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0篇文章
< 1 2 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肠系膜淋巴结炎中医膜原辨证的红外热成像特征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冯春丽 杨瑞宇 +4 位作者 郭雯钰洁 施继玲 郭宏煦 闵晓雪 殷丽娟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4年第2期108-111,共4页
目的:运用红外热成像技术探讨肠系膜淋巴结炎膜原辨证的红外热成像特征。方法:收集年龄在5~18岁之间被诊断为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邪入膜原组30例,邪伏膜原组30例以及同期健康儿童30例为对照组,运用红外热成像技术,采集并对比不同证型患... 目的:运用红外热成像技术探讨肠系膜淋巴结炎膜原辨证的红外热成像特征。方法:收集年龄在5~18岁之间被诊断为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邪入膜原组30例,邪伏膜原组30例以及同期健康儿童30例为对照组,运用红外热成像技术,采集并对比不同证型患儿与健康儿前躯干、三焦、胃脘、大腹、左少腹、右少腹、肝区、神阙、气海等区域红外热图特征。结果:前躯干温度由高到低依次为邪入膜原组>邪伏膜原组>健康组,邪入膜原组躯干温度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邪入膜原组,三焦皆呈热偏离,其中以下焦热偏离最多,大腹、神阙、气海为热偏离,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邪伏膜原组,三焦皆呈凉偏离,其中以中、下两焦凉偏离最多,大腹、气海为凉偏离,右少腹为热偏离,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膜原辨证的红外热像特征描述与三焦、大腹、右少腹、神阙、气海热值关系密切。运用红外热成像技术能较为客观的为膜原辨证的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提供了可视化、量化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原 肠系膜淋巴结炎 红外热成像 膜原辨证
下载PDF
儿童非结核分枝杆菌腮腺淋巴结炎三例并文献复习
2
作者 李翠萍 陈品儒 +1 位作者 薛丽京 郑圣坤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59-1265,共7页
目的:总结并分析儿童非结核分枝杆菌腮腺淋巴结炎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病理学特征、治疗及预后,以提高对儿童非结核分枝杆菌腮腺淋巴结炎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至2023年12月在广州市胸科医院住院诊断的3例儿童非结核分... 目的:总结并分析儿童非结核分枝杆菌腮腺淋巴结炎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病理学特征、治疗及预后,以提高对儿童非结核分枝杆菌腮腺淋巴结炎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至2023年12月在广州市胸科医院住院诊断的3例儿童非结核分枝杆菌腮腺淋巴结炎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资料(年龄、性别、身高、体质量、卡介苗接种史、结核病接触史等)、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手术及病理结果、治疗方案及预后。以“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children,lymphadenitis”为检索词,在PubMed数据库中进行检索,检索时间为2004—2023年,共检索到相关文献189篇,以“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children,lymphadenitis,parotid gland”为检索词,在PubMed数据库中进行检索,仅检索到相关文献5篇;分别以“非结核分枝杆菌,儿童,淋巴结炎”和“非结核分枝杆菌,儿童,腮腺”为检索词,在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知网数据库中进行检索,未检索到相关中文文献。阅读文献入选50例及本研究病例,共53例进行文献复习。结果:53例患者中,男性32例,女性21例,平均年龄为(2.71±1.52)岁。以反复颈面部肿物为主要表现,常为无痛性淋巴结肿大,病程1个月至1年,多数无发热,无明显咳嗽及其他呼吸道症状,彩色超声、CT及核磁检查提示腮腺脓肿,25例结核菌素皮肤试验阳性,10例脓液及病灶组织抗酸杆菌染色阳性,病理均提示慢性肉芽肿性炎,非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核酸阳性,抗酸杆菌染色阴性,脓液及病灶组织GeneXpert MTB/RIF阴性,血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阴性。经手术联合阿奇霉素、利福平、乙胺丁醇等抗感染治疗后痊愈,未再复发。结论:当婴幼儿反复出现单侧无痛性腮腺或耳前淋巴结肿大,皮肤潮红至紫罗兰色,不伴发热、咳嗽、消瘦、盗汗等全身症状,常规抗生素治疗效果差,血IGRA阴性,无活动性肺结核病史,需警惕非结核分枝杆菌腮腺淋巴结炎,确诊后需及时手术切除联合抗感染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感染 儿童 淋巴结炎 腮腺
下载PDF
72例儿童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临床分析
3
作者 刘丽艳 王平 +2 位作者 刘红彦 宋双双 李继安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21期26-29,74,共5页
