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明清小说戏曲中的女子“断发”情节研究
1
作者 王雪娇 《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60-68,共9页
“断发”之举,渊源有自,其来尚矣。早在原始社会,“断发”行为就是因地制宜的百越民俗和悖礼犯义的中原禁忌,与地域因素、生活方式、民族意识乃至社会伦理关联密切。而聚焦历史上发生的真实断发事件,主体犹以女性居多,女子“断发”的背... “断发”之举,渊源有自,其来尚矣。早在原始社会,“断发”行为就是因地制宜的百越民俗和悖礼犯义的中原禁忌,与地域因素、生活方式、民族意识乃至社会伦理关联密切。而聚焦历史上发生的真实断发事件,主体犹以女性居多,女子“断发”的背后暗含了其婚恋状况的反映、贞节观念的体现和内心悲愤的宣泄,现实寓意丰富深厚。明清小说戏曲借用此种情节结构,渲染描绘,呈现了矢志守节,割发立誓;男女恋爱,截发传情;意同折辱,剃发受惩;内心悲愤,断发绝念;夫妻分离,剪发寄情;看破红尘,削发空门;迫于生计,祝发谋生等特定类型。此情节叙写了不同情境下的个体故事,代表了不同遭遇下的女性心声,蕴含了广博精深的文化内蕴和独树一帜的审美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子断发 明清 小说 戏曲
下载PDF
明末清初戏曲家包燮行实及其《云石会》传奇考
2
作者 吴秀明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25-31,共7页
包燮是明末清初的戏曲家,其负才不遇,结交了很多像闻性道一样入清后绝意仕进的同道中人。包燮的《云石会》传奇现存清康熙间刻本,剧作以“谪仙”“度脱”为架构模式,不拘泥于本事,为表达主题灵活架构剧作情节。从创作意图来看,作者借鬼... 包燮是明末清初的戏曲家,其负才不遇,结交了很多像闻性道一样入清后绝意仕进的同道中人。包燮的《云石会》传奇现存清康熙间刻本,剧作以“谪仙”“度脱”为架构模式,不拘泥于本事,为表达主题灵活架构剧作情节。从创作意图来看,作者借鬼佛仙道等具有神仙道化色彩的内容抒发胸怀,表现出易代之际的遗民情怀和文士苦闷。《云石会》传奇以“云石”为创作主线,融入了大量的宁波历史人文典故、古迹景观,生动地反映了社会现状,以及特殊历史时期宁波地区遗民的心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末清初 包燮 《云石会》 传奇
下载PDF
明清福建戏台的空间等级探析
3
作者 汪晓东 刘金 牛佳伟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62-68,共7页
以明清时期福建地区的戏台为研究实例,按照功能不同划分明清福建戏台的空间构成,分析不同空间的面积大小、位置排列和内在属性,由此得出明清福建戏台空间的等级秩序,归纳总结出差序与等级语境下的戏台空间的组合方式,并探讨其表现特征。
关键词 明清 福建 戏台 空间 等级
下载PDF
丰富、专精而信实——《明清戏曲序跋纂笺》议评
4
作者 刘祯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23年第5期82-84,共3页
中国古典戏曲理论体系建构是以古典戏曲理论著作、戏曲序跋和戏曲评点为基础的。即便是戏曲理论著作也并非都是独立和完整的文献形态,很多都是从作者本人的文献甚至杂著中辑录而成的,这也是中国古典戏曲理论著作的一个特点。这些年来,... 中国古典戏曲理论体系建构是以古典戏曲理论著作、戏曲序跋和戏曲评点为基础的。即便是戏曲理论著作也并非都是独立和完整的文献形态,很多都是从作者本人的文献甚至杂著中辑录而成的,这也是中国古典戏曲理论著作的一个特点。这些年来,关注和投入到戏曲序跋辑录整理和研究的学者愈益增长,甚至形成学术热点。新近出版的《明清戏曲序跋纂笺》是值得学界予以关注和称道的。明清是戏曲理论包括戏曲序跋最重要的历史阶段,该纂笺在前人整理研究基础上,使得明清戏曲序跋文献的数量达到4300多条。该纂笺强调序跋文献整理依据的版本的重要性,还注重不同版本文献之间的差异,进行校笺,客观示人,以供研究。这样的整理,更为可信,真正可以成为理论研究的基础文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戏曲序跋纂笺》 戏曲文献整理 戏曲理论体系
下载PDF
