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5篇文章
< 1 2 5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pplication of internal fixation of steel-wire limited loop in early Achilles tendon rupture 被引量:10
1
作者 Zhe Chen Jia-Sen Wei +3 位作者 Zhao-Yang Hou Jiong Hu Yan-Guang Cao Qi-Xin Chen 《Asian Pacific Journal of Tropical Medicine》 SCIE CAS 2013年第11期902-907,共6页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and safety of internal fixation of steel-wire limited loop in early Achilles tendon rupture.Methods:Seventy-six patients respectively with early transected and avulsed types of...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and safety of internal fixation of steel-wire limited loop in early Achilles tendon rupture.Methods:Seventy-six patients respectively with early transected and avulsed types of Achilles tendon rupture were selected and treated with internal fixation of steel-wire limited loop.The patients began to take exercise for their lower limbs through continous passive motion as early as possible after surgical repair,and the loops were removed after 3-5 months.Six months later,the condition of complications including Achilles tendon re-rupture,wound fistula,wound infection and skin necrosis,cutaneous sensation in sural nerve dominance region,time back to preinjury work or learning as well as time to physical activities were observed.One year later,the therapeutic effect was evaluated,and the maximum circumferences of bilateral legs and raptured plane circumferences of Achilles tendon were measured.Results:The wound of all patients healed well,no complications like Achilles tendon re-rupture,wound fistula,wound infection and skin necrosis occured,and the cutaneous sensation in sural nerve dominance region was normal.The mean time back to preinjury work or learning as well as to pysical activities of all patients were respectively 10 and 22 weeks.Seventy out of 76 patients(92.1%) achieved an excellent effect,and 6(7.9%) good effect.The excellent and good rate came up to 100%.The maximum circumference in the affected leg decreased to 2 mm averagely compared with the offside,while the ruptured plane circumferences of Achilles tendon in the affected side increased to 2.2 mm compared with the offside.Conclusions:Kor early Achilles tendon rupture,internal fixation of steel-wire limited loop can recover the ankle function better,return to the preinjury state in the shortest lime,and has few compl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HILLES TENDON rupture Steel-wire LIMITED LOOP Internal fixation ANKLE function
下载PDF
Modified Closed Reduction and Percutaneous Kirschner Wires Internal Fixation for Treatment of Supracondylar Humerus Fractures in Children 被引量:5
2
作者 Shu-bin WANG Bin-hui LIN +4 位作者 Wei LIU Guo-jun WEI Zong-guang LI Nai-chun YU Guang-rong JI 《Current Medical Science》 2021年第4期777-781,共5页
