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歌德在魏玛的美育理论与实践
1
作者 贺询 《美育学刊》 2021年第2期32-37,共6页
歌德在魏玛宫廷任职期间,与艺术家海因里希•迈耶、诗人弗里德里希•席勒等人组成了以“魏玛艺术之友”为名的活动团体。他们以席勒的《审美教育书简》和歌德的一系列艺术理论文献为纲领,在艺术教育领域展开了丰富的实践。魏玛艺术之友的... 歌德在魏玛宫廷任职期间,与艺术家海因里希•迈耶、诗人弗里德里希•席勒等人组成了以“魏玛艺术之友”为名的活动团体。他们以席勒的《审美教育书简》和歌德的一系列艺术理论文献为纲领,在艺术教育领域展开了丰富的实践。魏玛艺术之友的理念和行动引领了独特的古典主义艺术之风,既承接自康德、莱辛、温克尔曼以来弘扬理性智慧的艺术理想,挖掘出与法国的新古典主义或意大利文艺复兴相异的民族特色;又与现实中流行于德意志土地上的浪漫主义艺术形成对峙。更重要的意义是,这段历史对“五四”以来的中国知识分子产生直接影响,启发了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的教育理念,因此具有极高的理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歌德 魏玛古典主义 美育 温克尔曼
下载PDF
文化学关键词:修养
2
作者 宋佳露 《德语人文研究》 2024年第1期1-11,共11页
“修养(Bildung)”作为德国近代思想文化领域里的核心概念之一,自18世纪70年代起受到德国市民知识分子的广泛推崇,其思想内涵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复杂性以及特殊的历史性,深刻体现了德意志民族的文化特色。伴随着德意志民族国家的发展,... “修养(Bildung)”作为德国近代思想文化领域里的核心概念之一,自18世纪70年代起受到德国市民知识分子的广泛推崇,其思想内涵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复杂性以及特殊的历史性,深刻体现了德意志民族的文化特色。伴随着德意志民族国家的发展,“修养”也经历了自身的兴衰。本文主要从思想史与社会史的视角,对不同历史语境下的“修养”概念及其思想内涵进行了梳理与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养 古典 教育 市民阶级 德意志民族
原文传递
厄里倪厄斯的退场——论歌德的《陶里岛的伊菲格涅亚》中情感的内化
3
作者 郑萌芽 《德语人文研究》 2017年第2期1-5,共5页
在荷马时代,所有的情感都是具象的:它们呈现为希腊神话系统中的神祗,如福波斯(恐惧之神),其神力侵袭人类,令人无力阻抗;古希腊的启蒙时代,情感失去其神秘的力量,内化为灵魂的情绪波动。本论文以歌德的戏剧《陶里岛上的伊菲格涅亚》为分... 在荷马时代,所有的情感都是具象的:它们呈现为希腊神话系统中的神祗,如福波斯(恐惧之神),其神力侵袭人类,令人无力阻抗;古希腊的启蒙时代,情感失去其神秘的力量,内化为灵魂的情绪波动。本论文以歌德的戏剧《陶里岛上的伊菲格涅亚》为分析对象,考察情感在其中经历类似的再编码过程:复仇女神,厄里倪厄斯,原本作为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核心主题出场,后期却被内化为戏剧男主人公负罪感导致的想象。情感的内向投射,内在灵魂空间的发明,这是一个弱势的我向一个强势的自我认同的转变,表明了古典主义时期个体自我解放、控制掌握情感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仇女神 情感 内化 古典主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