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Collective Intelligence Emergence in Knowledge Communities Based on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被引量:1
1
作者 Zhihong Li Ya’nan Xu Kexin Li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lligence Science》 2019年第1期23-43,共21页
The advent of the age of Information shifts the environment we live in from off-line to on-line. The prospect of Collective Intelligence (CI) is promising. Based on this background,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discove... The advent of the age of Information shifts the environment we live in from off-line to on-line. The prospect of Collective Intelligence (CI) is promising. Based on this background,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discover the emergence mechanism and influence factors of CI in knowledge communities using the method of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analysis. On the basis of the previous research work, our model theorizes that the two dimensions of social network (i.e., interactive network structure and participant’s characteristics) affect two references of effectiveness (i.e. group knowledge production and participation of group decision). And this hypothetical model is validated with simulation data from “Zhihu” community. Our model has been useful since it offers some inspirations and directions to promote the level of CI in knowledge communi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LLECTIVE INTELLIGENCE knowledge community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Zhihu
下载PDF
A case study on knowledge communication based on friends-list links in the science blogging community at Sciencenet.cn
2
作者 Junping QIU Feifei WANG Houqiang YU 《Chinese Journal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2011年第Z1期49-64,共16页
Sciencenet.cn is the leading online portal serving the Chinese scientific community. This paper intends to analyze the interdisciplinary and intradisciplinary knowledge communication patterns based on friends-list lin... Sciencenet.cn is the leading online portal serving the Chinese scientific community. This paper intends to analyze the interdisciplinary and intradisciplinary knowledge communication patterns based on friends-list links in the blog community at Sciencenet.cn by using hyperlink analysis and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The major findings are: 1) More bloggers have an academic background in management science and life science; 2) there are some core actors in co-inlink network and co-outlink network, who take the lead in engaging with knowledge exchange activities and produce a great influence on interdisciplinary communication; 3)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s commonly exist between a blogger and those on his/her friends list, and the most linked-to blogs usually play a key role in generating interactive communication; 4) management science has the highest co-inlink count with life science 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it has the highest co-outlink count with life science or mathematical