Objective Supracondylar humerus fractures are the most frequent fractures of the paediatric elbow.The present study introduced a modified surgical procedure for treatment of supracondylar humerus fractures in children... Objective Supracondylar humerus fractures are the most frequent fractures of the paediatric elbow.The present study introduced a modified surgical procedure for treatment of supracondylar humerus fractures in children.Methods From February 2015 to August 2019,73 patients with Gartland’s type II and III supracondylar fractures were treated with this modified method.Totally,68 of all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3–12 months(mean 8.25 months).The evaluation results included fracture nonunion,ulnar nerve injury,pin track infection,carrying angle and elbow joint Flynn score.Resul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bone union was observed in all children,one case had an iatrogenic ulnar nerve injury,and the symptoms were completely relieved in 4 months after removing of the medial-side pin.All children had no cubitus varus deformity and no pin track infection,and the rate of satisfactory results according to Flynn’s criteria score was 100%.Conclusion The modified closed reduction and Kirschner wires internal fixation could effectively reduce the rate of open reduction,the risk of iatrogenic ulnar nerve injury,and the incidence of cubitus varus deformity in treatment of supracondylar humerus fractures in childre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pracondylar humerus fractures closed reduction Kirschner wires internal fixation surgical method
下载PDF
Metatarsal Fracture Reduction and Fixation by Kirschner Wires: Technical Tip
3
作者 Eli Peled Doron Norman Eyal Melamed 《Surgical Science》 2012年第6期344-346,共3页
The incidence of metatarsal fractures is not precisely known. Malposition might cause future metatarsalgia, mid-foot pain and discomfort, which may dictate an on-going need for in-shoe orthosis, shoe modification and,... The incidence of metatarsal fractures is not precisely known. Malposition might cause future metatarsalgia, mid-foot pain and discomfort, which may dictate an on-going need for in-shoe orthosis, shoe modification and, occasionally, operative correction. To minimize and prevent these problems, we describe a simple technique for reduction and fixation of metatarsal fractures by Kirschner wires. We have found this technique to be a simple and efficient way of reducing and fixing metatarsal fractures. It is applied easily by the closed and open techniqu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ACTURE REDUCTION Kirschner wire METATARSAL fixation METATARSAL FRACTURE METATARSAL REDUCTION
下载PDF
经皮克氏针横行固定与微型钢板置入治疗第五掌骨干骨折的比较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政 张岱捷 李朋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0期4842-4847,共6页
背景:第五掌骨干骨折在临床上常见,手术治疗多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固定,但术后大多数患者要求取出内固定物,需二次住院治疗。经皮克氏针横行固定具有创伤小、切口小、不需再次住院手术取出等优点,但对第五掌骨干骨折的应用效果不明确。目的... 背景:第五掌骨干骨折在临床上常见,手术治疗多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固定,但术后大多数患者要求取出内固定物,需二次住院治疗。经皮克氏针横行固定具有创伤小、切口小、不需再次住院手术取出等优点,但对第五掌骨干骨折的应用效果不明确。目的:对比分析经皮克氏针横行固定与微型钢板置入治疗第五掌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在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第五掌骨干骨折并行手术治疗患者60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2组,钢板组30例采用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置入治疗,克氏针组30例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横行固定(其中5例小切口切开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切口愈合等级、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记录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握力、第五掌指关节活动度等,采用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手指关节总活动度法评估患者的手指功能。