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Quaternary glacial geomorphology and glaciations of Kongur Mountain,eastern Pamir,China 被引量:17
1
作者 WANG Jie ZHOU ShangZhe +2 位作者 ZHAO JingDong ZHENG JingXiong GUO XiangZhong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1年第4期591-602,共12页
Kongur Mountain is the largest center of modern glaciation on the Pamir Plateau.During the glacial-interglacial cycles of the Quaternary,Kongur Mountain was extensively and repeatedly glaciated,and the glacial landfor... Kongur Mountain is the largest center of modern glaciation on the Pamir Plateau.During the glacial-interglacial cycles of the Quaternary,Kongur Mountain was extensively and repeatedly glaciated,and the glacial landforms from multiple glaciations are well-preserved in valleys,in basins,and on the piedmonts.Dating samples have been collected according to the distribution and weathering of the glacial tills,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e glacial deposits,and the loess or soil developed on the moraines. Electron spin resonance(ESR) dating of the samples was done using the germanium(Ge) centers in the glacial quartz grains,which are sensitive to both sunlight and grinding.The ages of the glacial deposits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clusters,i.e.,13.1±0.8-27.0±2.2,36.4±3.3-48.7±5.7,65.6±6.8-86.6±8.9,and 105.6±9.4-178.3±17.8 ka.Six glacial advances in this region have been confirmed,which are equivalent in age to the Little Ice Age(LIA) ,Neoglaciation,marine oxygen isotope stages(MIS) 2,mid-MIS3,MIS4,and MIS6.The largest local last glacial maximum(LGML) occurred during MIS4 rather than the global Last Glacial Maximum(LGMG) of MIS2,and a glacial advance that occurred during mid-MIS3 was also larger than the LGMG.Furthermore,deeply weathered tills below 3500 m a.s.l.on the western slope of Kongur Mountain,when compared with the ages of the oldest glaciation of the Muztag Ata region,likely occurred prior to the penultimate glacial cycle.The glacial landforms prior to the penultimate glacial cycle on the northern slope are not well-preserved due to erosion after deposition. Several glacial deposits are only speculated to be distributed at higher elevations on the southwest side of the Gaizi Checkpoint. The extensive hummocky moraines on the western slope were formed by multiple glacial advances,and the latest glacial advance corresponded to mid-MIS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四纪冰期 冰川地貌 帕米尔高原 冰川沉积物 末次盛冰期 中国 电子自旋共振 深海氧同位素
原文传递
基于合成孔径雷达技术及DEM的公格尔山冰川动力特征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蒋宗立 刘时银 +6 位作者 龙四春 林剑 王欣 李晶 许君利 魏俊锋 鲍伟佳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86-295,共10页
