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中国古代的“名”不应解读为“概念”
1
作者 刘立群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1-10,共10页
“概念”一词为译自西文的外来术语,其本身在西方多种语言的长期演变及逻辑学的发展中,就具有多种词义,如“心中图像”“语词”和“内涵”等等,这一重要术语的多义问题严重影响到思想表达的严谨性与理论化。“概念”一词应当在哲学与逻... “概念”一词为译自西文的外来术语,其本身在西方多种语言的长期演变及逻辑学的发展中,就具有多种词义,如“心中图像”“语词”和“内涵”等等,这一重要术语的多义问题严重影响到思想表达的严谨性与理论化。“概念”一词应当在哲学与逻辑学领域单独指谓“内涵”,方才有利于对理论表达中广泛存在的歧义现象予以统一解决。一百多年来在中西思想交流过程中,中国学术界多把中国古代的“名”解读为“语词和概念”,势必带来诸多歧义和叠加新的混乱。传统的“名实”二元论的“名”一词应只解读为“语词”,而不应解读为等于“内涵”义的“概念”一词。传统的“名实”二元论有很大缺陷,可在前人基础上综合扩展为“对象世界—符号世界—内涵世界”三元存在论及四元存在论(对象世界—符号世界—内涵世界—想象力世界),才能较好地解决包括各种悖论在内的很多基础学理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 名实 语词 概念 内涵
下载PDF
从《释名》同实异名例看刘熙的词汇观 被引量:3
2
作者 刘中富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2-35,共4页
东汉末年刘熙编撰的《释名》是一部旨在探求事物现象得名之由(词的理据)的著作。经初步统计,其中共出现了78条"同实异名例"。这些"同实异名例"有不同的构成情况,从中不仅可以了解古代汉语的一些词汇事实,而且可以... 东汉末年刘熙编撰的《释名》是一部旨在探求事物现象得名之由(词的理据)的著作。经初步统计,其中共出现了78条"同实异名例"。这些"同实异名例"有不同的构成情况,从中不仅可以了解古代汉语的一些词汇事实,而且可以看出刘熙在考察名实关系时的广阔视阈以及看待语言词汇构成的时空观和雅俗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释名》 词的理据 同实异名 词汇观
下载PDF
《释名》词语探源 被引量:1
3
作者 李茂康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02年第1期72-74,共3页
[摘要]《释名》有的词语,在其他典籍未见或罕见。本文以考证词义为宗旨,对该书部分词语,系联其“声近义通”之词,从音义或意义上探其来源,继而训释其义。
关键词 《释名》 词语 探源
下载PDF
《释名》附加后缀“然”的复音词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小凤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106-109,共4页
《释名》是我国语言史上第一部明确以推原为目的的训诂专著。本文通过对该书 97个附加后缀“然”的复音词具体、细致的分析 ,借以深入发掘和认识《释名》在语言学方面的真正价值和重要地位 ,以弥补今人对东汉词语研究的不足。
关键词 《释名》 声训 复音词 附加后缀“然”
下载PDF
明初汉语常用词新旧质素的兴替变化——以《训世评话》为中心 被引量:5
5
作者 张美兰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4期41-49,共9页
元明时期是汉语词汇发展的重要阶段。除产生了一批具有元明时期个性特征的词语外,在汉语常用词方面,成批地出现了在历时更替过程中具有主导词地位的词。《训世评话》文白对照,比较客观地反映了明初常用词新旧质素的兴替概貌。选取其中... 元明时期是汉语词汇发展的重要阶段。除产生了一批具有元明时期个性特征的词语外,在汉语常用词方面,成批地出现了在历时更替过程中具有主导词地位的词。《训世评话》文白对照,比较客观地反映了明初常用词新旧质素的兴替概貌。选取其中九组词,通过共时描写和历时对比,进一步揭示每组词的兴替变化及其在元明的主导词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明 《训世评话》 常用词 历时演变 兴替变化
下载PDF
《释名》“一词二据”现象及其产生原因
6
作者 刘中富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6-130,共5页
同一个名称的得名之由应该是确定的,一个词的理据只能作出一种解释,而不应该随意解释。作为一部解释词语理据的著作,《释名》则有48处出现了"一词二据"现象。产生"一词二据"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兼容并收前... 同一个名称的得名之由应该是确定的,一个词的理据只能作出一种解释,而不应该随意解释。作为一部解释词语理据的著作,《释名》则有48处出现了"一词二据"现象。产生"一词二据"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兼容并收前人的训诂材料;二是运用声训随意系联同音词或近音词;三是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方法探求理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释名》 “一词二据” 词源 理据 声训
下载PDF
从赵迪《鸣秋集》提要看四库文献的差异
7
作者 江庆柏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2014年第3期150-154,共5页
在《四库全书》的誊录与《四库》提要的撰写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忌讳的文字。如何处理这些忌讳文字,是《四库全书》编纂者经常会遇到的问题。四库馆臣为了规避"违碍"字句,不惜任意改动原文。明赵迪《鸣秋集》的提要,为我们... 在《四库全书》的誊录与《四库》提要的撰写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忌讳的文字。如何处理这些忌讳文字,是《四库全书》编纂者经常会遇到的问题。四库馆臣为了规避"违碍"字句,不惜任意改动原文。明赵迪《鸣秋集》的提要,为我们了解四库馆臣的有关处理方式,提供了很好的例证。研究这些忌讳文字的处理方式,可以更好地了解乾隆时期的文化生态,也有助于更好地使用文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诗综》 《鸣秋集》 《四库全书》
下载PDF
《释名》声训方式研究
8
作者 高媛媛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3年第2期79-84,共6页
《释名》是中国语言学史上第一部词源学性质的专著 ,也是声训的集大成之作。以此书第一卷为主要内容 ,从字形结构入手 ,运用上古音为分析手段 ,对每条训释逐一进行分析、归类 ,可以揭示其声训的主要方式。
关键词 声训 声纽 韵部 形声字 声符 《释名》
下载PDF
《汉语大词典》遗阙《释名》词语之义举隅
9
作者 李茂康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5期3-6,共4页
《释名》中有的词,《汉语大词典》虽予以收录,但未释该书用例之义。现试举数例,略作考释。
关键词 <汉语大词典> 遗阙 <释名> 词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