目的探讨儿童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histiocytic necrotizing lymphadenitis,HNL)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山东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感染性疾病科诊治的72例HNL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症状、实... 目的探讨儿童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histiocytic necrotizing lymphadenitis,HNL)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山东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感染性疾病科诊治的72例HNL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病理表现、治疗及随访情况。结果72例患儿中男49例、女23例。发病年龄3~15岁,其中55例发病年龄为8~13岁,占76.4%;首次发病病程为2~60d,平均15d。所有患儿均有发热和淋巴结肿大,除1例患儿仅出现腹腔淋巴结病变外,其余患儿均有颈部淋巴结受累。少数患儿病程中出现皮疹、关节肿痛、无菌性脑膜炎等表现,1例患儿合并冠状动脉和颈静脉扩张。在疾病急性期,患儿多出现白细胞和血红蛋白降低、红细胞沉降率和乳酸脱氢酶升高。71例患儿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其中69例疗程为8~12周。初诊病例中随访时间最长的已近5年,除1例患儿进展为皮肤红斑狼疮外,没有病例复发或进展为其他免疫性疾病。结论儿童HNL好发于学龄期,总体发病率男童高于女童。HNL患儿多出现颈部淋巴结肿大,极少数仅累及深部淋巴结;也可引起血管病变。确诊后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2~3个月可减少复发、阻止疾病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 儿童 临床特征 预后
下载PDF
山羊伪结核棒状杆菌噬菌体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少飞 刘明杰 +7 位作者 姜悦才 李登亮 曹启航 陈凤强 高士孔 陈德坤 马文涛 赵慧英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17,共6页
为获得有效抗山羊伪结核棒状杆菌感染的生物制剂,根据NCBI登录的伪结核棒状杆菌菌株及棒状杆菌属噬菌体序列信息分别对其时间和地理分布进行统计,并以山羊伪结核棒状杆菌为宿主菌,从陕西有山羊伪结核患病史羊场的环境污水中分离噬菌体,... 为获得有效抗山羊伪结核棒状杆菌感染的生物制剂,根据NCBI登录的伪结核棒状杆菌菌株及棒状杆菌属噬菌体序列信息分别对其时间和地理分布进行统计,并以山羊伪结核棒状杆菌为宿主菌,从陕西有山羊伪结核患病史羊场的环境污水中分离噬菌体,采用双层平板法对该噬菌体进行分离和表征鉴定。结果显示,山羊伪结核棒状杆菌病的发生呈全球性分布,其中以美国与巴西最为严重,美国也是棒状杆菌属噬菌体分离株的主要来源地;分离出的1株噬菌体命名为M2;噬菌体M2呈典型的20面体结构,最佳感染复数为0.1,潜伏期为20 min,裂解周期为60 min,平均裂解量约为690 PFU/cell,表明获得了1株对伪结核棒状杆菌具有裂解作用的噬菌体。研究结果可为山羊伪结核棒状杆菌感染防控提供流行病学数据参考,并可为山羊伪结核棒状杆菌感染的临床治疗提供潜在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结核棒状杆菌 干酪性淋巴结炎 噬菌体 山羊
下载PDF
成人及儿童组织坏死性淋巴结炎临床特征及治疗
5
作者 费秀文 刘斯 +1 位作者 汪波 董爱梅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33-540,共8页
目的:分析组织坏死性淋巴结炎(histiocytic necrotizing lymphadenitis,HNL)的临床资料,比较成人及儿童临床资料的异同,加深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提高诊断率,减少误诊、误治。方法:收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2010年1月至2023年8月活检病理... 目的:分析组织坏死性淋巴结炎(histiocytic necrotizing lymphadenitis,HNL)的临床资料,比较成人及儿童临床资料的异同,加深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提高诊断率,减少误诊、误治。方法:收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2010年1月至2023年8月活检病理诊断为组织坏死性淋巴结炎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组织坏死性淋巴结炎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病理特征、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治疗及转归情况。根据年龄进行分组,比较儿童组(<16岁)和成人组(≥16岁)患者上述临床资料的差异。结果:入组的81例患者中,男42例,女39例,中位年龄为21(14,29)岁,中位病程为20.0(13.0,30.0)d,中位住院时长为13.0(10.0,15.0)d。首发症状有发热、淋巴结肿大及发热和淋巴结肿大同时起病。所有患者均有不同部位、不同大小的淋巴结肿大,96.3%(78/81)的患者伴颈部淋巴结肿大,双侧颈部淋巴结都肿大者占50.6%(41/81),锁骨上、腋窝或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者占55.6%(45/81),中位淋巴结直径为20.0(20.0,30.0)mm。仅有1例患者不伴有发热,其余80例患者均有发热,中位峰值体温为39.0(38.0,39.8)℃。伴随症状:皮疹7例(8.6%,7/81)、乏力28例(34.6%,28/81)、盗汗7例(8.6%,7/81)、畏寒寒战25例(25.3%,25/81)、肌肉酸痛11例(13.6%,11/81)、关节痛5例(6.2%,5/81)。肝脾肿大有17例(21.0%,17/81),其中脾大12例,占肝脾大的70.6%(12/17)。68.8%(55/80)的患者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s,WBC)计数下降,47.5%(38/80)淋巴细胞(lymphocyte,LY)比例升高,53.4%(39/73)超敏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升高,79.2%(57/72)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升高,22.2%(18/81)谷丙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升高,27.2%(22/81)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升高,81.6%(62/76)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升高。81例患者均进行了淋巴结活检病理检查,77.8%(63/81)的患者淋巴结活检病理组织学表现为淋巴结内结构大部分破坏或消失,16.0%(13/81)淋巴结结构尚存或存在,淋巴结结构增生、淋巴结结构正常各占1.2%(1/81),3.7%(3/81)的患者未记录淋巴结结构。