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粉煤灰酸法生产氧化铝过程中气体氧化剂氧化Fe^(2+)的动力学研究
1
作者 松丽涛 高桂梅 +3 位作者 王宏宾 曹坤 钞晓光 戴崟 《黄金》 CAS 2024年第10期91-95,共5页
对粉煤灰酸法生产氧化铝浸出液进行化学成分分析,结果显示:浸出液中铝、铁为主要元素,以氯化铝计的铝质量浓度为263.5 g/L,以FeO计的总铁质量浓度为4.4 g/L,Fe^(2+)质量浓度为2.17 g/L。开展了空气、富氧气体、臭氧气体氧化Fe^(2+)的氧... 对粉煤灰酸法生产氧化铝浸出液进行化学成分分析,结果显示:浸出液中铝、铁为主要元素,以氯化铝计的铝质量浓度为263.5 g/L,以FeO计的总铁质量浓度为4.4 g/L,Fe^(2+)质量浓度为2.17 g/L。开展了空气、富氧气体、臭氧气体氧化Fe^(2+)的氧化反应动力学研究,得到了3种气体氧化剂氧化Fe^(2+)的动力学方程,对比了3种气体氧化剂的氧化速率,发现臭氧气体氧化速率是富氧气体的1.7倍,是空气的1.9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亚铁离子 气体氧化剂 臭氧 富氧 动力学
下载PDF
氧化亚铁硫杆菌对亚铁离子的氧化及其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刘晓燕 王向东 +3 位作者 蒋文举 李霞 宋若远 林松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44-246,共3页
采用9K培养基研究了氧化亚铁硫杆菌氧化Fe2+过程中,pH和氧化还原电位的变化规律,并对Fe2+的氧化过程进行动力学分析,确定了其反应级数及反应速率常数。结果表明,(1)在温度为30℃,摇床转速为150r/min的条件下,氧化亚铁硫杆菌的最佳接种量... 采用9K培养基研究了氧化亚铁硫杆菌氧化Fe2+过程中,pH和氧化还原电位的变化规律,并对Fe2+的氧化过程进行动力学分析,确定了其反应级数及反应速率常数。结果表明,(1)在温度为30℃,摇床转速为150r/min的条件下,氧化亚铁硫杆菌的最佳接种量为10.0%;(2)Fe2+初始质量浓度在11.39~21.72g/L时,随着浓度的增大,Fe2+达到100%转化率需要的时间增加;(3)氧化亚铁硫杆菌对Fe2+的氧化可近似看作一级反应,反应速率常数为0.0527~0.0788h-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亚铁硫杆菌 Fe^2+氧化接种量 氧化动力学
下载PDF
氧化亚铁硫杆菌生长动力学参数 被引量:19
3
作者 闵小波 柴立元 +1 位作者 钟海云 张传福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440-443,共4页
基于Monod方程 ,推导并建立了氧化亚铁硫杆菌TD 10在含亚铁培养基中的生长响应模型。研究了以亚铁离子的氧化来表征氧化亚铁硫杆菌的生长过程 ;利用该模型 ,通过计算机拟合 ,确定了模型中细菌生长动力学参数 ,并用该模型预示了最大比生... 基于Monod方程 ,推导并建立了氧化亚铁硫杆菌TD 10在含亚铁培养基中的生长响应模型。研究了以亚铁离子的氧化来表征氧化亚铁硫杆菌的生长过程 ;利用该模型 ,通过计算机拟合 ,确定了模型中细菌生长动力学参数 ,并用该模型预示了最大比生长速率 μm,营养物饱和常数K及细菌的初始浓度与得率系数的比值 ρ0b/Y变化时对细菌生长的影响。考察了不同二价铁离子初始浓度、温度和接种量时亚铁离子浓度的变化 ,从而确定了各实验条件下的 μm,K及ρ0b/Y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亚铁硫杆菌 生长响应模型 动力学参数
下载PDF
活性FeS自燃发火反应及表观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高建村 满孝玫 +1 位作者 朱佳华 孟倩倩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30-35,共6页
