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陨石于宋五”的“五”是“五块”吗?
1
作者 关金子 郭昭军 《现代语文》 2024年第7期48-51,共4页
自《公羊传》《谷梁传》以来,大多数学者都将“陨石于宋五”的“五”解释为表名量的“五块”。事实上,这种说法是不符合上古汉语的普遍语序规则的。从语义上看,“名+数”语序凸显的是数量而非名词。“陨石于宋五”符合上古汉语数词表动... 自《公羊传》《谷梁传》以来,大多数学者都将“陨石于宋五”的“五”解释为表名量的“五块”。事实上,这种说法是不符合上古汉语的普遍语序规则的。从语义上看,“名+数”语序凸显的是数量而非名词。“陨石于宋五”符合上古汉语数词表动量的普遍语序,而不符合数词表名量的普遍语序。按照上古汉语的语序规则,“名+数”之间是不能插入修饰谓语动词的处所状语的,因此,如果“五”是表名量,其语序应该是“陨石五于宋”或“陨五石于宋”,而不是“陨石于宋五”。可见,“陨石于宋五”的“五”应解释为“五次”而非“五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陨石于宋五” 语序 数词 动量 名量
下载PDF
名动分类:语法的还是语义的——汉语名动分类的神经语言学研究 被引量:41
2
作者 杨亦鸣 梁丹丹 +2 位作者 顾介鑫 翁旭初 封世文 《语言科学》 2002年第1期31-46,共16页
大多数名动分类实验的结果支持名词和动词的语义特征不同是人们区分二者的依据,但这些实验只是从语义角度来设计研究方案的,大大制约了其结论的语言学价值。本文从语法角度来设计研究方案,通过ERP、fMRI两种实验手段证明了语法确实可以... 大多数名动分类实验的结果支持名词和动词的语义特征不同是人们区分二者的依据,但这些实验只是从语义角度来设计研究方案的,大大制约了其结论的语言学价值。本文从语法角度来设计研究方案,通过ERP、fMRI两种实验手段证明了语法确实可以作为汉语名动分类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词 动词 词类 语法 语义 ERP FMRI
下载PDF
汉语名-动兼类效应的神经机制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刘涛 马鹏举 +2 位作者 于亮 刘俊飞 杨亦鸣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46-551,共6页
文章运用ERP技术,从语法角度考察了汉语名一动兼类词的神经机制。实验结果显示,兼类效应反映在N170和N400成分上;名一动兼类词与非兼类名词、动词所诱发的P600成分没有显著差异,名一动兼类词分别作为名词和动词使用时所表现出的P600差异... 文章运用ERP技术,从语法角度考察了汉语名一动兼类词的神经机制。实验结果显示,兼类效应反映在N170和N400成分上;名一动兼类词与非兼类名词、动词所诱发的P600成分没有显著差异,名一动兼类词分别作为名词和动词使用时所表现出的P600差异,与非兼类名词、动词的P600差异相同。根据实验结果认为,与相应的非兼类名词、动词相比,从语法角度划分的汉语名一动兼类词没有特异的脑神经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动兼类词 名词 动词 ERP 语法 神经机制
下载PDF
汉语名词、动词和动名兼类词语义加工的偏侧化现象——来自ERP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夏全胜 彭刚 石锋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333-1340,共8页
将ERP技术和半视野技术相结合,采用词汇判断任务,对汉语名词、动词和动名兼类词在左脑和右脑中的加工机制进行了考察。实验结果显示,名词和动词的N400仅在左视野/右脑存在差异,名词和动词的N400在左视野/右脑和右视野/左脑中都比偏(动)... 将ERP技术和半视野技术相结合,采用词汇判断任务,对汉语名词、动词和动名兼类词在左脑和右脑中的加工机制进行了考察。实验结果显示,名词和动词的N400仅在左视野/右脑存在差异,名词和动词的N400在左视野/右脑和右视野/左脑中都比偏(动)和偏(名)更负。不同词类的LPC在右视野/左脑中没有显著差异;偏(名)和偏(动)的LPC在左视野/右脑中比名词和动词更正。实验结果表明,在没有语境条件下,汉语名词和动词的差异主要在具体性上,动名兼类词体现出不同于名词、动词的加工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词 动词 动名兼类词 偏侧化 ERP
下载PDF
参照生成词库理论对动名兼类现象再讨论 被引量:7
5
作者 俞士汶 朱学锋 刘扬 《辞书研究》 2020年第4期1-8,I0001,共9页
