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球视角下的晚清中西经济交往——以“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为分析中心
1
作者 兰日旭 《晋阳学刊》 2023年第4期50-57,共8页
中西经济交往始于先秦,在明清之前基本以中亚、中东为中介展开经济交往,之后中西经济直接交往的展开一定程度上需遵循中国确立的交往规则。晚清时期西方各国以武力更替中国对外经济交往的秩序,引发了政治、经济等层面上的“三千年未有... 中西经济交往始于先秦,在明清之前基本以中亚、中东为中介展开经济交往,之后中西经济直接交往的展开一定程度上需遵循中国确立的交往规则。晚清时期西方各国以武力更替中国对外经济交往的秩序,引发了政治、经济等层面上的“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彻底改变了中西经济交往的格局。中国被迫纳入西方主导的经济交往秩序和世界市场之中,成为中西经济交往中的倾销市场、原材料的供应地,失去了几千年来所拥有的制度红利享受者地位,变成西方各国社会经济矛盾的转嫁之地。晚清时期社会各界虽然都进行了破局的尝试,且屡试屡败,但其努力为之后的成功培育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中西经济 晚清 经济秩序
下载PDF
清初莆田籍名宦彭鹏德政思想的形成与内涵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子腾 《莆田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33-40,共8页
梳理和分析地方史志与彭鹏所著《古愚心言》,揭示了彭鹏德政思想形成的原因,一方面是受到家族精神、先贤榜样与宗教文化影响,另一方面也是清初国家重整与社会治理需求下的产物;认为彭鹏整饬吏治、明法息讼、兴业务本、崇文兴教等德政之... 梳理和分析地方史志与彭鹏所著《古愚心言》,揭示了彭鹏德政思想形成的原因,一方面是受到家族精神、先贤榜样与宗教文化影响,另一方面也是清初国家重整与社会治理需求下的产物;认为彭鹏整饬吏治、明法息讼、兴业务本、崇文兴教等德政之举为清初国家政治秩序与地方社会秩序的重构做出了积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初 彭鹏 《古愚心言》 德政思想
下载PDF
清末民初江南地区婚嫁服饰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张竞琼 高蓉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0-65,共6页
清末民初为中国社会的重要转型期和嬗变期,新与旧的剧烈冲突,使得这一阶段呈现出纷繁复杂的景象,婚嫁服饰同样经历了由传统至现代的过渡。江南地区作为清末民初服饰变革的重要阵地,其婚嫁服饰变革特征明显。以相关画报等资料为线索,对... 清末民初为中国社会的重要转型期和嬗变期,新与旧的剧烈冲突,使得这一阶段呈现出纷繁复杂的景象,婚嫁服饰同样经历了由传统至现代的过渡。江南地区作为清末民初服饰变革的重要阵地,其婚嫁服饰变革特征明显。以相关画报等资料为线索,对清末民初江南地区婚嫁服饰进行研究,并将其重要历史特征及变革过程进行分析,从而为研究婚嫁服饰的历史衍变提供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民初 婚嫁服饰 江南地区 变革过程
下载PDF
晚清六十年间(1851—1911)华北地区的自然灾害 被引量:1
4
作者 周秋光 屈小伟 程扬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2-126,共5页
晚清六十年间(1851-1911年)华北地区(指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和内蒙古)的自然灾害包括水、旱、虫、雹等各灾,灾害的发生怵目惊心,并表现出一定的特点。其原因有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对当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造成极大地破坏,这些也... 晚清六十年间(1851-1911年)华北地区(指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和内蒙古)的自然灾害包括水、旱、虫、雹等各灾,灾害的发生怵目惊心,并表现出一定的特点。其原因有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对当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造成极大地破坏,这些也为我们今天如何对待自然灾害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 六十年间 华北地区 自然灾害
