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7,75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纤维素热解机理热力学研究
1
作者 周俊杰 陈曦 +1 位作者 汤松臻 李智聪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共6页
为了探究纤维素的热解机理,参考相关的实验结果,以纤维素单体模化物为研究对象,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的方法,以b3lyp/6-31++g(d,p)为基,对纤维素单体热解反应生成乙醇醛和CO_(2)小分子的反应机理进行动力学研究.纤维素单体热解生成乙醇醛和C... 为了探究纤维素的热解机理,参考相关的实验结果,以纤维素单体模化物为研究对象,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的方法,以b3lyp/6-31++g(d,p)为基,对纤维素单体热解反应生成乙醇醛和CO_(2)小分子的反应机理进行动力学研究.纤维素单体热解生成乙醇醛和CO_(2)的反应路径为纤维素单体首先开环,之后裂解生成四糖片段M2和乙醇醛P1,能垒最高为339.1 kJ/mol,四糖片段M2经过脱水形成烯酮结构后再与水分子作用生成羧基,最后发生脱羧反应生成CO_(2),能垒较高为290.1 kJ/mol,不容易发生,整个过程放出98.9 kJ/mol的热量,并对路径反应物、中间体和过渡态进行几何构型全优化,过渡态的振动和频率计算,同时进行不同温度下(400 K、600 K、800 K、1000 K、1200 K)热解过程的热力学分析,对纤维素的热解机理研究将对生物质的热裂解机理研究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 热解 密度泛函理论 反应机理
下载PDF
企业数据资产化:机理、路径与挑战
2
作者 仇晓洁 周欣怡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24,共7页
2023年12月国家数据局发布《“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提出要释放数据要素发展潜能,大幅拓宽数据要素应用的广度与深度,实现国家数字化战略目标。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在于挖掘和实现数据的价值,而数据资产化是发... 2023年12月国家数据局发布《“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提出要释放数据要素发展潜能,大幅拓宽数据要素应用的广度与深度,实现国家数字化战略目标。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在于挖掘和实现数据的价值,而数据资产化是发现、实现和创造数据价值的必由之路。文章首先以辨析数据、数据资源与数据资产的内涵和分类及特征为切入点,明确界定数据资产化的内涵;其次分别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深入探究数据资产化的理论机理、实践路径及注意要点;最后结合实际,说明数据资产化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并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场景 数据资产化 理论机理 实践路径
下载PDF
数字化赋能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机理与路径
3
作者 高春凤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27,共11页
数字化是破解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发展困境的重要抓手,对于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具有重要作用。数字化有助于打破“空间即建筑,形态即实体”的观念,推动乡村公共文化空间从线下向线上、实体向虚拟、传统业态向新兴业态转变,促进文化... 数字化是破解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发展困境的重要抓手,对于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具有重要作用。数字化有助于打破“空间即建筑,形态即实体”的观念,推动乡村公共文化空间从线下向线上、实体向虚拟、传统业态向新兴业态转变,促进文化基础设施升级、服务机构互联和文化资源整合。