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MODEL OF TWO-PHASE EQUILIBRIUM FOR FORMATION OF KINK-BANDS IN ROCKS
1
作者 Dexuan Qi Yitong Zhang +1 位作者 Jiaxing Ning Jiafu Xu 《Acta Mechanica Solida Sinica》 SCIE EI 2011年第2期166-175,共10页
Kink-bands in rocks have been widely observed in nature and imitated in the laboratory, and the mechanism of their formation has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from various researchers for many years. In this paper, a two-p... Kink-bands in rocks have been widely observed in nature and imitated in the laboratory, and the mechanism of their formation has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from various researchers for many years. In this paper, a two-phase equilibrium model is presented in which the kink-bands are considered as a high-strain phase and the other regions outside kink-bands as a low-strain phase and the discontinuity of the deformation gradient and stresses is permitted across the interface between those two phases. Based on the present model, we conduct the analysis for the rocks under plane strain compression by finding the minimum value of the compressive loading at which the governing equations have real, physically acceptable solutions. It is revealed that for the rocks with strain-softening behaviour, two-phase equilibrium solutions exist, and the critical value of the compressive loading, the inclination angle of the kink-band, and the stresses and strains inside and outside kink-bands can all be determined by the solution, which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experimental measurements and observ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ink-band ROCKS strain localization two-phase equilibrium
原文传递
新疆库车新生代前陆褶皱冲断带的变形特征、时代和机制 被引量:45
2
作者 李曰俊 吴根耀 +3 位作者 雷刚林 张敬洲 王月然 刘亚雷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88-506,共19页
库车前陆褶皱冲断带自北向南可分为基底冲断带、箱状背斜带、梳状背斜带和挠曲褶皱带,东西方向上可分为西段、中段和东段。本文分段叙述了各变形带的变形特征,指出东段箱状背斜带不发育,秋里塔格山脉(构造带)东延未进入东段,因而总体看... 库车前陆褶皱冲断带自北向南可分为基底冲断带、箱状背斜带、梳状背斜带和挠曲褶皱带,东西方向上可分为西段、中段和东段。本文分段叙述了各变形带的变形特征,指出东段箱状背斜带不发育,秋里塔格山脉(构造带)东延未进入东段,因而总体看自西向东变形强度减弱,地形上趋于夷平。该冲断带的形成经历了两次重大的冲断活动,分别发生在中新世和早(-中)更新世;相应地,该带可分为南、北两个"盆""山"亚系统,两者在地层记录、变形期次和变形机制上尚有若干差异。库车前陆褶皱冲断带的发育,除了受南天山的冲断和向南扩展引起的近南北向挤压应力场控制外,还受到基底断裂在新生代的活化和膏盐层底辟的制约,前者以近北西向的构造变换带及其共轭发育的近北东向断层最为重要,后者既控制了秋里塔格山脉的形成(主要受垂直的挤压应力场作用),也在库车前陆褶皱冲断带东西方向的变形分段中起了重要作用。文章还讨论了变形与地貌发育的关系和在油气勘探中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陆褶皱冲断带 膝褶皱 两期冲断 基底断裂 膏盐层底辟 新生代 新疆库车