沈璟《南曲全谱》百年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5
作者 谭笑 《励耘学刊》 2023年第1期199-215,386,387,共19页
沈璟《南曲全谱》作为明清戏曲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曲谱之一,集中体现了20世纪以来曲谱在实用性衰颓之后所经历的研究路径:从文献价值的彰显,转向编修特色的考述、理论价值的发掘及与戏曲史关系的考索,逐渐地内化、深化和细化。这与百年... 沈璟《南曲全谱》作为明清戏曲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曲谱之一,集中体现了20世纪以来曲谱在实用性衰颓之后所经历的研究路径:从文献价值的彰显,转向编修特色的考述、理论价值的发掘及与戏曲史关系的考索,逐渐地内化、深化和细化。这与百年来戏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发展历程紧密相连。《南曲全谱》的现有研究,体现出曲谱作为传统曲学批评综合形态所具有的丰富性与复杂性,这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巨大的空间,也呼吁着曲谱研究思路的转变与范式的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璟 《南曲全谱》 明清曲谱
下载PDF
宋代集句与明清戏曲 被引量:3
6
作者 王国巍 杨经华 《殷都学刊》 2007年第2期87-90,127,共5页
集句诗是勃兴于宋代的一种杂体诗,是盛行于当时文人士大夫间的一种诗学游戏。然而这种诗学游戏在明清时代,却大量越界进入被视为不登大雅之堂的戏曲创作。这种现象曾受到人们的广泛质疑。但从整个中国戏曲文学发展的进程来看,集句诗与... 集句诗是勃兴于宋代的一种杂体诗,是盛行于当时文人士大夫间的一种诗学游戏。然而这种诗学游戏在明清时代,却大量越界进入被视为不登大雅之堂的戏曲创作。这种现象曾受到人们的广泛质疑。但从整个中国戏曲文学发展的进程来看,集句诗与戏曲的全面融合,提升了戏曲语言的文化内涵和文学品位,标志着民间戏曲迈向雅化、案头化的进程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句诗 明清戏曲 雅化
下载PDF
明清戏曲对诗学传统的回归 被引量:1
7
作者 魏中林 花宏艳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29-132,123,共5页
中国古代戏曲又称为"剧诗",既具有叙事文体的性质,又具有抒情文体的性质,这两种性质在戏曲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是并行不悖的。戏曲最初是被排斥于诗学传统之外的小道末技,明清时期戏曲在其雅化的过程中,越来越集中地表现出向诗... 中国古代戏曲又称为"剧诗",既具有叙事文体的性质,又具有抒情文体的性质,这两种性质在戏曲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是并行不悖的。戏曲最初是被排斥于诗学传统之外的小道末技,明清时期戏曲在其雅化的过程中,越来越集中地表现出向诗学传统回归的倾向。这种回归具体表现在明清戏曲具有文人主体的雅化传统、"诗言志"的抒情传统、"兴观群怨"的诗教传统三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 诗学传统 回归 戏曲艺术
下载PDF
论晚明家班兴盛的原因 被引量:4
8
作者 杨惠玲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29-133,共5页
在晚明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文人阶层迫切要求私家伎乐充分发挥自娱、交际和自我实现等诸多功能,而昆剧的形成和发展又为这些功能的实现提供了最适宜的艺术形式。于是,家班成为上层文人娱乐消遣、展示才华、密切各种社会关系的工具,晚明家... 在晚明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文人阶层迫切要求私家伎乐充分发挥自娱、交际和自我实现等诸多功能,而昆剧的形成和发展又为这些功能的实现提供了最适宜的艺术形式。于是,家班成为上层文人娱乐消遣、展示才华、密切各种社会关系的工具,晚明家班兴盛的主要原因即在于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明 家班 昆剧