鉴于实践中存在的数字化设施不足、文化资源互联共享不足、网络文化治理滞后等问题,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建设和发展要以数字化赋能为主线,按照理论赋能推动思想理念转变、技术赋能提升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品质、服务赋能增强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发展活力、治理赋能提高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管理效度的逻辑机理,依据“新空间、新基建、新机制、新场景”路径,以“数字化+”“互联网+”“人工智能+”为驱动,打造多元场景融合、线下线上协同、供给需求匹配、数量质量并重、标准特色兼容的新型乡村公共文化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赋能 乡村公共文化空间 逻辑机理 空间重塑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的概念深诠与机理再探——兼论其在农业农村领域的实践
4
作者 解安 邵景润 《河北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29,共10页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的重要议题之一,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新质生产力的本源概念产生于社会转型时期现实问题的需要,经过“酝酿、出场、应用”三个阶段的动态演进,展现出强烈的实践性和时代性。培育新质生产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的重要议题之一,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新质生产力的本源概念产生于社会转型时期现实问题的需要,经过“酝酿、出场、应用”三个阶段的动态演进,展现出强烈的实践性和时代性。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机理在于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以技术创新推动技术应用,构成“劳动者+基础创新+应用创新”的三维实践理路。广阔的国土空间决定了发展新质生产力具体路径的多元性,有必要从抽象走向具体,考察相对微观层面的经验做法。基于新疆尉犁的案例分析表明,推动农业农村领域的新质生产力发展,可以通过数智技术、生物技术来革新农业劳动资料,通过激活乡村土地资源、文化资源、数据资源和生态资源来拓展劳动对象,积极培育和引进优质个体劳动者与协作劳动组织,充分发挥区域资源禀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概念 新质生产力机理 农业农村领域 案例分析
下载PDF
生成式人工智能嵌入数字政府:逻辑机理与风险治理
5
作者 周晓丽 王敬安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1期28-36,107,共10页
生成式人工智能运用于数字政府并作为其核心技术之一,体现了数字技术强大的创造力和自学能力。基于“技术—组织—环境”的三维分析框架,从逻辑机理和风险治理的角度分析发现,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政府智能决策、政策制定和数据安全等领域... 生成式人工智能运用于数字政府并作为其核心技术之一,体现了数字技术强大的创造力和自学能力。基于“技术—组织—环境”的三维分析框架,从逻辑机理和风险治理的角度分析发现,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政府智能决策、政策制定和数据安全等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但也隐现一些潜在风险,如数据主权问题、社会安全风险、环境因素缺陷。为了充分发挥生成式人工智能运用于数字政府的潜力,各数字主体需要加强数字隐私安全技术保护、完善数字政府监管与审核组织机制,同时营造数字政府智能化的友好政策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数字政府 逻辑机理 风险治理
下载PDF
低腐蚀、高效相变吸收体系CO_(2)捕集性能及机理研究
6
作者 秦森 戴姗姗 +2 位作者 范伟 李梅 杨嘉龙 《现代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3-169,177,共8页
液-液相变吸收剂作为碳捕集领域最具节能潜力的新兴吸收剂仍存在CO_(2)容量有限、腐蚀性强等缺点。以富含氨基的聚酰胺-胺树状大分子(PAMAM)为阳离子、具有含N杂环的2-甲基咪唑(2-MI)为阴离子合成离子液体(ILs),并与水和二乙二醇丁醚(DG... 液-液相变吸收剂作为碳捕集领域最具节能潜力的新兴吸收剂仍存在CO_(2)容量有限、腐蚀性强等缺点。以富含氨基的聚酰胺-胺树状大分子(PAMAM)为阳离子、具有含N杂环的2-甲基咪唑(2-MI)为阴离子合成离子液体(ILs),并与水和二乙二醇丁醚(DGBE)构建液-液相变吸收剂。以多氨基协同吸收的方式大幅度提升CO_(2)吸收性能,其CO_(2)容量可达4.98 mol CO_(2)/mol ILs,富CO_(2)相体积分数仅为28.7%,且腐蚀性仅为单乙醇胺(MEA)溶液的13.87%。^(13)CNMR分析结果表明,吸收机理遵循两性离子机理及碱性水合机制。用Kamlet-Taft法量化极性发现,相分离现象的发生与极性、密度、黏度变化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捕集 功能化离子液体 相变吸收剂 吸收机理 相变机理
