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昆山腔、魏良辅和吴语音乐
被引量:
5
1
作者
郑祖襄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3-117,70,共6页
入明以后,南戏的发展衍生出四大声腔。昆山腔一跃而在众腔之上,其中有明初复兴华夏文化、以吴语为正宗的社会原因。昆山腔经魏良辅的改造,发展了吴语音乐,使之能与北曲相抗衡,成为明代华夏戏曲艺术的代表。昆曲的形成,蕴含着昆山腔、吴...
入明以后,南戏的发展衍生出四大声腔。昆山腔一跃而在众腔之上,其中有明初复兴华夏文化、以吴语为正宗的社会原因。昆山腔经魏良辅的改造,发展了吴语音乐,使之能与北曲相抗衡,成为明代华夏戏曲艺术的代表。昆曲的形成,蕴含着昆山腔、吴语音乐和魏良辅三者之间的社会文化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山腔
魏良辅
吴语
音乐艺术
戏曲艺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元代杂剧在昆曲中的流存
被引量:
3
2
作者
俞为民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69-76,共8页
元杂剧虽到了元末就已衰落,但杂剧的某些因素如剧目、曲调及演唱形式等,为明清时期的昆曲所继承。昆曲将元杂剧的剧目全本改编或选取单折,继续在舞台上流传;杂剧所用的曲调及其联套形式也为昆曲继承,但根据昆曲的剧本体制,发生了一些变...
元杂剧虽到了元末就已衰落,但杂剧的某些因素如剧目、曲调及演唱形式等,为明清时期的昆曲所继承。昆曲将元杂剧的剧目全本改编或选取单折,继续在舞台上流传;杂剧所用的曲调及其联套形式也为昆曲继承,但根据昆曲的剧本体制,发生了一些变异;昆曲在演唱杂剧所采用俚歌北曲时,也采用了依字定腔的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杂剧
昆曲
剧目
曲调
演唱形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昆山腔形成期的顾坚与顾瑛
被引量:
3
3
作者
吴新雷
《文化艺术研究》
2012年第2期137-144,共8页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发现的《南词引正》有关元末昆山腔创始人顾坚和顾瑛"为友"的记载后,已引起了学术界的重视,但由于资料缺乏,一直少有具体的论证。令人注目的是,《中国昆曲论坛2009》发表了郑闰的《解密顾坚身世之谜》一文,...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发现的《南词引正》有关元末昆山腔创始人顾坚和顾瑛"为友"的记载后,已引起了学术界的重视,但由于资料缺乏,一直少有具体的论证。令人注目的是,《中国昆曲论坛2009》发表了郑闰的《解密顾坚身世之谜》一文,公布了他在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发现的新材料。本文对此进行探讨,并对南曲歌手顾坚和文坛盟主顾瑛的史料进行考辨和梳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山腔
顾坚
顾瑛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金瓶梅》对明传奇的描叙及其戏剧史价值
4
作者
裴雪莱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1期186-190,共5页
《金瓶梅》的出现,标志着明清通俗小说创作开始对世俗生活进行全面细致的再现,并力求突出生活真实的全新阶段。它对当时社会常演的传奇剧目、曲词关注较多,并较早描绘明代嘉庆、隆庆年间传奇各大声腔消长的历史景象,其成书时间与明中期...
《金瓶梅》的出现,标志着明清通俗小说创作开始对世俗生活进行全面细致的再现,并力求突出生活真实的全新阶段。它对当时社会常演的传奇剧目、曲词关注较多,并较早描绘明代嘉庆、隆庆年间传奇各大声腔消长的历史景象,其成书时间与明中期传奇声腔发展状况相互参照,具有重大意义。《金瓶梅》写及明传奇的方式多样,作用不一,虽然有些方面并未完全达到作者创作的预期目标,却对后世小说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瓶梅》
明传奇
海盐腔
昆山腔
戏剧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昆腔传奇的人文精神
5
作者
周秦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113-116,共4页
昆曲艺术兴起的16世纪前后,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迅速生长,市民阶层壮大、崛起并成为重要的社会力量和主要的戏曲受众。这致使昆腔传奇显现出全新的价值观念和时代精神,在戏剧舞台上展示出一幅幅“五光十色的平民社会”生活场景。
关键词
昆腔传奇
市民阶层
人文精神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昆山腔、昆曲与昆剧:名实之辨——昆曲名称的演变与发展的特殊性
被引量:
1
6
作者
朱建华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2016年第1期121-127,共7页
"昆山腔""昆曲"与"昆剧"所指为同一事物,但有着明显的意义差别,它们的先后出现反映了昆曲本身的发展及人们对其认识的变化。"昆山腔"一词出现于明代中叶戏曲诸腔并举之时,强调的是声腔意义;&qu...