下载PDF
膝褶、膝褶带、共轭膝褶带——一种可能的新型油气构造样式 被引量:8
3
作者 张波 李生福 +2 位作者 张进江 郑亚东 张仲培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2-39,71,共9页
受控于最大有效力矩准则的共轭膝褶带,是各向异性岩石中较为常见的构造变形样式,依据大量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资料及勘探实践成果,结合膝褶带几何学、形成机制以及地球物理资料解释成果等综合分析认为,大型膝褶带和共轭膝褶带可能被误解... 受控于最大有效力矩准则的共轭膝褶带,是各向异性岩石中较为常见的构造变形样式,依据大量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资料及勘探实践成果,结合膝褶带几何学、形成机制以及地球物理资料解释成果等综合分析认为,大型膝褶带和共轭膝褶带可能被误解释为"两断夹一隆"的构造形态,原先一些构造样式被解释为高角度逆冲断层的地方更可能是膝褶的枢纽带。研究结果认为,膝褶带具备形成油气构造圈闭的物质条件,可形成有利油气聚集区;膝褶带和共扼膝褶带作为非主造山期构造在油气勘探和构造解释上应引起石油地质学家和地球物理学家的重视;结合野外地质构造观测,利用地球物理资料准确识别和区分膝褶带构造与断裂构造是寻找油气构造圈闭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褶 膝褶带 共扼膝褶带 褶皱 最大有效力矩 含油气构造 构造圈闭 油气聚集区
下载PDF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冻胶纺丝-拉伸纤维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肖长发 安树林 +1 位作者 贾广霞 张宇峰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71-177,共7页
以煤油为溶剂,汽油为萃取剂,采用冻胶纺丝拉伸技术纺制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纤维.利用广角X射线衍射(WAXD)试验、偏光显微镜(POM)观察等方法研究了拉伸过程中纤维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拉伸过程... 以煤油为溶剂,汽油为萃取剂,采用冻胶纺丝拉伸技术纺制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纤维.利用广角X射线衍射(WAXD)试验、偏光显微镜(POM)观察等方法研究了拉伸过程中纤维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拉伸过程中,纤维大分子折叠链向伸直链转变的同时,斜方结晶的堆砌密度增大,微晶尺寸分布变窄并趋于均匀,拉伸40倍纤维的晶胞参数为a=0732nm,b=0491nm,c=0254nm.在拉伸40倍左右的纤维中还能观察到因大分子结晶晶面滑移而产生的折皱带结构.在作者研究条件下,观察不到折皱带结构对纤维整体的取向态和结晶态结构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分子量 冻胶纺丝 拉伸纤维 结构 聚乙烯纤维
下载PDF
新疆巴楚地区共轭膝折带的物理模拟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闫淑玉 张进江 +2 位作者 张波 孟树 王晓先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4-31,共8页
本文以塔里木地区巴楚隆起地层及构造为原型,设计了3层结构模型:底部为黄油层,作为滑脱层;中间为黏土层,模拟该地区膝折发育的地层;上部为细砂层,模拟上部松散沉积。研究了挤压速率、黄油层厚度、砂层厚度等因素对共轭膝折带形成的影响... 本文以塔里木地区巴楚隆起地层及构造为原型,设计了3层结构模型:底部为黄油层,作为滑脱层;中间为黏土层,模拟该地区膝折发育的地层;上部为细砂层,模拟上部松散沉积。研究了挤压速率、黄油层厚度、砂层厚度等因素对共轭膝折带形成的影响,对共轭膝折带的形成和演化阶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形成膝折带的有利条件是较厚的基底滑脱单元、上覆压力,中等挤压速率;在基底滑脱单元较厚的条件下,首先在能干单元的边部发育逆冲断裂体系,随后在能干单元的中央位置发育膝折型褶皱;膝折构造产生之后,随着挤压变形的持续进行,将产生调节断裂;在持续的挤压应变环境中,膝折型褶皱的演变基本经历了宽缓褶皱→紧闭褶皱→突起构造变形或断层调节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楚地区 共轭膝折带 物理模拟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巴楚褶皱带构造几何学及其构造物理模拟 被引量:5