and physical science; 5) management science and life science have the greatest impact on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he interdisciplinary knowledge communication will also produce relatively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science discipline. It is our hope that this research can serve as a reference source for the future studies of academic virtual communiti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mechanisms for facilitating increased engagement in knowledge exchange activities in academic virtual communi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ademic blog community Hyperlink analysis Social network analysis(SNA) Friends-list links knowledge communication Academic community
下载PDF
Decoding rural connections:A comparative insight into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in rural communities of China and beyond
3
作者 Jifei Zhang Sujuan Li 《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24年第4期501-514,共14页
Social Network Theory and methods have emerged as pivotal tools for dissecting intricate interdisciplinary issues in rural communities.This study aims to systematically delineate the applic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tr... Social Network Theory and methods have emerged as pivotal tools for dissecting intricate interdisciplinary issues in rural communities.This study aims to systematically delineate the applic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trends of Social Network Analysis(SNA)in rural community research.Using a twofold approach,we integrate a traditional literature review and CiteSpace bibliometric analysis to assess the application status and evolutionary trends of SNA methods in this context.The key findings include the following:①Chinese research trends:scholars predominantly concentrate on the“three rural”issues(related to agriculture,rural areas,and small-scale farmers)and social support mechanisms for vulnerable rural populations.With policy shifts,rural revitalization,tourism,governance,social trust,and multi-dimensional poverty are poised to emerge as hot topics for the future.For further refinement,we suggest that the application of SNA in rural community research could benefit from content expansion,long-term studies,and innovative modelling techniques.②Research by international scholars has been primarily directed toward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of rural residents,as well as socioeconomic issues.Despite these studies covering a range of typical cases across various nations,a conspicuous lack of thorough,systematic,and prolonged efforts focused on rural community development in specific regions remains.Additionally,health issues affecting rural residents are expected to sustain long-standing and focused international academic attention.This study contributes to a more nuanced understanding of the current applications and potential future directions of SNA in rural community studies,both in China and international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ral community Social network analysis(SNA) Thematic context knowledge evolution Hot trends Comparative study
