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3,65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拟Koszul-like模
1
作者 吕家凤 包科维 +1 位作者 叶晓晓 王一帆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2期121-125,共5页
主要讨论了诺特半完全代数上有限生成模的Koszul-like性质.受分次Koszul-like模的极小分次投射分解的启发,定义了拟Koszul-like模.讨论了拟Koszul-like模的Ext模的性质,把Koszul-like模的一些性质推广到拟Koszul-like模的情形.
关键词 koszul-like代数 koszul-like模 koszul-like代数 koszul-like模 Ext-
下载PDF
高功率TM_(01)在线选模耦合装置设计
2
作者 张立刚 谭维兵 +2 位作者 李小泽 朱晓欣 胡祥刚 《强激光与粒子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7-154,共8页
针对传统高功率微波在线测量装置寄生模式抑制度低、测量精度易受到寄生模式干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高功率TM_(01)模式选模耦合装置。由于相对论返波管阴极发射角向不均匀性会产生非对称模式,而传统的单臂多孔圆波导耦合器无法解决其他... 针对传统高功率微波在线测量装置寄生模式抑制度低、测量精度易受到寄生模式干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高功率TM_(01)模式选模耦合装置。由于相对论返波管阴极发射角向不均匀性会产生非对称模式,而传统的单臂多孔圆波导耦合器无法解决其他非对称模寄生耦合干扰的问题,往往导致检测波形畸变、耦合度判断偏差,严重影响对返波管TM_(01)模输出功率在线评估的准确性。为此,将四臂多孔耦合结构与基于魔T的TM_(01)选模网络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在线选模耦合装置,利用不同波导模式场结构区别实现了TM_(01)模式与其他寄生模式的差异化耦合,解决了因寄生模式干扰引起的在线测试功率不准的问题。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新型耦合器对TM_(01)模耦合强度相对于其他模式高出20 dB以上,高功率实验中测得在线测试波形及功率与辐射场测试波形及功率符合较好,耦合稳定性得到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功率微波 微波测量 TM_(01)圆波导耦合器 魔T
下载PDF
页岩水力压裂物理模拟实验及声发射特征研究
3
作者 王小琼 宋嘉欣 +6 位作者 刘卫华 何吉祥 徐政语 张作冬 葛洪魁 邹雨时 王洋 《地球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9-243,共15页
本文开展了页岩真三轴水力压裂物理模拟实验研究,基于声发射定位和声发射特征参数,研究了页岩水力压裂裂缝扩展过程,结果表明:(1)根据声发射(Acoustic Emission,AE)特征,页岩水力压裂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初始阶段、主破裂阶段以及体... 本文开展了页岩真三轴水力压裂物理模拟实验研究,基于声发射定位和声发射特征参数,研究了页岩水力压裂裂缝扩展过程,结果表明:(1)根据声发射(Acoustic Emission,AE)特征,页岩水力压裂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初始阶段、主破裂阶段以及体积破裂阶段.(2)初始阶段,压力处于上升期,声发射数量较少,b值较大,主要是混合型裂缝,声发射频率较低,表明在岩石内部形成均匀的微小裂隙,并初步形成优势方位的主裂缝.(3)主破裂阶段,随着压力的上升,直至达到储层破裂压力,声发射率急剧增加,产生了大量的高能量声发射事件,b值降低,声发射频率较高,在井筒附近形成了拉伸型的主裂缝.(4)体积破裂阶段,压力虽然大幅降低,但岩心内部依然产生了大量的微破裂,裂缝主要沿主裂缝呈弥散式扩展并形成复杂的体积裂缝网络,这一阶段声发射b值较大,声发射数目较多,主要为剪切型裂缝.(5)实验室中的水力压裂裂缝扩展特征,与现场水力压裂微震监测结果一致,现场水力压裂后在闷井阶段也会产生大量的微震事件.本文研究的结果对于现场水力压裂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压裂 实验 声发射 主破裂 体积破裂