6
作者 张波 闫淑玉 +5 位作者 张仲培 张进江 郑亚东 王晓先 王盟 王佳敏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2-104,共13页
基于精细的构造几何学和运动学观测,结合砂箱模拟实验结果分析,将塔里木盆地巴楚褶皱带解释为不同规模膝褶带形成的大型背斜构造,与断裂作用无关。新解释强调巴楚褶皱带为膝褶型背斜变形,系膝褶带围限而形成的褶皱。该类型构造具有如下... 基于精细的构造几何学和运动学观测,结合砂箱模拟实验结果分析,将塔里木盆地巴楚褶皱带解释为不同规模膝褶带形成的大型背斜构造,与断裂作用无关。新解释强调巴楚褶皱带为膝褶型背斜变形,系膝褶带围限而形成的褶皱。该类型构造具有如下几何学特征:带内地层发生一定角度的倾斜,具有一定宽度,膝褶带两侧边界近于平行,膝褶带与带外地层呈高角度关系,部分膝褶带呈共轭出现。砂箱模拟实验重现了盆地腹地膝褶带发育和演化的全过程:宽缓拆离褶皱→紧闭拆离褶皱→褶皱突起→断层调节改造作用,模拟结果证明膝褶带是巴楚隆起形成过程的重要构造要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楚褶皱带 几何学 膝褶带 断层 模拟实验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巴楚地区大型膝褶带的发现及油气勘探意义 被引量:5
7
作者 王毅 张仲培 +3 位作者 张波 云金表 刘士林 宋海明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14-924,949,共12页
利用野外地表露头、重新处理的地震反射剖面及钻井资料,详细解析并重新认识了巴楚隆起的构造变形特征,提出巴楚地区以往解释的主导构造样式"两断夹一隆"中的具高角度特征的"断层"大多数并不是断裂,而是大型膝褶带,&... 利用野外地表露头、重新处理的地震反射剖面及钻井资料,详细解析并重新认识了巴楚隆起的构造变形特征,提出巴楚地区以往解释的主导构造样式"两断夹一隆"中的具高角度特征的"断层"大多数并不是断裂,而是大型膝褶带,"两断夹一隆"中的"两断"实际是一对共轭膝褶带。同时提出,这种具高角度特征的膝褶带及其褶皱构造是克拉通盆地内在挤压背景下的一种重要变形样式,膏盐层与不连续地层界面的广泛发育以及区域顺层挤压缩短变形是该区形成大型膝褶带的重要地质因素。结合膝褶带的形成机制,分析了它与大型断裂带的区别,并建立了识别地下大型膝褶带的几何形态、地震反射和应力指示等标志。在巴楚隆起形成演化历史研究基础上,探讨了巴楚地区古生界膝褶变形在改善储层和形成圈闭方面的油气地质意义,分析了其油气勘探前景,并指出了寻找大型膝褶型背斜油气藏的有利区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褶带 构造样式 圈闭 巴楚地区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膝褶带构造及其地球物理正演 被引量:5
8
作者 张波 张仲培 +2 位作者 郑亚东 张进江 闫淑玉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5-115,共11页
通过构建一系列理想的膝褶带地质模型,利用四阶有限差分法单炮记录正演模拟方法,对各类型膝褶带在地震反射剖面上的图像几何学特征进行了正演。正演结果分析表明:1)在地震剖面上,膝褶带变形样式不同于断层构造样式,膝褶带在地震剖面上... 通过构建一系列理想的膝褶带地质模型,利用四阶有限差分法单炮记录正演模拟方法,对各类型膝褶带在地震反射剖面上的图像几何学特征进行了正演。正演结果分析表明:1)在地震剖面上,膝褶带变形样式不同于断层构造样式,膝褶带在地震剖面上具有一定宽度,带内地震信息呈低振幅、信息模糊或空白带;2)膝褶带内外角之间的变化,即膝褶带内地层产状的倾角变化,对地震反射信息影响巨大;3)在膝褶带内地层陡立或近于直立的情况下,地震反射界面从膝褶带外向内追踪困难,且发生反射界面信息假象。这些地球物理正演结果为实际地震剖面的构造解释、膝褶与断裂构造的区分提供基本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褶 地质模型 速度模型 正演
下载PDF
沉积岩折曲带形成的弹塑性相变模型 被引量:3
9
作者 任述光 张义同 +1 位作者 徐家福 谢宇新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55-260,共6页