67例进行了免疫组织化学染色,CD3+、CD68(KP1)+分别占97.0%(65/67),MPO+占94.0%(63/67)。51例(63.0%,51/81)患者在明确诊断后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其中糖皮质激素治疗后体温恢复正常的中位数时间为1.0(1.0,4.0)d,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最好时体温可当天下降至正常。成人组和儿童组在住院时长、是否有前驱诱因、是否伴随畏寒寒战、超敏CRP升高率、是否应用抗生素、是否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如出现不明原因发热、浅表淋巴结肿大及白细胞减少为临床特征的病例,且一般抗感染药物治疗无效时,应考虑组织坏死性淋巴结炎,需尽早行淋巴结活检以明确诊断,减少误诊、误治,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糖皮质激素治疗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坏死性淋巴结炎 成人 儿童
下载PDF
Diagnostic Utility of Interferon-Gamma Release Assay in Tuberculous Lymphadenitis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昕超 叶素素 +8 位作者 王文泽 张月秋 张丽帆 潘晓承 周子月 张妙颜 刘江浩 梁智勇 刘晓清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 CAS CSCD 2019年第4期233-240,共8页
Objective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diagnostic performance of T-SPOT.TB for tuberculous lymphadenitis.Methods Suspected tuberculous lymphadenitis patients between September 2010 and September 2018 who ... Objective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diagnostic performance of T-SPOT.TB for tuberculous lymphadenitis.Methods Suspected tuberculous lymphadenitis patients between September 2010 and September 2018 who had both peripheral blood T-SPOT.TB test and lymph node biopsy were retrospectively enrolled in this study.The cutoff value of T-SPOT.TB test for peripheral blood was set as 24 spot forming cell(SFC)/106 periphreral blood monocyte cell(PBMC)according to the instruction of testing kits.The gold standard for diagnosis of TBL was the combination of microbiology results,histopathology results and patient's response to anti-TB treatment.Diagnostic efficacy of T-SPOT.TB was evaluated,including sensitivity,specificity,accuracy,predictive values,and likelihood ratio.Results Among 91 patients who met the inclusion criteria,we excluded 8 cases with incomplete clinical information and 6 cases who lost to follow-up.According to the gold standard,there were 37 cases of true TBL(9 confirmed TBL and 28 probable TBL),30 cases of non-TBL,and 10 cases of clinically indeterminate diagnosis who were excluded from the final analyses.The T-SPOT.TB tests yielded 43 cases of positive response and 24 cases of negative response.The sensitivity,specificity,accuracy,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PPV),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NPV),positive likelihood ratio(PLR)and negative likelihood ratio(NLR)of peripheral blood T-SPOT.TB for diagnosing TBL were 89.2%,66.7%,79.1%,76.7%,83.3%,2.68 and 0.16,respectively.The number of SFCs of T-SPOT.TB in TBL patients[432(134-1264)/106 PBMCs]was higher than that in non-TBL patients[0(0-30)/106 PBMCs]with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Z=-5.306,P<0.001).Conclusion T-SPOT.TB is a rapid and simple diagnostic test for TBL with a high sensitivity and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uberculous lymphadenitis(TBL) T-SPOT.TB diagnostic test sensitivity SPECIFICITY
下载PDF
柴元方治疗儿童气滞血瘀型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葛丹阳 李文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5期871-874,共4页
