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dentification of QTL for kernel number-related traits in a rice chromosome segment substitution line and fine mapping of qSP1 被引量:3
1
作者 Fuying Ma Xiaoyan Zhu +8 位作者 Hui Wang Shiming Wang Guoqing Cui Ting Zhang Zhenglin Yang Guanghua He Yinghua Ling Nan Wang Fangming Zhao 《The Crop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4期494-503,共10页
A chromosome segment substitution line (CSSL) is a powerful tool for combining quantitative trait locus (QTL) mapping with the pyramiding of desirable alleles. The rice CSSL Z1364 with increased kernel number was iden... A chromosome segment substitution line (CSSL) is a powerful tool for combining quantitative trait locus (QTL) mapping with the pyramiding of desirable alleles. The rice CSSL Z1364 with increased kernel number was identified in a BC3F8 population derived from a cross of Nipponbare as the recipient with Xihui 18 as the donor parent. Z1364 carried three substitution segments distributed on chromosomes 1, 6, and 8. The mean substitution length was 1.19 Mb. Of 17 QTL identified on the substitution segments, qSP1 for spikelets per panicle, qSSD1 for seed-set density, and qNSB1 for number of secondary branches explained respectively 57.34%, 87.7%, and 49.44% of the corresponding phenotypic variance and were all linked to RM6777. Chi-square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increased kernel number in Z1364 was inherited recessively by a single gene. By fine mapping, qSP1 was delimited to a 50-kb region on the short arm of chromosome 1. Based on DNA sequence, a previously uncharacterized rice homolog of Arabidopsis thaliana AT4G32551 was identified as a candidate gene for qSP1 in which mutation increases the number of spikelets and kernels in Z1364. qSP1 was expressed in all tissues, but particularly in 1-cm panicles.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OsMADS22, GN1A, and DST were upregulated and those of LAX2, GNP1, and GHD7 were downregulated in Nipponbare. These results provide a foundation for functional research on qSP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ICE CHROMOSOME SEGMENT substitution line Increased number of kernelS qSP1 QTL mapping for yield traits
下载PDF
Discovering Candidate Chromosomal Regions Linked to Kernel Size-Related Traits via QTL Mapping and Bulked Sample Analysis in Maize
2
作者 Hameed Gul Mengya Qian +8 位作者 Mohammad GArabzai Tianhui Huang Qiannan Ma Fangyu Xing Wan Cao Tingting Liu Hong Duan Qianlin Xiao Zhizhai Liu 《Phyt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 SCIE 2022年第7期1429-1443,共15页
