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pplication of Milankovitch cycles in the restoration of highresolution deposition velocity of Neogene strata in Kutei Basin,Indonesia
1
作者 Baonian Wu Zhijun Jin 《Energy Geoscience》 2023年第2期91-99,共9页
Restoring the deposition velocity during evolution in basin analysis is an important aspect.The restoration of high-resolution deposition velocitydthe deposition velocity over a short geological perioddcan improve the... Restoring the deposition velocity during evolution in basin analysis is an important aspect.The restoration of high-resolution deposition velocitydthe deposition velocity over a short geological perioddcan improve the precision of basin analysis and research.However,the prerequisite for the restoration is to establish an accurate chronostratigraphic framework based on precise stratigraphic dating.Conventional methods for stratigraphic dating can only be used to determine the epochs of large stratigraphic intervals rather than accurate geological time.It is also difficult to establish a fine geological time scale with dating methods requiring sample testing such as isotopic dating due to their limitations in sample collection.In contrast,the Milankovich cycle-based dating possesses the advantages of high precision and high operability and can be used to restore high-resolution deposition velocity.Based on the identification and extraction of Milankovich cycles,this study restores the high-resolution deposition velocity of the Middle Miocene and later strata in the abyssal area of the Kutei Basin in Indonesia.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stored deposition velocity coincides well with lithological sections.This indicates that the Milankovitch cycle-based dating can be used to effectively restore reliable curves of high-resolution deposition velocity.Therefore,this study provides a methodological basis and data guarantee for studying the accumulation cycles and distribution patterns of oil and gas in the abyssal area of the Kutei Basin using wave analysis technology and can also serve as a reference for similar research in other basi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ratigraphic dating Deposition velocity restoration Milankovitch cycle kutei basin
下载PDF