下载PDF
后2020时期临界贫困群体的识别及影响机理研究——基于重庆市3117份农户样本的实证
7
作者 蔡进 冯朝晖 +3 位作者 张宇 禹洋春 廖和平 李斌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4-146,共13页
临界贫困群体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时期及乡村振兴中农户返贫的潜在增量,研究其内涵、识别方法和影响机理对构建农村贫困长效治理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在阐释临界贫困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临界贫困群体的识别指标体系,运用全排列多边形综合图... 临界贫困群体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时期及乡村振兴中农户返贫的潜在增量,研究其内涵、识别方法和影响机理对构建农村贫困长效治理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在阐释临界贫困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临界贫困群体的识别指标体系,运用全排列多边形综合图示法、中位数比例法和Dagum基尼系数,基于重庆市3117份农户样本,对临界贫困群体的识别及影响机理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样本农户的多维临界贫困指数整体较低,且呈现正态分布特征,介于0.257和0.839之间;从3117份一般户样本中识别出330户临界贫困户,临界贫困发生率为10.59%;在15个探测指标因素中,海拔、耕地流转情况、文化程度、劳动力数量、医疗教育负担、到场镇距离、疫情灾情影响、政策满意度、政策期望值9个指标因素与样本农户临界贫困群体在不同水平下具有统计学意义。外部环境因素中区域资源禀赋匮乏、外部机会获取偏少和地方政策支撑薄弱,内部个体因素中农户个体能力较弱、内生动力不足和家庭个体水平较差是造成临界贫困的主要因素。地方政府应规范相对贫困人口识别标准和程序,构建防止返贫致贫的动态监测预警以及农村低收入人口的帮扶机制,建立分类管理、分类帮扶、分类施策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2020时期 临界贫困 影响机理 重庆市
下载PDF
助磨剂影响矿物浮选的作用机理及研究进展
8
作者 白鹏飞 杨聪仁 +5 位作者 马昆林 丁亚蓉 詹启贤 孟庆胤 陈荣健 范佳志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6-102,共7页
磨矿-浮选是一个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体系,矿粒的表面性质和矿浆性质直接决定了矿物浮选的效果。为了提高磨矿效率、节能降耗,常在磨矿过程中添加具有助磨效果的化学试剂,但是助磨剂的掺入改变了矿物的表面性质和矿浆性质,对后续的浮选... 磨矿-浮选是一个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体系,矿粒的表面性质和矿浆性质直接决定了矿物浮选的效果。为了提高磨矿效率、节能降耗,常在磨矿过程中添加具有助磨效果的化学试剂,但是助磨剂的掺入改变了矿物的表面性质和矿浆性质,对后续的浮选过程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助磨剂会对矿物的粒度、表面性质(晶体结构、表面形貌、表面电位和表面能等)和矿浆性质(黏度和pH值等)产生重要影响;从浮选动力学的角度来讲,助磨剂对上述因素的影响最终会导致矿粒在气泡表面上的碰撞与粘附概率发生变化,其作用机理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本文基于已有文献资料,梳理了助磨剂影响矿物浮选和浮选动力学的主要作用机制及最新研究进展,以期为助磨剂在磨矿中的应用和浮选工艺的改进提供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选 助磨剂 浮选动力学 作用机理
下载PDF
多力场耦合条件下T型圆管通道内流体热混合机理研究
9
作者 李桉琦 苏博 +1 位作者 林梅 王秋旺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8-92,共15页