Kernel size-related traits,including kernel length,kernel width,and kernel thickness,are critical components in determining yield and kernel quality in maize(Zea mays L.).Dissecting the phenotypic characteristics of t... Kernel size-related traits,including kernel length,kernel width,and kernel thickness,are critical components in determining yield and kernel quality in maize(Zea mays L.).Dissecting the phenotyp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se traits,and discovering the candidate chromosomal regions for these traits,are of potential importance for maize yield and quality improvement.In this study,a total of 139 F2:3 family lines derived from EHel and B73,a distinct line with extremely low ear height(EHel),was used for phenotyping and QTL mapping of three kernel sizerelated traits,including 10-kernel length(KL),10-kernel width(KWid),and 10-kernel thickness(KT).The results showed that only one QTL for KWid,i.e.,qKWid9 on Chr9,with a phenotypic variation explained(PVE)of 13.4%was detected between SNPs of AX-86298371 and AX-86298372,while no QTLs were detected for KL and KT across all 10 chromosomes.Four bulked groups of family lines,i.e.,Groups I to IV,were constructed with F2:3 family lines according to the phenotypic comparisons of KWid between EHel and B73.Among these four groups,Group I possessed a significantly lower KWid than EHel(P=0.0455),Group II was similar to EHel(P=0.34),while both Group III and Group IV were statistically higher than EHel(P<0.05).Besides,except Group IV exhibited a similar KWid to B73(P=0.11),KWid of Groups I to III were statistically lower than B73(P<0.00).By comparing the bulked genotypes of the four groups to EHel and B73,a stable chromosomal region on Chr9 between SNPs of AX-86298372 to AX-86263154,entirely covered by qKWid9,was identified to link KWid with the positive allele of increasing phenotypic effect to KWid from B73,similar to that of qKWid9.A large amount of enzyme activity and macromolecule binding-related genes were annotated within this chromosomal region,suggesting qKWid9 as a potential QTL for KWid in maiz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ize(Zea mays L.) kernel size-related traits QTL mapping bulked sample analysis(BSA)
下载PDF
基于F_(2∶3)家系的玉米籽粒相关性状QTL定位与候选基因分析
3
作者 何玥 聂蕾 +8 位作者 郭爽 王栋 涂亮 刘鹏飞 郭向阳 王安贵 祝云芳 吴迅 陈泽辉 《种子》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9-124,156,共7页
本研究以热带玉米骨干自交系T32和QR273构建的F_(2∶3)家系为材料,运用高通量GBS测序技术对其进行基因型鉴定,结合该群体在两个不同环境下的籽粒相关性状评价结果,利用完备区间作图法,共定位到52个控制玉米籽粒相关性状的QTL,其中粒长相... 本研究以热带玉米骨干自交系T32和QR273构建的F_(2∶3)家系为材料,运用高通量GBS测序技术对其进行基因型鉴定,结合该群体在两个不同环境下的籽粒相关性状评价结果,利用完备区间作图法,共定位到52个控制玉米籽粒相关性状的QTL,其中粒长相关QTL 17个,粒宽相关QTL 24个,百粒重相关QTL 11个,可解释1.44%~14.48%的表型变异。其中3个主效QTL分别位于第1、2、10号染色体上,贡献率分别为14.48%、12.00%、10.21%。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出控制籽粒相关性状的候选基因3个,分别是Zm00001d02010、Zm00001d023914、Zm00001d020418,通过参与和调控植物体内各项生理活动和信号传导从而影响籽粒的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籽粒相关性状 QTL 候选基因