加里曼丹岛库泰盆地Naga Utara-1井下中新统油、气样品特征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鲁银涛 栾锡武 +3 位作者 史卜庆 徐宁 吕福亮 范国章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28-941,共14页
通过库泰盆地Naga Utara-1井(NU-1井)下中新统油、气样品烃源岩地球化学分析,认为NU-1井天然气样品的烃源岩母质为腐泥型,沉积于弱还原的海相环境,生源母质以水生生物输入为主,镜质体反射率约1.2%,处于成熟的演化阶段;原油样品的烃源岩... 通过库泰盆地Naga Utara-1井(NU-1井)下中新统油、气样品烃源岩地球化学分析,认为NU-1井天然气样品的烃源岩母质为腐泥型,沉积于弱还原的海相环境,生源母质以水生生物输入为主,镜质体反射率约1.2%,处于成熟的演化阶段;原油样品的烃源岩母质为腐殖型,沉积于弱氧化的陆相环境,生源母质以陆生高等植物为主,镜质体反射率约0.7%,处于未熟-低熟的演化阶段。不同的烃源岩特征表明二者为两套烃源岩:一套为成熟度相对较高的海相烃源岩,一套为成熟度相对较低的陆相烃源岩。库泰盆地两套已知烃源岩地层和本文原油样品所指示的烃源岩母质有相似之处,但和气体样品所指示的烃源岩母质截然不同。气体来源于更深的下部地层:下中新统的海相地层,或者更深部渐新统-始新统的湖相地层。深部海相或湖相地层烃源岩产生的气体沿断层向上迁移,在背斜部位的砂岩中形成高压圈闭,并被上覆的灰岩层和泥岩层封盖形成油气藏。库泰盆地下中新统的海相地层,或者更深部渐新统-始新统的湖相地层烃源岩具有很好的勘探潜力,下一步需要转变勘探思路,将勘探目的层转移至中中新统下部-下中新统海相成藏系统,甚至更深部的渐新统-始新统含油气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泰盆地 下中新统 烃源岩 地球化学分析 成藏系统
下载PDF
深水浊积型烃源岩的发现与启示 被引量:8
3
作者 张强 毛超林 +2 位作者 贺晓苏 王彬 吴敬武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71-76,共6页
随着全球深水油气勘探的兴起,深水浊积岩成为沉积学界和石油工业界研究的热点,但直到现今,其主要作为潜在储层进行研究,而作为烃源岩研究还很少。最近通过对印尼库泰盆地深水区油气地质条件的研究发现,深水区油气成藏的有效烃源岩为粒... 随着全球深水油气勘探的兴起,深水浊积岩成为沉积学界和石油工业界研究的热点,但直到现今,其主要作为潜在储层进行研究,而作为烃源岩研究还很少。最近通过对印尼库泰盆地深水区油气地质条件的研究发现,深水区油气成藏的有效烃源岩为粒度相对较粗的浊积岩,而非传统页岩;有机质来源为陆源高等植物碎屑,其通过浊流在低位期从陆架搬运至陆坡和深海平原深水区沉积于深水浊积岩中,平均有机碳质量分数为1%~2%,少数可达2%~5%,最大达50%,氢指数HI为50~183,最大可达400;同种类型烃源岩在南海文莱-沙巴盆地深水区也有发现。同时调研了全球一些浊积岩富集有机质案例,包括全球ODP与DSDP资料、刚果西海岸现今深水浊积岩系统、加蓬西海岸现今深水浊积岩系统、安哥拉渐新世深水浊积岩系统和西班牙比利牛斯山始新世深水浊积岩系统,结果表明,其有机质特征都具有较高的有机碳含量,有机质来源主要为陆源高等植物,具有生油气潜力。深水浊积岩富集有机质的模式能够成为深水区有机质富集的新模式,富集有机质的浊积岩能够成为深水区油气成藏的有效烃源岩。深水浊积型烃源岩对全球深水油气成藏理论及勘探思路都将产生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浊积岩 库泰盆地 成藏模式 有效烃源岩
下载PDF
印尼库特盆地深海区中北部沉积波动与油气分布特征 被引量:1
4
作者 吴宝年 金之钧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10-516,共7页
对印尼库特盆地深海区中北部中中新统以上地层开展沉积波动分析及波动与油气分布的关系研究,应用米兰科维奇旋回地层定年方法对研究区内的单井地层进行定年,建立精细地层年代格架,并计算精细沉积速率曲线。应用地质滤波法从精细沉积速... 对印尼库特盆地深海区中北部中中新统以上地层开展沉积波动分析及波动与油气分布的关系研究,应用米兰科维奇旋回地层定年方法对研究区内的单井地层进行定年,建立精细地层年代格架,并计算精细沉积速率曲线。应用地质滤波法从精细沉积速率曲线中提取出周期分别约为6,3.7,1.85和0.4 Ma的4个主要波动,它们与成藏要素的形成及油气分布有重要关系。其中,6 Ma周期波动对研究区内的成藏要素形成起主要控制作用,在它控制下形成上、下两套成藏组合,上部成藏组合以下更新统底部—上新统中部泥岩为盖层,以上新统下部—上中新统上部砂岩为储层;下部成藏组合以上中新统中部泥岩为盖层,以上中新统下部—中中新统顶部砂岩为储层。其它短周期波动对6 Ma周期波动控制下的储层与盖层形成过程有一定影响,它们决定了6 Ma周期波动控制下局部位置储层与盖层发育情况。0.4 Ma周期波动是米兰科维奇旋回中0.40 Ma长偏心率旋回,对研究区高频沉积旋回起主控作用。同时,研究结果显示研究区内油气分布受盖层控制,6 Ma周期波动和3.7 Ma周期波动双重控制下的有利盖层发育叠加区之下均是油气发现区或地震反射异常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动分析 米兰科维奇旋回 中新统 库特盆地 印度尼西亚