下载PDF
基于改进LSTM的数码雷管模组印刷质量预测
4
作者 许可 高宏宇 +1 位作者 宫华 孙文娟 《沈阳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25年第1期9-18,24,共11页
由于数码雷管模组印刷过程中生产工艺复杂、强时序性等特点,其质量的精准预测已成为提高产品质量管理水平的关键。基于此提出一种改进长短期记忆(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网络的数码雷管模组印刷质量预测模型。首先根据数码雷管模... 由于数码雷管模组印刷过程中生产工艺复杂、强时序性等特点,其质量的精准预测已成为提高产品质量管理水平的关键。基于此提出一种改进长短期记忆(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网络的数码雷管模组印刷质量预测模型。首先根据数码雷管模组印刷过程提炼机器运行参数、环境参数与检测参数作为印刷产品质量的原始特征,并对关键检测参数进行时序特征重构以增强特征表达能力;其次基于改进的LSTM网络建立数码雷管模组印刷特征提取框架,采用卷积神经网络提取空间特征避免LSTM挖掘高维印刷特征时隐含关系的不足,通过全局注意力机制自适应学习不同时刻印刷特征对印刷产品质量的贡献度,为LSTM提取的深层时序特征分配不同权值;最后以深层特征作为输入,通过全连接网络实现数码雷管模组印刷产品的质量预测。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BP神经网络、门控循环单元网络、LSTM等预测方法,改进的LSTM网络有效提高了数码雷管模组印刷产品质量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印刷 质量预测 长短期记忆网络 特征重构
下载PDF
面向水下运载平台的氢氧燃料电池建模与仿真分析
5
作者 张炜 徐纪伟 +3 位作者 于朝 李彬彬 郑恒持 张杰 《船电技术》 2025年第1期69-74,共6页
以Modelica为基础,面向某型深海运载平台使用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构建模型,主要包含氢氧燃料电池电堆模型、供氢系统模型以及供氧系统模型。针对该燃料电池模型分别进行了稳态验证,研究了氢氧气体压力、工作温度以及质子交换膜厚度对... 以Modelica为基础,面向某型深海运载平台使用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构建模型,主要包含氢氧燃料电池电堆模型、供氢系统模型以及供氧系统模型。针对该燃料电池模型分别进行了稳态验证,研究了氢氧气体压力、工作温度以及质子交换膜厚度对电池性能的影响,分析了该模型的动态性能。结果表明:该模型与实际运行数据具有良好的拟合度,能较为真实地反映燃料电池运行的氢氧气体压力、工作温度、质子交换膜厚度等关键参数对电堆性能的影响,较好地反映燃料电池动态输出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ELICA 氢氧燃料电池 仿真分析
下载PDF
深度学习图像重建算法(DLIR)对能谱CT多参数图像质量改善的体模研究
6
作者 赵艳红 马保龙 +4 位作者 张晓文 沈云 石骁萌 苏治祥 陈大治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5年第1期186-188,共3页
目的 探讨深度学习重建算法对能谱CT多参数成像单能量图像、有效原子序数图、碘水图、水碘图图像质量的改善。方法 选择一个20cm直径的圆柱形聚丙烯体摸,在内部放入九支试管,试管中分别装入(3.75、7.5、15、30mg/mL)不同浓度及(18m m、1... 目的 探讨深度学习重建算法对能谱CT多参数成像单能量图像、有效原子序数图、碘水图、水碘图图像质量的改善。方法 选择一个20cm直径的圆柱形聚丙烯体摸,在内部放入九支试管,试管中分别装入(3.75、7.5、15、30mg/mL)不同浓度及(18m m、10m m、2 m m)不同管径的碘对比剂及水和钙溶液,利用GE APEX CT进行能谱扫描,将扫描完成图像分别利用FBP、40%ASIR-V及深度学习(低DLIR-L、中DLIR-M、高DLIR-H)重建出五组图像。