下载PDF
彩色小麦株高与籽粒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4
作者 李浩阳 顾晶晶 +6 位作者 赵文莎 宋鹏博 赵慧玲 张傲琰 张传量 王琪琳 孙道杰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18-728,共11页
彩色小麦的产量通常低于普通白粒和红粒小麦,籽粒偏小是原因之一。为解析控制彩色小麦产量性状的遗传基础,分析了239份彩色小麦品种(系)在4个环境下的表型特性和16 K SNP芯片基因型数据,对株高和籽粒性状(千粒重、籽粒长、籽粒宽和籽粒... 彩色小麦的产量通常低于普通白粒和红粒小麦,籽粒偏小是原因之一。为解析控制彩色小麦产量性状的遗传基础,分析了239份彩色小麦品种(系)在4个环境下的表型特性和16 K SNP芯片基因型数据,对株高和籽粒性状(千粒重、籽粒长、籽粒宽和籽粒长宽比)的QTL进行了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association-study,GWAS)。结果显示,各表型性状的变异系数为5.11%~32.91%,广义遗传力为71.88%~97.00%,多数性状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通过GWAS共筛选出26728个多态性SNP标记,定位到了17个与目标性状显著相关的稳定QTL位点,分布在1A、1B、1D、2B等12条染色体上,单个QTL解释5.26%~11.66%的表型变异,其中在3个环境下均被检测到的QTL有5个,分别为QPh.nwafu-4B.1、QKlwr.nwafu-1D、QKlwr.nwafu-4D、QKlwr.nwafu-5B.1和QKlwr.nwafu-6A.2;共发现10个未见报道的新QTL位点,分别为与株高相关的QPh.nwafu-4B.3,与千粒重相关的QTkw.nwafu-3B和QTkw.nwafu-6A,与籽粒长宽比相关的QKlwr.nwafu-1A、QKlwr.nwafu-1B、QKlwr.nwafu-4A、QKlwr.nwafu-5B.2、QKlwr.nwafu-6A.1和QKlwr.nwafu-6A.2。这些QTL位点初步表明了彩色小麦株高与籽粒性状基因位点的分布、组成,可为彩色小麦产量遗传改良提高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小麦 株高 籽粒性状 GWAS SNP
下载PDF
玉米自交系籽粒性状与蛋白质含量的变异分析
5
作者 吕丹 郑冉 +3 位作者 童博 张奥妮 罗红兵 邓敏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9-65,共7页
为了评价玉米自交系籽粒性状和总蛋白质含量的遗传变异,筛选优异玉米自交系材料。本研究对298份玉米自交系籽粒的粒长、粒宽、粒厚、百粒重和总蛋白质质量分数等性状进行了变异性分析、相关性分析及聚类分析,同时对不同亚群玉米自交系... 为了评价玉米自交系籽粒性状和总蛋白质含量的遗传变异,筛选优异玉米自交系材料。本研究对298份玉米自交系籽粒的粒长、粒宽、粒厚、百粒重和总蛋白质质量分数等性状进行了变异性分析、相关性分析及聚类分析,同时对不同亚群玉米自交系的籽粒性状和总蛋白质质量分数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玉米自交系籽粒总蛋白质质量分数介于3.04%~14.10%之间,均值为9.03%,各性状的变异系数范围为9.13%~26.05%。籽粒总蛋白质质量分数与总淀粉质量分数、直链淀粉质量分数和粒长均呈极其显著负相关,与百粒重呈显著负相关,与可溶性总糖质量分数呈极其显著正相关,与粗脂肪质量分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还原糖质量分数呈显著正相关。不同亚群玉米自交系的总蛋白质质量分数和粒长存在显著性差异。聚类分析将298份玉米自交系分成6个类群,其中第Ⅳ类群的5个玉米自交系(CIMBL156、CIMBL83、HSBN、S37和CIMBL120)表现出总蛋白质质量分数高且籽粒性状优异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籽粒性状 总蛋白质质量分数 变异分析 聚类分析
下载PDF
不同品种平欧杂种榛坚果产量、性状和果仁营养物质对比
6
作者 贾淑霞 张萌 +2 位作者 许艳红 周春艳 李兴鹏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5-104,共10页
【目的】筛选吉林地区适宜种植的高产、优质平欧杂种榛品种。【方法】以3个平欧杂种榛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野外测产、坚果外观性状和果仁营养物质含量分析,综合评价不同品种榛果的特性。【结果】达维和辽榛7号的单株产量分别比辽榛3号高... 【目的】筛选吉林地区适宜种植的高产、优质平欧杂种榛品种。【方法】以3个平欧杂种榛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野外测产、坚果外观性状和果仁营养物质含量分析,综合评价不同品种榛果的特性。【结果】达维和辽榛7号的单株产量分别比辽榛3号高出43.6%和39.6%(P<0.05)。达维果仁的钙含量比辽榛7号和辽榛3号分别高出18.4%和16.1%;达维果仁的总糖含量比辽榛3号高出9.9%;辽榛3号果仁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比辽榛7号高出26.7%(P<0.05);达维果仁的蛋白质含量比辽榛7号低13.8%;达维果仁的胡萝卜素含量是辽榛3号的1.82倍;3个品种榛子果仁的维生素E含量差异显著,辽榛3号的含量最高,分别比达维和辽榛7号高出23.4%和66.5%(P<0.05)。达维榛果的平均直径比辽榛7号高却低于辽榛3号;辽榛3号的果仁质量和出仁率均显著高于其他2个品种(P<0.05),并且果壳最薄;辽榛7号榛果的圆球度最高,果形指数最低,达维次之。随机森林回归模型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榛子果仁维生素E含量和坚果纵径是显著影响榛子品种的重要营养和性状因子。果壳及果仁质量与榛果质量正相关,R2分别为0.85、0.56。榛果的平均直径分别与榛果质量、果仁质量和果壳质量正相关,R2分别为0.47、0.43、0.35。【结论】在3个品种中,达维具有最高的单株榛果产量和果仁产量,果实近圆球形利于脱壳,果仁不饱和脂肪酸、蛋白质、维生素E的含量较高,果仁总糖、胡萝卜素和钙含量均为最高。因此,达维是比较适合吉林地区经营的榛子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种榛 单株产量 坚果性状 果仁营养