下载PDF
加里曼丹岛库泰盆地海相成藏组合特征及油气富集区分带性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鲁银涛 栾锡武 +4 位作者 史卜庆 徐宁 冉伟民 吕福亮 范国章 《海洋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8-49,共12页
通过系统收集和分析库泰盆地钻井岩屑样品及野外露头样品,首次对下中新统海相油气系统进行了评价。结果发现该区域以生物礁碳酸盐岩为标志层,发育多套海相沉积旋回,海相沉积油气系统具有自生自储自封堵特征:暗色海相泥岩为主力烃源岩,... 通过系统收集和分析库泰盆地钻井岩屑样品及野外露头样品,首次对下中新统海相油气系统进行了评价。结果发现该区域以生物礁碳酸盐岩为标志层,发育多套海相沉积旋回,海相沉积油气系统具有自生自储自封堵特征:暗色海相泥岩为主力烃源岩,海相砂岩为有利储层,同时,海相泥岩作为有效盖层。下中新统海相烃源岩样品有机质类型为Ⅱ/Ⅲ型,以Ⅱ型为主,总有机碳质量分数(TOC)平均值 1.92%,有机质处于低熟-成熟阶段,为有效烃源岩,烃源岩厚度较大,指示良好的生烃潜力;储层多期发育,具有低阻特征。自西向东,库泰盆地油气成藏系统时代变新、层系变浅:①盆地东部望加锡海峡深水-半深水区域以上中新统-上新统深水沉积成藏系统为主;②中部马哈坎三角洲-浅海区域以中中新统三角洲相成藏组合为主;③马哈坎褶皱带以下中新统海相成藏组合为主;④盆地西部以渐新统-始新统裂谷期成藏组合为主。新层段海相油气成藏系统的发现,揭示了库泰盆地有利成藏组合的分带规律,指明了库泰盆地中西部区域的未来油气勘探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泰盆地 下中新统 成藏组合 分带规律
下载PDF
印尼西部库泰盆地沉积演化与油气勘探潜力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李冬 胡孝林 +2 位作者 郭刚 苗顺德 宗奕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27-132,共6页
为明确库泰盆地充填演化历史与勘探方向,从库泰盆地构造演化分析出发,在明确构造演化对盆地沉积充填控制作用基础上,分析了盆地烃源岩分布和沉积演化特征,探讨了盆地油气勘探方向。研究结果如下:(1)盆地演化经历了3个构造演化阶段,断陷... 为明确库泰盆地充填演化历史与勘探方向,从库泰盆地构造演化分析出发,在明确构造演化对盆地沉积充填控制作用基础上,分析了盆地烃源岩分布和沉积演化特征,探讨了盆地油气勘探方向。研究结果如下:(1)盆地演化经历了3个构造演化阶段,断陷期(始新世)、坳陷期(渐新世—早中新世)、反转期(中中新世之后),并以中新世末为界进一步划分为快速沉积期和剥蚀改造期;(2)陆上始新统烃源岩局部发育,不发育中新统烃源岩;海上发育中新统三角洲煤系烃源岩,具有较强的生烃能力,两套烃源岩分布不同,导致海陆油气发现的差异性;(3)陆上生烃能力有限,超深水区风险较大,有利区位于中新统烃源灶60km范围内,有利区带内中中新统—上新统岩性圈闭是勘探的潜力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演化 有利区带 库泰盆地 马哈坎三角洲
下载PDF
印度尼西亚库泰盆地下中新统混积序列特征研究
7
作者 鲁银涛 杨涛涛 +7 位作者 许小勇 徐宁 刘忻蕾 闫春 邵大力 范国章 吕福亮 李东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58-166,共9页
库泰盆地是印尼最大、最深的新生代裂谷盆地,也是印尼油气最富集的盆地之一。长期以来,对库泰盆地的勘探主要针对中-上中新统三角洲相沉积体系,对库泰盆地沉积地层的认识也主要集中于中中新统及以上地层,对下中新统及更深层系鲜有勘探... 库泰盆地是印尼最大、最深的新生代裂谷盆地,也是印尼油气最富集的盆地之一。长期以来,对库泰盆地的勘探主要针对中-上中新统三角洲相沉积体系,对库泰盆地沉积地层的认识也主要集中于中中新统及以上地层,对下中新统及更深层系鲜有勘探认识。通过最新的钻探成果和野外地质考察,认为下中新统以滨海相沉积为主,自下而上形成了海相暗色泥岩-进积砂岩-生屑灰岩的垂向沉积序列,以生屑灰岩为标志层。这套沉积序列具有明显的混积特征,生屑灰岩直接上覆在反旋律的滨海相砂岩之上,被厚层泥岩覆盖。分析认为这种生屑灰岩与砂岩交替发育的交互混积序列是一套完整的代表水体逐渐变浅、随后变深的海相准层序。相对海平面较高时期主要沉积海相泥岩;随着海退事件,垂向上逐渐沉积细砂-中砂-粗砂岩;之后,相对海平面升高,生屑灰岩开始发育;伴随海平面不断上升,生屑灰岩被海水淹没,沉积海相泥岩,覆盖在生屑灰岩之上,一个沉积旋回结束。这种多旋回特征反映了研究区在早中新世高频的海平面变化,指示研究区在挤压应力场的作用下,构造活动频繁,发生快速相对海平面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相沉积 混积序列 沉积旋回 早中新世 库泰盆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