采用后处理软件分别重建出70keV单能量图像、基物质图(碘-水图、水-碘图)及有效原子序数图。对浓度为3.75 mg/m L、15 mg/mL及Water三支试管进行数据分析。在FBP、40%ASIR-V、DLIR-L、DLIR-M、DLIR-H五组图像测量70keV的CT值、碘-水图的碘浓度、水-碘图的水浓度、有效原子序数及图像噪声,计算各图像的信噪比(SNR),对比5组图像质量的差异。结果5种重建算法下的图像在低浓度造影剂(3.75mg/mL)、高浓度造影剂(15mg/m L)及水试管内70keV的CT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有效原子序数、碘水图的碘浓度及水碘图的水浓度亦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70keV、有效原子序数图、碘水图、水碘图的噪声及图像信噪比5组图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DLIR下的噪声值均较FBP及40%ASIR-V降低,图像信噪比提高(P值均<0.05),DLIR-H噪声最小,信噪比最高。结论 在能谱CT成像中, DLIR较FBP及40%ASIR-V在单能量图像、有效原子序数图、碘水图、水碘图的噪声降低,信噪比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谱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深度学习 图像质量
下载PDF
自驱动双关节模组同步控制系统研究
7
作者 杨洪涛 姜西祥 +3 位作者 沈梅 高荟荟 秦鹏飞 金磊 《煤矿机械》 2025年第1期190-195,共6页
针对自驱动关节臂测量机双关节模组的双电机同步控制问题,根据双关节模组的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设计了一种双关节模组同步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LabVIEW软件搭建双电机的上位机控制界面,主控制器为FPGA,两者通过USB串口通信;STM32为双关... 针对自驱动关节臂测量机双关节模组的双电机同步控制问题,根据双关节模组的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设计了一种双关节模组同步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LabVIEW软件搭建双电机的上位机控制界面,主控制器为FPGA,两者通过USB串口通信;STM32为双关节模组内部的核心处理器,通过CAN总线与主控制器通信。通过设定不同的负载和速度进行了正反转对比实验,得到双关节模组电机最大转速误差为4.26%,关节转角的最大误差为0.25°,两电机同步时间控制精度为2 ms,验证了双关节模组在负载状态下仍满足技术指标要求,为提高传动精度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驱动关节臂测量机 双关节 同步控制 FPGA
下载PDF
智能研修平台的“五位一体”规模化应用模式探究
8
作者 周雄俊 李宇龙 +1 位作者 王听香 魏万科 《教育与装备研究》 2025年第1期33-37,15,共6页
文中基于成都市新都区智能研修平台推广的实践经验,构建了“五位一体”规模化应用模式。该模式聚焦于“基础环境建设—应用培训—日常教学应用—互助社区建设—支持保障体系”五个关键领域,围绕智能研修平台的规模化应用展开了一系列的... 文中基于成都市新都区智能研修平台推广的实践经验,构建了“五位一体”规模化应用模式。该模式聚焦于“基础环境建设—应用培训—日常教学应用—互助社区建设—支持保障体系”五个关键领域,围绕智能研修平台的规模化应用展开了一系列的理论探讨与实践探索。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经验总结,为其他区域进行智能研修平台的规模化应用推广提供了一些切实可行的路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研修平台 化应用 五位一体
下载PDF
基于“岗课赛证”融通的次世代建模在线精品课程建设与应用——以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镇江分院为例
9
作者 张维 《美术教育研究》 2025年第1期154-156,共3页