结果与结论:①两组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3-18个月;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切口愈合等级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克氏针组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均小于钢板组(P<0.05),钢板组术中透视次数少于克氏针组(P<0.05),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③末次随访时,依据手指关节总活动度法评估疗效,克氏针组优良率为87%,钢板组优良率为90%,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两组末次随访的第五掌指关节活动度、握力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④克氏针组术后有1例发生钉道感染,周围略有红肿,给予碘伏加强换药后感染得到控制;1例出现针尾刺激皮肤症状,拔除克氏针后症状消失;钢板组有12例因个人原因于术后12个月以后住院行钢板取出术,克氏针组全都在门诊取出;钢板组出现3例第五掌骨远端背侧及小指指背侧皮肤感觉麻木,术后口服甲钴胺,症状逐渐消失;两组均未出现骨不愈合及内固定取出再骨折等情况;⑤结果表明,这两种术式治疗第五掌骨干骨折均获得良好疗效,手指功能恢复佳,但经皮克氏针横行固定具有创伤小、切口小、费用低、内固定取出方便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钢板 克氏针 横行固定 第五掌骨干骨折 掌骨骨折 内固定
下载PDF
Krachow法缝合联合钢丝垂直间断治疗老年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的疗效 被引量:1
5
作者 李莹 李晶 刘日 《国际骨科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41-145,共5页
目的研究Krachow法缝合联合钢丝垂直间断固定治疗老年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102例老年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51例,采用Krachow法缝合联合钢丝垂... 目的研究Krachow法缝合联合钢丝垂直间断固定治疗老年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102例老年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51例,采用Krachow法缝合联合钢丝垂直间断固定,对照组51例,采用钢丝垂直间断固定。统计分析两组临床疗效、膝关节活动范围(ROM)、膝关节功能Bostman评分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优良率为88.24%,对照组优良率为64.71%,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膝关节ROM、Bostman评分分别为131.51°±6.80°、(28.65±2.20)分,对照组膝关节ROM、Bostman评分分别为115.87°±5.91°、(23.58±2.51)分,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9.80%,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7.45%,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Krachow法缝合联合钢丝垂直间断固定治疗老年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复位良好,固定牢靠,对周围软组织影响小,并发症少,有利于膝关节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 Krachow法 钢丝垂直间断固定 膝关节活动范围 Bostman评分
下载PDF
闭合复位克氏针髓内固定和交叉固定治疗儿童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对比
6
作者 易申德 蔡军 邹筠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12期5-9,共5页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克氏针髓内固定和交叉固定治疗儿童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3年3月江西省儿童医院外科收治的8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研究,按照克氏针固定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髓内固定组(n=40)...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克氏针髓内固定和交叉固定治疗儿童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3年3月江西省儿童医院外科收治的8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研究,按照克氏针固定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髓内固定组(n=40)进行闭合复位克氏针髓内固定,交叉固定组(n=40)进行闭合复位克氏针交叉固定。比较两组近期疗效、手术指标、恢复指标、骨折畸形愈合和骨折再移位发生情况、腕关节功能[腕关节患者自评量表(patient-rated wrist evaluation,PRWE)、Dienst功能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4周,两组患儿尺偏角、掌倾角、桡骨缩短长度均得到明显改善,髓内固定组尺偏角、掌倾角均大于交叉固定组,桡骨缩短长度短于交叉固定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住院时间、治疗费用、骨折畸形愈合率、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髓内固定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交叉固定组,骨折再移位发生率低于交叉固定组(P<0.05)。髓内固定组术后2、4、8周PRWE评分均低于交叉固定组(P<0.05)。结论:在儿童桡骨远端骨折中,闭合复位克氏针髓内固定治疗的近期效果优于交叉固定,可增加稳定性并加快骨折愈合,但两种置针方式的安全性并无统计学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合复位 克氏针 髓内固定 交叉固定 桡骨远端骨折
