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温度突变对大海马(Hippocampus kuda)幼体生长、组分及酶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孙彬 陈舜 +1 位作者 徐永健 戴广谱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7-72,共6页
以大海马幼体为实验材料,通过设置不同的温度突变组(温度从23℃突变至15℃、28℃和33℃)的方法,对其生长、生化组分以及酶活力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结束后,28℃温度组的大海马幼体生长指标、蛋白含量、能值显著高于23℃对照... 以大海马幼体为实验材料,通过设置不同的温度突变组(温度从23℃突变至15℃、28℃和33℃)的方法,对其生长、生化组分以及酶活力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结束后,28℃温度组的大海马幼体生长指标、蛋白含量、能值显著高于23℃对照组(P<0.05),而15℃、33℃温度组的各项指标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此外,温度突变组的大海马幼体的酶活力均有先升后降的趋势,在1d后出现峰值,4—6d各个温度组趋于稳定,到实验第15天时,28℃温度组的SOD、ACP活力和MDA的含量已处于23℃对照组水平(P>0.05),CAT、AKP活力显著高于23℃对照组(P<0.05)。而15℃、33℃温度组的SOD、CAT活力降至低于23℃对照组水平(P<0.05),15℃温度组的ACP、AKP活力则低于23℃对照组水平(P<0.05),MDA的含量在15℃、33℃温度组随时间延长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大海马 生长 活力
下载PDF
盐度胁迫对大海马(Hippocampus kuda)幼体生长、组分及酶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14
2
作者 徐永健 孙彬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279-1285,共7页
在盐度为25的条件下,以大海马幼体为实验材料,通过设置不同的盐度胁迫组(盐度从25胁迫至5、15和35)的方法,对其生长、生化组分以及酶活力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5盐度组大海马幼体的体重、生化组分、能值与对照组(盐度25)相比差... 在盐度为25的条件下,以大海马幼体为实验材料,通过设置不同的盐度胁迫组(盐度从25胁迫至5、15和35)的方法,对其生长、生化组分以及酶活力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5盐度组大海马幼体的体重、生化组分、能值与对照组(盐度25)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体长、成活率指标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然而5、35盐度组的生长指标、成活率、生化组分等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15盐度组的SOD、CAT酶活性低于对照组水平(P<0.05),MDA的含量变化不显著(P>0.05);而5、35盐度组SOD、CAT和MDA含量与对照组相比,随着时间的延长,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P<0.05);随着盐度的升高,AKP酶活性具有逐渐升高的趋势,而ACP酶活性则呈现降低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度 胁迫 大海马 生长 酶活性
下载PDF
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r-spinel of Chromites in Kuda Ophiolite of Western Kunlun and Its Geological Implications
3
作者 QIAO Gengbiao WANG Ping ZHAO Xiaojian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S1期192-,共1页
The Kuda ophiolite belongs to the early Paleozoic ophiolite belt in Western Kunlun Mountains and is composed of metamorphic peridotites,cumulate peridotites,mafic volcanic rocks and quartzites(Li et al.,
