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Kv1.1及Kv1.3通道亚型对小鼠肠系膜微细动脉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4
1
作者 郭艳军 刘菁菁 +6 位作者 万晗星 杨新 何佳霖 张枫莲 孙雪梅 杨仕明 董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90-197,共8页
目的研究Kv1.1及Kv1.3通道亚型对小鼠肠系膜微细血管的调节作用。方法以健康6~8周C57BL/6雄性小鼠肠系膜微细动脉作为研究对象,应用丹麦DMT520A离体微血管张力测定系统记录血管张力变化。应用广谱电压依赖性钾通道(Kv)阻断剂4-AP,Kv1.3... 目的研究Kv1.1及Kv1.3通道亚型对小鼠肠系膜微细血管的调节作用。方法以健康6~8周C57BL/6雄性小鼠肠系膜微细动脉作为研究对象,应用丹麦DMT520A离体微血管张力测定系统记录血管张力变化。应用广谱电压依赖性钾通道(Kv)阻断剂4-AP,Kv1.3通道选择性阻断剂PAP-1,Kv1.1通道选择性阻断剂TEA分别作用于静息状态,KCl及NE预收缩动脉,记录血管张力变化情况。应用Kv通道阻断剂4-AP,Kv1.3通道选择性阻断剂PAP-1作用于血管,观察Kv及Kv1.3通道在0 mmol/L Ca^(2+)及2 mmol/L Ca^(2+)K-H液中对NE收缩曲线的作用。结果 Kv通道阻断剂4-AP可引起静息状态的血管收缩,并进一步收缩KCl预收缩的血管,但浓度依赖性舒张NE预收缩的动脉,并且与对照组相比,4-AP能明显抑制NE在0 mmol/L Ca^(2+)液中所致的血管收缩[(3.45±0.24)m N vs(0.11±0.02)m N,P<0.01]。Kv1.3通道选择性阻断剂PAP-1未能收缩静息状态的血管,但可使KCl预收缩的血管发生轻微舒张反应,却明显舒张NE预收缩的动脉,而且PAP-1既可抑制NE在0 mmol/L Ca^(2+)K-H液中所致的血管收缩[对照组vs PAP-1组:(4.28±0.53)m N vs(2.75±0.49)m N,P<0.05],又可抑制在2 mmol/L Ca^(2+)液中的收缩张力[对照组vs PAP-1组:(7.08±0.58)m N vs(5.90±0.80)m N,P<0.05]。Kv1.1通道选择性阻断剂TEA可引起静息状态的血管收缩,但在0 mmol/L Ca^(2+)液中该作用消失,同时对KCl或NE预收缩的动脉均无明显作用。结论 Kv通道可调节小鼠肠系膜动脉的舒缩反应。其中Kv1.1通道主要发挥血管收缩调节作用,可能与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外钙内流有关,而Kv1.3通道主要发挥血管舒张调节作用,可能同时抑制平滑肌细胞内钙释放和细胞外钙内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系膜微细动脉 电压依赖性钾通道 kv1.1通道 kv1.3通道 细胞内钙离子
下载PDF
1型发作性共济失调及其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2
作者 姚远 李双庆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8-72,共5页
1型发作性共济失调(episodic ataxia type 1,EA1)是一种较为少见的由KCNA1基因突变引起的显性遗传病。随着全外显子测序等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与EA1发病相关的更多KCNA1基因位点被发现。国外近些年对该病的临床表现及发病机制进行了较... 1型发作性共济失调(episodic ataxia type 1,EA1)是一种较为少见的由KCNA1基因突变引起的显性遗传病。随着全外显子测序等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与EA1发病相关的更多KCNA1基因位点被发现。国外近些年对该病的临床表现及发病机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但我国针对该病的研究较少。现就EA1的常见临床症状及治疗方法进行介绍,并对近些年来与EA1相关致病基因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作性共济失调 基因 突变 kv1.1通道 临床表现 治疗
下载PDF
以癫痫为首发表现的KCNA1基因突变所致婴幼儿1型发作性共济失调1例并文献复习
3
作者 于程 阮毅燕 +4 位作者 冯军坛 陈瑜毅 黄雪林 韦凤萍 宋玲利 《广西医学》 CAS 2022年第1期109-112,共4页
目的总结以癫痫为首发表现的KCNA1基因突变所致1型发作性共济失调(EA1)的临床表型、基因型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以癫痫为首发表现的KCNA1基因突变所致EA1患儿的临床资料,以及家系外周血全外显子基因测序(WES)结果,检索中... 目的总结以癫痫为首发表现的KCNA1基因突变所致1型发作性共济失调(EA1)的临床表型、基因型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以癫痫为首发表现的KCNA1基因突变所致EA1患儿的临床资料,以及家系外周血全外显子基因测序(WES)结果,检索中英文数据库中有关以癫痫为首发表现的KCNA1基因突变病例,总结其临床特征及基因突变谱。结果(1)本例患儿于1岁4个月起病,以反复抽搐为主要表现,头颅MRI检查无异常,左乙拉西坦治疗效果好,既往生长发育正常,频繁癫痫发作后出现认知倒退及共济失调表现。WES结果提示KCNA1基因c.877G>T杂合错义突变,其母亲及外公同样携带有该杂合变异,父亲及外婆未携带;母亲有癫痫发作史,其余家庭成员无相关表现。(2)共检索到14例国外报告的以癫痫为首发表现的KCNA1基因突变病例,其中11例明确癫痫发作后数月或数年伴发发作性共济失调或神经性肌强直,8例出现发育落后。结论(1)本文报告的KCNA1基因c.877G>T突变尚未见报告,补充了该基因突变位点数据库。(2)以癫痫为首发症状的EA1不易被发现。因此,对先出现婴幼儿期癫痫,后出现短暂性共济失调、肌强直、运动发育落后等症状,且头颅影像学无明显异常的患儿,需考虑EA1的可能,建议及时行基因测序协助诊断。(3)现有的抗癫痫药对于KCNA1基因突变导致的癫痫均有一定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门控钾通道kv1.1α亚基 基因突变 癫痫 1型发作性共济失调 婴幼儿 病例报告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