下载PDF
明清时期立春节日演剧习俗考 被引量:3
9
作者 张丑平 《阅江学刊》 2015年第5期135-140,共6页
明清时期是立春节日文化的鼎盛时期,节日里搬演戏剧是节日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立春演剧与迎春仪式演春、迎句芒神、鞭春牛结合紧密,体现了人们迎接春天的喜悦与希望。立春演剧形式有扮故事、扮人物、临时组剧、演出片段剧目、演出完整... 明清时期是立春节日文化的鼎盛时期,节日里搬演戏剧是节日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立春演剧与迎春仪式演春、迎句芒神、鞭春牛结合紧密,体现了人们迎接春天的喜悦与希望。立春演剧形式有扮故事、扮人物、临时组剧、演出片段剧目、演出完整戏曲等多种方式,剧目内容多为民众喜爱的通俗故事。演剧活动与立春节日主题紧密结合,具有浓厚的农耕文化色彩,体现了民众在娱乐中祈求丰年的民俗心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 立春 演剧
下载PDF
论明清江南家族文化与昆曲艺术的互动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惠玲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43-150,共8页
明清江南家族性的昆曲活动非常兴盛,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昆曲的存在方式、表演形态、美学风格和文化品格,也大大增强了它的文化功能和综合性;同时,作为家族文化相当重要的一部分,昆曲通过塑造性情人格,培养思想观念产生影响,对创造... 明清江南家族性的昆曲活动非常兴盛,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昆曲的存在方式、表演形态、美学风格和文化品格,也大大增强了它的文化功能和综合性;同时,作为家族文化相当重要的一部分,昆曲通过塑造性情人格,培养思想观念产生影响,对创造共同的文化颇有助益。很明显,家族文化和昆曲艺术对彼此的发展都产生了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文化 昆曲艺术 明清时期
下载PDF
论明末清初剧作家的“佳人”情结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永恩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01-105,共5页
明末清初戏曲作品中的佳人形象呈现出了明显的共性特征,均是集色、才、情、德于一身的美好女性。在这样完美的佳人身上既寄托着中国文人的婚姻理想,也包含着文人潜在的攀附心理。在明末清初剧作家的潜意识里,佳人存在的意义正在于为男... 明末清初戏曲作品中的佳人形象呈现出了明显的共性特征,均是集色、才、情、德于一身的美好女性。在这样完美的佳人身上既寄托着中国文人的婚姻理想,也包含着文人潜在的攀附心理。在明末清初剧作家的潜意识里,佳人存在的意义正在于为男性服务,因此,佳人越是被塑造得完美,就愈加巩固了男性的中心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末清初 佳人 才子佳人剧 男性
下载PDF
传统造园制图术研究——以明清戏曲小说版刻插图为研究对象 被引量:3
12
作者 邰杰 《设计艺术研究》 2015年第3期24-30,50,共8页
以明清戏曲小说版刻插图为研究对象,从作为印刷术的版刻插图、作为制图术的版刻插图两大层面进行了设计学阐释。认为这些版刻插图,以充满设计感的园林艺术营造效果图的方式,直观感性地介入了当时造园艺术实践者的"图像式设计创意思... 以明清戏曲小说版刻插图为研究对象,从作为印刷术的版刻插图、作为制图术的版刻插图两大层面进行了设计学阐释。认为这些版刻插图,以充满设计感的园林艺术营造效果图的方式,直观感性地介入了当时造园艺术实践者的"图像式设计创意思维",并极有可能成为一种独特参照物即刻画细致并凝结着浓郁文学品味的"造园设计图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园艺术 设计图稿 明清戏曲小说 版刻插图