关键词 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r-spinel of Chromites in kuda Ophiolite of Western Kunlun and Its Geological Implications Cr
下载PDF
大海马消化系统胚后发育的形态学及组织学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林强 吕军仪 +2 位作者 张彬 储霞玲 高永利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6-51,共6页
大海马Hippocampus kuda为卵胎生海洋硬骨鱼类。利用解剖和连续组织切片技术,对孵化后2、5、9日龄、1月龄和3月龄几个特殊时期大海马消化系统的形态和组织学特征进行了报道。结果表明,大海马仔鱼孵化后1日,其消化系统已经明显分化为口... 大海马Hippocampus kuda为卵胎生海洋硬骨鱼类。利用解剖和连续组织切片技术,对孵化后2、5、9日龄、1月龄和3月龄几个特殊时期大海马消化系统的形态和组织学特征进行了报道。结果表明,大海马仔鱼孵化后1日,其消化系统已经明显分化为口咽腔、食道、小肠、直肠以及肝胰脏、胆囊等器官,但是仔鱼仍然以内源与外源混合性营养为主,至5日龄仔鱼变为完全的外源性营养;仔鱼孵化后9日左右是大海马的死亡"临界点",其消化系统的组织结构更趋于复杂;1月龄大海马的消化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进一步完善,小肠前端呈"z"型结构,管壁变厚,纵、环肌发达,肝脏组织充满大部分体腔,但在小肠周围仍然不能辨认独立的胰脏实体结构;3月龄成海马已经有了成熟的消化系统组织结构,保证了最大限度地消化和吸收动物性饵料。整个胚后发育阶段大海马没有形成胃,鱼体的形态和组织结构的变化与食性的变化紧密适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海马 HIPPOCAMPUS kuda 组织学 消化系统 胚后发育
下载PDF
盐度变化对大海马幼体生理与摄食行为的影响
5
作者 徐永健 柏扬 +1 位作者 潘霞 张文馨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045-2055,共11页
为探究养殖过程中盐度微梯度变化对大海马摄食和生理的影响,实验设置8个盐度梯度(17S、19S、21S、23S、25S、27S、29S和31S),以25S为对照组,通过在短期内改变大海马养殖水体中的盐度,对大海马幼体外部行为和内部生理生化遗传参数进行了... 为探究养殖过程中盐度微梯度变化对大海马摄食和生理的影响,实验设置8个盐度梯度(17S、19S、21S、23S、25S、27S、29S和31S),以25S为对照组,通过在短期内改变大海马养殖水体中的盐度,对大海马幼体外部行为和内部生理生化遗传参数进行了测量分析。外部行为指标为摄食响应时间、进食速率和摄食量。体内生理生化指标为SOD、CAT、MDA、AKP、ACP、胰蛋白酶、LPS、AMS活性或浓度的变化及相关功能基因Sod、Hsp70、Hsp90、Gst、Pyy、Mtor、Bcl-2、Casp9、Casp3、Gadd45α、Fadsd6、Cpt1、Fas、Cyp51、Pdha1、Mdh1、Idh3b和G6pd表达变化。结果表明,在短期盐度变化的影响下,大海马幼体的摄食行为呈规律性变化,变化幅度越大,摄食反应时间越长,摄食率和摄食量越低,均表明大海马幼体的营养摄取量减少。同时,AMS活性和MDA浓度的变化与取食行为的反应时间和摄食量显著相关,Gadd45α、Idh3b、Sod、Cpt1和Pyy基因表达与取食行为参数同时密切相关。结果可作为揭示大海马在体内和体外对盐度胁迫的响应及其相互关系的几种重要的潜在组合生物标志物,用于反映盐度对大海马幼体生长的影响。而外部行为变化可以正确反映盐度过度波动对大海马幼体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度 摄食行为 功能基因 潜在联合生物标志物 大海马
下载PDF
动物性饵料对养殖水体中菌数和理化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吕军仪 林强 +1 位作者 邓钢 高永利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9-63,共5页