下载PDF
利用克氏针治疗儿童股骨远端骨骺损伤的有限元分析
7
作者 王晓明 王晓威 +2 位作者 白桓安 杨亚婷 颉强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51-656,共6页
目的研究不同构型克氏针治疗儿童SH-Ⅱ型骨骺损伤的稳定性差异以及对骺板的损伤情况。方法利用1名8岁患儿健侧股骨CT数据,将图像数据导入Mimics 21.0中建立粗略股骨、骨骺模型,再导入Geomagic 2013中构建得到曲面化模型。将上述模型在So... 目的研究不同构型克氏针治疗儿童SH-Ⅱ型骨骺损伤的稳定性差异以及对骺板的损伤情况。方法利用1名8岁患儿健侧股骨CT数据,将图像数据导入Mimics 21.0中建立粗略股骨、骨骺模型,再导入Geomagic 2013中构建得到曲面化模型。将上述模型在SolidWorks 2018中与3种克氏针构型(分散克氏针、双交叉克氏针、单交叉克氏针)完成装配后导入ANSYS Workbench 2019中,通过对装配体的不同力学加载模拟现实中的多种运动模式,分析骨折块的最大位移以及克氏针、骺板、骨折块von Mises应力分布及最大应力。结果分散克氏针、双交叉克氏针、单交叉克氏针组的最大位移分别发生外展(2.39 mm)、内收(2.12 mm)、外展(2.21 mm)运动时,骺板最大应力分别发生在外展(1.22 MPa)、前屈(0.20 MPa)、后伸(0.29 MPa)运动时。结论双交叉克氏构型针的稳定性优于分散布针及单交叉克氏针,并且对骨骺损伤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骨折 骨折固定 骨骺 股骨骨折 克氏针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关节面塌陷的尺骨鹰嘴横形骨折应对策略
8
作者 郑冲 谢子康 +5 位作者 王斌 彭立波 高益 周祺 瞿玉兴 沈鹏飞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26期74-77,共4页
目的探讨关节面塌陷的尺骨鹰嘴横形骨折的固定方法,评估张力带钢丝技术的可靠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21年6月本院32例选用张力带钢丝技术治疗的关节面塌陷的尺骨鹰嘴横形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随访时间、... 目的探讨关节面塌陷的尺骨鹰嘴横形骨折的固定方法,评估张力带钢丝技术的可靠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21年6月本院32例选用张力带钢丝技术治疗的关节面塌陷的尺骨鹰嘴横形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随访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肘关节屈伸活动度及肘关节活动功能。结果手术时间为40~60 min,平均(45.0±8.6)min。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4.2±1.8)个月,骨折均获得临床愈合,愈合时间9~12周,平均(10.2±1.2)周。随访期间未发生感染、内固定失效、骨折移位及关节面再塌陷情况,有1例患者在术后6个月出现了退针并引起皮肤激惹,但此时骨折已愈合,予以取出内固定。所有患者在随访期间内均取出内固定。末次随访时,关节活动范围为100°~135°,平均(115.0°±8.6°);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MEPS)为(92.15±5.12)分,其中优30例,良2例。结论张力带钢丝技术治疗关节面塌陷的尺骨鹰嘴横形骨折可以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克氏针可对塌陷的关节面进行有效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骨鹰嘴骨折 关节面塌陷 横形骨折 张力带钢丝技术 内固定
下载PDF
切开复位与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
9
作者 柳松 钟晓 《临床骨科杂志》 2024年第1期61-65,共5页
目的比较切开复位与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将58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29例)和观察组(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29例)。比较两... 目的比较切开复位与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将58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29例)和观察组(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29例)。比较两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骨痂形成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患儿均获得随访,时间6~12个月。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观察组均短(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骨痂形成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采用Flynn评分评价的肘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开复位与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临床疗效均满意,但闭合复位有手术切口较短、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合复位 切开复位 经皮克氏针内固定 肱骨髁上骨折 儿童
下载PDF
螺钉及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外髁骨折疗效的Meta分析
10
作者 余向阳 吴改革 +3 位作者 汪航 黄凌岸 李鹏翠 卫小春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4年第4期399-405,共7页
