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出昆仑”:三千年的观念误读 被引量:4
1
作者 王洪军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3期46-58,共13页
"河出昆仑"是我国古代先民认知自然所形成的理念,沉淀并凝聚着巫觋传说、天地神话等古老的文化基因,其后杂糅象数易学及卦气理论,尤其受到阴阳五行学说的影响,最终成为多种思想与观念的集合体。研究者如果不进行整体观照,仅... "河出昆仑"是我国古代先民认知自然所形成的理念,沉淀并凝聚着巫觋传说、天地神话等古老的文化基因,其后杂糅象数易学及卦气理论,尤其受到阴阳五行学说的影响,最终成为多种思想与观念的集合体。研究者如果不进行整体观照,仅就其中任何一种观念或理论溯源并推求其理,方向与结论都将是错误的。先民认为,昆仑是天地中柱,"河水出焉",于是寻找"昆仑"的活动持续了两千多年,也争论了两千多年,却没有得到任何有说服力的答案。实际上,问题的本原就是错误的。如果说"河出昆仑"是一种认知,莫若说是一种理念。"昆仑"是传说的、神话的、观念的,所以显得神秘和缥缈;"河出昆仑"是"山水同原"理论观念的分化,是古代神话传说历史化的产物,现实生活中根本不存在。在检讨先秦"河出昆仑"文献生成的过程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昆仑"承载了多种观念以及思想,既是巫觋通天祭坛的演化,又是天地开辟混元之气的象征,还掺杂着阴阳五行学说影响的天文星占理论,同时残留了"太一生水"的理论痕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 昆仑 神话 巫觋 阴阳五行
下载PDF
从乐园到仙境:汉唐道教融创昆仑神话析论 被引量:2
2
作者 罗燚英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66-74,共9页
昆仑神话影响深远,汉唐道教对其融创而构造出道教版本的昆仑神话,通过缕析相关文献,参考前修诸说,可以看出:早期道教吸收昆仑乐园神话和秦汉仙说,将昆仑乐园转化为神仙治所。魏晋以降,道教对昆仑乐园神话和秦汉昆仑仙境说重新诠释,使昆... 昆仑神话影响深远,汉唐道教对其融创而构造出道教版本的昆仑神话,通过缕析相关文献,参考前修诸说,可以看出:早期道教吸收昆仑乐园神话和秦汉仙说,将昆仑乐园转化为神仙治所。魏晋以降,道教对昆仑乐园神话和秦汉昆仑仙境说重新诠释,使昆仑不仅成为地仙棲集之地,也是“天界-昆仑-世间”宇宙结构的中层,“昆仑≒地仙”遂而对应,此说与隐逸、游仙思想结合,使昆仑之境充满游仙之乐。地仙与名山结合,对十洲三岛传说的道教化有所影响,十洲之昆仑遂成为昆仑乐园神话又一衍变。凡此均与道教宗教思想体系造构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唐道教 昆仑神话 乐园 仙境
下载PDF
屈原对昆仑神境的构建 被引量:1
3
作者 宋小克 《云梦学刊》 2010年第1期40-43,共4页
屈原有很深的昆仑情结,其神游天地多以昆仑为中心。屈原在运用原有昆仑神话的同时,也改造、构建神话:其一,增加了许多《山海经》中原本没有的地名、物象,诸如县圃、咸池、春宫等,丰富昆仑神境;其二,调整神话物象的方位,重新构建昆仑格局... 屈原有很深的昆仑情结,其神游天地多以昆仑为中心。屈原在运用原有昆仑神话的同时,也改造、构建神话:其一,增加了许多《山海经》中原本没有的地名、物象,诸如县圃、咸池、春宫等,丰富昆仑神境;其二,调整神话物象的方位,重新构建昆仑格局;其三,以空间运动超越时间,赋予昆仑以新的生命内涵;其四,颠覆了昆仑的神人关系,人成为神境的主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原 山海经 昆仑 神话 生命
下载PDF
论神话昆仑原型在阴山 被引量:1
4
作者 逯宏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69-72,共4页
以雁门山、钟山、恒山为主要参照,以河水、赤水、洋水和黑水为辅助证明,可以初步判定,上古神话名山昆仑的原型在蒙古草原南部的阴山山脉;近年来,阴山人面岩画研究及周边地区的田野考古成果,可以进一步强化"昆仑原型阴山说"。