向大海马(Hippocampus kuda Bleeker)养殖池中投喂动物性饵料桡足类、杂碎鱼虾等饵料后,亲海马实验组、幼海马实验组以及空白对照组水体环境因子参数差异明显,投喂杂碎鱼虾的亲海马组与投喂桡足类的幼海马组的细菌数量均高于空白对... 向大海马(Hippocampus kuda Bleeker)养殖池中投喂动物性饵料桡足类、杂碎鱼虾等饵料后,亲海马实验组、幼海马实验组以及空白对照组水体环境因子参数差异明显,投喂杂碎鱼虾的亲海马组与投喂桡足类的幼海马组的细菌数量均高于空白对照组。3组处理后表层异养菌平均数量变动范围分别为4×10^3-1.78×10^5 CFU/mL,2.5×10^3-7.2×10^4 CFU/mL,2×10^2-5.5×10^3 CFU/mL,而底层异养菌则分别为6.53×10^3-1.59×10^5 CFU/mL,1.5×10’-7.5×10^4CFU/mL,5×10^2-1.0×10^4 CFU/mL。表层弧菌平均数量变动范围分别为55—4.08×10^3 CFU/mL,85—7.19×10^3CFU/mL,10~123 CFU/mL,而底层弧菌则分别为1.13×10^2-7.48×10^3CFU/mL,2.66×10^2-1.16×10^4CFU/mL,10—175CFU/mL。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表明,亲海马组与幼海马组细菌数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而亲海马组与空白组除表层弧菌数量差异不显著外,其余,底层弧菌、表底层异养细菌数量呈显著性差异(P〈0.05)。空白组与幼海马组细菌数量均呈显著性差异(P〈0.05)。3组池水温变化相差不大,亲海马组、幼海马组中NHf—N含量呈升高之势,DO极不稳定,有机残留物含量、细菌数量增加趋势,导致水质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海马(Hippocampus kuda Bleeker) 动物性饵料 环境因子 弧菌 异养菌
下载PDF
大海马在人工养殖条件下的生长速率 被引量:15
7
作者 吕军仪 吴金英 +4 位作者 杨大伟 曾华 李秉记 黄琨 陈琳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9-63,共5页
报道了在人工养殖条件下 ,大海马 (HippocampuskudaBleeker)的体长与体重的相对生长率、生长比率及生长速度与饵料、水温等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 ,大海马生长高峰期为 5~ 11月 ,群体体长月平均增长率为 12 .2 0 % ,体长特定增长率... 报道了在人工养殖条件下 ,大海马 (HippocampuskudaBleeker)的体长与体重的相对生长率、生长比率及生长速度与饵料、水温等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 ,大海马生长高峰期为 5~ 11月 ,群体体长月平均增长率为 12 .2 0 % ,体长特定增长率为 15.92 % ;体重月平均增重率为 15.87% ,体重特定增重率为 2 7.70 % ,群体增重倍数为 13.8。大海马体长呈逻辑斯蒂曲线增长 ,关系式为 :L =192 .346 0 / (1+e2 .4 96 4- 0 .6 0 51M)。大海马的饵料系数为 1.18,饵料转化率为 0 .85,体重与体长生长关系式为 :W =3.16 99× 10 - 3L1.6 76 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海马 生长率 饵料 环境因子 人工养殖
下载PDF
西昆仑库地混杂岩带中深海浊积岩的浊积相划分及其特征 被引量:12
8
作者 方爱民 侯泉林 +3 位作者 李继亮 郝杰 肖文交 周辉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12,T001,T002,共14页
西昆仑库地混杂岩带中发育一套深海浊积岩。本文在系统的沉积相分析基础上 ,识别并划分出本区浊积岩的 7类浊积相及 1 4种亚相 ,结合其成因分别对各浊积相 (亚相 )的沉积特征、垂向分布规律进行了总结与描述。此外 ,垂向上还识别出 3种... 西昆仑库地混杂岩带中发育一套深海浊积岩。本文在系统的沉积相分析基础上 ,识别并划分出本区浊积岩的 7类浊积相及 1 4种亚相 ,结合其成因分别对各浊积相 (亚相 )的沉积特征、垂向分布规律进行了总结与描述。此外 ,垂向上还识别出 3种浊积相组合 ,文中对其沉积序列特征及其所代表的环境意义进行了阐述。结合其它资料 ,探讨了这套浊流沉积的沉积环境 ,认为它形成于位于消减带和海沟之间的弧前盆地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浊积岩 浊积相 弧前盆地 沉积特征 分布规律 成因 砂岩
下载PDF
有益微生物在大海马健康养殖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9
9
作者 吕军仪 孙燕燕 +3 位作者 李秉记 吴金英 黄克 陈琳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6-50,共5页