下载PDF
517份玉米种质容重与其他品质性状相关性分析及候选基因挖掘
7
作者 杨张钰 陈小央 +6 位作者 李燕 李欣泽 白康杰 骆遥 赵光武 施俊生 韩庆辉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69-678,共10页
【目的】玉米Zea mays籽粒容重是国家玉米区试标准中品质性状的重要指标之一,是一个复杂的数量性状,目前其影响因素和调控机制尚未完全解析。淀粉、蛋白质、脂肪等品质性状是影响容重的重要因素,但其与容重的关系仍存在争议。本研究旨... 【目的】玉米Zea mays籽粒容重是国家玉米区试标准中品质性状的重要指标之一,是一个复杂的数量性状,目前其影响因素和调控机制尚未完全解析。淀粉、蛋白质、脂肪等品质性状是影响容重的重要因素,但其与容重的关系仍存在争议。本研究旨在阐明容重与其他品质性状之间的相关性,揭示容重的调控机制。【方法】测定以浙江省地方玉米种质资源为主要构成的517份玉米种质的容重,粗淀粉、粗蛋白、粗脂肪、直链淀粉质量分数等性状,并进行相关性分析。在此基础上,选取4个高容重、高淀粉质量分数、低粗蛋白质量分数、低脂肪质量分数的玉米种质籽粒和4个低容重、低淀粉质量分数、高粗蛋白质量分数、高脂肪质量分数的玉米种质籽粒进行转录组测序(RNA-Seq)分析。【结果】容重与总淀粉质量分数呈显著正相关(P<0.01),而容重与粗蛋白和粗脂肪质量分数呈显著负相关(P<0.01)。对极端种质进行RNA-Seq分析,共筛选获得159个差异表达基因,这些基因主要参与碳代谢、光合组织中的碳固定、氨基酸生物合成等过程。进一步实时荧光定量PCR对其中与碳代谢或氨基酸生物合成相关的8个候选基因表达量进行验证,发现这些基因在不同种质中的表达变化规律与容重差异变化趋势一致。【结论】阐明了玉米籽粒容重与其他品质性状之间的相关性,为高品质玉米新品种选育提供特异性种质及8个在碳还原、胚乳发育、淀粉代谢、细胞代谢和种子脂肪积累中起着重要作用的候选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籽粒容重 品质性状 调控机制
下载PDF
杏果核与种仁数量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章秋平 张玉萍 +5 位作者 马小雪 刘威生 刘宁 徐铭 刘硕 张玉君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93-205,共13页
【目的】探究杏果核与种仁数量性状的遗传变异,筛选特异种质,为仁用杏遗传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95份杏种质资源为材料,连续2 a(年)调查了果核与种仁17个数量性状的变化。【结果】17个表型性状的变异系数范围为9.61%~36.88%,杏... 【目的】探究杏果核与种仁数量性状的遗传变异,筛选特异种质,为仁用杏遗传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95份杏种质资源为材料,连续2 a(年)调查了果核与种仁17个数量性状的变化。【结果】17个表型性状的变异系数范围为9.61%~36.88%,杏群体内存在丰富的变异,其中果核破裂力的变异系数最大,核木质素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小。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出仁率性状与仁侧径、单仁质量之间存在着极显著的正相关性,而与核厚度、破裂力和硬度之间存在着极显著的负相关性。通过主成分分析,将17个性状划分为4个综合因子,两年的累计贡献率均达到81%以上,第1主成分包括果核或种仁的纵径、横径以及质量等性状,代表了核/仁大小性状;第2主成分代表了果核形状;第3和4主成分分别代表了果核硬度与木质素含量。基于树形聚类图,当遗传距离为15时,将本研究的杏种质资源划分为5个类群:第Ⅰ和Ⅱ类群分别由绿萼山杏和露仁普通杏组成;大多数大扁杏种质聚类在Ⅲ类群;第Ⅳ类群由薄核且出仁率高的普通杏组成;当遗传距离为10时,第Ⅴ类群被进一步划分为6个亚群,这些亚群中均由山杏种质和普通杏种质混合组成。【结论】杏果核与种仁的数量性状存在着丰富的遗传变异;增加种仁侧径有利于提高仁用杏的出仁率;筛选出6份优异种质和21份特异种质材料,可以作为仁用杏遗传改良的亲本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质资源 果核 种仁 数量性状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玉米籽粒相关性状的QTL定位与候选基因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奉杰 刘鹏飞 +6 位作者 涂亮 高媛 郭向阳 王安贵 祝云芳 吴迅 陈泽辉 《种子》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8-24,共7页