针对海洋动力平台和船舶动力装置中T型圆管通道内冷热流体间的热混合机理尚不清楚的问题,利用大涡模拟方法,对不同支管布置方式高温高压工况下(运行压力为10 MPa,进口流体温差为275 K,摇摆雷诺数为41 500)的多力场耦合T型圆管通道内流... 针对海洋动力平台和船舶动力装置中T型圆管通道内冷热流体间的热混合机理尚不清楚的问题,利用大涡模拟方法,对不同支管布置方式高温高压工况下(运行压力为10 MPa,进口流体温差为275 K,摇摆雷诺数为41 500)的多力场耦合T型圆管通道内流体热混合机理进行数值研究。利用提出的混合系数定量评价了不同布置方式下T型圆管通道内流体混合效果,利用均方根温度定量评价了不同布置方式下T型圆管通道管壁处温度脉动情况。结果表明:剪切层和尾迹区内涡结构与温度场存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协同机制,且涡脱落频率和温度脉动频率基本相同,脱落频率为19.3 Hz;附加惯性力引起T型圆管通道内涡结构和温度场在时间和空间上周期性变化,加速了流体混合过程,削弱了浮升力和重力引起的热分层现象,同时增大了流体域内温度波动,长度约为10.2 D(D为主管内径);与对应的静止工况相比,支管竖直向上、水平和竖直向下布置时,摇摆条件下混合系数分别增大了10.8%、18.3%和27.8%;摇摆条件竖直向下布置时,管壁处温度均方根峰值最大为0.16,约为静止工况的2倍。因此,支管竖直向上布置时,热混合效果最好,热分层现象最弱,在实际应用中应被优先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型圆管通道 浮升力 摇摆条件 热混合机理 大涡模拟
下载PDF
热解温度对低阶煤热解半焦动态燃烧机理演变的影响
10
作者 何江永 张洁 +3 位作者 邹冲 杨永林 郑娥 闫龙 《煤炭转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7-36,共10页
采用热分析仪并借助等转化率的FWO法和KAS法,研究了热解温度分别为450℃,550℃,600℃,650℃,750℃时制备的半焦的燃烧特性和动力学参数,并进一步利用Malek方法对不同转化阶段活化能对应的机理函数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随着热解温度的升... 采用热分析仪并借助等转化率的FWO法和KAS法,研究了热解温度分别为450℃,550℃,600℃,650℃,750℃时制备的半焦的燃烧特性和动力学参数,并进一步利用Malek方法对不同转化阶段活化能对应的机理函数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半焦的燃烧性能变差,燃烧所需活化能升高,在转化率(α)大于0.5时,活化能与转化率的二阶导数趋于稳定。不同转化阶段的燃烧动力学机理存在差异,转化率(α)小于0.5时,不同半焦的燃烧动力学机理均以化学反应(G(α)=(1-a)^(-1)-1)为主,随着转化率的提高,燃烧动力学机理由随机成核和随后生长的标准机理模型(G(α)=[-ln(1-a)]^(2/3))转变为以扩散为主要限制性环节的动力学机理模型;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半焦燃烧过程中更容易在较低转化率时转化为以扩散为主要的限制性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焦 燃烧性能 活化能 Malek方法 动力学机理
下载PDF
人才生态及其对创新活力的作用机理研究
11
作者 李言 陈丽君 《中国科技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9-108,129,共11页
打造良好的人才生态是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的重要抓手,如何让各类人才的创新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是优化人才生态的主要目标。基于Z省75份人才群体的访谈文本,本研究识别人才生态的核心构成要素,搭... 打造良好的人才生态是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的重要抓手,如何让各类人才的创新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是优化人才生态的主要目标。基于Z省75份人才群体的访谈文本,本研究识别人才生态的核心构成要素,搭建人才生态对创新活力的作用机理模型;通过融合自我决定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将其归纳为“认知-动机”链式中介演化路径。研究结果表明:具有多样性和可得性的资源环境、包含各类政策支持和服务供给的服务环境、具备创新包容性和系统开放性的社会环境、具有团队协作性和工作自主性的组织环境,是人才生态的重要构成部分,亦是影响人才创新活力的关键因素;创新自我效能感和内在动机作为描述人才心理的主观变量,不仅能直接影响人才创新活力,在人才生态与创新活力的关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生态 创新活力 作用机理
下载PDF
移动新闻客户端智能推荐服务用户不满意影响机理研究
12
作者 王岩楷 张晋朝 +1 位作者 金政君 查先进 《情报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1-139,共9页