实验用复合微生物由芽孢杆菌(Bacillusspp.)、红螺菌(Rhodospirillumspp.)、硝化细菌(Nitrobacterspp.)和硫化细菌(Thiobacillusspp.)组成,菌量比例分别为61.5%、27.3%、5.8%和5.4%。向大海马养殖池每10d使用1次,用量5mL/m3,菌液密度(2.... 实验用复合微生物由芽孢杆菌(Bacillusspp.)、红螺菌(Rhodospirillumspp.)、硝化细菌(Nitrobacterspp.)和硫化细菌(Thiobacillusspp.)组成,菌量比例分别为61.5%、27.3%、5.8%和5.4%。向大海马养殖池每10d使用1次,用量5mL/m3,菌液密度(2.0~2.5)×109/mL。结果表明,应用复合微生物的试验组溶解氧比对照组(不加菌)提高了32.7%,氨氮、亚硝酸盐和硫化物含量则分别降低了76.9%、97.1%和93.3%。对照池的浮游藻类优势种为蓝藻、甲藻和隐藻,分别占浮游植物总量的35.3%、22.3%和19.6%;试验池的浮游藻类优势种为绿藻和硅藻,分别占69.0%和26.8%,其藻类多样性指数比对照组增大了1.2倍。试验池的异养菌增长率为55.3%,而对照池的异养菌增长率达274.6%。试验期间,水温23~26℃,试验组的芽孢杆菌的数量从0.15×103CFU/mL急剧增至55.63×103CFU/mL,但对照组的仍保持在(0.13~0.38)×103CFU/mL的水平。而试验组弧菌数量比对照池的降低了2个数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 有益微生物 健康养殖 大海马 养殖水体 理化因子 生物因子
下载PDF
西昆仑库地韧性剪切带的^(40)Ar/^(39)Ar年龄 被引量:29
10
作者 周辉 储著银 +3 位作者 李继亮 侯泉林 王志洪 方爱民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33-239,共7页
西昆仑库地以南有一套变质变形较强的岩系 ,前人依照区域对比关系将其划为前寒武的古老基底。对西昆仑早期构造演化的论述均基于该观点 ,但没有提供确凿的同位素年代学证据。笔者通过野外观察、室内研究 ,确认库地以南的变质变形岩系是... 西昆仑库地以南有一套变质变形较强的岩系 ,前人依照区域对比关系将其划为前寒武的古老基底。对西昆仑早期构造演化的论述均基于该观点 ,但没有提供确凿的同位素年代学证据。笔者通过野外观察、室内研究 ,确认库地以南的变质变形岩系是大型韧性推覆剪切作用的产物。通过对新生变质矿物角闪石和黑云母单矿物的 4 0 Ar/39Ar年龄分析 ,确定剪切变质年龄为 42 6- 451 Ma,说明库地的变质变形岩系是形成于早古生代晚期的一条大型韧性剪切带 ,这对于解释西昆仑的早期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氩40-氩39测年 韧性剪切带 库地 西昆仑 青藏高
下载PDF
西昆仑山库地北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 被引量:20
11
作者 袁超 周辉 +2 位作者 孙敏 李继亮 侯泉林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01-107,共7页
运用主元素、微量元素及同位素地球化学方法对西昆仑地区库地北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源区、构造意义 及成岩模式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研究表明,库地北岩体是一个高钾的Ⅰ型花岗岩岩体,其微量元素和同位素组成表 明,该岩体来源于陆壳岩... 运用主元素、微量元素及同位素地球化学方法对西昆仑地区库地北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源区、构造意义 及成岩模式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研究表明,库地北岩体是一个高钾的Ⅰ型花岗岩岩体,其微量元素和同位素组成表 明,该岩体来源于陆壳岩石的部分熔融。其独特的微量元素分布特征以及与其共生的基性岩脉表明,该岩体形成于 加里东末期一引张的构造环境。该期引张构造的识别为研究西昆仑地区构造演化历史提供了新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特征 岩石 成因论 构造意义 库地北岩体
下载PDF
池养大海马的摄食、生长和生态转换效率 被引量:7
12
作者 吕军仪 李秉记 +2 位作者 孙燕燕 杨大伟 黄琨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1-66,共6页