目的:通过Meta分析系统评价螺钉及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外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建库至2022年2月国内外发表的有关螺钉和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外... 目的:通过Meta分析系统评价螺钉及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外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建库至2022年2月国内外发表的有关螺钉和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外髁骨折的文献。根据设定的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进行质量评价,结局指标为愈合优良率、畸形愈合率、延迟愈合率或骨不连率、感染率、活动受限(>10°)发生率,使用RevMan 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9项回顾性研究涉及647例患者,其中螺钉固定组(含螺钉联合克氏针)255例,克氏针固定组392例。Meta分析显示,与克氏针组相比,螺钉组(含螺钉联合克氏针)在术后有更低的感染率[OR=0.22,95%CI(0.09,0.56),P=0.001]。两组间愈合优良率、畸形愈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亚组分析显示,单纯螺钉组术后感染率显著低于克氏针组[OR=0.18,95%CI(0.05,0.65),P=0.009]。结论:对于手术治疗儿童肱骨外髁骨折,与克氏针内固定和螺钉联合克氏针内固定相比,单纯螺钉内固定拥有更低的感染率。而在愈合优良率、畸形愈合率方面三者无显著差异。就术后疗效及内固定安全性方面而言,更推荐骨科医师使用螺钉进行儿童肱骨外髁骨折的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外髁骨折 螺钉 克氏针 内固定 儿童 META分析
下载PDF
骨折复位固定系统的设计和临床前研究
11
作者 徐达强 赵加力 +1 位作者 孙焕建 杨惠林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11期63-67,共5页
目的探讨骨折复位固定系统的安全性、有效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描述骨折复位固定系统组件克氏针限位器和克氏针导向锁紧器的设计和应用;6个医生根据手感或应用克氏针限位器在合成骨中植入克氏针,测量克氏针穿出骨的长度;克氏针导向锁... 目的探讨骨折复位固定系统的安全性、有效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描述骨折复位固定系统组件克氏针限位器和克氏针导向锁紧器的设计和应用;6个医生根据手感或应用克氏针限位器在合成骨中植入克氏针,测量克氏针穿出骨的长度;克氏针导向锁紧器配合锁定板及2根直径1.5 mm克氏针、2根直径1.5 mm克氏针和2根直径2.0 mm克氏针固定合成骨构建的骨折模型,测量结构的失效扭矩。结果克氏针限位器降低了克氏针穿出骨的长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克氏针导向锁紧器配合锁定板及2根直径1.5 mm克氏针固定骨折失效扭矩高于2根直径1.5 mm克氏针和2根直径2.0 mm克氏针固定骨折(P<0.05)。结论骨折复位固定系统是提供复位和固定骨折、判断和优化锁定板螺钉位置及保护骨折块血运的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复位固定系统 克氏针限位器 克氏针导向锁紧器 安全性 有效性
下载PDF
经皮克氏针固定在急性不稳定型踝关节骨折“损害控制”中的应用
12
作者 罗裕强 马滚韶 +1 位作者 徐勤 罗焕 《创伤外科杂志》 2024年第4期267-271,278,共6页
目的探讨经皮克氏针胫距跟临时固定在急性闭合性不稳定踝关节骨折“损害控制”应用中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2022年3月江门市中心医院运动医学与足踝外科采用经皮克氏针胫距跟临时固定技术进行“损害控制”的23例... 目的探讨经皮克氏针胫距跟临时固定在急性闭合性不稳定踝关节骨折“损害控制”应用中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2022年3月江门市中心医院运动医学与足踝外科采用经皮克氏针胫距跟临时固定技术进行“损害控制”的23例急性闭合性不稳定踝关节骨折患者,男性13例,女性10例;年龄18~78岁,平均44.6岁。跌倒扭伤7例,运动伤5例,道路交通伤7例,高处坠落伤4例。Tscherne分型Ⅰ级8例,Ⅱ级8例,Ⅲ级7例。C型臂X线机下手法复位,于足底经皮从远端向近端跨胫距跟关节纵向置入1枚2.5 mm及1枚2.0 mm克氏针。记录患者从Ⅰ期克氏针固定手术至Ⅱ期内固定手术的天数及出现相关并发症的情况,术后12个月随访记录足踝结局评分(FAOS)。结果本组患者均未发生皮肤坏死、针道感染、切口愈合不良等并发症,Ⅱ期内固定等候天数为(9.5±2.5)d,术后12个月FAOS为(85.8±4.6)分。结论经皮克氏针胫距跟固定应用于急性闭合性不稳定踝关节骨折是一种经济、有效、安全并适宜推广的“损害控制”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骨折 损害控制 克氏针固定
下载PDF
单人急诊闭合复位经皮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
13
作者 年争好 张中礼 +3 位作者 孙军 唐淼 许康永 刘长征 《临床骨科杂志》 2024年第2期226-229,共4页
目的探讨单人急诊闭合复位经皮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单人急诊闭合复位经皮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35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记录骨折愈合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肘关节及腕关节活动度,采用Flynn标准评价肘... 目的探讨单人急诊闭合复位经皮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单人急诊闭合复位经皮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35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记录骨折愈合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肘关节及腕关节活动度,采用Flynn标准评价肘关节功能。结果患儿均获得随访,时间3~18个月。术后均无针道感染、肘关节内翻或外翻畸形等并发症,1例术后发生环、小指麻木,不能完全伸直,于术后第2天拔除尺侧克氏针后症状逐渐消失。35例骨折均愈合,时间4~6周。末次随访时,患儿均无明显疼痛不适;肘关节伸直0°~8°、屈曲115°~145°,前臂旋前75°~85°、旋后70°~80°,腕关节背伸35°~60°、掌屈50°~60°,患侧活动度均与健侧无明显区别;采用Flynn标准评价肘关节功能:优29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94.3%。结论单人急诊闭合复位经皮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可及时减轻患儿痛苦,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人急诊 闭合手法复位 肱骨髁上骨折 经皮交叉克氏针内固定 儿童