目的探究柴元方治疗儿童气滞血瘀型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儿科门诊收治的120例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接受柴元方治疗,对照组接受头孢克... 目的探究柴元方治疗儿童气滞血瘀型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儿科门诊收治的120例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接受柴元方治疗,对照组接受头孢克洛治疗,2组均治疗10天,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1.6%,高于对照组的75.0%,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其中,治疗组在腹痛积分、腹部压痛积分和烦躁、夜寐、腹胀、排便的次要症状积分以及肠系膜淋巴结长、短径的改善上,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柴元方治疗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系膜淋巴结炎 柴元方 气滞血瘀型 临床研究
下载PDF
脾胃虚寒型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经验探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沛琼 孙丽平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24年第1期85-88,共4页
探讨孙丽平教授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经验。孙丽平教授认为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病位在脾胃,内因责之为小儿脾常不足,稚阳未充,外因责之为气候寒冷、过食寒凉及药物所伤,本病分为发作期与缓解期两期治疗,发作期以“软坚散结,温中... 探讨孙丽平教授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经验。孙丽平教授认为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病位在脾胃,内因责之为小儿脾常不足,稚阳未充,外因责之为气候寒冷、过食寒凉及药物所伤,本病分为发作期与缓解期两期治疗,发作期以“软坚散结,温中止痛”为原则,宜用天术散加减,消补兼施,以消为主;缓解期以“补脾益气,温中补虚”为原则,以补为主,宜用参苓白术散加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系膜淋巴结炎 天术散 孙丽平 中医疗法 儿童
下载PDF
甲泼尼龙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小儿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合并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的效果分析
9
作者 马辰晖 李福海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19期9-11,共3页
目的:分析甲泼尼龙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小儿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HNL)合并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MAS)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3年12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收治的HNL合并MAS患儿72例为观察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目的:分析甲泼尼龙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小儿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HNL)合并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MAS)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3年12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收治的HNL合并MAS患儿72例为观察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甲泼尼龙治疗,观察组给予甲泼尼龙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比较两组血清指标、症状评分、免疫指标。结果:治疗前,两组红细胞沉降率(ESR)、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计数(WB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ESR、TNF-α水平降低,WBC水平升高,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发热、淋巴结肿大、皮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发热、淋巴结肿大、皮疹评分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CD3^(+)、CD4^(+)、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D3^(+)、CD4^(+)水平升高,CD8^(+)水平降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泼尼龙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小儿HNL合并MAS的效果显著,可减轻炎性反应,缓解临床症状,调节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 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 甲泼尼龙 地塞米松
下载PDF