词的兼类问题及其处理策略是历久弥新的现代汉语词类研究中重要而又困难的课题之一。文章简要介绍汉语语法学界关于兼类的研究,然后参照生成词库理论,对其中最受关注的动名兼类现象再次进行讨论。根据陆俭明教授从汉语教学需要出发对兼... 词的兼类问题及其处理策略是历久弥新的现代汉语词类研究中重要而又困难的课题之一。文章简要介绍汉语语法学界关于兼类的研究,然后参照生成词库理论,对其中最受关注的动名兼类现象再次进行讨论。根据陆俭明教授从汉语教学需要出发对兼类词下的定义,认识到字形和读音相同的动词与名词互为兼类词的条件是它们互为语义角色。文章还从语义层面论述了名动词不处理为动名兼类的合理性。文章在融合语法研究与语义研究方面是一个尝试,最后提出与兼类相关的一些语言学问题及语言工程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词库理论 兼类词 动名兼类 名动词 语义角色
下载PDF
复合词的结构义与语文辞书释义——以“动+名”偏正式双音复合词为例 被引量:9
6
作者 苏宝荣 马英新 《辞书研究》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8,93,共8页
复合词词义,不仅显现其所含的语素义,还显示出其特定的结构义,且这种结构义具有隐含性。复合词结构义的研究与揭示,对语文辞书准确、科学地说解复合词的词义非常重要。文章以汉语"动+名"偏正式双音复合词为例,揭示了其隐含结... 复合词词义,不仅显现其所含的语素义,还显示出其特定的结构义,且这种结构义具有隐含性。复合词结构义的研究与揭示,对语文辞书准确、科学地说解复合词的词义非常重要。文章以汉语"动+名"偏正式双音复合词为例,揭示了其隐含结构义的八种类型,说明了复合词结构义研究与语文辞书释义的关系,强调了复合词结构义研究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词结构义 “动+名”偏正式复合词 辞书释义
下载PDF
再论汉语词类问题——从沈家煊先生的“名动包含”观说起 被引量:11
7
作者 陆俭明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5,共15页
词类问题是汉语语法研究中令人纠结而又不可回避的问题。本文旨在评述沈家煊先生的“名动包含”汉语词类观。文章先扼要介绍了沈先生的“名动包含”说。为便于读者对汉语词类有个全面的了解和认识,本文在评述沈先生观点之前,先梳理了现... 词类问题是汉语语法研究中令人纠结而又不可回避的问题。本文旨在评述沈家煊先生的“名动包含”汉语词类观。文章先扼要介绍了沈先生的“名动包含”说。为便于读者对汉语词类有个全面的了解和认识,本文在评述沈先生观点之前,先梳理了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中有关汉语词类的几种主要观点。文章在全面剖析沈先生的“名动包含”说之后指出,“名动包含”说未能让我们看到汉语语法的真正特点,未能帮助人们深刻认识词类的本质,未能帮助人们确定划分汉语实词的具体标准,也未能解决汉语语法研究中的种种难题。为解决好汉语语法研究中的种种疑难问题,不能光考察研究词类问题,还需要深入进行以下两方面的考察研究:一是对汉语词语(或者说句法成分)在句子中的省略情况的考察研究,因为省略对汉语语法影响很大;二是对汉语信息结构及其对汉语句法制约情况的考察研究,因为汉语语法更多受汉语信息结构的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类 汉语词类问题 “名动包含”说 省略 语言信息结构
下载PDF
区分名词与动词的标准、方法及后果 被引量:7
8
作者 石定栩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12,共10页
本文探讨区分名词和动词的标准、方法及其对语法理论的影响,基本观点是实词的分类应该以语义为基础。词的类别同句法功能不可能一一对应,以句法功能为标准来划分名词和动词会遇到许多困难。只要能够解决动-名兼类词的问题,语义标准应该... 本文探讨区分名词和动词的标准、方法及其对语法理论的影响,基本观点是实词的分类应该以语义为基础。词的类别同句法功能不可能一一对应,以句法功能为标准来划分名词和动词会遇到许多困难。只要能够解决动-名兼类词的问题,语义标准应该比功能标准更为实用,可以准确地将名词和动词分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词分类 名词 动词 语义标准
下载PDF
汉语动词是名词的一个次类吗? 被引量:6
9
作者 张爱朴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3-49,共7页
为摆脱汉语词类问题的困境,有学者提出了两个模式:"关联标记"模式和"包含"模式。我们认为,词类和职位本来即非一一对应,而"包含模式"更值得商榷。所谓动词是名词的一个次类,犯了以偏概全的逻辑错误,使用... 为摆脱汉语词类问题的困境,有学者提出了两个模式:"关联标记"模式和"包含"模式。我们认为,词类和职位本来即非一一对应,而"包含模式"更值得商榷。所谓动词是名词的一个次类,犯了以偏概全的逻辑错误,使用隐喻论证,说服力不强。包含模式抹杀了实词内部的界限。动词、名词、形容词是三个相对独立的词类,它们在语义、句法、语用功能上有交叉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 动词 名词 词类 包含模式
下载PDF
现代汉语实词新用法研究概说 被引量:3
10
作者 麻彩霞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139-142,共4页