下载PDF
克氏针与Slongo式外固定架治疗GartlandⅢb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比较
14
作者 李永犇 宋效雷 +1 位作者 李娜 赵彬 《创伤外科杂志》 2024年第3期198-204,共7页
目的比较克氏针与Slongo式外固定架治疗GartlandⅢb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2年6月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小儿骨科收治的95例GartlandⅢb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患儿临床资料,男童61例,女童34例;年龄... 目的比较克氏针与Slongo式外固定架治疗GartlandⅢb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2年6月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小儿骨科收治的95例GartlandⅢb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患儿临床资料,男童61例,女童34例;年龄4~12岁,平均6.1岁;左侧70例,右侧25例;摔伤86例,道路交通伤9例;BMI 13.2~18.3kg/m^(2),平均15.1kg/m^(2);受伤至手术时间2~19h,平均10.3 h。根据手术方法分为克氏针组(65例)和外固定架组(30例)。收集并比较两组患儿手术时间、切开复位比例、透视次数、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采用Flynn评分标准评估治疗效果。结果外固定架组手术时间(27.1±5.3)min、透视次数(13.9±4.0)次少于克氏针组[(40.6±3.9)min、(26.1±2.5)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固定架组切开复位比例(9.2%)与克氏针组(1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针道均无深部感染,外固定架组针道浅表感染率(16.7%)显著高于克氏针组(3.1%,P<0.05)。两组患儿均于术后4周去除固定装置(克氏针和外固定架)。克氏针组Baumann角(76.9±3.3)°小于外固定架组(78.2±3.4)°,两组均小于正常儿童(平均值8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克氏针组矢状面畸形率(7.7%)与外固定架组(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固定架组、克氏针组术后6个月肘关节活动度分别为(145.1±6.3)°、(143.6±6.0)°,Flynn肘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分别为(96.1±3.9)%、(95.9±3.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克氏针固定相比,采用Slongo式外固定架固定治疗GartlandⅢb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透视次数,但也存在针道浅表感染率较高的风险。因此,临床应根据患儿实际情况采取合适的固定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髁上骨折 克氏针 外固定架 骨折分型 疗效 儿童
下载PDF
小切口复位临时固定辅助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
15
作者 王浩然 张文杰 +3 位作者 郑宏瑞 何斌 王云华 范磊 《临床骨科杂志》 2024年第1期83-86,共4页
目的探讨小切口复位临时固定辅助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小切口复位临时固定辅助PFNA治疗28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记录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骨折复位质量、骨折愈合情况。采用Harris评分评价髋... 目的探讨小切口复位临时固定辅助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小切口复位临时固定辅助PFNA治疗28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记录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骨折复位质量、骨折愈合情况。采用Harris评分评价髋关节功能。结果患者均获得6个月随访。术后无切口感染情况发生。术中出血量95~110(100.5±8.0)ml,手术时间45~57(50.5±4.5)min。骨折复位质量:解剖复位20例,功能复位5例,复位不良3例。术后3个月Harris评分67~95(88.32±8.07)分,其中优20例、良5例、差3例,优良率25/28。26例骨折愈合,时间3~4个月,其中1例术后髋内翻畸形,无螺钉松动,应患者要求未做特殊处理;1例术后螺旋刀片向外侧切出、1例术后骨折不愈合,考虑二次行翻修手术治疗。结论小切口复位临时固定辅助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不影响PFNA操作,可辅助增强牵引床的牵引作用,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内固定 顶棒 克氏针 复位钳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下载PDF
麻花丝流动树脂固定术在牙外伤固定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16
作者 丁晓仪 陈美珍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11期1-5,共5页
