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孔丛子·公孙龙》文献价值重探
1
作者
伍亭因
《惠州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4-18,共5页
前贤鲜有厝意《孔丛子》载录公孙龙学说之原由及用意。文章尝试分析今本《公孙龙》行文结构完整、主旨前后一致之实。又,考察先秦诸子纠正战国名家悖理之学风,并结合《孔丛子》“重理轻辞”思想一脉相承之论证,发现孔氏从言说到治国皆...
前贤鲜有厝意《孔丛子》载录公孙龙学说之原由及用意。文章尝试分析今本《公孙龙》行文结构完整、主旨前后一致之实。又,考察先秦诸子纠正战国名家悖理之学风,并结合《孔丛子》“重理轻辞”思想一脉相承之论证,发现孔氏从言说到治国皆重视事物道理,这不仅是孔氏一家思想之升华,同时与先秦诸子学派之思潮相合,从而梳理今本《公孙龙》成篇之缘由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丛子》
孔穿
公孙龙
文献价值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孔丛子》成书旧说及其考察
被引量:
1
2
作者
赵东栓
孙少华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63-65,73,共4页
《孔丛子》自被宋咸注书进献以来,有关其书真伪的争辩就一直未断。对其成书作者与时代的推测,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通过对各家旧说的归纳分析及比较考辨,可以使我们从中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
《孔丛子》
成书
旧说
作者与时代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孔丛子》辑佚考实
3
作者
孙少华
王兆萍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08年第2期40-45,共6页
《孔丛子》历来被视为伪书,但翻检唐宋类书,可裒寻到数条佚文。这些佚文屡见于先秦两汉其他书籍,有的是亡佚较早,注释者宋咸无暇罗致,有的则是宋咸故意删去的,还有的则属于版本流传过程中的自然亡佚。
关键词
《孔丛子》
佚文
类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秦代《春秋》经传之学存续考略
4
作者
刘伟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
2022年第5期90-96,共7页
《春秋》经传之学在秦代的延续,既源自战国以降学术传承的历史惯性,也有赖于儒家后学与孔门后裔的文化自觉。与此相应,《春秋》经传之学的传承主要存在两条线索,一是儒家各派之师承授受,一是经子思至于孔鲋之孔氏家学。作为荀子后学的...
《春秋》经传之学在秦代的延续,既源自战国以降学术传承的历史惯性,也有赖于儒家后学与孔门后裔的文化自觉。与此相应,《春秋》经传之学的传承主要存在两条线索,一是儒家各派之师承授受,一是经子思至于孔鲋之孔氏家学。作为荀子后学的张苍、浮丘伯,以及孔子后裔孔鲋等人,均以不同方式为传承与传播《春秋》经传之学做出了重要贡献。要言之,秦代《春秋》经传之学得以存续,为汉代的经学复兴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秋》
秦代
浮丘伯
孔鲋
《孔丛子》
张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所载子思言行看《孔丛子》的伪书性质——兼说疑古派观点的价值与意义
5
作者
李健胜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6-114,共9页
根据相关史料,子思为孔子之孙,"尝困于宋"、"作《中庸》"和"为鲁缪(穆)公师"是其生平事迹中的核心问题。《孔丛子》一书根据信史提供的上述线索,杜撰出诸多与事实不合的子思言行,故不可将其视为信史。杜...