关键词 上古神话 昆仑 原型 阴山
下载PDF
西王母神话西传蠡测 被引量:1
5
作者 米海萍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3-100,共8页
"昆仑"的地理方位古无定论,至今纷然。近现代学界有过一场昆仑与西王母"西来"的学术争论。而昆仑神话的西传,与著名的丝绸之路密切相关。早在先秦时期东西方因贸易而踏出了这条横跨亚欧大陆的陆路大通道,远程贸易... "昆仑"的地理方位古无定论,至今纷然。近现代学界有过一场昆仑与西王母"西来"的学术争论。而昆仑神话的西传,与著名的丝绸之路密切相关。早在先秦时期东西方因贸易而踏出了这条横跨亚欧大陆的陆路大通道,远程贸易、民族西迁等史实,都发生这条通道上。在长途跋涉中追逐财富利益、寻找部族生息地的过程中,昆仑神话的传播和接力式贸易一样,由从事商业贸易的民族在广阔的空间里传播。同时随着大夏人、月氏人、塞人及羌人等古代民族的陆续西迁,盛传在他们中间的昆仑神话也被逐渐带到了西域,出现了黄河发源于西域、昆仑也在西域的神话传说。而昆仑神话的主角——西王母也不断向西渐进,甚至传播到了更加遥远的西亚和欧洲大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王母神话 昆仑 丝绸之路 西迁 传播
下载PDF
西域古代文化——昆仑神话对屈原之影响
6
作者 王开元 《河池学院学报》 2004年第5期24-27,共4页
本文首先说明《山海经》所载神话应属于西域昆仑神话范围 ,进而梳理屈原诗歌所采用的《山海经》神话素材 ,以此说明西域古代文化———昆仑神话对屈原诗歌的影响。同时也说明了西域文化在战国中后期 ,已经深入影响了中原文化。
关键词 西域 古代文化 昆仑神话 屈原 诗歌评论 《山海经》
下载PDF
三层九重、上与天通的昆仑——至尊天神确立期昆仑高度的提升
7
作者 李炳海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50-54,共5页
从战国后期到西汉中期,昆仑神境的高度呈现逐步盘生的趋势,人们在展示昆仑景观时,由早期的平面推移变为立体伸展。这种趋向反映在神话文献中,也体现在字书对昆仑一词所作的解释上。昆仑神境出现立体提升的走向,其动力来自至尊天神的确立... 从战国后期到西汉中期,昆仑神境的高度呈现逐步盘生的趋势,人们在展示昆仑景观时,由早期的平面推移变为立体伸展。这种趋向反映在神话文献中,也体现在字书对昆仑一词所作的解释上。昆仑神境出现立体提升的走向,其动力来自至尊天神的确立,人们把昆仑视为前往天宫的桥梁。昆仑神境的高度在持续盘生的同时,还出现宫廷化、富贵化的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仑神境 立体伸展 天神
下载PDF
昆仑/老子:汉唐道教融摄昆仑神话述论
8
作者 罗燚英 《宜春学院学报》 2022年第2期47-53,共7页
汉唐道教在建构其神学体系时,充分融摄了中国早期神话意象,其重要表现之一是昆仑与老子的结合。“老子治昆仑”“老子升/归昆仑”反复出现在汉唐道教信仰的脉络中。无论是寇谦之的新天师道清整运动,还是刘宋天师道的改革运动,抑或是老... 汉唐道教在建构其神学体系时,充分融摄了中国早期神话意象,其重要表现之一是昆仑与老子的结合。“老子治昆仑”“老子升/归昆仑”反复出现在汉唐道教信仰的脉络中。无论是寇谦之的新天师道清整运动,还是刘宋天师道的改革运动,抑或是老子神话之西出说、化胡说,永恒回归神话以“昆仑/老子≒道”的模式出现,汉唐道教通过对宇宙本源“道”的回归实现了道教自身的清整、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仑神话 老子神话 汉唐道教 永恒回归
下载PDF
试论西域昆仑的文化旗帜与文明立场
9
作者 廖肇羽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期28-34,共7页
