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黑潮-亲潮交汇区涡旋演变调控作用下的叶绿素三维特征
1
作者 闯子维 苏涵 +2 位作者 张春玲 邵煜 胡松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37-451,共15页
黑潮-亲潮交汇区普遍存在的涡旋运动,可通过物质输运和再分配调控叶绿素浓度的时空演变,进而影响该海域的海洋生态环境。基于卫星高度计资料和叶绿素再分析数据,利用流矢量、归一化复合分析等方法,构建不同类型涡旋的各个演变阶段、不... 黑潮-亲潮交汇区普遍存在的涡旋运动,可通过物质输运和再分配调控叶绿素浓度的时空演变,进而影响该海域的海洋生态环境。基于卫星高度计资料和叶绿素再分析数据,利用流矢量、归一化复合分析等方法,构建不同类型涡旋的各个演变阶段、不同水平尺度范围内,对应的叶绿素浓度三维结构,分析探讨黑潮-亲潮交汇区涡旋运动对叶绿素浓度时空演变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冷涡区(300 m以浅,3倍半径范围)的叶绿素浓度高值区,自下而上,逐渐扩展至涡心西北方向,且随着深度的增加,叶绿素浓度先增后减。随着气旋涡的演变,各水层叶绿素浓度高值由外向内,逐渐向涡心扩展,而平均半径内的叶绿素浓度输运总量在其稳定期达到最高。暖涡影响范围内的叶绿素浓度总体比冷涡区稍高,其垂向大致呈递减趋势,由上而下,叶绿素浓度低值大致由涡心东南向西北扩展,且随着反气旋涡的演变,叶绿素浓度高值逐渐向涡旋边缘聚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旋 叶绿素 三维结构 演变特征 黑潮-亲潮交汇区
下载PDF
河洛汇流的地域变迁
2
作者 陈隆文 刘嘉琪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8-23,共6页
黄河及其支流洛河的汇流处是中国古代文明起源的核心地域。古代文献中常把洛口与洛汭混同在一起,实际上洛口与洛汭并非一地,河、洛汇流而形成的洛口应包括在古洛汭之内。历史上,洛河流注黄河后所形成的河、洛汇流区域存在着巨大的变迁,... 黄河及其支流洛河的汇流处是中国古代文明起源的核心地域。古代文献中常把洛口与洛汭混同在一起,实际上洛口与洛汭并非一地,河、洛汇流而形成的洛口应包括在古洛汭之内。历史上,洛河流注黄河后所形成的河、洛汇流区域存在着巨大的变迁,今天河洛汇流区域的形成仅有450余年。引起河、洛汇流区域频繁变动的原因,除了地形地貌因素外,与黄河曲流运动的方向也有密切关系,黄河变迁史研究应该关注这一重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 洛河 汇流处 地域变迁
下载PDF
黑潮-亲潮交汇区涡旋演变特征及剖面结构分析
3
作者 张梦莉 张春玲 +1 位作者 魏永亮 刘必林 《海洋测绘》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4-38,共5页
为深入研究黑潮-亲潮交汇区不同纬度上涡旋的演变特征及剖面结构差异,利用流矢量方法和归一化区域合成分析,在系统统计该海域涡旋表面参数演变特征的基础上,构建了不同纬度同一类型涡旋的气候态复合剖面结构。结果显示,南部靠近黑潮流... 为深入研究黑潮-亲潮交汇区不同纬度上涡旋的演变特征及剖面结构差异,利用流矢量方法和归一化区域合成分析,在系统统计该海域涡旋表面参数演变特征的基础上,构建了不同纬度同一类型涡旋的气候态复合剖面结构。结果显示,南部靠近黑潮流轴的海域,其涡旋平均半径、生命周期等均明显大于北部交汇区;气旋涡基本以西向传播为主,而反气旋涡的南-北向移动趋势也较明显;南、北部典型暖涡的暖心结构分别位于100~300 m和100~200 m深度处;涡旋复合结构与观测到的实时剖面结构相一致。研究表明,地形与剪切不稳定相比,前者影响下的涡旋表面演变特征和剖面结构更加显著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尺度涡 黑潮-亲潮交汇区 合成分析 演变特征 剖面结构
下载PDF
寒区流域水文模拟研究 被引量:21
4
作者 关志成 段元胜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S2期266-272,共7页
冰雪和冻土的水文物理特性,及其对径流形成过程的作用,是寒区流域产汇流的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针对北方寒冷地区,寒季水循环的大气水、土壤水及地面地下径流的动力和热力过程,在水文物理及冰雪水文的有关理论基础上,参照国内外非... 冰雪和冻土的水文物理特性,及其对径流形成过程的作用,是寒区流域产汇流的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针对北方寒冷地区,寒季水循环的大气水、土壤水及地面地下径流的动力和热力过程,在水文物理及冰雪水文的有关理论基础上,参照国内外非寒区流域模型(新安江模型、水箱模型、萨克拉门托模型)的结构,研究建成了具有物理基础的概念性寒区流域水文模型.利用我国东北地区现有的寒区观测资料,对寒区产汇流的各主要环节,分别进行了模拟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水文模型 寒区 积雪与融雪 冻土 产汇流 土壤水运动
下载PDF
闽文化及其对福建传统民居的影响 被引量:19
5
作者 戴志坚 《南方建筑》 2011年第6期24-28,共5页