玉米籽粒相关性状作为重要的产量构成因素,也是产量遗传改良的重要指标,对提高玉米产量以及研究产量相关性状遗传基础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玉米骨干自交系ZNC 442和SCML 0849为亲本构建的131份F 2∶3家系为材料,基于简化基因组测序方... 玉米籽粒相关性状作为重要的产量构成因素,也是产量遗传改良的重要指标,对提高玉米产量以及研究产量相关性状遗传基础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玉米骨干自交系ZNC 442和SCML 0849为亲本构建的131份F 2∶3家系为材料,基于简化基因组测序方法对该群体进行基因型鉴定,同时在两个环境下对该群体的粒长、粒宽和百粒重进行评价,并利用ICIM软件的完备区间作图法对目标性状进行QTL定位。结果表明,共定位到72个籽粒相关性状QTL,其中粒长相关QTL 23个,粒宽相关QTL 29个和百粒重相关QTL 20个。在此基础上,利用基因功能注释共筛选出控制籽粒相关性状的候选基因3个,分别是Zm00001d018839、Zm00001d018863、Zm00001d050868,通过参与苯丙烷生物合成和生长素、油菜素内酯信息传导,影响籽粒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籽粒相关性状 QTL 候选基因
下载PDF
小麦籽粒性状的QTL定位 被引量:16
10
作者 余曼丽 赵林姝 +5 位作者 郭会君 古佳玉 李军辉 谢永盾 赵世荣 刘录祥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029-1035,共7页
为了明确小麦籽粒性状的遗传控制基础,以γ射线诱变结合花药培养创制的大粒、高蛋白小麦新种质H307及生产上主栽品种郑麦9023创建的含有310个株系的重组自交系为实验材料,利用QTL-ICIMapping V3.3软件构建了包含133对SSR标记的遗传连锁... 为了明确小麦籽粒性状的遗传控制基础,以γ射线诱变结合花药培养创制的大粒、高蛋白小麦新种质H307及生产上主栽品种郑麦9023创建的含有310个株系的重组自交系为实验材料,利用QTL-ICIMapping V3.3软件构建了包含133对SSR标记的遗传连锁图谱,对千粒重、粒长、粒宽、籽粒面积、周长、粗蛋白和淀粉含量进行QTL分析,结果在两年环境条件下共检测到47个加性QTL和10个QTL富集区,其中6个千粒重QTL,分别位于1D、2B、3D、6D和7A染色体上,单个QTL可解释4.54%~13.14%的表型变异;31个粒形QTL,位于1B、1D、2B、3B、3D、5A、5D、6B、6D、7A和7D染色体上,单个QTL可解释2.90%~15.86%的表型变异;10个粗蛋白和淀粉含量QTL,分别位于1A、1B、4B和6A染色体上,单个QTL可解释3.64%~12.19%的表型变异。2B染色体上检测到1个贡献率较大且能稳定表达的重要染色体区段,该区段包含控制小麦千粒重、粒长、粒宽、籽粒面积和周长的10个QTL。1BL染色体上检测到1个控制籽粒粗蛋白含量的微效QTL,对表型的贡献率为3.64%,与连锁分子标记gwm818的遗传距离为0.22cM,该位点是一个不同于前人研究结果的新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籽粒性状 SSR标记 QTL
下载PDF
施用锌肥和硼肥对玉米穗粒性状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8
11
作者 张勇强 宋航 +3 位作者 薛志伟 牛平平 介领军 李潮海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71-378,共8页
为了探究微量元素锌和硼对玉米果穗的影响,以豫单606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设置不施用锌肥和硼肥(对照,CK)、施用锌肥、施用硼肥、同时施用锌肥和硼肥4种处理,调查了玉米穗粒性状和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施用锌肥和硼肥,秃尖减少,行粒数... 为了探究微量元素锌和硼对玉米果穗的影响,以豫单606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设置不施用锌肥和硼肥(对照,CK)、施用锌肥、施用硼肥、同时施用锌肥和硼肥4种处理,调查了玉米穗粒性状和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施用锌肥和硼肥,秃尖减少,行粒数增加,产量显著提高;施用锌肥籽粒长度增加,粒厚、百粒体积和百粒重降低,由于穗粒数提高,单穗产量增加;施用硼肥籽粒长度、百粒重、百粒体积和单穗产量均增加。与CK相比,单施锌肥、硼肥及锌肥和硼肥配施均能提高籽粒蛋白质含量;施用锌肥籽粒脂肪含量显著提高,施用硼肥籽粒脂肪含量降低;各施肥处理淀粉含量均无显著差异。与CK相比,施用锌肥或硼肥以及锌肥和硼肥配施显著提高了籽粒锌和硼的含量。本研究结果为锌肥和硼肥在玉米生产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肥 硼肥 玉米 穗粒性状 品质
下载PDF
优质蛋白玉米籽粒性状的遗传效应 被引量:10
12
作者 谭静 姚文华 +2 位作者 徐春霞 罗黎明 番兴明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904-908,共5页
选用8个胚乳性状差异显著的优质蛋白玉米(QPM)自交系,采用GriffingI交配设计组配,通过对亲本、F1和F2的鉴定,探讨主要籽粒性状的遗传效应和杂种优势,为有效利用热带硬质QPM种质改良、扩增我国温带QPM种质以及QPM籽粒性状改良和硬质QPM... 选用8个胚乳性状差异显著的优质蛋白玉米(QPM)自交系,采用GriffingI交配设计组配,通过对亲本、F1和F2的鉴定,探讨主要籽粒性状的遗传效应和杂种优势,为有效利用热带硬质QPM种质改良、扩增我国温带QPM种质以及QPM籽粒性状改良和硬质QPM品种选育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籽粒百粒重、百粒体积、胚乳修饰度和籽粒密度在F1和F2代都表现一定的正向杂种优势;胚乳修饰度在F1代存在正反交差异,母体效应明显;4个性状的F2代表型值与中亲值的相关性最大;百粒重和百粒体积主要受母体效应控制,基因效应以显性效应为主;胚乳修饰度主要受种子直接效应控制,基因效应以加性效应为主;籽粒密度主要受母体效应控制,基因效应以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同等重要。这4个籽粒性状的细胞质效应均较小,主要受核基因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蛋白玉米 籽粒性状 遗传效应