为揭示FeS引起油气储罐和炼油设备着火、爆炸事故的机制,以防治FeS自燃,分析活性FeS氧化发火特性,构建自燃反应表观动力学模型。首先,利用差热天平测定室温时样品放热变化及热重变化,分析样品自燃发火倾向性及化学反应机制;然后,研究氧... 为揭示FeS引起油气储罐和炼油设备着火、爆炸事故的机制,以防治FeS自燃,分析活性FeS氧化发火特性,构建自燃反应表观动力学模型。首先,利用差热天平测定室温时样品放热变化及热重变化,分析样品自燃发火倾向性及化学反应机制;然后,研究氧气及空气气氛对FeS自燃反应的影响。首次通过试验证实,活性FeS在室温时即可与纯氧气或空气中的氧快速反应并释放大量热,且极易自燃;首次利用FWO法开展FeS室温下自燃反应表观动力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活性FeS样品在氧气中的自燃反应主要产物为Fe_2O_3,Fe_2(SO_4)_3和SO_2,表观活化能为57.101 k J/mol;在空气中的自燃反应主要产物为Fe_2O_3,S和SO_2,表观活化能为89.471 k 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硫化亚铁 自燃倾向 氧化反应 表观动力学 活化能
下载PDF
FeS的水蒸汽高温氧化动力学 被引量:6
5
作者 郭先健 刘纯鹏 《化工冶金》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09-213,共5页
通过测定脱硫速率。研究了FeS的水蒸汽高温氧化动力学FeS的水蒸汽氧化产物为Fe3O4,未反应物转变成类磁黄铁矿相(Fel-aS)反应初期铁先于硫被氧化,较致密的Fe3O4产物层形成后,流与铁同时被氧化实验数据与界面化学反应和固体产物层扩... 通过测定脱硫速率。研究了FeS的水蒸汽高温氧化动力学FeS的水蒸汽氧化产物为Fe3O4,未反应物转变成类磁黄铁矿相(Fel-aS)反应初期铁先于硫被氧化,较致密的Fe3O4产物层形成后,流与铁同时被氧化实验数据与界面化学反应和固体产物层扩散共同控制数学模型结果相吻合。反应活化能和扩散活化能分别为122DkJ/mol和90.2kJ/mol.增加水蒸汽流量可使产物层粒度变细,孔隙度降低流量为240ml/s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学 硫化亚铁 氧化
下载PDF
攀枝花铁精矿粉氧化过程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司新国 鲁雄刚 +2 位作者 李传维 郭曙强 丁伟中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6-61,共6页
采用热重分析法研究升温速率和反应气流量对铁精粉氧化过程的影响。采用积分法对不同气体流量条件下的热重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反应的动力学参数(表观活化能目。研究结果表明:升温速率和气体流量均能改变氧化产物的微观形貌;在整个氧化... 采用热重分析法研究升温速率和反应气流量对铁精粉氧化过程的影响。采用积分法对不同气体流量条件下的热重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反应的动力学参数(表观活化能目。研究结果表明:升温速率和气体流量均能改变氧化产物的微观形貌;在整个氧化反应过程中,主要步骤由外扩散型转变为内扩散型,最后转变为外扩散型;220~350℃时,表观活化能为48~52kJ/mol;400~600℃时,表观活化能为22~30kJ/mol;620~750℃时,表观活化能为11~15kJ/mol;当升温速率8℃/min时,反应的最佳气流晕为45mL/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精粉 氧化 反应动力学
下载PDF
生物脱硫固定床反应器中的Fe^(2+)氧化动力学 被引量:1
7
作者 温皓程 黄亚洁 +3 位作者 向海 杨譞 杨秋艳 张永奎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237-1240,共4页
生物脱硫技术中,Fe2+氧化速率是制约整个脱硫工艺效率的关键因素。以两种尺寸的木屑作为固定化载体,分析了反应器中Fe2+氧化动力学。根据所推导的Fe2+氧化动力学方程,对Fe2+浓度随时间衰减的实验值进行非线性拟合分析,确定了反应器分别... 生物脱硫技术中,Fe2+氧化速率是制约整个脱硫工艺效率的关键因素。以两种尺寸的木屑作为固定化载体,分析了反应器中Fe2+氧化动力学。根据所推导的Fe2+氧化动力学方程,对Fe2+浓度随时间衰减的实验值进行非线性拟合分析,确定了反应器分别采用两种载体在最优通气速率下的Fe2+氧化反应级数,并分析了木屑载体(b)的氧化动力学参数对通气速率的变化规律。采用所确定的反应级数,根据连续操作下的动力学方程及Fe2+转化率随稀释率变化的关系确定了连续操作下的反应速率常数分别为0.9698h-1·(g·L-1)0.1666、0.9042h-1·(g·L-1)0.1135。动力学曲线与真实值之间的相关系数R2均在0.99以上,具有良好的预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亚铁硫杆菌 二价铁 氧化动力学
下载PDF