对大海马 (平均体长 92 .82± 2 .0 5 2 6mm ,平均体重 6 .6 9± 0 .4 5 70g)在养殖条件下 (放养密度为 2 0 0ind·m-3 ,溶解氧保持在 5 .5mg·L-1以上 ,生物耗氧量低于 3mg·L-1,pH值 7.5~ 8.2 ,透明度 5 0~ 85c... 对大海马 (平均体长 92 .82± 2 .0 5 2 6mm ,平均体重 6 .6 9± 0 .4 5 70g)在养殖条件下 (放养密度为 2 0 0ind·m-3 ,溶解氧保持在 5 .5mg·L-1以上 ,生物耗氧量低于 3mg·L-1,pH值 7.5~ 8.2 ,透明度 5 0~ 85cm ,盐度 15 .2~ 2 6 .5 )的摄食、生长和食物生态转换效率进行了定量研究。通过系统取样 ,测量海马的全长、体重和消化道内食物重量 ,计算其增长速度、摄食率、消化道排空率、生态转换效率等数值 ,发现大海马的摄食每天有两个摄食高峰 ,即 12 :0 0和 18:0 0 ,晚上不摄食或很少摄食。大海马的日摄食量为 16 .6 342± 0 .782 0g·(10 0g) -1,日摄食率为 1177.2 5cal·ind-1,排空率 0 .14 4 4g·(10 0g) -1·h-1,食物转换效率 2 0 .0 4 % ,能量转换效率 31.4 2 %。体长日平均增长速度和日均增长率分别为 1.176 6mm和 1.2 7% ;体重日平均增重速度和日均增重率分别为0 .182 0g和 2 .2 7%。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建立摄食率与体重及温度的相关关系 ,得出下列关系式 :C =6 .75 4 4+0 .30 14T +0 .2 190W (F =83.5 96 3,F0 .0 1=18.0 0 ,F >F0 .0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海马 摄食 生物 生态转化效率 海水鱼 养殖方式
下载PDF
大海马幼苗人工养殖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戴广谱 徐永健 孙彬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2-66,共5页
研究了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大海马幼苗在不同的温度、盐度、光照强度和放养密度下的生长状况及其成活率。实验在室内进行,分别对每一个环境因子设置不同的梯度,每15 d测量记录1次大海马幼苗的体长和成活率,共记录4次,并做了3次重复,最后... 研究了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大海马幼苗在不同的温度、盐度、光照强度和放养密度下的生长状况及其成活率。实验在室内进行,分别对每一个环境因子设置不同的梯度,每15 d测量记录1次大海马幼苗的体长和成活率,共记录4次,并做了3次重复,最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大海马幼苗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8℃,水体温度在24~32℃时,其生长速率没有明显的差异;大海马幼苗较喜欢高盐度且盐度较稳定的海水环境(20以上),至60d时,盐度为30的幼苗生长速率最快,成活率也最高;阴暗的环境较适宜幼苗生长,但光照强度过低会降低其成活率;最佳的放养密度为250ind/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海马 幼苗 温度 盐度 光照强度 放养密度
下载PDF
大海马育苗池水华发生期间细菌动态及相关理化参数 被引量:7
14
作者 邓钢 吕军仪 林强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77-482,共6页
大海马(HippocampuskudaBleeker)育苗池为水泥池,规格为4.0m×6.0m×1.6m,分设正常池与水华发生池,各设3个平行池,每池养殖幼海马约1000尾,测定水体水华发生时水体细菌数量和理化因子变化的规律。结果显示,当水温高于24℃时,育... 大海马(HippocampuskudaBleeker)育苗池为水泥池,规格为4.0m×6.0m×1.6m,分设正常池与水华发生池,各设3个平行池,每池养殖幼海马约1000尾,测定水体水华发生时水体细菌数量和理化因子变化的规律。结果显示,当水温高于24℃时,育苗池易发生水华,形成水华的优势藻为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caeruginosa)。正常育苗池水体中异养细菌总量平均比水华池的高出近1个数量级。正常池和水华池表层异养细菌变动范围分别为2.50×103~7.23×104CFU/mL和4.75×102~6.90×103CFU/mL,水华池比正常池减少了60%~99%;底层异养细菌变动范围则分别为4.75×103~7.53×104CFU/mL和6.25×102~1.50×104CFU/mL,水华池比正常池降低了73%~97%。水华池与正常池底层异养细菌数量的差异极显著(P<0.01)。两组池表层弧菌数量变动范围分别为0.85×102~7.19×103CFU/mL和0.33×102~8.92×102CFU/mL,水华池比正常池减少5%~93%;底层弧菌数量变动范围则分别为8.30×102~1.16×104CFU/mL和0.53×102~2.04×103CFU/mL,水华池比正常池降低2%~97%。水华发生池的底层和表层的细菌数量与正常池的差异均显著(P<0.05)。同时,水华池平均水温比正常池约低1℃,溶解氧(DO)比正常池的降低了22%~33%;而水华池中的氨氮含量则为正常育苗池的1.41~2.34倍。水华发生时,育苗池表层和底层水体中弧菌数量比正常池的分别减少了61%~87%和82%~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华 大海马 育苗池 环境因子