儿童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康清燕 元熙哲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32期189-194,共6页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是一种罕见的、非肿瘤性自限性疾病,病因及发病机制不明。儿童患病人群以学龄期儿童较常见。临床上以发热、颈部淋巴结肿大为主要表现,其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缺乏特异性,常被误诊,确诊依赖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是一种罕见的、非肿瘤性自限性疾病,病因及发病机制不明。儿童患病人群以学龄期儿童较常见。临床上以发热、颈部淋巴结肿大为主要表现,其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缺乏特异性,常被误诊,确诊依赖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或淋巴结活检病理组织学检查。多数患者采取对症支持治疗,少数患者需使用类固醇、免疫抑制及免疫支持治疗。本病中的罕见病例可伴有中枢或外周神经系统受累,严重者可并发多器官损伤,部分患儿有复发及继发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风险,故应尽早诊断、避免过度诊疗,需长期随访监测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 亚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 菊池-藤本病 发热
下载PDF
脏腑点穴配合揿针治疗胃肠结热证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效果
11
作者 付殿跃 李志新 +2 位作者 焦永波 赵伟 张温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3期143-148,共6页
目的 探讨脏腑点穴配合揿针治疗胃肠结热证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ML)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5月—2023年5月120例胃肠结热证小儿ML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点穴组、揿针组、联合组,每组40例。3组予以头孢克肟、利巴韦林治疗,在此基础上,... 目的 探讨脏腑点穴配合揿针治疗胃肠结热证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ML)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5月—2023年5月120例胃肠结热证小儿ML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点穴组、揿针组、联合组,每组40例。3组予以头孢克肟、利巴韦林治疗,在此基础上,点穴组予以脏腑点穴,揿针组予以揿针治疗,联合组予以脏腑点穴联合揿针治疗。统计3组临床疗效,对比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腹部彩色多普勒检查参数、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免疫球蛋白A、G水平及肠道菌群变化。结果 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7.50%(39/40),高于点穴组的80.00%(32/40)、揿针组77.50%(31/40)(P<0.05)。治疗后,联合组中医证候主症和次症积分、淋巴结横径及纵径低于点穴组、揿针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水平低于点穴组、揿针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免疫球蛋白A、G水平高于点穴组、揿针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乳杆菌、双歧杆菌高于点穴组、揿针组,肠杆菌、大肠埃希菌低于点穴组、揿针组(P<0.05)。点穴组与揿针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脏腑点穴配合揿针治疗胃肠结热证小儿ML的效果显著,可改善临床症状,缩小增大淋巴结,抑制炎症反应,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纠正肠道菌群失衡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系膜淋巴结炎 儿童 胃肠结热 脏腑点穴 揿针 肠道菌群 C反应蛋白 免疫功能
下载PDF
针刺公孙、四缝穴配合脏腑点穴对胃肠结热型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疗效观察
12
作者 付殿跃 李志新 +1 位作者 杨英伟 焦永波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82-85,89,共5页
目的分析针刺公孙、四缝穴配合脏腑点穴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胃肠结热型)的疗效以及对血清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血管活性肠肽(VIP)的影响。方法选择肠系膜淋巴结炎(胃肠结热型)患儿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目的分析针刺公孙、四缝穴配合脏腑点穴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胃肠结热型)的疗效以及对血清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血管活性肠肽(VIP)的影响。方法选择肠系膜淋巴结炎(胃肠结热型)患儿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0,予常规治疗+针刺公孙、四缝穴)与研究组(n=30,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使用脏腑点穴)。比较2组临床疗效、主要症状与体征变化,并检测血清I-FABP、VIP表达水平。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2组血清I-FABP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血清I-FAB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2组血清VIP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血清VIP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研究组主要症状与体征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公孙、四缝穴配合脏腑点穴可用于治疗胃肠结热型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能够调理和改善胃肠道功能,调节血清I-FABP、VI水平,缓解患儿主要症状与体征,临床可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 胃肠结热型 针刺 脏腑点穴 血清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血管活性肠肽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亚雷 李晨帅 《基层中医药》 2024年第8期118-124,共7页