"昆山腔""昆曲"与"昆剧"所指为同一事物,但有着明显的意义差别,它们的先后出现反映了昆曲本身的发展及人们对其认识的变化。"昆山腔"一词出现于明代中叶戏曲诸腔并举之时,强调的是声腔意义;"昆曲"一词则产生于其从诸腔竞争中胜出之时,尊崇之意明显,所指既包括音乐也包括文学;而"昆剧"一词的出现最初可能仅仅由于南北语言差异,但后来用以表达剧种意义,尤其强调表演因素。但目前学术界普遍使用的却是"昆曲",原因在于"昆曲"一词最大地体现了事物的特征,所包括的丰富内涵是其他词汇无法表达的。除了呈现在舞台上的形态之外,这一词汇还包括了更多的内容:清工之学,堂名,曲学传统,昆曲对其他剧种的影响,乃至昆曲的戏曲文化内涵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山腔
昆曲
昆剧
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巴陵戏的形成及其声腔演变
7
作者
付先丽
《艺术探索》
2007年第6期34-35,共2页
巴陵戏是湘东北地区戏剧的代表,是岳阳市及周边地区优秀的戏曲艺术和民间艺术的遗存,在湖南省乃至全国地方大戏剧种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主要对巴陵戏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进行梳理,就其声腔体系的演变过程进行考述,以期为研究其他...
巴陵戏是湘东北地区戏剧的代表,是岳阳市及周边地区优秀的戏曲艺术和民间艺术的遗存,在湖南省乃至全国地方大戏剧种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主要对巴陵戏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进行梳理,就其声腔体系的演变过程进行考述,以期为研究其他地方戏曲的成形与发展提供一些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陵戏
声腔演变
昆腔
弹腔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昆山腔”“昆曲”与“昆剧”考辨
被引量:
1
8
作者
解玉峰
《戏剧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27-141,共15页
一般认为"昆山腔"简称"昆腔",又称"昆曲""昆剧"。16世纪中叶魏良辅等改革后的"昆山腔"与此前文献中的"昆山腔"实际存在根本性差异,笼统地将"昆山腔"历史上推至...