闽文化与福建建筑文化的形成、发展密切相关。闽文化具有多元性、地域性和融合性。福建传统民居受闽文化的影响,逐渐形成独特的具有鲜明地方风格和丰富的建筑文化内涵。文章归纳了福建各区建筑文化现象为:闽南民居——海洋文化;莆仙民... 闽文化与福建建筑文化的形成、发展密切相关。闽文化具有多元性、地域性和融合性。福建传统民居受闽文化的影响,逐渐形成独特的具有鲜明地方风格和丰富的建筑文化内涵。文章归纳了福建各区建筑文化现象为:闽南民居——海洋文化;莆仙民居——科举文化;闽东民居——江城文化;闽北民居——书院文化;闽中民居——山林文化;客家民居——移垦文化。同时对福建传统民居的保护提出几点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文化 多元性 地域性 融合性
下载PDF
基于变动饱和带的产汇流模型及其参数确定方法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彬权 梁忠民 +2 位作者 付宇鹏 王军 胡义明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08-218,共11页
当前分布式水文模型的参数确定仍主要依赖率定方式,在缺资料地区应用受到限制。建立一种基于变动饱和带产流模式和网格水滴汇流方法的分布式产汇流模型,提出利用下垫面特征来确定模型参数的方法。结合野外入渗试验和参数敏感性分析,建... 当前分布式水文模型的参数确定仍主要依赖率定方式,在缺资料地区应用受到限制。建立一种基于变动饱和带产流模式和网格水滴汇流方法的分布式产汇流模型,提出利用下垫面特征来确定模型参数的方法。结合野外入渗试验和参数敏感性分析,建立地表饱和水力传导度(K_(0z))和饱和水力传导度随深度衰减系数(f)2个敏感性产流参数与地形参数、土壤类型数据的定量统计关系,利用野外坡面流观测试验确定坡面汇流参数,并在多个实际流域进行应用验证。结果表明:①利用地形参数确定K_(0z)与使用遥感资料确定K_(0z)的模型精度进行对比,在姜湾实验流域场次洪水模拟的平均确定性系数从0.82提高至0.86,洪峰与洪量误差的平均绝对值分别降低了2.2%和0.95%,但峰现时间误差平均绝对值增大了4%(仍控制在2 h内)。②建立姜湾等14个流域参数f率定值与不同深度土壤类型数据的定量关系,移用至七邻等6个流域进行验证,表明参数f关系式与模型率定的精度非常接近,相对误差的平均绝对值为2.8%,场次洪水模拟的平均确定性系数为0.83,洪峰与洪量误差的平均绝对值为10.07%和6.86%,峰现时间误差的平均绝对值为2.61 h。提出的敏感性产流参数确定方法与野外实测、模型率定、遥感资料推求等方式进行对比,均具有较高的参数估计精度和场次洪水模拟精度,在缺资料地区具有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水文模型 变动饱和带 网格水滴汇流 参数确定 缺资料地区
下载PDF
基于自相似河网结构的河网消退系数Cs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臧帅宏 李致家 +1 位作者 黄迎春 李巧玲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88-800,共13页
新安江模型河网汇流参数Cs对洪峰模拟影响较大,目前Cs的确定需依赖于大量的历史数据,因此Cs的确定成为无资料地区和资料匮乏区水文模型应用中亟需解决的棘手问题.本文基于参数的物理意义,通过自相似河网结构的假定,构建Cs与河网形态、... 新安江模型河网汇流参数Cs对洪峰模拟影响较大,目前Cs的确定需依赖于大量的历史数据,因此Cs的确定成为无资料地区和资料匮乏区水文模型应用中亟需解决的棘手问题.本文基于参数的物理意义,通过自相似河网结构的假定,构建Cs与河网形态、流域下垫面特征的相关联系,提出基于河链蓄量方程的Cs估算方法,对半干旱、半湿润和湿润地区等不同水文气象分区的11个流域的Cs值进行推算并代入新安江模型中进行模拟,经比较发现,11个流域子流域Cs计算均值与新安江模型率定结果相近,说明该Cs计算方法是合理的.选取陈河、屯溪两个典型流域研究单元流域属性对Cs的影响,由结果可以看出Cs与流域面积、河链数、河宽呈正相关,与单元流域距离出口的远近呈负相关,这表明流域分块后各单元流域Cs值不一致,而新安江模型中采用相同Cs值对不同单元进行调节必然会造成汇流计算的误差.为进一步提高该方法在无资料地区的应用效果,将新安江模型汇流模块修改为每个单元使用对应的Cs计算值进行滞后演算,以陈河和屯溪流域为例采用新安江模型Cs率定值、Cs计算均值以及修改后新安江模型3种不同方案进行模拟比较,从模拟结果可以得出,修改后的模型具有明显优势,将模型参数与下垫面条件建立了联系,模型物理机制提高且参数的独立性增强,对于新安江模型在无资料地区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安江模型 河网消退系数 参数规律 汇流计算
下载PDF
基于同位素示踪的黄土塬区小流域径流组分来源解析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赵思远 贾仰文 +4 位作者 唐颖栋 牛存稳 燕翔 龚家国 甘永德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58-70,共13页