[目的/意义]智能推荐服务虽极大提高了用户获取新闻的效率,但并非总是令人满意。文章从不满意视角切入,探究移动新闻客户端智能推荐服务用户不满意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理,旨在丰富智能推荐服务用户不满意相关研究,为移动新闻平台管理实... [目的/意义]智能推荐服务虽极大提高了用户获取新闻的效率,但并非总是令人满意。文章从不满意视角切入,探究移动新闻客户端智能推荐服务用户不满意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理,旨在丰富智能推荐服务用户不满意相关研究,为移动新闻平台管理实践提供参考。[方法/过程]搜集移动应用商店中今日头条的评论数据,采用扎根理论方法进行三级编码,构建移动新闻客户端智能推荐服务用户不满意影响机理理论模型。[结果/结论]研究发现,信息质量、平台质量、算法质量通过服务质量的中介作用影响用户不满意;信息窄化在用户画像的调节作用下正向影响隐私担心,隐私担心在平台口碑的调节作用下正向影响用户不满意;信息质量和隐私担心都导致用户的算法操纵,进而增加用户对算法不可控的感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新闻客户端 智能推荐服务 不满意 影响机理 扎根理论
下载PDF
航天印制电路板汽相回流焊工艺的传热机理与等效建模仿真研究
13
作者 苏煜 许庆 +3 位作者 金梓谦 孟瑛泽 亓婷 张朋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0-66,共7页
针对航天领域中电子器件与电路板集成使用的汽相回流焊工艺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对揭示汽相回流炉内的流体状态、明确传热机理、优化焊接参数以及揭示焊接电路板的温度分布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提出一种针对汽相回流焊工艺过程仿真的数值模... 针对航天领域中电子器件与电路板集成使用的汽相回流焊工艺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对揭示汽相回流炉内的流体状态、明确传热机理、优化焊接参数以及揭示焊接电路板的温度分布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提出一种针对汽相回流焊工艺过程仿真的数值模拟方法,建立汽相回流炉的整体模型,分析了回流炉中流体的运动状态以及与电路板之间的传热机理.随后建立单层蒸汽层的等效仿真模型,将温度计算结果作为其边界条件,通过设置压强差控制温升速率,对带有电路板的等效模型进行计算,预测焊接电路板的温度变化.将设计试验与仿真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等效模型对电路板的温度分布模拟是准确的,对优化参数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相回流焊 数值模拟 传热机理 等效模型 温度分布
下载PDF
甲烷在ZnO表面反应制合成气的微观机理研究
14
作者 黄琼谊 楼波 +1 位作者 丁佳欣 王水安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9,共9页
利用密度泛函(DFT)和过渡态理论对甲烷分子在ZnO表面的微观反应过程进行第一性原理研究,通过建立ZnO表面的吸附模型,计算了吸附能、过渡态参数和态密度,探讨了甲烷分子在氧化锌晶体表面H解离以及H_(2)和CO的生成过程,结果表明:CH_(4)在Z... 利用密度泛函(DFT)和过渡态理论对甲烷分子在ZnO表面的微观反应过程进行第一性原理研究,通过建立ZnO表面的吸附模型,计算了吸附能、过渡态参数和态密度,探讨了甲烷分子在氧化锌晶体表面H解离以及H_(2)和CO的生成过程,结果表明:CH_(4)在ZnO(010)表面的最佳吸附位点为Zn位,吸附能为-4.65 kcal/mol,甲烷在氧化锌ZnO(010)面四次解离H(反应动力学上最有利路径)所需克服的能垒分别为38.6 kcal/mol、90.8 kcal/mol、53.2 kcal/mol和35.8 kcal/mol,其中甲烷第二次解离H_(2)过程能垒最高,是反应过程的决速步,降低该基元反应的活化能是关键,而-OH的形成抑制了-CH_(3)的解离.氧空位的形成增加活性位点的数量与提高位点的活性.甲烷与氧化锌表面的反应有两次H_(2)生成反应,第一次生成H_(2)的反应难度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链重整 甲烷 反应机理 密度泛函理论 过渡态
下载PDF
不同荷载作用下五边形石墨烯的变形破坏机理研究
15
作者 赵泽若 韩同伟 +2 位作者 李仁 葛峻铭 王嘉越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1-57,共7页