下载PDF
大海马昼夜活动节律与缠绕物偏好的观察 被引量:4
15
作者 徐永健 戴广谱 陆慧贤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 CAS 2011年第1期1-4,共4页
对大海马的昼夜活动规律及缠绕物偏好等行为进行了观察.大海马白天活动,晚上休息(Q≥3.59,P<0.05).成熟类群以游泳(S)或身体快速运动(Af)摄食,光弱时,游动少,仅头部运动(Ah)、身体缓慢摆动(As)或休息(R);未成熟类群白天活动强烈,表现... 对大海马的昼夜活动规律及缠绕物偏好等行为进行了观察.大海马白天活动,晚上休息(Q≥3.59,P<0.05).成熟类群以游泳(S)或身体快速运动(Af)摄食,光弱时,游动少,仅头部运动(Ah)、身体缓慢摆动(As)或休息(R);未成熟类群白天活动强烈,表现为2次摄食活动.大海马对细竹丝、聚乙烯绳、聚乙烯充气管等缠绕物类型偏好无差异(P>0.05),与规格无关(P>0.05);较喜好垂直或倾斜的缠绕物,喜好程度相似(P>0.05),而不喜水平放置缠绕物,也与规格无关(P>0.05);成熟个体喜欢在容器底部活动,未成熟个体以中上层活动为主(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海马 日节律行为 缠绕物选择 行为特性
下载PDF
2种复合微生态制剂对大海马幼鱼生长存活及水质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罗杰 李锋 +3 位作者 刘皓 曹伏君 王中铎 袁吉贵 《水产养殖》 CAS 2018年第1期1-7,共7页
以体长为(1.13±0.07)cm的大海马幼鱼为研究对象,观察复合微生态制剂AQ菌和EM菌对大海马幼鱼生长与存活及水中pH、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_+~4-N)和亚硝酸盐氮(NO_2^--N)含量的影响。实验设二个处理组AQ菌组(A)和EM菌组(B),均保... 以体长为(1.13±0.07)cm的大海马幼鱼为研究对象,观察复合微生态制剂AQ菌和EM菌对大海马幼鱼生长与存活及水中pH、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_+~4-N)和亚硝酸盐氮(NO_2^--N)含量的影响。实验设二个处理组AQ菌组(A)和EM菌组(B),均保持养殖水体中有益菌浓度约1×10~4 CFU/mL,另设对照组C(不加复合微生态制剂)。经过35 d实验,结果表明:AQ菌和EM菌对幼鱼的生长及水质影响效果相差不大(P>0.05),都可促进幼鱼生长和提高成活率;能够提高水中的pH值,维持在7.7~8.2的适宜范围;有效降低水中COD、NH_4^+-N和NO_2^--N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分别降低了31.0%、51.8%和68.3%,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微生态制剂 大海马 幼鱼 生长与存活
下载PDF
人工养殖条件下大海马幼鱼的生长 被引量:6
17
作者 赵平孙 文子能 周生禄 《海洋水产研究》 CSCD 2003年第3期15-19,共5页
在人工养殖条件下 ,研究大海马 (HippocampuskudaBleeker)幼鱼的生长特性及其成活率。结果表明 ,大海马幼鱼的最大增长率为 1 5 88% ,最大增重率为 52 94% ,最小增长率为 2 80 % ,最小增重率为 8 0 5 % ,群体增重倍数为 7 2 0 ,幼鱼... 在人工养殖条件下 ,研究大海马 (HippocampuskudaBleeker)幼鱼的生长特性及其成活率。结果表明 ,大海马幼鱼的最大增长率为 1 5 88% ,最大增重率为 52 94% ,最小增长率为 2 80 % ,最小增重率为 8 0 5 % ,群体增重倍数为 7 2 0 ,幼鱼的平均日增长率和日增重率分别为 0 44mm/d和0 0 0 5 2g/d。大海马幼鱼体长与日龄的关系式为L =1 5 2 8+0 40 6 5T ,体重与日龄的关系式为W=1 865× 1 0 -4 T1 6872 ,体重与体长的关系式为W =6 884× 1 0 -6L2 762 2 。大海马幼鱼的成活率为90 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海马 人工养殖 生长 成活率
下载PDF
大海马垂体糖蛋白激素α亚基的cDNA克隆和序列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利红 张为民 +2 位作者 成佳 张扬 吴金英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3-58,共6页