黄土塬区独特的水文地质结构极大地增加了当地水循环过程的复杂性。为探究黄土塬区河道径流组分演变过程及产流机制,选择黄土塬区王东沟小流域为研究区,针对3次典型降雨-径流事件,对雨水与径流流量及~2H含量进行了高频连续采集与测试分... 黄土塬区独特的水文地质结构极大地增加了当地水循环过程的复杂性。为探究黄土塬区河道径流组分演变过程及产流机制,选择黄土塬区王东沟小流域为研究区,针对3次典型降雨-径流事件,对雨水与径流流量及~2H含量进行了高频连续采集与测试分析,并通过二端元混合模型对径流的主要组分(降雨产流和基流)进行分割解析,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小雨和中雨事件下径流水δ~2H呈现先增长后减小的变化趋势,而大雨事件呈现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大雨事件和小雨事件洪峰径流组分几乎全部来自于降雨直接产流,这可能与雨强有关。(2)3场降雨的有效产流面积由大到小排列为小雨(3.76 km^(2))、大雨(3.54 km^(2))和中雨(2.89 km^(2))。有效产流面积和平均雨强、30 d影响雨量呈现正相关关系,但与降雨量的相关性很弱。(3)试验中,事件尺度下小流域的主要产流机制为超渗产流。本研究对黄土塬区水资源的高效利用与配置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塬区 径流组分 稳定同位素 产汇流过程
下载PDF
长江嘉陵江汇流特性统计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许旭 付旭辉 徐威震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32-35,共4页
长江、嘉陵江交汇口水流、泥沙运动复杂多变,对该地区航运带来不利影响。根据两江1954~2011年的实测水文资料,统计出嘉陵江支流汇流比和长江干流汇流比,对三峡水库成库前后的全年、消落期、汛期、蓄水期嘉陵江支流汇流比的频率分布... 长江、嘉陵江交汇口水流、泥沙运动复杂多变,对该地区航运带来不利影响。根据两江1954~2011年的实测水文资料,统计出嘉陵江支流汇流比和长江干流汇流比,对三峡水库成库前后的全年、消落期、汛期、蓄水期嘉陵江支流汇流比的频率分布,长江干流汇流比在不同流量下的变化,分级流量下的频率分布及各种汇流特征值作出较全面的统计分析。探讨了三峡水库成库前后嘉陵江入汇对重庆河段水流条件的影响。对三峡水库变动回水区末端的航道整治等工程设计和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汇流比 变动回水区 嘉陵江 长江 三峡工程
下载PDF
幻景中的沉城记忆:清代黄淮运交汇区的湖市蜃楼
10
作者 李德楠 《历史地理研究》 2020年第4期132-142,151,共12页
沉城之灾是水环境变迁引发的极端事件,湖市蜃楼以祥瑞的幻景方式重复着沉城的灾难记忆。黄淮运交汇区湖泊水系众多、河工频繁,为明清时期蓄清、刷黄、济运的水利核心区。尤其清代以后,治河无须兼顾护陵,湖泊环境的剧烈变迁引发洪泽镇、... 沉城之灾是水环境变迁引发的极端事件,湖市蜃楼以祥瑞的幻景方式重复着沉城的灾难记忆。黄淮运交汇区湖泊水系众多、河工频繁,为明清时期蓄清、刷黄、济运的水利核心区。尤其清代以后,治河无须兼顾护陵,湖泊环境的剧烈变迁引发洪泽镇、泗州城等沉入水底,给当地环境社会带来深远影响。史籍中有关湖市蜃楼的记载多见于湖面急剧扩大的清代,在洪泽湖、高宝诸湖上均有发生;蜃景发生时多被与时间空间上最近或影响最大的沉城事件联系起来。沉城再现的湖市蜃楼固然不可信,但幻景中包含了百姓的灾难记忆,提醒人们历史需被记忆,灾难不应遗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市蜃楼 黄淮运交汇区 水沉城市 祥瑞景观 灾难记忆
下载PDF
神奇美丽的横断山:地壳演化塑造的奇迹——“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地形成地质背景浅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义昭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82-294,共13页
三江并流是反映地球演化主要阶段的杰出代表,区内保存着反映特提斯演化不同阶段和喜马拉雅期陆内造山阶段留下的丰富的地质遗迹,这些地质遗迹为解读三江并流地壳演化的历史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有关资料表明,三江并流是与青藏高原和横断... 三江并流是反映地球演化主要阶段的杰出代表,区内保存着反映特提斯演化不同阶段和喜马拉雅期陆内造山阶段留下的丰富的地质遗迹,这些地质遗迹为解读三江并流地壳演化的历史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有关资料表明,三江并流是与青藏高原和横断山脉一起发育成长起来的,它们均经历了特提斯的演化,并且都是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强烈碰撞造山作用的产物。本文比较详细地介绍了横断山脉的形成演化过程及其与青藏高原形成演化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断山 三江地区 三江并流自然遗产地 青藏高原 特提斯 喜马拉雅碰撞造山作用
下载PDF
喀麦隆克里比深水港二期排水规划中Civil 3D的运用
12