五边形石墨烯是一种完全由碳五元环组成的准二维的亚稳态碳结构,在不同载荷作用下其变形破坏机理仍需进一步研究.本文基于ReaxFF反应力场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研究了五边形石墨烯的拉伸、剪切和纳米压痕破坏过程,得到了五边形石墨烯... 五边形石墨烯是一种完全由碳五元环组成的准二维的亚稳态碳结构,在不同载荷作用下其变形破坏机理仍需进一步研究.本文基于ReaxFF反应力场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研究了五边形石墨烯的拉伸、剪切和纳米压痕破坏过程,得到了五边形石墨烯的拉伸和剪切应力-应变曲线以及压入载荷-位移曲线,系统分析了五边形石墨烯的变形破坏机理,并验证了五边形石墨烯在不同载荷作用下是否表现出塑性变形特征的一致性问题.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拉伸或纳米压入等不同加载方式均可准确测出五边形石墨烯的本征力学性能参数,其杨氏模量265.4~285.1 N/m,与第一性原理计算结果一致.研究还发现,五边形石墨烯在拉伸、剪切和纳米压痕过程中均会出现不可逆的塑性变形特征,而引起塑性变形的原因是由于不可逆的碳五元环向碳多元环结构的转变.以上研究结果可为基于五边形石墨烯的微/纳米机电系统的实际应用提供重要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边形石墨烯 变形破坏机理 分子动力学
下载PDF
气液注采工业活动诱发地震机理及其断层滑动风险评估综述
16
作者 杨旭航 陶玮 +2 位作者 鲁人齐 詹艳 张国宏 《地球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5,共35页
诱发地震研究对气液注采相关工业活动安全开发有重要意义,是当前国际地震科学前沿热点问题之一.本文梳理了全球诱发地震相关研究,总结出四种诱发地震机理(流体扩散、孔弹耦合效应、热应变效应、断层蠕滑),以及一种由于工业区发生大量地... 诱发地震研究对气液注采相关工业活动安全开发有重要意义,是当前国际地震科学前沿热点问题之一.本文梳理了全球诱发地震相关研究,总结出四种诱发地震机理(流体扩散、孔弹耦合效应、热应变效应、断层蠕滑),以及一种由于工业区发生大量地震而可能发生的级联触发机制,列出其控制方程和相应案例,总结其地质构造条件、物理过程、诱发地震活动的时空特性及现象.本文结合断层稳定性分析,介绍了构造背景应力场下气液注采施工引起的断层滑动风险评估方法.基于对机理的认识,探讨诱发地震最大震级、延迟触发和如何判断背后主控机制等关键问题;提出在设计、施工及预警阶段降低诱发中强地震风险的措施建议.本文提出:探测先存断层、进行滑动风险评估、注采区选址规避高风险断层,是降低诱发地震风险的重要环节;开展实时监测和结合施工参数开展数值模拟分析是降低诱发地震风险的关键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液注采工业活动 诱发地震机理 物理过程 地质构造条件 断层稳定性分析
下载PDF
基于光谱分析的鞣花酸和尿石素A~D与HSA相互作用机理研究
17
作者 谢星 程鑫鹏 +5 位作者 张露 罗晶 王乐怀 林文静 卢菲艳 涂宗财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82-290,共9页
采用光谱分析结合分子模拟技术探究了鞣花酸(EA)及其代谢产物尿石素A~D(UA~D)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的相互作用机理,有助于解析其药理毒性和药效。研究结果表明EA和UA~D能与HSA以1∶1的摩尔比例结合并通过静态方式猝灭HSA的荧光。UA和UC与... 采用光谱分析结合分子模拟技术探究了鞣花酸(EA)及其代谢产物尿石素A~D(UA~D)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的相互作用机理,有助于解析其药理毒性和药效。研究结果表明EA和UA~D能与HSA以1∶1的摩尔比例结合并通过静态方式猝灭HSA的荧光。UA和UC与HSA结合是氢键和范德华力驱动的放热过程,而EA和UD与HSA结合疏水相互作用驱动的吸热过程。三维荧光图谱分析表明UC~D和EA与UA~B分别增加了HSA色氨酸和酪氨酸微环境的亲水性和疏水性。分子模拟分析结果表明,EA和UA~D与HSA的活性氨基酸残基Lys436、Asp187、Lys432、Arg485、Leu430、Leu4、Ile388、Tyr411等形成氢键,与氨基酸残基Ala191、Val456、Lys199和Trp214之间存在疏水相互作用,证明其主要通过氢键和范德华力与HSA结合,屏蔽HSA的糖基化位点,抑制其糖基化。可为EA和UA~D作为糖基化抑制剂用于治疗糖尿病并发症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血清白蛋白 糖基化 相互作用机理 光谱分析 鞣花单宁及其代谢产物
下载PDF
Ca/Si对复合胶凝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及复合凝胶材料的水化机理
18
作者 罗文彬 许晔 +4 位作者 李中林 彭彪 王露森 王胜杰 李义兵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1-152,共12页