下载PDF
清末民初少数民族文字“白话报”初解 被引量:3
5
作者 周德仓 刘新利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4期68-73,共6页
文章以清王朝末年到民国初年在西藏、新疆和北京地区创办的民族文字白话报为样本,试图厘清这一时期民族文字报刊的发展轨迹,探究它们对国家民族事务的积极意义,解析其传播模式,确定其在中国民族新闻传播事业历史进程中的应有地位。
关键词 清末明初 民族文字 白话报 民族事务 传播模式
下载PDF
清末民初小说家张毅汉生平创作考 被引量:5
6
作者 郭浩帆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28-132,共5页
张毅汉是清末民初重要的小说家,然而目前对于他的研究基本上还处于空白阶段。通过探考张毅汉生平与创作情况,得出如下结论:张毅汉与张其讱为同一个人;包天笑是小说家张毅汉的提携者和合作者,对张毅汉的小说生涯发生过重要影响。但除包... 张毅汉是清末民初重要的小说家,然而目前对于他的研究基本上还处于空白阶段。通过探考张毅汉生平与创作情况,得出如下结论:张毅汉与张其讱为同一个人;包天笑是小说家张毅汉的提携者和合作者,对张毅汉的小说生涯发生过重要影响。但除包天笑外,张毅汉与鸳鸯蝴蝶派几乎没有任何关系。20年代以后,张毅汉开始投身于教育事业,先后在上海广肇公学和粤东中学担任教师。1950年可能因哮喘病发作在香港去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民初 小说家 张毅汉
下载PDF
“预备立宪”百年祭——祭晚清预备立宪中的政治妥协 被引量:5
7
作者 江国华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65-73,共9页
晚清预备立宪是中国政治史上鲜有的政治妥协的产物。尽管这种妥协是有限的,但正是这种有限的政治妥协,成就了预备立宪,并在实际上拉开了近代中国政治史上最深刻的一次政治变革的序幕。从其宣布、发展到失败的三个阶段,预备立宪经历了多... 晚清预备立宪是中国政治史上鲜有的政治妥协的产物。尽管这种妥协是有限的,但正是这种有限的政治妥协,成就了预备立宪,并在实际上拉开了近代中国政治史上最深刻的一次政治变革的序幕。从其宣布、发展到失败的三个阶段,预备立宪经历了多次不同程度的政治妥协。其中新政派与立宪派的妥协,促成了出洋考察政治之决定;反宪派与亲宪派的妥协,成就了仿行立宪上谕之颁布;当权派与立宪派的妥协,催助了《钦定宪法大纲》之问世;预备立宪派与速即立宪派的妥协,达成了国会提前召开之共识;预备立宪派与革命派的妥协,导致了“十九信条”之出台。对于当时的晚清政府而言,这种妥协或许是被动的,因而也是有限的。但是在其百年之后的今日,我们再来祭奠这段历史的时候,或许应当有更多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 预备立宪 政治妥协 百年 祭奠
下载PDF
清末民初的回族报刊和丁宝臣等五大报人 被引量:15
8
作者 张巨龄 《云梦学刊》 2006年第5期145-151,共7页
清末民初内忧外患,社会大变革、大动荡和人员大改组。回族报刊的兴起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封建主义尚未根除,民主意识已见端倪。丁宝臣、丁竹园、刘孟扬等回族先进知识分子和王浩然、王友三、张子文等开明宗教领袖的两支队伍形成。这为... 清末民初内忧外患,社会大变革、大动荡和人员大改组。回族报刊的兴起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封建主义尚未根除,民主意识已见端倪。丁宝臣、丁竹园、刘孟扬等回族先进知识分子和王浩然、王友三、张子文等开明宗教领袖的两支队伍形成。这为以新闻传媒形式开启民智,唤起回族人民爱国兴教提供了组织准备。《正宗爱国报》、《回文白话报》,以及《清真学理译著》等回族报刊的出现,显示了回族人民参与社会和关心国家命运的精神,是其自我教育,逐步提高民族素质的保证,为此后回族报刊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清末民初回族报刊,是我国少数民族报刊史,以至中国报刊史上不容忽视的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民初 回族报刊 丁宝臣 《正宗爱国报》