为了揭示岩石折曲带的形成机理,建立了沉积岩折曲带形成的弹塑性相变分析模型.考虑到跨越折曲带界面变形梯度和应力的不连续,强加了跨越界面的力的连续性和相变Maxwell条件.应用基于Drucker-Prager屈服准则的沉积岩的弹塑性本构方程,建... 为了揭示岩石折曲带的形成机理,建立了沉积岩折曲带形成的弹塑性相变分析模型.考虑到跨越折曲带界面变形梯度和应力的不连续,强加了跨越界面的力的连续性和相变Maxwell条件.应用基于Drucker-Prager屈服准则的沉积岩的弹塑性本构方程,建立了平面应变下沉积岩挤压折曲形成的控制方程模型.该模型可以预测折曲带形成时的挤压应力、折曲带内外的应力和应变、折曲带倾角和折曲角等.数值求解表明,预测结果和实验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折曲带 沉积岩 相变 弹塑性
下载PDF
利用河流阶地限定活动逆断层相关褶皱晚第四纪变形机制和速率:方法与认识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涛 陈杰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78-488,共11页
发育在褶皱区的河流阶地作为一种发育广泛、易于定年的被动变形的地貌标志物,已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活动逆断层相关褶皱晚第四纪变形的研究中;结合前生长地层和生长地层,可限定褶皱缩短总量和变形起始时间等参数,恢复从开始生长至晚第四... 发育在褶皱区的河流阶地作为一种发育广泛、易于定年的被动变形的地貌标志物,已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活动逆断层相关褶皱晚第四纪变形的研究中;结合前生长地层和生长地层,可限定褶皱缩短总量和变形起始时间等参数,恢复从开始生长至晚第四纪以来完整的生长演化历史。文中对正弦曲线状和尖棱状弯滑褶皱模型、经典断弯褶皱模型和纯剪切断顶褶皱模型进行了总结和讨论。这些模型的提出为限定褶皱变形提供了很好的方法,但不能完全概括自然界中的褶皱模型,这就需要更多的野外地质、数值模拟和实验模拟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断层相关褶皱 河流阶地 速率 翼旋转 膝折带迁移 褶皱陡坎 晚第四纪
下载PDF
纤维与基体性能对炭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抗压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爱军 张军军 +3 位作者 张方舟 李龙 朱世鹏 杨云华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52-761,共10页
炭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CFRP)的轴向压缩强度显著低于其拉伸强度,这阻碍了其更广泛的应用。CFRP的轴向压缩破坏机理复杂,而目前针对CFRP轴向压缩破坏的研究却较为有限。为了对CFRP轴向压缩破坏机制有更加深入且直观的理解,本文构建... 炭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CFRP)的轴向压缩强度显著低于其拉伸强度,这阻碍了其更广泛的应用。CFRP的轴向压缩破坏机理复杂,而目前针对CFRP轴向压缩破坏的研究却较为有限。为了对CFRP轴向压缩破坏机制有更加深入且直观的理解,本文构建了一个二维的微观有限元模型。该模型能够完整揭示CFRP轴向压缩破坏过程,并预测纤维和基体各项性能对CFRP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证明,由纤维初始制造缺陷引起的剪切应力集中使得基体开始发生塑性屈服,并最终形成扭折带,材料结构失效。剪切应力在整个失效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此外,本文系统研究了纤维和基体各项性能对CFRP的抗压强度的影响,这些性能包括纤维轴向弹性模量Ef1、纤维径向弹性模量Ef2、纤维剪切模量G f12、基体弹性模量E m、基体比例极限σp、基体屈服强度σs和纤维初始制造缺陷程度。研究发现,性能的变化直接影响着缺陷区域剪切应力的集中状态,从而影响CFRP的抗压强度。研究结果显示,当E f1、Ef2、Gf12、Em、σp、σs提升10%,纤维初始缺陷程度降低10%时,CFRP的抗压强度分别提升了2.33%、0、0.39%、3.38%、1.17%、2.30%、2.52%左右。研究了CFRP抗压强度对各参数的敏感性,结果发现,E m对CFRP的抗压强度影响最大,纤维的初始制造缺陷程度和基体的塑性性能也是不可忽略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CFRP) 抗压强度 参数灵敏度 有限元模拟 扭折带