下载PDF
Folksonomy知识组织模式中领域知识动态演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滕广青 常志远 +2 位作者 刘雅姝 赵汝南 张利彪 《图书与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6-101,82,共7页
Folksonomy知识组织模式在众多的图书馆和文献数据库中被应用,其特有的演化发展规律也一直是图书情报学界关注的重点。文章借助复杂网络理论,基于标签之间的共现关系构建了领域知识网络。从领域知识网络的基本属性、中心性和群聚性三个... Folksonomy知识组织模式在众多的图书馆和文献数据库中被应用,其特有的演化发展规律也一直是图书情报学界关注的重点。文章借助复杂网络理论,基于标签之间的共现关系构建了领域知识网络。从领域知识网络的基本属性、中心性和群聚性三个方面,对领域知识的演化过程进行了动态跟踪与时序分析。研究结果显示,Folksonomy模式中领域知识网络逐渐向小世界网络演化;领域知识的中心性并非完全协同一致;领域知识的群聚性与标签关联关系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lksonomy 领域知识 知识网络 时间序列分析 演化规律
下载PDF
Folksonomy模式中紧密型领域知识群落动态演化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滕广青 《中国图书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1-63,共13页
具有高度感知易用性的Folksonomy知识组织模式,在实践应用中却呈现离散纷杂的外在表象。对Folksonomy知识组织模式中领域知识群落及其结构关系的研究,对于洞悉领域知识发展过程中的衍生、交叉、融合等现象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复杂网... 具有高度感知易用性的Folksonomy知识组织模式,在实践应用中却呈现离散纷杂的外在表象。对Folksonomy知识组织模式中领域知识群落及其结构关系的研究,对于洞悉领域知识发展过程中的衍生、交叉、融合等现象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复杂网络分析中的层次派系分析技术为主要研究方法,基于标签共同标注关系构建领域知识网络。从标签间关联关系出发,对特定领域知识网络中紧密型知识群落的发展过程进行时间序列的动态跟踪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标签数量在领域成熟期趋于饱和,但标签间的连线数量却持续增长,紧密型领域知识群落规模逐渐扩大;紧密型领域知识群落数量总体递增的同时也存在波动,这种波动与知识群落自身的扩张、衰减、派生、融合的演化过程有关;随着领域知识的发展,紧密型知识群落之间的交叠密度呈上升趋势,并基于交叠关系形成了一个更大的知识群落,成为领域知识网络的部分骨架结构,进而能够展示出多个主要发展方向。对领域知识群落演化规律的揭示,有助于把握领域知识演进的发展脉络,并揭示Folksonomy知识组织模式中领域知识的发展模式与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组织 folksonomy 领域知识 知识群落 复杂网络
下载PDF
How Social Network Position Relates to Knowledge Building in Online Learning Communities? 被引量:1
6
作者 Lu Wang 《Frontiers of Education in China》 2010年第1期4-25,共22页
Social Network Analysis,Statistical Analysis,Content Analysis and other research methods were used to research online learning communities at 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Beijing.Analysis of the two online courses result... Social Network Analysis,Statistical Analysis,Content Analysis and other research methods were used to research online learning communities at 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Beijing.Analysis of the two online courses resulted in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1)Social networks of the two online courses form typical core-periphery structures;(2)Social networks of the two online courses contain“structural holes,”where some actors position themselves to become potential opinion-leaders within their social networks;(3)Actors,variously positioned within a core-periphery structure,show quit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erms of knowledge building;(4)Taking“structural holes”into account,there exist considerable differences in knowledge building between opinion-leaders and non opinion-leaders;(5)Actors in the“core”and“structural hole”positions have very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in terms of knowledge building.These actors in particular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online learning communities,impacting on the level of the constructed knowled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nline learning community social network network position knowledge building