下载PDF
明清时节湖北“戏窝子”与汉口“戏码头”情势 被引量:1
13
作者 田可文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0-29,167,共11页
湖北戏曲在宋代就已形成。从南宋后期至元代,出现众多湖北籍的戏曲演员。湖北王公贵胄文人雅士也十分喜爱戏曲,在封藩王府中歌舞演戏蔚然成风。而以武汉为代表的湖北各大中城市更成为“戏窝子”之地。明清时期,湖北重要的戏曲有清戏、... 湖北戏曲在宋代就已形成。从南宋后期至元代,出现众多湖北籍的戏曲演员。湖北王公贵胄文人雅士也十分喜爱戏曲,在封藩王府中歌舞演戏蔚然成风。而以武汉为代表的湖北各大中城市更成为“戏窝子”之地。明清时期,湖北重要的戏曲有清戏、汉剧、花鼓戏、黄梅戏等。清中晚期,湖北不同城市都汇聚了不少喜爱戏曲的士子与官员,吸引了各地的剧种和演员来演出。常被称为“戏码头”的汉口,有众多商业性的戏园、酒楼、茶馆,为城市戏曲演出形成发展空间。汉口“戏码头”那众多的剧种与声腔、众多的班社与演员,众多的对戏曲迷恋的文人与市民,造成对不同戏曲爱好群体之间的争分,形成了湖北代表性、特殊性的戏曲文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 湖北 汉口 “戏窝子” “戏码头”
下载PDF
明清小说戏曲插图中的公私空间及其图式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颜彦 《贵州文史丛刊》 2019年第3期95-101,共7页
在明清小说戏曲插图中,公共和私人空间是视觉话语中的重要议题,二者之间的关系既是个体与世界沟通的一种形式,塑造和定义着个体视觉仪态和社会身份,也构建着特定时期的社会秩序和文化结构。通过对图例的归类和分析,可以发现图像叙事在... 在明清小说戏曲插图中,公共和私人空间是视觉话语中的重要议题,二者之间的关系既是个体与世界沟通的一种形式,塑造和定义着个体视觉仪态和社会身份,也构建着特定时期的社会秩序和文化结构。通过对图例的归类和分析,可以发现图像叙事在空间掌控上对公共性和私人性的处理保持着冷静的态度,既体现出图像在表达公私主题上的热衷与自足,同时也表征着个体意识的抬头以及公众主体性的觉醒,进而起到颠覆传统伦理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插图 公私 小说 戏曲 明清
下载PDF
论明清女性作家戏曲创作之艺术建构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军华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5期61-68,112,共8页
明清女性作家戏曲创作在戏曲传统艺术表现上既有继承又有突破。女剧作家们延续了明清以抒情为主流的戏曲传统,但在戏曲叙事的架构内却以其自身扮演之行动主体作为其抒情叙事的主要表现形式,不注重表现人物之间的戏剧冲突,而多利用舞台... 明清女性作家戏曲创作在戏曲传统艺术表现上既有继承又有突破。女剧作家们延续了明清以抒情为主流的戏曲传统,但在戏曲叙事的架构内却以其自身扮演之行动主体作为其抒情叙事的主要表现形式,不注重表现人物之间的戏剧冲突,而多利用舞台空间的虚拟转化,以舞台独白的方式来推动剧情,构建曲折有致的情节结构。在沿用梦、画、仙等舞台意象之男性戏曲创作传统时,也并不仅止于蹈袭,而从女性视角出发,呈现了此类舞台意象不同于男性的表现内涵和审美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戏曲 女性作家 戏曲艺术
下载PDF
吴文化研究:吴地戏曲——明清苏南昆曲流派生成论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宁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1-7,共7页