一般认为"昆山腔"简称"昆腔",又称"昆曲""昆剧"。16世纪中叶魏良辅等改革后的"昆山腔"与此前文献中的"昆山腔"实际存在根本性差异,笼统地将"昆山腔"历史上推至明初为"六百年"并无意义。"昆山腔"初时指"南曲"(唱),但康熙中叶以后文献中"昆曲"亦开始兼指北曲(唱),有些文献则兼指演剧。"昆剧"在嘉庆初年文献中才出现,而"昆剧"并不必然使用"昆山腔"或南、北曲唱。魏良辅等改革后的"昆山腔"实质上是以官话入唱、"依字声行腔"的高度规范的一种民族性曲唱,故带有地域色彩的"昆山腔"或"昆曲"称指易生误解。16世纪中叶在江南核心地区出现的有高度文化含量、表演规范精致的戏剧,有显著的民族性特征,故用"昆剧"称指的局限性也很大。今人把"依字声行腔"的曲唱方式歌唱过或以规范精致的表演范式演出过的作品称为"昆曲"("昆剧"),其作者即为"昆曲"("昆剧")作家,更嫌笼统含混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山腔
昆曲
昆剧
原文传递
题名
昆山腔、魏良辅和吴语音乐
被引量:
5
1
作者
郑祖襄
机构
杭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
出处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3-117,70,共6页
文摘
入明以后,南戏的发展衍生出四大声腔。昆山腔一跃而在众腔之上,其中有明初复兴华夏文化、以吴语为正宗的社会原因。昆山腔经魏良辅的改造,发展了吴语音乐,使之能与北曲相抗衡,成为明代华夏戏曲艺术的代表。昆曲的形成,蕴含着昆山腔、吴语音乐和魏良辅三者之间的社会文化联系。
关键词
昆山腔
魏良辅
吴语
音乐艺术
戏曲艺术
Keywords
kunshan tune
WEI Liang-fu
Wu-dialect
musical art
Xiqu opera art
分类号
J609.2 [艺术—音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元代杂剧在昆曲中的流存
被引量:
3
2
作者
俞为民
机构
南京大学中文系
出处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69-76,共8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3年度博士点基金研究项目(03JB760001)
文摘
元杂剧虽到了元末就已衰落,但杂剧的某些因素如剧目、曲调及演唱形式等,为明清时期的昆曲所继承。昆曲将元杂剧的剧目全本改编或选取单折,继续在舞台上流传;杂剧所用的曲调及其联套形式也为昆曲继承,但根据昆曲的剧本体制,发生了一些变异;昆曲在演唱杂剧所采用俚歌北曲时,也采用了依字定腔的形式。
关键词
元杂剧
昆曲
剧目
曲调
演唱形式
Keywords
Yuan Za Ju
kunshan tune
drama
titles
tune
singing and performing form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昆山腔形成期的顾坚与顾瑛
被引量:
3
3
作者
吴新雷
机构
南京大学文学院
出处
《文化艺术研究》
2012年第2期137-144,共8页
文摘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发现的《南词引正》有关元末昆山腔创始人顾坚和顾瑛"为友"的记载后,已引起了学术界的重视,但由于资料缺乏,一直少有具体的论证。令人注目的是,《中国昆曲论坛2009》发表了郑闰的《解密顾坚身世之谜》一文,公布了他在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发现的新材料。本文对此进行探讨,并对南曲歌手顾坚和文坛盟主顾瑛的史料进行考辨和梳理。
关键词
昆山腔
顾坚
顾瑛
Keywords
kunshan tune
Gu Jian
Gu Ying
分类号
I207.309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金瓶梅》对明传奇的描叙及其戏剧史价值
4
作者
裴雪莱
机构
暨南大学文学院
出处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1期186-190,共5页
文摘
《金瓶梅》的出现,标志着明清通俗小说创作开始对世俗生活进行全面细致的再现,并力求突出生活真实的全新阶段。它对当时社会常演的传奇剧目、曲词关注较多,并较早描绘明代嘉庆、隆庆年间传奇各大声腔消长的历史景象,其成书时间与明中期传奇声腔发展状况相互参照,具有重大意义。《金瓶梅》写及明传奇的方式多样,作用不一,虽然有些方面并未完全达到作者创作的预期目标,却对后世小说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
关键词
《金瓶梅》
明传奇
海盐腔
昆山腔
戏剧史
Keywords
Ming legend
Haiyan
tune
kunshan tune
history of drama
分类号
I207.41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昆腔传奇的人文精神
5
作者
周秦
机构
苏州大学文学院
出处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113-116,共4页
文摘
昆曲艺术兴起的16世纪前后,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迅速生长,市民阶层壮大、崛起并成为重要的社会力量和主要的戏曲受众。这致使昆腔传奇显现出全新的价值观念和时代精神,在戏剧舞台上展示出一幅幅“五光十色的平民社会”生活场景。
关键词
昆腔传奇
市民阶层
人文精神