C-S-H等胶凝产物是胶凝材料力学性能的主要来源,胶凝产物主要由钙、硅和铝元素组成,钙、硅元素的比例直接影响胶凝产物的组成和结构。以脱硫石膏、粉煤灰和高炉矿粉为主要原料,制备三元复合胶凝材料,探究不同Ca/Si(0.9~1.3)对脱硫石膏-... C-S-H等胶凝产物是胶凝材料力学性能的主要来源,胶凝产物主要由钙、硅和铝元素组成,钙、硅元素的比例直接影响胶凝产物的组成和结构。以脱硫石膏、粉煤灰和高炉矿粉为主要原料,制备三元复合胶凝材料,探究不同Ca/Si(0.9~1.3)对脱硫石膏-粉煤灰-高炉矿粉三元胶凝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而后采用XRD、SEM、EDS、FTIR、TG等微观结构表征,测试分析了不同Ca/Si胶凝材料的水化机理。结果表明,最佳Ca/Si=1.1的条件下,采用SiO_(2)/Na_(2)O=1、水玻璃用量10%、水胶比0.5时,固化28 d后抗压强度达到62.2 MPa,且胶凝材料中As、Pb、Cd、Cr、Ni、Zn的浸出浓度均符合国家Ⅳ类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合适的Ca/Si可充分促进内部钙、硅、铝元素的水化反应,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凝结时间,提高流动度,给予足够时间以促进硅酸盐、铝硅酸盐与钙的充分反应,生成足够足量的胶凝产物,提高材料致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Si 复合胶凝材料 碱激发 水化机理 毒性浸出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数字化治理:运作机理、实践悖论与风险规避
19
作者 王鹏 王向清 《河北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2-209,共8页
作为新时代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发展目标,乡村数字化治理是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环节。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数字化治理具有多重实施路径,通过“人的现代化”“物的现代化”“治理的现代化”与“技术的现代化”,立体构成赋能进程的运作机理。... 作为新时代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发展目标,乡村数字化治理是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环节。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数字化治理具有多重实施路径,通过“人的现代化”“物的现代化”“治理的现代化”与“技术的现代化”,立体构成赋能进程的运作机理。在赋能过程中所呈现的实践悖论具体表征为乡村数字化治理需求显现脱节情形、乡村建设基础设施伴生缺失风险、乡村数字化治理专业人才短缺、乡村数字化治理泛起内源动力不足、城乡之间数字鸿沟愈加凸显等客观现象,从而阻滞了乡村数字化治理的实践进程。为消解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数字化治理的实践偏差,应实现治理内容的有效融合与治理需求的有效对接,助推数字设施的广泛普及与乡村资源的充分开发,推动专业人才的重点培育与治理主体数字素养的全面提升,促进内源动力的有效激活与公共合作精神的最终形成,提升新质技术的发展水平与赋能发展的制度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乡村数字化治理 运作机理 实践悖论 风险规避
下载PDF
政府算法决策风险的生成机理与防范策略——基于符号互动论的分析框架
20
作者 周济南 苏厚任 《理论月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6-55,156,共11页
政府算法决策风险是人工智能算法嵌入政府决策过程中所形成的新风险类型。基于符号互动论的视角,构建符号“主体—媒介”的分析框架,可以发现政府算法决策风险实质是政府算法决策相关主体在互动过程中对符号媒介价值的整体性偏离,易导... 政府算法决策风险是人工智能算法嵌入政府决策过程中所形成的新风险类型。基于符号互动论的视角,构建符号“主体—媒介”的分析框架,可以发现政府算法决策风险实质是政府算法决策相关主体在互动过程中对符号媒介价值的整体性偏离,易导致政府决策产生不能达到其目标的可能性与不确定性。技术、主体、制度层面的主客观抵牾与隐患是引致政府算法决策风险生成的重要诱因,其生成过程遵循决策“互动价值偏离—互动媒介缺陷—互动场域差异—人机互动阻滞”的生成链条。为更好地规避政府算法决策风险,可采取强化算法技术的公共性价值、提升决策相关主体的数字素养、完善政府算法决策的制度机制等适数化策略,提升政府治理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算法决策风险 机理 符号互动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