冰川流速是冰川动力状况的重要标志,利用合成孔径雷达技术能快速获得大范围冰川的表面流速.利用日本高级陆地观测卫星(ALOS)相控阵型合成孔径雷达L波段(PALSAR)及欧洲太空局的ENVISAT/ASAR数据的特征匹配方法获得帕米尔高原公格尔山区... 冰川流速是冰川动力状况的重要标志,利用合成孔径雷达技术能快速获得大范围冰川的表面流速.利用日本高级陆地观测卫星(ALOS)相控阵型合成孔径雷达L波段(PALSAR)及欧洲太空局的ENVISAT/ASAR数据的特征匹配方法获得帕米尔高原公格尔山区冰川表面流速,并结合合成孔径雷达干涉相干与不同时期数字高程模型对公格尔山区典型冰川动力进行分析,获得研究区不同时间基线冰川表面相干性、表面流速以及基于不同时相DEM的典型冰川表面高程变化信息.结果表明:30 a来克拉牙依拉克冰川表面高程下降了(15±12.1)m,表碛区域近期运动速度变化不大;其木干冰川平均表面高程几乎无变化,但2007-2011年夏季表面流速明显减缓,靠近末端附近部分区域可能已经演化为非活动区;姜满加尔冰川位于西风带的迎风坡,积累区面积大,冰川流速较快,无表碛覆盖,但表面高程仍下降了(8.8±12.7)m.编号为5Y663D0009的冰川冰舌表碛覆盖区可能已经演化为非活动区,30 a来表面高程下降(8.6±12.0)m.综合分析表明,冰川规模特别是积累区面积的大小及所处位置、地形对冰川演化具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格尔山 表碛覆盖 表面流速 冰川动力特征
下载PDF
公格尔九别峰冰川跃动无人机灾害监测与评估 被引量:11
3
作者 李均力 陈曦 +2 位作者 包安明 沈占锋 季顺平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78-386,共9页
由气候变暖引起的新疆山区冰川灾害事件近年来有增加的趋势,开展冰川灾害监测对保障下游居民安全和道路通行具有重要的意义。以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的高分正射影像和数字高程模型为数据源,结合实地考察资料开展公格尔九别峰北侧冰川跃动... 由气候变暖引起的新疆山区冰川灾害事件近年来有增加的趋势,开展冰川灾害监测对保障下游居民安全和道路通行具有重要的意义。以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的高分正射影像和数字高程模型为数据源,结合实地考察资料开展公格尔九别峰北侧冰川跃动灾害监测研究,并分别对房屋受灾、地质滑坡、堰塞湖和冰川移动体积等灾害信息进行调查与评估。研究发现,无人机可实现对灾害信息的精准制图和全面调查分析。由于冰川快速向下滑移造成冰川下部快速抬升,从冰川滑落的冰石碎块造成冰川周边的16处房屋畜舍损毁和3处地质滑坡。抬升的冰川由于碰撞和挤压逐渐碎裂,在低洼的地带形成6个堰塞湖。与2007年地形图相比,九别峰北部冰川跃动区域面积7.27 km2,冰川平均抬升高度32.3 m,并且从上到下逐渐增加,最高处达97.7 m,进而研究区内冰川体积增加2.35×108m3。本次冰川跃动造成的灾害损失相对轻微,然而现阶段冰川仍处于快速跃动的形态,对下游的安全存在潜在的风险。未来仍需进一步开展冰川跃动、冰崩及堰塞湖定点监测和灾害预报预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川跃动 无人机 灾害监测 公格尔九别峰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西缘1715-2014年降水量重建与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尚华明 木太力普·托乎提 +5 位作者 张瑞波 张同文 张凯 魏文寿 范子昂 陈峰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16年第2期9-17,共9页
昆仑山北坡西部山区是树木年轮气候研究的薄弱区域。本文在位于公格尔山北坡的喀山河流域山区采集了雪岭云杉的树芯标本,分析了树轮宽度标准年表对塔里木盆地西缘气候要素的响应关系,发现了该区域的树木径向生长主要受水分条件限制,标... 昆仑山北坡西部山区是树木年轮气候研究的薄弱区域。本文在位于公格尔山北坡的喀山河流域山区采集了雪岭云杉的树芯标本,分析了树轮宽度标准年表对塔里木盆地西缘气候要素的响应关系,发现了该区域的树木径向生长主要受水分条件限制,标准年表与塔里木盆地西缘6站平均上年7月至当年6月降水量的相关系数达到0.692(P<0.001)。利用树轮宽度年表与降水量之间的线性转换方程重建了塔里木盆地西缘1715—2014年降水量序列,转换方程的方差解释量为48.0%,且稳定可信。重建的降水序列记录了21个极端干旱年和21个极端湿润年。对重建序列进行31年滑动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分析发现,塔里木盆地过去300年出现了5个偏干阶段1725—1750、1777—1806、1821—1843、1854—1887和1911—1990年)和6个偏湿阶段(1715—1724、1751—1776、1807—1820、1844—1853、1888—1910和1991—2014年)。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增湿趋势明显,且仍在持续。塔里木盆地西缘干湿变化的韵律与相邻区域的树木年轮水分记录是一致的,几个显著的干湿阶段均能较好地对应,只是其变化幅度和持续的时间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公格尔山 雪岭云杉 树木年轮 降水量
下载PDF
公格尔山区融水冲刷形成泥石流的起动试验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李伟 魏学利 +1 位作者 李宾 陈发明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9-65,共7页
近年来新疆公格尔山地区冰川泥石流活动频发,严重威胁中巴经济走廊带内重大工程的建设与运营。以公格尔山地区的冰雪融水型泥石流为研究对象,基于水槽试验,分析不同融水量冲刷冰碛土形成泥石流的起动机理。结果表明,在融水渗流侵蚀作用... 近年来新疆公格尔山地区冰川泥石流活动频发,严重威胁中巴经济走廊带内重大工程的建设与运营。以公格尔山地区的冰雪融水型泥石流为研究对象,基于水槽试验,分析不同融水量冲刷冰碛土形成泥石流的起动机理。结果表明,在融水渗流侵蚀作用下,骨架结构的冰碛土内细颗粒不断迁出并形成渗流通道,随着内部结构变化和动水压力增加,前缘土体骨架发生坍塌形成小型泥石流;在后续持续水流冲刷作用下,处于超饱和的冰碛土不断溯源冲刷且表面形成小冲沟,在深切拉槽过程中局部沟段发生堵塞溃决而形成更大规模泥石流。综合含水量和孔压的变化特征及实验现象,将冰雪融水型泥石流的起动过程分为径流渗透、溯源冲刷、沿程冲刷和堵塞溃决等4个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格尔山 冰川泥石流 冰碛土 沿程冲刷 孔隙水压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