细菌浸出硫化锌矿氧化动力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雷云 贾云芝 《有色金属》 CSCD 1999年第4期80-82,48,共4页
综述近年来氧化铁硫杆菌浸出硫化锌矿的反应机理及其氧化动力学的研究进展概况。对氧化铁微螺菌和氧化铁硫杆菌混合菌种浸出硫化锌矿的机理做了分析.并对开展混合茵浸出硫化锌矿的动力学模型研究提出建议.
关键词 细菌浸出 硫化锌矿 氧化动力学 氧化铁硫杆菌
下载PDF
双搅拌釜中半胱氨酸亚铁溶液吸收NO的传质-反应动力学 被引量:1
9
作者 李伟 吴成志 +1 位作者 马碧瑶 施耀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843-1848,共6页
以半胱氨酸亚铁络合物Fe(Ⅱ)(CyS)2作为吸收剂,在双搅拌釜内探讨了NO吸收反应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在pH=8·0,T=323K实验条件下,半胱氨酸亚铁溶液吸收NO气体为快速拟一级反应,得到二级反应速率常数k2=1·18×105m3·mol... 以半胱氨酸亚铁络合物Fe(Ⅱ)(CyS)2作为吸收剂,在双搅拌釜内探讨了NO吸收反应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在pH=8·0,T=323K实验条件下,半胱氨酸亚铁溶液吸收NO气体为快速拟一级反应,得到二级反应速率常数k2=1·18×105m3·mol-1·s-1.3种理论模型即膜模型、Danckwerts表面更新模型、Higbie渗透模型应用于该拟一级反应,增强因子的计算结果是相同的.实验获得的增强因子与模型计算值吻合较好,最大相对偏差不超过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胱氨酸亚铁 一氧化氮 传质一反应动力学 双搅拌釜
下载PDF
Leaching process of germanium oxide dust
10
作者 LIANG Jie WANG Hua 《Rare Metals》 SCIE EI CAS CSCD 2008年第6期555-559,共5页
A thermodynamic analysis on the acid leaching process of germanium oxide dust and discussion on the behaviors of main substances of the dust in the leaching process were carried out. The effects of temperature, acid c... A thermodynamic analysis on the acid leaching process of germanium oxide dust and discussion on the behaviors of main substances of the dust in the leaching process were carried out. The effects of temperature, acid concentration, leaching time and stirring speed on the leaching rate of germanium were investigated.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dust, the kinetics and reactive mechanism of acid leaching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leaching of the dust by acid belonged to "the unreacted core shrinking model" of producing solid outgrowth layer. The chemical reaction was controlled by inner diffusion process. The apparent activation energy of leaching process was 12.60 kJ/mol. The leaching reaction of germanium was determined to be mainly second order reaction. The optimum conditions were the reaction temperature of 363 K, the leaching time of 2.5 h, the stirring speed of 120 r/min, the solid-to-liquid ratio of 1/8 and the acid concentration of 120 g/L. Under these conditions, the leaching rate of germanium can come up to more than 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n-ferrous metallurgy leaching process kinetics metallurgical principle germanium oxide dust THERMODYNAMICS