以职业学校动漫制作技术专业次世代建模在线精品课程的建设与应用为例,阐述在线精品课程建设的背景、意义、思路和总体要求,介绍课程的设计思路和实施模式,总结课程建设的成效、特色以及创新,可以为在线精品课程的建设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关键词 次世代建 职业教育 在线精品课程
下载PDF
我国重大疾病跨地域就诊的随机网络建模与分析
10
作者 李海东 张路霞 +2 位作者 杨超 李鹏飞 彭一杰 《管理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2-294,共13页
关于重大疾病跨地域就诊的管理与决策问题是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主要关注点之一。目前有关卫生管理领域的研究缺少重大疾病跨地域就诊建模的全局性视角。本文基于跨地域就诊的流动数据,提出使用随机网络来对跨地域就诊现象进行建模... 关于重大疾病跨地域就诊的管理与决策问题是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主要关注点之一。目前有关卫生管理领域的研究缺少重大疾病跨地域就诊建模的全局性视角。本文基于跨地域就诊的流动数据,提出使用随机网络来对跨地域就诊现象进行建模和分析。随机网络中节点的平稳概率反映了网络的全局属性,且随机网络模型表现出的性质均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本文还讨论了不同本地就诊偏好程度和不同节点尺度下随机网络模型的结果,并分析了平稳概率关于交互强度的敏感性。本文提出的随机网络模型和相应的优化目标为重大疾病跨地域就诊管理决策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决策分析 跨地域就诊 随机网络建 网络评估与分析
下载PDF
考虑扰动边带谐波效应下多采样单相电压源型变流器的多频率建模与稳定性分析
11
作者 王庭康 姚文熙 +2 位作者 杨欢 李武华 赵荣祥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9-250,I0020,共13页
多采样是提高低开关频率变流器控制性能的潜在方法,但基于传统多采样脉冲宽度调制(pulse-width modulation,PWM)模型下的变流器高频特性分析误差大,难以准确预测扰动边带引起的高频谐振。因此,多采样变流器的高频建模需进一步探索。文... 多采样是提高低开关频率变流器控制性能的潜在方法,但基于传统多采样脉冲宽度调制(pulse-width modulation,PWM)模型下的变流器高频特性分析误差大,难以准确预测扰动边带引起的高频谐振。因此,多采样变流器的高频建模需进一步探索。文中解析在基波调制信号下注入扰动后多采样PWM的描述函数,以此建立起多采样PWM多频率模型;基于该模型,提出考虑边带谐波效应下的多采样变流器多频率导纳模型,相对于传统模型,其可精确描述高频段导纳特性,且扫频结果也验证了所提模型的正确性;接着,在所提模型下进行稳定性分析,其可准确预测传统模型不能预测的高频谐振;针对扰动边带引起的高频失稳,给出边带谐波谐振抑制策略,以保证高频段的稳定性;最后,通过实验结果验证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 稳定性 多采样 多频率建 单相变流器
下载PDF
模因论教学法对大学英语低级别学生产出性词汇学习的影响
12
作者 陈宜 黄洪志 《肇庆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66-72,共7页
本研究探讨了基于模因论的英语教学方法对大学英语低级别学生产出性词汇学习效果的影响。研究选取两个英语低级别班级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n=51)和对照组(n=51)。实验组接受基于模因论的词汇教学,而对照组则采用传统教学方法。... 本研究探讨了基于模因论的英语教学方法对大学英语低级别学生产出性词汇学习效果的影响。研究选取两个英语低级别班级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n=51)和对照组(n=51)。实验组接受基于模因论的词汇教学,而对照组则采用传统教学方法。研究通过前测和两次后测收集数据,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每次测试中两组学生在产出性词汇掌握程度上的差异。结果显示,实验组在两次后测中的词汇学习成绩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表明基于模因论的教学方法能有效提高大学英语低级别学生的产出性词汇能力。本研究为英语词汇教学,特别是针对低级别学习者的教学策略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实证依据,对提升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论 大学英语 低级别学生 产出性词汇