大海马(Hippocampus kudaBleeker)隶属鱼纲海龙目,是一种名贵的海产中药材,也是重要的海洋保护鱼类。我们通过快速扩增cDNA末端(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RACE)的方法,首次从大海马的垂体总RNA中扩增出其垂体糖蛋白激素α亚基(... 大海马(Hippocampus kudaBleeker)隶属鱼纲海龙目,是一种名贵的海产中药材,也是重要的海洋保护鱼类。我们通过快速扩增cDNA末端(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RACE)的方法,首次从大海马的垂体总RNA中扩增出其垂体糖蛋白激素α亚基(pituitary glycoprotein hormoneαsubunit,PGHα)全长cDNA,其cDNA全长741bp(不包括polyA尾),5′和3′非编码区分别含有76和314bp,开放读码框为351bp,编码117aa的PGHα亚基前体(包括23aa的信号肽和94aa的成熟肽)。和其他脊椎动物一样,大海马PGHα亚基含有10个半胱氨酸残基,2个脯氨酸残基和2个N-糖基化位点。序列分析发现,大海马PGHα亚基的成熟肽与其他物种的同源性为50%—61.7%,其中与鲈形目和合鳃目的同源性最高(61.7%),而其信号肽与其他物种的同源性仅为8.7%—39.1%左右。这些结果表明大海马与已知的脊椎动物PGHα亚基同源性都比较低,是一种比较独特的鱼类。大海马PGHα亚基的全长cDNA克隆对海马垂体糖蛋白激素的结构和功能研究以及海马的养殖和保护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海马 糖蛋白激素a亚基 CDNA克隆
下载PDF
饥饿与投喂方式对养殖大海马生存和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杜庆红 陈栩 +1 位作者 朱长寿 林永德 《海洋水产研究》 CSCD 2004年第4期51-56,共6页
在 2 2 5~ 2 7 3℃、盐度 2 4 5~ 2 9 3条件下 ,对养殖大海马 (Hippocampuskuda)进行了饥饿及投喂方式对其生存和生长影响的实验。成鱼 (体长 10~ 12cm)持续饥饿后 10 9d全部死亡 ,死亡高峰在 80~ 84d ;幼鱼 (体长 4~ 6cm)饥饿... 在 2 2 5~ 2 7 3℃、盐度 2 4 5~ 2 9 3条件下 ,对养殖大海马 (Hippocampuskuda)进行了饥饿及投喂方式对其生存和生长影响的实验。成鱼 (体长 10~ 12cm)持续饥饿后 10 9d全部死亡 ,死亡高峰在 80~ 84d ;幼鱼 (体长 4~ 6cm)饥饿后死亡高峰在 6 5~ 72d ,97d全部死亡 ;初生苗 (体长 0 7~ 0 9cm)持续饥饿后有两个死亡高峰 ,分别为 3~ 4d和 7~ 8d ,13d全部死亡。成鱼、幼鱼和初生苗的饥饿不可逆点 (PNR ,thePointofNo return)分别为 85d、70d和 7d ;初生苗饥饿后影响存活率 ,持续饥饿 7d后存活率为 0。每天仅投喂两次或间隔 1d等投饵方式基本不影响幼鱼的生长 ,是可以考虑使用的投喂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海马(Hippocampus kuda) 饥饿 投喂 生长
下载PDF
大海马交配和孵化适宜环境条件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景 徐永健 《生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30-734,共5页
从繁殖行为的角度出发,探讨了水深、温度、盐度、噪声、光强等环境因素对大海马交配成功率与孵幼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大海马交配与孵幼养殖水位最好在70 cm以上,适宜水温在25—30℃间,盐度为15—30;大海马喜安静且晴好天气应避免直射... 从繁殖行为的角度出发,探讨了水深、温度、盐度、噪声、光强等环境因素对大海马交配成功率与孵幼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大海马交配与孵幼养殖水位最好在70 cm以上,适宜水温在25—30℃间,盐度为15—30;大海马喜安静且晴好天气应避免直射阳光,海马生活需要有光线,表现较安逸,也能专心孵幼,所产生的幼体数量也较多、质量较好。上述这些环境因素的研究可以为大海马人工育苗的成功提供适宜水深、温度和盐度等范围的参考数据,对构建大海马的择偶、交配与孵幼的环境条件及大海马的人工育苗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海马 行为 交配 生产 环境因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