明清时期苏南三个昆曲流派的形成各有其独特原因。“昆山派”堪称是典雅文学和典雅音乐的合体;“吴江派”的出现则与本色派的形成密切联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苏州派”的崛起折射了苏南市民文化的兴盛,并体现了从“曲”到“剧”... 明清时期苏南三个昆曲流派的形成各有其独特原因。“昆山派”堪称是典雅文学和典雅音乐的合体;“吴江派”的出现则与本色派的形成密切联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苏州派”的崛起折射了苏南市民文化的兴盛,并体现了从“曲”到“剧”的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曲 昆山派 典雅派 吴江派 苏州派 明清时期
下载PDF
明清戏曲串客影响刍议 被引量:1
17
作者 武翠娟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59-63,共5页
明清串客对戏曲生态发展的影响表现在:文人串客的影响主要在于舞台本内涵的提高与数量的丰富;各种独特见解又显示了串客们在曲论方面的建树;技艺高超的串客也是戏曲表演技艺的缔造者之一;下层串客的涌现又对"花部"的兴起有推... 明清串客对戏曲生态发展的影响表现在:文人串客的影响主要在于舞台本内涵的提高与数量的丰富;各种独特见解又显示了串客们在曲论方面的建树;技艺高超的串客也是戏曲表演技艺的缔造者之一;下层串客的涌现又对"花部"的兴起有推进之功。串客与戏曲生态发展交互相依,很多时候是他们在维系着戏曲艺术的水准于不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戏曲 串客 影响
下载PDF
吴陵家班谱传奇——明清泰州地区昆曲家班及其主人考论 被引量:1
18
作者 钱成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2期70-77,共8页
古称吴陵的江苏泰州地区的戏曲文化,作为泰州地域文化的突出代表,有着极为深厚的文化底蕴。除蜚声国内外的"梅桃柳——戏曲三家村"外,明清时期泰州地区众多的昆曲家班可谓泰州戏曲文化史上最辉煌的一幕。明代中后期至清代中前... 古称吴陵的江苏泰州地区的戏曲文化,作为泰州地域文化的突出代表,有着极为深厚的文化底蕴。除蜚声国内外的"梅桃柳——戏曲三家村"外,明清时期泰州地区众多的昆曲家班可谓泰州戏曲文化史上最辉煌的一幕。明代中后期至清代中前期,泰州地区曾出现过十多个昆曲家班。一定程度上使得明末至清中前期的泰州,成为地区性的昆曲创作与表演中心,谱写了泰州戏曲史的一代传奇。根据目前可见部分地方文献和中国戏曲史料,可对明清泰州地区昆曲家班及其主人、形成原因及对后世之影响等作初步考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时期 泰州 昆曲家班 考证
下载PDF
明清日记戏曲史料的分布与价值 被引量:1
19
作者 黄义枢 《中原文化研究》 2017年第6期104-110,共7页
现存明清日记文献中蕴含着丰富的戏曲史料,但并非所有的日记都记录了戏曲信息。战难日记、读书日记中的戏曲史料相对较少,而日常生活日记中常常富含大量戏曲史料,各种日记对戏曲史料记载的详略程度有所不同。日记中的戏曲史料具有很强... 现存明清日记文献中蕴含着丰富的戏曲史料,但并非所有的日记都记录了戏曲信息。战难日记、读书日记中的戏曲史料相对较少,而日常生活日记中常常富含大量戏曲史料,各种日记对戏曲史料记载的详略程度有所不同。日记中的戏曲史料具有很强的说服力,有些史料已经为戏曲史的建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由于日记文本的阅读不易,前人所引只占现存日记史料的极少部分,事实上还有大量的日记戏曲史料亟待挖掘并加以研究。丰富的日记体戏曲史料将为戏曲研究的各个维度提供可靠的事实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日记 戏曲史料 分布 价值
下载PDF
宋元明清戏曲中的少数民族语(二)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学奇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1年第3期1-11,共11页
宋元明清戏曲作品中,时时采入少数民族语,世易时移,这些少数民族语成了阅读这类文学作品的语言障碍,对于散见于各戏曲作品中的少数民族语汇集例句,兼采众说,为之诠释。共释词149个,连同附目97个,计246个。
关键词 戏曲 少数民族语 中国 训诂 释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