下载PDF
基于BIM的智慧农业温室大棚建模分析
13
作者 李祯 庄卓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7-221,共5页
智慧农业是当前农业发展的趋势,而温室大棚作为重要的农业生产设施,对其进行建模分析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基于BIM技术,对Venlo智慧农业温室大棚进行了建模分析。首先,对温室大棚的设计流程进行分析;然后,对BIM工作流做介绍和分析,并对... 智慧农业是当前农业发展的趋势,而温室大棚作为重要的农业生产设施,对其进行建模分析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基于BIM技术,对Venlo智慧农业温室大棚进行了建模分析。首先,对温室大棚的设计流程进行分析;然后,对BIM工作流做介绍和分析,并对建筑结构和节点进行深化分析;最后,设计了一栋智慧农业温室大棚,并利用BIM软件对其进行三维建模和分析。实例设计表明:基于BIM技术的智慧农业温室大棚建模分析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可为农业生产提供重要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农业 Venlo温室大棚 BIM技术 建筑结构 三维建
下载PDF
肝脏类器官在肝脏疾病模型与移植治疗中的应用潜力 被引量:1
14
作者 袁维勃 刘婵 余丽梅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84-1692,共9页
背景:肝脏类器官对阐明肝脏疾病的确切病理机制及对肝脏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目的:总结目前国内外该领域的基础研究,回顾以往肝脏类器官的构建、疾病建模和移植治疗的重要研究进展,探讨肝脏类器官联合组织工程技术的应用前景。方... 背景:肝脏类器官对阐明肝脏疾病的确切病理机制及对肝脏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目的:总结目前国内外该领域的基础研究,回顾以往肝脏类器官的构建、疾病建模和移植治疗的重要研究进展,探讨肝脏类器官联合组织工程技术的应用前景。方法:检索PubMed数据库及中国知网数据库收录的相关文献,英文检索词为“liver,organoids,liver diseases”,中文检索词为“肝,类器官,肝脏疾病”,主要检索时限为2018年4月至2024年4月,通过人工阅读排除重复文献等,最终纳入94篇文献进行归纳分析。结果与结论:①肝脏类器官构建的种子细胞主要集中于成体细胞和多能干细胞,通过辅助各种细胞因子参与信号引导作用和细胞外基质提供3D微环境,促进类器官的产生,但是整体成熟度不高,有望通过结合组织工程技术改善这一问题;②体外疾病建模方面主要在简单疾病和单基因遗传病领域研究较多,类器官高度保留患者遗传特性,有望通过结合CRISPR-Cas9基因矫正和其他新兴技术模拟更复杂的肝脏疾病并阐明更深层次的病理机制;③体内移植治疗方面,肝脏类器官能够安全有效的植入,表现出惊人的肝功能替代潜力及组织再生能力,并且还可能通过与其他组织工程材料结合达到治疗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类器官 干细胞 种子细胞 肝脏疾病 疾病建 体内移植 综述
下载PDF
一种多模式轮腿移动机器人的设计与分析
15
作者 李晋馥 于泽 连宾宾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23,共12页