下载PDF
内蒙古中部地区金矿床控矿构造类型 被引量:8
12
作者 梁一鸿 孙德育 张业明 《黄金》 CAS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5-9,共5页
本区金矿床控矿构造分为:韧性剪切带、平面膝折带和断裂构造.韧性剪切带是金矿的控矿构造带和金的相对富集带,同时控制了同韧性剪切作用的金矿床.平面膝折带的容矿构造是垂直平面膝折带处岩层走向的雁行式张裂隙和平面膝折带转折处的虚... 本区金矿床控矿构造分为:韧性剪切带、平面膝折带和断裂构造.韧性剪切带是金矿的控矿构造带和金的相对富集带,同时控制了同韧性剪切作用的金矿床.平面膝折带的容矿构造是垂直平面膝折带处岩层走向的雁行式张裂隙和平面膝折带转折处的虚脱空间.本区断裂构造大体可分为近东西向和北北东向断裂,而成矿前近东西向断裂在成矿构造应力场作用下张开最有利控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 控矿构造类型 内蒙古
下载PDF
库车再生前陆逆冲带生长褶皱的倾斜剪切恢复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胜利 卢华复 陈剑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8-22,共5页
去褶皱倾斜剪切恢复是褶皱作用的逆过程。利用生长地层可以恢复褶皱不同生长阶段的几何形态 ,建立一系列的不同时期褶皱的几何形态。分析褶皱翼长、褶皱翼倾角、轴面倾角的变化 ,可以得出褶皱生长机制 ,同时也用于判断对于地表地质、钻... 去褶皱倾斜剪切恢复是褶皱作用的逆过程。利用生长地层可以恢复褶皱不同生长阶段的几何形态 ,建立一系列的不同时期褶皱的几何形态。分析褶皱翼长、褶皱翼倾角、轴面倾角的变化 ,可以得出褶皱生长机制 ,同时也用于判断对于地表地质、钻井资料以及地震剖面的解释是否正确。生长褶皱恢复过程中必须遵循地质平衡的准则 ,同时每一步恢复后的剖面在地质上应该是合理的。用倾斜剪切恢复技术对库车再生前陆逆冲带的生长褶皱进行了系统的恢复。恢复结果表明 ,米斯布拉克背斜是通过翼旋转发育的 ,发育过程中背斜顶部逐步少量地进入前翼 ;依奇克里克背斜是通过膝折带迁移的机制发育的 ,发育过程中翼倾角不变 ,翼长逐渐增加 ;大宛其背斜是通过翼旋转的机制生长的 ,生长过程中翼长几乎没有发生变化 ,前翼与向斜的水平地层之间的夹角逐渐减小。这说明库车再生前陆逆冲带是通过翼旋转和膝折带迁移两种机制变形的。褶皱的生长时间、生长机制与烃类的聚集有紧密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地质 塔里木盆地 库车再生前陆逆冲带 生长褶皱 倾斜剪切恢复 膝折带迁移 翼旋转
下载PDF
川西北地区双鱼石区块栖霞组膝折褶皱的发现及其油气意义 被引量:5
14
作者 梁瀚 冉崎 +3 位作者 狄贵东 曾鸣 韩嵩 王跃翔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19年第4期1-7,共7页
四川盆地西北部中二叠统栖霞组台缘滩相白云岩储层广泛发育,油气储集条件好,新近发现①号断层下盘的隐伏构造带可延续并包含了双鱼石构造,栖霞组勘探有利面积增大,是四川盆地勘探开发领域的战略接替区。但隐伏构造带的构造变形机制复杂... 四川盆地西北部中二叠统栖霞组台缘滩相白云岩储层广泛发育,油气储集条件好,新近发现①号断层下盘的隐伏构造带可延续并包含了双鱼石构造,栖霞组勘探有利面积增大,是四川盆地勘探开发领域的战略接替区。但隐伏构造带的构造变形机制复杂,以前仅有地震资料,没有实钻井钻进隐伏构造带的复杂翼部,故认为背斜-向斜之间发育高角度逆冲断层,栖霞组气藏是断块型气藏,该认识限制了对栖霞组气藏的整体认识和油气勘探开发部署。但近期,构造复杂带双鱼石区块的实钻井倾角测井和高分辨地震精细成像攻关结果表明:①川西北地区隐伏构造带栖霞组大范围发育膝折褶皱,褶皱之间以高角度膝折带相连,并不发育大规模、延伸远的高角度逆冲断层;②膝折带为构造剪切带,膝折带内的储层裂缝发育,连通性强,是背斜和向斜的栖霞组储层的良好沟通渠道;③不仅双鱼石构造,整个①号断层下盘的栖霞组储层都具有连片分布的地质特征。结论认为:川西北地区隐伏构造带栖霞组气藏具备形成大型岩性-构造整装气藏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冲断块 构造变形 膝折带 中二叠世 整装气藏 四川盆地 双鱼石区块 龙门山前带
下载PDF
盆地腹地隆起带内高角度变形带构造样式新解
15
作者 张波 张仲培 +3 位作者 张进江 闫淑玉 王晓先 郑亚东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9-91,共13页