下载PDF
络合铁法湿式脱硫再生反应动力学 被引量:10
11
作者 向言 俞英 黄海燕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7,共7页
络合铁湿法氧化脱硫工艺吸收效率高,可操作性强,多数脱硫剂可再生且经济环保,是脱硫研究的热点之一。针对脱硫剂EDTA-Fe(Ⅱ)溶液的氧化再生体系,采用静态的气液扩散反应器,运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络合铁法脱硫铁离子再生步骤过程中的反应... 络合铁湿法氧化脱硫工艺吸收效率高,可操作性强,多数脱硫剂可再生且经济环保,是脱硫研究的热点之一。针对脱硫剂EDTA-Fe(Ⅱ)溶液的氧化再生体系,采用静态的气液扩散反应器,运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络合铁法脱硫铁离子再生步骤过程中的反应动力学,建立了反应过程中络合亚铁浓度分布的理论模型并进行了模型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再生过程对于EDTA-Fe(Ⅱ)浓度、O2体积分数和体系氢离子浓度的反应级数依次为0.902、0.8和-0.152,反应表观活化能为14.24 kJ/mol。模型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吻合度较高,可以较好地预测再生过程中不同时刻对应的络合亚铁浓度变化。该模型对于指导络合铁脱硫再生反应器的设计和空气鼓风量、络合剂的补加量、添加位置等均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 动力学 氧化再生 络合亚铁 EDTA 脱硫
下载PDF
微纳米氧化铁粉低温还原动力学及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运佩 王兴庆 +1 位作者 戴瑞光 林峰 《上海金属》 CAS 2008年第5期44-47,51,共5页
研究了<1μm氧化铁粉在500℃、380℃、260℃、150℃温度下氢还原时,还原温度和氧化铁粉粒度对还原率、还原过程和还原产物相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500℃和380℃下还原速度较快,分别在15和23min后即能完成还原,在260℃和150℃下还原... 研究了<1μm氧化铁粉在500℃、380℃、260℃、150℃温度下氢还原时,还原温度和氧化铁粉粒度对还原率、还原过程和还原产物相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500℃和380℃下还原速度较快,分别在15和23min后即能完成还原,在260℃和150℃下还原甚为缓慢;粉末粒度的细化在还原初期可明显提高还原速度,但随着还原反应的进行,在试验条件下粒度对反应的有利影响逐渐减缓;在温度<570℃的低温下氧化铁还原过程经由Fe2O3→Fe3O4→Fe两步进行,其整个反应速率受控于Fe3O4还原为Fe的反应过程,实验中并没有发现富氏体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纳米氧化铁粉 低温还原 还原动力学 还原机理
下载PDF
氧化石墨烯/四氧化三铁磁性复合材料对Cr(Ⅵ)的吸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何睿 许艳玲 +2 位作者 曾希野 许文豪 白文杰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6,共6页