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是儿科一种常见的急腹症,严重危害患儿的身心健康,近年来逐渐成为研究热点。目前我国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西医治疗多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但是容易反复发作,尚存在药物过敏、耐药及不良反应多等不足。中医辨证论治诊... 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是儿科一种常见的急腹症,严重危害患儿的身心健康,近年来逐渐成为研究热点。目前我国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西医治疗多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但是容易反复发作,尚存在药物过敏、耐药及不良反应多等不足。中医辨证论治诊疗该病具有独特的优势,中医内治及外治疗法均疗效显著。本文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近5年(2019—2023年)中文相关文献,归纳总结了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病因病机、诊断标准、中医内治和外治疗法等研究,以期为临床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 儿童 中医药 临床研究 综述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鉴别小儿急性阑尾炎与肠系膜淋巴结炎的准确率分析
14
作者 蔡晓军 耿豆豆 许松涛 《实用医技杂志》 2024年第5期337-339,共3页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鉴别小儿急性阑尾炎与肠系膜淋巴炎的准确率。方法选取我院门诊外科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腹痛症疑似急性阑尾炎或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76例,给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病理组织学检查。以病理组织学检查...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鉴别小儿急性阑尾炎与肠系膜淋巴炎的准确率。方法选取我院门诊外科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腹痛症疑似急性阑尾炎或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76例,给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病理组织学检查。以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评估彩色多普勒超声鉴别诊断小儿急性阑尾炎、肠系膜淋巴结炎的准确率及不同疾病声像图特征。结果76例患儿中,病理组织学检查出急性阑尾炎47例,肠系膜淋巴结炎29例,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出急性阑尾炎46例,肠系膜淋巴结炎30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鉴别小儿急性阑尾炎的灵敏度为97.9%(47/48)、特异度100%(29/29)、准确率97.9%(46/47)、阳性预测值100%(47/47)、阴性预测值96.7%(29/3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鉴别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灵敏度为100%(29/29)、特异度97.9%(47/48)、准确度98.7%(75/76)、阳性预测值96.7%(29/30)、阴性预测值100%(47/47)。小儿急性阑尾炎与肠系膜淋巴结炎的声像图特征差异明显,其中小儿急性阑尾炎患儿的阑尾肿大,呈不规则低回声,血流信号丰富,血流性状不规则;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的淋巴增大,呈均匀的低回声,血流信号丰富,血流性状规则。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鉴别小儿急性阑尾炎与肠系膜淋巴炎的准确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急性阑尾炎 儿童 肠系膜淋巴结炎 准确率
下载PDF
高频超声检查在小儿急性阑尾炎、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临床诊断中的准确性研究
15
作者 周敬 马敬敬 曹海玮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7期107-108,共2页
目的分析高频超声检查在小儿急性阑尾炎、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临床诊断中的准确性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1年2月本院收治的腹痛患者103例。以临床诊断结果为参考,统计高频超声对小儿急性阑尾炎、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结果,计算高... 目的分析高频超声检查在小儿急性阑尾炎、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临床诊断中的准确性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1年2月本院收治的腹痛患者103例。以临床诊断结果为参考,统计高频超声对小儿急性阑尾炎、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结果,计算高频超声诊断疾病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101例腹痛患儿中,临床诊断结果显示有59例小儿急性阑尾炎,42例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高频超声检出57例小儿急性阑尾炎、40例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对小儿急性阑尾炎诊断准确性为96.61%,对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准确性为95.24%,与临床诊断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频超声检查对小儿急性阑尾炎敏感性为86.44%、特异性为92.86%,对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敏感性为92.86%、特异性为89.83%。