目的:探讨麻花丝流动树脂固定术在牙外伤固定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4月—2023年8月潮州市中心医院口腔科门急诊收治的46例需行固定的前牙牙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给... 目的:探讨麻花丝流动树脂固定术在牙外伤固定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4月—2023年8月潮州市中心医院口腔科门急诊收治的46例需行固定的前牙牙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给予牙弓夹板钢丝固定,观察组给予麻花丝流动树脂固定术。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牙周指数[牙龈指数(GI)、菌斑指数(PLI)、牙周袋深度(PD)]、龈沟液相关因子水平[缺氧诱导因子(HIF-1α)、白细胞介素-8(IL-8)、趋化因子(CX3CL1)]、手术时间、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GI、PLI、PD、龈沟液IL-8、HIF-1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CX3CL1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GI、PLI、PD、龈沟液IL-8、HIF-1α、CX3CL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183,P<0.001)。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花丝流动树脂固定术有效减轻牙外伤炎症反应,临床疗效高,卫生方便且操作效率高,在牙外伤固定治疗中应用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花丝 流动树脂 牙外伤 固定治疗
下载PDF
钛板内固定与克氏针闭合复位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
17
作者 付文毅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3期5-8,共4页
目的:研究钛板内固定与克氏针闭合复位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为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在沂南县人民医院诊断的8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A组(克氏针闭合复位外固定治疗)... 目的:研究钛板内固定与克氏针闭合复位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为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在沂南县人民医院诊断的8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A组(克氏针闭合复位外固定治疗)、B组(钛板内固定治疗),各40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骨折愈合时间、术后12个月腕关节功能及骨折复位质量。结果:A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腕关节功能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掌倾角、尺偏角明显大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桡骨高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克氏针闭合复位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可缩短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愈合时间,且骨折复位质量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板内固定 克氏针闭合复位外固定 桡骨远端骨折
下载PDF
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与石膏固定治疗儿童桡骨远端Salter-HarrisⅠ型/Ⅱ型骨骺骨折的临床效果
18
作者 刘琦 苏联彬 李楠竹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14期1-5,共5页
目的:研究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与石膏固定治疗儿童桡骨远端Salter-HarrisⅠ型/Ⅱ型骨骺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7年9月—2023年6月收治的桡骨远端Salter-HarrisⅠ型/Ⅱ型骨骺骨折患儿8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 目的:研究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与石膏固定治疗儿童桡骨远端Salter-HarrisⅠ型/Ⅱ型骨骺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7年9月—2023年6月收治的桡骨远端Salter-HarrisⅠ型/Ⅱ型骨骺骨折患儿8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接受常规闭合复位联合石膏固定治疗;观察组43例,接受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联合石膏固定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疼痛程度、腕关节功能、并发症发生情况、骨折愈合时间及固定物拆除时间。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7.67%,高于对照组的81.40%(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的骨折部位疼痛程度基本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治疗后48 h及出院后1周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的腕关节患者自行评估(PRW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PRWE评分为(47.32±6.18)分,对照组为(48.62±6.34)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例数为1例,占比2.33%,而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例数为9例,占比20.9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固定物拆除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结论: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与石膏固定在治疗儿童桡骨远端Salter-HarrisⅠ型/Ⅱ型骨骺骨折中的临床效果较好,有效缓解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及固定物拆除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桡骨远端骨骺骨折 闭合复位 经皮克氏针 石膏固定 并发症
