅡ类牙列缺损病例的临床修复效果。方法:采用太极扣精密附着体为KennedyⅡ类牙列缺损患者制作精密附着体义齿17件,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经过4个月~12个月的观察,94.1%以上的患者对义齿的美观性、舒适性、固位、咀嚼及发音情况表示满意。对34基牙进行检查,无扣痛、无松动,影像检查未见支持组织明显改变,其中3颗基牙牙龈边缘红肿经治疗后好转。结论:太极扣精密附着体系统具有较好的临床修复效果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极扣 精密附着体 游离缺失 义齿
下载PDF
外胚层发育不全患者牙列缺损修复1例及文献回顾 被引量:1
12
作者 吕红 刘清辉 +4 位作者 李佳芙 蔡惠 卜鸿鹄 蒲奕名 郭锦材 《口腔疾病防治》 2024年第4期287-295,共9页
目的 探讨外胚层发育不全患者先天缺牙的治疗方案,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报道1例面中份凹陷,颏部前突,面下1/3发育不足的外胚层发育不全患者,患者上颌多颗牙先天缺失,余留牙为畸形牙,下颌牙列先天缺失,牙弓较小,上下牙槽骨发育不良。通... 目的 探讨外胚层发育不全患者先天缺牙的治疗方案,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报道1例面中份凹陷,颏部前突,面下1/3发育不足的外胚层发育不全患者,患者上颌多颗牙先天缺失,余留牙为畸形牙,下颌牙列先天缺失,牙弓较小,上下牙槽骨发育不良。通过上颌可摘局部义齿、下颌在数字化导板辅助下进行前牙区种植,杆卡式种植覆盖义齿对其进行治疗,并对其治疗方案进行文献回顾。结果 患者佩戴义齿后固位及稳定佳,咬合关系良好,患者面部外形恢复较好,上下唇饱满,面下1/3与面中1/3基本相等,恢复了咀嚼功能。文献回顾结果表明,先天缺牙的外胚层发育不全患者的口内情况通常比较复杂,修复困难,对此类患者常见的修复方式包括固定桥、可摘局部义齿、全口义齿、覆盖义齿和种植义齿,需要根据患者口内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目前,对于外胚层发育不全患者先天缺牙的治疗尚未达成共识,有学者建议缺牙少的患者优先选择固定修复,缺牙多的患者选择可摘义齿或种植覆盖义齿修复,未成年患者优先选择活动修复,待颌骨发育完成后视情况更换永久固定修复。结论 对于外胚层发育不全先天缺牙的患者,应该充分考虑各方面因素,以修复为导向个性化制定可行的修复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胚层发育不全 牙列缺损 牙列缺失 先天缺牙 可摘局部义齿 数字化导板 口腔种植 口腔修复 种植覆盖义齿
下载PDF
FM微铰链式附着体义齿修复KennedyⅡ类牙列缺损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江助子 陈香 曲娟 《广东牙病防治》 2013年第1期38-41,共4页
目的探讨FM微铰链式附着体义齿修复KennedyⅡ类牙列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KennedyⅡ类牙列缺损且采用FM微铰链式附着体义齿修复的患者27例,随访1~3年,随访内容包括临床和X线片检查,以及患者对义齿的主观评价。结果患者对FM微铰链式... 目的探讨FM微铰链式附着体义齿修复KennedyⅡ类牙列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KennedyⅡ类牙列缺损且采用FM微铰链式附着体义齿修复的患者27例,随访1~3年,随访内容包括临床和X线片检查,以及患者对义齿的主观评价。结果患者对FM微铰链式附着体义齿的咀嚼功能、固位效果、口腔舒适度、美观和发音功能表示满意;临床和X线片检查未见基牙牙槽骨明显吸收。结论 FM微铰链式附着体义齿固位力持久稳定、美观舒适,短期不会造成基牙牙槽骨明显吸收,是KennedyⅡ类牙列缺损较为理想的修复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外附着体 kennedyⅡ类牙列缺损 可摘局部义齿
下载PDF
铸造Twin-Flex卡环修复KennedyⅡ类牙列缺损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高利敏 龙红月 +2 位作者 丘红喜 杨韵 宋光保 《广东牙病防治》 2013年第8期432-434,共3页