作者 李洋 汤子扬 樊亮亮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02-206,214,共6页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中国企业在非洲国家大量建设港口、公路和工业园区等基础设施。随着项目的推进,项目所在地附近的排水情况需要不断变更,排水规划尤为重要。结合Civil 3D软件的地形分析、汇流分析和汇流区域边界分析模块...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中国企业在非洲国家大量建设港口、公路和工业园区等基础设施。随着项目的推进,项目所在地附近的排水情况需要不断变更,排水规划尤为重要。结合Civil 3D软件的地形分析、汇流分析和汇流区域边界分析模块,给出一套分析大区域排水以及进行大区域排水规划的设计方法。结合喀麦隆克里比港区二期周边的排水规划设计,介绍该方法的运用,为其他大型项目的整体区域排水规划设计提供了重要的设计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排水设计 Civil 3D 地形分析 汇流分析 汇流区域边界分析
下载PDF
基于ASTER GDEM数据的黄土丘陵沟壑区流域信息提取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黎雅楠 武丹 《安徽农学通报》 2019年第11期77-79,共3页
数字高程模型(DEM)主要描述地面高程,其中包含了丰富的水文信息,是目前流域分析主要数据源之一。该文以陕西省富县作为研究区域,利用30m分辨率的ASTER GDEM数据,基于ArcGIS10.3平台Hydrology模块,经过洼地填充、水流方向计算、汇流累积... 数字高程模型(DEM)主要描述地面高程,其中包含了丰富的水文信息,是目前流域分析主要数据源之一。该文以陕西省富县作为研究区域,利用30m分辨率的ASTER GDEM数据,基于ArcGIS10.3平台Hydrology模块,经过洼地填充、水流方向计算、汇流累积量计算、汇流阈值确定、河网提取等对研究区流域提取方法进行研究,并对流域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当汇流阈值为11000时,提取的河网与实际河网最接近,利用导数关系基本可以确定提取的河网反映了真实水系的阈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TER GDEM数据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 GIS空间分析 汇流阈值
下载PDF
多流道协同产品输送控制系统设计应用
14
作者 樊毅 《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 2021年第5期24-28,34,共6页
针对当前食品行业产品车间的大批量连续生产,多岔道汇合的各段产品输送设备控制系统间协同性不强、人为干预操作较多的问题,引入区域规划自动协同调节控制方法,采用一整套足够点位的PLC控制系统进行整体规划控制设计,实现车间所有交叉... 针对当前食品行业产品车间的大批量连续生产,多岔道汇合的各段产品输送设备控制系统间协同性不强、人为干预操作较多的问题,引入区域规划自动协同调节控制方法,采用一整套足够点位的PLC控制系统进行整体规划控制设计,实现车间所有交叉、关联输送带及产品的实时情况跟踪检测与自动协同调节控制的自适应规划输送。实践证明:该系统使用操作简单、稳定可靠、各段输送高度自动协同,提高了产品安全生产系数,提高了产品工艺生产指标,增加了企业经济效益和提高了品牌社会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C 多流道汇合 实时检测 自动协同调节控制 区域规划
下载PDF
基于环境DNA技术的黑潮-亲潮交汇区夏季鱼类物种多样性分析
15
作者 梁绪虹 王丛丛 +2 位作者 刘洋 俞晔伟 宋成辉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11-926,共16页
西北太平洋黑潮-亲潮交汇区是世界上最高产的渔区之一,鱼类资源众多。为了解交汇区鱼类群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该海域的渔业资源,利用环境DNA(Environmental DNA,eDNA)技术对夏季西北太平洋黑潮与亲潮交汇区进行鱼类多样... 西北太平洋黑潮-亲潮交汇区是世界上最高产的渔区之一,鱼类资源众多。为了解交汇区鱼类群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该海域的渔业资源,利用环境DNA(Environmental DNA,eDNA)技术对夏季西北太平洋黑潮与亲潮交汇区进行鱼类多样性分析,通过22个站点水样的采集、DNA提取及测序,共检测出22目30科44属51种海水鱼类,其中灯笼鱼科种类最多,共17种,占鱼类物种总数的33.33%。此外,相对丰度较高的物种为宽尾臂灯鱼、西钻光鱼、日本背灯鱼、远东拟沙丁鱼、斑点多纪鲀、瓦氏角灯鱼、斑头六线鱼、日本鲭、日本海、黑潮眶灯鱼。站点间Alpha多样性差异较大,总体上呈现高纬度断面生物多样性低,低纬度断面生物多样性高的特点。冗余分析表明,影响交汇区鱼类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为溶解氧。研究证明了eDNA技术用于监测西北太平洋黑潮-亲潮交汇区鱼类多样性及其空间分布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DNA 黑潮-亲潮交汇区 鱼类 生物多样性
原文传递
黑潮-亲潮交汇区柔鱼渔场温盐垂直结构反演实验
16
作者 傅利福 胡婉盈 +1 位作者 张春玲 崔满满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60-973,共14页