下载PDF
清末民初报人跨中西文化特质的生成及其对报业之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袁薇佳 王海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0-116,共7页
清末民初,服务于外报馆的中国早期报人即"秉笔华士"徘徊于中西文化之间,这个原本被称为"边缘人"的群体在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办报高潮中担当主体。中国近代报业的发展轨迹决定了清末民初报人的跨中西文化特质,他们... 清末民初,服务于外报馆的中国早期报人即"秉笔华士"徘徊于中西文化之间,这个原本被称为"边缘人"的群体在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办报高潮中担当主体。中国近代报业的发展轨迹决定了清末民初报人的跨中西文化特质,他们凭借自身其跨中西文化的优势尝试创办中国本土新型报刊,引进西方新闻专业主义,建立中国最早的一批新闻学系,促进了中国本土报刊的兴起,进而提升了报人社会地位和职业地位,自身从"边缘人"蜕变为"公共知识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民初 报人 跨中西文化特质 边缘人 公共知识分子
下载PDF
作为知识的“报刊”:清末民初新式教科书中的报刊叙述(1902-1922)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润泽 邓洁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7-105,共9页
教科书是一个独特的知识空间,也是一种典型性的传播媒介。清末民初新式教科书中的报刊叙述(1902-1922),为探讨近代中国新闻学学科酝酿时期的报刊知识生成方式、传播途径、内容水准、积累与演变过程提供了一个独特视角。清末教科书以旧... 教科书是一个独特的知识空间,也是一种典型性的传播媒介。清末民初新式教科书中的报刊叙述(1902-1922),为探讨近代中国新闻学学科酝酿时期的报刊知识生成方式、传播途径、内容水准、积累与演变过程提供了一个独特视角。清末教科书以旧识比附报刊,在进步思维中编织报刊叙述话语;民初教科书凸显报刊言论价值,引入新闻学,并将报人报业纳入叙述框架,一定程度开创了近代报刊素养教育的雏形。教科书中的报刊知识在社会建构过程中,也助推了学生个体的社会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报刊知识 清末民初 新式教科书 社会化
下载PDF
清末民初云南沿边山区的弹压委员——历史人类学的考察 被引量:4
11
作者 凌永忠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13年第4期76-83,共8页
明清"改土归流"尚未触及云南西部土司,致使云南西部边疆地区仍为典型的土司政治格局。时至晚清,西南边疆危机日益深化,严重威胁到国家利益。为此,晚清政府尝试推动滇西土司地区的政区改革,于滇西北设弹压委员;民国初年,李根... 明清"改土归流"尚未触及云南西部土司,致使云南西部边疆地区仍为典型的土司政治格局。时至晚清,西南边疆危机日益深化,严重威胁到国家利益。为此,晚清政府尝试推动滇西土司地区的政区改革,于滇西北设弹压委员;民国初年,李根源组织殖边队武力开辟怒俅边区,设置行政委员;同时,在滇西十土司区分设五个弹压委员,进一步推动边疆政区改革。这一过程拉开了强化边疆社会管控的序幕,也是在政区改革基础上"改土归流"的过程,在应对边疆危机、维护国家主权力利益等方面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民初 云南 沿边山区 弹压委员 历史人类学
下载PDF
“文以载道”视阈下的《泰西新史揽要》译述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涌 梅晓娟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2期132-136,共5页