巍巍昆仑俯视东亚、南亚、西亚与中亚,它是中华西域的地理制高点,是万山之祖、万水之源、万神之都、万脉之根,它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原始文化崇拜,演绎着几千年的文化意蕴,是炎黄子孙共同的精神家园。与此同时,基于西域昆仑是丝绸之路的文... 巍巍昆仑俯视东亚、南亚、西亚与中亚,它是中华西域的地理制高点,是万山之祖、万水之源、万神之都、万脉之根,它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原始文化崇拜,演绎着几千年的文化意蕴,是炎黄子孙共同的精神家园。与此同时,基于西域昆仑是丝绸之路的文明枢纽站,阐述了西域昆仑在丝绸之路上鲜明的文化旗帜与坚定的文明立场,透视了"化干戈为玉帛"在现代文明融合发展中的深远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域昆仑 文化旗帜 文明立场 昆仑神话体系
下载PDF
昆仑文化意象与区域文化特征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瑛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5期90-93,共4页
昆仑文化是根基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思想之源、艺术之源、精神之源,特别是昆仑文化的四大意象系统,即神话意象、宗教意象、文学意象、政治文化意象等已深入人心。将昆仑文化作为一个学术体系,或者作为青海地方文化的标志,可以使人们对整... 昆仑文化是根基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思想之源、艺术之源、精神之源,特别是昆仑文化的四大意象系统,即神话意象、宗教意象、文学意象、政治文化意象等已深入人心。将昆仑文化作为一个学术体系,或者作为青海地方文化的标志,可以使人们对整个青海历史发展过程有较为清醒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仑神话 昆仑文化 华夏文明 意象系统 青海地域
下载PDF
论“丘”及其蕴含的神话色彩
11
作者 张文哲 牛鹏志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9-12,22,共5页
综合古代神话传说及有关古文字知识,对上古地理作有限考察,从"丘"字的文化意义,提出昆仑与丘的关系,并确定其上古方位;同时首次提出不周山与丘及昆仑之关系;认为,上古神话中的不周山方位最初就在东南方向,齐鲁东南方就是上古... 综合古代神话传说及有关古文字知识,对上古地理作有限考察,从"丘"字的文化意义,提出昆仑与丘的关系,并确定其上古方位;同时首次提出不周山与丘及昆仑之关系;认为,上古神话中的不周山方位最初就在东南方向,齐鲁东南方就是上古神话中的重要地区甚或中心区域,是上古神话的一大源头。丘本为自然界之高山大丘,因神话色彩的渲染,而成为祭地降神之重要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仑 不周 神话
下载PDF
结缘仙道:道教进驻青海名山的主因探析
12
作者 蒲生华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1期88-94,共7页
青海道教名山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披沙沥金,终由一座座自然之山转变成为人文之山。这股让每座山显得底蕴厚重的人文气息,正是源于附着其上的道教文化传统。青海道教名山中传递出来的道教传统,主要体现在“山”与“道”的和谐统一中... 青海道教名山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披沙沥金,终由一座座自然之山转变成为人文之山。这股让每座山显得底蕴厚重的人文气息,正是源于附着其上的道教文化传统。青海道教名山中传递出来的道教传统,主要体现在“山”与“道”的和谐统一中。换言之,“山”的静美空灵、卓荦神异与“道”的清净朴素、虚无淡泊等意蕴相合、意境相符。除此渊源而外,青海道教名山处于道教西渐的关口要冲,道教驻足这些名山,实质上是打造了道教传播边缘地带的坚实堡垒和精神守望。每座山的清幽秀美,基本符合道家修行养性的要件和标准,于是这些山成为道教西渐中的捷足先登之地,继而演变成了青海道教文化的重要栖息地和传播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道教名山 道教西渐 文化载体 昆仑神话