为弥补渔场区次表层实时环境数据的不足,实验基于Argo剖面观测资料,采用梯度依赖最优插值方法,通过点对点的方式,反演了黑潮-亲潮交汇区柔鱼渔获点上温盐垂直结构,并利用理论检验、与实测数据对比等方法验证了反演结果的可靠性。结果显... 为弥补渔场区次表层实时环境数据的不足,实验基于Argo剖面观测资料,采用梯度依赖最优插值方法,通过点对点的方式,反演了黑潮-亲潮交汇区柔鱼渔获点上温盐垂直结构,并利用理论检验、与实测数据对比等方法验证了反演结果的可靠性。结果显示,反演剖面相对于Argo原始观测数据,最大温度均方根误差不超过1℃,最大盐度均方根误差不超过0.4;而其与“淞航”号现场观测的温度、盐度绝对偏差分别小于0.25℃和0.27。同时,通过反演剖面分析了渔场区的温盐垂直结构及其与柔鱼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atch per unit effort,CPUE)的关系,结果表明,2018年8月和10月柔鱼在5 m水层的适宜温度分别为16和14℃,50 m水层降低至9~12℃,各水层的温度与CPUE的统计关系均符合一定曲率下的指数函数分布,且渔获点存在明显跃层,跃层强度变化越大,CPUE随机性也越大,渔获点跃层强度在0.4℃/m左右时CPUE相对稳定。而无论是哪个月份,较大CPUE都位于相对低盐区,即柔鱼偏向于在低盐海域活动。本研究可为构建长时间序列、准实时的渔场环境数据提供新思路,进而为深入研究渔场变迁动力机制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鱼 垂直结构 Argo剖面 梯度依赖最优插值 黑潮-亲潮交汇区
原文传递
Hydrological processes of glacier and snow melting and runoff in the Urumqi River source region, eastern Tianshan Mountains, China 被引量:6
17
作者 SUN Meiping YAO Xiaojun +1 位作者 LI Zhongqin ZHANG Mingjun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15年第2期149-164,共16页
Hydrological processes were compared, with and without the influence of precipita- tion on discharge, to identify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glacierized and non-glacierized catchments in the Urumqi River source region, o... Hydrological processes were compared, with and without the influence of precipita- tion on discharge, to identify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glacierized and non-glacierized catchments in the Urumqi River source region, on the northern slope of the eastern Tianshan Mountains, during the melting season (May-September) in 2011. The study was based on hydrological data observed at 10-min intervals, meteorological data observed at 15-min intervals, and glacier melting and snow observations from the Empty Cirque, Zongkong, and Urumqi Glacier No.1 gauging station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discharge differed markedly among the three gauging stations. The daily discharge was more than the nightly discharge at the Glacier No.1 gauging station, which contrasted with the patterns observed at the Zongkong and Empty Cirque gauging stations. There was a clear daily variation in the discharge at the three gauging stations, with differences in the magnitude and duration of the peak discharge. When precipitation was not considered, the time-lags between the maximum discharge and the highest temperature were 1-3 h, 10-16 h, and 5-11 h at the Glacier No.l, Empty Cirque, and Zongkong gauging stations, respectively. When precipitation was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the corresponding time-lags were 0-1 h, 13 h, and 6-7 h, respectively. Therefore, the duration from the generation of discharge to confluence was the shortest in the glacierized catchment and the longest in the catchment where was mainly covered by snow. It was also shown that the hydrological process from the generation of discharge to confluence shortened when precipitation was considered.