下载PDF
基于高密度遗传图谱的玉米籽粒性状QTL定位 被引量:18
13
作者 秦伟伟 李永祥 +8 位作者 李春辉 陈林 吴迅 白娜 石云素 宋燕春 张登峰 王天宇 黎裕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510-1518,共9页
籽粒大小及百粒重是决定玉米产量的重要因素。为解析籽粒性状遗传基础,本研究以玉米自交系黄早四(HZS)和Mo17为亲本,构建包含130个重组自交系(recombinationinbredline,RIL)的RIL群体。基于GBS(genotyping-by-sequencing)技术获... 籽粒大小及百粒重是决定玉米产量的重要因素。为解析籽粒性状遗传基础,本研究以玉米自交系黄早四(HZS)和Mo17为亲本,构建包含130个重组自交系(recombinationinbredline,RIL)的RIL群体。基于GBS(genotyping-by-sequencing)技术获得的高密度多态性SNP(singlenucleotidepolymorphism)位点,构建了包含1262个Bin标记的高密度遗传图谱。采用完备区间作图法,对5个环境条件下的粒长、粒宽、百粒重、粒长/粒宽4个性状分别进行QTL(quantitativetraitlocus)定位,共检测到30个QTL。利用5个环境性状均值,共检测到11个QTL。其中粒长主效QTLqklen1、粒长/粒宽主效QTLqklw1在3个单环境条件下均被检测到,且定位在第1染色体相邻区域,物理位置分别为210-212Mb、207-208Mb,表型贡献率分别为22.60%和26.79%,被认为是控制玉米籽粒形状的主效位点。针对第1染色体207-212Mb区间,采用成组法t检验,对黄早四(受体)和Mo17(供体)构建的BC3F1回交群体进行单标记分析。结果表明,在BC3F1群体中qklen1和qklw1同样具有显著的遗传效应。本研究结果不仅为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籽粒性状提供了实用标记,而且为主效基因的进一步精细定位和候选基因挖掘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Zea mays L.) 籽粒性状 数量性状位点(QTL) 高密度遗传图谱
下载PDF
平欧杂种榛坚果性状的加工性能分析与综合评价 被引量:13
14
作者 马庆华 王贵禧 +3 位作者 梁维坚 董凤祥 梁丽松 赵天田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61-63,93,共4页
对现有主要平欧杂种榛品系的加工性能进行分析和综合评价,为加工专用型品种的选育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获得了32个品系的10项与加工性能相关的坚果性状数据,采用隶属函数法进行数据转化,通过因子分析法对其进行分析和综合评价。结... 对现有主要平欧杂种榛品系的加工性能进行分析和综合评价,为加工专用型品种的选育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获得了32个品系的10项与加工性能相关的坚果性状数据,采用隶属函数法进行数据转化,通过因子分析法对其进行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坚果性状中影响加工性能的关键因子依次为:坚果的加工因子、大小因子和形状因子;根据加工性能的综合分值,筛选出84-69、85-28、82-8、84-545和84-36等品系的坚果加工性能较优。可根据带壳烤制型和仁用加工型两种加工方向的具体要求,结合其田间生长表现、种仁营养和风味,进一步筛选出加工专用型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欧杂种榛 坚果 种仁 加工性能 综合评价
下载PDF
抗寒品种(系)平欧杂种榛坚果经济性状评价 被引量:10
15
作者 刘庚 林玉梅 +4 位作者 张立民 冯博 唐桂财 任军 王梓默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36-39,共4页
为了解平欧杂种榛坚果经济性状,提高利用价值,以9个抗寒品种(系)平欧杂种榛为研究对象,采用方差分析研究其坚果数量性状的变异规律,分析了不同品种(系)平欧杂种榛坚果数量性状的差异性及各性状之间的相关关系,并对各品种(系)平欧杂种榛... 为了解平欧杂种榛坚果经济性状,提高利用价值,以9个抗寒品种(系)平欧杂种榛为研究对象,采用方差分析研究其坚果数量性状的变异规律,分析了不同品种(系)平欧杂种榛坚果数量性状的差异性及各性状之间的相关关系,并对各品种(系)平欧杂种榛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抗寒品种(系)平欧杂种榛坚果单果质量、果仁质量、横径、纵径、侧径、果壳厚度、出仁率等指标之间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缺陷果仁率的差异最为明显,变异系数高达41.29%;坚果单果质量、坚果三径与出仁率的变异程度相对较小。"82-11"坚果单果质量最大,为2.67 g;"84-254"果仁质量最大,为1.49 g;"84-254"出仁率最高,为61.64%。相关分析表明:坚果质量与果仁质量、果壳厚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而出仁率与这些指标均存在负相关关系。通过聚类分析,可将9个抗寒品种(系)平欧杂种榛划分为3组,其中第一组包括"84-254"、"B-21"、"85-127"、"82-11"、"81-21"、"85-28"等6个品种(系),坚果经济性状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欧杂种榛 坚果 果仁 经济性状 抗寒
