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强震台网建设初见成效
1
作者 吕桂林 《内陆地震》 1988年第2期220-220,共1页
国家地震局“七·五”规划中,已将我区列为强震观测重点区之一。我们依据新疆地域辽阔,地震活动频率高、强度大的天然优势,制定了“七·五”期间强震观测台网的建设和实施方案。迄止1987年底,已于南、北天山地震危险带基岩地基... 国家地震局“七·五”规划中,已将我区列为强震观测重点区之一。我们依据新疆地域辽阔,地震活动频率高、强度大的天然优势,制定了“七·五”期间强震观测台网的建设和实施方案。迄止1987年底,已于南、北天山地震危险带基岩地基上布设了14个强震观测固定台。为研究不同场地条件对地震活动的影响,以及结构物在强震作用下的效应,亦分别在冲积层上和本局大楼内布设强震观测和结构小台阵,同时,还在呼图壁红山形变站布设了断层小台阵,以研究断层上、下两盘地面运动的差异和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震观测台 强震 台阵 新疆
下载PDF
5·12汶川地震强震记录分析
2
作者 张冬丽 徐锡伟 《国际地震动态》 2010年第6期23-23,共1页
在2008年5月12日汶川MS8.0级特大地震中,中国大陆观测台网系统获得了丰富的主震、余震加速度记录,为开展相关的地震研究工作提供了十分难得的基础资料。本文以发震断层附近观测台站的主震记录为基础数据,根据台站所在的场地条件及其与... 在2008年5月12日汶川MS8.0级特大地震中,中国大陆观测台网系统获得了丰富的主震、余震加速度记录,为开展相关的地震研究工作提供了十分难得的基础资料。本文以发震断层附近观测台站的主震记录为基础数据,根据台站所在的场地条件及其与发震断层的相互位置关系,分析了此次地震中近断层的地震动峰值空间分布特征、方向性效应、上下盘特性和典型记录加速度或速度结果等,简单讨论了发震断层性质和地形对震害分布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大地震 记录分析 汶川 加速度记录 强震 发震断层 空间分布特征 观测台
下载PDF
7级以上强震前水温月超差个数异常分析
3
作者 李滔 马建新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14年第3期146-152,共7页
选取近年来中国大陆及周边3次7级以上地震,对周边地震一定范围内"十五"数字化水温台站的月超差个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010年玉树7.1级地震前,周边700km以内77%的水温台站出现月超差个数的向上突跳异常。2011年缅甸7.2... 选取近年来中国大陆及周边3次7级以上地震,对周边地震一定范围内"十五"数字化水温台站的月超差个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010年玉树7.1级地震前,周边700km以内77%的水温台站出现月超差个数的向上突跳异常。2011年缅甸7.2级地震前,未发现此项异常。2013年芦山地震前,周边700 km内仅有13%的水温台站出现此项异常。这3次7级以上地震,震前不同的月超差个数异常特征,应与每次地震不同的发震构造和孕震过程有关。目前,此项异常震例较少,且仅在青藏高原有明显的前兆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温 月超差 前兆异常 强震 水温观测台
下载PDF
广州市数字强震台站建设及河源等地的地震记录特征
4
作者 张丽霞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2013年第5期740-744,共5页
广州市强震观测台网"十一五"期间在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内依据台站均匀分布、人口密集区域和断裂带重点观测以及重点监测的兼顾行政规划区的原则,建立了12个地表自由场数字强震动观测台站,形成覆盖广州市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 广州市强震观测台网"十一五"期间在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内依据台站均匀分布、人口密集区域和断裂带重点观测以及重点监测的兼顾行政规划区的原则,建立了12个地表自由场数字强震动观测台站,形成覆盖广州市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同时兼顾全省的强震观测台网。通过对河源4.8级、4.2级以及对深圳等地地震记录特征的分析,表明广州市强震台网实现了震中快速、准确进行地震强度(烈度)的速报,对政府地震应急反应决策、震害快速评估和震后重建提供了科学依据。"十二五"期间在此基础上再建20个数字强震观测台使地震监测台网布局进一步合理与优化,使得地震监测、地震信息通讯网络等领域的科学技术更趋现代化,为建立与健全广州市震减灾工作的监测预报、灾害预防和紧急救助三大工作体系创造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震观测台 地震烈度 速报
下载PDF
不同标准的场地放大系数比较研究
5
作者 王康 《四川建材》 2022年第6期80-81,共2页
从KiK-net强震观测台网的62个台站中选取了212条地震记录,基于台站一维土层模型和地表地震动记录,按地震强度分档标准分为7个分区,以及按场地条件分为Ⅰ、Ⅱ、Ⅲ类,共分为21组,根据一维等效线性化地震反应分析方法,使用SHAKE91软件反演... 从KiK-net强震观测台网的62个台站中选取了212条地震记录,基于台站一维土层模型和地表地震动记录,按地震强度分档标准分为7个分区,以及按场地条件分为Ⅰ、Ⅱ、Ⅲ类,共分为21组,根据一维等效线性化地震反应分析方法,使用SHAKE91软件反演计算得到露头基岩加速度,进而分别计算出以PGA和EPA为标准的场地放大系数,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不论是PGA场地放大系数还是EPA场地放大系数,都呈现出Ⅱ类场地的放大系数最大,其次是Ⅲ类,Ⅰ类场地的放大系数最小;Ⅰ、Ⅱ、Ⅲ类场地的PGA放大系数大于EPA放大系数的程度依次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ik-net强震观测台网 PGA EPA 场地放大系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