根据相关史料,子思为孔子之孙,"尝困于宋"、"作《中庸》"和"为鲁缪(穆)公师"是其生平事迹中的核心问题。《孔丛子》一书根据信史提供的上述线索,杜撰出诸多与事实不合的子思言行,故不可将其视为信史。杜撰此书的作者虽然有所依凭,但这并不能改变《孔丛子》的伪书性质。诸子之学与其文本体系之间存在着非共时的关系,包括《孔丛子》在内的一些"子曰"类文献并不出自孔子本人,我们应当对疑古派的相关观点加以批判地继承,不能因急着"走出疑古时代",而步入完全信古的泥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丛子》
子思
伪书
疑古派
原文传递
题名
《孔丛子·公孙龙》文献价值重探
1
作者
伍亭因
机构
香港理工大学专业及持续教育学院
出处
《惠州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4-18,共5页
文摘
前贤鲜有厝意《孔丛子》载录公孙龙学说之原由及用意。文章尝试分析今本《公孙龙》行文结构完整、主旨前后一致之实。又,考察先秦诸子纠正战国名家悖理之学风,并结合《孔丛子》“重理轻辞”思想一脉相承之论证,发现孔氏从言说到治国皆重视事物道理,这不仅是孔氏一家思想之升华,同时与先秦诸子学派之思潮相合,从而梳理今本《公孙龙》成篇之缘由及价值。
关键词
《孔丛子》
孔穿
公孙龙
文献价值
Keywords
kongcongzi
Kong Chuan
Gongsun Long
literature value
分类号
G256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孔丛子》成书旧说及其考察
被引量:
1
2
作者
赵东栓
孙少华
机构
曲阜师范大学
出处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63-65,73,共4页
文摘
《孔丛子》自被宋咸注书进献以来,有关其书真伪的争辩就一直未断。对其成书作者与时代的推测,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通过对各家旧说的归纳分析及比较考辨,可以使我们从中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
《孔丛子》
成书
旧说
作者与时代
Keywords
kongcongzi
edited book
original views
the author and time
分类号
B2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孔丛子》辑佚考实
3
作者
孙少华
王兆萍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
山东省莱芜市陈毅中学
出处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08年第2期40-45,共6页
文摘
《孔丛子》历来被视为伪书,但翻检唐宋类书,可裒寻到数条佚文。这些佚文屡见于先秦两汉其他书籍,有的是亡佚较早,注释者宋咸无暇罗致,有的则是宋咸故意删去的,还有的则属于版本流传过程中的自然亡佚。
关键词
《孔丛子》
佚文
类书
Keywords
kongcongzi
missing articles
classified books on the same subject
分类号
G256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秦代《春秋》经传之学存续考略
4
作者
刘伟
机构
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出处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
2022年第5期90-96,共7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语》文献集成与研究”(19ZDA251)。
文摘
《春秋》经传之学在秦代的延续,既源自战国以降学术传承的历史惯性,也有赖于儒家后学与孔门后裔的文化自觉。与此相应,《春秋》经传之学的传承主要存在两条线索,一是儒家各派之师承授受,一是经子思至于孔鲋之孔氏家学。作为荀子后学的张苍、浮丘伯,以及孔子后裔孔鲋等人,均以不同方式为传承与传播《春秋》经传之学做出了重要贡献。要言之,秦代《春秋》经传之学得以存续,为汉代的经学复兴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春秋》
秦代
浮丘伯
孔鲋
《孔丛子》
张苍
Keywords
the Classics of the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
Qin Dynasty
Fuqiu bo
Kong Fu
kongcongzi
Zhang Cang
分类号
K09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所载子思言行看《孔丛子》的伪书性质——兼说疑古派观点的价值与意义
5
作者
李健胜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青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6-114,共9页
文摘
根据相关史料,子思为孔子之孙,"尝困于宋"、"作《中庸》"和"为鲁缪(穆)公师"是其生平事迹中的核心问题。《孔丛子》一书根据信史提供的上述线索,杜撰出诸多与事实不合的子思言行,故不可将其视为信史。杜撰此书的作者虽然有所依凭,但这并不能改变《孔丛子》的伪书性质。诸子之学与其文本体系之间存在着非共时的关系,包括《孔丛子》在内的一些"子曰"类文献并不出自孔子本人,我们应当对疑古派的相关观点加以批判地继承,不能因急着"走出疑古时代",而步入完全信古的泥淖。
关键词
《孔丛子》
子思
伪书
疑古派
Keywords
kongcongzi
Zisi
the pseudo-book
the YiGu School
分类号
K225 [历史地理—中国史]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孔丛子·公孙龙》文献价值重探
伍亭因
《惠州学院学报》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孔丛子》成书旧说及其考察
赵东栓
孙少华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05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孔丛子》辑佚考实
孙少华
王兆萍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0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秦代《春秋》经传之学存续考略
刘伟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
202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从所载子思言行看《孔丛子》的伪书性质——兼说疑古派观点的价值与意义
李健胜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