高频超声检查对小儿急性阑尾炎阳性预测值为94.44%、阴性预测值为82.97%,对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阳性预测值为86.67%、阴性预测值为94.64%。结论小儿急性阑尾炎和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在高频超声检查中均具有较高诊断准确性且临床指标诊断性较高,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超声检查 小儿急性阑尾炎 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 准确性
下载PDF
基于黄元御土枢四象一气周流理论论治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
16
作者 何琪 肖勇洪 姚波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13期58-60,共3页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是儿科临床常见病,常继发于外感病或肠道炎症后,其典型症状表现为迸发腹痛,反复发作,病情缠绵。中医药作为一种综合疗法对此病效果确切。黄元御乃清代著名医家,文章基于其“土枢四象,一气周流”理论,从气机升降的角...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是儿科临床常见病,常继发于外感病或肠道炎症后,其典型症状表现为迸发腹痛,反复发作,病情缠绵。中医药作为一种综合疗法对此病效果确切。黄元御乃清代著名医家,文章基于其“土枢四象,一气周流”理论,从气机升降的角度讨论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论治,认为此病病机主要与脾虚湿困、肝木郁遏、肾阳亏虚有关,治疗上应从“培土祛湿、固护阳气”“疏肝利胆、调理气机”“补肾助阳、以温寒泉”等方面着手,以恢复机体“一气”之周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痛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 一气周流 黄元御
下载PDF
四逆散合金铃子散加减联合推拿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疗效研究
17
作者 吕化伟 《中国处方药》 2024年第7期140-143,共4页
目的观察四逆散合金铃子散加减联合推拿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疗效。方法将2022年1月~2023年2月收治的符合要求的80例肠系膜淋巴结炎气滞血瘀证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组基础上予四... 目的观察四逆散合金铃子散加减联合推拿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疗效。方法将2022年1月~2023年2月收治的符合要求的80例肠系膜淋巴结炎气滞血瘀证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组基础上予四逆散合金铃子散加减联合推拿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总有效率,治疗前、治疗后3、5、7和10 d腹痛程度评分,腹痛缓解、消失时间;根据超声检查结果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肠系膜淋巴结纵径、横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评分,降钙素原(PC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内皮素-1(ET-1)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0.00%,较对照组的72.50%高(P<0.05);治疗后3、5、7和10 d,观察组腹痛程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腹痛缓解和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肠系膜淋巴结的纵径、横径均较治疗前缩小(P<0.05),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PCT和ET-1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CGRP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逆散合金铃子散加减联合推拿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气滞血瘀证患者,可显著减轻腹痛,缩小肠系膜淋巴结,减轻中医证候,并可改善生化指标水平,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 四逆散 金铃子散 推拿 降钙素原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内皮素-1
下载PDF
分析桂枝加芍药汤合消瘰丸加减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价值
18
作者 刁希重 曲玲玲 刁丽娜 《中外医疗》 2024年第17期170-174,共5页
目的 分析小儿肠系膜淋巴炎实施桂枝芍药汤合消瘰丸加减治疗的价值。方法 方便选取龙口市中医医院于2022年12月—2023年12月收治的84例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组,每组42例,比照组行传统治疗,实践组行桂枝加芍药汤... 目的 分析小儿肠系膜淋巴炎实施桂枝芍药汤合消瘰丸加减治疗的价值。方法 方便选取龙口市中医医院于2022年12月—2023年12月收治的84例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组,每组42例,比照组行传统治疗,实践组行桂枝加芍药汤合消瘰丸加减治疗,比较两组炎症指标、肠系淋巴结双径、症状积分、症状恢复时间和疗效。