下载PDF
浅析《山海经》中的昆仑神话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莨苑 《百色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12-15,共4页
《山海经》中的昆仑神话因其可能记载了昆仑山的最初形态而备受关注,其中有关昆仑虚实、地理位置和文化意义的争论最为引人注目。然而由于书中涉及昆仑内容庞杂且虚实难辨,这样的研究很容易落入以今视古的窠臼。《山海经》承载着我国先... 《山海经》中的昆仑神话因其可能记载了昆仑山的最初形态而备受关注,其中有关昆仑虚实、地理位置和文化意义的争论最为引人注目。然而由于书中涉及昆仑内容庞杂且虚实难辨,这样的研究很容易落入以今视古的窠臼。《山海经》承载着我国先民的原始地理观及其背后的神话崇拜,只有摒弃科学地理的考证方式,从神话地理观的角度去解读昆仑山的精神意义,才能从本质上抓住这一重要神话体系所反映的原始思维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海经 昆仑神话 秩序 祭祀
下载PDF
《楚辞·涉江》中的“登昆仑”之谜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国荣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63-68,共6页
《楚辞ˇ涉江》中的“昆仑”究竟在何处,一直是学术界孜孜以求而未解的历史悬案。从古文字结构和先秦时期湘西之濮神话信息分析,上述“登昆仑”应指神话学中的“昆仑”,神话中的昆仑山神应指伏羲兄妹。神话学“昆仑”山当在楚“南郢之... 《楚辞ˇ涉江》中的“昆仑”究竟在何处,一直是学术界孜孜以求而未解的历史悬案。从古文字结构和先秦时期湘西之濮神话信息分析,上述“登昆仑”应指神话学中的“昆仑”,神话中的昆仑山神应指伏羲兄妹。神话学“昆仑”山当在楚“南郢之邑”附近,其对应的现实中的山体是今湖南桃江县的浮丘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辞·涉江》 昆仑山 湘西之濮 神话 伏羲 南郢之邑
下载PDF
赋体文学中的别样神话书写——清前赋作中的昆仑山意象刍议
15
作者 董定一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6期1-9,共9页
作为远离中华帝国主要文化场域与核心政治环境的自然物象,昆仑山以其遥远恍惚的面目而频现于上古神话之中,成为一种具有文化象征意义的文学意象。昆仑因其与神话之间的天然联系而具有神圣化、模糊化等特性;在进入赋体之后,这些表征又与... 作为远离中华帝国主要文化场域与核心政治环境的自然物象,昆仑山以其遥远恍惚的面目而频现于上古神话之中,成为一种具有文化象征意义的文学意象。昆仑因其与神话之间的天然联系而具有神圣化、模糊化等特性;在进入赋体之后,这些表征又与后者幻奇的内容元素、夸饰的文体特征相互作用,从而展现出了独特的文学面貌。另一方面,昆仑作为异于世俗的仙界场域象征,其所蕴藏的"超凡""越界"的寓意随时间推移而逐渐固化成为典故,并在赋的题材流变过程之中保持并巩固了自身的这一象征意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仑山 意象 神话
下载PDF
元前文献图籍所载黄河河源 被引量:1
16
作者 冯令晏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71-79,共9页
有关黄河河源的概念,古代各种史学、地理、以及宗教文献都有相关记载。早期文献中提出的重源潜流的概念,也为塑造河源空间概念留下了发挥余地。及至唐朝,各种类书、笔记、野史关于位于境外的河源的著述沿用了上述文献中已有的地理知识,... 有关黄河河源的概念,古代各种史学、地理、以及宗教文献都有相关记载。早期文献中提出的重源潜流的概念,也为塑造河源空间概念留下了发挥余地。及至唐朝,各种类书、笔记、野史关于位于境外的河源的著述沿用了上述文献中已有的地理知识,并融入了佛教世界观的空间概念以及唐代实地考察的纪录,逐渐构成了河源这一多元化的空间想象。本文探讨了不同知识框架对唐代河源记载的影响,以及在几幅现存宋代地图上所反映出的相关影响。这类文献资料有助于我们理解中古地理知识的深化与演变,以及后代地图上展示河源的更丰富的地图表现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源 空间想象 神话传说 地理认知 河出昆仑