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changes in the discharge among the three gauging stations were different. For Glacier No.1 station, the discharge was mainly controlled by heat conditions in the glacierized region, and the discharge displayed an accelerated growth when the temperature exceeded 5℃ in the melt season. It was found that the englacial and subglacial drainage channel of Glacier No.1 had become simpler during the past 20 years. Its weaker retardance and storage of glacier melting water resulted in rapid discharge confluence. It was also shown that the discharge curve and the time-lag between the maximum discharge and the highest temperature could be used to reveal the evolution of the drainage system and the process of glacier and snow melting at different levels of glacier covera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acier and snow melting runoff generation and confluence hydrological process Urumqi Riversource region Tianshan Mountains
原文传递
太平洋暖池冷舌交汇区盐度变异机制及气候效应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凡 刘传玉 +5 位作者 胡石建 高山 贾凡 张林林 汪嘉宁 冯俊乔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775-782,共8页
热带中太平洋暖池冷舌交汇区既是冷暖水交汇的区域,也是高盐低盐水交汇之地,形成了以强烈的海表盐度锋、较浅的混合层和较厚的障碍层为显著特征的温盐结构。该区域还是不同类型厄尔尼诺(El Ni?o)发生发展的关键区域,也是气候模式模拟偏... 热带中太平洋暖池冷舌交汇区既是冷暖水交汇的区域,也是高盐低盐水交汇之地,形成了以强烈的海表盐度锋、较浅的混合层和较厚的障碍层为显著特征的温盐结构。该区域还是不同类型厄尔尼诺(El Ni?o)发生发展的关键区域,也是气候模式模拟偏差比较集中的区域。为了研究该区域盐度过程及其时空变异,及其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热带太平洋上层海洋热力动力结构和ENSO的发展变异这一重要科学问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暖池冷舌交汇区盐度变异机制及气候效应研究"于2017年7月正式立项。该项目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包括:(1)融合多源数据刻画交汇区盐度的三维结构及变异规律;(2)阐明影响盐度锋和障碍层不同时间尺度变异的主要过程及作用机理;(3)阐明交汇区盐度变异,特别是障碍层和盐度锋变异,是如何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影响ENSO循环及其变异的。通过该项目的实施,有望在热带海洋动力学理论和ENSO动力学理论方面取得突破,为提高ENSO预报水平提供新的思路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暖池冷舌交汇区 盐度 三维结构 变异机制 ENSO循环
原文传递
Impact of changes in precipitation pattern on food supply in a monsoon interlacing area and its mechanism:A case study of Yunnan Province 被引量:3
19
作者 LIU Zhilin DING Yinping JIAO Yuanmei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21年第10期1490-1506,共17页