原文传递
Contextualized Analysis of Social Networks:Collaboration in Scientific Communities 被引量:1
7
作者 Maria Teresinha Tamanini Andrade Patrícia Braga +3 位作者 Tereza Kelly Gomes Carneiro Núbia Moura Ribeiro Marcelo A.Moret Hernane Borges de Barros Pereira 《Social Networking》 2014年第2期71-79,共9页
Currently, the collaboration in scientific communities has been studied in order to explain, among other things, the knowledge diffusion. The quality of Graduate Programmes is often associated with the scientific coll... Currently, the collaboration in scientific communities has been studied in order to explain, among other things, the knowledge diffusion. The quality of Graduate Programmes is often associated with the scientific collaboration. This paper discusses how scientific collaboration processes can be identified and characterized through social and complex networks. For this purpose, collaboration networks of bibliographic production, research projects, and committees of PhD theses and Masters’ dissertations by researchers from a graduate program in computational modeling were studied. The data were obtained from CAPES’ reports of the period from 2001 to 2009. Among the studied indices, centrality indices indicate the presence of prominent researchers who influence others and promptly interact with other researchers in the network. The indices of complex networks reveal the presence of the small-world (i.e. these networks are favorable to increase coordination between researchers) phenomenon and indicate a behavior of scale-free degree distribution (i.e. some researchers promote clustering more than others) for one of the studied network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nowledge Production and Dissemination COLLABORATION Scientific Communities network Theory Social networks Complex networks
下载PDF
基于知识流动的技术守门人识别——以区块链技术领域为例
8
作者 王菲菲 董家鑫 +1 位作者 薛蕊 雷晓 《情报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6-134,共9页
[目的/意义]技术守门人是影响新技术信息传播的关键角色,有效识别守门人有利于更好地扶持领域内技术创新主体。[方法/过程]文章以技术守门人的定义为基础,并结合科学—技术互动关联理论,选取区块链技术领域为研究对象,构建学者合作网络... [目的/意义]技术守门人是影响新技术信息传播的关键角色,有效识别守门人有利于更好地扶持领域内技术创新主体。[方法/过程]文章以技术守门人的定义为基础,并结合科学—技术互动关联理论,选取区块链技术领域为研究对象,构建学者合作网络与引用网络,在原有技术守门人识别方法的基础上,筛选对知识流动有促进作用的守门人。[结果/结论]实验结果显示,运用该方法筛选出的守门人在知识流动过程中具有控制和促进作用,与传统守门人相比,该方法识别出的守门人对领域发展的贡献与促进作用更为突出,对专业领域的发展更具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流动 技术守门人 科技互动关联 合作网络 引用网络
下载PDF
时空相关性融合表征的知识追踪模型
9
作者 张凯 付姿姿 覃正楚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81-1387,共7页
知识追踪通过对知识点的表示来描述习题,以此建模知识状态,最终预测学习者的未来表现。然而目前的研究在知识点的表示方面既没有建模历史知识点对当前知识点产生的时间关系上的影响,又未能刻画习题内部各知识点之间产生的空间关系上的... 知识追踪通过对知识点的表示来描述习题,以此建模知识状态,最终预测学习者的未来表现。然而目前的研究在知识点的表示方面既没有建模历史知识点对当前知识点产生的时间关系上的影响,又未能刻画习题内部各知识点之间产生的空间关系上的作用。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时空相关性融合表征的知识追踪模型。首先,以知识点之间的时间相关程度为基础,建模历史知识点对当前知识点的时间作用;其次,利用图注意力网络建模习题所包含的若干知识点之间的空间作用,得到蕴涵了时空信息的知识点表示;最后,利用上述知识点的表示推导出习题的表示,通过自注意力机制得到当前的知识状态。在实验阶段,与五种相关知识追踪模型在四个真实数据集上进行性能对比,结果表明提出的模型在性能方面有更出色的表现。特别地,在ASSISTments2017数据集中所提模型比五个对比模型在AUC、ACC方面分别提升了1.7%~7.7%和7.3%~2.1%;消融实验证明了建模知识点之间时空相关影响的有效性,训练过程实验表明了提出的模型在知识点的表示及其相互作用关系的建模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应用实例也可看出该模型优于其他知识追踪模型的实际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追踪 知识点表示 时空相关性 图注意力网络