在总结岩石变形理论和砂箱模拟实验研究进展基础上,通过构造物理模拟实验和地震剖面的地质解释,对塔里木盆地腹地巴楚隆起区的高角度变形带的构造属性进行了全新的分析和解释,认为形成隆起的部分高角度构造为大型膝褶带。巴楚隆起内的... 在总结岩石变形理论和砂箱模拟实验研究进展基础上,通过构造物理模拟实验和地震剖面的地质解释,对塔里木盆地腹地巴楚隆起区的高角度变形带的构造属性进行了全新的分析和解释,认为形成隆起的部分高角度构造为大型膝褶带。巴楚隆起内的膝褶带在地震剖面上表现为低反射、低信噪比,且地震信息模糊带具有一定的宽度,这是由于膝褶带内地层发生陡倾斜所致。根据最大有效力矩准则,一定宽度的低反射带、近于平行的低反射带边界、低反射带与地层呈高角度及其钝角角分线对着挤压方向的几何学特征均表明塔里木盆地腹地巴楚隆起带内部存在膝褶带构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大有效力矩准则 高角度变形带 膝褶带 褶皱
下载PDF
双滑移系单晶岩石平面应变扭折带分叉分析
16
作者 任述光 谢宇新 +1 位作者 乔金丽 张岚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46-451,共6页
变质岩中的扭折带是岩石晶体在构造应力场作用下发生晶体滑移形成的一种重要地质构造形迹,研究其形成的力学机理和构造参数对研究岩石变形、探讨地壳构造运动具有重要意义.扭折带内发生较大旋转变形,不适合用线性理论分析,因此,笔者基... 变质岩中的扭折带是岩石晶体在构造应力场作用下发生晶体滑移形成的一种重要地质构造形迹,研究其形成的力学机理和构造参数对研究岩石变形、探讨地壳构造运动具有重要意义.扭折带内发生较大旋转变形,不适合用线性理论分析,因此,笔者基于大变形理论导出岩石晶体的本构方程,结合分叉理论,建立了平面应变条件下变质岩中扭折带形成分析的连续介质力学模型,得到了计算双滑移系晶体岩石扭折带倾角的方程并进行了求解,所得理论结果与已有的实验结果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质岩 岩石晶体 扭折带 分叉 平面应变
下载PDF
Longitudinal Compressive Failure of Multiple-Fiber Model Composites for a Unidirectional 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 被引量:1
17
作者 Tae Kun Jeong Masahito Ueda 《Open Journal of Composite Materials》 2016年第1期8-17,共10页
The longitudinal compressive failure of a unidirectional 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 (CFRP) was studied using multiple-fiber model composites. Aligned carbon fibers were embedded in an epoxy matrix and put on a re... The longitudinal compressive failure of a unidirectional 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 (CFRP) was studied using multiple-fiber model composites. Aligned carbon fibers were embedded in an epoxy matrix and put on a rectangular beam. A compression test of the model composite was performed by means of a four point bending test of the rectangular beam. The number of carbon fibers was changed from one to several thousands, by which the effect on compressive failure modes was investigated. A compressive failure of a single-fiber model composite was fiber crush. The fiber crush strain was much higher than the compressive failure strain of the unidirectional 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 By contrast, a compressive failure of a multiple-fiber model composite was kink-band. The longitudinal compressive failure mechanism shifted from fiber crush to kink-band due to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fibers. Kink-band parameters i.e. kink-band angle and kink-band width were dependent on the number of closely-aligned carbon fib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ymer Matrix Composite Carbon Fiber Compressive Failure kink-band Model Composite