Keywords
kunshan tune
drama
civilian class
humanism
分类号
J802 [艺术—戏剧戏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昆山腔、昆曲与昆剧:名实之辨——昆曲名称的演变与发展的特殊性
被引量:
1
6
作者
朱建华
机构
泰州学院
出处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2016年第1期121-127,共7页
文摘
"昆山腔""昆曲"与"昆剧"所指为同一事物,但有着明显的意义差别,它们的先后出现反映了昆曲本身的发展及人们对其认识的变化。"昆山腔"一词出现于明代中叶戏曲诸腔并举之时,强调的是声腔意义;"昆曲"一词则产生于其从诸腔竞争中胜出之时,尊崇之意明显,所指既包括音乐也包括文学;而"昆剧"一词的出现最初可能仅仅由于南北语言差异,但后来用以表达剧种意义,尤其强调表演因素。但目前学术界普遍使用的却是"昆曲",原因在于"昆曲"一词最大地体现了事物的特征,所包括的丰富内涵是其他词汇无法表达的。除了呈现在舞台上的形态之外,这一词汇还包括了更多的内容:清工之学,堂名,曲学传统,昆曲对其他剧种的影响,乃至昆曲的戏曲文化内涵等。
关键词
昆山腔
昆曲
昆剧
曲学
Keywords
kunshan tune
Kunqu Opera
Kunju
opera theory
分类号
I207.37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巴陵戏的形成及其声腔演变
7
作者
付先丽
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出处
《艺术探索》
2007年第6期34-35,共2页
文摘
巴陵戏是湘东北地区戏剧的代表,是岳阳市及周边地区优秀的戏曲艺术和民间艺术的遗存,在湖南省乃至全国地方大戏剧种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主要对巴陵戏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进行梳理,就其声腔体系的演变过程进行考述,以期为研究其他地方戏曲的成形与发展提供一些参照。
关键词
巴陵戏
声腔演变
昆腔
弹腔
Keywords
Baling drama,
tune
evolvement,
kunshan tune
, Tan
tune
分类号
J825 [艺术—戏剧戏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昆山腔”“昆曲”与“昆剧”考辨
被引量:
1
8
作者
解玉峰
机构
南京大学文学院
出处
《戏剧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27-141,共15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南北九宫谱系建构历程的文献学研究"(18BZW082)项目阶段性成果
文摘
一般认为"昆山腔"简称"昆腔",又称"昆曲""昆剧"。16世纪中叶魏良辅等改革后的"昆山腔"与此前文献中的"昆山腔"实际存在根本性差异,笼统地将"昆山腔"历史上推至明初为"六百年"并无意义。"昆山腔"初时指"南曲"(唱),但康熙中叶以后文献中"昆曲"亦开始兼指北曲(唱),有些文献则兼指演剧。"昆剧"在嘉庆初年文献中才出现,而"昆剧"并不必然使用"昆山腔"或南、北曲唱。魏良辅等改革后的"昆山腔"实质上是以官话入唱、"依字声行腔"的高度规范的一种民族性曲唱,故带有地域色彩的"昆山腔"或"昆曲"称指易生误解。16世纪中叶在江南核心地区出现的有高度文化含量、表演规范精致的戏剧,有显著的民族性特征,故用"昆剧"称指的局限性也很大。今人把"依字声行腔"的曲唱方式歌唱过或以规范精致的表演范式演出过的作品称为"昆曲"("昆剧"),其作者即为"昆曲"("昆剧")作家,更嫌笼统含混了。
关键词
昆山腔
昆曲
昆剧
Keywords
'
kunshan tune
'
'Kun opera'
'Kun drama'
分类号
J82 [艺术—戏剧戏曲]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昆山腔、魏良辅和吴语音乐
郑祖襄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元代杂剧在昆曲中的流存
俞为民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昆山腔形成期的顾坚与顾瑛
吴新雷
《文化艺术研究》
2012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金瓶梅》对明传奇的描叙及其戏剧史价值
裴雪莱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论昆腔传奇的人文精神
周秦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昆山腔、昆曲与昆剧:名实之辨——昆曲名称的演变与发展的特殊性
朱建华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2016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巴陵戏的形成及其声腔演变
付先丽
《艺术探索》
200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昆山腔”“昆曲”与“昆剧”考辨
解玉峰
《戏剧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1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