下载PDF
考虑审计要素多重语义关联的财务欺诈识别
10
作者 李建平 孙灏 +1 位作者 常闫芃 朱晓谦 《管理科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8-70,共13页
现有的财务欺诈识别研究大多基于公司、审计师、会计师事务所等审计要素中较为简单的关系特征,罕有研究能够系统刻画各类审计要素之间错综复杂的关联关系.本文创新性地引入知识图谱(Knowledge Graph)技术,构建出包含公司、审计师和会计... 现有的财务欺诈识别研究大多基于公司、审计师、会计师事务所等审计要素中较为简单的关系特征,罕有研究能够系统刻画各类审计要素之间错综复杂的关联关系.本文创新性地引入知识图谱(Knowledge Graph)技术,构建出包含公司、审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的多重语义关联网络,并利用图神经网络(Graph Neural Networks)方法捕捉知识图谱中审计要素之间复杂隐秘的关联关系以提高财务欺诈识别效果.基于我国2018年—2019年的上市公司样本,构建出包含12373个审计要素和111194条关系的审计知识图谱.实证研究发现引入审计要素关联关系能够提升财务欺诈识别准确率;在多种审计要素关联关系中,考虑审计师对公司出具的审计意见对欺诈识别更为重要;对比不同历史时长的审计要素,使用公司历史5年的审计要素识别财务欺诈的效果更好.本研究可以为投资者、分析师以及监管机构在大数据时代下的财务欺诈识别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务欺诈 审计要素关系 语义关联 知识图谱 图神经网络
下载PDF
基于知识图谱的网络安全漏洞类型自动化关联分析方法
11
作者 王瑞敏 《自动化应用》 2024年第10期157-159,共3页
常规的网络安全漏洞类型自动化关联分析方法主要使用EVM计算存储读取漏洞数据,易受智能合约编程语言变化影响,导致关联分析性能较差,因此,需要基于知识图谱设计一种全新的网络安全漏洞类型自动化关联分析方法。该方法利用知识图谱自动... 常规的网络安全漏洞类型自动化关联分析方法主要使用EVM计算存储读取漏洞数据,易受智能合约编程语言变化影响,导致关联分析性能较差,因此,需要基于知识图谱设计一种全新的网络安全漏洞类型自动化关联分析方法。该方法利用知识图谱自动匹配网络安全漏洞特征,实现了网络安全漏洞类型自动化关联分析。结果表明,所设计方法的分析效果较好、可靠性较高,并具备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安全 关联分析 知识图谱 自动化技术
下载PDF
知识元研究述评 被引量:20
12
作者 高继平 丁堃 +1 位作者 潘云涛 袁军鹏 《情报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34-138,133,共6页
文章从知识元的起源及其发展开始,研究了其在科学计量学和知识计量学中的定义和作用,进而介绍了当前主要的知识元计量指标。之后,研究了知识元渗透到图书情报与数字图书馆、知识科学与知识工程、知识管理和教育学等领域的应用,以及当前... 文章从知识元的起源及其发展开始,研究了其在科学计量学和知识计量学中的定义和作用,进而介绍了当前主要的知识元计量指标。之后,研究了知识元渗透到图书情报与数字图书馆、知识科学与知识工程、知识管理和教育学等领域的应用,以及当前国家级基金对"知识元"的资助情况,发现知识元已经成为知识分析、知识组织、知识工程、知识发现、知识管理、知识体系的基本单位,可用于实现知识表示、知识生产、知识存储、知识检索、知识计量、知识服务、知识挖掘、知识创造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元 知识关联 知识网络 知识系统 知识计量
下载PDF
分众分类:网络时代的新型信息分类法 被引量:57
13
作者 周荣庭 郑彬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72-75,共4页
针对网络信息分类体系构建的要求日趋突出,主要研究了一种与传统分类体系截然不同的分众分类体系,分别对这一全新分类体系的思想来源、主要机制及其主要功能加以阐述,并分析了其未来在知识管理方面可行的企业级应用前景。
关键词 信息分类 分众分类 网络传播 知识管理
下载PDF
基于复杂网络的扩散制造知识评价与关联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刘骄剑 廖文和 +1 位作者 郭宇 王文斌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204-2210,共7页
为了在快速扩散制造模式下获取和重用制造知识,提高系统的决策效率,提出一种基于复杂网络的知识评价和关联性分析方法。首先分析扩散制造知识和知识活动的内涵;然后构建用于企业制造能力评价的复杂网络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和计算网络的... 为了在快速扩散制造模式下获取和重用制造知识,提高系统的决策效率,提出一种基于复杂网络的知识评价和关联性分析方法。首先分析扩散制造知识和知识活动的内涵;然后构建用于企业制造能力评价的复杂网络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和计算网络的关键特征参数,并对知识节点重要性进行评价;最后提出基于最短路径的设备关联知识发现方法。在某航天企业的实施验证表明,该方法有效地实现了知识的重用和关联知识的推送,提高了系统的智能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网络 快速扩散制造 知识评价 知识关联
下载PDF
面向电子商务应用的知识图谱关联查询处理 被引量:10
15
作者 岳昆 阚伊戎 +1 位作者 王钰杰 钱文华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326-1335,共10页