目的研究整体铸造法制作的Twin-Flex卡环在KennedyⅡ类牙列缺损修复中的使用效果。方法15例KenendyⅡ类牙列缺损患者,应用铸造支架材料整体铸造Twin-Flex卡环进行活动义齿修复,评价义齿的美学效果,固位、支持及稳定性。结果 15例患者,... 目的研究整体铸造法制作的Twin-Flex卡环在KennedyⅡ类牙列缺损修复中的使用效果。方法15例KenendyⅡ类牙列缺损患者,应用铸造支架材料整体铸造Twin-Flex卡环进行活动义齿修复,评价义齿的美学效果,固位、支持及稳定性。结果 15例患者,采用整体铸造法制作的Twin-Flex卡环,KennedyⅡ类牙列缺损的末端基牙避免了唇颊侧卡环的暴露,美学效果良好,义齿固位、支持及稳定效果良好。结论整体铸造法制作的Twin-Flex卡环应用于KennedyⅡ类牙列缺损修复,符合游离端设计的基牙及牙槽骨生物力学要求,可取得较好的美学效果及临床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列缺损 可摘局部义齿 Twin—Flex卡环
下载PDF
3D打印技术在牙周病伴牙列缺损修复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15
作者 李雪莲 徐超 吴亮颖 《现代科学仪器》 2024年第1期65-69,共5页
目的:评价3D技术在牙周病伴牙列缺损修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牙周病伴牙列缺损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2例。观察组采用3D打印钴铬合金制作,对照组采用常规加工制作。分析两组修复体的初戴时间、满意度、修复效果及位点偏差... 目的:评价3D技术在牙周病伴牙列缺损修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牙周病伴牙列缺损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2例。观察组采用3D打印钴铬合金制作,对照组采用常规加工制作。分析两组修复体的初戴时间、满意度、修复效果及位点偏差。结果:观察组修复体初戴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满意度、边缘适应性均优于对照组(P<0.05),位点的偏差值小于对照组(P<0.05),而修复体外形、表面质地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打印可摘局部义齿初戴时间短,患者满意度高,边缘适合性好,同时位点差值小,精度高,对牙周病伴牙列缺损有良好疗效,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牙周病伴牙列缺损 修复治疗 应用研究
下载PDF
数字化技术配合模型制作种植导板在老年牙列缺损患者口腔种植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兆高 俞明 +2 位作者 陈劼 张书宇 周罡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期65-69,74,共6页
目的 探究数字化技术配合模型制作种植导板种植修复术对老年牙列缺损患者口腔种植后局部炎症、氧化应激反应及疼痛介质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2月至2022年5月该院收治的老年牙列缺损患者101例为研究对象,剔除中途失访患者8例,最终... 目的 探究数字化技术配合模型制作种植导板种植修复术对老年牙列缺损患者口腔种植后局部炎症、氧化应激反应及疼痛介质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2月至2022年5月该院收治的老年牙列缺损患者101例为研究对象,剔除中途失访患者8例,最终纳入93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48例)及对照组(45例)。对照组采取传统翻瓣种植术治疗,研究组则采取数字化技术配合模型制作种植导板种植修复术治疗。分别于术前、术后3 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患者龈沟液中疼痛介质[组织胺(HIS)、前列腺素E_(2)(PEG_(2))、P物质(SP)、缓激肽(BK)]水平,计算氧化应激分子[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NOX)2、NOX4、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抗氧化反应元件(ARE)]及炎症信号分子[NOD样受体蛋白3(NLRP3)、核转录因子-κB(NF-κB)、Toll样受体4(TLR4)、凋亡相关点状样蛋白(ASC)、胱冬肽酶-1(Caspase-1)]表达水平。对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对比所有受试者手术及术后恢复的情况。结果 术后3 d,两组HIS、PEG2、SP、BK水平均显著升高,但研究组较对照组低(P<0.01);术后3 d,两组NF-κB、TLR4、NLRP3、ASC、Caspase-1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但研究组较对照组低(P<0.01);术后3 d,两组NOX2、NOX4、NRF2、ARE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但研究组较对照组低(P<0.01)。经1年随访,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数字化技术配合模型制作种植导板种植修复术能够显著减轻老年牙列缺损患者口腔种植所致的局部炎症及氧化应激反应,且疼痛较轻,术后种植体稳定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技术 模型制作种植导板种植修复术 牙列缺损 口腔种植 炎症应激反应 疼痛介质 老年