下载PDF
利用单片段代换系的测交群体定位玉米籽粒性状杂种优势位点 被引量:13
16
作者 郭战勇 吕盼晴 +5 位作者 张向歌 孙高阳 王洪秋 李卫华 付志远 汤继华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21-631,共11页
【目的】粒型性状是玉米百粒重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具有较强的杂种优势,鉴定玉米粒型性状的杂种优势位点,可以为粒型性状关键杂种优势位点的克隆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一套中国优良自交系lx9801背景的昌7-2单片段... 【目的】粒型性状是玉米百粒重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具有较强的杂种优势,鉴定玉米粒型性状的杂种优势位点,可以为粒型性状关键杂种优势位点的克隆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一套中国优良自交系lx9801背景的昌7-2单片段代换系为基础材料,与自交系T7296测交构建包含184个测交种的群体。2013年,在河南浚县和长葛两点对测交群体、单片段代换系群体等材料进行了田间鉴定,完全随机区组设计,3个重复,成熟后连续收获10株对粒长、粒宽、粒厚和百粒重进行考种。利用方差分析和t测验比较每个SSSL×T7296测验种单个性状与对照种T7296×lx9801的显著性差异,对玉米粒型性状的杂种优势位点进行定位。【结果】单片段代换系的两个亲本在粒型性状上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昌7-2的粒长和百粒重高于lx9801,而粒厚低于lx9801。测交群体4个籽粒性状均表现出一定的杂种优势,粒长的平均中亲优势在长葛和浚县点分别为19.32%和15.30%,粒宽的中亲优势分别为10.86%和10.07%,粒厚的中亲优势分别为6.23%和4.78%,百粒重的中亲优势分别为20.97%和25.09%。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粒长与粒宽、百粒重呈显著正相关,粒宽和粒厚与百粒重也呈显著的正相关,粒宽与粒厚呈负相关关系。在2个环境中定位了13个粒长的杂种优势位点,其中1杂种优势位点同时被检测到。粒宽定位到14个杂种优势位点,在长葛点和浚县点分别检测到1个主效的杂种优势位点。粒厚检测到25个杂种优势位点,在第2、3、7和9染色体上分别定位到1个共同的杂种优势位点。百粒重在2种环境中共检测到24个杂种优势位点,有6个杂种优势位点同时被检测到,其中在第1染色体上检测到2个共同的杂种优势位点h KW1a和h KW1b;在第7染色体上检测一个主效的杂种优势位点h KW7a,在长葛点和浚县的贡献分别为20.12%和11.03%;位于第8染色体的杂种优势位点h KW8b在2种环境中的贡献率分别为18.64%和8.76%。【结论】玉米粒型性状的杂种优势表现依次为粒长>粒宽>粒厚,在2种环境中共检测到75个杂种优势位点,其中11个杂种优势位点被同时检测到。由于粒长与脱籽率显著相关,而且在育种过程中难以对籽粒性状的杂种优势进行预测,因此在育种过程中可以通过分子标记对粒长的杂种优势进行选择,从而选育出脱籽率高的优良玉米杂交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籽粒性状 杂种优势位点 定位 单片段代换系
下载PDF
基于籼粳杂交重组自交系的水稻籽粒性状的遗传变异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高维维 陈立凯 +5 位作者 胡朝旭 黄钰婷 黄明 郭涛 王慧 陈志强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979-988,共10页
为研究多环境条件下籽粒性状的遗传变异及性状间相关性,解析籽粒性状遗传规律.以细长型籼稻品种‘玉针香’和短圆型粳稻品种‘02428’为亲本构建的含192个株系的RIL(重组自交系)群体为研究材料,在4种环境下分别对籽粒相关的16个性状... 为研究多环境条件下籽粒性状的遗传变异及性状间相关性,解析籽粒性状遗传规律.以细长型籼稻品种‘玉针香’和短圆型粳稻品种‘02428’为亲本构建的含192个株系的RIL(重组自交系)群体为研究材料,在4种环境下分别对籽粒相关的16个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和遗传变异解析.结果表明,两亲本的粒型、垩白性状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玉针香’精米长宽比、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分别为4.03、1.00%和0.18%,‘02428’精米长宽比、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分别为1.45、87.40%和52.21%.RIL群体各性状的平均值介于两亲本之间,分布频率呈趋于单峰的正态分布,符合数量性状遗传规律.多环境下变异分析表明,大部分籽粒性状受环境及环境与株系互作不同程度的影响;而谷粒面积、谷粒圆度2个性状受环境、环境与株系互作的影响均不显著.遗传群体各性状变异系数为6.34%~84.55%,广义遗传力为4.26%~70.67%.粒长、粒宽、垩白粒率、垩白度间呈明显互作关系.在RIL群体中筛选获得4个在穗部性状、粒质量和稻米外观品质等方面综合表现较为优良的株系,具有较高育种价值.说明:基于遗传背景明确的重组自交系群体,可解析籽粒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并有效创制优异育种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重组自交系 籽粒性状 遗传变异
下载PDF
不同来源玉米自交系穗粒性状的多样性分析与改良 被引量:4
18