下载PDF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膜的轴向压缩变形
18
作者 肖长发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1990年第Z1期36-39,共4页
本文研究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膜的轴压缩变形行为。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膜用树脂包埋施以轴向压缩变形,借助偏光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和 X—射线衍射等方法对变形机理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结果表明,在与拉伸轴约成90°形成许多变... 本文研究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膜的轴压缩变形行为。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膜用树脂包埋施以轴向压缩变形,借助偏光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和 X—射线衍射等方法对变形机理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结果表明,在与拉伸轴约成90°形成许多变形带,变形带中(110)和(200)衍射面发生滑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轴压缩 变形带
下载PDF
十三间房探区滑脱构造的特征及形成演化
19
作者 姜素华 张凯 赵斐宇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1期44-48,共5页
为了研究十三间房探区构造特征,利用地质及钻井资料,对研究区地震剖面进行精细构造解释。在分析该区两大局部构造(七克台构造和房1井背斜)及撕裂断层特点的基础上,认为滑脱因素在其构造形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通过划分出房1井背斜和七... 为了研究十三间房探区构造特征,利用地质及钻井资料,对研究区地震剖面进行精细构造解释。在分析该区两大局部构造(七克台构造和房1井背斜)及撕裂断层特点的基础上,认为滑脱因素在其构造形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通过划分出房1井背斜和七克台构造的生长地层得知,构造的形成北早南晚。同时,识别出房1井背斜生长地层的变形方式为生长三角楔和倾斜扇,进而确定该背斜形成机制为膝折带迁移和翼部旋转联合作用。最后建立起研究区整体构造形成的三期滑动模型,这对研究区的构造解释及油气成藏都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脱褶皱 滑脱断层 生长地层 膝折带 翼部旋转
下载PDF
女山超镁铁岩包体及其形成的温压条件
20
作者 李有柱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7-16,共10页
安徽女山含有丰富的超镁铁岩包体,它们赋存在两种寄主岩中。根据副矿物种类不同可分为Sp-二辉橄榄岩、Hb-二辉橄榄岩和Ga-二辉橄榄岩。本区超镁铁岩包体在地幔中遭受不同的地质事件局部熔融、变形作用和重结晶作用。笔者采用... 安徽女山含有丰富的超镁铁岩包体,它们赋存在两种寄主岩中。根据副矿物种类不同可分为Sp-二辉橄榄岩、Hb-二辉橄榄岩和Ga-二辉橄榄岩。本区超镁铁岩包体在地幔中遭受不同的地质事件局部熔融、变形作用和重结晶作用。笔者采用几种不同的方法对本区包体形成的温压条件进行了估算,其形成的温度t/℃为1028~1223,压力p/GPa为1.43~3.57。本区上地幔的形成与Ringwood的模拟地幔岩(Pyrolite)成分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辉橄榄岩包体 温压条件 超镁铁岩包体 铁质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