现代汉语实词在近十几年里出现了一些新的用法,如副名结构、动宾式动词带宾语、形容词带宾语以及双音节词AABB重叠式。这些新用法不仅丰富了我们的言语交际,而且也给我们的语法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目前,人们已经普遍接受了这些新的用法... 现代汉语实词在近十几年里出现了一些新的用法,如副名结构、动宾式动词带宾语、形容词带宾语以及双音节词AABB重叠式。这些新用法不仅丰富了我们的言语交际,而且也给我们的语法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目前,人们已经普遍接受了这些新的用法,对它们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词 副名结构 动宾式动词 形容词带宾语 双音节词AABB重叠式
下载PDF
“名词+动词”词语串构成定中式短语的内部限制条件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慧清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0-66,共7页
“名词+动词”词语串构成不带“的”的定中关系名词性短语所受到的内部限制包括音节上的、语法上的和语义上的。不带“的”的定中式“名词+动词”短语中的名词和动词一般是双音节的,动词的动性比较弱,名词与动词的语义关系有受事与动作... “名词+动词”词语串构成不带“的”的定中关系名词性短语所受到的内部限制包括音节上的、语法上的和语义上的。不带“的”的定中式“名词+动词”短语中的名词和动词一般是双音节的,动词的动性比较弱,名词与动词的语义关系有受事与动作、关涉物与动作、施事与动作、时间与动作、处所与动作、工具与动作、方式与动作等几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词 动词 词语串 名词性短语 定中关系
下载PDF
动名兼类词的动词意义与名词意义关系初探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彤 李姝姝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5期61-65,共5页
以《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言专业教学大纲》词汇表一年级词汇中的84个标注为动名兼类词的双音节词为研究对象,对动名兼类词的动词意义与名词意义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动名兼类词的名词意义大多是动词经过"转指"和&qu... 以《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言专业教学大纲》词汇表一年级词汇中的84个标注为动名兼类词的双音节词为研究对象,对动名兼类词的动词意义与名词意义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动名兼类词的名词意义大多是动词经过"转指"和"自指"后获得的,"转指"是动词获得名词意义的重要方式,主要有8种情况;动名兼类词的名词意义显著度存在着差异。意义标准在判定动名兼类词时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名兼类词 动词意义 名词意义
下载PDF
关于名词性词语作补语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永惠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1年第3期24-26,共3页
名词性词语能否作补语 ,一般语法教材不涉及。本文认为名词性词语能作补语 ,并且不是个别现象 ,但含名词性补语的句子有一定的条件限制。在这类句中 ,补语一般是表示情况或处所等意义的 ;能带名词性补语的一般是动词。
关键词 补语 动词 汉语 语法 句法 名词性词语 意义类型 结构特点 名词补语句
下载PDF
说“命” 被引量:1
14
作者 雷淑娟 《学术交流》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02-106,共5页
从语源学的角度去溯寻“命”字本源意义的生成及向派生意义演变的文化理据是一个重要课题。甲骨文中 ,“命”、“令”是字形相同 ,音相近、义相通 ,甚或有时通用的同源字。但这种通用是仅限于“命令”这一本来意义上的。在其后的引申、... 从语源学的角度去溯寻“命”字本源意义的生成及向派生意义演变的文化理据是一个重要课题。甲骨文中 ,“命”、“令”是字形相同 ,音相近、义相通 ,甚或有时通用的同源字。但这种通用是仅限于“命令”这一本来意义上的。在其后的引申、派生的道路上“命”和“令”便分道扬镳了。从三条线索描写、阐释“命”字的词义引申和演变的理据与轨迹 :1 从“命”的名词意义的引申来看。 2 从“命”的动词意义的引申来看。 3 从“命”和它的同源字“名”的通用中引申出的意义来看。我们依相关性和联想性的逻辑 ,参照古人的本体观念 ,人生哲学 ,揭示“命”一词诸多义项间的派生关系 ,并以相关的同源字印证之。“命”一词的大家族 ,是古人“天命”的本体观演绎下的“人命”的人生观 ,上下尊卑的社会伦理观的文化亲缘关系的集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源字 名词意义 动词意义 引申