移动机器人作为智能勘探与侦察的自动化装备,在航天探测、抢险救灾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轮腿式移动机器人因具有良好的机动性与越障能力而受到青睐.然而现有轮腿式移动机器人机身大多不可变形,导致机器人运动模式较少,地形适应性一... 移动机器人作为智能勘探与侦察的自动化装备,在航天探测、抢险救灾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轮腿式移动机器人因具有良好的机动性与越障能力而受到青睐.然而现有轮腿式移动机器人机身大多不可变形,导致机器人运动模式较少,地形适应性一般.且机身易与障碍物发生碰撞,无法在具备良好的爬坡能力的同时保证跨越障碍物的效率.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采用多连杆可变形机构作为机身的轮腿式移动机器人.在设计机器人轮腿及可变形机身的基础上,建立机器人整体运动学模型,据此规划机器人3种运动模式:同步步态、翻滚步态和蜷曲-伸展步态.开展机器人在典型地形(平坦地面、松软地形、上升坡度、下降坡度、障碍物)下的运动性能分析,揭示机器人结构参数与地形特征(爬坡角度、障碍物高度)映射关系.最后基于理论分析结果搭建物理样机并开展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设计的多模式轮腿移动机器人的最大爬坡角度和越障高度分别为44°和28 mm,具有良好的爬坡能力与越障性能.此外,得益于多模式运动特点,机器人在包含平坦地面及松软地形在内的多地形下均具有良好的通过性,验证了机器人方案的可行性.本文为多模式轮腿运动机器人的设计与应用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式移动机器人 轮腿式移动机器人 运动学建 实验研究
下载PDF
融合动力学模拟的机器学习三维成矿预测:以安徽铜山铜矿为例
16
作者 毕晨曦 刘亮明 周飞虎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3-116,共14页
三维定量预测是成矿预测中最重要的前沿方向。由于成矿系统的复杂性,这种预测也最具挑战性。理论驱动的动力学数值模拟和数据驱动的机器学习是进行复杂系统预测的两种最重要的技术手段。本文以融合了动力学模拟结果的机器学习对安徽铜... 三维定量预测是成矿预测中最重要的前沿方向。由于成矿系统的复杂性,这种预测也最具挑战性。理论驱动的动力学数值模拟和数据驱动的机器学习是进行复杂系统预测的两种最重要的技术手段。本文以融合了动力学模拟结果的机器学习对安徽铜山铜矿的找矿潜力进行三维定量预测。铜山铜矿是个勘探程度相当高的老矿山,找矿难度大,但其积累的大量勘探和研究成果为动力学模拟和机器学习预测创造了有利的条件。首先基于矿区内所有的勘探资料建立该矿床的三维地质模型和三维电阻率模型,展示了矿体与地质要素及电阻率之间的复杂空间关系。在三维地质模型的基础上建立成矿系统的三维动力学模型,进行时间控制的多过程耦合动力学数值模拟,再现成矿系统动力学因素及其结果的时空变化。从三维地质和地球物理模型以及动力学数值模拟结果中选择了8个量化的特征变量,通过改变变量组合建立了四种不同的机器学习模型,利用机器学习的随机森林算法进行三维成矿预测。研究结果表明,四个模型在测试样本和验证样本上都获得了很好的预测效果,融合动力学模拟结果、地质因素和电阻率模型的预测效果最好,其在测试集和验证集上的AUC值分别能达0.998和0.999,其前7%的高概率区基本能包含全部已知矿体,同时显示了在矿区东南部的深部具有一定的找矿潜力,可作为进一步勘查的靶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建 动力学数值 机器学习预测 铜山铜矿床
下载PDF
超声振动塑性机理及本构建模研究进展
17
作者 钟斌 王元龙 +2 位作者 张传伟 肖力 谢佳昊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4-182,共19页
超声振动辅助成形技术是一项能场与物理场交叉的新兴绿色成形技术,因其可显著提高材料成形质量、减少材料成形缺陷,被广泛应用于材料加工领域。目前研究普遍认为,致使材料流动应力下降的体积效应与降低界面摩擦的表面效应是声塑性效应... 超声振动辅助成形技术是一项能场与物理场交叉的新兴绿色成形技术,因其可显著提高材料成形质量、减少材料成形缺陷,被广泛应用于材料加工领域。目前研究普遍认为,致使材料流动应力下降的体积效应与降低界面摩擦的表面效应是声塑性效应的主要作用机制。