《泰西新史揽要》是晚清销量最大、影响最广的一部译述西史。在文化适应路线下,译者对文本的遣词造句进行了重新构建,期冀斐然文采以飨预期读者,阐述了以民为本和变法图强之道,为晚清危局指点迷津,并在西译中述模式下会通了中西史传不... 《泰西新史揽要》是晚清销量最大、影响最广的一部译述西史。在文化适应路线下,译者对文本的遣词造句进行了重新构建,期冀斐然文采以飨预期读者,阐述了以民为本和变法图强之道,为晚清危局指点迷津,并在西译中述模式下会通了中西史传不同的叙事功能和特征。该史著以其新内容和新形式获得了积极的本土回应,对晚清社会变局的影响可谓沦肌浃髓,也给今天的中西文化交流提供了借鉴和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西新史揽要》 文以载道 李提摩太 西译中述 晚清
下载PDF
清末民初“N+V”比喻类复合词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徐正考 柴淼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3-47,共5页
“N+V”比喻类复合词曾是古汉语比喻修辞的重要表现形式,在构词类推的作用下,词汇体系中出现过许多这类复合词,后历经更迭部分成员消亡。历时发展中,为使比喻义表达更加明晰,“N+V”比喻类复合词通过添加话语标记将比喻义显现在句法结... “N+V”比喻类复合词曾是古汉语比喻修辞的重要表现形式,在构词类推的作用下,词汇体系中出现过许多这类复合词,后历经更迭部分成员消亡。历时发展中,为使比喻义表达更加明晰,“N+V”比喻类复合词通过添加话语标记将比喻义显现在句法结构表层,形成了比况结构,并在清末民初大量出现。文章分析了“N+V”比喻类复合词的语义,并说明清末民初由这类复合词形成的比况结构大量出现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民初 “N+V”比喻类复合词 语义 句法功能 比况结构
下载PDF
晚清民国词社的地理分布、成因及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袁志成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80-83,共4页
晚清民国是词学由古典向现代的转型时期,此时词人结社此起彼伏。词人结社地理分布极不均衡,主要集中于北京、上海、江苏、浙江一带,其他省份如福建、广东、安徽、湖南虽不多,但皆有词社诞生。其主要原因是政治经济的不平衡发展、地域文... 晚清民国是词学由古典向现代的转型时期,此时词人结社此起彼伏。词人结社地理分布极不均衡,主要集中于北京、上海、江苏、浙江一带,其他省份如福建、广东、安徽、湖南虽不多,但皆有词社诞生。其主要原因是政治经济的不平衡发展、地域文化传统的深厚以及词人领袖的群体效应等。地理分布不平衡的词人结社推动并影响着晚清民国词风的演变,造成以江浙、上海以及北京为首的词学中心区与以闽中、岭南、湖湘、贵州、云南、陕西、湖北等词学边缘区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民国 词社 地理分布 群体效应
下载PDF
清末民初的社会变迁与长江下游青帮之演变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呈胜 陆勇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1期91-94,共4页
清末民初是长江下游青帮快速发展的时期。其原因一方面是长江下游传统的小农经济进一步瓦解,由此引发的社会动荡更进一步加剧了本已复杂的社会矛盾;另一方面是由于伴随着长江下游社会的动荡,清政府对基层社会控制日趋弱化。长江下游的... 清末民初是长江下游青帮快速发展的时期。其原因一方面是长江下游传统的小农经济进一步瓦解,由此引发的社会动荡更进一步加剧了本已复杂的社会矛盾;另一方面是由于伴随着长江下游社会的动荡,清政府对基层社会控制日趋弱化。长江下游的青帮不同于红帮,它的反清活动没有明确的政治目标,更多的是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破坏性。民元之后,在新的生存环境中,其下层为适应城市生活环境逐步演变成近代的黑社会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民初 秘密社会 青帮 社会变迁
下载PDF
试析清末新政时期外交体制变革的有利因素 被引量:3
16
作者 崔军伟 《贵州文史丛刊》 2006年第3期61-65,共5页
清末新政时期清政府对外交体制进行了全面变革,从而实现了外交体制的现代化转型。变革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的三个有利因素是:统治集团中形成了浓厚的变革氛围;清政府前期现代化事业卓有成效;中外交往不断扩大:
关键词 清末新政时期 外交体制变革 有利因素
下载PDF
西北大学区域定位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姚远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14,共5页
通过校史文献考证,意于廓清西北大学100多年来依托西北兴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脉络。认为关中—陕西—西北—西部—全国—世界的互逆循环过程或关系,表现了这种进化轨迹,尤其是其中作为“根”、“根据地”和“立足地”的陕西最为重要。这... 通过校史文献考证,意于廓清西北大学100多年来依托西北兴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脉络。认为关中—陕西—西北—西部—全国—世界的互逆循环过程或关系,表现了这种进化轨迹,尤其是其中作为“根”、“根据地”和“立足地”的陕西最为重要。这一思想,在清末酝酿,在民初大致成熟,在抗战时期得以实践和发展,建国以来有反复和调整,并形成完整的思想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柬年 民国初年 抗日战争时期 西北大学 区域定位 西北 兴学思想
下载PDF
晚清民初小说娱乐功能的被忽视与归依 被引量:2
18
作者 贺根民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73-78,共6页
晚清启蒙思潮的鼓荡,促成文学与政治的联姻。新小说家期待视野的扭曲和启蒙行动的错觉,在改变小说的文类地位的同时,也相对忽视了小说的娱乐文化。民初小说家检讨晚清小说观念,批评与扬弃了小说观念的载道趋向。小说趋向娱乐文化的归栖... 晚清启蒙思潮的鼓荡,促成文学与政治的联姻。新小说家期待视野的扭曲和启蒙行动的错觉,在改变小说的文类地位的同时,也相对忽视了小说的娱乐文化。民初小说家检讨晚清小说观念,批评与扬弃了小说观念的载道趋向。小说趋向娱乐文化的归栖,既是对小说娱乐母体的沿袭与发展,也是对晚清启蒙思潮的反叛与弥补,中国小说观念近代化进程正是在由家国关注到情感娱乐的转变中,实现传统向现代的嬗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民初小说 小说观念 娱乐功能 游戏本性 忽视 归依
下载PDF
论道咸年间的宗宋诗风 被引量:1
19
作者 魏泉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13-117,共5页
关于晚清"同光体"的前身,陈衍上溯为道咸年间的"宋诗派",钱基博等则强调桐城诗派的影响。事实上在道咸年间的诗坛存在着一种普遍的宗宋风气,这种宗宋诗风是由"宋诗派"、桐城诗派和经世派共同形成的。而... 关于晚清"同光体"的前身,陈衍上溯为道咸年间的"宋诗派",钱基博等则强调桐城诗派的影响。事实上在道咸年间的诗坛存在着一种普遍的宗宋风气,这种宗宋诗风是由"宋诗派"、桐城诗派和经世派共同形成的。而陈衍对"宋诗派"的推崇,则与他所持"学人之诗"的论诗主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文学 道成年间 宗宋诗风 同光体 宋诗派 学人之诗
下载PDF
“伤心人之伤心语”——评项鸿祚之词 被引量:1
20
作者 苏利海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20-24,共5页
项鸿祚是晚清词坛名家,学界对其词赞誉甚多,但论述多停留在"情真"、"感人"的层面上,对其词风的生成、特征及在词史上的地位认识不足。实际上,项氏出身于"簪缨之族",但家世已然败落。正是"没落贵族&q... 项鸿祚是晚清词坛名家,学界对其词赞誉甚多,但论述多停留在"情真"、"感人"的层面上,对其词风的生成、特征及在词史上的地位认识不足。实际上,项氏出身于"簪缨之族",但家世已然败落。正是"没落贵族"的身世直接造就了他多感抑郁的情性,而生活的封闭性、审美情趣的精致淡雅、情感的细腻幽怨则决定了其词"苦艳郁深"、凄婉幽邃的风格。项鸿祚在创作上表现出对浙派末流空疏靡丽词风的厌弃,而他有意识地借写苦涩缠绵的艳情抒发身世之感的艺术追求却与后来晚清盛行的比兴寄托之风相一致,从而昭示了晚清词坛的新气象,开了晚清词坛以比兴入词之先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词坛 张惠言 浙派 项鸿祚 《忆云词》 没落贵族 伤心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