结果 治疗前,两组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以及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实践组CRP、PCT均低于比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肠系淋巴结长径以及短径均低于治疗前,实践组更低于比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恶心呕吐以及腹痛恶寒的症状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实践组更低于比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实践组症状恢复时间均短于比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践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62%,高于比照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74,P<0.05)。结论 桂枝芍药汤合消瘰丸加减方案疗效好,能迅速减轻患儿炎症,改善肠系膜淋巴结炎的相关症状,缩短症状消除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枝加芍药汤 临床疗效 肠系膜淋巴结炎 不良反应 消瘰丸
下载PDF
彩超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意义
19
作者 胡春玲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4年第1期47-49,共3页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86例疑似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患儿临床资料,均行常规超声及CDFI检查,统计肠系膜淋...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86例疑似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患儿临床资料,均行常规超声及CDFI检查,统计肠系膜淋巴结炎检出情况,并以临床综合诊断为金标准,分析两种超声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采用kappa检验验证两种超声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与临床综合诊断的一致性;比较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治疗前后血流状况变化;比较本病与非本病患儿最大肠系膜淋巴结横径、纵径差异;分析超声图像表现。结果:86例疑似患儿经临床综合诊断确诊68例为肠系膜淋巴结炎,其中常规超声检出60例,阳性检出率为88.24%;CDFI检出67例,阳性检出率为98.53%;CDFI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灵敏度、准确度高于常规超声(P<0.05);kappa检验显示,常规超声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与临床综合诊断的一致性尚可(kappa=0.698,P=0.000),CDFI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与临床综合诊断的一致性极好(kappa=0.897,P=0.000);68例患儿治疗后无血流占比高于治疗前(P<0.05);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最大肠系膜淋巴结横径、纵径高于非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P<0.05);肠系膜淋巴结炎:肠系淋巴结多分布于右下腹,形态呈椭圆形、肾形,包膜完整,呈均匀低回声,皮髓质界限模糊,且血流显像存在血流信号,以条状血流多见。正常肠系膜淋巴结:可探及淋巴结分布于右下腹、脐周居多,形态上呈长椭圆形、肾形,低回声,血流显像示内部无血流信号,也可伴星点状血流。结论:CDFI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中价值较高,可提高疾病诊断的灵敏度、准确度,便于开展针对性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超声图像表现
下载PDF
柴枳败酱汤保留灌肠联合中药贴敷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效果研究
20
作者 杨祥正 尹宏智 万军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3期91-94,共4页
目的 研究分析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采用中药贴敷联合柴枳败酱汤保留灌肠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6月至2022年7月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龙岗)收治的180例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西医对照组(n=... 目的 研究分析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采用中药贴敷联合柴枳败酱汤保留灌肠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6月至2022年7月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龙岗)收治的180例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西医对照组(n=60)、中药灌肠治疗组(n=60)、灌肠+中药贴敷组(n=60),分别行西医解痉、抗炎治疗,柴枳败酱汤保留灌肠治疗,灌肠+中药贴敷治疗,比较三组的治疗有效率、中医证候积分以及淋巴结大小。结果 灌肠+中药贴敷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西医对照组和中药灌肠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三组中医证候积分、淋巴结大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灌肠+中药贴敷组的舌苔异常、大便异常、纳呆食少、脘腹胀满、腹痛评分均低于西医对照组和中药灌肠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灌肠+中药贴敷组的淋巴结横径和纵径均小于西医对照组和中药灌肠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治疗中,通过联合运用中药贴敷与柴枳败酱汤保留灌肠,可以使淋巴结纵、横径缩小,改善症状,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 中药贴敷 柴枳败酱汤保留灌肠 淋巴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