作者 胡春辉 张龙 +4 位作者 任杨柳 朱赛岚 刘真真 张岚 李玉玲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6-31,共6页
为了明确不同来源玉米自交系的穗粒性状特征及进一步改良的途径,研究了108个不同来源玉米自交系穗长、穗粗、行粒数和百粒质量4个穗粒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在系统聚类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类群内各性状变异分析,并比较了郑单958和先玉335两... 为了明确不同来源玉米自交系的穗粒性状特征及进一步改良的途径,研究了108个不同来源玉米自交系穗长、穗粗、行粒数和百粒质量4个穗粒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在系统聚类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类群内各性状变异分析,并比较了郑单958和先玉335两大杂交种的4个核心骨干自交系与同类群其他自交系的性状差异。结果表明,供试玉米自交系间各穗粒性状均存在显著差异,变异系数表现为行粒数!百粒质量!穗长!穗粗;供试自交系可分为10个类群,其中类群G1—G6包含101个自交系,占93.52%,百粒质量和穗粗均以类群G10最高,穗长和行粒数均以类群G7最高;两大杂交种的4个核心骨干自交系各自所属类群相比,4个类群分别有单个或多个自交系单个性状较优,M33、M68、M69、M73、M88、M93 6个自交系的4个穗粒性状均较优,可以分别用于单个或多个穗粒性状的改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自交系 穗粒性状 聚类分析 多样性 改良
下载PDF
拔节期追氮对冬小麦不同穗粒位籽粒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马建辉 齐冰玉 +4 位作者 姜丽娜 徐光武 李金娜 杨娜娜 李春喜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25-132,共8页
以周麦18为材料,研究了底施纯氮120kg·hm^(-2)基础上拔节期不同追氮量对主茎穗和分蘖穗不同穗粒位籽粒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拔节期追氮,对主茎穗基部不孕小穗数、结实小穗率、不孕小穗率的影响达显著水平,对分蘖穗各性状的影响不显... 以周麦18为材料,研究了底施纯氮120kg·hm^(-2)基础上拔节期不同追氮量对主茎穗和分蘖穗不同穗粒位籽粒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拔节期追氮,对主茎穗基部不孕小穗数、结实小穗率、不孕小穗率的影响达显著水平,对分蘖穗各性状的影响不显著.追氮处理下,结实小穗数和结实小穗率均高于不追氮处理.随追氮量增加,分蘖穗基部不孕小穗数增加,而主茎穗基部不孕小穗数低于不追氮处理.主茎穗及分蘖穗各穗位结实粒数和粒重均随小穗位升高呈先增后降二次曲线变化趋势,拐点分别位于9~10和6~9小穗位.拔节期追氮,促进了小穗粒数的增加,但二者之间并非正相关关系.主茎穗和分蘖穗不同粒位的粒数,以穗下部差异最大,尤以高追氮处理下差异显著.追氮对基部、顶部小穗第1、2粒位和中各小穗第3粒位粒重影响较大.主茎穗和分蘖穗第1、2粒位粒重显著高于第3粒位,而第1、2粒位粒重差异不显著.适量追氮增加了分蘖穗第3粒位粒重.本研究中,底施纯氮120kg·hm^(-2)基础上拔节期追氮100kg·hm^(-2)时,主茎穗及分蘖穗不同穗位与粒位的结实粒数、小穗重和单粒重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拔节期追氮 穗位 粒位 籽粒特性
下载PDF
1BL.1RS易位系对小麦籽粒性状的遗传效应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肖永贵 刘新伦 +3 位作者 何胜美 夏先春 何中虎 吉万全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40-146,共7页
【目的】研究1BL.1RS易位对小麦籽粒特征的影响及其遗传效应,为小麦籽粒性状的遗传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豫麦49/周麦16杂交后代的176个F5重组自交系为材料,于2008-2010年连续2年对籽粒性状进行分析,并结合SSR和STS标记对1BL.1R... 【目的】研究1BL.1RS易位对小麦籽粒特征的影响及其遗传效应,为小麦籽粒性状的遗传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豫麦49/周麦16杂交后代的176个F5重组自交系为材料,于2008-2010年连续2年对籽粒性状进行分析,并结合SSR和STS标记对1BL.1RS染色体进行籽粒性状的QTL检测。【结果】小麦籽粒性状中粒长和密度因子主要受基因型影响,千粒质量、粒宽、周长、面积及形态因子等性状受基因型和环境及其互作的影响较大,1BL.1RS易位能显著提高千粒质量、粒长、粒宽、周长和面积,但对形态因子和密度因子影响不显著。千粒质量与粒长、粒宽和密度因子均呈极显著偏正相关;而粒长和粒宽呈极显著偏负相关。位于1BL.1RS染色体短臂上的HVM20-AF1/AF4标记区间携带有控制千粒质量、粒宽和面积的QTL,可解释17.2%~21.0%的表型变异;AF1/AF4-Xg-wm582标记区间存在有控制粒长和周长的QTL,分别解释21.5%和14.9%的表型变异;与Nor-4紧密连锁的形态因子QTL可解释12.2%的表型变异,受环境影响较大。【结论】1RS携带有提高千粒质量、粒长、粒宽、周长、面积及形态因子的QTL,通过分子标记跟踪选择1BL.1RS易位系可有效改良小麦籽粒性状,进而提高千粒质量和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籽粒性状 1BL.1RS易位系 QTL定位 遗传效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