Following climate change,changes in precipitation patterns and food security are major challenges faced by humans.However,research on how these changes in precipitation pattern impacts food supply is limited.This stud... Following climate change,changes in precipitation patterns and food security are major challenges faced by humans.However,research on how these changes in precipitation pattern impacts food supply is limited.This study aims to elucidate this impact and response mechanisms using precipitation data of a climate change-sensitive confluence zone of the southwest and southeast monsoons in Yunnan Province from 1988 to 2018.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e precipitation pattern could be divided into three periods:abundant precipitation(Stage I,from 1988 to 2004),decreased precipitation(Stage II,from 2005 to 2015),and drought recovery(Stage III,from 2016 to 2018).Following the transition from Stage I to Stage II and from Stage II to Stage III,the area of precipitation changed significantly,accounting for 15.07%,13.87%,and 16.53%of Yunnan’s total area,for Stages I,II,and III,respectively.At the provincial level,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was observed between precipitation and food production(r=0.535,P<0.01),and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between precipitation and grain yield was higher than that between precipitation and meat and milk production.Based on a precipitation–grain yield transect and breakpoint detection method,key precipitation thresholds affecting grain yield were estimated as 700 and 1500 mm,respectively;when precipitation was<700,700–1500,and≥1500 mm,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between precipitation and grain yield were 0.448(P<0.01),0.370(P<0.01),and–0.229(P>0.05),respectively.Based on the precipitation thresholds,Yunnan Province can be divided into precipitation surplus,precipitation equilibrium,and precipitation deficit regions,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to stabilize grain yield were proposed for each of these regions.The threshold effect of precipitation on grain yield is controlled by molecular-level water–crop mechanisms,in which reactive oxygen species,a by-product of plant aerobic metabolism,plays a key regulatory ro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nsoon confluence region precipitation patterns food supply influencing mechanisms Yunnan Provinc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