下载PDF
四川汉代神话图像中的象征意义——浅析陶摇钱树座与陶灯台 被引量:15
17
作者 霍巍 《华夏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86-96,F003,共12页
本文对两件现流传至香港的四川汉代文物进行了研究。通过这两件造型独特的文物,可以反映出汉代四川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并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其与外域文化之间的联系。文章认为,以西王母和昆仑神话体系为中心,构成四川汉代神话图像中最... 本文对两件现流传至香港的四川汉代文物进行了研究。通过这两件造型独特的文物,可以反映出汉代四川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并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其与外域文化之间的联系。文章认为,以西王母和昆仑神话体系为中心,构成四川汉代神话图像中最具象征意义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 汉代 神话图像 象征意义 陶摇钱树座 陶灯台 中国 文物考古
原文传递
昆仑文化意义的递变 被引量:3
18
作者 钟宗宪 《民俗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5-58,157,158,共16页
"西方"在中国神话里成为"帝"所在的圣域,起自于周人的信仰观念,并创造出"昆仑"一词,而逐渐形成完整的神话系统。《山海经》的"昆仑",可以区分为小昆仑、大昆仑和泛昆仑等三个层次,《西山经》... "西方"在中国神话里成为"帝"所在的圣域,起自于周人的信仰观念,并创造出"昆仑"一词,而逐渐形成完整的神话系统。《山海经》的"昆仑",可以区分为小昆仑、大昆仑和泛昆仑等三个层次,《西山经》是主要的依据。随着神仙思想的扩大和佛教的传播,"昆仑"不仅成为"仙乡",位置产生变化,同时也与佛教"须弥山""阿耨达太山"等开始有了混合宗教崇拜与地理认知的新理解。若从真实地理的角度考察,则有"黄河河源"和"域外接壤"两种不同的思路。然而唯一不变的是,"昆仑"始终是关于"他界""异域"的想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仑 崑崙 神话 仙话 地理 文化 佛教
原文传递
昆仑地名与昆仑文化——西域最早的汉语地名考释 被引量:6
19
作者 牛汝辰 《测绘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5-75,共11页
该文试就最早一批远古地名"昆仑"的渊源进行探讨,以阐述汉民族的历史文化早在先秦时期就已影响西域,进而提出地名是一定时空下民族历史和文化化石的论断,认为《山海经》所述昆仑的位置,后世聚讼纷争,是由于后人并未明了《山... 该文试就最早一批远古地名"昆仑"的渊源进行探讨,以阐述汉民族的历史文化早在先秦时期就已影响西域,进而提出地名是一定时空下民族历史和文化化石的论断,认为《山海经》所述昆仑的位置,后世聚讼纷争,是由于后人并未明了《山海经》"昆仑"一名的原型原意所造成的:昆仑不仅有广狭之分,还有虚实之别;汉代之后,昆仑一般指今昆仑;昆仑是一座人工建筑物,即观象授时布令行政的明堂;"昆仑"之称是表示神化的山丘通名;昆仑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源;昆仑文化作为黄河文明,始终为中华早期文化的扩散提供着动力;昆仑文化可以说是根部文化,是华夏文明的精神之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仑 西域 新疆 地名 神话 明堂 中国文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