下载PDF
太极扣精密附着体修复KennedyⅡ类牙列缺损的咀嚼效能评价 被引量:2
17
作者 沈乃波 潘联力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09年第2期1-3,共3页
目的分析评价太极扣精密附着体(ERA)修复KennedyⅡ类牙列缺损病例后的咀嚼效能。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KennedyⅡ类牙列缺损患者6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29例),采用太极扣精密附着体为观察组制作太极扣精密附着体义齿,对照组采... 目的分析评价太极扣精密附着体(ERA)修复KennedyⅡ类牙列缺损病例后的咀嚼效能。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KennedyⅡ类牙列缺损患者6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29例),采用太极扣精密附着体为观察组制作太极扣精密附着体义齿,对照组采用普通可摘义齿修复。两组均采用吸光度法分别测定初戴即刻、1个月、3个月后的咀嚼效能。结果观察组吸光度平均值0.85、0.89、0.97;对照组0.73、0.74、0.71,两组比较,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且观察组咀嚼效能在各时间点均高于对照组。结论ERA附着体可摘义齿对KennedyⅡ类牙列缺损的修复比普通可摘义齿修复后具有更好的咀嚼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极扣精密附着体/治疗应用 kennedyⅡ类牙列缺损/治疗 咀嚼效能
下载PDF
数字化印模与传统压力印模制取的上颌牙列缺损模型的精确度比较
18
作者 胡帅 方晴 +1 位作者 陆麒元 陶建祥 《口腔医学》 CAS 2024年第6期433-437,共5页
目的比较数字化印模与传统压力印模制取的上颌牙列缺损模型的精确度,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例上颌牙列缺损患者(25个游离端,18个非游离端),使用数字化印模与传统压力印模制取上颌牙列缺损模型。数字化印模制取的牙列缺损模型通过口... 目的比较数字化印模与传统压力印模制取的上颌牙列缺损模型的精确度,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例上颌牙列缺损患者(25个游离端,18个非游离端),使用数字化印模与传统压力印模制取上颌牙列缺损模型。数字化印模制取的牙列缺损模型通过口扫(TRIOS2,3Shape)获取;同一患者采用传统压力印模后灌注成石膏模型进行窗扫(先临三维),导出STL格式数字模型。两种数字模型在Geomagic Control X软件中分别进行以基牙作为标志点的转换拟合和最佳拟合,测量两种数字模型之间的总偏差(T),计算缺损区牙槽嵴顶近中(M)、中央(C)、远中(D)以及上腭部位点(P)位差,并比较游离端缺损区域与非游离端缺损区域的差异,结果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以基牙作为标志点进行转换拟合时,两种数字模型之间的总偏差为0.03 mm,缺损区牙槽嵴顶M、C、D点以及上腭部位点(P)位差分别为0.47、0.65、1.48、0.07 mm。最佳拟合时,两种数字模型之间的总偏差为0.03 mm,缺损区牙槽嵴顶M、C、D、P点位差分别为0.50、0.66、1.43、0.08 mm。两种拟合方式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游离端缺损区与非游离端缺损区的比较结果显示,游离端缺损区的C、D位点偏差均值分别为1.07、2.38 mm,非游离端缺牙区为0.08、0.11 mm,游离端大于非游离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数字化印模制取的上颌牙列缺损模型与传统压力印模制取的模型相比有较大偏差,特别是在游离端缺损区域中央及远中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列缺损 可摘局部义齿 数字化印模 偏差 最佳拟合