为了对知识图谱(KG)中实体间的关联关系进行有效建模,以电子商务应用为背景,以贝叶斯网为知识表示和推理框架,提出将知识图谱中描述的领域知识与用户行为记录中蕴含的知识进行有效融合的方法,从而构建描述商品间关联关系及其不确定性的... 为了对知识图谱(KG)中实体间的关联关系进行有效建模,以电子商务应用为背景,以贝叶斯网为知识表示和推理框架,提出将知识图谱中描述的领域知识与用户行为记录中蕴含的知识进行有效融合的方法,从而构建描述商品间关联关系及其不确定性的贝叶斯网,并基于贝叶斯网的推理算法计算商品间的间接关联关系。所提方法将为KG的关联查询处理提供支撑技术,为商品分类、用户定向和个性化推荐等典型应用提供解决方案。针对大规模KG和海量的用户行为记录,基于Spark给出模型构建和概率推理并行算法。通过真实数据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KG关联查询处理方法能够以接近90%的召回率发现KG中未直接表示的关联关系,而且对包含超过1亿条边的KG也能高效地进行关联查询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商务 知识图谱 关联查询 贝叶斯网 Spark计算引擎
下载PDF
动态知识网络上的知识积累过程模型 被引量:17
16
作者 张薇 徐迪 《管理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22-128,共7页
动态异质性网络上的知识及信息流动的研究是当前的热点问题.为了分析动态异质性知识网络上的多种知识积累过程,本文建立了对应的网络模型和知识积累模型.知识网络动态变化策略分为两种:一是网络均衡策略,即在知识网络演化过程中,主体之... 动态异质性网络上的知识及信息流动的研究是当前的热点问题.为了分析动态异质性知识网络上的多种知识积累过程,本文建立了对应的网络模型和知识积累模型.知识网络动态变化策略分为两种:一是网络均衡策略,即在知识网络演化过程中,主体之间的平均联系强度和联系数量保持不变;二是网络增长变化策略,即在网络演化过程中知识主体之间的联系逐渐增加.各种知识的积累量分为两部分:一是以S型增长曲线为特征的主体自身的知识学习,二是通过知识关联度矩阵计算相邻知识主体之间的知识流动量.仿真结果表明,知识关联度较高的知识在网络增长策略下的流动速度快于知识关联度较低知识,知识流动速度快的网络演化策略下的知识主体之间的知识量方差小于知识流动速度较慢的网络演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网络 异质性知识网络 知识积累 知识关联度
下载PDF
知识网络演化模型的仿真研究(英文) 被引量:5
17
作者 单海燕 王文平 王娇俐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0-84,共5页
研究了一类基于知识相关度的局部偏好连接机制和偏好删除机制的知识网络演化模型。数值模拟了知识网络累积度分布,累积度分布一开始近似服从无标度分布,而后出现一指数截断。最后比较了在一些不同连接与删除机制下生成的一些知识指标,... 研究了一类基于知识相关度的局部偏好连接机制和偏好删除机制的知识网络演化模型。数值模拟了知识网络累积度分布,累积度分布一开始近似服从无标度分布,而后出现一指数截断。最后比较了在一些不同连接与删除机制下生成的一些知识指标,仿真结果表明,基于知识的局部偏好连接机制和基于度的偏好删除机制比随机局部偏好连接机制和随机偏好删除机制更易于引起网络异质性及提高网络的绩效,而这些指标是有利于网络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标度网络 知识网络 网络结构 知识相关度
下载PDF
一种主题知识自增长的聚焦网络爬虫 被引量:9
18
作者 李东晖 廖晓兰 +2 位作者 范辅桥 黄九鸣 陈雪刚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9-33,88,共6页
聚焦网络爬虫是各类因特网文本挖掘和信息检索应用必需的处理步骤。现有聚焦网络爬虫面临着知识描述困难、误差易被放大等挑战。发现网页中主题知识存在的若干性质,提出一种主题知识自增长的聚焦网络爬虫KAG-Crawler,在网页爬取过程中... 聚焦网络爬虫是各类因特网文本挖掘和信息检索应用必需的处理步骤。现有聚焦网络爬虫面临着知识描述困难、误差易被放大等挑战。发现网页中主题知识存在的若干性质,提出一种主题知识自增长的聚焦网络爬虫KAG-Crawler,在网页爬取过程中采用一种无监督的学习技术不断扩展主题知识,从而使爬虫在一个简单的初始主题描述条件下,能够以较高正确率爬取大量网页。同时为便于主题知识的扩展,还提出一种新的主题表示模型,并基于该模型构建了新的网页主题和URL主题相关度方法。最后在真实环境下的实验表明,KAG-Crawler的性能显著高于传统基于文本相似度的聚焦网络爬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焦网络爬虫 无监督学习 知识扩展 主题相关度
下载PDF
知识自组织与他组织方法类比与融合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孙中秋 陈晓美 毕强 《数字图书馆论坛》 CSSCI 2014年第9期18-22,共5页
大数据时代,知识资源呈现数量大、种类多、关系复杂等特征,增加了知识组织的难度,仅依靠知识自组织方法或知识他组织方法很难缓解这一困境。针对这一问题,文章尝试融合知识自组织和他组织方法。首先,对知识自组织和他组织方法进行... 大数据时代,知识资源呈现数量大、种类多、关系复杂等特征,增加了知识组织的难度,仅依靠知识自组织方法或知识他组织方法很难缓解这一困境。针对这一问题,文章尝试融合知识自组织和他组织方法。首先,对知识自组织和他组织方法进行简要介绍,其次,从知识组织的主客体、理念、维度、工具、方法与技术等方面比较知识自组织与他组织方法,挖掘两者的融合点。最后,探讨知识自组织和他组织方法融合机理,并构建知识自组织和他组织方法融合模型。本研究不仅深化了知识组织理论,还为知识组织实践工作提供新的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自组织 知识他组织 本体 分众分类法 社会网络分析
下载PDF
基于业务流程的知识模块化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杨剑军 战洪飞 +1 位作者 黄利民 余军合 《科技与管理》 CSSCI 2009年第6期36-38,共3页
业务流程环节是知识的集合,不同的环节具有不同的知识构成。知识构成之间具有相关性。针对研究知识的模块化问题,首先基于业务流程提出知识节点的相关度以及知识网络的模块度,再结合复杂网络的群聚系数,提出了知识的模块化指数并以此来... 业务流程环节是知识的集合,不同的环节具有不同的知识构成。知识构成之间具有相关性。针对研究知识的模块化问题,首先基于业务流程提出知识节点的相关度以及知识网络的模块度,再结合复杂网络的群聚系数,提出了知识的模块化指数并以此来度量知识的模块化程度。此方法有利于研究知识模块的划分以及潜在知识模块的挖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业务流程 知识模块 相关度 复杂网络 群聚系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