下载PDF
股骨距环扎固定联合阿仑膦酸钠对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BTMs及预后的影响
19
作者 卢爱民 周正新 +2 位作者 龙大伟 尹君 李春峰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6期826-829,834,共5页
目的观察“糖果钢丝”环扎术对股骨距环扎固定联合阿仑膦酸钠对骨质疏松性股骨颈基底部骨折骨转换生化标志物(bone turnover markers,BTMs)及预后的影响。方法筛选2019年5月至2022年5月符合纳入标准的64例骨质疏松性股骨颈基底部骨折患... 目的观察“糖果钢丝”环扎术对股骨距环扎固定联合阿仑膦酸钠对骨质疏松性股骨颈基底部骨折骨转换生化标志物(bone turnover markers,BTMs)及预后的影响。方法筛选2019年5月至2022年5月符合纳入标准的64例骨质疏松性股骨颈基底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予以股骨头置换术,术后连续服用碳酸钙D3片3个月;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股骨距“糖果钢丝”环扎固定术,术后连续服用阿仑膦酸钠片3个月。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开始下地时间、住院时间,并分别比较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2组患者假体周围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血清Ⅰ型原胶原N-端前肽(serum N-terminal peptide of type Ⅰ collagen,S-PINP)、血清Ⅰ型胶原C-末端肽交联(serum C-terminal telopeptide of type Ⅰ collagen,S-CTX);并随访12个月分析患者术后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评分改善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2组患者术后开始下地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骨转换生化标志物S-PINP和S-CTX均较术前升高,但观察组骨形成生化标志物S-PINP显著高于对照组,骨吸收生化标志物S-CTX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假体周围BMD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时Harris评分、BMI评分均较术前提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VAS评分均较术前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期间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果钢丝”环扎技术联合阿仑膦酸钠可以有效改善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术后骨转换状态,促进骨重塑,提供更加稳定的股骨柄骨长入环境,对患者预后恢复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股骨头置换术 “糖果钢丝”环扎术 骨质疏松性 骨转换 预后 股骨距
下载PDF
克氏针预制弯度内固定治疗儿童前臂骨折
20
作者 宋永清 宋儒龙 +1 位作者 欧意权 陈泽港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4年第3期311-315,共5页
目的:探讨克氏针预制弯度内固定治疗儿童前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9年10月至2022年12月采用克氏针预制弯度内固定治疗儿童前臂骨折32例,男25例,女7例;年龄3~15(8.0±0.5)岁;左侧18例,右侧14例;桡、尺骨双骨折24例,Monteggia骨... 目的:探讨克氏针预制弯度内固定治疗儿童前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9年10月至2022年12月采用克氏针预制弯度内固定治疗儿童前臂骨折32例,男25例,女7例;年龄3~15(8.0±0.5)岁;左侧18例,右侧14例;桡、尺骨双骨折24例,Monteggia骨折3例,Galeazzi骨折4例,桡骨颈“歪戴帽”骨折1例。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X线透视次数、骨折愈合时间和并发症,并采用上肢功能评定表(disabilities of arm,shoulder and hand,DASH)和Grace-Eversman前臂双骨折评价系统评估克氏针预制弯度内固定治疗儿童前臂骨折的临床疗效。结果:32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2~12(7.16±2.51)个月。术中出血量(20.68±5.50)ml,X线透视次数(5.80±2.50)次,手术时间(24.34±5.10)min。32例均骨折顺利愈合,愈合时间(8.82±1.62)周。2例出现并发症,其中1例术后拇长伸肌腱断裂,1例术后预制弯度克氏针在骨髓腔旋转导致骨折明显移位。DASH评分0~16(8.32±1.50)分;依据Grace-Eversman前臂双骨折评价系统:优28例,良2例,可2例。结论:克氏针预制弯度内固定治疗儿童前臂骨折具有损伤小,出血少,复位好、固定牢靠,骨折愈合快,功能恢复良好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臂骨折 儿童 克氏针 预制弯度 内固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