下载PDF
口内数字印模与选择性压力印模下颌牙列缺损游离端黏膜形态差异分析
19
作者 龚志成 彭艳 +2 位作者 钟群 邬雪颖 房硕博 《上海口腔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306-311,共6页
目的:比较口内数字印模与选择性压力印模技术制取的下颌牙列缺损模型游离端黏膜组织形态的差异。方法:纳入下颌Kennedy第一、二类牙列缺损患者17例,共23个游离端,分别使用口内数字印模和选择性压力印模为同一患者制取2个下颌模型。使用... 目的:比较口内数字印模与选择性压力印模技术制取的下颌牙列缺损模型游离端黏膜组织形态的差异。方法:纳入下颌Kennedy第一、二类牙列缺损患者17例,共23个游离端,分别使用口内数字印模和选择性压力印模为同一患者制取2个下颌模型。使用模型扫描仪获取选择性压力印模石膏模型的三维图像,作为参照模型。在Geomagic Control 2014软件中将同一患者的口内数字印模与选择性压力印模进行三维偏差分析,得到均方根误差,测量游离端牙槽嵴顶距末端基牙5、10、15 mm处的2.5 mm半径圆形区域形态差异。采用SPSS 20.0软件包对偏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口内数字印模与选择性压力印模技术制取的游离端黏膜平均形态差异为(0.37±0.12)mm,最小形态差异为0.26 mm,最大形态差异为0.55 mm。区域形态差异与末端基牙距离呈正相关(P<0.05),其中,距末端基牙5 mm处区域形态差异为(0.14±0.11)mm,距末端基牙10 mm处区域形态差异为(0.22±0.13)mm,距末端基牙15 mm处区域形态差异为(0.39±0.16)mm。结论:在本研究条件下,口内数字印模与选择性压力印模对下颌游离端缺牙区黏膜组织形态差异整体为0.26~0.55 mm,形态差异大小与距离末端基牙的距离呈正相关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内数字印模 选择性压力印模 牙列缺损 末端游离
下载PDF
过渡性治疗义齿对牙列缺失患者全口义齿修复后咬合能力及美观程度的影响
20
作者 夏菁 杨斌 王芳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6期152-156,共5页
目的:探讨过渡性治疗义齿对牙列缺失患者全口义齿修复后咬合能力及美观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2年3月笔者医院收治的115例牙列缺失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58)和对照组(n=57),对照组施以常规全口义齿... 目的:探讨过渡性治疗义齿对牙列缺失患者全口义齿修复后咬合能力及美观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2年3月笔者医院收治的115例牙列缺失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58)和对照组(n=57),对照组施以常规全口义齿修复,观察组施以过渡性治疗义齿修复,比较两组戴牙3个月后的咬合能力、固位力与稳定性评分、压痛点总个数,观察两组的发音情况、咀嚼效率与口腔健康状况、美观程度及临床疗效。结果:戴牙3个月后,两组颌位关系指数评分与咬合力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固位力与稳定性评分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压痛点总个数均显著减少,发音情况评分均显著升高,且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咀嚼效率均显著升高,口腔健康评分均显著降低,且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美观程度总满意度94.8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70%(χ^(2)=5.365,P=0.02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38%,高于对照组77.19%(χ^(2)=4.382,P=0.036)。结论:牙列缺失患者全口义齿修复采用过渡性治疗义齿疗效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义齿咬合能力、固位力、稳定性及咀嚼效率,并减轻义齿佩戴后黏膜疼痛及改善患者口腔健康状况,有助于提高语音功能和美观程度,可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渡性治疗义齿 牙列缺失 全口义齿 咬合能力 美观程度 修复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