Cr(Ⅵ)是电镀工业中经常使用的一种重金属,也是电镀废液中难以处理的主要污染源之一。氧化石墨烯作为一种新型的单层二维材料,是一种优良的重金属离子吸附材料。本文成功制备了氧化石墨烯/四氧化三铁磁性复合材料,并以Cr(Ⅵ)为目标离子... Cr(Ⅵ)是电镀工业中经常使用的一种重金属,也是电镀废液中难以处理的主要污染源之一。氧化石墨烯作为一种新型的单层二维材料,是一种优良的重金属离子吸附材料。本文成功制备了氧化石墨烯/四氧化三铁磁性复合材料,并以Cr(Ⅵ)为目标离子,对其吸附分离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r(Ⅵ)的初始浓度和溶液pH对吸附量和去除率均有一定影响。pH为2时,吸附效果最好。动力学过程模拟和等温吸附模型模拟结果表明,该吸附材料与铬离子的吸附数据更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和Langmuir吸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烯 四氧化三铁 Cr(Ⅵ) 准二级动力学方程 LANGMUIR吸附
下载PDF
葡萄糖酸促进氧化亚铁硫杆菌磁小体合成的发酵动力学
14
作者 邢思雨 英高飞 +6 位作者 李薪同 张爽 刘涛 赵丹 王伟东 周宁一 晏磊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260-2276,共17页
【目的】明确不同种类有机物对氧化亚铁硫杆菌(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BYM磁小体形成的促进作用,为安全有效提升细菌磁小体产量提供新思路。【方法】以A.ferrooxidans BYM为目的菌株,采用单因素试验分析10种有机物对A.ferrooxi... 【目的】明确不同种类有机物对氧化亚铁硫杆菌(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BYM磁小体形成的促进作用,为安全有效提升细菌磁小体产量提供新思路。【方法】以A.ferrooxidans BYM为目的菌株,采用单因素试验分析10种有机物对A.ferrooxidans BYM亚铁氧化的影响,通过4 L发酵体系进一步筛选促进磁小体合成的有机物;通过分批发酵实验基于经典发酵动力学模型(Logistic、Luedeking-Piret、底物消耗动力学方程)分别构建A.ferrooxidans BYM菌体生长、磁小体合成以及亚铁消耗动力学模型。【结果】筛选得到10 mmol/L葡萄糖酸能使磁小体产量最高达到2.00×10^(-3)g/L,葡萄糖酸使A.ferrooxidans BYM细胞呈椭圆形,表面光滑;在葡萄糖酸作用下,A.ferrooxidans BYM的发酵符合Logistic、Luedeking-Piret、底物消耗动力学方程。【结论】添加10 mmol/L葡萄糖酸能够使A.ferrooxidans BYM磁小体产量提升8倍,葡萄糖酸通过改变细胞形态和表面结构促进磁小体合成,菌体生长、产物生成以及底物消耗动力学模型可以阐明A.ferrooxidans BYM在葡萄糖酸存在下的分批发酵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亚铁硫杆菌 磁小体 葡萄糖酸 发酵动力学 亚铁氧化
原文传递
氧化亚铁颗粒氢还原过程的结构演变 被引量:4
15
作者 杨晓波 胡晓军 +3 位作者 陈志远 党杰 方飞 周国治 《工程科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63-167,共5页
采用热重法实验研究了773~1273K氧化亚铁的等温氢还原动力学,发现873K温度以上,反应动力学曲线有明显转折,说明反应机理发生了变化.在973~1073K的温度范围,出现了反常的温度效应.即反应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减小.为讨论产物结构对... 采用热重法实验研究了773~1273K氧化亚铁的等温氢还原动力学,发现873K温度以上,反应动力学曲线有明显转折,说明反应机理发生了变化.在973~1073K的温度范围,出现了反常的温度效应.即反应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减小.为讨论产物结构对反应动力学的影响,分别对不同温度的反应产物,以及一定温度不同还原状态(不同反应时间)的产物进行形貌观察.结果显示.随着反应温度升高,还原产物表面的孔洞增多,枝状特征显著增加,而973K和1023K时表面的烧结现象明显.一定温度下,随着反应进行,表面的孔洞增多,并逐渐出现烧结.973K和1023K温度条件下反应产物大体保留原来的大颗粒外形,而1173K时还原2min开始,就大量出现枝状产物,并逐渐烧结.结合产物形貌变化和反应动力学曲线,反应前期为界面化学反应控速,随着反应进行.还原的金属铁发生烧结现象,致密的结构阻碍了产物气体向外扩散,反应控速环节转变为产物气体的外扩散,还原速率也随之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还原 还原动力学 温度效应 氧化亚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