下载PDF
基于统计的《HSK词汇等级大纲》动名兼类词标注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徐艳华 朱诗瑶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20年第4期51-57,共7页
动名兼类在兼类词中占比最多、难度最大。文章以语料库为基础,依据短语结构语法,对302个动名兼类词的词性分布概率进行定量统计,参照统计结果对《大纲》中动名兼类词的标注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大纲》在动名兼类词的标注上存在兼类词... 动名兼类在兼类词中占比最多、难度最大。文章以语料库为基础,依据短语结构语法,对302个动名兼类词的词性分布概率进行定量统计,参照统计结果对《大纲》中动名兼类词的标注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大纲》在动名兼类词的标注上存在兼类词词性排序失当、非兼类词标为兼类词、兼类词所兼词性标注错误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SK词汇等级大纲 动名兼类 语法功能 词性概率分布
下载PDF
简述《水浒传》中“将”的用法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海燕 《宜春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69-71,共3页
“将”是一个用法比较复杂的词 ,其语法功能可分属不同类别。本文将以近代汉语用例的典型代表———《水浒传》为依据 ,考察“将”在那个时代的所有用法 :作名词、副词、介词、动词、助词等使用 ,为“将”在近代汉语中的断代描写提供依... “将”是一个用法比较复杂的词 ,其语法功能可分属不同类别。本文将以近代汉语用例的典型代表———《水浒传》为依据 ,考察“将”在那个时代的所有用法 :作名词、副词、介词、动词、助词等使用 ,为“将”在近代汉语中的断代描写提供依据。并且还发现了“将”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浒传 名词 动词 副词 介词 助词 实词虚化 "将"
下载PDF
体用同形与词类活用说 被引量:6
17
作者 方平权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5期72-76,共5页
先秦汉语名动同形有两类,一类以名词引申出动词,一类为动词引申出名词。由动词引申出名词的通常视为兼类词,由名词引申出动词的则有两种不同看待,一部分作兼类看,一部分看作名词活用为动词。而从本质来认识问题,名词引申出动词者,都属... 先秦汉语名动同形有两类,一类以名词引申出动词,一类为动词引申出名词。由动词引申出名词的通常视为兼类词,由名词引申出动词的则有两种不同看待,一部分作兼类看,一部分看作名词活用为动词。而从本质来认识问题,名词引申出动词者,都属于体用引申范畴。只是由于后代词形的分化和使用上的分工,原来体用同形的词,有一些只剩下名词的用法,活用论者往往依据后代的用法,来律定先秦汉语的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动同形 体用同形 名词活用如动词
下载PDF
名词动用过程中的隐喻思维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立业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6期648-650,共3页
从认知角度考察了名词转换成动词使用过程中的隐喻思维特征,提示了词义扩展的心理基础和语义特征,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更好地理解词汇意义生成与引伸规律的能力,对增强学生词汇识记意识和教师语言教学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 名转动 隐喻思维 意象 识记
下载PDF
田阳平话中的古语词 被引量:1
19
作者 黄革 吕嵩松 《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 2006年第2期99-101,共3页
广西百色市田阳县平话保留了一些古语词的读音和意义。对田阳平话中的古语词分名词、动词、形容词三类作一些简要的对照和考释。
关键词 田阳平话 古语词 名词 形容词 动词
下载PDF
略论动词+人体名词式复合词的定性和定位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玄玉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94-96,共3页
本文考察有关人体词语的动宾结构 ,分析动词与所搭配的人体部位词的关系。从人体词语的隐含、显潜形式、内外标志等方面对这一复合词形式进行定性、定位。
关键词 人体名词 动宾结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