概述了超声振动辅助拉拔、拉深、渐进成形等先进成形工艺的原理,总结了3种典型超声塑性成形工艺的特点和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综述了超声振动辅助塑性机理下的应力叠加效应、声软化效应、残余效应以及动态冲击效应等体积塑性机制以及矢量效应与局部热效应的表面塑性机制,并分别对超声振动辅助体积塑性机制与表面塑性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其次,重点从体积效应和表面效应2个方面综述了超声振动辅助塑性成形本构模型,并从唯象模型和物理模型两方面总结了体积效应下本构模型的研究现状,同时总结了表面效应下摩擦模型的研究进展。最后归纳了超声振动辅助成形机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振动辅助 塑性成形 体积效应 表面效应 动态冲击效应 本构建
下载PDF
自适应龙格-库塔法在地球变形模拟中的应用
18
作者 秦明 徐建桥 +3 位作者 周江存 刘清超 龚立卓 杨伟伟 《地球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6-110,共15页
高精度的地球变形理论模拟是理解地球变形过程、解释观测数据和反演地球内部结构的重要依据.本文基于自适应龙格-库塔理论,发展了一种多初始解条件下的误差控制算法,并应用于地表负荷变形问题以及地球简正模的计算.该方法通过矩阵变换... 高精度的地球变形理论模拟是理解地球变形过程、解释观测数据和反演地球内部结构的重要依据.本文基于自适应龙格-库塔理论,发展了一种多初始解条件下的误差控制算法,并应用于地表负荷变形问题以及地球简正模的计算.该方法通过矩阵变换实现截断误差的统一控制,从而获得精确的数值解.结果表明,对于均质模型1000阶负荷勒夫数的计算,自适应龙格-库塔法RK8(7)和RK5(4)相较于4阶龙格-库塔法(RK4),精度提升了约两个数量级,同时计算速度分别提高了20倍和5倍.对于PREM模型更高阶负荷勒夫数的计算,RK4方法的收敛性差,绝对误差最大为1×10^(-4)量级,而RK8(7)随着阶数的增加逐渐趋于渐近解.在对初始解和初始积分位置优化后,龙格-库塔法可将负荷勒夫数计算至1000万阶,精度至少达到1×10^(-7).当容许误差设置为1×10^(-6)时,RK8(7)计算的地球简正模本征周期的绝对误差基本在1×10^(-6) s,且在阶数为250时,其计算速度是RK4的17.42倍.最后,通过与Mineos结果的对比验证,本方法求解本征周期的精度至少达到1×10^(-3) s的量级.其中,Slichter模的本征周期与其他数值方法及观测周期的绝对误差分别为0.0055 h和0.0156 h,进一步说明了本方法的精确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龙格-库塔 地球变形 负荷勒夫数 简正 Slichter
下载PDF
羽毛球“转向”的奥秘-从碰撞瞬时过程建模分析
19
作者 刘益帆 《科学技术创新》 2025年第1期1-4,共4页
羽毛球在被击打的时候,会在非常短的时间之内实现方向的翻转。然而当前很少有文献对羽毛球对撞的瞬间过程进行分析。为了加深对羽毛球运动的认识,文中提出了一种羽毛球“转向”碰撞的建模方法。通过分析羽毛球在碰撞过程中的运动规律,... 羽毛球在被击打的时候,会在非常短的时间之内实现方向的翻转。然而当前很少有文献对羽毛球对撞的瞬间过程进行分析。为了加深对羽毛球运动的认识,文中提出了一种羽毛球“转向”碰撞的建模方法。通过分析羽毛球在碰撞过程中的运动规律,结合相关理论,建立了羽毛球碰撞瞬时过程的数学模型。该模型能够准确模拟羽毛球在碰撞时的各种变化,为羽毛球运动训练、比赛分析和运动仿真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羽毛球 碰撞
下载PDF
桥梁高墩施工中液压提升爬模技术
20
作者 吴汉文 《科学技术创新》 2025年第1期124-127,共4页
为满足车辆快速平稳地运行,需要在河流、山谷上修建大跨度高墩桥梁,考虑其整体性强、跨越能力大,多使用液压提升爬模技术开展施工。基于此,以某大桥为例,简要阐述液压提升爬模技术特点,结合工程情况,开展液压提升爬模结构荷载分析、结... 为满足车辆快速平稳地运行,需要在河流、山谷上修建大跨度高墩桥梁,考虑其整体性强、跨越能力大,多使用液压提升爬模技术开展施工。基于此,以某大桥为例,简要阐述液压提升爬模技术特点,结合工程情况,开展液压提升爬模结构荷载分析、结构计算及改进设计,以此为基础,提出施工技术应用措施,以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高墩 液压提升爬 施工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